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歷史 > 歷史視野

被毛主席譽為新中國經濟界“四大名旦”之一的李先念高度重視新中國糧食安全,一針見血地指出:糧食靠進口是不行的

陳建新 · 2024-06-23 · 來源:黨史博采 丨微信公眾號
收藏( 評論() 字體: / /
李先念在解決新中國糧食問題過程中的一系列闡述和實踐,對于我們今天如何“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如何確保“我們的飯碗應該主要裝中國糧”,乃至如何實現(xiàn)農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都有著現(xiàn)實的借鑒意義。

被毛主席譽為新中國經濟界“四大名旦”之一的李先念高度重視新中國糧食安全,一針見血地指出:糧食靠進口是不行的-1.jpg

  李先念(1909-1992)被毛澤東稱為新中國經濟界的“四大名旦”之一。從1954年至1980年,李先念擔任國務院副總理長達26年,并在此期間兼任財政部部長達22年,主要分管財經、外貿、商業(yè)等部門。但據他說,實際上在這一階段,抓糧食工作所用的精力要比管財政用得多。

  事實上,李先念作為長期主持財經工作的領導人,在糧食的生產、價格、儲備、進出口以及農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探索,為新中國的糧食安全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1949年2月,李先念赴西柏坡參加黨的七屆二中全會。此時的他面臨一個選擇,是繼續(xù)留在部隊,還是到地方工作,時任中原局書記的鄧小平為此專門征求過他的意見。最終,李先念選擇了后者。同年5月,武漢解放,中央隨即任命李先念主持湖北省黨政軍的全面工作。

被毛主席譽為新中國經濟界“四大名旦”之一的李先念高度重視新中國糧食安全,一針見血地指出:糧食靠進口是不行的2.jpg

  ◆1949年,李先念在武漢。

  新中國成立初期,李先念結合湖北實際,堅持以穩(wěn)定農村、發(fā)展農業(yè)為重點,兼顧城市,穩(wěn)定物價,統(tǒng)一財經管理,穩(wěn)步推進工業(yè)建設,使湖北的財政經濟狀況得到根本好轉。1954年,黨中央撤銷各大行政區(qū),并抽調具備財政經濟管理能力的干部來北京工作。因為在湖北干得出色,李先念被中央主管經濟工作的陳云看重,并推薦給毛澤東主席與周恩來總理,由其接替鄧小平出任財政部部長。

  因為財經工作既專業(yè)又格外重要,李先念幾番表示難以勝任,最后由毛澤東出面做工作,他才表示堅決服從中央的決定。同年9月出任國務院副總理兼財政部部長,配合周恩來、陳云搞經濟建設。至此,新中國的糧食工作正式進入李先念的工作范疇。

  “亂占耕地就等于犯罪”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李先念早在湖北工作期間就對于耕地保護給予高度重視。1953年5月21日,時任中南局副書記、中南行政委員會副主席的李先念在給湖北省農業(yè)和財經負責人的信中說:在建筑大中型水庫時,……因為中國土地缺少,過于廢掉農田也要慎重考慮。為了節(jié)省土地,干渠可建筑在山背或山腰或山腳下(丘陵地區(qū)這種地形是很多的),或者建筑在旱地上,而盡可能不要廢掉好田好地。隨著國民經濟恢復完成和一五計劃的實施,我國耕地面積在1957年達到一個峰值,較1949年增加了2億畝左右,但由于總人口增加2億多人,人均耕地面積反而減少了2.3分。故1957年3月李先念在全國糧食廳局長會議上強調:“我們的耕地面積少,要大量開荒不僅資源有限,而且資金困難。這幾年我國的耕地不僅沒有增加,每人平均還少了二分地。……總之,增產糧食是件頭等大事,不能掉以輕心。”

  此后,“大躍進”時期大煉鋼鐵和各地大力發(fā)展工業(yè),致使全國的耕地面積進一步縮減。再加上“文革”后期,各地為擴大建設而占用耕地的情況也日益突出,主管財經工作的李先念總是不遺余力地保護耕地,設法彌補損失的耕地面積。

被毛主席譽為新中國經濟界“四大名旦”之一的李先念高度重視新中國糧食安全,一針見血地指出:糧食靠進口是不行的-3.jpg

  ◆1954年,李先念在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

  1970年8月,李先念在鐵道兵黨委《關于修建成昆鐵路的情況報告》上批示:“凡是占了農田的地方,應能夠盡可能在造田中補起來。”1973年2月,李先念在《關于擴建北京飯店的報告》上批語:“北京市耕地再不能占用了。因此建房,特別是旅館、飯店和非生產性的房屋,只能向空中發(fā)展。”同年六七月份,在批復同意國家計委《關于統(tǒng)一建設國家機關職工宿舍問題的報告(二萬平方米)》和國家民航總局《關于擴建房屋的報告》時,都強調了“決計不能占耕地”。可以說,李先念對耕地的保護,為處于動亂中的農業(yè)生產提供了基礎保障。

  改革開放后,國家經濟建設不斷發(fā)展,對于土地的需求不斷增加,各地亂占耕地的現(xiàn)象日趨普遍。對此,李先念利用各種場合反復指出保護耕地的重要性。1988年4月,他在視察河北石家莊市及欒城縣農村時,在聽說該縣土改時人均有3畝地,而現(xiàn)在人均只有1畝多地時,對縣委負責人說:“一定要把土地管理好,不允許亂占土地。工業(yè)建設一定要少占土地,農村蓋房也要向空中發(fā)展。”同月,在湖北省視察工作時特別強調,“要教育各級干部保護農民的耕地,不要隨意浪費和侵占。一畝好的耕地,能收一千多斤甚至兩千斤糧食,可以養(yǎng)活二三個人。占用這樣一畝耕地就等于砸了二三個人的飯碗。從這個意義上講,亂占耕地就等于犯罪。”

  與此同時,李先念十分重視農田的基本建設。

  新中國成立初期,李先念便對農田水利建設給予了足夠的重視。1952年,李先念親自指揮修建了庫容267萬立方米麻城大坳水庫(湖北第一座集灌溉、防洪、發(fā)電、養(yǎng)魚綜合利用的中型水利工程),為湖北農業(yè)穩(wěn)產高產創(chuàng)造了條件。

  1954年到中央工作后,李先念更是對農田水利建設給予大力支持。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是長江流域的第一大壩,1974年正式復工后,李先念提出將葛洲壩列入全國重點工程,并反復強調:工程質量,務必做到一絲不茍,因為這是百年大計,千年大計。20世紀70年代后期,在李先念主持下,每年的水利資金達到100多億元。

被毛主席譽為新中國經濟界“四大名旦”之一的李先念高度重視新中國糧食安全,一針見血地指出:糧食靠進口是不行的-4.jpg

  ◆1958年春,李先念在河南農村。

  另外,為提高耕作效率,增加糧食產量,李先念經常深入全國各地搞調研,總結分享農業(yè)生產經驗。1966年2月,他帶領農業(yè)專家參加河南省三級干部大會并講話:“農業(yè)生產,光有水還不能高產,還必須尊重科學,改良土壤。”針對地力下降的問題,李先念親自指導農民科學施肥。1987年,李先念在給湖北省委書記關廣富的信中說:“改良土壤主要是使用有機肥料,適當提倡種植紅花草,切不可因為有了化肥就放松發(fā)展有機肥料。地力的不斷減退,后果也是很嚴重的。”1988年,他在大連聽取遼寧省和大連市負責人的工作匯報后說:“要抓好農業(yè),當前特別應注意施用農家肥料,改良土壤。施化肥是必要的,但忽視農家肥料,地力會減退,土地會板結。”

  李先念還曾以“農業(yè)學大寨”為契機,推動平整土地的工作。1973年8月8日,李先念同華國鋒接見北方地區(qū)抗旱會議代表時指出:“有了水,就要平整土地。平整土地是長期的,是基本功、硬功夫,偷不了懶,投不了機。……做這個事情是很苦的,要曬太陽,曬脫幾層皮。”據不完全統(tǒng)計,從1975年到1977年,我國廣大農村年均平整土地8000萬畝,改造坡耕地1000萬畝,擴大灌溉面積2400萬畝。這對改革開放后糧食產量的連續(xù)數(shù)年增產發(fā)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糧食靠進口是不行的”

  從1959年開始,新中國陷入嚴重的經濟困難時期。1960年初,各地糧食部門紛紛告急,糧食征購不上來,國家糧食庫存下降。面對嚴重的糧食危機,李先念最早向毛澤東和中共中央匯報全國糧食危機狀況。

  從1960年1月至1961年7月,李先念就糧食問題先后向毛澤東和中共中央寫了6個報告。在1961年5月寫給毛澤東的信中,李先念反映了全國糧食征收與分配遇到的困難,分析了原因,提出了解決問題的辦法。他直言:“國家對于人民群眾的糧食夠不夠吃,吃飽吃不飽,負有十分重大的責任。”正是這封信引起了毛澤東的注意。之后,毛澤東約李先念面談工作。李先念匯報說:“有些省一方面說糧食大豐收,另一方面向我寫報告要救濟糧。我昨天晚上沒睡覺,和糧食部部長陳國棟等同志商量,調糧搞救災,原來一列車糧食準備調往山東,結果山西來電報說他們餓死了人,又把這一列車糧食運到了山西。當前老百姓沒糧吃,只好挖野菜、捋樹葉度日。”(《李先念傳》1949—1992,中央文獻出版社2009年,第469頁)

  通過這次談話,毛澤東不僅了解到全國糧食購銷的實際情況,更了解李先念在為全國億萬人民的吃飯問題日夜操勞,于是委派李先念全力抓好全國人民的吃飯和生活問題。

  那些日子,李先念為了全國的糧食供應調運殫精竭慮,晝夜操勞。他不僅坐鎮(zhèn)北京指揮,解決全國糧食調運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還親自到各省市甚至專區(qū)、縣里了解糧食的實際產量,同省市負責人協(xié)商糧食調運工作。1961年4月4日,李先念在有關省市糧食調運會議上強調:同志們,在全國糧食這個大局上,千萬不要算局部賬。糧食不穩(wěn),什么就都亂了。

被毛主席譽為新中國經濟界“四大名旦”之一的李先念高度重視新中國糧食安全,一針見血地指出:糧食靠進口是不行的5.jpg

  ◆1962年,李先念在中共中央擴大的工作會議期間,與毛澤東、李富春、烏蘭夫在一起。

  中央同意進口糧食以后,相關具體工作都是由李先念來抓。比如按計劃,外貿部從澳大利亞訂購的第一批小麥將于1961年2月到達天津港。1月27日,李先念就召集辦公會議進行專門研究。他說:“進口糧食運到了港口,如果運不到急需的地方,發(fā)生糧食脫銷,那就成為政治問題。”后來中央成立了進口糧食接運工作組,由李先念任組長。當時,李先念就像前線總指揮,進口的糧食到達哪個港口,怎樣裝卸,怎樣運輸,都是他親自抓。進口糧食作為中央掌握的大宗糧源,在糧食調度和調劑上發(fā)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避免了糧食危機向更大范圍內的擴散。

  據統(tǒng)計,從1961年到1965年,我國共進口糧食547億斤,同期共出口糧食127億斤,進出口相抵,凈進口糧食420億斤,年凈進口84億斤。即便進口糧食在我國當時糧食總量中占比較小,李先念始終強調糧食問題主要依靠國內來解決。1961年1月27日,李先念主持國務院財貿辦公會議時指出:我們這樣一個人口眾多的大國,國內需要的糧食,只能依靠國內生產來平衡。這是我們在糧食問題上的根本立腳點,是糧食分配工作的基本原則,決不能動搖。后來,李先念回憶說:“有一段時間,農民生活困苦,城里人日子也不好過,還挖了國家?guī)齑妫黄冗M口糧食。通過這個教訓,才使我們懂得‘農業(yè)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糧食是基礎的基礎’的道理。”

  1965年8月19日,李先念同譚震林召集有關省市的同志座談糧食問題時指出:“糧食工作是個艱苦的工作,從全國情況和形勢看,解決糧食問題要注意兩個問題:一是增加庫存,積累儲備,打起仗來,到處可以吃糧食。二是還要考慮城市需要。……從1960年、1961年、1962年、1963年,我可以說代理了糧食部長,天天抓糧食。”

  “文革”十年,李先念為中國的糧食生產、社會經濟正常運行耗費了大量心血。1974年6月29日,李先念在商業(yè)部《關于1973年糧食情況簡報》上批示:要兢兢業(yè)業(yè)做好糧食工作,千萬不要大意。我們是8億人口的國家,吃飯是個大問題,進口糧食是靠不住的,我們不能靠進口糧食過日子,有這種思想就危險透了。

  改革開放后,即便在中國糧食生產取得較大成績的情況下,李先念仍然強調糧食生產要自給自足。1979年11月9日,他在接見出席全國糧食會議代表時指出:糧食是國民經濟中最大的事。少煉200萬噸鋼,不會出大問題;少200萬噸糧食,就要出婁子。糧食工作要抓緊,要成年累月地抓,銷售要月月抓。1988年4月16日,李先念視察河北石家莊市及欒城縣農村時說:“十億人口的大國糧食靠進口是不行的。”同年10月15日,李先念致信國務院負責同志并轉中央常委:“糧食問題要高度重視。我是被糧食問題嚇怕了的。陳云同志說無糧則亂,這是真理。何況中國有十億多張嘴巴。農業(yè)生產要有個長遠的打算。”

  可以說,李先念關于糧食生產要自給自足的戰(zhàn)略眼光和論述對我國農業(yè)發(fā)展和糧食生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糧食是穩(wěn)定市場的核心,一定要有儲備糧”

  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糧食作為基本的生活物資,對整個價格體系發(fā)揮著中樞作用,李先念對此有著深刻的認識。1956年9月,李先念在黨的八大上發(fā)言:“糧食價格是所有農產品價格的主體,是市場物價的中心,糧價一有變動,必然牽動整個市場物價。因此,對于糧價的調整必須慎重從事。”

  同年10月,李先念致信陳云、周恩來,就一些農業(yè)部門和部分省份希望通過提高糧價增加農民收入,刺激農業(yè)生產發(fā)展提出自己的看法:糧食價格是基點,不要說提高40%,即令提高5%也不得了,工業(yè)品必然隨之上漲。那樣,城市人民生活如何辦?對農民、對國家究竟有多大好處?將是一系列問題,必須慎重考慮。體現(xiàn)了李先念在糧食價格問題上全面而又準確的認識。

  1961年,李先念提出貫徹“調整、鞏固、充實、提高”方針要建立在“使人民生活水平不再降低,物價不再上漲”的基礎上。他于這年7月30日寫信給毛澤東和中共中央:“糧食是穩(wěn)定市場物價的關鍵。如果國家不能征購到必需的糧食,就不能從根本上保證市場物價的穩(wěn)定,對整個國民經濟的發(fā)展極為不利。”

  在國民經濟恢復時期,李先念對糧食價格能否保持平穩(wěn)尤其重視。“糧食價格,即使在品種變化或者質量提高的情況下,也不要提高零售價格,差價由國家補貼。”1978年10月,李先念在聽取全國糧食會議情況匯報時說:我們對人民基本生活必需品,如糧、油等定量供應的部分,要切實保證。人民基本生活必需品調價要慎重,調價時要向人民做細致的思想工作,調價后要補上工資。要把情況告訴人民。表現(xiàn)了一個共產黨員的民生情懷。

  糧食儲藏工作也是確保糧食安全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中國是一個有著巨大人口基數(shù)的發(fā)展中大國。合理地調劑糧食生產的時間周期,兼顧豐收和歉收年份糧食供應的持續(xù)性,顯得尤為重要。

被毛主席譽為新中國經濟界“四大名旦”之一的李先念高度重視新中國糧食安全,一針見血地指出:糧食靠進口是不行的-6.jpg

  ◆1965年5月,李先念與周恩來在山西省昔陽縣大寨。

  新中國成立伊始,黨和政府便加強了糧食工作,實行糧食的統(tǒng)購統(tǒng)銷,但糧食工作還是常有風波出現(xiàn)。當時,李先念每天都看糧食報表,對糧食的收購和供應非常重視,統(tǒng)購統(tǒng)銷中的“三定”(定產、定購、定銷)政策便是在陳云和他主持下制定的。1957年7月,李先念在全國糧食會議上發(fā)言:“今后糧食工作必須堅持‘三定’為基礎;……糧食庫存不能再挖,災荒必須隨時準備應付,城市人口必需的糧食供應應該保證,出口不能減少。”這里李先念著重強調了保持庫存不能再挖。

  李先念認為,糧食是特殊商品,是戰(zhàn)略物資,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最大產品。他的一個戰(zhàn)略思想就是國家要重視糧食安全,要有比較充裕的糧食儲備。1959年4月,李先念在全國財貿書記會議上講話指出:“糧、棉、油、菜是人民生活的基本必需品,是穩(wěn)定市場的主要力量。糧、棉、油又是重要的工業(yè)原料和出口物資。”他認為,國家如有600億斤左右的糧食儲備并且倉儲布局合理,大體可以保障糧食安全。為何是600億斤呢?這是當時全國城市、工礦半年的供應量。

  在三年困難時期,李先念等對糧食儲備有了更深刻的認識。1960年2月,李先念在全國財貿書記會議上指出:“糧食是穩(wěn)定市場的核心,一定要有儲備糧,國家要有儲備,公社和生產隊要有儲備,社員個人也要有點儲備,年年都要儲備一點,逐年增多,手里有糧,心里才不慌。”這既對“大躍進”時期公共食堂不顧集體和個人積累,放開肚皮吃飯等做法表達了不滿,也對以后的糧食工作提出了要求。

  1963年1月,李先念在全國糧食廳局長會議上強調:“為了建設社會主義,必須有足夠的糧食儲備。正常周轉大約需要360億斤,加上戰(zhàn)略儲備需要就更多了。因此,每年收購的糧食要大于銷售和其他開支,做到每年都積余一些糧食。”

  經過多年的探索,在李先念的主持下,我國初步建立了比較完備的糧食儲備制度。1988年,李先念在致湖北省委書記關廣富的信中指出:“我國是有十億人口的大國,誰也養(yǎng)不起。農業(yè)問題主要是糧食問題,‘無糧不穩(wěn)’,什么時候都不要忘記,睡覺的時候也要記住。”再次表達了他對糧食儲備工作的高度關注。

  “以糧為綱,全面發(fā)展”

  李先念在長期領導財經工作的實踐中,對發(fā)展農業(yè)、保障糧食生產作了多方面的闡述。如處理好第一、二、三產業(yè)之間的關系,處理好農業(yè)內部農林牧副漁之間的關系,激發(fā)農民發(fā)展農業(yè)生產的積極性是做好糧食工作的前提;實現(xiàn)農業(yè)現(xiàn)代化是做好糧食工作的根本,等等。

  早在新中國成立初期,李先念對城市發(fā)展與農業(yè)的關系就有著清醒準確的認識:“不發(fā)展農村,城市經濟極難繁榮。要把落后農村變?yōu)橄冗M的農村,把農業(yè)的中國變?yōu)楣I(yè)的中國,必須搞好農村工作,發(fā)展農業(yè)經濟。”1974年10月,李先念在一次講話中直接指出:“農業(yè)站穩(wěn)了,工業(yè)就可以上去了。”

  農業(yè)作為國家的基礎產業(yè),其發(fā)展離不開國家的扶持。1964年3月李先念在第二次全國物價會議上說:“目前,我們正在規(guī)劃搞5億畝旱澇保收、穩(wěn)產高產的基本農田,這就需要國家在財力上大力支援。支援農業(yè),除了水利建設以外,還需要大量農業(yè)機器、化肥等物資。”因此,農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要兼顧工業(yè)和其他各業(yè)的發(fā)展。同年5月,李先念在中央工作會議中南組發(fā)言:“農業(yè)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而農業(yè)的現(xiàn)代化,還得靠基礎工業(yè)的發(fā)展。如以鋼為綱,過于突出了不好,但鋼終究是一個基礎工業(yè),鋼鐵工業(yè)的發(fā)展影響到各個方面。國民經濟在發(fā)展中,總有重點與一般的安排問題,要經常注意把這個關系擺正。”

  1973年2月21日,李先念出席全國計劃會議領導小組擴大會議時講話指出:“要真心加強農業(yè),不要擠農業(yè)。不僅要加大對農業(yè)的投資,還要全面認真落實黨的農村政策,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因為“只有農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農業(yè)才能搞好,才能真正穩(wěn)步地建設工業(yè),才能真正地貫徹多快好省的方針。”1976年1月23日,李先念在接見參加全國計劃會議的各省、市、自治區(qū)和國務院各部門的負責人時說:“我們要真正把農業(yè)放在第一位,以糧為綱,全面發(fā)展,爭取農業(yè)大豐收,各行各業(yè)都要更好地支援農業(yè)。”

被毛主席譽為新中國經濟界“四大名旦”之一的李先念高度重視新中國糧食安全,一針見血地指出:糧食靠進口是不行的-7.jpg

  ◆1978年8月,李先念在黑龍江省集賢縣友誼農場考察。

  1978年9月,李先念在國務院務虛會上說:“在農業(yè)內部,要以糧為綱,多種經營,全面發(fā)展。農、林、牧、副、漁五業(yè)都要安排好,否則人口多耕地少的矛盾無法解決。”他認為,在抓好糧食生產的同時,還要充分利用本地優(yōu)勢發(fā)展多種經濟。1979年7月,李先念又在全國農田基本建設會議上強調:“我們在強調搞農田基本建設的時候,必須十分注意大力發(fā)展林業(yè)和畜牧業(yè)的建設,堅決貫徹農、林、牧三結合的原則。林業(yè)沒有一個大的發(fā)展,畜牧業(yè)沒有一個大的發(fā)展,我國農業(yè)是過不了關的。”

  關于農業(yè)的現(xiàn)代化,李先念曾指出:我國農業(yè)要過關,從根本上來說,也必須走農業(yè)現(xiàn)代化的道路。但是,我國實現(xiàn)農業(yè)現(xiàn)代化,必須從我國自己的特點出發(fā)。他認為,首先,要考慮到中國人多地少的基本國情。除了有條件開墾的荒地要有計劃地開墾以外,我們必須發(fā)揚精耕細作的傳統(tǒng),實行科學種田,大力提高現(xiàn)有耕地的單位面積產量;其次,要和農田基本建設結合起來進行。興修水利,改良土壤,植樹造林,建設草場。如果不解決好這些問題,有了機械也不能充分發(fā)揮作用,化肥再多,種子再好,效果也受到很大的限制;最后,還要發(fā)揚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的精神。“最近一個時期,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宣傳得少了,有些同志的頭腦中這種觀念淡薄了,甚至認為要搞農業(yè)現(xiàn)代化,似乎可以不自力更生、艱苦奮斗了。這是不對的。”

  改革開放后,關于我國農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李先念多次做過總結。1977年9月他在全國銀行工作會議上指出:“農業(yè)怎么叫過關呢?光糧食還不行,還要有經濟作物,我和地方同志常談這個問題,思想要放在幾億農民身上,放在大搞農田基本建設上,放在改良土壤上,放在科學種田上,當然搞農業(yè)就要投資。”1980年12月,李先念在中央工作會議上說:“發(fā)展農業(yè)生產,要靠政策,靠科學。農業(yè)基本建設還是應當搞的,但要因地制宜搞好組織規(guī)劃,量力而行,并講求實效,不要大轟大鳴,不要搞平調,不要破壞生態(tài)平衡。”1981年7月27日,他在會見多哥客人時再次闡明:“中國的農業(yè)一是靠政策,包括所有制、價格政策,用政策把各方面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二是靠科學,提高生產率,要推廣良種,它可以增產。三是靠農田基本建設,改善農業(yè)生產條件,不要破壞生態(tài)平衡,做到農、林、牧、副、漁全面發(fā)展。”

被毛主席譽為新中國經濟界“四大名旦”之一的李先念高度重視新中國糧食安全,一針見血地指出:糧食靠進口是不行的-8.jpg

  ◆1988年4月,李先念在河北省欒城縣農村考察。

  1983年6月,74歲的李先念當選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晚年的李先念初心如始,在多個場合強調糧食工作的重要性。1987年6月9日,他在會見聯(lián)合國糧食理事會主席時說:“中國有句古話:民以食為天。每個人都離不開糧食。……我過去當過二十多年的財政部長。中國的財政工作和糧食生產關系密切,主要是發(fā)展農業(yè)和解決吃飯問題,所以談到農業(yè)和糧食問題我感到很高興。中國初步解決了溫飽問題,但還要靠天吃飯。要真正解決問題還需要很長時間的努力。”

  一直以來,李先念作為新中國長期主持財經工作的領導人,對解決中國糧食問題的復雜性、長期性有著清醒的認識。從三年經濟困難時期挽救糧食危機,到改革開放后探索農業(yè)現(xiàn)代化,李先念在糧食問題上展現(xiàn)了他戰(zhàn)略性的眼光、決策的科學性和為國為民的情懷,為我國農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和糧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貢獻。他在解決新中國糧食問題過程中的一系列闡述和實踐,對于我們今天如何“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如何確保“我們的飯碗應該主要裝中國糧”,乃至如何實現(xiàn)農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都有著現(xiàn)實的借鑒意義。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烏有之鄉(xiāng)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xiāng) 責任編輯:屈鵠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tài)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女漢奸搞反華游行,結果被警察打了一頓
  2. 郝貴生:一把刺向“資本主義復辟”的鋒利尖刀——評古正華同志大作《卻道天涼好個秋》一書
  3. 公布10大臺獨頑固分子名單 依法公開審判依法全球通緝
  4. 導火索點起來了,世界大戰(zhàn)即將全面爆發(fā)……
  5. 《鄧選》學習(70) 先富真能帶動后富嗎?
  6. 修正主義(比如越南)強力反腐能成功嗎?(之二)
  7. 欒祖虎:從《孫子兵法》看中國軍事不結盟政策的失誤
  8. 越南的強力反腐能夠成功嗎
  9. 孫錫良:對普京出訪朝鮮和越南的分析
  10. 高明 | 孟山都倒臺了嗎?
  1. 毛遠新|關于“一生干了兩件大事”的說法
  2. 史上最大陽謀的偉大之處
  3. 司馬南|這是胡錫進的歷史功績之一,也是南方周末的滑鐵盧
  4. 南海這一刀,砍出了“紙老虎”!
  5. 打工人共鳴,滿屏都是“打得好”!
  6. 毛澤東:無官不貪,只有多少之別,沒有真正的清官!
  7. 假正經,就是這樣
  8. 李玲:醫(yī)療腐敗泛濫,誰是罪魁禍首?
  9. 王傳利:駁“中國反腐出現(xiàn)‘拐點’論”
  10. “私有化是國家深化改革的方向”,那會改到哪里去?
  1. 新時代、蘇聯(lián)初期和列寧功績
  2. 腐敗已經非常猖獗了
  3. 歐洲金靴|《光明日報》嘲諷群眾與武大選調生侮辱嘉峪關,本質是同一件事情
  4. 溫鐵軍:丟掉幻想,準備斗爭——從資本主義的演變看今日的沖突環(huán)境
  5. 美國讓震住了沒有,臺獨讓嚇住了沒有?
  6. 一定要警惕東林黨!
  7. 郝貴生再發(fā)舊文:能夠把《決議》作為評價“文革”的標準嗎?
  8. 新三座大山,新社會四害
  9. 李昌平:解禁感言!
  10. 解決臺灣并不難,解放臺灣太困難
  1. 毛澤東:無官不貪,只有多少之別,沒有真正的清官!
  2. 女漢奸搞反華游行,結果被警察打了一頓
  3. 毛遠新|關于“一生干了兩件大事”的說法
  4. 千萬粉絲媒體人頻頻攻擊國家“安檢”,到底是何居心?
  5. 浪淘沙|末日
  6. 畢業(yè)典禮打人的學生,已保送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