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頭山被“農業學大寨”的巖漿越涌越高。這個偶爾露出的崢嶸已經勝過五岳名山,使越來越多的上層人物百觀不厭,不親眼過目則深感遺憾。葉劍英和汪東興就是出于這種心思要來大寨看看。
1977年9月11日至15日,葉劍英副主席、汪東興副主席在陳永貴陪同下,視察了大寨和昔陽。
陪同視察的有,中共中央候補委員吳冷西、鄒家華,中共中央辦公廳副主任李鑫,《毛澤東選集》第五卷編輯委員會的熊復、胡繩等。葉劍英的女兒葉楚梅、葉向真,汪東興的親屬也一起前來大寨。
陪同首長的大寨干部有郭鳳蓮、宋立英。
另外還有:山西省委書記王謙,省軍區司令員王扶之,省委書記王金籽,晉中地委副書記李韓鎖,昔陽縣委副書記李喜慎,縣武裝部部長賈火林。
9月11日為兩位副主席的視察安排了一個特別晴朗的天氣,太陽依然暖烘烘的,沒有風。大寨和昔陽的溝溝梁梁,玉米開始成熟,高粱像紅蓬蓬的掃帚。那一年雖然在立秋后受了一場歷史上少見的大風災,莊稼長勢仍然很好。專門陪同葉劍英和汪東興視察的陳永貴早幾天就回了大寨,看了溝溝梁梁,山上山下的一派豐收景象,高興地對縣里的干部們說:“谷子長徹邊,玉米擠塌山,腦袋朝東南,怎能不增產!”
為迎接葉劍英、汪東興的視察,大寨新農村掃得干干凈凈,縣城也披上了節日的盛裝。從大寨通往陽泉的公路,直到界牌嶺,清掃得如同城市大馬路,公路兩邊的北京楊也整整齊齊地刷上了白灰。
下午6時,山西、晉中、昔陽、大寨的有關人員云集在陽泉火車站,等待首長到來。
下午7時,葉劍英、汪東興的專列由陳永貴陪同進站,歡迎的人們向緩緩進站的車箱招手。
專列停穩后,郭鳳蓮、宋立英等走進車廂,和葉劍英、汪東興親切握手,又扶葉劍英走下列車。這里沒有什么盛大的歡迎儀式,但場面十分活躍、氣氛十分友好。
在黨的十一大召開的時候,葉劍英就當面對郭鳳蓮說:“大寨要去,很快就去。”8月下旬,陳永貴回昔陽視察風災,郭鳳蓮托陳永貴給葉劍英帶了一封信,請葉副主席到大寨來。葉劍英接到信,立即打電話把陳永貴叫去,熱情地招呼他坐在沙發上,催他抽一支中華煙。談話的內容只有一條:我準備去大寨,什么時候去,怎么活動,都由你們安排。于此同時,汪東興也提出要去大寨。他們的活動就安排在一起了。
汽車開動了。郭鳳蓮和葉劍英坐在一輛紅旗轎車上。陳永貴坐在另一輛車上。
葉劍英向郭鳳蓮問:“大寨在哪個方向?”
郭鳳蓮告訴他:“大寨在陽泉東南方向。”
葉劍英操著一口廣東口音說:“我來過山西,沒有到過這里。”詳細詢問了大寨的情況后又說:“我這次是向大寨學習來了。”
接近黃昏時,紅旗車開進了平定縣境內。郭鳳蓮向葉劍英介紹了李鎖壽當平定縣委書記以后平定學大寨的變化。葉劍英看著平定公路兩邊的莊稼,感慨地說:“不同啊,一進山西,就不同了。這里的玉米種得很密。”
紅旗車開到平定官道溝橋上。葉劍英看到大片灘地長著茂盛的莊稼,心里十分激動。他問郭鳳蓮:“這河道原來很寬吧?”
郭鳳蓮說:“很寬。他們打壩造地,把河治住了。”
陽泉至昔陽的二級公路伴著夜幕把紅旗轎車送進了大寨接待站。大寨的干部排成兩行夾道歡迎。葉劍英、汪東興下車后同他們握手。
接待站早已為葉劍英安排了房間,葉向真發現他們為葉劍英準備的是一支軟床。因為人老了,翻身困難,想叫接待站換一換。坐在沙發里的葉劍英搖搖頭說:“不要麻煩大寨人了。”并向工作人員交待:“我來大寨,一是學習,二是鍛煉,三是休息。”還同汪東興交換過意見。
9月12日早上,汪東興起床后,看到服務員們忙著整理房間,高興地說:“我是個壯丁,總得勞動勞動吧!最少也打掃衛生,同你拖地板吧!”他的好意被服務員謝絕了。
上午,葉劍英、汪東興在梁便良家門前摘過了蘋果,準備到大寨社員家里走訪。葉劍英問陳永貴:“永貴家在哪里?永貴家在哪里?”陳永貴用手指頭向西南方向指了指。
葉劍英、汪東興來到了陳永貴的家。老伴宋玉玲帶著托兒所的娃娃迎接兩位首長。
葉劍英、汪東興走進陳永貴住的88號平房。大家圍著一張小圓桌坐下來。陳永貴的小兒子陳明亮,孫子陳幸福也來到陳永貴身邊,坐到一起。
汪東興看看陳明亮,又指指陳幸福:“他(的年齡更)大啊!”
陳永貴笑著點點頭:“孫子比兒子大!”
陳永貴全家人在笑聲中和葉劍英、汪東興一起照了相。汪東興走進里間看了陳永貴睡覺的臥室,說:“很小啊,床也很小。”
在陳永貴家逗留以后,兩位首長又隨陳永貴走進賈進才和宋立英家。葉劍英登進門便打問:“賈進才?”
正在做飯的宋立英回答說:“上地里去了。勞動去了。”
葉劍英又問:“讓賢?”
葉向真不解其意,說:“亂點鴛鴦譜。”
李喜慎以為葉劍英詢問他們是不是夫妻,解釋說:“賈進才和宋立英是兩口子。”
葉劍英笑了,又重復一句:“讓賢?”
這時有人說:“對!對!讓賢。”
陳永貴馬上回答:“是他讓給我的。”
到這時,葉劍英才滿意地點點頭。
葉劍英和汪東興要到郭鳳蓮家做客。墻上的相框里有一張周總理抱著小軍的照片。陳永貴指著這張相對葉劍英說:“照了這張相,明亮有點意見,說總理抱小軍,沒有抱他。我說,總理下次再來吧,沒想總理不在了。”
葉劍英和汪東興聽后,沉默了。在場的人也都沉默了,似乎暗暗地向周總理哀悼。
沉默少許,葉劍英把早已安排好的一包糖、一包蘋果、一瓶酒送給陳永貴。陳永貴接過后說:“謝謝葉副主席!”葉劍英又把同樣的禮物送給郭鳳蓮。郭鳳蓮一邊握手一邊說:“謝謝葉副主席!”
從郭鳳蓮家出來,葉劍英、汪東興在陳永貴陪同下坐車上山,來到了支農池邊。支農池的故事早已走進了葉劍英的記憶之中。他也為支農池的風景大為感慨,對陳永貴說:“永貴啊,香港是個島子,有四百萬人口,吃水靠天。天下雨,滴水不漏。”他用香港吃水靠天,滴水不漏的精神來鼓勵大寨,更加指明了大搞水利建設的前景。
看了支農池,葉劍英和汪東興又參觀陳永貴的試驗田。陳永貴介紹說:“這塊試驗田每畝種植4000株,過去只有1600株到2000株。”陳永貴跳進地里,剝開一穗玉米,露出金燦燦的籽粒。葉劍英也走過來,陳永貴用手比劃著,葉劍英說:“掰下來,掰下來!”
身后的攝影師們一看見這情景,找到了一個有紀念意義的鏡頭,葉劍英也很滿意為他照相,便一手抓著玉米棒子,一手指點著陳永貴:“你過那邊!你過那邊!”就在葉劍英和陳永貴共同掰著這穗玉米的時候,攝影師為他們拍了照,也為歷史留下一筆豐彩。
從山上回來,葉劍英和汪東興應邀觀看大寨宣傳隊演唱的節目。葉劍英本來行走不太方便,但是往禮堂走的時候,斷然謝絕了人們的攙扶,自己大步走了起來,人們看后十分激動。汪東興沿著他邁步的節拍在他身后唱起來:“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迎來一串笑聲。
人們說,黃忠八十不服老。葉劍英來到大寨以后,都覺得他年輕了。身邊的工作人員明顯地感覺到他的精神比以前更加充沛。大寨對他發生了強烈的誘惑力。9月13日下午,葉劍英又乘車登上虎頭山,參觀大虎牧場。上了牧場,他首先看到了牧場職工在墻報上寫的一首詩:
葉帥登上虎頭山,
山花爛漫紅艷艷,
群眾起舞歌聲亮,
牧場女兒笑開顏。
葉劍英看后,也念了兩句詩:
站在虎頭往下看,
到處都是綠圈圈……
陳永貴笑了,拍手鼓掌表示歡迎。
在大寨期間,葉劍英忘記了疲勞。從9月13日到15日,他看了近10萬字的材料,又到南垴大隊、洪水郭莊水庫,大寨展覽館參觀,看了江青挖戰壕的地方。談到全國學大寨的時候,陳永貴對葉劍英說:“在甘肅,大寨縣的人還出去討飯吃!”
葉劍英說:“這就得具體幫助、解決。還叫什么大寨縣?”
9月15日,汪東興到石坪大隊參觀。聽了陳永貴對石坪黨支部書記陳有棠的介紹,汪東興問:“那個陳有棠調到哪里去了?”
陳永貴說:“調到交城去了。去改造那個交城山,交城水,不澆交城澆交水去了。”
汪東興問:“他去交城,他家里沒有去?”
新任的石坪大隊黨支部書記張貴祥說:“沒有去。連他也是大隊記工分,在大隊分糧。”
汪東興說:“啊,補貼制干部。你大寨、昔陽可以多培養些人才嘛!”
陳永貴嘆了口氣說:“調了二三十個了,人家還說不給,調空了。”
山西省委書記王謙說:“還告你的狀。”
陳永貴笑了;“你還告我的狀哩!”
汪東興對陳永貴說:“將來到全國去嘛!把大寨精神送到全國去嘛!”說罷打了個手勢。
這一天,葉劍英沒有到石坪去。他在集中精力寫詩。據工作人員介紹,葉劍英為寫這首詩,幾天來就辛勤醞釀。14日下午,他身體不太好,有點發燒,也一直趴在桌前寫詩。那天晚上一直寫到深夜才休息,15日早晨6點鐘起來又繼續寫。當年戰場上統帥千軍萬馬的大元帥,到他敲響晚鐘的時候又迷上了作詩的行當,尤其在毛澤東主席樹立起來的紅旗下留下他的詩文,更加豐滿地塑造了他的一生。
這天中午,葉劍英拿出了他的詩,在他住的6號房間門前的一顆矮蘋果樹下,同郭鳳蓮一起看。葉劍英把詩送到郭鳳蓮手中叫郭鳳蓮念。后來,陳永貴也來了,三人坐在一起,由郭鳳蓮念,陳永貴聽。郭鳳蓮念后,葉劍英說:“永貴同志,改一改吧!”
陳永貴笑著說:“謝謝葉副主席,我可改不了啊!不改啦,很好!”
葉劍英說:“等拿毛筆寫出來再給大寨。”
葉劍英這首詩的題目叫《學大寨雜詠》,內容如下:
一九七七年九月十一日至十五日與東興、永貴同志到大寨學習,真是琳瑯滿目、美不勝收。感觸所及,詩以記之,請呈:
東興、永貴二同志斧正……
大寨當年亂石崗,
劈山育土捉龍王,
我來正值風災后,
產糧能超去歲糧。
疊疊梯田密密糧,
通風水利足陽光,
山區自古難耕稼,
大干今成糧果鄉。
村無懶漢地無荒,
萬眾一齊上戰場,
登上虎頭山上望,
環山綠帶披新裝。
大寨姑娘大寨型,
熱心集體不謀身,
共同學習同勞動,
苦戰關頭沒后人。
老少上工不鎖門,
不虞偷竊不欺鄰,
忠誠老實為集體,
革命養成大寨人。
自裝樂器自吹彈,
彈唱英雄創世艱,
文藝少年真秀質,
狠批妖婦表心丹。
火車飛越靠車頭,
永貴領班居上游,
莫道英雄來得易,
斗爭場上度春秋。
大寨真金取不完,
全民奔上虎頭山,
中流擊楫爭先渡,
共產仙鄉唱凱旋。
這一天中午,汪東興從石坪參觀回來,也把他的題詞送給大寨。題詞的第一句話就是“向大寨人學習”。接著寫道:
大寨志高,
西水東調,
防災取勝,
人民歡笑……
當汪東興開始寫“向大寨人學習”的時候,陳永貴說:“最好不要這樣寫。”
汪東興放下筆,有點生氣地向陳永貴說:“永貴啊,我是真心實意學大寨的,我不說假話。主席在世的時候,經常對我們說:大寨很好啊,應該向大寨學習。毛主席因為年老,再加上工作忙,活著沒有能夠來。現在毛主席不在了,我們也要來。這次總算來了,也親眼看了,我和葉副主席來,完成毛主席的遺愿。我是真心實意學大寨。全國農村搞成大寨這個樣子,多好!就像小平同志說的,有三分之一,那糧食就沒處擱了。所以,我應該這樣寫。”
陳永貴聽后,兩眼挾著淚花,說:“我同意寫這句話了。因為大寨不是我的,是黨的,是全國人民的。”
汪東興笑了,又拿起筆,說道:
“這就對了,這就站在政治局的立場上了。”
從這一段頗有感情的對話,筆者明顯地看出當時的黨中央對大寨及陳永貴的感情。說到一個根本點上,還是這些活著的共產黨人對毛澤東主席的感情。正是由于這種熾熱的感情,大寨的地位才越來越高,大寨的經驗和中國的現實拉開了一些距離。
下午3時,葉劍英、汪東興要離開大寨,大寨黨支部成員,大寨社員和縣委、地委、省委的領導同志,全體工作人員在接待站院里熱烈歡送,祝賀葉劍英,汪東興凱旋而歸。
車到陽泉火車站,葉劍英、汪東興同前往歡送的郭鳳蓮、宋立英、李喜慎等相互握手,一一話別。葉劍英把秘書叫來,叫送給郭鳳蓮一個毛主席紀念堂的紀念章,給郭鳳蓮留下了電話號碼。陳永貴、王謙要陪葉劍英、汪東興前往太原。當大寨、昔陽的干部要求葉劍英1980年召開第三次全國農業學大寨會議再來時,葉劍英含著眼淚說:“還來!還來!”
汪東興也說:“1980年我陪他來。我來,我還年青,身體很好,能吃能睡,能跑。1980年開會,都會來的。華主席要來,鄧副主席要來,李副主席要來。”他又算著華國鋒同幾個副主席的年齡,“來了以后,由你們安排。華主席身體好,你們就拉上我們跑吧。1980年要開會,要來。”
這時,開車鈴響了,車輪轉動,他們從此分手了,留在他們各自心里的是難以用語言交流的感情。
受“左”的影響,當時的黨中央時大寨經驗的評價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把大寨拔高為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典型,成為中國農村未來的榜樣,全國上下,大江南北,各行各業對大寨經驗的學習不能走樣。陳永貴在這種“形勢逼人,不上不行”的政治環境下也把大寨、昔陽經驗概括為四句話:大批修正主義;大斗資本主義;大干社會主義;大想共產主義。導致的結果,使大寨、昔陽推到了絕對化程度。
從第一次全國農業學大寨會議的召開到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至上而下對學大寨提得越來越高。大寨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登報。《紅旗》雜志不斷以突出的版面刊登學大寨的文章。不僅是農業、工交、財貿、文教、衛生、民政、青年、婦女、計劃生育各行各業都要把大寨樹為樣板。大寨干部不是到中央出席會議,就是到外地傳經送寶。由中國到國外,哪里也得去,不去也不行。大寨幾位主要領導也都兼任了有關領導職務,上至中央候補委員、下至黨支委、身兼多種職務。誰料到,沒有經過多長時間,他們又會從九天之上落到九地之下呢?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