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11月初,上海工人造反派王洪文等人,成立“上海工人革命造反總司令部”(簡稱“工總司”),沒有被上海市委承認。11月10日,王洪文便率領二千多工人,強行登上火車,赴京請愿。在安亭車站被截停后,便臥軌攔車,致使滬寧鐵路交通中斷近31個小時。“安亭事件”發生后,周恩來主持召開常委擴大會,根據中央確定的原則,讓陳伯達致電華東局和上海市委:不向“工總司”妥協讓步,并派張春橋去現場處理。可張春橋到了現場之后,發表了支持工人的講話,恢復了鐵路交通。
張春橋答應工人提出的條件,是擅自做主,違背中央原則的。但也是無奈之舉,要恢復交通,還不能對工人來強硬的措施,只能答應他們的條件。事后張春橋受到了很多人的批評,認為他繞過華東局、上海市委簽字是錯誤的,他沒有這么大的權力。事情到了毛澤東那里,在11月14日召開的會議上,他肯定了張春橋的做法,說“先有事實,后有概念”,并且要陳伯達起草工礦企業開展文化大革命的文件。這又是一次毛澤東“凌駕”于組織之上的“錯誤”行為,也是他“獨斷專行”的一個證據。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自延安七大之后,毛澤東便被賦予了“最后決定權”,因此他同意或否決中央集體作出的決定,是完全符合組織程序的,符合中央規定的。
這個事件實際引出了一個現實的問題,就是要不要在工礦企業及農村進行文化大革命?這一點毛澤東是慎重的,因為牽扯到工農業生產的問題,牽扯到億萬人生活和吃飯的問題。是以在9月14日批發了周恩來起草的兩個文件,對工交系統及農村的文革運動做了規定。但對這些地方存在的問題,毛澤東一直是想徹底處理的。1964年12月4日陳正人在洛陽拖拉機廠社教蹲點后,寫信匯報說:“一部分老干部”“脫離群眾監督”“違反黨的政策”“為所欲為”。毛澤東對其批示中,認為不解決,會發展為“兩個尖銳對立的階級”。這次文化大革命開展以后,這個嚴重問題也就到了非解決不可的時候了。是以他支持了張春橋,并要陳伯達起草工礦企業開展文革的文件。
陳伯達起草的文件,在接著召開的全國工交座談會上,基本上被否定了。在周恩來的支持下,余秋里、谷牧經過調研,搞了一個《匯報提綱》。在政治局擴大會議上,這個《提綱》受到了文革小組的批判,同樣也被否定了。主持會議的林彪發言說:“這次運動在一定意義上說就是一次批判干部的運動。干部當權了這么多年,光講光榮,成績偉大,不許人家講缺點,非蛻化變質不可。這一回,硬是要發動群眾大批判一下!”不愧是毛澤東發動文革倚重的人,把文革講的如此言簡意賅。
于是,事情又回到了起點。毛澤東讓陳伯達重新起草了文件,12月9日,中央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抓革命、促生產的十條規定(草案)》,通常稱為“工業十條”。12月15日,又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指示(草案)》。自此,文革運動正式推向了工礦企業和農村。雖然在正式發出的文件里,保留了工廠、農村開展文革要在“業余時間”“空閑時間”進行的內容,但群眾運動一旦發動起來,是不可能被框住的。
從實質上說,余秋里、谷牧的《匯報提綱》,和彭真的《二月提綱》、劉少奇派工作組,都是一樣的,但結局卻完全不同。這是因為,一是時間點不同,批《二月提綱》是啟動文革,反派工作組是將文革推向高潮,不能不跟進處理人;更主要的是《匯報提綱》是周恩來支持的,是不能完全否定的。所以毛澤東聽了匯報,同意其中的一些內容,多少是參與其中的,不似彭真、劉少奇,完全放手任憑他們自己搞。因此,對起草《匯報提綱》的人,沒有追究責任,并且在通過的文件里,還保留了原來的一些內容。
12月21日,毛澤東同一位波蘭來訪者談話時,論述了有關文革的一些問題。他說:“先從學校的學生和機關的干部作起,再到工廠、農村去,把工人、農民組織起來。這不是個別人的問題,這是一個階級反對另一個階級。一些人不很理解,說我們太過分了。帝國主義、修正主義和反動派不贊成,我們就高興。他們只贊成我們反對的資產階級分子。帝國主義、修正主義和反動派在中國的希望,就是他們。并且他們還在黨內,早就鉆進來了,有老黨員,也有新黨員。我們的黨員百分之八十是一九四八年后入黨的,有些是資產階級投機分子。領導機關對他們毫無辦法,他們就怕紅衛兵。在工廠要組織紅衛兵,在農村也要組織紅衛兵。看看誰勝誰負。”
毛澤東的這個談話,把文革的目的,文革發展的脈絡說的比較清楚了。對于從機關到工廠、農村存在的大量問題,解決的辦法只有一個,就是“紅衛兵沖擊”,因為別的“對他們毫無辦法”。但原來紅衛兵的主體是學生,對付文化領域及黨政機關的“權威”還可以,對廣大工礦企業及農村“獨立王國”的“土皇帝”,就力不從心了。對付他們,必須要組織以工人農民為主的“新紅衛兵”,也就是“造反派”了。他們知根知底,既有“反修防修”的“國恨”,也有平時被打擊壓制的“私仇”。造起“反”來,肯定是既堅決又徹底。更重要的是,他們有豐富的社會生產實踐經驗,不似原來的“紅衛兵”小將,不知“工農業”,不能“接班”。因此,在工廠、農村開展文革,組織“造反派”,除了“反權威”外,還有培養“接班人”的意圖。
1966年12月26日,是毛澤東73歲生日,他邀請了陳伯達、張春橋、王力、關峰、姚文元、戚本禹到家里吃飯。期間,他說了著名并引起爭議的那句話:“為明年全國全面內戰勝利干杯!”這讓現場人員感到震驚,戚本禹在回憶錄里這樣說:主席似乎看出了大家對他話的不理解,在吃了幾口面之后,他又陸陸續續地講了,不僅是學生被鎮壓,機關里的造反派、工廠里的造反派,也遭到圍剿。沒有大民主,小民主也沒有,給領導提意見就是反黨、反社會主義。熱氣騰騰的群眾運動一下子被搞的冷冷清清。那些被造反派反對的領導人,過去經常要群眾無條件服從黨的領導,做黨的馴服工具。這次他們又挑動群眾斗群眾,組織黨團員、積極分子跟造反派斗。于是,許多地方在群眾中形成兩大派,一派要革命造反,一派要保護舊秩序,兩派打起內戰,有些地方甚至發生武斗。我們要支持革命造反派,給群眾宣講文化大革命的道理,團結大多數,爭取文化大革命的勝利。(戚本禹回憶錄,543頁。)
事后,在起草新年元旦社論時,大家覺得這句話太過尖銳,將“全面內戰”改為了“全面階級斗爭”。爭議是“全面內戰”,還是“全面階級斗爭”,是無關緊要的,因為它們都代表著文革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不過,熟讀毛澤東文章的人可能知道,“全面階級斗爭”,不是毛澤東的“語言”,特別是飯桌上的口語,沒有革命家的豪邁。
“全面內戰”預示著文革將到達高潮,其最重要的目的——“反權威”,即將拉開帷幕。對普通的人民群眾而言,“反權威”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打倒面前的“當權派”。是的,沒有什么比打倒自己的領導,把他們手中的權力奪過來,更有“反權威”的教育意義了。于是,全國各地都展開了一場“奪權”與反“奪權”的斗爭。對于“權力”的爭奪,歷來都是非常激烈的,文革中的“奪權”也不例外。在這個混亂、暴烈甚至流血的過程中,所有人都接受了一場精神上的洗禮,上了一堂生動的“反權威”實踐課。
摘自《毛澤東是如何走向文革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