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一大召開的時候,為籌建中國共產黨成立作出最重要貢獻的兩位舉足輕重人物,被人譽為“南陳北李”的陳獨秀李大釗均因故未出席會議,這對于他們自己和中國共產黨黨組織來說不能不是莫大的遺憾。
建黨之初的中國共產黨,可謂勢單力薄。黨員人數不足六十人,參加一大的十三位代表分別來自南北兩方。兩位最主要的建黨人物陳獨秀和李大釗,都因為那時他們認為是所謂的重要公務而遺憾未能參加如今看來該有多么重要的重大會議。正如著名學者金一南教授所言,時間往后走得越遠,中共的黨史人物被人記起的就越來越少。但不管后世人們如何會淡忘中共歷史進程中許多曾經在某一時期看似重要的任何人物,但絕不會忘記掉中國共產黨成立伊始的那十三位一大代表。
這實是至真之言,歷史的煙云在每一個時期都會云詭波譎華麗無限,無數時代風云人物都會按照歷史賦予的責任與使命,在一個時期里縱橫馳騁,領億萬人之先。短時間內,歷史內涵的積累太過稀少,不少著名的人物可能一度被人偶爾記起,但時間流逝越久,歷史內涵的積累就越多,如非在重要歷史時期發揮過承前啟后無以倫比重大作用的超凡人物,可能許許多多曾經顯赫一時人們的名字與業績都將會曇花一現,很快就會被其后相隔已久的后人逐漸淡忘或永久淡忘。
君不見,中國歷史上能被后人時時記起或勉強記起的歷史人物,泱泱五千年的中華史冊上實在寥若晨星。實話說,浩如煙海的歷史往事,難以數計的歷史人物,四五千年的時空跨度,能夠留名青史并被后人記憶頌揚的人實在為數寥寥。而這為數寥寥的幸運歷史人物,細細審視起來大致也不過這幾類:一類是改朝換代的開國皇帝以及那些為新朝建立立下卓絕功勛的少部分文臣武將;二是王朝進程中突遇重大變故而能力挽狂瀾,使王朝統治得以延續的中興之主以及為此做出過突出貢獻的部分文臣武將們;三是極其稀少的精干之臣,其能力及權威幾乎能震懾影響執政的皇朝統治者,并且確實在當時做出了讓他人不可替代甚至難以企及的重大貢獻,以至影響到后來的統治者;四是大奸大惡的宦官佞臣以及與其對立的大忠大德耿忠賢能之臣;五是歷朝歷代留下寶貴精神與物質財富的至為著名的科技文化外交精英;六是參與過改朝換代武裝斗爭的雖未最終贏得執政權的部分農民起義領袖;七是能夠體現封建誠信孝道并在學而優則仕道路上脫穎而出的極個別平凡人家士子;八是個別學術、宗教或者帶有政治色彩組織的領軍人物。
辛亥革命之后的中國,雖然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王朝的象征——封建皇帝被趕跑了,所謂的民主共和新風吹進了古老中華大地,但是并沒有根除封建社會的基本性質及巨大影響,辛亥革命參與者們的民主共和夢想在殘酷現實面前一次又一次化為泡影。國家的一切都在混亂無序的紛爭中喧囂著折騰著。這種混亂無序的社會狀態不僅表現在新崛起的軍閥之間為利益之爭發動的頻繁而無休止的戰爭上,也表現在思想意識形態領域里的錯綜交叉上。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一陣風似地從西方引進了難以數計的各種思想流派,幾乎許多思想流派都會有或多或少的追隨者整日為自己的所謂主義奔走呼號,搖旗吶喊。他們一個個大有舍我其誰稱雄天下的決心與信心。各種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思潮,無時無刻都在攪動著人們不斷紛亂的思緒,眾多或早或后建立的政黨派別都紛紛豎起自家的旗幟活招牌,信心滿滿地自立一方招兵買馬。據不完全統計,那時的中國新建立的各種政黨組織不下三百之多。這中間,有的政黨成立不久就瞬間消亡,有的雖勉力撐持卻也舉步維艱茍延殘殘喘。當然,也確有個別政黨自立門戶小有作為,或曾得勢一時,耀武揚威。但大多如過江之鯽般的所謂黨派,由于既無堅實的信仰基礎,更無對中國社會現實的最基本認知,因此一有風吹草動,他們便驚慌失措潰不成軍,如秋日黃葉一般,蕭瑟勁風輕輕一吹,它們便應聲飄落泥塘,再也發不出任何聲息。
歷史證明,在眾多黨派組織中間,經過大浪淘沙般的洗禮,只有建黨之初最不起眼的中國共產黨,在偉大理想信念的支配下,一經建立,便氣勢若虹。在它成立三年后,不僅很快贏得了彼時國內最大政黨國民黨總理孫中山的青睞,還由于它固有的國際淵源,也贏得了共產黨執政下的蘇聯的關注關心。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924年國民黨便主動與之聯手合作。眨眼間有一個原本兵微將寡的不起眼小黨,很快便躋身到僅次于國民黨的中國第二大黨。尤其是它里面的部分精英人物,在國民黨一大上不僅順利進入了它的中央執委和候補執委,一些人還擔任了國民黨中央各部的部長或代部長。
歷史賦予中國共產黨人一個全新的機遇,如果從國共合作那時起,中共產黨的領導人能夠把中國共產黨人制定的革命目標與中國革命的現實特點理解把握得正確理順得清楚,把中國的國情與馬列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的國情實際有機結合在一起,并扎扎實實按照自己的建黨綱領指定的方向有計劃有目的地走下去,恐怕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就會走得更順一些,來得更早一些。
可惜的是,歷史的機遇一旦失去,想再尋找回來所付出的代價就一定十分沉重。為中國共產黨建立立下不可地帶功勛的兩位領導人,李大釗1927年被反動軍閥張作霖殺害,陳獨秀雖然時刻都在希望著保持本黨獨立,不愿做共產國際和國民黨的附庸,可他根子上卻對中國革命的實際知之太少,或者說憑他的特點優長,他只能是一個稱職的杰出的革命鼓動家或理論家,而絕不是一個優秀的甚至是合格的革命組織家和實踐家。在他執掌中共的那段時間里,只希望自己的黨如何與國民黨聯手完成國民革命的任務,而對國民黨的黨性本質卻幾乎一無所知,更沒有思考過共產黨自己手中要握有能推翻舊世界建立新政權所必需的槍桿子。因此,孫中山逝世后,蔣介石汪精衛很快就暴露了反革命真面目,對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大肆屠殺。中國共產黨人在血的教訓面前幡然醒悟,這才認識到手里不握有槍桿子,舊世界是不會乖乖拱手讓出政權的。
陳獨秀人生的遺憾太多。作為中國共產黨最主要創建者,他沒能出席宣告黨成立的一大,對他來說不能不是至為遺憾之事。自己嘔心瀝血苦心營建的政黨正式開張,作為創始人的他沒有任何理由不參加。這是他義不容辭的責任,更是他義不容辭的義務與擔當,可他卻輕易就把這個重要歷史使命假手他人了。這似乎在冥冥之中就預示了他不可能圓滿的人生與理想結局。世界上恐怕再無第二個政黨的創始人做過如此令自己令歷史令本黨同志令后世之人感到如此莫名心酸與遺憾的事情了,可陳獨秀偏偏就令人萬分遺憾地這樣做了。陳獨秀的另一個遺憾是他恐怕是中國乃至世界上第一個被自己一手創造的政黨開除的創始人。許許多多有影響的政黨的創始人,后來大都成了本黨精神或實質上的領袖,而陳獨秀卻成了本黨遭遇第一次慘痛失敗后被解除總書記職務直至最后被開除出黨的唯一領導人。陳獨秀的第三個遺憾是,他早期具有很強的政黨獨立意識,為此他不惜拒絕來自共產國際的經濟援助,整日不遺余力地慘淡經營黨組織的活動經費,堅決不食嗟來之食。他也不希望中國共產黨受制于國民黨,國共合作時期他為此曾發表過不少過激言論。可他始終都是話語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從來就沒有思考過自己的黨何時才能具備實現自己遠大理想所必備的條件與切實的力量。《沙家浜》里胡傳魁那樣的綠林草莽都知道有槍就是草頭王的粗淺道理,作為名震華夏的大學問家大革命家的陳獨秀,在奪取政權與武裝斗爭方面的認識水平竟不如綠林草莽,這實在是他人生莫大的悲劇。
陳獨秀作為單獨的個人,如果他當初不作中國共產黨的最高領導者,憑他的錚錚傲骨和滿腹才華,他必能夠流芳百世,永遠受人仰慕與懷念。可惜歷史就是這樣陰差陽錯,偏偏把一個原本只可以做革命宣傳家鼓動家和學問家的陳獨秀錯位地推舉到到歷史的風口浪尖上,擔當起他不熟悉不擅長甚至說不勝任的重大歷重任,結果使得他背負著力不能及的沉重包袱,把自己的生命之舟駛向了并不適宜他前行的航道,最終在歷史上留下了悲酸的記憶。
陳獨秀被開除出黨之后,國民黨千方百計地拉攏引誘過他,他都毫不猶豫地堅決拒絕;他晚年生活極度堅窘困乏之時,許多故交親友好心慷慨援手接濟他,希望幫他渡過難關,他也一概不受。他晚年隱居四川,閉門謝客,專事學問,并做出了可觀的成就。看來他的宿命早就應該如此,做學問對他來說得心應手左右逢源;而做革命家,他只可著書立說、宣傳鼓動,決不能成為引領革命潮流的卓越領袖。
說到陳獨秀和李大釗未能參加黨的一大造成歷史遺憾的緣故,其實說白了,他們二位雖然心懷壯志,滿腔赤誠,一心要把當時世界上最先進最適宜中華民族獨立解放的偉大思想馬列主義引進中國,可他們當時并沒有擁有在一定要在自己身上完成歷史使命的信心與決心或者前瞻目光。盡管李大釗曾豪邁宣言“請看將來的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那也是他對革命未來表現出的信心與希望,他內心未必就是在想要把這偉大理想在自己這一代人手里變為現實。陳獨秀也有過許多激奮人心的話語,但卻沒有李大釗這句的話影響巨大而廣泛。李大釗被敵人殺害太早,如果他那時候能夠幸運活下來,他的革命歷程中會否有這樣那樣的不盡人意處?實在讓人難以預料。陳獨秀后來的作為,作為個人道德品質不僅幾無可責備之處,反倒襯托出了他的可敬傲骨與非凡人格。但作為黨的領袖,他沒有能力勝任并因此給黨和革命事業帶來重大損失,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得到歷史原諒的。
當年南陳北李未能參加黨的一大,其實在他們看來當時是在為重大事情而忙碌,實際上反映了他們對自己嘔心瀝血創建的黨的不夠徹底重視的心理。據史料記載,陳獨秀當時供職于陳炯明操持下的廣東教育委員會,擔任委員長職務。他當時正在籌措一筆修建校舍的款子,說是人一走這筆款子就有落空危險。這說明了在陳獨秀心中,建校比建黨還重要,這在今天看來是多么隨意甚至荒唐的事情。作為中國共產黨的最主要創建者,如此關系到國家民族未來的天大事情,在他心里竟然沒有籌措建校款子重要。可見在他心里,自己要建立的政黨絕沒有在毛澤東、董必武他們心里那樣,覺得這是自己當前以至今后要壓倒一切的頭等大事。
說到李大釗,無論學問人品和革命情操以及在黨內的重大影響,而今都遠遠超過了陳獨秀。他未能參加黨的一大,也是被所謂的重要事情起碼在他看來比一大還重要的事情纏繞。李大釗未能出席一大,據他自己解釋的原因是“校務紛繁,難以抽身前往”。什么紛繁的校務竟比自己苦心籌建的黨的一大還重要?其實他和陳獨秀幾乎一樣,當時北京八所高校教職工的薪金因北洋政府資金短缺未能及時發放,李大釗的紛繁校務就是因為他是八所高校聯合索薪委員會的領導人之一,整天奔忙于索要工資事宜,因此難以參加黨的一大。
兩位最主要的建黨人物,都因今天看來全是可有可無的瑣事而失去了出席中國共產黨成立的第一次代表大會機會,起碼說明了當時在他們心中黨史上這次最重要會議才是可有可無的會議。不然,何以就為那點瑣屑事情不約而同地失去了這個如今看來理當是開天辟地一般的重大歷史機會?今天,當人們走進上海一大會址和浙江南湖那艘紅船上看到參加一大后來卻成為民族敗類的陳公博、周佛海照片與個人簡介的時候,看到雖參加一大后來卻可恥地成為共產黨的叛徒張國燾的時候,看到后來自己宣布退黨的李達、劉仁靜、包惠僧的時候,心里會涌出什么滋味?大家一定會為這些叛黨叛國的人能位列黨的一大代表而被后人永遠記憶著而感到無比的憤恨而無奈,一定會為那幾位雖然參加了黨的一大后來卻退出了黨的三位感到無比的哀嘆與惋惜。但大家最為遺憾與扼腕的一定是陳獨秀與李大釗,這兩位當時為建黨做出最大貢的人物,何以就沒能位列其中呢?
歷史就是歷史,它一經劃出的痕跡便永遠固化,誰也不能撼動絲毫,修正一筆。后人最愛干的事情就是尋根,不管時光流逝到何年何月,只要中國共產黨還在,只要中華民族還在,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大就永遠是人們尋根的首選之地。一大代表中的每一個人,不管他們最后的歸宿如何,他們都會被世世代代的人們記憶著、訴說著。而中國共產黨建黨最重要的兩位領導人陳獨秀、李大釗因為未能出席這次會議,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就不可能出現他們的影像文字記載。至于歷史延續千百年之后,人們在敘說中國共產黨歷史的時候,他們是否還會被人們順便記起?這實在是一個巨大的未知數。
一大十三位代表中最年輕的那位代表劉仁靜,1921年參加一大時才十九歲,由于李大釗校務繁忙未能出席,歷史的機遇幸運地落到他頭上,他因此成為李大釗的代表幸運地出席了黨的一大。雖然他不久后就退出了中國共產黨,但由于他在那一最重要的歷史關頭出席了這次重要會議,于是他的名字將永存歷史,與毛澤東、董必武這樣的偉人一樣永垂不朽。劉仁靜自己當年萬萬沒有想到他會如此幸運,直到晚年在對別人談起這件事的時候,他還如在夢境中一般說道:根本沒想到是真重要的一次會。
由此看來,歷史上的機遇有時候只有一次,有準備的人不是一個而是很多。有的人有條件觸碰它把握它,當然更多的人根本就沒有任何條件與機會觸碰這些機遇,更遑論把握。參加一大的毛澤東、董必武就是其中的代表,他們不僅把握住了歷史賦予的重大機遇,并藉此機遇乘勢而上,最終成為中國共產黨黨史上永遠熠熠閃光的偉大人物。陳獨秀、李大釗在中共黨史上固然也都會留下難以磨滅的一筆,可他們在那個重要歷史關頭遺憾缺席了宣告本黨成立的一大,在某種程度上就淡化了他們本該有之的地位與影響。
把握歷史機遇,辨識輕重緩急,勇敢順勢而為,堅韌頑強拼搏。成功永遠垂青這樣的人,垂青這樣的政黨!
2017-12-06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