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別洛韋日協定》是俄羅斯聯邦、白俄羅斯和烏克蘭這三個人口、面積和經濟實力在蘇聯占絕對優勢的加盟共和國領導人簽署的終止蘇聯存在的協定。在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兩國最高蘇維埃相繼批準《別洛韋日協定》后,1991年12月12日,俄羅斯聯邦最高蘇維埃第四次全體會議也通過了這一協定,最終導致蘇聯解體。本文簡要回顧了當時會議投票的情況,展現了以葉利欽為代表的解體策劃者和巴布林等六位解體反對者的交鋒經過。這六位最高蘇維埃委員投票反對蘇聯解體、反對成立獨立國家聯合體,多年后被俄羅斯人稱作“最后一批為蘇聯而戰、為祖國而戰的人”。
《別洛韋日協議》的簽字現場
1991年12月,在蘇聯國土上發生了一連串震驚世界的重大事件,直接導致蘇聯這個成立近70年的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轟然倒塌,蘇聯解體成為俄羅斯1.4億人民心中永遠的痛。其直接肇事者就是蘇聯三個加盟共和國的領導人——葉利欽(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總統)、克拉夫丘克(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總統)和舒什科維奇(白俄羅斯最高蘇維埃主席)。正是這三個利欲熏心的人,在1991年12月8日白俄羅斯布列斯特州別洛韋日森林中的一處官邸,背著全體蘇聯人民,也背著蘇聯總統和蘇聯最高權力機構——人民代表大會,發表聯合聲明,簽署《建立獨立國家聯合體的協定》(即《別洛韋日協定》),宣布作為國際法主體和地緣政治現實的蘇聯從此不復存在,將在蘇聯領土范圍內重建獨立國家聯合體。
一、俄羅斯聯邦最高蘇維埃委員對《別洛韋日協定》的投票情況
按照法律程序,三國領導人對外簽署重大文件,須經三國議會批準方能生效。1991年12月10日,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兩國領導人按照事先約定,分別指定本國最高蘇維埃(而非人民代表大會)舉行全體會議,以占壓倒多數的記名方式投票認定《別洛韋日協定》整體框架,宣布支持建立獨立國家聯合體取代蘇聯。
12月12日,俄羅斯聯邦最高蘇維埃(議會常設機構)舉行第四次全體會議,目的同樣是批準《別洛韋日協定》。俄羅斯聯邦是蘇聯境內人口最多、面積最大且俄羅斯民族占主體的加盟共和國,因此俄羅斯最高蘇維埃對蘇聯存在與否以及在此基礎上建立新的聯合體持什么樣的態度,就變得至關重要。此時的最高蘇維埃,包括共和國院和民族院,共有247名委員。最高蘇維埃是人民代表大會的常設機構,委員從1068名人民代表中選出。
根據最高蘇維埃第四次全體會議速記稿記錄,12日當天到會的最高蘇維埃委員共有200余人,大會由俄羅斯聯邦最高蘇維埃主席魯斯蘭·伊姆蘭諾維奇·哈斯布拉托夫主持,葉利欽到會發表講話,俄羅斯聯邦政府的主要負責人根納季·艾杜阿爾多維奇·布爾布利斯、葉戈爾·吉姆洛維奇·蓋達爾、謝爾蓋·米哈伊洛維奇·沙赫賴、安德烈·符拉基米羅維奇·科濟列夫等參會回答委員們的質詢。共有69名委員或提出各種相關問題,或直接間接表明自己對《別洛韋日協定》所持的立場,會議現場氣氛幾度緊張。主持人頻頻引導大家少提問題,催促全體委員就是否批準《別洛韋日協定》進行表決。會議首先經投票確定,全體委員以記名投票方式對《別洛韋日協定》是否通過進行表決。接著,又進行了三次表決。
第一次投票表決的問題是:是否基本贊成通過批準《成立獨立國家聯合體協定》的決議?投票結果分別是:185人贊成,占74.9%;5人反對,占2%;6人棄權,占2.4%。總共196人參加投票,占79.4%;第二次投票表決的問題是:是否完全贊成通過批準《成立獨立國家聯合體協議》的決議?投票結果分別是:188人贊成,占76.1%;6人反對,占2.4%;7人棄權,占2.8%。總共201人參加投票,占81.4%;第三次投票表決的問題是:是否贊成聲明廢止1922年成立蘇聯條約的決議?投票結果分別是:161人贊成,占65.2%;3人反對,占1.2%;9人棄權,占3.6%。總共173人參加投票,占70%。①
在最關鍵的第二次投票中,有六名最高蘇維埃委員(同時也是人民代表)投了反對票,另有七人投了棄權票。投反對票的六人是:謝爾蓋·尼古拉耶維奇·巴布林、符拉基米爾·鮑里索維奇·伊薩科夫、伊里亞·弗拉季斯拉沃維奇·康斯坦丁諾夫、巴維爾·亞歷山大羅維奇·雷索夫、尼古拉·亞歷山大羅維奇·巴甫洛夫和謝爾蓋·阿列克謝耶維奇·波羅茲科夫。這6人當時并非出自同一黨派或者議員團,對蘇聯總體形勢的看法也不完全一致,但他們在保留蘇聯、反對以最高蘇維埃會議表決決定蘇聯命運這個大是大非的重大原則問題上,立場是堅定的、毫不妥協的。他們雖然沒能阻擋最高蘇維埃對《別洛韋日協定》的批準,但俄羅斯人民記住了他們,在這次會上投票反對蘇聯解體的“六君子”堪稱時代英雄。
據曾擔任俄羅斯聯邦最高蘇維埃共和國院主席的伊薩科夫的回憶,其實在12日召開俄羅斯最高蘇維埃會議之前,布爾布利斯、沙赫賴以及葉利欽的整班人馬都惶惶不安。一是他們不可能不意識到,從法律上講,作出“蘇聯不復存在”的決定,隨后又聲明廢止成立蘇聯的條約,是徹頭徹尾鋌而走險的行為。因為1922年12月30日發布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成立條約》第26條白紙黑字地寫明:“每個加盟共和國都有自由退出聯盟的權利”。即加盟國可以選擇退出聯盟,但無論哪個共和國都無權發表聲明廢除整個聯盟。二是1991年3月17日在全蘇范圍內舉行的全民公決,確認了各加盟共和國和各族人民希望保留蘇聯的意愿。而且,1990年俄羅斯聯邦最高蘇維埃通過的《國家主權宣言》中明確寫道,宣布主權,絕不是要使俄羅斯退出蘇聯,而是“決心在更新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范圍內建立一個民主法治的國家”。最后,蘇聯憲法規定,凡解決具有憲法意義的重大問題(廢止蘇聯正屬于這類問題),屬于人民代表大會而非最高蘇維埃的權限范圍。這樣的賭注是相當高的,如果《別洛韋日協定》未能在會議上通過,那么依據俄羅斯聯邦刑法典的規定,簽署協定的人及其組織者將受到審判。而如果最高蘇維埃作出了批準決定的決議,事后這些人便可用“集體責任”來推卸個人責任,并使其陰謀活動具備合法性。②正是這樣,在葉利欽、布爾布利斯等人的周密策劃下,最高蘇維埃主席哈斯布拉托夫作為大會主持人于1991年12月12日上午10時宣布開會,并請葉利欽作大會發言。
二、《別洛韋日協定》支持者和反對者的交鋒
葉利欽在會議上發表了講話,主要內容如下:
第一,蘇聯的崩潰不是三國領導人的主觀決定,而是一個“客觀的、具有全世界歷史意義”的進程。“在白俄羅斯舉行的談判是近期發展進程合情合理的結果。幾年來,蘇聯一直經受著深刻的國家危機。強大的中央權力機構搖搖欲墜,控局能力日益喪失,經濟危機逐漸加重,居民生活水平持續下降,社會不穩定性大大增加。”
第二,以戈爾巴喬夫為首的聯盟中央無能且無所作為。“早在兩年前就很清楚,聯盟的權力機構已經沒有能力把改革搞到底。這種命令式的體制把自己的最后的一點力氣都用于維護其獨裁統治上,已經成為改革的主要障礙。1990年俄羅斯聯邦通過的《國家主權宣言》則從根本上改變了這種局面。這實際上是對蘇聯這種單一制模式感到絕望的表現。但中央權力機構對此卻不能理解,也不愿理解。”
第三,制造“8.19”事件的緊急狀態委員會給了蘇聯“致命的一擊”,是導致蘇聯解體的主要責任者。“8月政變后,蘇聯的衰退進入到最后階段,在做痛苦的掙扎。多數國家都宣布獨立并且通過了相關的立法法案。有幾個加盟共和國正式退出蘇聯并獲得了國際上的承認。而此時的我們,卻整天忙于各種無休無止的討論、談判和協商。這一切都讓人感到亂象叢生。在經濟危機日益尖銳、生活必需品嚴重短缺的情況下,這樣的‘玩法’越來越讓普通民眾們感到厭煩。事件發展的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國家在進一步分裂。”
第四,“甩鍋”烏克蘭。“12月1日,烏克蘭人民在全民公決中表達了獨立的愿望。烏克蘭拒絕簽署新聯盟條約,后果是顯而易見的。它嚴重破壞了世界地緣政治的平衡。聯盟內部的各種沖突,包括國家邊界問題、本國使用貨幣問題以及如何組織自己的軍隊問題,都在不斷升級。要知道,烏克蘭是擁有核武器的。在這些條件下,由不包括烏克蘭在內的七個共和國簽署新聯盟條約,并且平靜地等待下一次協商而不采取任何行動的話,那簡直就是犯罪。”
第五,要防止出現專政治理。“近來出現了一種由強力部門主導局勢發展的苗頭,即不惜任何手段恢復對蘇聯所有領土進行嚴控的呼聲越來越大。我想,俄羅斯的議員們、俄羅斯的公民們都不比我傻,都清楚事態的發展將會帶來什么結果。因此,迫切需要采取果斷措施,扭轉事態的不利發展。”
第六,出路在于找到新的共同生活空間。“三個曾經是蘇聯創始成員國的共和國③,制止了我們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那個空間中自發發生的無政府狀態的崩潰進程,找到了在新條件下唯一可能共同生活的模式——獨立國家聯合體,而不是那個誰都沒有獨立性的國家。在當前條件下,只有獨立國家聯合體才能使幾個世紀以來得以發展但現在卻幾乎喪失殆盡的政治、法律和經濟空間保留下來。只有聯合體才能在新的、自愿和民主的基礎上使蘇聯這個空間得以鞏固。”
第七,作出一些承諾。“新的共同體將實行統一貨幣制度,開放各國間的邊界,確保實現軍事戰略空間的統一、核力量聯合指揮的統一,并歡迎原蘇聯各加盟共和國加入。”
第八,質疑《別洛韋日協定》不合法是不道德的。“我們為最終找到將原蘇聯各加盟共和國轉變為獨聯體這一唯一可能的方案付出了巨大的勞動。也許這就是最后的機會了。你否定這一方案,就意味著你在同已經作出選擇(包括舉行全民公決)的人民群眾進行直接的對抗。這將不可避免地給人民帶來新的痛苦,不僅使我們想要一起共同生活的國家陷入混亂,而且對人類造成現實的威脅。”
第九,國家的命運系于俄羅斯聯邦最高蘇維埃全體委員之手。“未來俄羅斯的命運,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我們最高蘇維埃全體委員就此作出的決定。我向大會提交三國領導人簽署的《關于建立獨立國家聯合體的協定》文本,希望你們展現出智慧和政治家的風范,予以批準。”④葉利欽講完,大會即進入提問環節。
最高蘇維埃委員康斯坦丁諾夫說:“蘇聯憲法實際已不再發生效力,但俄羅斯聯邦憲法還在發揮職能。問題是剛剛向大會提交的三個共和國領導人不久前簽署的協定,具有很清晰的憲法性質,這就要求我們對俄羅斯聯邦憲法作出相應的修改。所以我要問,最高蘇維埃是否有權批準這一協定?是不是應請俄羅斯聯邦憲法法院就此拿出意見?”葉利欽回答:“我不這樣認為。最高蘇維埃有權批準各共和國之間簽署的條約,更何況這是三個共和國共同簽署的協定,而且你們批準過的條約已經不是一個兩個了,因此這是完全正常的。如果在通過了批準決議后又要求在憲法中作出某種修改,那就要通過立法程序來解決。”
最高蘇維埃委員巴布林提出了三個問題:第一,是否可以舉例說明,有哪個經國家批準的條約是同其所在國家的憲法相違背的?《俄羅斯聯邦國家主權宣言》和《俄羅斯聯邦憲法》里都寫明,我們主張在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框架內建立一個法制的國家,而且我們還有最高蘇維埃關于我們贊成建立聯邦制國家的決定。所以,現在試圖找到一些能讓議會里的多數同事都認可的論據,完全是徒勞的。第二,你們大家在多大程度上相信,蘇聯被搞垮之后,在俄羅斯聯邦境內,比如在布良斯克的樹林里或者烏拉爾山脈的某個地方,就不會再出現一個其他的什么聯合體呢?第三,《關于“1991年的布列斯特和約”的聲明》⑤的作者們忘記了哈薩克斯坦,現在又準備把其作為創始成員國拉進來,那其他共和國會不會也要成為創始成員國呢?這些共和國可以做創始成員國或者不能做創始成員國的標準又是什么?
巴布林接著說:“將今天發生的事情載入史冊的,毫無疑問不只是我們這個國家。如果把各種說法拋在一邊,那我們必須批準《別洛韋日協定》的意義就只能歸結為一點,即為了擺脫以戈爾巴喬夫為首的軟弱無能的中央,而滅掉我們的國家。如果我們今天作出的決定是拋棄掉聯邦制的聯盟國家,那么無論用什么樣的遮羞布,都掩蓋不住這個決定的卑劣性質。”巴布林隨后在會上宣讀了一份由他領導的“俄羅斯全人民聯盟”運動發表的《關于“1991年布列斯特和約”的聲明》:“千百年來,我們的多民族國家首先是由三個斯拉夫國家的統一才連接起來的。現在這種統一卻遭到了破壞。白俄羅斯、俄羅斯聯邦和烏克蘭的領導人1991年12月8日簽署的協定,拿民族感情作交易,意在通過斯拉夫人同突厥-穆斯林世界進行危險和毫無前景的對抗,使整個國家陷于全面崩潰,使各族人民之間出現嚴重的隔閡。但是,這種自由主義式的理想國,即使勝利了,也不會持久。我們的人民要比我們今天的政治家們聰明得多。在歡迎以戈爾巴喬夫為首的軟弱無能的中央退出政治舞臺時,‘俄羅斯全人民聯盟’和‘俄羅斯’議員團過去和現在都主張建立一個統一的聯邦制國家。構成這個聯邦制國家基礎的,是白俄羅斯、俄羅斯聯邦、烏克蘭和哈薩克斯坦牢固持久的聯盟。”巴布林繼續說:“俄羅斯聯邦的最高蘇維埃和白俄羅斯、烏克蘭的最高蘇維埃不同之處在于,我們不是國家的最高權力機關。我們不能用最高蘇維埃會議投票所獲的‘憲法多數’⑥來取代俄羅斯聯邦的基本法(憲法)。所以,我建議立即召開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РСФСР)人民代表大會,審議因要通過這個協定而必須對憲法作出一定修改的事宜。因為只有人民代表大會才有權解決這個問題。”⑦
最高蘇維埃共和國院主席伊薩科夫從另一個角度提出了問題:“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不復存在了,我們也就因此自動解除了我們武裝力量的誓言。而武裝力量宣誓效忠的,恰恰是蘇聯。這個問題下一步如何解決?我們的武裝力量要向誰作出新的宣誓?是向獨聯體嗎?但獨聯體不是一個國家呀!那向每一個共和國單獨搞宣誓?但這未必能行。因為武裝力量仍然是統一的。”
同時擔任俄羅斯聯邦和蘇聯人民代表的尼古拉·伊里奇·特拉夫金在發言中提出了折中方案:“我們作為俄羅斯人,不能不承擔毀滅蘇聯的道義責任。因此,是不是可以把《別洛韋日協定》作為《新聯盟條約》的附件來通過,因為《新聯盟條約》已由各共和國的總統們多次討論過,可以再提交各國最高蘇維埃審議批準。”
會議主持人哈斯布拉托夫多次呼吁代表們即刻投票批準《別洛韋日協定》并談道:“我們所有人都是自己時代的寵兒。蘇聯好也好,壞也好,無論她怎么樣,她都是我們的蘇聯。蘇聯這個聯盟在我們的眼中已經崩潰了,這是令人痛苦的現實情況。《別洛韋日協定》則給我們提供了最后一個能保留我們相互聯系基礎的歷史性的機會。”
由于受當時復雜政局和紛雜信息等影響,絕大多數人都對《別洛韋日協定》投了贊成票。三個最主要的加盟共和國最高蘇維埃從法律上(盡管是違反蘇聯憲法規定的)認定了《別洛韋日協定的》的合法性,這成為壓倒戈爾巴喬夫12月25日晚以蘇聯總統身份正式宣布蘇聯解體的最后一根稻草。
三、“六君子”簡況
當時投反對票的“六君子”中,有的至今還活躍在俄羅斯的政治舞臺上。他們的簡要情況如下。
(一)謝爾蓋·尼古拉耶維奇·巴布林
巴布林1959年生于塞米巴拉金斯克(現為哈薩克斯坦塞梅伊),俄羅斯政治家、法學家。童年時代在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的鄂木斯克州度過,后考入鄂木斯克國立大學。大學期間,他就給當時的蘇共中央總書記勃列日涅夫寫信,提出應該為蘇聯早期領導人布哈林、李可夫、季諾維也夫等人平反。1981年加入蘇聯共產黨。大學畢業即赴阿富汗服役一年,隨后考入列寧格勒大學讀研究生,1987年獲法學副博士學位,之后再回鄂木斯克大學擔任法學院院長,并開始參加政治活動。1990年當選俄羅斯聯邦人民代表和最高蘇維埃委員。1991年創建“俄羅斯全人民聯盟”運動。
1991年12月12日,巴布林在俄聯邦最高蘇維埃全體會議上發言和投票,反對批準《別洛韋日協定》,反對聲明廢止1922年發布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成立條約》。1992年4月,他與伊薩科夫、阿斯塔菲耶夫、巴甫洛夫等人組成了議會中的反對派。1992年9月,巴布林聯合一些議員向俄羅斯聯邦憲法法院提交請愿書,要求審查1991年12月12日俄羅斯聯邦最高蘇維埃關于批準《建立獨立國家聯合體的協定》和聲明廢止蘇聯成立條約的決議是否合法。因1993年10月葉利欽“炮打白宮”事件,這一請愿未被憲法法院受理。
從1993年起,巴布林連續四屆當選俄國家杜馬(議會下院)議員,其間兩次當選國家杜馬副主席(1996—2000年、2004—2008年)。2018年參加俄羅斯總統競選。自2011年起,一直擔任“俄羅斯全人民聯盟”⑧黨主席。俄烏沖突發生后,他領導的聯盟全力支持普京對烏克蘭進行的特別軍事行動。
近些年,巴布林多次就蘇聯解體問題表態:“我不能忍受解體這個詞。解體是自然發生的事情,蘇聯的崩潰卻不是自然發生的。有內因也有外因。只是內因使得外因變得更為有效。在外因中,要看到是我們的敵人做了大量工作,他們不只是想消滅社會主義國家,而且要消滅地緣政治競爭對手,還要消滅歷史上的俄羅斯……”巴布林談道:“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破壞多民族蘇維埃國家的進程就已經有步驟地展開了。美國宣稱蘇聯是‘邪惡帝國’,并為確保它對整個世界的壟斷統治地位,公然將消滅蘇聯作為自己的戰略目標。在蘇聯國內,第比利斯、巴庫和維爾紐斯郊外發生的血腥事件挑起了種族沙文主義;還有人煽動搞領土切割和民族分裂主義;一些共和國和地區的人權受到侵犯。這一切導致的后果,就是國民經濟崩潰、犯罪猖獗、人口貧困、數百萬難民和許多人流離失所。盡管蘇聯社會經濟形勢每況愈下,但在1991年3月17日的全民公決中,還是有76.4%的選民投票支持保留我們聯邦制的國家。但是,人民的這種意志表達隨后便被他們厚顏無恥地拋到一邊了。”⑨巴布林指出:“半年后,最高蘇維埃意識到自己的所作所為有多么愚蠢。許多人后悔了,可他們并不想帶著羞愧去回想自己當時的投票行為。正如俗話所說:你是無法從歌詞中刪掉一個詞的。”⑩
巴布林前不久應邀訪華。他高度評價中國近些年來在習近平總書記的領導下取得的巨大成就,認為“一帶一路”倡議的理念具有普遍指導意義,是面向未來的全球性工程,與世界大多數國家渴望平等互利合作、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相契合,對于構建一個更加公正的世界政治經濟秩序具有特別重要的實踐意義。俄羅斯絕不會屈服于美西方的壓力,將繼續多措并舉,對內實現經濟社會穩定,對外反擊美西方圍堵制裁。俄羅斯人民支持普京繼續執政。中俄都是文明大國,雙方加強各領域互利合作,有利于維護兩國共同利益,有利于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
(二)符拉基米爾·鮑里索維奇·伊薩科夫
伊薩科夫1950年出生,俄羅斯法學家。1973年畢業于俄羅斯烏拉爾地區的斯維爾德洛夫斯克法學院,留校任教至1990年,期間獲得法學博士學位并任教授。1990年當選俄羅斯聯邦人民代表,1990至1991年任俄羅斯聯邦最高蘇維埃共和國院主席。1980年加入蘇聯共產黨,1990年蘇共二十八大后退黨。
1991年2月21日,伊薩科夫同俄羅斯聯邦最高蘇維埃副主席戈里亞切娃、伊薩耶夫等5名領導人發表聲明,批評時任最高蘇維埃主席葉利欽。聲明指出:“許多俄羅斯人、俄羅斯聯邦人民代表,包括我們,都把復興俄羅斯、恢復俄羅斯各族人民的尊嚴及其經濟和政治主權的希望寄托在葉利欽身上。時間證明希望落空了。葉利欽日益表現出獨斷專行甚至專橫跋扈的作風,把議會和共和國引向激烈的政治對抗。為此我們要求立即召開緊急人民代表大會,討論對葉利欽的處置辦法。”?1991年12月12日,伊薩科夫在最高蘇維埃會議上發言和投票,投票反對批準《別洛韋日協定》,反對聲明廢止1922年簽署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成立條約》。1992年4月,在俄羅斯聯邦第六次人民代表大會上,他同巴布林、阿克休奇茨、阿斯塔菲耶夫、巴甫洛夫、薩延科等人成立了反對派議員團“俄羅斯統一”,要求蓋達爾政府下臺、罷免葉利欽的總統職務,認為廢除蘇聯和建立獨聯體是不合法的行為。
1993年12月,伊薩科夫當選獨立后的俄羅斯聯邦第一屆國家杜馬議員,擔任立法委員會主席。1996至2000年,擔任國家杜馬辦公廳法制局局長。2002年起擔任俄羅斯工商會法律局局長。2003年起任工商會主管法律事務的副會長。2009年獲俄羅斯功勛法學家稱號。2020年起在高校擔任特聘教授。
(三)伊里亞·弗拉季斯拉沃維奇·康斯坦丁諾夫
康斯坦丁諾夫1956年生于列寧格勒。1980年畢業于列寧格勒大學經濟系,當過教師、工人和消防員。1990年他以無黨派人士身份參加政治活動,于當年當選為俄羅斯聯邦人民代表、最高蘇維埃委員。1991年“8.19”事件時曾參加葉利欽總統等人保衛俄聯邦大廈的行動。
1991年12月12日,他在最高蘇維埃會議上發言和投票,反對批準《別洛韋日協定》。1993年9月葉利欽宣布解散俄羅斯人民代表大會和最高蘇維埃,康斯坦丁諾夫參加了“白宮”抵抗俄羅斯當局的行動。1993年10月葉利欽“炮打白宮”事件后被捕入獄。1994年2月,第一屆國家杜馬組成,宣布對康斯坦丁諾夫實行特赦。康斯坦丁諾夫出獄后,一直從事黨派活動,1994年擔任俄羅斯救國陣線聯合主席。1999年起任全俄“精神遺產”社會政治運動中央主席團成員。2001年在“俄羅斯社會民主黨”創建大會上當選黨的政治委員會委員。2006至2008年擔任俄羅斯社會公正黨主管意識形態的書記。2009年參與競選莫斯科市杜馬議員失敗。近些年來在俄羅斯《自由媒體》網站上開設專欄,對20世紀90年代蘇聯解體后的俄羅斯局勢進行回憶與思考。
(四)巴維爾·亞歷山大羅維奇·雷索夫
雷索夫1959年生于俄羅斯遠東地區的馬加丹州。1983年畢業于哈巴羅夫斯克工學院。1984年畢業于蘇聯共青團中央高級團校,當過教師和報社編輯。1990至1993年為俄羅斯聯邦人民代表、最高蘇維埃民族院委員。
1991年12月12日在俄羅斯聯邦最高蘇維埃會議上投票反對批準《別洛韋日協定》,反對聲明廢止1922年簽署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成立條約》。1994年起擔任俄國家杜馬獨聯體事務委員會辦公室主任。1996年至2000年任俄羅斯總統領土管理總局顧問。2000年至2001年任總統駐遠東聯邦大區全權代表機構派駐濱海邊疆區的總巡視員。2001年至2006年任俄白聯盟常設委員會信息局局長。2007年至2010年任俄羅斯聯邦委員會(議會上院)獨聯體事務委員會辦公室主任。2010年后擔任國際首都和大城市商業合作和創新項目總監、莫斯科城市國家-私人發展規劃署署長。
(五)尼古拉·亞歷山大羅維奇·巴甫洛夫
巴甫洛夫1951年生于俄羅斯雅羅斯拉夫州一個鄉村醫生家庭。1978年畢業于秋明國立大學生物化學系,獲副博士學位,留校任教。1990至1993年為俄羅斯聯邦人民代表、最高蘇維埃民族院委員。1991年“8.19”事件時曾參加葉利欽等人保衛俄聯邦大廈的行動。1991年12月起擔任俄羅斯人民聯盟黨協調委員會成員。
在1991年12月12日的最高蘇維埃會議上,巴甫洛夫投票反對批準《別洛韋日協定》。1992年12月在俄羅斯第七次人民代表大會期間,投票反對就實施土地私有化問題搞全民公決。1993年9月葉利欽宣布解散俄羅斯最高蘇維埃,巴甫洛夫同巴布林等人共同發表了“反擊俄羅斯的敵人”的聲明。1995年底進入國家杜馬辦公廳工作,擔任杜馬主席謝列茲涅夫(俄共中央主席團成員)的顧問。2000年起擔任“俄羅斯全人民聯盟”黨報《時代》總編。2003年當選國家杜馬議員,是支持普京執政的祖國黨議員團成員。2024年8月去世。
(六)謝爾蓋·阿列克謝耶維奇·波羅茲科夫
波羅茲科夫1959年生于俄羅斯伏爾加流域地區的高爾基市。1984年畢業于高爾基國立大學物理系。之后在蘇聯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工作,擔任過國有大型企業一級規劃師。1990至1993年當選為俄羅斯聯邦人民代表、最高蘇維埃共和國院委員。其間還擔任最高蘇維埃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波羅茲科夫堅決反對葉利欽和丘拜斯1992年在俄推行的大規模私有化運動。
在1991年12月12日的最高蘇維埃會議上,波羅茲科夫投票反對批準《別洛韋日協定》。1993年葉利欽“炮打白宮”事件后,他繼續從事政治活動。1994年進入國家杜馬專門委員會辦公室工作。1996年俄羅斯總統大選期間,他為俄共推出的候選人久加諾夫擔任競選助手。1997年后在大型企業任高管。
四、結語
幾十年后,俄羅斯人對這六個人的評論是:“在承受巨大壓力和各種威脅的氛圍下,這六位‘君子’沒有害怕,而是憑自己的良心行事。在國家處于最艱難的時刻,他們始終保持著對國家的忠誠,絕不背叛祖國。他們敢于同所有人作對,且不被各種承諾所誘惑。他們是最后一批為蘇聯而戰、為祖國而戰的人。”?
注釋:
①參見В.Б.Исаков,РасчлененкаКакикакразвалилСовеmскийСоюз:ХроникаДокументыМ.,1998,pp.353-360。
②參見В.Б.Исаков,РасчлененкаКакикакразвалилСовеmскийСоюз:ХроникаДокументыМ.,“Закониправо”,1998,pp.128-129.
③指俄羅斯聯邦、烏克蘭和白俄羅斯。
④參見В.Б.Исаков,РасчлененкаКакикакразвалилСовеmскийСоюз:Хроника.ДокументыМ.,1998,pp.295-301.
⑤指《別洛韋日協定》。
⑥指三分之二以上票數。
⑦參見В.Б.Исаков,РасчлененкаКакикакразвалилСовеmскийСоюз:ХроникаДокументыМ.,1998,pp.353-360。
⑧該黨屬于中左翼政黨。
⑨參見С.Н.Бабурин,На?ибельСовеmско?оСоюзаwww.ni-journal.ru/archive/2006/n_506/38b39a96/39cf8ddd/。
⑩參見ДмитрийЛобанов,СемьсамураевСССР.ОнисражалисьзаРо∂ину!2012。
?參見В.Б.Исаков,Парламентскиежневники1990-1991М.,МП“Палея”1996с.238-240。
?參見ДмитрийЛобанов,СемьсамураевСССР.ОнисражалисьзаРо∂ину!https://homereadhtbprolnet-s.libdb.ucass.edu.cn/read/sem-samuraev-sssr-oni-srazhalis-za-rodinu-dmitriy-lobanov?page=2#tx;https://historyhtbprolwikireadinghtbprolru-s.libdb.ucass.edu.cn/355619。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