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歷史 > 歷史視野

朝廷和地方的博弈,孤臣干將就是犧牲品

溫伯陵 · 2024-12-17 · 來源:溫伯陵|微信公眾號
收藏( 評論() 字體: / /

  1

  刺殺是中國歷史上的保留節目,但明目張膽的刺殺軍政要員卻不多見,比較知名的只有兩起——

  唐朝末年的淄青節度使李師道刺殺宰相武元衡。

  晚清的小人物張文祥刺殺兩江總督馬新貽。

  武元衡遇刺,是因為他力主削弱河朔三鎮和淄青鎮的勢力,遭到李師道的記恨,于是李師道派出刺客,到長安大街上刺殺武元衡。

  集權與封藩,是李師道和武元衡的核心矛盾,也是此次刺殺的關鍵點。

  張文祥刺殺馬新貽,發生在1870年7月26日。

  那天,兩江總督馬新貽到南京校場檢閱清軍的射箭訓練,結果在返回總督衙門的路上,張文祥自警衛部隊中沖出來,一刀刺中馬新貽的胸口,馬新貽不治身亡。

  刺殺結束以后,張文祥不逃不躲,立在原地束手就擒,并痛斥馬新貽“不仁不義”,對刺殺兩江總督的事情供認不諱。

  而隨著張文祥指責馬新貽“不仁不義”,各種緋聞快速在南京街頭傳播開來,主要有這么幾種說法——

  1、馬新貽曾任浙江巡撫,期間剿滅了大量海盜,其中有不少是張文祥的同伙。張文祥為了給同伙復仇,便經過數年準備,奔赴南京刺殺馬新貽。

  2、張文祥的妻子被人搶走,張文祥曾向馬新貽攔路喊冤,但馬新貽不予理睬,張文祥懷恨在心,便通過刺殺馬新貽來報復社會。

  以上兩條緋聞,都是說張文祥刺殺馬新貽是泄私憤。

  3、馬新貽是穆斯林,西北地區又爆發了“陜甘回亂”,于是馬新貽接受了西北穆斯林領袖的任命,聲稱“大兵果定中原,則東南數省,悉臣一人之責。”張文祥得知此事,為國家和民族的前途考慮,就刺殺了馬新貽。

  這條緋聞是把一起刺殺事件,轉化為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兩江總督馬新貽搖身一變為潛伏臥底,殺人兇手張文祥則成了民族英雄。

  4、馬新貽曾在安徽圍剿捻軍,但經過一場大敗,被捻軍軍官張文祥俘虜。此時的張文祥厭倦了造反事業,想回歸清朝重獲新生,便聯合捻軍軍官曹二虎、石錦標歸附馬新貽,四人結為異姓兄弟,并把所屬軍隊改編為“山字營”。

  后來,兄弟四人南征北戰,成為清朝位高權重的地方實力派,開始享受來之不易的榮華富貴。

  但就在這個時候,馬新貽看上了曹二虎的美嬌妻,經常派曹二虎到外地出差,然后到曹二虎家里偷人。經過幾番云雨,馬新貽欲罷不能,便直接誅殺曹二虎,明目張膽的霸占曹妻。

  張文祥見結義兄弟受辱,激憤不已,便刺殺馬新貽為曹二虎報仇。

  毫無疑問,這條集合了桃色、兄弟、義氣、出軌等要素的緋聞,是各種緋聞中傳播度最強的,很快便從南京傳到上海,并通過上海梨園的舞臺,傳向全國各地。

  以馬新貽遇刺為背景的《投名狀》,就是根據這條緋聞改編的。

  馬新貽剛剛遇刺,各種緋聞就滿天飛,這種情況顯然不是巧合,而是故意為之,甚至可以說,這些緋聞就是用來給刺殺事件定性的輿論材料。

  那,張文祥刺殺馬新貽的真相是什么,又是誰編造了這些緋聞,一定要在馬新貽死后踩上一萬只腳?

  2

  要解開馬新貽遇刺的真相,我們必須簡單梳理一下時代背景,以及馬新貽的人生履歷。

  1850年代,太平天國起義爆發,那些廣西老表們自金田起義到定都南京,殺穿半個中國,席卷東南半壁江山。

  面對聲勢浩大的反清起義,年輕的咸豐皇帝驚慌失措,曾經縱橫天下的滿蒙八旗也戰力滑坡,無力二次馬踏東南,于是咸豐皇帝便解開地方禁制,允許漢族地主士紳組建團練,協助清朝平叛。

  在這樣的背景下,正在湖南丁憂的兵部侍郎曾國藩,憑借師生、親戚、同窗、友人等復雜的人際關系,組建了一支湖南地方團練。

  湘軍,就此應運而生。

  此后十余年,咸豐皇帝精力枯竭,在承德避暑山莊駕崩,慈禧太后、慈安太后、恭親王奕?、醇親王奕譞聯合發動政變,驅逐了咸豐皇帝留下的“顧命八大臣”,并擁立同治皇帝,掌握了清朝的最高權力。

  慈禧太后和恭親王,是清朝新班子的核心人物。

  曾國藩則統帥湘軍,通過一場又一場血戰,于1860年晉升為兩江總督、欽差大臣,并管轄江蘇、安徽、江西、浙江等四省軍務,節制巡撫、提督以下官員,成為事實上的清朝東南王。

  1864年,曾國藩指揮湘軍攻破南京,基本平定太平天國起義。隨后,湘軍血洗南京,據曾國藩幕僚趙烈文統計,南京死者達2、30萬人、幾乎成了一座空城。

  南京的人都死了,那么太平天國留在南京的財富,自然歸湘軍所有。

  于是,湘軍將領們在南京刮地三尺,然后把金銀財寶一船一船的運回湖南,奠定了近代湖南崛起的經濟基礎。

  而在慈禧太后和曾國藩高歌猛進的時候,馬新貽也不落人后。

  雖然馬新貽是穆斯林,但他其實是山東菏澤人,年僅27歲便考中進士,被朝廷分配到安徽做知縣。在知縣任上,馬新貽整整做了9年,直到36歲時晉升為安慶府知府。

  升任知府是馬新貽的仕途拐點,從此以后,馬新貽開始坐火箭一樣晉升——

  1857年調廬州知府。

  1858年晉安徽按察使。

  1862年授安徽布政使。

  馬新貽升官這么快,自然是立下了戰功,但他的戰功不是平定太平天國的戰功,而是征討安徽捻軍的戰功。

  從這份履歷就能看出來,馬新貽是死人堆里滾出來的猛人,但他不屬于曾國藩的湘軍系統,兩人甚至不可能有常規公事往來。

  當然,馬新貽能火箭式晉升,肯定有恩主的提攜。

  做安徽按察使的時候,馬新貽在廬州戰敗,遭到革職留任的處罰,不久后,馬新貽的母親去世,他又得放棄職位回山東丁憂。但安徽巡撫翁同書認為馬新貽是人才,便上書朝廷,請求把馬新貽留在安徽,不要回山東丁憂。

  隨后,欽差大臣袁甲三也上書朝廷,請求恢復馬新貽的官職。

  慈禧太后見到翁同書和袁甲三的上書,立即就同意了,并安排馬新貽到袁甲三營中聽候差遣。

  翁同書是江蘇常熟人、同治帝師翁心存的長子,慈禧太后做為同治皇帝的親生母親,自然要把翁同書視為親信人員。

  袁甲三是河南項城人、民國大總統袁世凱的叔祖,早年到安徽辦理團練,受到漕運總督周天爵的重用,周天爵病死以后,袁甲三開始統領淮軍,和捻軍廝殺。

  受到這兩人的保舉重用,說明馬新貽早已是淮軍骨干、慈禧太后眼中值得信任的自己人。

  這,就是馬新貽的背景。

  3

  太平天國覆滅以后,曾國藩擁兵十余萬,坐斷東南,慈禧太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生怕曾國藩效仿洪秀全,割據東南和清朝分庭抗禮。

  事實上,曾國藩的幕僚們確實建議他起兵,曾國藩也有心起兵,并和幕僚趙烈文討論過這個問題。

  曾國藩說:“都門氣象甚惡,明火執仗之案時出,而市肆乞丐成群,甚至婦女亦裸身無袴,民窮財盡,恐有異變,奈何”——清朝國勢日衰,北京都無法維持體面,你覺得我有機會嗎?

  趙烈文答:“天下治安一統久矣,勢必馴至分剖。然主威素重,風氣未開,若非軸心一爛,則土崩瓦解之局不成。以烈度之......殆不出五十年矣”——清朝的統治已形成慣性,至少五十年內不會垮臺,你現在起兵造反沒有機會。

  曾國藩:“然則當南遷乎”——能不能逼清朝遷都南京,我來做曹操,掌控清朝的實際權力?

  趙烈文:“國初創業太易,誅戮太重,所以有天下者太巧。天道難知,善惡不相掩,后君之德澤,未足恃也”——清朝的血債太多,給人民的恩德太少,和漢唐不可同日而已。愿意給清朝效命的人都不多,你做了曹操,又能有多少合法性?

  聽了趙烈文的分析,曾國藩才打消起兵伐清的想法,寫下“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高山心自知”的對聯,假裝對清朝很忠心。

  盡管曾國藩決定繼續為清朝做事,但無論兵力、名望還是勢力,曾國藩都是清朝漢臣第一人。站在清朝統治者的角度來看,曾國藩是否造反,重要的不是其主觀意愿,而是客觀條件。

  此外,清朝經歷一場傷筋動骨的大戰,到處都是用錢的地方,急需太平天國留下的財富來填補窟窿。但湘軍攻破南京席卷了所有財富,然后向朝廷匯報說南京沒有財富,直接打破了清朝的希望。

  

  做為清朝的實際統治者,慈禧太后就對曾國藩有些不滿,而要解決這些不滿,她就必須削弱湘軍,并找人制衡曾國藩、查找南京財富的下落。

  削弱湘軍是曾國藩自己做的,他向朝廷上書,主動提出裁軍。

  畢竟決定不造反了,與其留這么多湘軍引起猜忌,倒不如順水推舟提出裁軍,以忠臣的身份留在史書里。

  這些裁撤的湘軍,一部分回到湖南買田置屋,成為湖南的軍功地主,另一部分習慣刀頭舔血的人,則加入青幫、哥老會等江湖會黨,成為體制外的一股強悍勢力。

  而制衡曾國藩,慈禧太后找的人就是馬新貽。

  

  因為馬新貽和曾國藩不僅不是一個系統,還有舊怨。

  早在1861年的時候,翁同書招撫捻軍苗沛霖部,但不久后苗沛霖再舉義旗,攻破壽州城。見“剿捻”出現挫敗,曾國藩立即上書,要求將翁同書革職,嚴肅處理袁甲三。

  慈禧太后為顧全大局,只能同意曾國藩的意見,罷免翁同書、逼袁甲三回籍養病。

  從此以后,翁同書、袁甲三的淮軍逐漸日落西山,出自曾國藩幕府的李鴻章淮軍成為淮軍正統,而湘軍大將李續賓得到安徽巡撫、欽差大臣的職位。

  這次人事任免,其實是清朝漢臣武裝的一次內斗,結果曾國藩和湘軍大獲全勝,慈禧太后及其親信淮軍鎩羽而歸。

  馬新貽,至此成為翁、袁系淮軍碩果僅存的獨苗。

  

  曾國藩用一封奏疏逼退馬新貽的兩位恩主,意味著馬新貽根本不可能和曾國藩合流,而且有為恩主復仇的充足動力。

  正是處于這個政治生態位上,馬新貽開始了新一輪的職位晉升——

  1864年3月,左宗棠攻克杭州,隨即又奉命調往江西,馬新貽跨省調到浙江,出任浙江巡撫。

  1868年1月,馬新貽晉升閩浙總督。

  同年,馬新貽到南京履新,出任兩江總督兼通商事務大臣。

  如果沒有慈禧太后的提拔重用,馬新貽不可能晉升的這么快,不過,馬新貽出任兩江總督的代價,便是做慈禧太后的利劍,刺破湘軍的膿包。

  

  

  4

  馬新貽履新兩江總督,立即開始大刀闊斧的改革。

  農業經濟方面,因為戰后有大量的荒田,嚴重影響政府稅收和社會活力,于是馬新李宗羲、江蘇布政使應寶時擬定了“江蘇開墾荒田酌擬辦理章程”——

  荒田有主無主,均宜厘清(清查田地數量,政府掌握確切數據)。

  未墾荒田,宜先勒限原主認業(原地主回鄉重新耕種,保護地方利益)。

  無主荒田,方可由官招墾(沒人認領的荒田,政府招人開墾)。

  墾戶不論土著異籍,皆準認墾(不限制戶口,來了就能做江蘇農民)。

  招墾荒田啟征,宜寬予年限(開墾荒田X年免稅)。

  外來兵勇不宜墾荒(軍隊不與民間爭利)。

  馬新貽一針見血的指出江蘇經濟的弊病,又有針對性的提出符合江蘇實際的政策,放到現在,他也是個優秀的省委書記。如果把“荒田”換成“房地產”,你就發現,馬新貽這個人的思維非常超前,對他的評價可能要更上一層樓。

  社會治安方面,馬新貽調來淮軍慶字營,在徐州、海州一帶緝拿土匪、掃蕩退役兵痞,然后順勢駐防徐海,占住這塊兵家必爭之地。

  吏治方面,馬新貽帶著候選道孫衣言、山東候補道袁保慶、安徽候補知府桂中行到南京上任,組建了自己的親信班底。稍晚一些,馬新貽下令,各州縣都要清查錢糧虧空,向巡撫衙門和總督衙門提交結算報告。

  

  這是晚清版的倒查二十年。

  軍事方面,馬新貽一方面嚴格執行“裁撤湘軍”的任務,另一方面從綠營中挑選精壯,在南京成立四營新兵、徐州成立兩營新兵,并配備了洋槍、抬炮、長矛等精良裝備。

  這樣一來,馬新貽就有了一支能征善戰的勁旅。

  從這些新政可以看出來,馬新貽憑借清朝朝廷賜予的尚方寶劍,在江蘇地界大殺四方。他的每一項政令都符合清朝朝廷的利益,但他的每一項政令都在摧毀湘軍的根基——

  外來軍隊不許開荒,湘軍是最大的受害者。

  駐兵徐、海,利用地理條件威脅湘軍。

  清查錢糧虧空,可以發現湘軍貪腐的證據。

  編練新兵,可以和湘軍抗衡。

  

  馬新貽,事實上做了慈禧太后的孤臣,清朝朝廷派到南京的沙瑞金。

  

  

  5

  馬新貽的新政僅維持了兩年,1870年7月26日,馬新貽便遇刺身亡。

  消息傳到北京,慈禧太后大吃一驚:“這事豈不甚奇?”隨后,慈禧太后命江寧將軍魁玉、漕運總督張之萬到南京審理刺客張文祥,希望借兩人之手,將馬新貽遇刺案件查個水落石出。

  然而,不論魁玉和張之萬如何審問,張文祥都一口咬定,刺殺馬新貽是個人行為,背后沒有主使人。

  與此同時,馬新貽的各種緋聞,陸續從南京傳出,再通過上海傳到全國各地。

  11月2日,魁玉和張之萬匯報了初審結果,稱“無另有主使各情,尚屬可信。”

  堂堂兩江總督,被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刺殺,就這么草率結案?

  馬新貽位高權重,安保肯定是非常嚴密的,張文祥到底是如何接近馬新貽的?馬新貽是清朝的封疆大吏,幾乎沒有機會見到張文祥,他們兩人的恩怨完全經不起推敲,背后的隱情是什么?魁玉和張之萬為什么草草結案,不愿意追查下去?

  這些問題不弄清楚,慈禧太后是不可能善罷甘休的。

  于是,慈禧太后駁回魁玉和張之萬的初審結果,又命直隸總督曾國藩、刑部尚書鄭敦謹到南京,繼續查案。

  曾國藩到南京以后,態度非常消極,每天讀書見客,絕口不提查案的事。鄭敦謹獨自查到次年正月底,也決定維持原判,認可張文祥因個人原因刺殺馬新貽的結論。

  連續派出四路人馬,就查出這么個結果,慈禧太后的心情可想而知。

  但見到鄭敦謹的匯報,慈禧太后也明白了,馬新貽遇刺案件的水很深,各路官員已經同氣連枝,再派人馬到南京查案,結果也是一樣的。

  于是,慈禧太后決定退讓,認輸了,隨即承認鄭敦謹的匯報,并以官方名義給案件做了定論:

  “兇犯張文祥曾從發捻,復通浙江海盜,因馬新貽曾在浙撫任內,戮伊黨伙甚多......著即將張文祥凌遲處死,并于馬新貽柩前摘心致祭,以彰國法而慰忠魂。”

  1871年2月15日,張文祥在南京凌遲處死,并摘除他的心臟,祭奠馬新貽。

  張文祥的監刑人,即曾國藩。

  

  張文祥受刑以前,鄭敦謹便離開南京,但他不敢返回北京復命,而是在半路告病辭官,直奔故鄉湖南長沙。

  

  孫衣言、袁保慶等馬新貽親信,則不認可這樣的審理結果,拒絕在審判書上簽字畫押,以示抗議。

  

  

  6

  馬新貽遇刺案件,因為兇手和受害人的地位懸殊、審案人員的異常反應、案件結論沒有得到社會公認,故而稱為“晚清四大奇案”之一。

  其實梳理了晚清時代背景、相關人員的履歷以及案件審理過程,我們可以做一些合理的推斷——

  馬新貽頒布新政,嚴重損害了湘軍的既得利益,那么從“利高者疑”的角度來看,湘軍做為馬新貽遇刺的最大受益者,有極大的概率是馬新貽遇刺的幕后主使。

  張文祥的真實身份不重要,他只是湘軍推出去的擋箭牌,極有可能在刺殺馬新貽之前,湘軍已經安排好張文祥的身后事。

  魁玉和張之萬不能深入查案,是因為他們兩人的勢力遠遠不如湘軍雄厚,江寧將軍和漕運總督的工作,又和兩江有千絲萬縷的聯系。為了身家性命和政治前途,他們只能站在湘軍一邊,認可張文祥的供詞。

  曾國藩的態度消極,事實上是保護湘軍舊部,并以此警告鄭敦謹,你老兄要認清形勢,不要做無謂犧牲。

  馬新貽做為慈禧太后的孤臣,是慈禧太后指向兩江地區的利劍,馬新貽遇刺,便是斬斷慈禧太后和兩江的直接聯系,慈禧太后折了一臂。

  正因如此,鄭敦謹結案之后不敢回北京,生怕成為慈禧太后的出氣筒。

  以上推測合理嗎?

  從事實和邏輯來看,我覺得還是合理的。

  總的來說,馬新貽出任兩江總督,標志著朝廷和地方開始激烈博弈,而馬新貽遇刺身亡,說明地方勢力已經尾大不掉,朝廷成為博弈的失敗者,削弱地方勢力并恢復中央集權的進程,由此受到嚴重挫敗。

  事后,慈禧太后無法繼續插手地方,曾國藩和湘軍無法問鼎朝廷,便互相妥協保留了一份體面,唯獨馬新貽做為慈禧太后的孤臣,成了地方和朝廷博弈的犧牲品。

  但話說回來,地方勢力壯大到一定程度,勢必會產生割據的因素,不愿意再和朝廷一起吃大鍋飯。

  數十年后的“東南互保”和“辛亥革命”,事實上發軔于此。

  從這個角度來看,湘軍刺殺馬新貽、曾國藩保護湘軍,然后用不到五十年的時間耗盡清朝國運,也算是另一種形式的曲線救國,間接實現了趙烈文的預言。

  馬新貽之死,其實是有正面歷史價值的。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焦桐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2. 如何看待過去那場運動?
  3. 毛主席在抗大霸氣講話旁邊是威風凜凜的林彪,后面兩員大將是誰?
  4. 歐洲金靴:杜兆才的秘密
  5. 新冠后遺癥與現代生活
  6. 井岡山觀心|越南總書記蘇林能代表越南人民的利益嗎
  7. 劉繼明:隨想錄(二十)
  8. 郭松民 | 年終回眸:也談“為什么中國電影沒人看了”?
  9. 敘利亞人民的希望,這么快就破滅了
  10. 回答關于毛主席的三個問號
  1. 針對有人攻擊偉人的七個思考
  2. 關于初心的五問?
  3.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4.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5. 敘利亞崩盤對中國有啥影響?
  6. 是“被迫害”?還是“冥頑不化、拒絕改造”?(甲篇)
  7.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8. 評《霸王別姬》,看反動戲子名角程蝶衣
  9. 爪分國有資產是對人民的背叛,是強盜式的對人民血汗的掠奪,必須受到人民的審判
  10. 歐洲金靴|敘利亞政變,何以輕松?
  1. 我為什么不再唱《年輕的朋友來相會》?
  2. 寧波這起事件,荒誕到讓人不敢相信!
  3. 這撥人,沒救了
  4. 【燃燒】誰把老實人逼瘋了?年輕人的憤怒之火怎么燃起來的
  5. 分清偉人與設計師的五個策略
  6. 這個社會可能已經癱瘓了
  7. 鶴崗市公安局局長會場指揮10余警察抓捕副局長
  8. 1964年,主席與少奇從分歧到沖突
  9. 四十多年來的二十個問題
  10. 誰敢說愿意回到毛澤東時代?
  1. 國家記憶:毛澤東主席的這一構想,成為人類水利史上的奇跡!
  2. 嚴肅點,不要笑,中國大蒜為何會威脅美國安全?
  3. 王泰俊:黨建以掙大錢為目的,就是政治投機
  4. 恢復人民公社,回到毛澤東路線正確道路!
  5. 一個塵肺病詩人之死
  6. 不愿“隱退”的62歲閃送員在北京總部外討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