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紀念日。
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核試驗是15時(北京時間)在中國西部地區進行的。
首次核試驗的成功,標志著中國國防現代化進入了一個新階段。這對美帝國主義核壟斷、核訛詐的政策是一個有力的打擊,對全世界一切愛好和平的人民是一個極大的鼓舞。
周恩來總理在宣布喜訊時,會場都沸騰了,掌聲壓都壓不下來。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除了驗制時間短,效率高,技術先進外,對新中國挺直腰桿立足于世界有非凡意義,另外還有一個重要意義: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擁有核武器的發展中國家,也是唯一一個被承認的擁有核地位發展中國家。
當時擁核的美蘇是超級大國,英法是老牌發達國家,中國當年在經濟上跟它們無法相比。
中國投入的資金轉化成當時美元,大約在41億美元以上,這是個很沉重的經濟負擔,如果沒有毛澤東主席這一代領導人的魄力和決心,沒有“集中力量辦大事”體制優越性,根本不可能實現。
如果只算經濟帳,中國都很難達到今天的核威懾實力,而且全世界會聯合起來不讓你發展核武器。
后來搞的全是非法的,不被國際承認核地位。
中國核試驗成功消息傳出后,震撼整個世界,當時各國什么反應?無法一一去說,就挑個跟中國處境有些相仿,又是鄰居--印度,來分析吧。
印度的狀態
印度是僅次于中國的人口大國,建國時間比中國早兩年,也是一個農業國家,同屬第三世界,歷史上都有過被強國欺凌的歲月。
不同的是,印度建國前沒有經過重大戰亂,英國人留下了一個相對完好的社會結構,政治格局,管理體系。
在國際上給人印像也是萌萌噠,外層社會主義,里層資本主義,意識形態比較模糊。不像中國那樣被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全面封鎖。
中國核試驗前五個月,1964年5月26日,尼赫魯總理在官邸去世,印度政局陷入不穩定狀態,原財政部長德賽這一派政治勢力,離問鼎總理寶座只有一步之遙,但尼赫魯生前并不愿意德賽接班。
國大黨尼赫魯派都傾向于支持尼赫魯的女兒英.甘地參選并當選總理,但英.甘地拒絕參選,理由是尚未從悲痛中走出來,她對父親去世后第二天國大黨各派就開始爭權的嘴臉,的確心里是極度反感的。
為了阻止德賽上臺,國大黨組成三駕馬車領導團隊:南達,夏斯特里,克利須那馬查里,內政部長南達為代理總理。
他們要爭取時間在黨團會議上推出新總理,而黨主席卡馬拉季說服各邦領袖投票給夏斯特里。
夏斯特里好處在于,他名望一般,權力欲望不強,樹敵不多,但也沒有鐵桿支持者,這是英.甘地接班之前最好的過渡人選。
他接班后,面臨的最大國內問題是糧食不足,喀拉拉邦已經不斷有人被餓死,而余糧邦又不愿意向缺糧邦提供糧食。
不久,印度便糧價飛漲,夏斯特里政府根本拿不錢來收購余糧邦的高價糧,而大糧商又不斷囤糧 ,伺機大發國難財。
夏斯特里作為總理,一個人單挑六個余糧邦:旁遮普,北方邦,拉賈斯坦,比哈爾,邁索爾,奧里薩,這就是印度政治格局特點之一:地方利益大于全國利益,到今天也無法改變。
夏斯特里在1966年1月11日在蘇聯塔什干病發身亡,之前他剛剛簽下《塔什干協議》結束了印巴戰爭。
他是一個不幸的總理,國內糧荒,又遇上中國核試驗成功,再打了一場印巴戰爭。還被美國嚴重羞辱(待會說)。
中國原子彈爆炸成功,這個沖擊波全世界都能感覺到,印度反應更為強烈。
當頭一棒
中國發展核武器,是絕密項目,美國CIA,蘇聯克格勃都多少有點數,三哥不知道,也不相信,而且國內正忙著糧食問題,糧食危機會引發經濟危機,再帶來政治危機,最后就是夏斯特里政權危機。
羅布泊一聲巨響后,印度整整蒙了兩天,10月18日,三哥們才開始蘇醒過來,官方和非官方各種爭論紛紛出現在輿論場上,到28日為止,是反應最激烈的十天。
當時美國總統林登.約翰遜正在馬里蘭州卡托克丁森林公園渡假,就是常說的戴維營。
約翰遜當天正蹲在門口抽煙,看女人,思考人生時,國務卿臘克斯,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CIA局長麥康都趕到了戴維營。
他們不是來湊牌搭子的,而是向總統匯報了中國原子彈爆炸成功消息,并緊急商量對策。
領導班子定下“穩人心,顧盟友”調子,本來赫魯曉夫下臺消息就讓美國夠糾結,現在總統更沒好心情了。
約翰遜當天趕回華盛頓,發表電視講話:
一,全體美國人民不必大驚小怪,不必恐慌。
二,不必高估中國爆炸的威力。
三,美國有能力保衛自己,保護盟友。
21日,美國原子能委員會才聲明,根據收集的數據分析,中國原子彈是采用鈾235的裂變裝置。
22日,卡內基學院核專家埃伯爾森表示,中國用鈾235而不是钚,這本身就是一個巨大成就,反正這不是一個落后民族在澡盆里能完成的事情。
印度的《印度斯坦時報》在19日聲稱中國在嚴重挑釁印度,毛澤東要將印度拖進核軍備競賽,破壞印度經濟,所以要理性應對。
這是兩天恐慌之后,印度大報的主流聲音,目的是平息慌亂心理,跟著美國調子走。
然而,22日之后,美國公開鈾235結論后,印度又緊張了。剛剛在當頭一棒中強裝鎮定的三哥,再次陷入恐慌情緒之中,要制造核武反制中國的呼聲再起。
24日,印度原子能委員會主席胡米.巴巴向全國發表廣播講話,呼吁制造原子彈,在沒有辦法攔截中國核攻擊情況下,印度必須馬上擁有核武器。
胡米.巴巴告訴三哥們,一枚200萬噸的核爆炸成本不過60萬美元,存備50枚原子彈的費用不過2000萬美元。
作為一名首席核專家講這種鬼話,將三哥們帶入激動情緒之中,原來政府說花費巨大,無力承受是假的。其它科學家再怎么就沒人信了,三哥更愿意相信胡米.巴巴的言論。
29日,印度內閣進行六小時辯論,結果會議上,內閣分成兩派:
一,支持馬上進行核計劃有:外長辛格,鐵道部長帕蒂爾等。
二,反對的有國防部長恰范,農業部長蘇布拉馬尼亞姆等。
總理夏斯特里支持反對意見,對于他來說,任何增加經濟負擔的做法,都會威脅到他的地位。
印度媒體則經歷了恐慌--強行鎮定-恐慌-輿論攻擊中國--自我安慰--習慣的各種階段。中國第五次核試驗,印度就很安靜。
有的媒體評論員,不斷引用美國說法,說中國威脅遠比想像中的要大,因為是鈾彈,而且中國導彈運載技術正在突飛猛進。
印度所有工業中心,北部大城市,全部處于中國核打擊目標范圍,再過十年,中國導彈將打到印度南部。
因此國大黨當局再不馬上開發核武器,是極大錯誤。
另外像《印度經濟周刊》則用罵架壯膽,它們說:一個乞丐就算手拿原子彈,也不會變成國王。
印度對策
11月,夏斯特里多方詢問后,才向公眾宣布,研制一枚原子彈將花費1.5億美元,根本不是胡米.巴巴所說的幾十萬美元。
真實費用肯定還不止,但印度人就是相信60萬美元造核彈的神話。
11月23日,印度議會一些議員則鼓吹中國是巨人,印度是侏儒的言論,在政治上對夏斯特里形成攻擊態勢。
夏斯特里面對議會一致要求馬上制造原子彈的呼聲,他必須在表決之前說服胡米.巴巴。
經過與原子能委員會成員兩次會商后,雙方妥協:先放棄研制核武器,但要加強核能(和平)技術發展。
11月27日,夏斯特里在下院否決了馬上進行核武開發的提案。
這時,印度給自己發展核武留下了一扇門,就是和平核能裝置開發。
印度核專家大多來自英國,胡米.巴巴就是劍橋的,核能甚至比中國發展更早,它有制造核武器能力,但一拖再拖,1974年才搞了一次小核爆,1998連續五次核爆,但失去了國際社會承認合法地位的最佳時機。
核武器在沒有實戰時,最重要的是擁有國際地位,而到今天全球也就五個合法流氓。
尋求保護傘
既然認為中國核武器威脅著印度,那么印度國家安全出路只有兩條:
一,馬上獨立開發核武器。
二,尋求國際保護傘
在放棄第一條情況下,三哥在全世界尋求第二條路,因為有了核保護傘,中國一旦對印度發動核攻擊,將陷入核大戰之中。
但印度沒想明白,它以為西方或蘇聯對它示好,等于可以給它核保護,為它跟中國打核大戰。
下院表決結束后,12月,夏斯特里首先自然去了英國,想說服曾經的主人給它核保護。
夏斯特里還公開說:有核國家(美蘇英法)應當為所有無核國家提供保護,當然也包括印度。
哈羅德.威爾遜首相在會見印度總理時,一切都好談,但三哥提到核盾牌時,被英國毫不遲疑拒絕掉。哈羅德首相甚至聲稱,沒聽過印度提出這種要求。
美國則給了印度很大羞辱,在夏斯特里上臺后,美印之間已經敲定印度總理195年訪問華盛頓的日期。
結果當夏斯特里提出要訪問美國時。白宮公開宣布取消這次訪問,就是說印度連當面向美國提出核保護請求的可能都不存在。這次訪問被單方面取消,被印度視為國恥。
法國佬除了對賣武器有興趣,核保護傘連聽都不想聽。
1965年5月中旬,夏斯特里訪問莫斯科,他在蘇聯訪問時,中國在5月14日,爆炸了第二顆原子彈。
原先正在溝通的蘇聯對印核保護議題,直接被中國核爆打斷,蘇聯甚至拒絕在《蘇印聯合公報》中提及中國對印度核威脅內容。
5月16日,兩國公報發布后,夏斯特里回國又被議員們一通亂噴,三哥們認為他在莫斯科至少要得到蘇聯哪怕是口頭式保護承諾,但什么也沒有。
9月印巴戰爭爆發,美國切斷了對印度軍事經濟援助,而中國明顯站在巴基斯坦一邊。
戰爭伴隨著糧食問題緊緊纏繞著夏斯特里內閣,核問題被擱在了一邊。1966年1月,夏斯特里在塔什干病故。
英.甘地終于大權在握,這樣胡米.巴巴又重新活躍起來,他又告訴英.甘地印度在18月內就可以造出原子彈。
之前他還在1965年麻省理工大學校長韋舍爾訪問新德里時,請韋舍爾向白宮轉達印度請求美國提供核爆裝置的呼聲。
隨后,胡米.巴巴去華盛頓進行核能學術交流時,還向美國副國務卿保爾提出一樣的請求,被美國統統拒絕。
就在胡米.巴巴慫恿英.甘地發展核武時,他的生命結束離夏斯特里只有13天,1966年1月24日,他在前往維也納參加國際核能科學顧問會議時,飛機在勃朗峰(阿爾卑斯山最高峰)失事,不幸遇難。
在他死后,英.甘地任命薩拉巴伊為印度原子能主席,而他跟胡米.巴巴完全相反,要求叫停民用核能開發項目。
1967年6月,中國氫彈爆炸成功,印度再度群情激昂。
政府里主管核項目的拉馬納堅決要將巴巴的事業進行到底,在一番較量后,薩拉巴伊不再反對開發核武。
1970年,印度普爾那姆核反應堆建立,邁出了走和核武的實質性一步。
4月,中國人造衛星上天,印度認為國家安全到了極度危險境地,重新評估了核武項目。
印度也不再加入《核不擴散條約》,在此之前印度是《核不擴散條約》最積極倡導者,它想制定限制中國的游戲規則。
美國則跟印度相反,它對《核不擴散條約》主張的內容是限制無核國家獲得核武器能力,令印度大失所望。
蘇,法,英,都支持美國關于《核不擴散條約》主張,印度是主張通過條約來消滅有核國家的核彈頭,它也真的相信自己可以說服核國家。
印度后來在1998年宣布自己是核國家,但是它的技術不成熟,也不被承認。
從中國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到今天,中國可以對全球任何角落進行核打擊,有陸基,海基成熟體系,還在發展戰略轟炸機。
印度在核武發展上,有兩個問題
一,錯誤地夸大中國對印度的核威脅,中國難道是為了印度才發展核武?傻不傻。
二,領導層缺乏魄力和眼光,時間拖越久,外部制約越大。
“乞丐手里就算拿著原子彈也成為不了國王”,這是三哥當年說中國的。
可是三哥不懂我們又不想當國王:
我們要做天下的主人!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