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歷史 > 歷史視野

你不知道的余光中

呂正惠 · 2017-12-15 · 來源:紅色參考編輯部
收藏( 評論() 字體: / /
余光中人品不佳是事實。但客觀地說,他在戰后臺灣文壇仍有其正面貢獻,他的創作仍然有可取之處。不過,既成為熱點,又是臺灣文人在大陸的“代表”,這一點,恐怕臺灣不論哪種立場的人都難以接受。

  據臺媒報道,90歲高齡的臺灣詩人余光中,今天上午在高雄醫院去世。海峽那頭是怎么樣我們不知道,但這則消息已經刷遍了海峽這頭的朋友圈。包括《人民日報》等官方媒體紛紛在第一時間以“巨匠隕落”、“鄉愁遠去”等字眼對這位寫出了《鄉愁》的著名詩人表示哀悼。

  我們知道余光中當然是因為他的“鄉愁”。

  鄉愁

  ——余光中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后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后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里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1972.1.21

  直到今天我還認為這首詩寫得好,確實讓人一詠三嘆。但在“鄉愁”背后,其實還有一個很多讀者所不知道的余光中。在送別這位詩人的時候,我們不妨也通過下面這篇文章了解一下。

  “余光中熱”

  據臺灣的朋友告訴我,大陸的“余光中熱”讓臺灣的左翼文壇感到很吃驚,我想補充的是,“余光中熱”讓我們大陸稍有臺港文學知識的學者感到慚愧!也許余光中應該與我們一道懺悔,余光中懺悔的是他隱瞞歷史,“過去反共,現在跑回中國大陸到處招搖”(李敖語),而我們應該懺悔的則是對于臺港歷史及文學史的無知。

  “余光中熱”誠非虛言,只列舉近年的幾件事即可明了其“熱度”如何:2002年9月,福建省專門舉辦“海峽詩會”——余光中詩文系列活動;2002年10月,常州舉辦“余光中先生作品朗誦音樂會”,來自北京、上海、江蘇、臺灣的藝術家、演員現場朗誦了余光中不同時期的作品,余光中先生在這里幸福地度過了他的75歲生日;2004年1月,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了皇皇九大卷《余光中集》,受到廣泛注意;2004年4月,備受海內外華語文學界矚目的第二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開獎,余光中成為2003年度散文家獎得主。

  近日報刊上關于他更是連篇累牘,“文化鄉愁”、“中國想象”、“文化大家的風范和氣象”之類的溢美之辭讓人頭暈目眩。今年4月21日的《新京報》上,一位記者在其“采訪手記”中這樣寫道,“高爾基提前輩托爾斯泰‘一日能與此人生活在相同的地球上,我就不是孤兒’,況且曾相見并有過一夜談呢?”他將余光中比作托爾斯泰,并為自己能見到這位大師而感到幸運萬分,這段“驚艷”之筆將大陸的“余光中神話”推到了極端。

  遺憾的是,這些宣傳和吹捧說來說去不過是余光中的“鄉愁”詩歌和美文,而對余光中在臺灣文學史上的作為毫無認識,因而對于余光中究竟何許人并不清楚。不過,對于普通的讀者也許不應該苛求,因為大陸對于臺港文學一向隔膜,而余光中又善于順應潮流。舉例來說,在九大卷300余萬言的《余光中集》中,余光中的確是十分干凈和榮耀的,因為他將那些成為他的歷史污點的文章全部砍去了,這其中包括那篇最為著名的被稱為“血滴子”的反共殺人利器《狼來了》。但在行家眼里,這種隱瞞顯然是徒勞的,每一個了解臺灣文學史的學者都不會忘記此事,海峽兩岸任何一本臺灣文學史都會記載這一樁“公案”。

  鄉土文學之爭

  余光中在臺灣文壇上的“惡名”,開始于“唐文標事件”。70年代初,臺灣文壇開始對一統臺灣文壇的“橫的移植”的現代主義詩歌進行批評反省,其標志是唐文標先生的系列批評文章,他在1972年到1973年間的《中外文學》、《龍族文學評論專號》、《文季》等刊物上先后發表了《先檢討我們自己吧!》、《什么時代什么地方什么人》、《詩的沒落》等文章,批評臺灣現代詩的“西化”和脫離現實的傾向。這一系列文章在文壇引起了震動,引發了關于現代詩以及現代主義的大爭論。在這場論爭中,余光中當時是維護現代詩的代表人物。關于論爭的是非本身,這里無需加以評判。想提到的是,余光中一出手就顯示出他的不厚道。在《詩人何罪》一文中,余光中不但言過其實地將論爭對方視為“仇視文化,畏懼自由,迫害知識分子的一切獨夫和暴君”的同類;而且給對方戴上了在當時“反攻大陸”的臺灣最犯政治忌諱的“左傾文藝觀“的帽子。所以就有論者揭露余光中搞政治陷害,如李佩玲在《余光中到底說了些什么》一文中指出:“這樣戴帽子,不只是在栽害唐文標(也算得上是壓迫知識分子了吧),還在嚇阻其他的人。”

  但這樣的批評對于余光中沒有產生什么效果,在70年代后期著名的臺灣鄉土文學論戰中,余光中變本加厲地施展了他的攻擊手段,并且與國民黨官方、軍方配合申伐左翼鄉土作家。在這場鄉土文學論戰中,臺灣鄉土文學受到的最大攻擊來自兩個人,一個是代表官方的國民黨《中央日報》總主筆彭歌,另一個就是余光中。在鄉土作家看來,最為可怕的并不是彭歌強調“反共”的官方言論,而是余光中關于臺灣鄉土文學“聯共”的誣告。1977年7月15日至8月6日,彭歌發表了系列官方文章,強調“愛國反共是基本的大前提”,不是“蹈入了‘階級斗爭’的歧途”。緊隨其后,余光中在8月20日《聯合報》發表了《狼來了》一文,影射臺灣鄉土文學是大陸的“工農兵文藝”。他在此文開頭大量引述了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的觀點,以此證明臺灣鄉土文學的思想與前者的相類,并且說:“目前國內提倡‘工農兵文藝’的人,如果竟然不明白它背后的意義,是為天真無知;如果明白了它背后的意義而竟然公開提倡,就不僅是天真無知了。”接著,他從攻擊大陸的共產黨文藝統治談起,抱怨臺灣的“黨治”未免過于松懈,對于鄉土作家過于客氣:

  “中共的‘憲法’不是載明人民有言論的自由嗎?至少在理論上,中國大陸也是一個開放的社會,然則那些喜歡開放的所謂文藝工作者,何以不去北京提倡‘三民主義文學’、‘商公教文學’,或是‘存在主義文學’呢?北京未聞有‘三民主義文學’,臺北街頭卻可見‘工農兵文藝’,臺灣的文化界真夠大方。說不定,有一天‘工農兵文藝’會在臺北得獎呢?正當我國(指臺灣——引者注)外遭逆境的之際,竟然有人提倡‘工農兵文藝’,未免太過巧合了。”

  在文章的最后,余光中將他所命名的臺灣“工農兵文藝”視為洪水猛獸,喊出了“狼來了”的呼聲,并且表明了自己維護當局的“勇氣”:“不見狼來了而叫‘狼來了’,是自擾。見狼來了而不叫‘狼來了’,是膽怯”。針對文壇對于他“戴帽子”的批評,他露出了鎮壓的兇相,“問題不在于帽子,在頭。如果帽子合頭,就不叫‘戴帽子’,叫‘抓頭’。在大嚷‘戴帽子’之前,那些‘工農兵文藝工作者’,還是先檢查自己的頭吧。”

  今天大陸的讀者,可能很難理解余光中這篇文章在當時白色恐怖時期的臺灣所起到的政治迫害作用。此文一出,引起大嘩,激起眾怒,不但受到直接指控的鄉土文學作家陳映真、王拓、尉天聰、楊青矗、黃春明等人憤起辯白,連那些與此無關、立場公正的文化界人士也紛紛撰文批評余光中的陰惡。徐復觀在《評臺北“鄉土文學”之爭》一文中尖銳指出:余光中“之所謂‘狼’是指這些年輕人所寫的是工農兵文學,是毛澤東所說的文學,這種文學是‘狼’,是‘共匪’。”“這位給年輕人所戴的恐怕不是普通的帽子,而可能是武俠片中的血滴子。血滴子一拋到頭上,便會人頭落地。”

  在鄉土文學作家遭受巨大政治壓力、尉天聰差點被解聘抓捕的情形下,余光中卻因有功而受到當局寵幸:1977年8月,由“中央文化工作會”在臺北劍潭反共救國青年活動中心召開的“全國第二次文藝座談會”上,鄉土文學作家因為有“問題”而多未受到邀請,余光中卻高坐在主席臺上,傾聽“黨政軍要人”做關于“堅持反共文藝立場”的報告。

  陳映真事件

  如果說余光中的上述“公開告密”與其政治立場有關,那么新近披露的余光中向軍方“私下告密”的行為,則只能歸之于他的人格問題了。

  據陳映真在2000年《聯合文學》9月號發表的《關于“臺灣社會性質”的進一步討論》一文中透露,余光中當時將陳映真文章中的引述馬克思之處一一標出,加上批注,寄給了當時“國防部總作戰部”主任王將軍,告密陳映真具有馬克思主義的思想。這在當時的臺灣是“必死之罪”,因為特殊原因,陳映真后來得以僥幸躲過這場災禍。陳映真還是厚道的,幾十年來他一直沒有披露此事,只是因為余光中后來又將此件寄給了陳芳明,而陳芳明在他的文章中談到了這份材料,陳映真才在上面這篇與陳芳明的論戰文章中說破了連后者都感到吃驚的“告密事件”。為清楚起見,茲將陳映真的原文引述如下:

  “陳芳明在他的《鞭傷之島》一書中,收到一篇《死滅的以及從未誕生的》,其中有這么一段:

  隔于苦悶與納悶的深處之際,我收到余光中寄來香港的一封長信,并附寄了幾份影印文件。其中有一份陳映真的文章,也有一份馬克思文字的英譯。余光中特別以紅筆加上眉批,并用中英對照的考據方法,指出陳映真引述馬克思之處……

  事隔多年,而且因為陳芳明先披露了,我才在這里說一說。余光中這一份精心羅織的材料,當時是直接寄給了其時權傾一時、人人聞之變色的王將軍手上,寄給陳芳明的,應是這告密信的副本。余光中控訴我有“新馬克思主義”的危害思想,以文學評論傳播新馬思想,在當時是必死之罪。據說王將軍不很明白“新馬”為何物,就把余光中寄達的告密材料送到王將軍對之執師禮甚恭的鄭學稼先生,請鄭先生鑒別。鄭先生看過資料,以為大謬,力勸王將軍千萬不能以鄉土文學興獄,甚至鼓勵王公開褒獎鄉土文學上有成就的作家。不久,對鄉土文學霍霍磨刀之聲,戛然而止,一場一觸即發的政治逮捕與我擦肩而過。這是鄭學稼先生親口告訴我的。

  在那森嚴的時代,余光中此舉,確實是處心積慮,專心致志地不惜要將我置于死地的。”

  為謹慎起見,筆者專門與現在香港客座的陳映真先生取得了聯系,陳映真不但允許我引用這些材料,而且答應如果必要的話,他可以向我出示鄭學稼先生回憶的原件。陳映真對我說:人在歷史上可能有錯,但事后應該認識到這一點,并對世人有個交待,而余光中卻從未在任何場合對他在鄉土文學論戰中的表現有過悔過。他的做法是首先涂抹歷史,隱去這些文章,而在面對能記住歷史而又有正義感之人的公開質問時,他仍然頑固地為自己辯護。比如在最近的一個場合,一個青年責備他當年假借權力壓迫鄉土文學,他語無倫次地回答:他當年反對的不是鄉土文學,而是“工農兵文藝”,“顯見他至今絲毫不以當年借國民黨的利刃取人性命之行徑為羞惡”(陳映真)。

  陳芳明何許人也?說起來也許讓人吃驚,他乃是當前臺灣文化臺獨的代表人物。陳芳明有一個讓中國人特別難以接受的所謂的后殖民臺灣史觀,他認為抗日戰爭勝利后中國政府對于臺灣的接收和統治是與日本統治者相類的“外人”對于臺灣人的殖民統治,陳映真為此在《聯合文學》上撰文批評他對于社會性質認識的混亂,由此引發了與陳芳明來回數次的論爭。筆者曾撰文從西學角度批評陳芳明對于后殖民理論的誤用,并在臺灣的會議上與其有過直接的交鋒,此處不贅。讓人感到好奇的是,為什么余光中會將他的告密材料寄給陳芳明?了解臺灣鄉土文學論戰歷史的人可能會知道,現在的文化臺獨代表人物陳芳明當年卻是一個左翼青年。在鄉土文學論戰中,陳芳明因為對于余光中的《狼來了》這篇文章的氣憤而與之決裂。這一點,現在的陳芳明也供認不諱。在對于陳映真《關于“臺灣社會性質”的進一步討論》一文的回應文章《當臺灣戴上馬克思面目——再答陳映真的科學發明與知識創見》(《聯合文學》2000年10月號)中,陳芳明對自己有如下說明:“我與余光中的決裂,源自于1977年鄉土文學論戰期間,他發表了一篇《狼來了》。我認為這篇短文,傷害了自由主義的精神,我無法同意他的論點。”“在那篇長文中,我對于余光中的反共立場表示不能茍同;并且由于他的反共,使我對文學感到幻滅。”

  但為什么在多年后余光中又與其言歸于好了呢?這其中的奧秘我們不得而知。陳映真說:“現在,陳芳明與當年與之‘決裂’的余光中恢復舊好,也有文章相與溫存。這自然是陳芳明的自由。只是想到詩人龐德在一戰中支持、參加了納粹,戰后終其一生久不能擺脫歐西文壇批判的壓力和良心的咎責。”可與龐德相提并論的自然還有德國的海德格爾和美國的保羅·德曼,他們都因為自己歷史的劣跡而使名聲一落千丈。于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便是,為什么余光中非但沒有受到歷史的追究,卻在大陸紅極一時,并被奉為大師和偶像呢?

  余秋雨與余光中

  陳映真還舉例提到了余秋雨,卷入了文革“寫作組”案的余秋雨應該對歷史有個交待,而劣跡確鑿的余光中更應該這樣。大陸文壇對于余秋雨一直追究不放,但與此同時卻對余光中大加吹捧。有趣的是,在大陸文壇一致窮追余秋雨“文革案”的時候,余光中卻出人意料地為余秋雨大抱不平,他對記者說:“我知道目前大陸對余秋雨攻擊很多。但我認為,追索過去并沒有很大的必要。”——余光中的行為一直讓人感到奇怪,現在我們終于應該明白了其中的原委:他自己的歷史原來本不干凈。還有一件巧合的事,1999年湖南岳麓書院舉辦著名的千年論壇,首先邀請的便是余秋雨和余光中兩人。對于兩者的表演,外界的評論明顯地抬余光中而貶余秋雨,如王開林在同時發表于《書屋》和《中華讀書報》一篇文章中,如此貶低余秋雨而吹捧余光中:“秋雨風度翩翩,身上頗有股子海派名士味,一目了然,他顯得既聰明、精明,還很高明,實屬社會活動家中那種頂尖尖的‘三明治’,……余光中吐屬清雅,雍容平和,童顏鶴發,道骨仙風,彬彬如也,謙謙如也,真學者之典范。借用余光中贊美大詩人葉芝的話說:‘老得好漂亮!’”可謂一者踩在地上,一者捧在天上,如此分明的褒貶來自何處呢?

  從文章中,我們知道,該文作者反感余秋雨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對于批評者的惡劣態度,他動輒將批評者稱為“文化殺手”,王開林將此稱為余秋雨的“血滴子”。原來余秋雨也有“血滴子”之稱!但如果他知道早在20年前余光中就已鍛造出較余秋雨遠為惡毒的“血滴子”,恐怕就不會如此分明地褒貶了。

  還是李敖對于余光中的人品看得透,他徑直將余光中稱為“騙子”,他對余光中的詩歌水平也不買帳,他甚至說,“現在余光中跑到中國大陸又開始招搖撞騙,如果還有一批人肯定他,我認為這批人的文化水平有問題。”余光中的詩歌散文的藝術性,本文暫不涉及。不過至少可以負責任地說這么一句話,現在大陸有一批人神化余光中,是因為他們對于歷史知識有問題,至少是對臺港這一塊還所知甚少!

  反饋

  小趙:

  讀了你的“關于余光中”一文,非常佩服,尤其佩服你的勇氣。文章內容,我只有兩點小意見。

  (一)答記者問談到余光中當年否定戴望舒、朱自清等人(見本期第6版——編者注)。事實上,在詩人方面,他還舉隅式的、斷章式的否定艾青。當時臺、港地區很難看到艾青的作品,余光中的批評方式極端惡劣而不公平。余光中論戴望舒,論朱自清兩文,暗含的意思是要否定四九年之前新文學作家的成就,以彰顯臺灣現代作家(特別是他自己)已超越前人。

  (二)文中提到“陳芳明當年卻是一個左翼青年”,可能需要斟酌。陳芳明原為現代詩后起評論家,因余光中的贊揚而成名。鄉土文學時期,他成為鄉土派,在鄉土派內部分化出臺獨派時,他又成為批判陳映真的旗手,因此在臺獨派中樹立“威名”。到現在他還自命為“左翼”,我想這個“左翼”只能算是“自封”的。

  七十年代的鄉土派其實是非常混雜,因共同反對國民黨的專制及現代派的西化而結合,他們的旗手如陳映真、王拓(當年)、尉天驄確實有左的民族主義的立場,但他們的許多支持者雖然有“泛左”的關懷(這主要也是反國民黨的“右”),但更具濃厚的地方色彩(這是反國民黨壓制臺人),因此在民進黨組黨前后,他們紛紛表態成為臺獨派。當年鄭學稼和徐復觀(還有胡秋原)也許已經看出臺獨思想的潛在威脅,所以力保左派民族主義的陳映真。回顧起來,鄉土派內部的左統派(我自己也算在內)恐怕很多人自覺不夠,因此對同樣反國民黨的潛在臺獨派長期存在著不愿批判的心理(在李登輝未主政之前)。

  右派的現代派(其中外省文人占多數),既反共,又反黨外,反民進黨,反鄉土文學,這使他們對(中國)民族主義深具戒心(他們把這一塊招牌送給大陸了),又厭惡臺獨,他們以及其后的后現代主義者到現在還無法找到立足點。

  余光中也許是更“聰明”的人。在發表《狼來了》之后,連許多現代派都對他敬而遠之,在臺灣文壇很少人愿意(或敢于)公開贊揚他。兩岸情勢一改變,他就往大陸發展,沒想到二十年之間,就造成“余光中熱”,真是令人感慨。

  余光中人品不佳是事實。但客觀地說,他在戰后臺灣文壇仍有其正面貢獻,他的創作仍然有可取之處。不過,既成為熱點,又是臺灣文人在大陸的“代表”,這一點,恐怕臺灣不論哪種立場的人都難以接受。

  呂正惠

  五月十三日

  (注:呂正惠先生為臺灣淡江大學中文系教授,本文是他看到趙稀方先生通過Email寄給他的文章后所寫的回信。)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晨鐘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2. 湖北石鋒:奇了怪了,貪污腐敗、貧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3. ?吳銘:為什么不從所有制角度分析問題呢
  4. 李光滿:從刀郎看中國文人的風骨
  5. 清華大學哈弗版經濟管理學院還有必要辦下去嗎
  6. “氫政治”: 三個顛覆性預測, 為何都指向中國?
  7. 星燧:普京的“閃電”中東行
  8. 2024請回答,中國市場經濟“邊”在哪里?
  9. 司馬南:黃金萬兩——一項美國的核心秘密
  10. 大蒜也有錯?
  1. 這輪房價下跌的影響,也許遠遠超過你的想象
  2.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3. 判處死刑,立即執行,難嗎?
  4. 送完一萬億,再送一萬億?
  5. 李昌平:我的困惑(一)
  6. 湖北石鋒:奇了怪了,貪污腐敗、貧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7. 不顧中國警告,拜登出爾反爾,解放軍發出最強音:絕不手軟!
  8. 又一處敬立毛主席塑像,各地紀念活動越來越多
  9. 紫虬:從通鋼、聯想到華為,平等的顛覆與柳暗花明
  10. 李昌平:縣鄉村最大的問題是:官越來越多,員越來越少!
  1. 張勤德:堅決打好清算胡錫進們的反毛言行這一仗
  2. 郭建波:《文革論》第一卷《文革溯源》(中冊)論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和文化大革命
  3. 郝貴生|如何科學認識毛主席的晚年實踐活動? ——紀念毛主席誕辰130周年
  4. 吳銘|這件事,我理解不了
  5. 今天,我們遭遇致命一擊!
  6. 不搞清官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尹國明:胡錫進先生,我知道這次你很急
  8. 三大神藥謊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現!面對發燒我們怎么辦?
  9. 說“胡漢三回來了”,為什么有人卻急眼了?
  10. 當心,他們要對孩子下手了!
  1. 張殿閣:在十大開幕式上執勤——記偉人晚年幾個重要歷史片段(二)
  2. 這輪房價下跌的影響,也許遠遠超過你的想象
  3. 《決裂》:我們到底要與誰決裂?
  4. 不顧中國警告,拜登出爾反爾,解放軍發出最強音:絕不手軟!
  5. 記憶:流浪漢張來娃兒
  6. 《鄧選》學習 (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