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歷史 > 歷史視野

黨人碑:英雄無名,一位去臺隱蔽戰線烈士的故事

收藏( 評論() 字體: / /

  人說重慶沒有春天,霧季一過便是火熱地獄。

  但張其耀先生多少年后,還格外清晰地記著,1943年的一個春日,薄霧散盡,那天是難得的太陽天。重慶南溫泉堤坎,他家薄板蘆席頂的國難房子外,來了一位年輕的訪客。 此人穿一身學生裝,大約二十出頭的年紀,自稱叫田金凱,河北省寧津縣后田河村(今屬山東樂陵)人。說話間,他拿出點心匣子,還有一封信,雙手恭恭敬敬遞給張其耀。打開信一看,原來是老父親的家信,這才知道田金凱是自己的妹夫,娶了大妹張其真。抗戰爆發時,張其耀正在中央大學工學院化學系讀書,隨學校到了大后方,畢業后進了軍政部防毒處工作。雖然對家人心心念念,但畢竟音空信渺,天各一方,突然收到老父親的家信,那心情真是“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張其耀也是寧津人,他家所在的前生張村距離田金凱家的后田河村,只相距五里,同屬楊盤鎮(今屬山東樂陵)。說起來很多人,大家都熟悉。田金凱的父親田書城當過縣立鄉村師范學校校長,因為太過耿直,得罪了鄉賢,被踢到完小當校長。大哥田金奎的夫人,也就是田金凱的大嫂,還和張其耀的夫人王澤賢是縣立初級中學的同班同學。越說越親,不但他鄉遇故知,更嬌客臨門,這可是特大喜事! 盡管防毒處技正(工程師)收入不高,物價飛漲之下,一家人靠吃戰時平價米度日的生活困苦狼狽,張其耀夫妻還是盡量張羅了一桌菜,打了壺好酒。田金凱也沒閑著,搶著掃地洗碗,和孩子們做游戲,說話幽默詼諧,講起老家的逸聞趣事,學人說話惟妙惟肖,逗得張家老小哈哈大笑,久違的快樂,讓大家頓感這仿佛是戰前三千里外的故園,田金凱也由此成為張家最受歡迎的客人。

  有一天,田金凱興沖沖又來張家,說他在重慶已經找到工作了。張其耀非常詫異,當時重慶作為陪都,集中了大量青年知識分子,失業現象嚴重,完全是人力賣方市場,找工作太難了。可田金凱卻能在三十九集團軍駐重慶辦事處找到了譯電員的工作,時任三十九集團軍總司令的高樹勛來重慶受訓,高樹勛是河北鹽山人,鹽山、樂陵縣挨縣,田金凱的父親畢業于北京大學外文系,馮玉祥駐軍南苑的時候,高樹勛在軍官軍士教導團學習,倆人有所交往,還有些共同的熟人。正逢高樹勛來渝,田金凱找到辦事處主任孔憲成,帶著拜訪了高樹勛,就到辦事處上班了。 高樹勛是雜牌,辦事處工作有一搭沒一搭的不忙,張其耀就勸田金凱,加強自我學習,別荒廢了意志,不如趁著重慶高校眾多,考個好學校,既可以讀書深造,也可以解決生活問題。 田金凱還真爭氣,不久就拿著中央警官學校的錄取通知書來報喜,他說弄了一張假文憑,又用高樹勛的名義保送,就這樣進入中央警官學校正科第十八期學習。只是那張文憑的原主人叫田子彬,他今后不能再叫田金凱,而改名田子彬了。

  中央警官學校是國民黨警察高等教育的最高學府,蔣介石親自兼任校長,實際工作由教育長李士珍負責。李士珍是國民黨的警察專家,先后畢業于黃埔二期和日本警察講習所,同時又是國民黨特務組織復興社骨干。蔣介石曾將軍隊與警察比作飛機的兩翼:軍隊負責對外、警察負責對內,警察是不文不武的半軍人,李士珍就是蔣介石施行法西斯獨裁的有力抓手。 進入中央警官學校之后,由于種種原因,張其耀和田子彬的關系一度中斷。 特別是抗戰勝利后,張其耀隨防毒處遷回南京,內戰全面爆發,通貨膨脹,貨幣貶值,引起物價飛漲,國民政府統治區域的經濟已到了崩潰的邊緣。和抗戰前夕相比,1947年7月物價上漲了6萬倍,到年底更上漲了14.5萬倍。貪官污吏,富商巨賈卻趁火打劫,囤積居奇,即便是作為國民黨基本盤之一的公教人員生活較之抗戰都苦不堪言。

  

  中央警官學校正科第十八期畢業證書

  時任《中央日報》社長、國民黨的鐵粉馬星野都實在看不下去,向美國密蘇里新聞學院同學、上海圣約翰大學新聞系主任武道(Marice Votaw)猛烈吐槽:

  “八年間發國難財者的魔爪,伸到京滬一帶,變本加厲。這些窮奢極欲暴富暴貴的吸血鬼,都是吸過其他數十萬數百萬人民之膏血的人。他們或者是貪官,或者是流氓,或者是不勞而獲的大地主、大資本家同他們作孽出來的兒女,他們豢養著的妻妾,他們奴役著的走狗,和吮著殘膏殘血的一些依賴階級。把窮苦的公務員榨枯了骨,把窮苦的教師榨干了腦,把出生入死的士兵榨盡了血,來營養大都市的奸商、惡吏,大都市的流氓。他們在縱欲!他們在奢侈!他們的錢來得太容易! ”

  雖然后來從防毒處調到了兵工署,一度還曾在署長俞大維的辦公室工作,但張其耀為人耿直,從不溜須拍馬、拉幫結派,所以并不討俞大維喜歡,更不得提拔,就主動要求到研究發展司這樣的清水衙門搞研究去了。因此,張其耀的工資根本趕不上物價飛漲和貨幣貶值的速度,加上妻子失業在家,三個孩子要吃要穿,只得四處兼職討生活。不但要在外面的學校代課,還要找翻譯和編纂圖書的機會,順帶寫文章賺稿費。兵工署的工作也非常繁重,畢竟是鐵飯碗不敢辭職,所以一天到晚,全年無休,睜眼就是飯轍,根本也沒時間沒心情去想田子彬如今怎么樣了?即便想起來,在那日本投降,各單位忙于大搬家,解放戰爭南北交通中斷,就是再關心他,茫茫神州,山河關隔,又向何處找他呢? 就在兵荒馬亂之中,中國的歷史迎來了1949年,又是春寒料峭之際,那個歡樂的田子彬,再次出現,敲響了張其耀的家門。 田子彬告訴張其耀,畢業后他被分配到北平,先后擔任北平市警察局郊五分局巡官、河北省政府警務處科員、河北省良鄉縣警察局科長。隨著北平形勢吃緊,他趕緊托關系走后門,才跑到南京。準備到內政部警察總署,找找警校老學長的關系,換個新職位。 看到妹夫身體健康,還是那么樂天派,張其耀的心里稍感寬慰。可是聯想到全國形勢的急劇變化和未來走勢,解放軍取得三大戰役的輝煌勝利,殲滅國民黨軍合計154萬,蔣介石能打的精銳部隊基本上被消滅,長江號稱天險,但蔣家王朝的覆滅怕是指日可待了,雖在體制內,我們一家人豈能為反動派殉葬?舊中國行將就木,新中國即將誕生,中華民族未來的希望在于共產黨、毛澤東,我們還要跟著蔣家王朝跑到臺灣嗎? 張其耀夫妻早已下定決心,就留在南京,等待解放,絕不跟兵工署南遷臺灣。這不僅是對蔣介石反動集團的徹底否定,其腐敗枯爛、風氣不正,實已積古今之大成,唯有一場革命來橫掃這些蛀蟲,中國才有希望,中國的工業化才有可能推動。

  《樂陵縣志·烈士英名錄》中的“張岐為”就是張其耀的弟弟張其煒烈士

  此外,張其耀和王澤賢對于共產黨并不陌生,張其耀的弟弟張其煒烈士,就是一名共產黨員,曾任東光縣抗日政府的區長,1944年在與日寇的戰斗中犧牲。張其耀的姨表兄弟,還有王澤賢的兄弟和妹妹中,也有三名中共黨員、干部,老同學里在解放軍里的就更多了。特別是王澤賢和張其耀的介紹人,給他倆牽線的月老,王澤賢的本家兄弟王澤營(王西萍),更是老資格的共產黨員,1936年就參加革命去了延安。 三歲看小,七歲看大,這些親戚朋友同學,大家從小一起長大,什么人品秉性,太清楚了,他們能早早參加共產黨,有的去延安,有的在本地參加八路軍,共產黨不好,他們也不會跟著走。 寧津一帶是老抗日根據地、老解放區,留在老家的親戚朋友對共產黨,無不是積極擁護的態度。通過各種方式,張其耀兩口子早就知道,解放區人心安定,社會秩序井然,充滿蓬勃向上的精神,生產建設發展猛進,中共黨員尤能以身作則,發揚高度自我犧牲的英勇精神,為民前鋒,不辭勞瘁,所以他們的態度很明確,就是決心不走,留待解放! 說完這些,張其耀就勸田子彬,不要跟著國民黨一條路走到黑,去什么臺灣,去了還能回來嗎?老家的爹娘老婆孩子還能再見到嗎?留在南京,不用等多久,南京也會解放,就住在我們家,有我們一家子吃喝就有你一口,咱們一起等待解放,一起還鄉,多好啊?! 誰知這誠心的勸告,只換來田子彬的淡淡一笑,他說我還很年輕,希望多走些地方,看看祖國的大海山河,多遇些波折,鍛煉自己的見識和膽力,甚至表示到臺灣也愿意。 話不投機半句多,張其耀本來還有一肚子話,此時卻突然卡殼了。趕緊招呼妻子炒菜燙酒,但這桌酒菜卻吃得索然無味,幾年前在重慶的那種熱鬧親密已成往事只可回味。田子彬在張其耀家僅住了兩天就走了,此后一直沒有消息。孩子們送他出門時,還在問:“姑父,啥時候你才能回來啊?記得還要給我們講那些有趣的故事呀! ” 解放軍二野司令部軍械處的同志,幾乎是第一時間就來拜訪張其耀先生,求賢若渴的心情可見一斑。當然這也因為張其耀身邊就有地下黨,解放后才知道,原來和他最對脾氣,業務也好,同樣愛看書、愛鉆研技術,偶爾還來家坐坐,提供一些力所能及幫助的劉紀和先生,竟然就是共產黨員! 時任二野軍工部南下隊隊長,二野司令部軍械處副處長的陳志堅同志,畢業于北洋大學土木工程系,1938年入黨,抗戰和解放戰爭期間,曾負責領導修建了兩座軍工廠、兩座發電廠、一座煉鐵廠,組織生產了多種輕武器,是一位又紅又專的技術專家。受鄧小平政委的委托,要在京滬盡量邀請各方面專家,為下一步新中國的經濟恢復與建設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 兵工署更是重中之重,陳毅同志的堂兄,也是張其耀的老熟人,兵工署設計委員、九十兵工廠廠長陳修和也在名單上。所以共產黨請張其耀出山,既在情理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5月1日,張其耀同志穿上了解放軍軍裝,八一帽徽和軍管會的胸章、臂章,各種符號俱全,成為二野軍械處干部,解放軍的一員。9月間,由南京出發,隨二野大軍奔赴重慶,準備接收原聯勤總部兵工署系統的工礦企業。走到信陽,迎來新中國的成立,當廣播里傳來毛澤東主席,那洪亮而濃重的湖南鄉音:“同胞們,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已于今日成立了!”這聲新中國震撼世界的吶喊,中國人民已期盼百年,它是從舊時代向新時代邁進的宣言,它宣告經歷了無數次深重災難的中華民族與中國人民從此告別了屈辱的歷史,擁有了屹立于世界東方的祖國,中國人民站起來了,讓那些內外反動派在我們面前發抖罷,讓他們說我們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罷,中國人民的不屈不撓的努力將穩步地達到自己的目的。 和所有解放軍干部戰士,還有入川的技術專家一樣,那一刻張其耀同志熱淚盈眶,喜極而泣,他想起了盧溝橋的隆隆炮響,想起了重慶大隧道慘案發生后十八梯的尸橫遍野,想起了蔣宋孔陳四大家族的窮奢極欲,想起了南京偽總統府被一把扯下拋棄在地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想起了天安門前在“人民萬歲”萬眾歡呼聲中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想起了弟弟張其煒烈士

  11月30日,蔣介石倉皇逃離重慶,人民解放軍進駐重慶。重慶的解放粉碎了蔣介石割據西南,建都重慶,妄圖卷土重來的黃粱美夢。12月1日,人民解放軍舉行入城式,受到重慶各界群眾的熱烈歡迎。12月6日,張其耀同志作為西南工業部干部,參與接收二十九兵工廠(今重慶鋼鐵公司的前身)。 此前,為了保護這座西南最大的鋼鐵企業,不被國民黨特務破壞,地下黨員劉家彝、63歲的老工人黎勛文、工程師簡國漢、民盟盟員胥良等18位烈士壯烈犧牲。 歡迎人群打著簡國治烈士生前用紅緞被做成的五星紅旗歡迎解放軍,軍代表陸鳳翔同志講話:“國民黨反動派已經被我們打倒了,現在工人是工廠的主人,工廠是工人的家,工廠要工人自己來管理。當前的任務是要依靠大家修好機器設備,早日恢復生產。”這位戴著眼鏡斯斯文文的軍代表,參加革命前是蘇州中學高中部的學生,他的父親就是上海著名的中醫和小說家陸士諤。

  宣統二年(1910),陸士諤寫了一本長篇小說叫《新中國》,暢想1951年的“新中國”,打敗了世界列強,攆走了外國巡捕,取締了治外法權,建起了鋪蓋全國的鐵路網,實現了生產用品的國產化,在上海建起了地下電車隧道、越江隧道、浦東大鐵橋,還在舉辦了萬國博覽會,從積貧積弱的舊中國走向富強文明的新中國。 不過,陸士諤建設新中國的想法是依靠君主立憲,陸鳳翔則是投身革命,不僅要打碎舊世界,而且要建設一個新世界。 為了打碎舊世界,陸鳳翔當過地下黨,辦過報紙,組織過抗日游擊隊,領導過根據地人民“反掃蕩“......

  如今新中國初建,百廢待興,陸鳳翔、張其耀們渴望積極投入火熱的建設中,用自己的雙手和聰明才智,去實現中國的工業化。鋼鐵工業是工業化的基礎和支柱,沒有強大的鋼鐵工業便沒有工業化可言,一個沒有現代工業的國家是永遠強大不起來的。當時該廠的鋼、鐵產量均不上萬噸,而未來不管是建設成渝鐵路,還是開發大西南,都需要鋼鐵。時間不等人,工廠必須在短期內盡快修復,擔負起為西南區工業建設供給鋼鐵的重任。 反動派曾叫囂要"讓共產黨十年也恢復不了鋼廠的生產",可在黨的領導下,通過工人、技術人員的努力,1950年3月21日20噸爐修復完成,4月2日平爐修復完成,4月3日15時平爐煉出第一爐鋼水,4月6日20時20噸爐煉出第一爐鐵水。緊接著,5月6日,20噸爐試煉堿性煉鋼生鐵成功。100噸爐也于1951年7月1日竣工投產。1918年就到漢陽鐵廠(二十九兵工廠遷渝前身)做工的老工人李有師傅,不禁慨嘆:" 好容易盼到了今天,我看到我親自運來的機器復工,這輩子也不虛活了。"可是還沒等到二十九兵工廠的全面復產,張其耀同志就被調到了東北,分配到遼寧撫順石油三廠工作。 撫順石油三廠的建成,既是中國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也是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中國實行殖民統治的鐵證。缺少資源的日本侵略者在掠奪撫順煤炭資源時,發現撫順煙煤質量優良,適于液化制取石油。為進行侵略戰爭的需要,日本海軍與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滿鐵)聯合報呈首相廣田弘毅,于1936年在撫順建設石炭液化工廠,制取相當于天然石油的人造石油。1938年,滿鐵向裕仁天蝗獻上兩瓶撫順煤直接液化加氫原油,作為試制成功的標識。實際上,直到鬼子投降,技術也沒有過關,爆炸事故不斷,生產能力過小,完全不能滿足戰爭對液體燃料的迫切需要。

  新中國成立后,為了從頁巖油生產航空燃料和生產更多高質量的輕質油品的需要,中央重工業部決心加以修復,邀請化工專家侯德榜、顧敬心同志給予指導。全國化工行業的專家和大學畢業生,集中力量支援石油三廠,力求要打破帝國主義封鎖,生產出中國人自己的爭氣油。 張其耀同志就是在這一時期,從重慶調來撫順的,一來就被任命為重要車間的主任兼工程師。在完成車間修建和投產任務后,又被調任主管全廠安全生產的安全技術科科長和負責工程師。 1950年6月1日,石油三廠全面展開整理和修復工作。干部職工和技術人員自愿加班加點,星期日上班,不要任何加班費。從1951年7月1日起,水煤氣、變換、壓縮、反應、蒸餾等車間,均依次點火開工,7月31日順利出油。油品質量經專業機構測定和軍用飛機試飛,可作航空汽油。9月3日,經過一個月的試運和一個多月的試生產,全部正常后,舉行了開工典禮。 事實證明,中國工人和工程技術人員有志氣、有能力,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能夠創造奇跡,完成艱巨的、技術水平較高的任務。

  1954年,遼寧省公安廳辦了一個反特工作展覽,張其耀去參觀時,突然看到一張模模糊糊的照片,下面一行小字,說是一名叫田子彬的蔣邦特務,在莊河上岸時被捕,交代自己是河北省寧津縣后田河村人。雖然看不清特務樣貌,但這行文字,卻讓張其耀同志非常肯定,這個被抓的特務,就是自己久違的妹夫! 回到廠里,張其耀向黨委做了匯報,并表示可以做勸降工作。因為自從田子彬逃臺后,妹妹和外甥的生活、學習,幾乎全靠自己照顧,人非草木豈能無情,基于感激他也會回心轉意,好好改造吧? 廠領導卻沒有表態,只說希望張其耀同志安心工作,他是他你是你,沒說幾句就岔開話題,此后再也沒提田子彬。  一年后,張其耀回老家探親。此時因為行政區劃的改變,楊盤已從寧津劃給了樂陵。在老家,張其耀見到了妹妹張其真,自然而然就說到了田金凱(田子彬的原名)的事情。妹妹說家里多次來人,找她談話,問田金凱是什么時候離家走的,走后和家里有沒有聯系?又說在縣里小學當教師的外甥張鴻人,也被停職攆回家了。這樣兄妹倆就都認定,田金凱真的是特務! 到了六七十年代,還有兩名解放軍干部找到單位,問張其耀認識不認識田子彬?張其耀表示不但認識,還是自己的妹夫,解放前后他家我一直在照顧著,如果改造中有啥情況,如果要我勸降的話,愿意接受任務,去做他的思想工作。 可解放軍同志只是默默記錄,此外什么也沒說,表示感謝后就離開了。 臺北六張犁田子彬烈士墓 這更讓張其耀認為,田子彬肯定是國民黨特務,目前在關押改造中。 截止1975年,我國共七次特赦戰爭罪犯和反革命罪犯,特別是1975年更宣布,特赦全部在押戰犯和寬大釋放全部在押美蔣武裝特務人員,以及原國民黨縣團以上黨政軍特人員。 不管是在特赦和寬大釋放的敵特名單中,還是死在獄中的敵特名單中,張其耀多次翻檢,一個個比對,也沒有發現"田子彬"的名字。 一次次夜深人靜,想起田子彬———田金凱,張其耀都牽腸掛肚,你到底去哪里了?

  時間飛逝,很快就到了八十年代,張其耀此時也從遼寧撫順調到了河南洛陽。其間,他升任撫順石油三廠總動力師、副總工程師、石油部設備研究所副總工程師、洛陽石化工程公司副總工程師等。還曾被選為遼寧省政協委員、洛陽市政協委員,河南省人大代表。妹妹和外甥,艱苦的農村生活也終于逐漸好起來了。所有人似乎已經淡忘了田子彬的存在,有他沒他,日子總要繼續。 1987年10月,突然有兩名國家安全部的干部,來到樂陵縣楊盤鄉后田河村,由縣鄉兩級政府的主要干部陪同,用小車把張其真、張鴻人,恭恭敬敬請到了縣委小會議室。 他們告訴母子倆:“田子彬同志,也就是田金凱同志,是1949年我們派到臺灣搞地下工作的,后來被臺灣政府發現后遭到逮捕,他英勇不屈于1951年在臺被殺。犧牲時是團級干部,他是我們的烈士!”說完,兩位同志向張其真、張鴻人,立正敬禮。并表示國家要對烈士遺屬進行優撫,當即給予張其真同志撫恤金4000元,還說根據政策,今后每個月張其真同志都能領到40元生活費。更恢復了張鴻人同志的教師工作,教齡、工齡也連續計算,補發工資,給予較高的工薪待遇,應聘為樂陵縣政協委員,全家解決城市戶口,張鴻人同志兒女的工作也一并安排。 聽到苦盡甜來的好消息,張其耀同志也激動不已,但他心中卻有些疑問:為什么犧牲這么久,才通知烈士家屬呢?為什么當初還把田子彬說成是特務呢?田子彬,也就是田金凱烈士,到底是怎么犧牲在臺灣的呢? 欲知后事如何,咱們下回再說!

  2024年4月13日凌晨2:28于鄭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孫陽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心情表態

  • 1
  • 2
  • 3
  • 长篇小说《黑与白》
  •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3册全)
  • 一师毛泽东要为天下奇
好物推荐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如何看待某車企“中國工人”在巴西“被指處于類似奴役式環境”
  3. 從歷史工人運動到當下工人運動的謀略——(一)歷史工人運動
  4. 小崗村分田單干“合同書”之謎及其它
  5. 烏克蘭逃兵
  6. 政說心語|一味地否定前30年打下的基礎究竟圖個啥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殖人哭了:還是中國好,別來美國做牛馬了
  9. 倒反天罡!瑞幸給打工人節假日三薪,原因竟是…
  10. 王忠新:清除內奸遠遠難于戰勝外敵——蘇聯“肅反運動”功不可沒
  1.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2.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3.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4. 與否毛者的一段對話
  5.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6. 群眾眼睛亮了,心里明白了,誰不高興了?
  7. 社會亂糟糟的,老百姓只是活著
  8. 我國的社會已經有了很大的問題:內卷,失業,學歷貶值…
  9. 不能將小崗村和井岡山相提并論!
  10.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7.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0. 我們還等什么?
红色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