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言志,翰墨寄情。”優秀的文學藝術作品大都關注時代、關切人民,傳遞著英雄主義氣概,發揮著培根鑄魂、浸潤心靈、陶冶情操的作用。氣勢宏大、意境深遠、形質俱臻的毛澤東詩詞,不僅彰顯出一代偉人高邁的人格風采和闊大的精神胸襟,還蘊蓄著縱橫萬里、摧枯拉朽的思想偉力。
1958年7月1日,毛澤東遙望南天、心潮澎湃,縱筆寫下磅礴凌厲、氣貫長虹的《七律二首·送瘟神》。其一:綠水青山枉自多,華佗無奈小蟲何。千村薜荔人遺矢,萬戶蕭疏鬼唱歌。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牛郎欲問瘟神事,一樣悲歡逐逝波。其二: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全詩雖分兩首實乃一體,前一首重在鞭撻舊時代,后一首旨在褒揚新社會,兩首詩反襯對比,意象鮮明,意蘊深厚,力透紙背。
余江縣位于江西省東北部,隸屬現在的鷹潭市。這里一度是血吸蟲病流行猖獗的重災區,據《余江縣血防志》記載,僅新中國成立前30年間該縣被血吸蟲病奪去生命的近3萬人,“千村薜荔人遺矢,萬戶蕭疏鬼唱歌”正是對余江凄慘景狀的真實寫照。新中國成立以后,黨中央高度重視血吸蟲病的預防救治,1953年國家派出近千名醫務人員進駐重疫區余江縣,先后治愈千余名患者。1956年2月27日,毛澤東在一次會議上強調“全黨動員,全民動員,消滅血吸蟲病”,并且把消滅血吸蟲病寫進《農業發展綱要40條》。余江縣人民響應毛澤東號召,提出“半年準備,一年戰斗,半年掃尾”的口號,通過興修水利、填平溝壑,誓與瘟神殊死抗爭。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經過疫區人民的奮勇拼搏,僅用兩年多時間就驅除了可怕的瘟疫,毛澤東聞之不由得欣喜激動,于是經典詩作《七律二首·送瘟神》便橫空出世。
第一首詩描寫舊中國血吸蟲病長期肆虐,江西農村凄涼蕭條的景象和人民群眾所處的悲慘境遇。這里有幾個關鍵詞需要給予重點關注:“華佗”本是東漢末年的名醫,在詩中代指舊社會的醫生,意指連華佗那樣的歷史名醫都拿血吸蟲沒有辦法,可見血吸蟲病多么恐怖與可怕!“薜荔”是一種生長在墻壁上的野生藤本植物,用在詩中比喻村莊被薜荔等雜草覆蓋,顯現出一片荒蕪敗落的慘象。“遺矢”即遺屎,指血吸蟲病后期患者腹瀉的癥狀,化用《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廉將軍雖老,尚善飯;然與臣坐,傾之,三遺矢矣”之語。有評論家認為,頸聯兩句是毛澤東對時間過得飛快的一種想象,恢宏而形象地表達了悠悠歲月的迅即流逝。但在筆者看來,這兩句是在寫實:時間轉瞬即逝,處于疫情中的窮苦百姓卻拿血吸蟲病沒有任何辦法。這就如同牛郎一樣,飽受翹首以待而不得的心靈折磨。雖然時光不斷流逝,但瘟疫依舊、病魔依舊。疫情中的百姓和備受折磨的牛郎,心境是完全相同的:一個是病而難治,一個是思而不得!
第二首詩描寫新中國勞動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振奮精神、磨礪意志,征服自然、戰勝瘟神,使包括余江縣在內的江南疫區出現繁榮興旺的昌盛景象。“春風楊柳萬千條”既是狀繪興旺昌隆的實景,又是對氤氳勃勃生機的新時代的詠贊。“神州”原本是指古代中國的地理區劃概念,但在詩中借指廣大人民群眾。“舜堯”本是傳說中上古時期的圣人賢君,在詩中代指勤勞、勇敢、智慧的中國人民。首聯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勾畫出春光明媚的景象,表達了對六億人民精神狀貌的禮贊和謳歌。“紅雨”是指落花繽紛的景象,語出唐朝李賀《將進酒》“桃花亂落如紅雨”一句,但李詩表達的是暮春傷感,毛澤東在詩中展現的卻是新中國勞動人民在黨的領導下意氣風發、斗志昂揚的思想風貌和精神狀態。“青山著意化為橋”表現的是勞動人民敢叫高山低頭、河水讓路的英雄氣概和壯志豪情。頷聯既是寫景又是抒情,“隨心”“著意”兩詞景中寓情,把景色的嫵媚動人與作者內心喜悅之情有機地融合起來。頸聯緊承首聯,進一步開拓了詩境,描繪出人民群眾劈山治水、改造河山的恢宏壯闊場面,用浪漫的夸張筆法體現“六億神州盡舜堯”的時代內涵。尾聯“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是對兩首詩的提煉與總括,表明中國人民消滅血吸蟲病、驅逐瘟神的堅強決心和堅定信心。
這兩首詩既獨立成章又有機聯系:前首寫舊社會之悲,后首寫新中國之喜。更重要的是,前后兩首一一照應,每一聯都形成鮮明對比:首聯,華佗名醫無奈小蟲,勞動人民卻有辦法;頷聯,依然是青山綠水,卻換了新顏——踏平坎坷成坦途,壯志豪情蕩江河;頸聯,只能坐以待斃的苦難百姓變成了重新安排河山的智慧人民;尾聯,“牛郎欲問瘟神事”的無奈和“紙船明燭照天燒”的豪邁,判若云泥,褒貶自明!
思接千載,視通萬里,《七律二首·送瘟神》體現了革命現實主義、革命浪漫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的高度融合。重讀詩作,對當下我們團結一心、積極樂觀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具有極大的激勵、鼓舞等現實意義。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