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1905年革命失敗后,離十月革命還有十年,沙皇俄國有個人,叫斯托雷平,他忠于皇帝,他看到了皇帝的落后資本主義國家正處在危險中,于是主導進行了一次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是為斯托雷平改革,他取締了村社制度,推動土地私有化,脫離了村社的貧苦農奴不得不出賣生產資料給富裕地主。
斯托雷平的改革,旨在保護和發展地主土地私有制,在經濟上效果還是比較好的,其中,煤產量增長121%,棉花加工量增長62%,出口總額增長112%,國民收入增長78.8%,人均糧食產量達到歷史最高值,超過整個斯大林時期,然而這種經濟的富裕只被私有化的受益的地主富農享用,更多被拋棄的農民則只能流落到城市,他們見識了政治生活,進而有了更多參政的想法,群眾覺醒和階級矛盾的程度被斯托雷平改革極大的推動了。
斯托雷平忠于沙皇,改革的目的是延續沙皇統治,反而成了革命的催化劑,激化了階級矛盾,壯大的無產階級力量
讓一部分人富起來,是不可能改變社會存在根本問題的,斯托雷平改革前,俄國無非是存在一個富人太富,窮人太窮的問題,斯托雷平改革了,經濟發展了,一些中產更富了,貧苦的農民卻更窮了,最后只會點燃了農民的憤怒,貴族自上而下的改革成了貴族為自己掘墓。
近代美國援助了中國大量的物資,民國的官僚軍閥大筆大筆的貪污中飽,勃列日涅夫搞斯大林體制搞僵化,整個特權階層壟斷了大筆的財富,縱情享樂,自稱“發達社會主義國家”,卻要首都的工人在寒冬里排隊買面包,這些富了少數人,然后繼續富少數人而對多數人置之不理的政權,從來沒有不被人民拋棄的,沙俄,民國,蘇修等這樣的政權,都是曾經想追趕甚至超越西方資本主義的政權,后來呢?還不是被臥薪嘗膽的帝國主義擊潰了。
只富一部分人,是不可能解決我們社會存在的問題的,相反,那些富起來的人,就已經成了問題本身,這是個難題,是個大問題。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