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歷史 > 歷史視野

受到毛主席三次接見的郭愛妮

求真 · 2017-10-18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郭愛妮參加革命工作幾十年,表現了一個共產黨員的高尚情操和優秀品格,她對共產主義事業矢志不渝,對黨和人民忠心耿耿,對革命和建設事業兢兢業業,她艱苦樸素,廉潔奉公,謙虛謹慎,扎實工作,是黨的好干部,婦女的好榜樣。

受到毛主席三次接見的郭愛妮

求真

  “你真的見到毛主席了?”“你還和毛主席握手了?”“毛主席身體還好吧?”“毛主席知道咱邢臺嗎?”參加完全國1950年9月25日至10月2日,在北京懷仁堂召開的全國戰斗英雄代表會議和全國工農兵勞動模范代表會議的郭愛妮一回到村里,就被激動、好奇、熱情的鄉親們圍上來,問這問那。

  當時,由于交通不便,邢臺西部山區沒有公路,也沒有現代化的各種先進的交通工具,人們出行主要靠兩只腳板,拿東西主要就是人挑肩扛。很多人們沒有出過遠門,進一趟百里外的邢臺市當時的這個小縣城,都很不容易。過去那些在山區做買賣的商人,除了人挑,最先進的運輸工具就是用驢、騾、馬馱運東西。不過那些事可主要是男人們做的事。有很多人幾十年也沒有進過縣城,更別說進北京這樣的大城市了。郭愛妮這個在解放前苦大仇深的一個極其普通的農家婦女,這次不只是到了縣城,見了縣里、省里的領導,竟然還進了共和國的首都北京。鄉親們覺得她不光是見了大世面,見到了黨和國家的領導人,關鍵是還受到了全國人民最愛戴的偉大領袖毛主席的接見,鄉親們自然是又激動、又好奇,什么都想問個究竟。

  郭愛妮也很激動地向大家介紹,這次一起進北京的咱們邢臺縣還有王全榮、郭海棠共三位女勞模。會議期間,聆聽了毛主席致的祝詞以及中央其他領導的報告;受到毛主席、周總理、朱總司令等黨政軍領導人的親切接見并合影留念。并且還登上天安門觀禮臺,參加了國慶觀禮,榮獲了獎章一枚以及其他的獎品。會后游覽了中南海、頤和園、長城、故宮等名勝古跡。

  鄉親們聽得心潮澎湃,如癡如醉,心里充滿了無限的羨慕,覺得她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郭愛妮成為全國的勞動模范,大家心服口服。大家知道,郭愛妮是實打實的干出來的。她不光自己勤勞聰明,在邢臺西部太行山抗日根據地造出了第一臺織布機,自己學會了紡線織布,還帶動和教會整個邢臺西部太行山區抗日根據地的婦女紡線織布,打破了上個世紀四十年代敵人對解放區的封鎖,讓人們靠自己織的布,有了衣服穿,有了被子蓋,還用自己織出的布,積極支援前線的八路軍。

  郭愛妮去北京之前,就早已經是邢臺西部山區人人都知道的名人了。1944年10月,郭愛妮出席了縣政府在內陽召開的全縣首屆群英代表大會,被選為一等勞動英雄。

  1945年6月,郭愛妮出席了太行區一專署在涉縣召開的勞動英雄代表會議。

  1946年12月,郭愛妮出席了太行區在長治召開的第二次群英大會,分別榮獲了“紡織英雄”、“合作英雄”稱號,還獎給郭愛妮所在的折戶村書有“紡織方向”的錦旗一面。大會生產展覽館和編輯的《紡織運動與紡織英雄》一書,分別介紹了郭愛妮的典型事跡和經驗。

  在邢臺西部山區,幾乎沒有人不知道郭愛妮的名字和事跡的。從上個世紀四十年代起,一直到今天,當很多人提到折戶村的時候,都是習慣于用郭愛妮的名字代替。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經常有城市里的工人、干部以及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來到邢臺西部山區進行下鄉鍛煉,提到折戶村,有的人不太清楚,可是只要一提全國勞模郭愛妮村,大家就都明白了。

  這次去北京,是黨和政府對她做出的成績和貢獻的肯定,也是對老區人民最高的精神獎勵。當她要去北京參加勞模會的消息大家知道后,鄉親們奔走相告,就像是自己家里遇到了特別大的喜事一樣。大家喜笑顏開,感到黨和政府是真正的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府。在解放前人們沒日沒夜的干活,也沒有人向人民獎賞過,還常常受地主的欺壓和打罵,經常是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現在黨和政府領導人民斗倒了地主,讓人民翻了身,給群眾分了田,,分了房,人民感激黨,感激黨派來的八路軍建立的抗日根據地。大家積極生產,不僅改變了自己原有的生活條件和狀況,還熱情的給八路軍做軍鞋,送軍糧,用以表達對黨和八路軍的感激之情。黨和政府就給予充分的肯定和獎勵,把過去被地主老財踩在腳下的窮苦人奉為上賓,鄉親們無不歡欣鼓舞。

  郭愛妮,原籍河北省邯鄲市曲周縣吐露村人。1908年6月6日,出生在一戶貧苦的農民家庭里。舊社會一家6口人,5口慘死在封建剝削的制度下。為償還地主的閻王債,她三次被賣,受盡欺凌,死里逃生。她不斷的向不公平的命運安排做斗爭,在艱苦的環境中苦苦掙扎。最后賣給邢臺縣折戶村的勤勞憨厚的王德成為妻,才算有了歸宿。

  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爆發。11月,八路軍一二九師先遣支隊和十八集團軍東北抗日第一游擊縱隊等,進駐邢西,創建了抗日革命根據地。

  1938年冬,折戶婦女抗日救國會成立。翻身得解放的郭愛妮,對新生活充滿了無限的熱愛,感到自己的人生有了希望,有了奔頭,身上煥發出無窮的活力。真的是揚眉吐氣。覺得再也不用受地主老財的欺壓,自己成了生活的主人。她覺得天比過去也高了、藍了;河里的水也清了,流的也歡快了;鳥的叫聲也像唱歌一樣好聽了。過去的她一天到晚沒有一個開心的時候,不知道隨時會有怎樣的厄運降臨。她在心里感謝共產黨,感謝八路軍。他熱情,開朗,工作積極,又很聰明勤勞,被群眾選為救國會生產委員。從此,這位飽受苦難的農村婦女,,在民族的危急關頭,積極響應黨的號召,站立起來,走上抗日斗爭和婦女自身解放的道路,成為查毒禁賭、剪發放足、減租減息、自由婚姻、上學識字以及做軍鞋、交公糧等運動的骨干。尤其是帶領婦女開展紡織運動,解決解放區軍民的穿衣困難,支援革命戰爭,在邢臺婦女解放運動史冊上,書寫了光輝的一頁。

  1941、1942年,由于日偽軍對邢臺西部山區解放區的反復“掃蕩”和實行燒光、殺光、搶光的政策,使人民的生命財產遭受了嚴重損失。同時日偽軍對根據地進行“蠶食”和經濟封鎖,嚴禁糧食、棉布、棉花等物資輸入到西部山區,這又使歷來不會織布、縫衣縫被子的用布靠與城市進行貿易買賣交換的山區人民遭到更大困難。偏偏老天又不作美,1939年特大洪水災害創傷還沒恢復,1941年又開始了旱災,秋冬雨雪很少;1942年從春到秋,沒有下過一場透雨,麥收只有三四成,秋收也僅有二成左右。甚至有的地里出現了絕收。

  敵禍天災,使根據地軍民吃飯穿衣和抗戰經費遇到嚴重困難。為了度過難關,,支援抗戰,駐扎在邢臺西部解放區的縣委、縣抗日政府除精兵簡政外,又在全縣開展了大生產運動。作為這一運動主要內容的婦女紡織運動,也就應運而生。

  1942年初,二區區委深入折戶,宣傳開展紡織,既能解決軍民衣被困難,又能把織成的土布運銷到山西省換回糧食,解決軍民吃飯問題。在會議上,大家七嘴八舌,討論熱烈,積極獻計獻策,最后歸納了兩條措施:一是本村原有的人不會織布,應從外來的人中間找;二是婦救會負責婦女紡織的發動和組織工作。

  會后,村農救會主席姚德增找到了婦救會生產委員郭愛妮,說了上級的決定。郭愛妮在別的事上從來都很熱情、積極,不管是做軍鞋,交公糧,還是宣傳自由婚姻,婦女們剪發放足、減租減息、上學識字等運動都是骨干??墒菍従€織布有些為難,因為自己從來沒有做過,在這偏遠閉塞的太行山區,山村姐妹們雖然也都心靈手巧,可是從來沒有見過、沒有學過紡織,甚至連織布機的影子也沒有見過。沒有織布機,沒有老師教,“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呀。郭愛妮倒不是怕困難,而是怕做不好,怕辜負了政府的希望,耽誤了政府的大事。她有些為難的說:“鄉親們缺吃少穿,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頭??墒俏疫€是在小時候只見俺娘和鄰居織過布,自己從來沒有親自動過手。”姚德增鼓勵她,說大家一塊想想辦法,這件事對于解放區、以及對于打敗日寇、取得整個民族解放的抗日戰爭的勝利,都是很重要的。還說聽八路軍里的首長、戰士以及抗日政府里的領導們說,在陜甘寧邊區,很多八路軍男戰士都在學紡線,中央的領導包括毛主席都自己種菜,,和大家一起共渡難關。我們可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大家沒衣穿,沒有被子蓋,讓大家受凍、受寒,或者伸手向別的解放區要。郭愛妮理解這件事的重要性。她受過多年的被剝削、被壓迫的苦,現在雖然自己翻身解放了,可是還有很多地方的人民在日寇的鐵蹄下生活,還有很多地方的人民在遭受著地主階級的剝削壓迫。她要克服困難,讓大家有衣穿,有被子蓋,并且還要支援八路軍。如果自己能夠紡出線,織出布,就能讓很多的八路軍戰士騰出時間,進行訓練,開赴前線打擊敵人,就能早一點把日寇趕出中國,讓全國人民都得到翻身解放。自己過去那么多的苦和難都能堅持下來,現在有各級領導的支持,有八路軍的保護,有根據地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和熱情,只要自己好好鉆研,一定能夠紡出線、織出布。想到這里,她對村農救會主席姚德增說,自己一定想辦法克服困難,要把線紡出來,把布織出來。姚德增說,相信她能夠做到,有什么困難,有什么需要幫助的地方,盡管說,農救會一定會大力支持。

  郭愛妮接受了任務,也等于立下了軍令狀。她歷來對自己答應別人的不管是小事還是大事,都會一五一十的認真兌現。她知道領導是相信她、信任她,才把這么重要的事交給她的。領導在期待著她,解放區的人民在盼望著自己能夠把布織出來,很多家庭急需要添衣服,添被子。八路軍戰士急需布匹。她馬上就開始行動,尋找一切與紡線織布有關的信息。郭愛妮一門心思的琢磨著這件事,一天到晚吃不好,睡不踏實。一邊琢磨,還一邊打聽哪里有紡過線、織過布的人,或者見過的,就親自去拜訪,請教里邊有什么工序,,有什么技巧。可是原來山區的姐妹們沒有會的,有從外地逃荒或者嫁過來的,多數也是見過,沒有親自做過??墒遣还茏约鹤叨嗌俾?,費多大勁,只要有人能提供一點有用的信息,她都心滿意足。結合收集到的各種信息,自己再進行琢磨,綜合比較,以便于集中大家的智慧,把事情做好。她聽說從外縣逃荒嫁到自己村的張愛妮、王連妮會織布,就誠懇的去登門拜訪,虛心地向她們請教。

  可是這兩位姐妹都說:“還是好多年前做過,已經多年不干了,早忘了。”郭愛妮就啟發她倆說:“常言說三個臭皮匠,,過諸葛亮,三人一起干,一邊琢磨一邊織,準行。”這兩位姐妹也是翻身農民,他們和郭愛妮一樣在解放前受過無數的苦難,從心里愿意為八路軍、為解放區人民做事??粗鶒勰莸臎Q心很大,他們也就有了信心。于是,姚德增和婦救會把這三個姐妹稱作“三妮”,組成了紡織班。

  經過不懈的努力,終于了解了織布前的幾道工序:紡線、漿線、絡線、經線、上機、開機、下機等。無意中有一天她聽說離這里幾十里路遠的野河村有人買回一臺織布機,由于沒有人會使用,正打算要賣掉。她喜出望外,如獲至寶,就一心想買回來。她給村農救會主席姚德增說了,得到大力支持。

  1942年農歷正月初六,剛過完新年,郭愛妮就帶領幾個人,冒著刺骨的寒風,往返50余里,從野河村買回一臺殘缺不全的手遞梭織布機。這個織布機,只有一個大的框架,缺少很多的零部件,根本沒法用。只有把殘缺的零部件打造出來,重新組裝好,才能夠使用。這又讓她們犯難了。造木制家具,可都是專業的木匠的活,,她們三個不會木匠。郭愛妮鼓勵大家,咱們活人不能讓尿憋死,現在不管好壞總算有了個織布機的框架,離我們的成功已經很近了。只要能夠把織布機的缺少的零部件想全了,只要我們能夠知道零部件的尺寸,可以找木匠師傅給做出來。她們三個女子根據自己的記憶,和從別人那里獲得的一些有價值的信息,一點一點地琢磨,反復商量研究,,不斷調整思路,用遍地都是的高粱秸稈扎成缺少的零部件的模型,量好尺寸,然后請自己村里最好的木匠師傅照著模型制作。就這樣幾經艱難,邢臺西部解放區的第一臺織布機在折戶村誕生了。同時,姚德增從貨棧買回一些棉花,組織見過紡線的婦女們學習紡線。

  一切準備就緒,終于到了能夠開機織布的那一天,村里的干部群眾不約而至。當人們看到郭愛妮坐在織布機上,手在上下翻飛,千絲萬縷的線剎時變成了土布時,個個笑得合不攏嘴,破天荒的機抒聲和人們的歡笑聲,宣告了邢西山區人們不會織布的歷史從此結束了。但是,織出來的布疙疙瘩瘩,緯線稀密不勻,張愛妮、王連妮有些泄氣。郭愛妮又引導她們一起分析,找出質量差的原因,然后不斷地加以總結和改進。前后持續了一個月,最后終于織出了平展展的土布30多斤。

  天有不測風云,正在大家興奮的覺得今后可以用自己村的織布機織出的布縫衣服的時候,不料,1942年5月,駐華北日軍以25萬人的兵力,采取“鐵壁合圍,捕捉奇襲”戰術,對十八集團軍總部和中共中央北方局所在地太行根據地北部地區進行大規模的“掃蕩”,日軍從東西兩路,像猛獸一樣,向郭愛妮所在的折戶村附近的“抗大”總校和我抗日縣政府所在地邢西太行山區革命根據地撲來。所到之處,實行了滅絕人性的“三光”政策。郭愛妮她們千辛萬苦研制出來的織布機被燒壞了。

  敵人的破壞,沒有動搖郭愛妮搞紡織的決心。1943年初,以姚德增為社長的折戶合作社成立,確定了把婦女紡織原料的采購和產品推銷,作為主要任務來抓。合作社從冀南銀行貸款3000元,請木匠師傅把織布機重新修好,又買回一臺新織機和一些棉花。組織6個會紡線的婦女紡線,每紡出一斤線給3斤玉米的報酬,紡織業又重新興起。

  郭愛妮一心撲在紡織上,對家庭困難只字不提,餓著肚子搞紡織。一天,王連妮對姚德增說:“你光叫愛妮干哩,她孩子對我說,家里早就沒糧食了,每天光吃清水煮野菜。”消息傳開,東家送瓢柿塊,西家送升油糠。大家勒緊腰帶,你湊點,我湊點地支持郭愛妮搞紡織。鄉親們的支持,在郭愛妮火熱的心頭下,又燒了一把火。

  真是好事多磨,正當兩臺織布機、六輛紡花車一齊飛轉時,一臺織布機的繒壞了。沒處買,自己又不會挽,眼看著上了機的線織不成布。郭愛妮心急火燎地吃不下,睡不著,朝思暮想。后來終于想出拆壞繒學挽法。一試真靈,人通力合作,三天挽出一付新繒,織機又“咣當、咣當”地響起來。三個月織布80多斤,還清了貸款,還換回來160斤小米。

  一九四三年鬧旱災,折虎村的合社更加鼓起勁來扶持紡織,幫助大家渡過災荒。凡是會紡會織的人家受的苦都比較小。那些不會紡不會織的婦女也就都來學紡織了。合作社又為她們開辦了一個紡織訓練班,請郭愛妮當老師。許多年輕的姑娘、媳婦,每天擠在合作社的大屋子里,一塊紡,一塊織,互相挑戰比賽,真是一種熱火朝天的情景。訓練班的學員們自己學會了還不算,回去還要教自己的媽媽、婆婆、嫂嫂以及隔壁的鄰居,使得折虎村的紡織運動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

  1944年,全村織手由3人增到13人,織機由2臺增到9臺。由于郭愛妮的突出貢獻,10月,郭愛妮出席了縣政府在內陽召開的全縣首屆群英代表大會,被選為一等勞動英雄。

  1945年后,郭愛妮與黨支部書記李順華、合作社長姚德增等研究,提出了發展紡織的五項措施:(1)合作社、互助組同時舉辦訓練班,請郭愛妮她們當老師,大量培養織布新手。(2)民主制訂合理分紅辦法,達到師徒兩利。(3)合作社成立木匠鋪,制造紡織機具,按成本賣給互助組或個人。(4)合作社孵小雞30只,獎勵紡織積極分子。(5)發動群眾種棉種靛,解決紡織原料和染料。

  這些措施的出臺,極大地調動了大家的紡織的積極性,促進了紡織運動的深入開展。僅1945年,連續開辦訓練班七期,郭愛妮動員她教會的10名徒弟當老老師,培養出成手62名,半成手32名,,為內羊等四個村培訓了織手9名。年底擁有紡花車90輛,織布機18臺。從此,全村男女老少都尊稱郭愛妮為“老師”。

  折戶的機杼聲,不僅吸引了附近村莊的姐妹們,她們紛紛前來取經學習,也吸引了全縣干部群眾慕名前來取經學習,還有鄰省的山西省和順縣的婦女也來學習。到折戶村學習織布的婦女們絡繹不斷。這件事引起郭愛妮的反思。她想,紡線織布不能光自己會了就行,也不能光自己村里的人會了就行,不能像過去那樣的老觀念,手藝不輕易的傳給別人,什么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天下窮人是一家人,是一樣的命運,過去飽受統治階級的欺凌和壓榨,是共產黨毛主席領導人民翻身得了解放,人民才當家做了主人,才有了尊嚴。自己應該向共產黨八路軍一樣,要為廣大人民群眾謀利益,要讓人民群眾都富足起來,要把自己織布的技術無私的傳授給解放區的人民群眾,讓大家都有衣穿,有被子蓋。要讓更多的人學會織布,就能更好的支援八路軍,讓八路軍戰士豐衣足食,更好的打擊敵人,消滅日寇,就能早日贏得革命的勝利,解放全國人民。自己如果能夠讓更多的人掌握織布技術,也算自己為解放區人民做出了點貢獻,自己的人生也就有了價值。經過慎重的思考,她找到李順華、姚德增,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她開門見山地說:“缺衣少蓋,不光咱一個折戶村,要是各村都能把紡織搞起來,大家都有衣穿,有鋪蓋,該多好。我想從咱村挑選些織布能手,到外村教……。”

  “好,你這個意見我贊成。”沒等郭愛妮說完,李順華就表了態。

  姚德增補充道:“一定派那些心眼好的、織布技術高的婦女去。”

  選派婦女到外村教紡織的事,就這樣決定了。從1944年3月份起,先后派出郝熬妮、孟秀英等八名紡織能手,分別到內陽、滑子、稻畦、明水等周圍的解放區的幾十個村里傳經送技,教會織手356名,帶動了這些村紡織運動的發展。因此,折戶以“老師村”而聞名全縣。這年6月,群眾選舉郭愛妮當勞動英雄。郭愛妮出席了太行區一專署在涉縣召開的勞動英雄代表會議,受到嘉獎。

  1946年,折戶婦女紡織運動實現了歷史性轉變,折戶村的12至45歲的243名婦女學會了紡線,其中105名婦女學會了織布。全年織布21000斤,除滿足本村需要外,剩余布700尺,賺款294800元。擁有織布機50架,紡花車140輛,紡紗機6架,軋花機2臺,織機1臺。12月,郭愛妮、姚德增出席了太行區在長治召開的第二次群英大會,分別榮獲了“紡織英雄”、“合作英雄”稱號,還獎給折戶村書有“紡織方向”的錦旗一面。大會生產展覽館和編輯的《紡織運動與紡織英雄》一書,分別介紹了郭愛妮的典型事跡和經驗。

  1947年,郭愛妮促成折戶黨支部提出“提高織布技術”、“提高織布效率”的口號。為此,合作社請來智文元等3名老師及兩名木匠,傳授手拉梭織布技術,制造手拉梭織布機。到年底,全村擁有手拉梭織布機36臺,大部分織婦學會手拉梭織布技術。全年紡線2884市斤,織布2627市斤,獲利2094298元(冀南幣)。當時大家編了一首順口溜,表達了手拉梭織布機的優勢,群眾們喜歡稱做快機子:“快機子,真不錯,手拉自來梭,又輕巧,又靈活,一天能織五丈多。”

  紡織運動的開展,折虎村的農民們不僅有了新衣服和新被子,而且還有了多余的布匹。趕集的時候,不再是農民們拿著糧食去換布匹.而是婦女們拿著多余的布匹去換牲口和日用品了。全村在郭愛妮教會織布的短短的幾年的時間里,已經添了幾十頭毛驢。毛驢不僅可以耕地,馱運東西,還能夠代替婦女推磨、拉碾子磨面,在很大程度上節省了勞動力,解放了生產力,提高了生產效率。

  縣委、縣政府對折戶村以郭愛妮為首開展的紡織運動取得的成績,高度重視,充分肯定,積極總結和大力推廣折戶村開展紡織運動的經驗??h、區委主要負責同志親自抓了互助、合作、紡織、副業四大發展,響亮地提出“村村有個合作社,組組有臺織布機”的口號。責成縣婦救會、縣聯社培訓紡織骨干。在稻畦、將軍墓、路羅三個區,舉辦訓練班六期,培養織手130名。為了以實際行動帶動群眾,縣委要求:縣、區干部,每人一輛紡花車,下鄉帶著棉花,走到那里紡到那里。于是,邢西縣婦女紡織運動,象雨后春筍般地開展起來,1944年出現了第一個高潮。據209個村統計,這一年織布機發展到403架,織婦達1001人,紡車發展到3369輛,紡婦達4026人。

  為了進一步推廣折戶村郭愛妮領導的紡織運動的經驗,讓更多的根據地的人民掌握紡織技術,1946年10月,縣婦救會、縣聯社在滑子村舉辦訓練班,請“老八路”智文元等當老師,傳授手遞梭織布技術,從而減輕了織女們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勞動效率。年終,老區(這時邢西、邢東合并為邢臺縣),紡婦達6430人,織女2974人,合計9404人,占婦女總數的67%。擁有紡車6131架,織機1333臺,紡線機61臺等。

  在此基礎上,加上實現了“耕者有其田”的農民,提高了革命和生產積極性,把紡織運動推向新高潮。1947年上半年與上年全年比較,老區紡線由47487市斤增到125829市斤;織布由40713市斤增到114496市斤;獲利由683072元增到120119360元(冀南幣)。

  事物的發展,往往帶有戲劇性變化??箲饡r期,日偽軍對我根據地實行“三光“政策和經濟封鎖,妄圖困死抗日軍民。結果,根據地人民在黨的領導下,走上“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道路,學會種棉花,搞紡織??棽加墒诌f梭到手拉梭,絞線由手搖紡車到腳踏紡紗機,生活由缺吃少穿到實現了豐衣足食。但平原區的農民,1945年9月解放后仍在使用反手搖紡花車、手遞梭織布機。

  為了改變這種狀況,1947年春,縣委決定送技術下山。從老區抽調楊長秀、王登榮、左海玲、劉盛蘭、孟永愛等12名優秀織女和5名能工巧匠到新區,傳授手拉梭織布技術,改造手遞梭織布機,促進了新區紡織運動發展,1947年上半年,紡線75000市斤,織布62545市斤,獲利68772300元(冀南幣)。

  在郭愛妮等帶動下,卓有成效的邢臺婦女紡織運動,使婦女走出家門,走向社會,參加生產活動,從而提高了婦女的經濟、社會地位,改善了家庭關系,在一定程度上振興了山區經濟,改善了群眾生活,戰勝了敵人的經濟封鎖,從而使根據地軍民度過了財政經濟困難,支援了革命戰爭。

  轟轟烈烈的邢臺婦女紡織運動,一直持續到1949年。1949年后,全國各城市均已解放,政府號召把棉花賣給國家,送到城市,支援城市工業的恢復和發展。因此,社會性的婦女紡織運動,逐步轉為一家一戶的自給自足活動。主要婦女勞動力,逐漸轉到農業生產上去了。

  但是,在歷時八年的婦女紡織運動中所體現的那種依靠黨和人民的力量,能夠戰勝任何困難的堅強信念,那種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革命精神,將永世常存。

  卓有成效的邢臺婦女紡織運動,在邢臺婦女解放的道路上,在邢臺人民革命斗爭史冊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建國后,婦女由紡織轉向田間生產,為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作出新奉獻。郭愛妮動員婦女學技術、學全活適應農業生產需要方面,對婦女過去很少下地、農活技術不全的實際,鼓勵動員婦女參加田間生產勞動和植樹造林、興修水利,學習種棉花、栽紅薯和養蠶、養豬等技術,克服勞動范圍的局限性,逐步由外行變內行、成為生產的多面手。郭愛妮為使受孩子拖累的婦女能夠騰出手走出家門,在同工同酬原則下,參加田間生產勞動,帶頭在全村創辦了托兒互助組。隨后,縣委及時在全縣進行了推廣。到1952年初,全縣托兒互助組已發展到458個。入托兒童1229個。解放婦女勞動力1881人。

  1953年2月15日農歷正月初二,毛主席進京后第二次外出進行視察工作,路過邢臺,邀請邢臺縣委第二書記、縣長張玉美上車,聽取了他關于邢臺縣農業互助合作工作的匯報。張玉美匯報農業合作化運動中婦女工作的情況。專門就郭愛妮早在抗日戰爭時期把老區的婦女組織起來搞紡織,建國后,婦女由紡織轉向田間生產,郭愛妮為使年輕婦女騰出手腳參加勞動,帶頭在全村創辦了托兒互助組,縣委及時在全縣進行了推廣的事跡,給毛主席做了匯報,毛主席聽后很滿意,給予了積極的肯定和高度的評價。

  1955年毛主席在《農業合作化高潮》一書中,為《邢臺縣民主婦女聯合會關于農業合作化運動中婦女工作規劃》一文寫了按語,對邢臺縣解放婦女勞動力的經驗給予肯定,高度贊揚了以郭愛妮為首的婦女運動。

  毛主席的這本書和毛主席對《邢臺縣民主婦女聯合會關于農業合作化運動中婦女工作規劃》此文的按語,使邢臺縣在農業合作化運動中重視婦女工作、大力發揮婦女作用的經驗做法不僅在全國廣泛推廣,而且得到了國外的關注。1957年7月15日,以阮氏十為團長的越南婦女訪華代表團在全國、省、專婦聯負責同志陪同下到邢臺縣進行友好訪問,聽取了縣婦聯的工作經驗介紹,考察了東汪、南王段兩個鄉的婦女工作,并且專門同創辦托兒互助聞名全國的女勞模郭愛妮進行了親切的交談和交流。給全縣人民留下了極其難忘的印象,進一步增進了中越人民之間的友誼。

  毛主席在列車上向張玉美縣長調查邢臺合作化運動中的婦女工作,并為邢臺縣農業合作化時期的婦女工作規劃寫按語,是毛主席臺縣婦女工作的充分肯定,是邢臺縣黨史上的重要事件。它充分體現了毛主席關于婦女運動要與社會主義改革和建設相結合的思想以及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實行男女同工同酬、提高婦女科學文化素質、大量使用婦女干部參與政治的思想,這些思想為中國婦女工作開辟了道路,指明了方向。

  郭愛妮,194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擔任折戶村婦女兒童救助會主席、婦女主任、村黨支部副書記,邢臺縣婦聯會副主任、名譽主任,當選省黨代會代表、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榮獲太行區二級紡織英雄、全國勞動模范和全國三八紅旗手等光榮稱號。1950年9月,郭愛妮參加全國英模會,受到了毛主席、周總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并合影留念;1953年4月,參加全國第二次婦女代表大會,又一次受到毛主席親切接見;1957年,出席全國農業勞模代表大會,第三次受到毛主席的親切接見,成為全國聞名的巾幗英雄。

  郭愛妮于1995年5月8日與世長辭,享年88歲。

  郭愛妮參加革命工作幾十年,表現了一個共產黨員的高尚情操和優秀品格,她對共產主義事業矢志不渝,對黨和人民忠心耿耿,對革命和建設事業兢兢業業,她艱苦樸素,廉潔奉公,謙虛謹慎,扎實工作,是黨的好干部,婦女的好榜樣。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紅星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2. 湖北石鋒:奇了怪了,貪污腐敗、貧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3. ?吳銘:為什么不從所有制角度分析問題呢
  4. 李光滿:從刀郎看中國文人的風骨
  5. 清華大學哈弗版經濟管理學院還有必要辦下去嗎
  6. “氫政治”: 三個顛覆性預測, 為何都指向中國?
  7. 星燧:普京的“閃電”中東行
  8. 2024請回答,中國市場經濟“邊”在哪里?
  9. 司馬南:黃金萬兩——一項美國的核心秘密
  10. 大蒜也有錯?
  1. 這輪房價下跌的影響,也許遠遠超過你的想象
  2.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3. 判處死刑,立即執行,難嗎?
  4. 送完一萬億,再送一萬億?
  5. 李昌平:我的困惑(一)
  6. 湖北石鋒:奇了怪了,貪污腐敗、貧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7. 不顧中國警告,拜登出爾反爾,解放軍發出最強音:絕不手軟!
  8. 又一處敬立毛主席塑像,各地紀念活動越來越多
  9. 紫虬:從通鋼、聯想到華為,平等的顛覆與柳暗花明
  10. 李昌平:縣鄉村最大的問題是:官越來越多,員越來越少!
  1. 張勤德:堅決打好清算胡錫進們的反毛言行這一仗
  2. 郭建波:《文革論》第一卷《文革溯源》(中冊)論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和文化大革命
  3. 郝貴生|如何科學認識毛主席的晚年實踐活動? ——紀念毛主席誕辰130周年
  4. 吳銘|這件事,我理解不了
  5. 今天,我們遭遇致命一擊!
  6. 不搞清官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尹國明:胡錫進先生,我知道這次你很急
  8. 三大神藥謊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現!面對發燒我們怎么辦?
  9. 說“胡漢三回來了”,為什么有人卻急眼了?
  10. 當心,他們要對孩子下手了!
  1. 張殿閣:在十大開幕式上執勤——記偉人晚年幾個重要歷史片段(二)
  2. 這輪房價下跌的影響,也許遠遠超過你的想象
  3. 《決裂》:我們到底要與誰決裂?
  4. 不顧中國警告,拜登出爾反爾,解放軍發出最強音:絕不手軟!
  5. 記憶:流浪漢張來娃兒
  6. 《鄧選》學習 (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