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真實的地主家是如何父慈子孝和現世安穩的
老田摘自《霍邱縣志》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2年
第四章:地主莊園李家圩
引子
李家圩座落在本縣馬店鎮以西約3公里處,是全國聞名的地主莊園。清光緒年間,曾掛過“雙千頃”牌(20萬畝)。解放前,土地占有面積居全國地主莊園之首,其政治勢力僅次于四川省大邑縣大地主劉文彩。李氏家族從清咸豐初年(公元1851年)開始發跡,到民國38年(1949),歷經四世,稱霸一方,殘酷地統治和剝削農民長達100年之久。
霍邱政府網圖片,李氏莊園正門
第一節 莊園建筑
一、選址
據民國17年(1928)《霍邱縣志》記載:李家圩“咸豐中,首筑寨”。當時掌管李家財產的是李道南、李亞南、李圖南弟兄三人,人們背后稱他們“大老道”、“二老道”、“三老道”。他們十分迷信風水,在選擇建圩地址時,遵循“靠山出人,近水出財,金銀都歸洼處來”的觀念,將圩址定在青山環抱、綠水環繞的平畈中央。背靠銀珠山,面對馬鞍山,東傍長山,西倚煤山,且有泉水堰、煤山堰兩溪,從東西兩方匯流圩前,環李家祠堂,繞馬鞍山東流入城西湖。風水先生稱此處為“藏龍臥虎”之地。
圩址確定后,于咸豐六年(公元1856年)開工,動用數百名工匠,同時強迫4000多家佃戶為其出工,燒磚瓦、挖濠溝、搬磚石、運木料,勞民耗資,歷10年營造,方告竣工。占地70多畝,有房屋430多間。佃農在出工建圩時,被凍、餓、累、體罰致殘致死的無計其數。農民王會友和趙大體弱多病,抬不動石頭,被李圖南用銅管旱煙袋活活打死。百姓說:李家圩是用農民的白骨堆砌起來的。
二、布局
建國前,站在跑馬崗上俯視李家圩、溝塹環寨,吊橋懸空,座北朝南一片青堂瓦舍。仔細看,一寨分三宅、一宅分四院,頭門至堂樓一線串珠,五排房一幢高過一幢,真是門庭似海深,一門一道關。
每宅頭門外,防衛濠寬兩丈,深數尺。濠外邊巨石護岸,濠內墻用丈余條石自水底壘砌,上接城磚高聳丈余。磚墻上有臥、跪、立三排射擊孔。在圩墻的東、西、北三面豎立6個炮樓,突出在墻外。炮樓三面都有槍炮眼,可供射擊。頭門樓屋頂上五脊六獸,正中間鐵打的雄鷹展翅俯沖,呈抓雞之狀。明間“吞金”,兩扇黑漆大門,鉚釘茶盞大,對聯書“凡事但求過得去,此心必須放平來”,偽告世人是慈善世家。門兩旁伸出黑洞洞兩門土炮,謂之大小“白龍”。門兩廂朝南開著石磨大兩個圓窗口,加之提起的吊橋和風吹尖叫的櫟樹,給人黑沉陰森的感覺。頭門旁,門朝北兩列矮房。西邊是飼料庫、槍兵舍。東邊有騾馬廄、長工房。門內開闊地南北寬180尺,東西長140丈。平時在這里訓練家丁,午秋二季就成為收租場。
二門前圩濠修成荷花池,養有“壽龜”,種植荷花。門楣上描金篆書“天荷仙府”四個大字,顯示其“大雅脫俗”。緊靠門前溝壩口立有上馬石,在此,武人要下馬,文人要落轎。門砧立有獅子臥鼓、張口獅子、盤球獅子三種款式石雕。
第二道門樓與第一道門樓的建筑形式基本相同。
二道門兩邊的廂房、耳房,分別用作碾屋、牢房和護圩親兵以及族門遠戚的住宅。三道門內別有洞天,按照封建等級制度設置不同功能特點的樓、堂、廳、閣和偏室、耳房、敞棚。三個院內都設有上下書房,供少爺、小姐讀書習字和接待文人雅士,配有精美對聯和字畫,非常雅致。
以柜房為主的庭院,供管家和帳房先生居住、活動,在此存放契約帳冊,以及作為接待商旅大賈,交談經紀的密室。
東院三道門內建有戲臺戲樓,常年供養一個戲班子(慶福班),為其一家一戶演出。
還有接待佃戶交租送課人的敞棚,以及存放糧食和其他食品的倉房。
四道門內,中、東、西三個院,都在一條橫線上,各院都建有大客樓或大客廳,庭院開闊,是宮殿式建筑:五脊挑角、重梁起架;24根立柱,每根直徑40厘米;上有掛匾,柱有抱匾,黑漆金字,扯坊下面雕有龍、鳳、獅、鹿、象撐拱,飾以彩繪。院內置有花臺、花池,專門接待達官貴人和豪紳。
在西院四道門內,建有頂禮膜拜、供奉朝廷圣旨的“圣旨樓”,金碧輝煌,雕梁畫棟,顯得森嚴肅穆。
三個院子最后一進都建有正堂樓,是尊輩長者養尊處優的居室。正中一間供奉著李家祖宗牌位,寶鼎燭臺是祭祀福祿壽三星及天地君親師的地方。
每院正堂樓兩側建有東、西堂樓,是小姐們的閨閣繡房,并配有供丫環使女居住的廂房,另有妾婢居住的矮屋。
整個建筑布局對稱協調,高樓矮屋檐牙交錯。大小院內房屋都是出挑廊檐,通往院落的露天有路廊相連,或有腰門相通,廊腰縵回。此建筑形式夏避驕陽,即使滂沱大雨,漫地逕流,穿廳過院也不濕鞋。
天井小院嚴密緊湊,廳堂庭院大而不曠,布以花臺、花池,雇用專職花匠栽培四季應景花卉。
圩內修有三口磚井,各有用途,東井供人飲用,西井飲馬,院內井專供澆花。
三、建筑技藝
整個房舍建筑,都是馱粱起架結構,重梁木椽,笆磚鋪頂。靠墻立柱一半嵌入墻內,一半露在墻外,呈弧形,并有鐵制墻鉤穿墻而過,巴結墻身。立柱油漆黑亮。
立柱下面有磉墩,既可承受壓力,抬高建筑物,又可防潮,磉墩用青石琢成,有扁鼓形、長鼓形、方形、六角形,雕刻各種紋飾。
房內方磚鋪地,磚的規格視廳堂大小,尺寸各異,或鋪成斜紋形,線條直曲有序。院落用方石鋪成。
各層廊檐下都有石階,用堅硬青石琢成,寬50厘米,厚20厘米,長3—4米不等,從南到北2至7級逐幢增高。東院堂樓地勢略高,臺階7級。西院堂樓地勢較低,臺階9級。
在窗臺以下為純磚砌成的基礎墻,石灰漿砌,橫平豎直,做工精細,墻厚50厘米。窗臺以上墻身是“金包銀”砌法,俗稱“里生外熟”。外墻只砌一條磚厚的墻面,白灰抹縫,內墻用土坯砌筑,堅固厚實,冬暖夏涼。
童墩(為木質柱頭墩)置于立柱柱頂之上,橫方和桁條之下,二榫之間穿連部位,雕刻蓮花形、金瓜形、扁鼓形等各種精美花紋圖案。
撐拱以房子出挑深淺而長短不同,長撐150厘米,分擔橫坊荷載。有圓柱形、扁坊形、四棱形,雕刻成龍、鹿、獅、鰲各種奇獸,造形逼真,刀工細膩,線條流暢,涂繪紅、黃、藍、白各種色彩,點綴襯托栩栩如生。刻“龍”寓意“青云直上”,刻“獅”意寓“祛邪”,刻“鹿”寓意“加官進爵”,刻“鰲魚”寓意“連年有余”。
扯坊于兩柱之間起到拉力作用,一般露于正屋檐下,或處于室內,有一間一扯的長坊,也有短坊。有長扁形、扇形、半金錢形,刻有人物、鳥獸、花卉、蟲魚,繪畫雕刻,寓意甚深,刻“扇”為“行善積德”,刻“魚”為“連年有余”,刻“水仙靈芝”寓為“佛人仙人”,雕“蝙蝠”寓為“福如東海”,雕“鴛鴦”寓意“恩愛”,刻“松柏”寓意“長生不老”,其他還刻有“和合二仙”、“八仙過海”、“二十四孝”等折子戲中人物,其雕刻技藝十分精細。
屋面為傳統瓦房建筑工藝,木框架作成后,在桁條上直釘木瓦椽,滿鋪小巴磚。上底瓦以后再作瓦梗,加上蓋瓦,一籠一籠直到檐口,作成各種眉毛形、扇形等瓦頭子。兩道瓦籠之間,加水淋子底瓦頭,以利滴水。凡是廳堂出挑的檐口內,都有卷棚,棚面加彩繪。
樓、堂、廳、室、廂房、耳屋,不論班挑翅角,一律都做有屋脊。脊座用瓦片線磚砌成,脊身是空心面磚燒制的,脊的高矮不等。面磚浮雕各種花紋,脊帽出邊走線,脊兩端配有龍、鰲獸頭。脊正中精塑多種獅、鶴等坐獸飛禽,十分壯美。
各道大門都是矩形,黑漆紅堂,書刻“國恩家慶”、“人壽年豐”、“龍飛鳳舞”等對聯。廳堂多為六扇或八扇格子門,其他有月洞門、橢圓門、六方門、花瓶門”,門頁制作精美,上為龜紋、破冰等各式花紋亮格,中下部抄角、起鼓、丟堂、木刻花卉,加以彩繪油漆。窗戶有矩形、扇形、圓形、六角形、菱形,窗扇制作的花墻豐富多彩。
在中院三道門內,又對稱地分東西兩院,門樓上有磚雕。西院刻“行恒”,東院雕“履素”,字體蒼勁有力。中院大客廳對面的照墻上,刻有斗大的“知命樂天”四個篆字。此院落尚保存,較為完好。
民國元年(1912),李漸亭投靠北洋軍閥政府,通過賄賂,買到一個稅務官的職務,在三河尖設卡,比其父輩更加殘酷地搜刮盤剝,對來往于正陽關至河南一帶淮河上的船只,任意搜查征稅。同時,他還當上三番幫會頭子,勾結當地土豪劣紳,開煙館、設當鋪,榨取不少“黑心錢”。隨于民國3年(1914),在馬店鄉馬井村(距西圩、老圩一公里處),又建造一座新圩寨(又稱東圩、雙圩),占地30多畝,雙圩溝、雙圩墻、雙吊橋,獨門入圩。圩四周設立碉堡,前后6層房、4道院,內有堂樓、客廳、書房、柜房、腰屋、花園等,屋內一律西式陳設,為李漸亭獨家居住。死后由其子李希良繼承。民國20年(1931),紅軍曾圍攻一個月未打開,僅將圩主李希良一人擊斃。此新圩寨于民國37年(1948),毀于戰火,現僅存圩溝、墻基,圩內已成耕地,種植莊稼。
第二節 地主經濟
李家圩地主占地20萬畝、分布在安徽、河南兩省五縣:潁上縣占地1萬畝,阜陽縣4000畝,金寨縣1400畝,河南省固始縣3萬畝,本縣15.46萬畝。
此外,還在本縣馬店、龍潭、城關等9個集鎮開設錢莊8處、當鋪7處、糧行6處、貨棧5處、煙土站1處、倉庫6處,在上海、南京、天津、大連、青島等大城市建公館7處,開辦茶館1處、大戲院2處、火柴廠和營造廠各一個。
一、發家手段
清朝咸豐四年至同治元年(公元1854年至1862年),霍邱遍地捻軍和太平軍,并多次攻占縣城。霍邱知縣英翰和典史兼縣丞尹錫源,曾先后逃到李家圩“避難”,李圖南兄弟3人殷勤招待。咸豐十一年(公元1861年),尹錫源在離去時,將印丟在李家圩,李圖甫趁機自制契紙,蓋上縣衙大印,霸占參加起義軍和流亡在外的農民土地。自此,李家圩土地由原來11頃擴大到數百頃。
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英翰因鎮壓捻軍有功升任潁州知府,李亞南前往投靠,當上阜陽三里灣卡官(稅務官)。他攔路、沿河設卡,對來往客商、船戶肆意加征苛捐雜稅,甚至沒收其財物,撈了不少黑心錢。遂在阜陽、潁上購房置地。船民、商人及當地市民對他恨之入骨,曾多次向官府控告,因有英翰庇護,不僅未告倒,李亞南反而變本加厲地橫征暴斂。為鏟除這個惡棍,船民們商定,輪流守候在碼頭上,等待出京的大官,向上控告。據傳等候三年,終于等到文華殿大學士、分管吏、戶、刑三部的大臣周祖培的親眷,由京城回河南商城省親。船民們殷情接待,船快到三里灣時,船民假稱要起大風,請求將“執事”收起,扯滿篷帆,駛過三里灣也未停靠。李亞南以為是大商船想逃稅,隨派兵乘船追趕攔截。上船隨意搜查辱罵,對年青女眷進行調戲。事發后,刑部派員嚴查。商民、船民、市民也紛紛控告李亞南種種惡跡。按清朝法律,本應抄家斬首。但英翰在奏折上只說“該員以官為家”,結果只將李亞南一人斬首示眾。據當地知情人說:李亞南死后運回本地時,有尸無首。李家請一木匠雕刻一個木質人頭(一說做一個面頭)安放其尸上,而后埋葬。
李圖南的兒子李鴻文(外號二黑子),被清廷委任為湖北鄖西縣知縣,上任后大肆貪污,獲得不少贓銀,也廣置地產。
清光緒三年(公元1877年),西大山奶奶廟有廟產300頃,李家圩圩主強行霸占,和尚不服,與他打官司,縣、州打不贏,老和尚上京告狀。途中,李家圩主用金錢收買旅店老板。將和尚毒死,其廟產終被李家霸占。
李家對四鄰農田,只要看中的,就強行買進,如不賣,就會慘遭暗殺。咸豐年間,牛集鄉楊橋村農民牛堯軒的爺爺,有幾畝田被李家看中,田價只給80串錢,強行收買。田主在回家的路上,被李家家兵殺死,并將田款奪回。農民謝益祥28畝耕地、8畝老墳地與李家田地相連,李家要買,謝家不愿賣,李家趁天旱。挖溝打壩,將謝家田地水路堵死。謝益祥叔父進李家圩說理,被李家指使兵丁吊打,回家自殺身亡,其田地終被李家霸占。
李家圩土地逐年增多,他們夸富說:人行百里不走人家路,馬走百里不吃人家草。
二、剝削方式
李家圩剝削方式多種多樣,農民租種他們田地,除收取實物地租外,另收雜課和雜役。此外,李家還兼放高利貸,開當鋪,經營工廠、糧行、鹽行、貨棧,用多種辦法對工人和農民進行剝削,剝削方式包括:
押金 農民租種李家的田地,上莊前,先要交足押金(俗稱貸頭),一般每畝田交押金30串錢(合大米100斤),并規定押金“三年連頭爛”。到時還要補交,如不補交,輕者被攆下莊,重則被送官府或捉進李家圩,施以酷刑,有的被活活打死。農民王慶堂的父親租種李家圩十石田(習慣畝100畝),上莊前交押金3000串錢,又送給李家圩“管家”進莊禮1000串錢,種了14年,共爛掉押金5000串錢,農民李亞先、李松先兄弟倆,因沒有按時補交被“爛掉”的押金,一個被捉進李家圩活活打死,一個被送進官府迫害致死。
調莊 李家圩先將荒田薄地租給農民種,待佃農經營幾年,把荒地變成熟地、薄田成了肥田后,借故說押金已爛完,要種田就要到另一個莊上去。這份好田,則以重押、重租租給另一家農民耕種。農民陳照興,租種李家圩田地,10多年被調過三次莊。最后調莊陳照興不同意,李家圩派兵丁將陳照興打得頭破血流,并搶走織布機等財物,強行攆下莊。
租課 李家圩出租田地,明里規定三成租課,即每收一石糧交租課三斗,實際超過五成還多。因為在正課之外,還有許多雜課、雜役。
正課(即地租) 每年午秋收獲后要一次交清,并規定應交的各種粗細糧的比例。一般稻谷占70%,小麥占20%,豇、黃、綠豆等雜糧占10%,災年不減,豐年還要增加租課。
李家圩收租課用的是加一的大斗(李夢庚在供詞中也承認:他家收租的斗比集市用的斗,每斗多三五斤),而且規定糧質必須干、飽、凈。
此外,在每年新糧登場前還要請“看司”(即幫李家圩看課催租人)看課,除好煙、好酒、好菜招待外,還要送“水禮”(即所謂跑路錢)給“看司”,否則,加重租課。交租時,要過登帳、量斗、進倉三關,同時要送筆墨費、灰土費、辛勞費“紅包”給帳房先生、斗把子、看倉的。對于把守“三關”的人員,稍有怠慢,他們或不登帳,要重交二次租;或說糧食不干凈,要佃戶把糧食弄到場上翻曬幾日,揚幾遍,過風車;或在量斗時裝得鼓鼓的,拍得實實的,每斗多量一升多;或推辭倉滿,暫不收,讓你等幾日;或叫你翻倉,把糧食由倉口翻到倉里。民國30年(1941),佃農范春之,送完租課,帳房先生未入帳,被逼交二回租課。
副課(即雜課) 李家圩規定除正課外,每租他家十石田,每年要交草課1萬斤(折稻2500斤)、棉花課皮棉10斤、油料課芝麻二至五斗、羊課40斤重的公山羊一只、鵝課10斤重的母鵝3只、雞鴨課3斤以上的雞鴨6只、魚課鯉魚或魚子60斤。另外還要送掃帚、刷把、鍋蓋及菱藕瓜果等等。凡是地里長的,水里養的,樹上結的,家里喂的,李家圩沒有一樣不課。
雜役 李家圩圩主還規定,凡租種他家田地的佃戶,都要無償地為其服勞役,隨叫隨到。如修碉堡、筑圩墻、蓋房子、鋪路、抬轎、喂馬、推磨、打碾、養豬、打掃衛生等等。所有的重活臟活,均由佃戶承擔,沒有任何報酬。如遇婚喪嫁娶,或老爺、奶奶慶壽,少爺、小姐過生日,則要佃戶再增派人員為其打雜,同時,還要送“賀禮”,稍有不慎,觸怒圩主,就會遭到毒打。農民劉三樵租種李家圩的田,派他17歲的兒子進圩當雜役,在鋪路時,因抬不動石頭,圩主說他偷懶,用皮鞭打得鼻口流血,當場死去。
僅地租一項,李家圩地主每年就收入糧食12萬石(折合1.8萬噸,可供10萬農民吃一年。
第三節 地主武裝
一、武力
李家圩豢養一支護圩守寨的武裝。清代,有兵丁200人左右,使用的是土槍、土炮,當時擁有大土炮兩門,小土炮20門,土槍600支;圩內可自制火藥,建有火藥庫。
民國時期,李家圩為增強防御能力,又新建一個圩寨。此時,李家圩兵丁擴充到400人,并強迫佃戶每家購買步槍一支,買不到槍的,交銀元80塊。民國20年(1931)前后,除老式武器外,新式武器有迫擊炮2門,手提式沖鋒槍20支,步槍300支,手槍100支,圩內有槍械修理所。
二、代表人物
在清朝咸豐至同治年間(公元1851~1866年),李家圩掌管軍事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李道南。開始在本縣組織團練,自任練總。后任清軍的候補參將,跟隨英翰到處追剿太平軍和捻軍。據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和民國17年(1928)《霍邱縣志》記載:“李道南,盡先候補參將,從戎有年,屢建戰功,由懷慶追賊(指太平軍和捻軍)至太和,晝夜兼行,積勞在營病歿”。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被清王朝追贈副將。
民國年間,李松泉(外號四胡子)繼承祖父掌管武裝,曾先后擔任霍邱西鄉一二三區鏟共義勇軍大隊長、保衛團團總、區總董、鏟共義勇軍第四團團長等職務。民國21年(1932),國民黨軍隊攻占霍邱后,師長徐廷瑤親自召見李松泉,并贈給迫擊炮2門、手提式沖鋒槍6支。隨后,蔣介石又特電嘉獎“力抵強寇,保衛鄉閭”。
民國24年(1935),當地土豪劣紳強迫老百姓出錢為李家圩豎碑(石碑豎在馬店東半公里處,后來人稱牌坊店子)。碑的正面刻有蔣中正特電嘉獎“力抵強寇,保衛鄉閭”。兩邊的對聯是:
“外攘而內安,效管子農兵御寇。
愛鄉及報國,繼曾公團練之名。”
碑的背面記述李家圩幾代人鎮壓太平軍和捻軍、反對紅軍的所謂“功德”。兩邊配聯是:
“灃湖灃水清,杰士挺身桃園再現。
鞍山千仞刀,豐碑對峙防躅長存。”
李松泉手握武裝,殺人如麻,群眾稱他“殺人魔王”。
三、罪行
咸豐年間,本縣農民紛紛響應太平軍和捻軍起義,反抗清王朝的黑暗統治。李家圩的三個老圩主李道南、李亞南、李圖南聯合本縣的大地主管、胡、劉、竇、趙、王、孫等,強迫農民組織團練鎮壓農民起義軍。他們一家先后殺害義軍及其家屬400多人。
咸豐七年(公元1857年),捻軍一部從淮北押運錢糧路經李家圩,大隊過后,李家圩出動兵丁截其后衛,劫掠許多金銀,并將俘虜的捻軍士兵綁在李家圩樹上殺死。
咸豐十年(公元1860年),本縣西山套參加捻軍和太平軍的農民陸續返回故鄉,李家圩出動兵丁前往圍剿,一夜間將西山套農民房屋全部燒盡,殺人無數,雞犬不留。
在此前后,李道南當上清軍參將,從懷慶(今河南省沁陽縣)到太和,殺害起義軍和農民難以計數。據當地老人說:他路過家鄉時,馬身上的毛被人血凝住。
民國16年至21年(1927~1932),本縣農民在共產黨領導下,組織紅軍、赤衛隊和農會,開展土地革命。李家圩的圩主李松泉、李夢庚聯合劉繼淵、趙益吾等,組織一支1000余人的“鏟共義勇軍”同時強迫農民加入紅、白學會等反動會道門,反抗紅軍。李松泉任“鏟共”團長,李夢庚任參謀長,他們四處搜集紅軍情報,捕殺紅軍干部、戰士及其家屬。
民國19年(1930)7月,李松泉在馬店殺害紅軍宣傳主任趙少川等6人,又殺死屈文述、張三和冷二的哥哥等。廟崗鄉汪培松的父親身上被澆上煤油,活活燒死。
民國20年(1931)5月,李松泉在馬店殺害紅軍干部汪鳳祥、汪鳳岐、陳繼中、何老三、黃麻子等5人,并剖腹挖心,將人頭掛在馬店南頭。然后,又帶兵到龍潭寺,將汪姓30多戶房屋燒盡,有5戶被斬盡殺絕,有15戶被逼得妻離子散。
民國21年(1932)5月,紅二十五軍解放霍邱縣城,李夢庚、裴毅公等以“皖北難民請愿團”身份到南京活動,促使國民黨令駐蚌埠空軍第七航空隊逐日轟炸霍邱城關及李家圩周圍村莊,炸死群眾多人。住在李家圩南邊李獸醫的妻子,就是在這次轟炸中被炸死的。
馬店北楊山,是李松泉的殺人場,從民國19年至21年(1930至1932),他在此殺害紅軍、赤衛隊戰士,農會會員,以及紅軍家屬600多人。
從民國20年到21年(1931到1932),紅軍和赤衛隊曾幾次攻打李家圩,李松泉憑恃深溝高墻負隅頑抗,均未打開,一些紅軍、赤衛隊戰士反被圩內槍、炮打死打傷。
民國36年(1947)秋,人民解放軍晉冀魯豫野戰軍千里躍進大別山,以李夢庚、李煥球為首的李家圩地主,聯合本縣劉繼淵、趙益吾以及河南省固始縣的蔡小谷、董良才等大地主,組織民團和紅、白學會,實行聯防,對抗解放軍,殘害人民。他們先后殺害解放軍營長曹海山及群眾多人。
第四節 政治勢力
李家圩上通朝廷、官府,下聯土豪劣紳,還與土匪勾結,是霍邱縣最大的封建勢力。
一、李家官職
在清朝時期,由于李道南鎮壓太平軍和捻軍,對清廷有功,除本人被封為副將、賜花翎、加二級外,其三代祖宗均被清王朝贈封為武顯將軍和夫人。其子李鴻志、授八品蔭生。兄弟李亞南、李圖南則靠賄賂分別當上稅卡官和湖北候補縣丞。李圖南的三個兒子,除長子李遠亭在家守護圩寨和掌管家務外,次子李鴻文被清廷派往湖北省隕西縣任知縣,三子李鴻祺在光緒年間考中舉人。
民國年間,李松泉先后任一二三區“鏟共義勇軍”大隊長、保衛團團長、區總董、“鏟共義勇軍”第四團團長等職。李夢庚在民國35年至37年(1946至1948)任霍邱縣參議會參議員、安徽省參議會參議員,并參加競選“國大代表”。李煥球任馬店聯防區區長。
二、通官府聯豪紳
李家圩的圩主們善于巴結官府。本縣知縣、縣丞等地方官上任初,必前往拜望。平時,則是李家圩的“常客”。遭到戰亂,大小官員和豪紳常攜眷逃往李家圩“避難”。咸豐中后期,先后到李家圩“避難”的有知縣英翰、縣丞尹錫源等。李家圩奉為上賓,殷勤招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英翰升任潁州知府,為感謝李家圩圩主保護和招待之情,委任李亞南為稅卡官。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英翰升任安徽巡撫后,又上表朝廷,賜封李家圩幾代人的官爵。
民國期間,李家圩的圩主們更是千方百計地巴結國民黨軍政要員。民國21年(1932),李松泉結交國民黨右路軍總指揮徐廷瑤,被委任“七縣剿共總司令”(未上任),并贈給槍炮。隨后,又受到蔣介石的嘉獎。
民國32年(1933)元月,日軍進攻立煌(現金寨縣)。5日,安徽省國民政府遷到李家圩辦公,省政府主席李品仙逃到李家圩,李夢庚殷勤招待并認作宗家。日軍退后,省府于19日遷回立煌,留下軍卷辦事處在李家圩辦公達數月之久。自此,李夢庚結交上省府大批黨政軍要員。李品仙保舉李夢庚當上省、縣參議。民國36年(1947),又提名李夢庚競選“國大代表”,為霍邱縣第一候選人。
李家圩廣為交結本縣有權勢的土豪劣紳,有的還結為“親家”。如城關的裴介候(李夢庚的岳父家)、陳仲衡(李夢庚大女兒婆家)、劉相如(李夢庚妹婿)、新店田仲祥(李夢庚妹婿)、葉集的管家樓(李夢庚姐夫)、三河尖的楊瑞五、周集的馮笑凡、吳集的朱安甫、河口的阮凌川、潘集的王多經,還有河南省固始縣的蔡小谷、董良才等均與李家圩主有姻親關系,甚至連霍邱三大匪首岳岐山、屠紀周、凌致和等,也成為李家圩的高朋和座上賓。
三、權勢
李家圩從清朝到民國,在政治上擁有各種特權。
加租逼債權 韓廟鄉佃農孫蘭竹租種李家圩的土地,因災欠租課3石,李家圩圩主派出兵丁強行拉走孫家的牛和驢,逼迫孫蘭竹下莊,全家人要飯,兒子餓死。民國36年(1947),李夢庚競選“國大代表”,在城關和全縣各個集鎮廣設招待處,拉選票。用于招待、活動和賄賂等開支,折合大米7500石。這些糧食大都轉嫁在佃戶頭上,他向佃戶每家借貸十石、八石不等,名曰“借貸”,實為加租,逼得佃戶到處借高利貸,甚至破產。
私設公堂,刑訊逼供權 李家圩內設有牢房,置有各種刑具。民國23年(1934),李松泉將王慶堂抓進圩內,說他通共當匪,用各種刑罰逼供。王慶堂不承認,最后用燒紅的鐵犁尖套在王的腳上,名曰“穿紅繡鞋”,五個腳指烙掉四個半,昏死過去,丟在圩子東門外,后被人抬回家救活。
買賣人口權 如馬店鄉冷戴氏,6歲時,家里欠李家圩一石租課,父親被逼將她送進圩內當女仆抵債,侍奉圩主13年。19歲時,又被圩主以32塊銀元賣掉。
有隨意殺人,侵吞財物權 民國19年(1930),河口農民謝金立參加紅軍。民國21年(1932),紅軍主力撤退后,謝金立被李松泉抓去殺害。一次,李松泉在牛集看到有12輛車滿載茶、麻,就命兵丁將人車押到圩里,殺人劫貨。
李家圩的圩主在血腥鎮壓和屠殺人民的同時,也玩弄權術,欺騙人民。
民國17年(1928)《霍邱縣志》載:李圖南在灃河設義渡,捐田9頃。又于馬店修橋梁,施醫藥,設義塾。這點“善事”開支僅占其剝削勞動人民血汗的萬分之一,但卻受到官府的嘉獎。清·光緒12年(公元1887年),安徽巡撫陳彝獎李圖南“以仁安人”的金匾。當地知縣和豪紳,又強迫百姓出資,在灃河橋頭為李圖南豎碑。光緒初,某巡撫由本縣過灃河前往河南,當時灃河橋小無船,轎過河時,衣物濕了,在徐家老園休息,許多群眾前去喊冤告狀,訴說李家圩在各個集鎮開設的當鋪坑騙百姓財物。凡在李家當鋪當押的衣物,均以“對開”錢當進,以“一九”錢或“十足”錢回贖。而且隨意“爛當”、“死當”,較好的衣物,即被其“爛當”、“死當”而吞沒。巡撫不信,派人將其黃馬褂送李家當鋪當押,第二天(一說當天)回贖時,即被“爛當”。觸怒了巡撫,下命知縣捉拿李家圩主,李圖南派遣大管家李某代替前去接受處罰:撤掉所有當鋪,罰建灃河橋,在橋未建成前,先造兩只大渡船,供來往行人過河,且不許收費。
民國期間,李夢庚也偽裝成“善人”,每年施舍幾口棺木,幾十件棉衣,或煮粥放糧,收買人心。其實他背后卻做了許多殘害民眾的惡事。
民國21年(1932)5月,紅二十五軍克正陽、解放霍邱,李夢庚跑到南京,糾集地主豪紳,組織所謂“皖北難民請愿團”,多次到國民黨軍事委員會,“泣求速令徐師(徐廷瑤)前進”。又據國民黨《中央日報》5月26日第三版載:“昨晨十時,該團派裴毅公、李夢庚兩代表,赴軍政部航空署請求電令駐蚌航空第七隊,逐日飛往壽縣、正陽、霍邱西二區一帶,偵察轟炸……”。致使霍邱于7月13日城破,千余名紅軍戰士壯烈犧牲,千余名干部、戰士被俘。
民國35年(1946),李夢庚在省、縣參議會上提議并通過在本縣組織“民眾自衛隊”,殘害人民,加重民眾負擔。
民國36年(1947),李夢庚又支持本縣國民黨政府加征“勘亂”費,為縣常備大隊增購槍支,對抗解放軍。同年,李夢庚親赴合肥、南京,請求國民黨派軍隊來霍邱“清剿”。同時,支持國民黨政府收編岳、屠、凌三大股匪為國民軍第九路軍,與人民為敵。 民國37年(1948),李夢庚競選“國大代表”失敗后,跑到南京,伙同周炳燦、薛禹初、周昆等開辦“太平火柴廠”,榨取工人血汗。
附:李家圩世系表(五世)
第五節 腐朽生活
李家圩的圩主們,憑借他們剝削來的大量錢財,過著荒淫無恥的腐朽生活,他們吃、喝、嫖、賭、抽(鴉片),無所不為。
一、日常生活
李家圩的圩主們大大、小小、老老、少少僅30余口人,卻用上保鏢、丫環、奶媽、廚師、轎夫、馬夫、花匠、唱戲的、熬糖、燒酒的匠工等六七百人為其服務。一日四五餐,除早、中、晚正餐外,還有早點和夜宵。每餐都有雞、魚、肉、蛋、山珍海味、猴頭燕窩。酒足飯飽之后,便吸大煙,打麻將,摸紙牌,或讓戲班予為其唱戲娛樂。丫環、使女則要日夜守護在他們身旁,端茶、送飯、燒大煙、鋪床、疊被、倒馬桶、梳頭、洗臉和洗澡,夏天為其扇扇驅蚊,中午和晚上休息前,還要捶背按摩。稍有不慎,即遭毒打凌辱。
丫環春桃,六歲進李家圩為奴,侍候李松泉的大老婆“徐大奶奶”。有一次刷過馬桶忘了用開水燙,地主婆便又罵又打,還將馬桶套在春桃頭上。還有一次,李夢庚和李松泉在一起抽大煙,春桃不慎將煙土掉落地上,李松泉張口就罵,還將燒紅的煙釬向春桃臉上戳,使春桃右臉留下永久的傷疤。
一次丫環金鳳給李仲樂小老婆梳頭,不慎把梳子跌斷,便遭到惡毒打罵,地主還用煙釬將金鳳手腕扎通,成了殘廢。
丫環彩霞,因父母欠地主的租課被逼進入李家圩為奴,日夜侍候圩主們,累得面黃肌瘦,重病纏身。有一年夏天,帶病侍奉圩主們吃飯,并為其扇扇納涼,因天熱體虛,累得滿頭大汗,給圩主添飯時,順手抹去臉上的汗水,圩主們嫌臟,便遭到臭罵毒打,從中午一直打到晚飯時,活活被打死。死后還不準從大門抬出,而從圩墻洞口拖出去,拋在荒山坡上。
二、生日祝壽
李家圩的圩主,無論老的少的,每逢生日必要慶賀一番。這既可祈求神靈保佑“延年益壽”,又可借機顯示其榮華富貴,同時又可撈到一筆財物。因此,李家圩生日祝壽已成慣例,大慶年年有,小慶隔日不隔月。最為鋪張的是李夢庚的母親60歲生日。提前一個多月即張揚籌辦,縣官、豪紳以及親朋則趨炎附勢,相互串連拉攏,送匾、送賀禮。佃戶們為生活計,也只好硬著頭皮送厚禮,并為其打雜服勞役。整個壽期,殺豬100多頭,擺酒席(分上、中、下三等)1000余桌,開支折合大米1000多石(計17.5萬公斤),按4口之家計算,可供150多戶農民吃一年。
三、婚喪嫁娶
李家圩的圩主們,每逢婚喪嫁娶,更是大操大辦。
民國27年(1938),殺人魔王李松泉死后,睡的是七寸厚四塊整板做的大棺材,穿的是絲綢錦緞,頭枕元寶,腳蹬元寶,請來和尚、尼姑、道士為其做齋2個月,還用白布數百丈,從死者臥室直鋪到大門外,名曰“天橋”,意為讓死者通過“天橋”,升入“天堂”。逢七還設壇祭奠,都要佃戶家送紙扎、白布、白紗以及糧柴等,所費糧、款不可勝計。
民國35年(1946),李夢庚的大女兒與霍邱城關豪紳陳家公館的大少爺結親,李家圩提前兩年從潁上請來寧木匠等,雕制各種家具100余件,里外均油漆多遍,光亮照人。出嫁時,用幾百人抬嫁妝,從灃河橋頭到城內,排列5公里,其中僅瓷器一項就有12臺盒。同時還有陪嫁的丫環、老干娘。男方陳家公館特派“響手”(樂隊)細吹細打,長途迎接。全城圍觀群眾數千人,熱鬧非凡,實為霍邱歷史上僅有的。
四、荒淫亂倫
李家圩的圩主,男的大多有三妻四妾,女的也多偷人養漢,整日花天酒地,淫亂無度。
殺人魔王李松泉,大小老婆有7個,經常爭風吃醋,鬧得烏煙瘴氣。但他們仍不滿足,還不分輩份亂搞兩性關系。有一次,李松泉在大煙癮過足后,奸污其親侄女(大瘸子的女兒),進而發展為叔侄通奸,并且懷孕。李家圩為遮丑,將女的用土槍桿活活軋死,投入院內澆花用的水井中,并將井口密封。然后,謊稱暴病身亡,用假衣棺埋葬。
大胡子的女兒與其姑父長期通奸。
偽裝成“大善人”的李夢庚也是個淫棍。他也有幾個老婆,但無人為他生個男孩,為了繼承“香火”,曾奸污其貼身丫環、使女多人。有個姓徐的丫環,被李夢庚奸污后懷孕,“大善人”指望他生個男孩,遂收作小妾,后來生下一個女孩,李夢庚心狠手辣,將徐姓丫環關在冷房里,徐不久得病身亡。
又一丫環荷花,16歲時被李夢庚多次調戲,荷花抗拒不從,一天夜里,荷花送茶到書房,李夢庚又想奸污她,荷花寧死不從,被逼跳進池塘自盡。
李仲樂更是淫亂無比,他除在家里有七八個老婆外,凡侍候他的丫環、使女,大多被其奸污。此外,還常在外面尋花問柳,逛“窯子”嫖妓女,揮金如土。抗日戰爭前夕,他在上海開設有大戲院、旅館、茶館。有一年,他賣掉十多頃田地,攜巨款到上海,從各妓院召來百多名妓女,充當三宮六院七十二妃,讓隨從人員扮作文武大臣,做了一次“夜皇帝”。
第六節 結局
1949年霍邱解放前夕。李夢庚和李煥球攜家眷潛逃蚌埠、南京。同年4月,南京解放,李夢庚化名李其印,仍在南京潛伏。1951年5月16日,被公安機關逮捕。1952年元月17日,在馬店召開公判大會,到會的有本縣各區鄉和河南省固始縣的農民代表16087人,會上有苦主118人用口頭或書面控訴李夢庚的罪惡,人民法庭當會宣判李夢庚死刑,予以處決。
李家圩所霸占的20萬畝土地全部沒收,分給廣大無地和少地的農民,李家圩這座壓在霍邱等縣人民身上的封建堡壘被徹底摧垮。李家圩地主莊園被沒收后,曾先后作倉庫、西山林場場部、西山五·七干校。1961年秋,安徽省人民委員會下達通知,將李家圩地主莊園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78年,省革委同意在李家圩建立階級教育展覽館,并撥款4.5萬元進行維修。1980年8月,省人民政府批轉省文物局報告,同意李家圩階級教育展覽館撤銷。次年8月8日,省人民政府再次下文,將李家圩地主莊園列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立有大理石碑記為保護標志(鑲嵌在李夢庚宅院二道門西廂房南墻上),并由縣文物組派員保護、管理。1985年,省人民政府決定,西山林場場部搬出李家圩,同時又撥款1萬元維修現存房屋。1987年,尚存房屋39間,已修復25間。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