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政府自上世紀 30年代起標出的地圖,就將南海島嶼標明為中國領土,1946年國民黨軍還派一個連進駐南沙最大的島嶼太平島。國民黨政權退到臺灣后,也延續這一立場,這與新中國的態度確實是一致的。不過蔣介石及其后繼者出于根深蒂固的仇共心理,同越南的反共政權(包括保大政府和后來的西貢政權)一直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系,根本沒有采取過同大陸方面合作保衛國家領土的行動。
從上世紀 30年代起,法國、日本便相繼侵占了西沙、南沙群島的主要島嶼。1954年印度支那戰爭停止后,法國軍隊撤出越南,南越當局卻繼承法國殖民者的衣缽,于 1956年又派軍隊侵占中國的西沙和南沙的幾個主要島嶼。此時臺灣當局在表面上雖未改變對南海歸屬的立場,卻同美國、韓國一起大力援助南越政權,60年代至 70年代前期在西貢派駐龐大的軍事顧問團,并派出空運人員協助南越軍隊作戰。蔣介石特別欣賞的將領胡璉便長年以“大使”身份駐在西貢,向南越軍提供“剿共”經驗,結果其住所還受到越共游擊隊的爆炸襲擊。1973年春美國從南越撤軍后,臺灣軍事顧問團仍留西貢,在此后兩年間繼續向其提供軍事援助。1974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同南越海軍發生西沙海戰后,臺灣當局繼續支援南越當局。駐太平島的國民黨軍還接到命令,如果中共海軍艦艇靠岸便開火,而南越艦艇靠近則“勸他們離開”,其立場站哪一邊不是清清楚楚嗎?
1975年4月,南越政權遭越南人民軍總攻而崩潰時,臺灣軍事顧問團堅持到最后才撤離。西貢政權末代“總統”阮文紹因怨恨被美國拋棄,選擇了臺北作為逃亡后的棲身地,以顯示感激之情。這些史實,在當年是關心國際時事的人所共知的。說蔣介石在大陸與南越政權發生沖突時“協助”大陸,這豈不是因別有用心而顛倒歷史的謬談?
至于所謂蔣介石在臺灣海峽對解放軍海軍“放行”一事,更屬毫無根據的胡編。有的小報還描繪當時蔣介石的表情和言語,明眼人一看便是“演義”,哪一個人在場看到并能證實呢?真實的歷史事實是:1974年解放軍海軍同南越海軍發生西沙海戰后,因南海艦隊力量不足,從東海艦隊調幾艘艦通過臺灣海峽南下,途中未遭國民黨軍攔截,卻并非臺灣當局故意“放行”。1965年“八六”海戰和崇武以東海戰后,臺方海軍因遭痛擊已不再向解放軍海軍主動攻擊,解放軍也不主動打擊對方,大陸的艦船在臺灣海峽的活動未受攔截已成多年慣例。至于臺灣方面提供“護航”、“供應”等說更是向壁虛構,“打開航標燈”、發出“請通過”的信號是屬違反航海常識的臆想。了解臺海地理的人都知道,海峽寬度最窄處也有130多公里,而并非狹窄水道,在如此寬闊的航道打開岸邊“航標燈”,船上的人誰看得見?
近些年來隨著兩岸關系的改善,客觀地評價國民黨當年的一些領導人也成為大陸史學界的共識。不過有人利用這種形勢,以胡編或引用不實資料的方式來吹噓當年國民黨的一些頭面人物,在一些網站上這種傾向又特別嚴重。例如有人一味吹捧蔣介石如何“抗戰有功”,卻閉口不談他丟棄東三省的“不抵抗”政策,還頌揚上海黑社會頭子杜月笙如何“扶危濟困”,大談四川的大地主、惡霸和袍哥首領劉文彩如何“造福鄉里”……其言外之意不就是想顯示中國革命打倒的都是些“好人”么?若認真地看,這方面的一些吹噓和不實宣傳已不簡單是史學問題,有些已是國內外反華敵對勢力組織的輿論戰的一部分,其目的就是通過美化當年中國革命的對象,來否定當年革命戰爭和建立新中國的合理性。因此,揭露和批駁美化歷史反面人物的一些謠言,不僅涉及是否對讀者負責,也是關系到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和現實政治態度的大問題。(《學習時報》/徐焰)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