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亞洲研究系教授、《高家村》作者高默波,為上海大學的師生帶來了一場題為《制約,還是反制約:1960年代中國的發展策略與國際環境》的講座。
關于講座主題,高默波做了這樣的說明:制約的意思,是說中國國內——尤其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政策與策略的發展,受到國際環境的制約。他之所以選擇這個題目,既與他的研究對象高家莊有關,與文化大革命研究有關,也與上海大學歷史系徐有威教授的小三線建設研究有關——因為對小三線建設的研究,恰恰涉及上世紀六七十時代中國國內的政策與發展策略。
講座的開頭,高默波以自己長期工作和生活的澳大利亞為例,說明國際環境對國內發展的影響:澳大利亞國內的良好經濟形勢,與中國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的強勁經濟增長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正是由于中國對基礎設施建設的強烈需求,以及民眾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才使得澳大利亞能夠不斷向中國出口鋼材、牛肉、葡萄酒、奶粉等商品。
此后,高默波提到,上世紀五十年代以來,生活在中國大陸的居民留下的最為深刻的記憶,就是匱乏和饑餓,尤其是與韓國、日本、新加坡、中國香港和中國臺灣相比,這種匱乏和饑餓的記憶顯得尤為突出。但是事實上,與同為第三世界國家、發展水平比較接近的印度相比,中國在人均壽命、識字率、婦女解放程度與人均糧食消耗量這些數據上都占據優勢。
高默波認為,不能簡單地將中國大陸與韓國、日本、中國香港和中國臺灣進行比較,必須將冷戰時期的國際環境納入考慮。香港經濟的發展,受益于冷戰時期作為中國大陸對外交流的中轉站地位。日本、韓國、新加坡與中國臺灣,則得益于朝鮮戰爭與越南戰爭時期獲得的來自美國的支持。與它們相反,中國在冷戰時期遭到了全面封鎖,與外界的經濟、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交流都被切斷,最后又與蘇聯決裂,遇到了極大的困難。
在這種國際環境之下,三線建設應運而生。高默波認為,三線建設的首要目的是國家安全:為了應對來自蘇聯和美國的核威脅。無論是優先發展國防工業和重工業,還是將工業基礎設施轉移到內地,都是出于這個考慮。而發展這些工業的資金積累,則來自于工農產品價格剪刀差。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后期,重工業與國防工業的發展需求下降,輕工業得到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從而也就迅速改善。高默波說,這一戰略決策的轉變,也與國際形勢的變化有關,尤其是與美國改變對華策略有關。而美國改變策略,主要出于兩個原因:一個是盡快結束越南戰爭,這需要來自中國的支持,另一個原因,則是需要聯合中國來共同制約蘇聯。
高默波說,對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出現的饑餓現象,現在有很多解釋。按照經濟理性主義的解釋,是因為當時農村的集體所有制,也就是所謂的“大鍋飯”、“鐵飯碗”,導致了出工不出力的偷懶行為,從而使得農村生產力下降。高默波對這種解釋提出了異議,就他在高家村的親身經歷來看,高家村的村民并沒有因為集體所有制而偷懶,勞動同樣很勤奮,“高家村三百多人,分為兩個生產隊,大家都是親戚,誰偷懶誰不偷懶,清清楚楚,每年開一次民主評議會,每一個人的勞動態度,出不出力,能不能干,都是要評分的,分數由大家坐在一起討論,生產隊根據分數來分配產品,另外,還會按照人口分配基本口糧”。
高默波認為,當時的農村生產力之所以上不去,有著復雜的原因,技術原因是其中的重要因素,“用農家肥去種地,產量是很低的,化肥投下去效果就立竿見影,但是當時沒那么多化肥”。他說,上世紀七十年代,中國的國際環境改善以后,得以進口生產化肥和農藥的設備,糧食產量才迅速提高,“經濟理性主義解釋看起來行得通,實際上并不是這樣”。
最后,高默波總結說,任何國家制定的經濟政策都要考慮到國際環境,這里面存在制約和反制約的關系,也就是怎么在大環境的制約下來制定具體的國家政策,“明確了這個前提,我們才能對毛澤東時代、后毛澤東后時代以及三線建設,做出合理的評價”。
采訪Q&A
您在講座中引用了自己的著作《高家村》,這本書的中譯本出版之后,爭議很大,不知您看過這些批評沒有,想過要回應嗎?
高默波:我看了一些。我沒有想著要回應,但是我最近看了一篇長篇書評,我還是想回應一下的。我可能在《高家村》新版的序言或前言里面進行回應。
那么,您的具體看法是什么呢?
高默波:就拿那篇比較長的書評來說,有些地方這位書評的作者有誤解,沒有理解我的意圖。誤解的原因可能出在英譯中上面,我那種微妙的反諷口吻被譯丟了。很多人認為我是在辯護,其實不然,我對兩邊都有批評。但是,他們說我上大學走后門,這我是不認同的,我認為他們應該嚴肅一點,不應該采取這種態度。
至于中國農村的問題,有些批評者提出的意見的確很尖銳,我們應該看到,左翼的、同情革命的人,中國、西方都有,只不過中國叫進步,西方叫激進。他們也認為,要解釋和評價中國的問題是有難度的,比如怎么看待大躍進,怎么看待三年饑荒,還有如何評價文化大革命,里面的很多問題是不能不承認的。但是我還是認為,研究這段歷史,不能純粹從個人經歷出發,還是要看到整個大的框架。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國際上的反共反華是一種潮流,國內有些講法其實是迎合這種潮流。西方的左派也不認同這些講法,認為這是迎合美國的帝國主義政策。我一直在努力糾正這種傾向,但是不太如意。我在西方被認為是站在中國政府立場上的,在中國被認為是與“前三十年”的立場保持一致的。但是,什么叫做站在中國政府的立場上呢?中國政府有很多個面向,很多種政策,這樣說太籠統了。我做了很多年孔子學院院長,也一直受到攻擊。有個網站叫Chinese Politics,各個駐華記者、外交官、中國問題專家,幾乎有名的研究中國的人都在上面。經常是我一個人跟許多人爭論,關于中國的問題,關于毛澤東的問題,關于文化大革命的問題。他們的意識形態傾向是很強的。
您從什么時候開始意識到,對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思考,應該放在冷戰的背景之下?
高默波:這是在我到西方生活和工作之后。最開始,我在中國國內的時候,也誤以為西方說的那一套東西是普適性的真理。但是在西方待久了之后,這套思想背后是有西方自己的利益的。很多人對我有誤會,認為我盲目崇拜毛澤東,我做的研究也是為了給五六十年代唱贊歌。其實不是。我只是一貫堅持獨立思考。我十三歲時就作為紅衛兵,在天安門廣場接受毛主席的檢閱了。當時其他很多人都激動得哭了,但是我在現場就很冷靜。對我來說,坐火車去北京都比這件事情更讓我激動。實際上,在我心目中是沒有英雄的。但是,從我個人在農村成長的經歷出發,我認為,中國國內對五六十年代的有些批評做得過分了,跟我熟悉的現實太不一樣了。
您是怎么對小三線工業建設產生興趣的呢?
高默波:這也是受到上海大學歷史系徐有威老師研究的影響。為什么搞小三線建設,其實還是出于國家安全的考慮,因為當時的國際環境太惡劣了。關于這方面的問題,我最近在寫一本書,快寫完了,總共十二章,涉及大躍進、“文革”、毛澤東時代和改革開放這些方面,叫做知識的制造和消費。很多人一看,知識怎么制造呢,又怎么消費呢?我主要關注的是,在不同的意識形態傾向之下,關于中國的不同故事是如何講述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