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齡:86至88問楊繼繩:毛主席真認為徐水糧食吃不完嗎等三篇
86問楊繼繩:毛主席真認為徐水糧食吃不完嗎
1958年8月4日,毛主席到徐水視察。人民日報記者康濯寫了一篇《毛主席到了徐水》。其中有這樣一段文字:
(毛主席)又讓寫了寫他們的名字,并把每個名字都念了一遍。接著就抬起頭來問他們:
“今年的麥子收得好嗎?”
“很好!比哪一年都強。”李江生回答。
毛主席又問:“每畝平均多少斤?”
支書閻玉如答道:“七百五十四斤”。
毛主席笑著“啊”了一聲,贊嘆地說:“不少啊!”隨后又問大秋作物的預計產量;問了社里的,又問全縣的。縣委書記張國忠告訴主席說,今年全縣夏秋兩季一共計劃要拿到十二億斤糧食,平均每畝產兩千斤。張國忠又說,主要是山藥高產,全縣共種了春夏山藥三十五萬畝。毛主席聽過以后,不覺掙大了眼睛,笑嘻嘻地看了看屋里的人,說道:
“要收那么多糧食呀!”這時候,主席顯然是想起起了張國忠在路上介紹的本縣情況,就伸出又厚又大的堅強的巴掌,算帳一般地說:“你們夏收才拿到九千多萬斤糧食呢!秋季要收十一億呀!你們全縣三十一萬多人口,怎么吃得完那么多糧食啊?你們糧食多了怎么辦啊?”大家一時被毛主席問住了。后來,張國忠答道:
“糧食多了換機器。”
毛主席說:“又不光是你們糧食多,哪一個縣糧食都多!你換機器,人家不要你的糧食呀!”
李江生說:“我們拿山藥造酒精。”
毛主席說:“那就得每一個縣都造酒精!哪里用得了那么多酒精啊!”
毛主席呵呵笑著,左右環顧地看看大家。大家不覺都跟著笑了起來。張國忠也笑道:
“我們只是光在考慮怎么多打糧食!”
毛主席說;“也要考慮怎么吃糧食哩!”
很多人都在私下里互相小聲說著:“毛主席看問題看得多遠,看得多周到啊!”
“其實糧食多了還是好!”毛主席又笑道,“多了,國家不要,誰也不要,農業社員們自己多吃嘛!一天吃五頓也行嘛!”
……
毛主席又看了玉米和谷子,看了糞堆形的山藥和每條道栽四行秧子、八行秧子以及十二行秧子的幾種山藥。在每一塊不同的地里,都要問每畝栽多少棵秧子,施多少底肥,追肥怎么上,畝產多少斤。主席聽到那些山藥都是畝產二十五萬斤,有的竟計劃畝產一百萬斤,不禁又笑著問道:
“你們這糧食吃不完,怎么辦呀?”
……
楊繼繩在《墓碑·第一章、燕趙悲歌》中將記述毛主席視察徐水的這一小節的標題命名為《徐水鬧劇》,并煞有介事地發表議論:
“徐水的糧食真的吃不完嗎?實際上,徐水當年糧食畝產最低為200斤,最高為350斤,當時有耕地86萬畝,按350斤算,總共可收3億斤,只有張國忠說的12億斤的四分之一。”
而我們要問楊繼繩的是:毛主席真認為徐水的糧食吃不完嗎?
答案是,毛主席根本就不相信徐水的糧食有這樣高的產量,哪有可能真認為徐水糧食吃不完!
試想,對大寺各莊合作社這個小范圍內小麥平均畝產750斤即發出“不少啊”的贊嘆,毛主席能相信徐水全縣這個大范圍內糧食平均畝產2000斤嗎!會相信山藥畝產25萬斤甚至100萬斤嗎?
“算帳一般地說:‘你們夏收才拿到九千多萬斤糧食呢!秋季要收十一億呀!’”這句話明白無誤地表示出質疑、不相信。接在這句話后面的本應是一個問號:一季之隔的十幾倍糧食產量增長從哪里來?
這是任何一個想到要算賬且已算出這筆賬的人心里必定要產生的問號!但是,毛主席沒有向張國忠直截了當的提出這個問號,而是轉了個彎子裝起糊涂來,提出了“糧食吃不完怎么辦”?并“認認真真”地和群眾討論怎樣破解這個問號,又在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討論中最后出了一個“一天吃五頓”的“妙招”!
“糧食吃不完怎么辦”之問,只是一句恢諧風趣的笑談!
可能有人要問了:毛主席為什么不說明白話?為什么要裝糊涂?
這個問題很簡單。因為毛主席到徐水,是來調查了解基層情況的。要是他扳著面孔當場批評大家弄虛造假搞浮夸,浮夸風的真實情況還能在他的面前表露出來嗎?譬如,要是毛主席當時一本正經地向張國忠提出這個秋季11億斤糧食從哪里來的問題,在張國忠啞口無言的同時,全場的輕松熱烈的氣氛馬上就會凝固,毛主席也只能打道回府了!
再看《毛主席到了徐水》 :
毛主席到了縣委會,頭一句話就同省委解書記和張副省長說:
“這里的干勁不小哩!”又對大家說:“世界上的事是不辦就不辦,一辦就辦得很多。過去幾千年都是畝產一二百斤,你看,如今一下子就是幾千上萬!”
這不,當回到縣里,面對兩個省里干部時,笑語連珠的毛主席就不再笑了。
一句“幾千年都是一二百斤、一下子就是成千上萬”,難道還不足以表達毛主席對這個不可思義的“巨變”的強烈不滿嗎!
87問楊繼繩:為何省略、增添《毛主席到了徐水》的這些內容
毛主席是否相信徐水的糧食高產數量,是否真的認為徐水的糧食吃不完?稍有理智的人都明白:不是的!當年報道這件事的人民日報記者康濯和刊出這篇報道的《人民日報》明白不明白,我們無法得知,但是,卻可以肯定,楊繼繩心里是非常明白的:毛主席不相信!要不,他在摘引康濯文章時,為什么要省略這些關鍵的內容呢?
省略一
請看《康濯:毛主席到了徐水》(附一):
(毛主席)接著就抬起頭來問他們(大寺各莊的干部):
“今年的麥子收得好嗎?”
“很好!比哪一年都強。”李江生回答。
毛主席又問:“每畝平均多少斤?”
支書閻玉如答道:“七百五十四斤”。
毛主席笑著“啊”了一聲,贊嘆地說:“不少啊!”
全社平均畝產七百五十四斤就贊嘆“不少啊”的毛主席,有可能會在接下來的談話中相信縣委書記張國忠的“全縣平均畝產兩千斤”嗎?!會相信“山藥畝產25萬斤甚至100萬斤”嗎?!楊繼繩深知這個“七百五十四斤”在康濯這篇文章中的“反作用”,所以,就把這個內容省略了。
省略二
再看《康濯:毛主席到了徐水》:
“其實糧食多了還是好!”毛主席又笑道,“多了,國家不要,誰也不要,農業社員們自己多吃嘛!一天吃五頓也行嘛!”
網上多有蠢夫拿“一天吃五噸也行嘛”取笑毛主席,然而,楊繼繩在引用這段話時,卻把它毫不猶豫地刪掉了。是幾十萬字的 《墓碑》多了這八個字就會不堪重負嗎?當然不是的!原因沒別的,也是他敏感地覺察到了這八個字的“反作用”!因為,只要不是智障白癡,誰都明白,這是一句十分明顯的逗趣的玩笑話!因為,只要不是智障白癡,誰都知道,人的食量有限,一日飽食三餐即可滿足生理的正常需要,不會隨著用餐次數的增多而無限的增加食量。
除了省略康文上述關鍵內容外,楊繼繩還捎帶給康文增添重要內容。
楊繼繩在引用康濯文“毛主席又嘻嘻笑著,不斷點頭”的后面添了一句:
“最后,毛澤東向張國忠提出了建立人民公社的建議。”
可是,康濯文中并沒有這個內容,只有一句“大寺各莊早已醞釀的公社,也在這天黑夜正式成立。”
這就是說,大寺各莊人民公社的建立,并不是毛主席建議成立的,而是“早已醞釀”后定在毛主席視察這一天成立的。
子虛烏有的“稱贊”
《墓碑》:“毛澤東稱贊這里的食堂,稱贊這里的軍事化組織,稱贊這里的水利建設,稱贊這里的幼兒園。”
其實,這些“稱贊”都是子虛烏有。
康濯此文,雖然遣詞造句的文學色彩比較濃厚,但是記事還算比較客觀,文中的毛主席對于看到問到的情況都沒有作出肯定或否定的正式表態,大都是用“點頭”、“微笑”、“微微笑著”和風趣詼諧的笑語應對。即使對小麥畝產754斤發出的 “不少啊”贊嘆,也并不表示認同了小麥畝產754斤。所以,康濯理解的“贊嘆”應理解為驚嘆更加合適。一個月前曾作過“我同意趙紫陽同志的意見,早稻每畝能收300斤已經很好”的批示(81問楊繼繩),毛主席不可能對這個未經核實的小麥畝產754斤盲目給以稱贊的。而出于了解情況的需要,又不能當面提出質疑,所以,只好用了這個可以理解為“!”和“?”的“不少啊”。
“毛主席又左右環顧地笑著和大家點頭,他老人家顯然是對社員們的生活感到滿意”、“毛主席微微地笑著,看來是對這里戰斗化的干勁很感興趣”。康濯的這兩個主觀臆想并不能代表毛主席的真實意思。應該說,見人就點頭、就微笑,更多的還是出于禮節性,體現出的是毛主席的親民形象。
“是呀!人人都吃食堂,社社都辦幼兒園……”,并不等于稱贊這里食堂和幼兒園。
“這個縣是十一萬多勞力,抽出了四萬多搞水利、打機井、辦工業,只有七萬多人搞農業啊!”并不等于稱贊這里的水利建設。
“他們這里又解放婦女勞力,又搞軍事化,全縣農業社搞了九十多個團,兩百多個營。他們就是這個辦法哩!”并不等于稱贊這里的軍事化組織。
“他們就是這個辦法哩”,并不等于他們這個辦法就是好!
上面這幾句話說的僅僅是毛主席看到和了解到的徐水縣的一些具體情況而已!
綜上所述,楊繼繩在這里玩弄的是“借刀殺人”計,借康濯的文,通過刪、添等手法,把毛主席描成一個任人愚弄的昏庸至極的大傻瓜和浮夸風、共產風的總根子!
88問楊繼繩:這不就是“徐水鬧劇”的“完美”結局嗎
《墓碑·第十一章、燕趙悲歌·一、徐水鬧劇》:1958年11月上旬,中共中央召開第一次鄭州會議。這是糾正大躍進的偏差的第一次會議。在這次會議前,毛澤東就看到了徐水問題的報告。在鄭州會議上,毛多次批評徐水。11月10日,鄭州會議結束,毛澤東拿起《中辦機要室關于在徐水縣勞動中所見所聞情況報告》看了又看,最后批給河北省委第一書記林鐵和書記處書記張承先:“此件是說徐水縣情況的,長處短處都有,請你們研究一下,此種情況,可能不止一個社有。”批完后又加了一句:“此件,你們帶回去,我不要了。”從此,徐水的報道很快在報刊上銷聲匿跡。
楊繼繩不吝筆墨,大量引用《毛主席到了徐水》的文字,并省略其中的關鍵句子,同時增添內容,以求得攻擊詆毀毛主席的最“佳”效果。可是,現在輪上毛主席批評徐水了,他卻惜墨如金,毛主席為什么批評徐水,毛主席怎么批評的竟然一字不提!
《中辦機要室關于在徐水縣勞動中所見所聞情況報告》這份對于徐水問題至關重要的文件的具體內容,也是只字不提!
不過,從文件的標題來看,這是中辦機要室的干部在徐水參加勞動時的所見所聞,向毛主席報告的都是他們調查得來的第一手資料。那么,是誰派他們去徐水邊勞動邊調查的呢?從“此件,你們帶回去,我不要了”進行分析,結論只能是毛主席!因為,如果是中共中央派出的調查組向中央呈送的報告,毛主席無權作出“我不要了的”處理(楊繼繩如認為我的分析結論錯誤,請將此事予以詳細說明)。
這樣一來,楊繼繩稱之為“徐水鬧劇”的所謂鬧劇,基本脈胳就非常清晰了:1958年8月4日,毛主席來到徐水進行調查,他用風趣幽默的語言與接受訪問的干部群眾直接交流,取得了徐水浮夸風的第一手資料。他感到僅有自己走馬觀花的調查還不夠,回京以后,又派中辦機要室工作人員到徐水深入到群眾中作進一步的調查。 在取得翔實材料后,徐水便理所當然的成了浮夸風的典型,在三個月后的糾正大躍進偏差的鄭州會議上,受到了毛主席的多次批評。
毛主席在糾偏會上對徐水的多次批評,這就是楊繼繩所嘲弄的“徐水鬧劇”的“完美”結局!說明它不是什么“鬧劇”,而是一部正劇。當年,它是毛主席親自主演的糾正大躍進偏差的嚴肅的正劇!今天,它成了一部反映毛主席當年糾正大躍進偏差的真實歷史劇!
附:人民日報《毛主席到了徐水》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122/11/58063_261722303.shtml
《墓碑》所引的《毛主席到了徐水》
毛主席到了徐水
徐水的創造吸引了毛澤東。1958年8月4日,他親自到徐水視察。人民日報記者康濯是這樣描述的:“人們興奮得跳起來,興奮得心神無主地南北跑動,人們歡呼領袖,向領袖伸過手來”。毛主席“不時地站住,不停地呵呵笑著,他那集中了上下古今的勞動人民智慧的眼睛看著大家,他那大山般魁偉的身軀和海洋般寬闊的額頭,發出萬道光彩,照射到每一個徐水人的火焰熊熊的心上。”康濯寫的報道至8月11日才發出,其所以晚發一個星期,是因為送中央審定耽誤了時間。報道還說:
縣委書記張國忠告訴主席說,今年全縣夏秋兩季一共計劃要拿下十二億斤糧食,平均每畝產兩千斤。張國忠又說,主要是山藥高產,全縣共種了夏山藥三十五萬畝。毛主席聽了以后,不覺睜大了眼睛,笑嘻嘻地看了看屋里的人,說道:
“要收那么多糧食呀!”這時候,毛主席顯然是想起了張國忠在路上介紹的本縣情況,就伸出又厚又大的堅強的巴掌,算賬一般地說:“你們夏收才拿到九千多萬斤糧食呢!秋收十一億斤呀!你們全縣三十一萬多人口,怎么能吃得完那么多糧食啊?你們糧食多了怎么辦啊?”
大家一時被毛主席問住了。后來,張國忠答道:“我們糧食多了換機器。”
毛主席說:“又不光是你們糧食多,哪一個縣糧食都多,都想換機器,人家不要你的糧食呀!”
李江生說:“我們拿山藥造酒精。”
毛主席說:“那就得每一個縣都造酒精!哪里用得了么多酒精啊!”
毛主席呵呵笑著,左右環顧地看看大家。大家不覺都跟著笑了起來。張國忠也笑道:
“我們只是光考慮怎么多打糧食。”
毛主席說:“也要考慮怎么吃糧食呢!”
很多人都在私下里互相小聲地說著:“毛主席看問題看得多遠,看得多周到啊!”
“其實糧食多了還是好!”毛主席又笑道:“多了,國家不要,誰也不要,農業社員們自己多吃嘛!”
……
主席聽到那些山藥都是畝產二十五萬斤,有的計劃為畝產一百萬斤,不禁又笑問道:
“你們這糧食吃不完,怎么辦呀?”又對鄉、社干部說:“糧食多了,以后就少種一些,一天做半天活兒,另外半天搞文化,鬧文化娛樂,辦大中小學,你們看好么?”
大家都說好,都聽得高興。有人告訴主席,說這個社已經辦起了共產主義紅專大學;主席驚喜地“啊”了一聲,笑著直點頭。
......
毛主席到了縣委會,頭一句話就同省委解書記和張副省長說:
“這里的干勁不小哩!”又對大家說:“世界上的事是不辦就不辦,一辦就辦得很多。過去幾千年都是畝產一二百斤,你看,如今一下子就是幾千上萬!”
毛主席又問了問河北省其它地區莊稼情況,又了解了一下徐水去冬今春實現水利化和今年抗旱的情況。最后,指示徐水縣委要早抓明年糧食規劃,要多種小麥,多種油料作物,種菜也要多品種,這樣來滿足人民的需要。又說:“小麥地一定要深翻,翻到一尺以上;以后人民就主要吃小麥,玉米和山藥喂牲口,喂豬;豬喂多了,人民就多吃肉。
徐水的糧食真的吃不完嗎?實際上,徐水當年糧食畝產最低為200斤,最高為350斤,當時有耕地86萬畝,按350斤算,總共可收3億斤,只有張國忠說的12億斤的四分之一。
毛澤東稱贊這里的食堂,稱贊這里的軍事化組織,稱贊這里的水利建設,稱贊這里的幼兒園。這一切使他十分興奮。他情不自禁地說:
“下邊真好啊!出的東西真多啊!”又笑著對大家說:“北京就出不了什么東西。你們說,北京出什么呀?”
“北京出政治領導,”張國忠說,“出黨的總路線!”
毛主席又嘻嘻笑著,不斷點頭。
最后,毛澤東向張國忠提出了建立人民公社的建議。據辛平考證,這是毛澤東第一次向一般領導干部提出人民公社。但是,毛澤東向高級干部講人民公社就是幾個月以前的事了。
晚上7點半,毛澤東的車隊剛離開徐水,縣委馬上召開了全縣電話會議。“鄉鄉都在電話會議上向毛主席宣誓,保證今年糧食畝產平均超過兩千斤,保證工業的百花也要在全縣處處爭奇斗艷,保證整風和思想也一定要豐收,保證各個戰線上都有無數衛星發射上天,要把天上的星星都遮沒。”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