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直生活在虛幻的錯覺中。人們都說崖山之后,再無中國。但元末鎮壓農民起義最起勁的,就是江南的大地主。這些人是懷念元朝的,元朝的海外貿易讓他們成為巨富大賈,沈萬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朱元璋整治沈萬三的傳說也是在此背景下發生的。時間再往前拉,我們都認為蒙古騎兵戰無不勝,其實忽必烈滅亡南宋的20萬大軍,超過15萬人是漢族人。怎么解釋呢?理學宗師早就發明了漢奸理論,能行漢法,就可入主中原。換句話說,能夠保住地主階級利益的統治集團,都會得到地主精英的擁護的。
金庸的《射雕英雄傳》塑造了很多英雄人物,但其實金庸家族早就投靠了滿清。小說里的丘處機在現實中更是最早投降成吉思汗的宗教人士。金庸用小說篡改了歷史。歷史總是充滿吊詭的,宋朝以后,重文輕武,有氣節的文人大多沒用。文天祥鐵骨錚錚,但也不是杰出的政治家。方孝孺至死不悔,但在戰略能力上很是欠缺。與元朝軍隊激烈搏殺的張世杰,其實是鐵索連橫的原創者,結果被火攻后搞得大敗,喪失掉了南宋軍隊的精華。真正的英雄出自草莽,岳飛是一個標志性的人物。
岳飛被殺掉了,被殺掉的還有有能力之人的最后一點忠誠。南宋的滅亡也在于呂文德一系的集體投降,這真是歷史的反諷。十二道金牌,招招致命,岳飛拒絕了第一道金牌,那么他回朝之日就必死無疑了,任何統治者都不會放過他,何況他還有過抗命的先例。如果從個人私利出發,岳飛可以當一個軍閥,但結果不過是金與南宋聯手滅掉他。拒絕了第一道金牌,實際上就應“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但即使那樣,成功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的。
從軍事角度講,當趙構放棄北方,南逃杭州后,基本上就大勢已去了。那么岳飛積極進攻,力主北伐的戰略就很難實現。中國歷史上有北統一南的規律,在我看來,重要的一點就是后勤。長江天險是南方的屏障,但也是積極進取的天塹,想要完成北伐,后勤補給就是嚴重的問題,非有堅強的組織則無法辦到。南朝宋的開國皇帝劉裕率領北府軍一直攻克長安,但最后也功敗垂成。著名起義領袖黃巢也能夠橫掃大江南北,也是敗亡于長安。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金朝不可能一觸即潰的,岳飛想要取勝直搗黃龍幾乎不可能,最終是會被反撲的。同樣的道理也可以解釋諸葛亮六出祁山而無功而返。一波流幾乎不存在。
真正喪失掉先機的是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一直為人所稱道,在我看來卻是最大的敗筆。天下未平,自損羽翼,愚不可及。從此曹彬那樣戰無不勝的名將,就泯然眾人矣,變成紙老虎了。趙匡胤也丟掉了將心,甘愿與士大夫共治天下了。剪除了邊防重將,權力向中央傾斜,最后都滑向了他的弟弟趙光義身邊了。當趙匡胤發現危險,想要遷都之時,這才發現他早已沒有心腹之人可供差遣,結果“斧聲燭影”也就應運而生,一代梟雄命喪黃泉。得位不正的趙光義倉促北伐,結果大敗而歸,從此也就奠定了宋朝積貧積弱的局面。后來的繼承者想要努力翻盤,但奈何宋朝的皇帝難有超過宋太祖、宋太宗的,局勢就只能越來越糟了。看來后代不見得就比祖宗們更有智慧,成為草包的趨勢更大一些。
對宋代的統治者來說,黃袍加身是一種驚嚇。五代十國的將軍們相信“王侯將相,寧有種耶?”但到最后,宋朝統治者們又得依靠岳飛這樣的武人保衛他們。岳飛北伐,想要鼓動農民起義的,這也是南宋統治者不能容忍的,這里又是一條莫須有。完成岳飛遺志的是誰呢?是朱元璋。朱元璋在相當程度上代表了貧苦農民的利益。朱元璋誅殺功臣不能簡單地歸結為性格,這也是階級斗爭的一種表現。
回顧歷史,中國的農民起義最多,規模也是最大的,但成功的次數不多。為什么?因為沒有地主知識分子真心實意的輔佐。黃巢、李自成都是這種情況。成功的代表性人物是誰呢?劉邦、朱元璋。此二人都有誅殺功臣的行為。和劉邦斗的是項羽,韓信、張良等一大批人開始是投靠項羽的,只是項羽不用他們才投奔劉邦的,他們不是一路人。直到漢武帝時代司馬遷寫史書還在對項羽唱贊歌,就能看出劉邦打擊地方實力派的必要了。朱元璋對抗的是蒙古,失意文人是他爭取的對象,這也是他成功的資本。但當他奪取天下后,還是要繼續剿滅各地的大地主的,反腐和誅殺功臣就成為他的大殺器了。
如果回顧歷史,我們真的會發現一條殘酷的現實。大地主當道的政權在乎的只是利益,而沒有道德,他們中的理論家會進行理論創新為他們的行為辯護的。真正的正義只能來源于人民,因為大地主們在哪個朝代都活的很好,反而他們在元朝、清朝這樣少數民族主政的朝代活的更好,這也是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人出來翻案的原因。與大地主斗的不是皇帝,就是農民了,這構成了中國歷史的王朝周期律。那么我們這個時代又處于什么階段?正在走向偉大復興嗎?我們拭目以待!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