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句名言。以前我很認同這句話,但現在我知道如果國家敗亡,老百姓就會尸橫遍野。最近,中等收入陷阱、明斯基時刻這樣的名詞很受追捧。這些現象在歷史中上演過,大唐算是很具代表性的王朝。在我心中,大唐是最被高估的時代。
大唐繼承隋朝而來,前期的輝煌也在于隋朝打下的基礎。隋唐最重要的經濟制度就是均田制,均田制在隋朝貫徹的最好,在唐就是做做樣子,但即使如此,也奠定了貞觀之治的勝局。隋文帝還做了一件事情就是強迫僧人還俗,檢視人口,也對農業經濟恢復起到重大作用。隋煬帝是個背鍋俠,他做了很多開創性的工作,但做的過快過急,反而激起民變,制度成果卻讓大唐坐享其成。他開通了大運河,溝通了南北經濟,這是隋以后歷代王朝都大加倚重的交通線。他興修了馳道,對封建王朝的信息溝通也功莫大焉。他重新修繕了長城,對防御突厥的進攻很有幫助。經過隋文帝、隋煬帝的經營,隋朝的經濟已經很發達了。全國各地建立了幾大糧倉,直到唐朝建立還谷物豐盈。李淵起兵也在于其掌握了隋朝的大糧倉。有此基礎,唐朝的興隆也就順理成章了。
唐太宗的從諫如流、知人善任一直為人所稱道。但也導致唐朝吏治不嚴,豪門大族橫行不法。均田制的一大要旨就是打擊豪強,隋文帝這么做了,卻被后世批評刻薄寡恩。唐太宗善待功臣,卻也造就了龐大的功臣集團。功臣集團不納稅,魚肉鄉里,終成大禍。唐初首屈一指的就是關隴軍事集團,這一集團后來被武則天消滅了。緊接著就有依附武則天的新權貴出現,“你方唱罷我登場”,結果就是統治集團越來越龐大,老百姓負擔越來越沉重。
封建王朝的重大問題就是土地兼并。唐朝時高利貸盛行,甚至官府主導高利貸事業。民間的借貸資本最終源頭都是政府,政府與民爭利,小民破產在所難免。但大量的投機資本在唐朝游動,卻也造成了表面的繁榮,但這種繁榮的外表下卻孕育著危機。唐朝的創業確實造就了一批新富階層,新富會帶動后富嗎?不會。新富人群利用他們取得的政治經濟特權,逃避兵役、偷稅漏稅,剝削后富階層,造成階層固化。后富階層永遠失去了向上的通道。
經濟發展逐漸造就出市民社會階層,新的階層必然呼喚新的政治代理人,科舉制培育的新官僚階層出現了。從此天下英雄盡入彀中。在科舉時代之前,要保全家族,總還是需要點武力的,儒士大多會劍術。但現在士人忙于科舉,早就丟掉劍戟,保全家族靠法律了。同時,社會輿論變化了,武人受到鄙視,軍人不再能贏得尊重。唐朝的府兵制逐漸廢棄,募兵制應運而生了。中國少了文武雙全的名將,只剩唯利是圖的兵痞了。唐朝也大多啟用少數民族將領,中國的武功退化了。
帝國的極限一直是個熱門話題,這不但有地緣政治方面的因素,經濟、組織的因素也是必不可少的。隨著國力的提升,唐朝開始向四周開疆拓土。向東,擊敗了高麗,扶植新羅控制了朝鮮。向北、向西打敗了突厥,控制了絲綢之路。唐朝成為一個龐大的帝國,但它的組織建設并沒有同步發展,沒有頂層設計,轉瞬間盛極而衰了。
在經濟上,均田制名存實亡。以此為基礎的租庸調制也就逐漸瓦解。唐代中后期對稅收制度進行了改革,但沒有吏治革命,經濟改革只會越改越糟。隋唐兩朝開了科舉,但科舉取士如何運用卻沒有進一步的制度安排。中央集權是不錯,但卻造成頭重腳輕的局面,基層被豪門大族控制,政治治理成為空談。基層破壞,唐朝的軍事制度破壞殆盡。到了最后就是吃老本了,就這點老本也被安史之亂徹底侵蝕了。唐朝迎來了大危機。
封建時代幾乎所有的問題在唐朝都能見到,而且病癥都很典型。唐朝出現了封建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其后出現了韋后、太平公主之亂。安史之亂也達到了新高度。宦官專權也令人瞠目結舌,唐朝中后期十多位皇帝幾乎都由宦官廢立,足以讓人嘆息。藩鎮割據也是曠日持久,直至大唐滅亡。朝中黨爭不斷,士大夫在筆墨官司中耗費青春。唐朝的后一百五十年是苦難深重的時期,老百姓苦不堪言。大唐向吐蕃、回紇割地賠款、納貢稱臣,較之后來的宋朝也不遑多讓。百姓被屠戮之慘也是不遑多讓的。唐朝真的配不上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王朝的名號。
隨著隋煬帝開通大運河之后,中國歷史進入新時代,隨著隋朝速亡,唐朝接過了這個新課題。但唐朝的答卷并不完美。有了運河,有了馳道,中國有了真正意義上的統一的國內大市場。這就要求基層的治理更加深入,科舉選士符合這一歷史潮流。同時,這也意味著做蛋糕不難,難的是分蛋糕了,分蛋糕最重要的就是打擊豪強。唐朝放棄了這個任務,就使得均田制這一基本經濟制度被摧毀,從而帶來了一些列的政治危機。后來的宋朝、元朝都沒有打豪強,這就使得中國南方的豪族勢力分外強大,影響中國的繼續前進。只有明朝接過了這一任務,開始是朱元璋的殘酷殺戮,直到最后海瑞的分天。海瑞失敗了,張居正的一條鞭法就成了亡國之道了。唐朝的遺產很厚重,直到現在還是我們的課題,我們能解決嗎?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