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的基礎數據,開不得黃腔
近些年作田野調查,經常瞅見這樣的標識標牌——
紅一方面軍長征途中,擊潰國民黨數百個團的圍追堵截,攻占七百多座縣城,轉戰11個省,翻越18座大山,蹚過24條大河,走過荒無人煙的草地、翻過連綿起伏的雪山......在震撼國民黨統治的同時,動員了廣大人民群眾,中國人第一次從一盤散沙,變得團結、變得有目標、有理想……、
這里“翻越過8座大山,24條大河”,來自洋人斯諾《紅星照耀中國》中對親歷者和紅軍原始記錄的梳理總結,有一定依據。而“攻占了七百多座縣城”,就不知是從何說起了?
上網翻閱了一哈各類官媒自媒,好家伙,這種陳述遍地都是。而筆者在作踏勘時問及這類標識標牌的來源,基本上眾口一辭:來自各級黨校和長征學院。
我靠,是這么個來頭哈?
斯諾的采訪記錄,來自親歷者的記載和記憶,這些親歷者們轉戰千萬里,天天都爬山涉水,而且時間段是以年計的。記憶也好,記錄也好,都是有著天賦的選擇性的:只記載對他們跋涉留下了深刻記憶的內容。因為“曾經滄海難為水”的緣由,肯定有印象不深記憶缺失和遺漏的部分,而且不在少數。如今長征過去快百年了,我們還拿著一個過世的洋人兒的陳舊記憶來嗨長征,是不是也有點忒孬了?建國這么多年了,有關職能和史志部門,就沒耐著性子重新調查和梳理?上給上級部門和領導當好參謀,督足領導不要開黃腔瞎指揮,下對廣大群眾有個負責任的解讀和說明?
至于“攻占七百多座縣城”,筆者不曉得最原始的出處在哪兒——肯定不是紅軍自己的記錄,但各位研究中國革命史戰爭史的朋友,且得有一個基本的概念!知道一哈這個數字意味著神馬?
參見一哈1948年11月毛澤東同志為歐洲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機關刊物撰寫的《全世界革命力量團結起來,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1948年11月)》一文中對中國革命形勢的介紹:
中國解放區現有面積二百三十五萬平方公里,占全國面積九百五十九萬七千平方公里的百分之二十四點五;現有人口一億六千八百萬,占全國人口四億七千五百萬的百分之三十五點三;現有城市五百八十六座,占全國城市二千零九座的百分之二十九。[1]
這個數字的截止日期是1948年6月底。
——也就是說,1948年6月。我黨解放區的縣城以上城市數,才達到586座。動動腦子想一哈:如果長征前后紅軍真就有“攻占了七百多座縣城”的力量和本錢,那還么長個神馬征耶?直接飲馬長江,會師南京,推翻果黨統治,不就結啦?
直到建國前夕的1949年8月,在全國2009個縣以上城市中,人民解放軍已解放的,也還沒有超過2/3——1236座。
多年來,每到節氣兒,說起長征,就是一片嗨,還是雞血嗨,就沒見幾個人兒認真做點基礎數據的工作,把搭臺的基礎給夯扎實嘍。
這也是我朝史志史學工作的通病——數字引證上的隨心所欲,馬虎大意,浮皮潦草,弄虛作假……
此風長不剎住,長此以往,那可是破壞天朝的史學根基和公信力滴!
所以啊,筆者一草根學者,沒得辦法,只好亮出自己下笨功夫刨出來的猛料來打人臉兒了——哪怕是要得罪一大票廟堂上學衙里的“磚家”、“教授”耶?
另外提醒史家們掌握一個原則:治史,但凡要言數字,且得小心留神兒,仔細一點。要引證,先得核實,核——實!甭光跟那兒高屋建瓴打雞 血嗨高潮,先下點功夫,把地基打牢了,成不?
注釋:
[1]《全世界革命力量團結起來,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1948年11月)》,《毛澤東選集·第4卷》第1358~第1359頁,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第1版。
[2]《總參謀部·文獻⑶表冊⑴》(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編審委員會)第651頁,軍事科學出版社2014年12月第1版。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