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時期將“兩彈一星”精神發揚光大
中共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黨組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11年06月03日06:5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弘揚井岡山精神
弘揚長征精神 推進民族復興偉業
讓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時代光芒
弘揚大慶精神 開創科學發展新局面
偉大的功勛 永恒的精神
上世紀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我國科技工作者依靠自己的力量,僅用了10年左右的時間就創造了原子彈爆炸、導彈飛行和人造衛星上天的奇跡,取得了“兩彈一星”事業的輝煌成就。原子彈試驗發出的春雷般巨響和衛星傳回地面的《東方紅》樂曲,莊嚴地向世界宣告:社會主義的新中國有信心、有能力在世界高科技領域占有一席之地,“別人已經做到的事,我們要做到;別人沒有做到的事,我們也一定要做到”。“兩彈一星”事業的發展在制造出“爭氣彈”、“爭氣星”的同時,也孕育形成了偉大的“兩彈一星”精神。“兩彈一星”精神,凝聚著科技工作者報效祖國的滿腔熱血和赤膽忠心,反映出他們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是新時期推動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不斷發展的強大精神力量。
研制“兩彈一星”是黨中央高瞻遠矚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
在新中國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中,上世紀50、60年代是極不尋常的時期。當時,面對嚴峻的國際形勢,為了抵御帝國主義的武力威脅和打破大國的核訛詐、核壟斷,盡快增強國防實力,保衛和平,黨中央和毛澤東同志審時度勢、高瞻遠矚,集思廣益、運籌帷幄,以長遠的眼光和非凡的膽略,果斷決定研制“兩彈一星”,重點突破國防尖端技術,作出了對人民共和國的發展和安全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英明決策。
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經過無數人的不懈奮斗,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6年10月27日我國第一顆裝有核彈頭的地對地導彈飛行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中國人以超人的膽識和智慧,完成了人類文明史上勇攀科技高峰的壯舉。
研制“兩彈一星”的偉大實踐,造就了一支能吃苦、能攻關、能創新、能協作的科技隊伍,極大地增強了全國人民開拓前進、奮發圖強的信心和力量,為增強我國的科技實力特別是國防實力、奠定我國在國際舞臺上的重要地位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兩彈一星”的宏偉事業,是新中國建設成就的重要象征,是中華民族的榮耀與驕傲。正如鄧小平同志所說,“如果六十年代以來中國沒有原子彈、氫彈,沒有發射衛星,中國就不能叫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就沒有現在這樣的國際地位。”“兩彈一星”的成功研制表明,黨中央在領導經濟建設的同時高度重視國防建設,集中必要的人力、物力、財力,有重點地建設、發展國防科技事業,不僅為維護國家安全與世界和平提供了重要基礎,而且通過發展國防尖端技術帶動了我國科技事業發展,促進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
“兩彈一星”精神是中華民族新的寶貴精神財富
偉大的事業產生偉大的精神。偉大的精神既凝結著以往的奮斗,也昭示著未來的希望。江澤民同志指出,在為“兩彈一星”事業進行的奮斗中,廣大研制工作者培育和發揚了一種崇高的精神,這就是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同、勇于登攀的“兩彈一星”精神。
“熱愛祖國、無私奉獻”,是“兩彈一星”研制工作者的堅強精神支柱。廣大“兩彈一星”研制工作者高舉愛國主義旗幟,胸懷強烈的報國之志,自覺把個人的理想與祖國的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把個人的志向與民族的振興緊緊聯系在一起。許多功成名就、才華橫溢的科學家放棄國外優厚的條件,義無反顧地回到祖國。許多研制工作者甘當無名英雄,隱姓埋名,默默奉獻,有的甚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們用熱血和生命譜寫了一部為祖國、為人民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動人詩篇。
“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是“兩彈一星”事業取得成功的立足基點。廣大“兩彈一星”研制工作者在茫茫無際的戈壁荒原,在人煙稀少的深山峽谷,風餐露宿,不辭辛勞,克服了各種難以想象的艱難險阻,經受住了生命極限的考驗。他們運用有限的科研和試驗手段,依靠科學,頑強拼搏,發奮圖強,銳意創新,突破了一個個技術難關,取得了“兩彈一星”事業的偉大勝利。他們所具有的驚人毅力和勇氣,顯示了中華民族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堅強決心和強大能力。
“大力協同、勇于登攀”,是“兩彈一星”事業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證。在研制“兩彈一星”的不凡歷程中,來自全國各地區、各部門成千上萬的科學技術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后勤保障人員團結協作、群策群力,匯成了向現代科技高峰進軍的浩浩蕩蕩的隊伍。他們求真務實、大膽創新,突破了一系列關鍵技術,使我國的科研能力實現了質的飛躍。他們用自己的輝煌業績,為中華民族文明創造史增添了光彩奪目的一頁。
“兩彈一星”精神,是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和科學精神的生動體現,是中國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創造的新的寶貴精神財富,是激勵全國各族人民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道路上奮勇前進的巨大精神力量。
大力弘揚“兩彈一星”精神 建設先進的國防科技工業
當前,我國發展仍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既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也面對諸多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新的形勢和新的任務,要求我們繼承和發揚“兩彈一星”精神,奮力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對于國防科技工業戰線的廣大工作者來說,就是要深入貫徹胡錦濤同志提出的“建設先進的國防科技工業”的要求,再攀科技新高峰,再創事業新輝煌,為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新貢獻,讓“兩彈一星”精神在新時期煥發新的光芒。
牢固樹立祖國利益高于一切的愛國情懷。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高尚品德。在當代中國,愛國主義既繼承了幾千年來對民族風土、民族文化的深厚眷戀,更融合了對社會主義新中國和中國共產黨的衷心熱愛。在以“兩彈一星”元勛為代表的老一輩科技專家身上,祖國利益高于一切、民族事業高于一切的堅定信念得到集中體現。幾十年來,“兩彈一星”精神所蘊含的愛國主義情懷始終在社會主義建設的各條戰線被傳承和發揚,廣大黨員干部、人民群眾以報效祖國、提升國家綜合實力為最高榮譽,自覺地把個人理想與祖國命運、個人選擇與祖國需要、個人利益與祖國利益緊密相連。今天,對于國防科技工業戰線的廣大干部職工來說,在建設先進的國防科技工業的偉大實踐中,依然要學習老一輩科技工作者愛黨愛國的崇高品質,將個人價值的實現融入祖國和人民事業的發展當中,為國防現代化建設、為祖國的繁榮富強繼續貢獻力量。
永遠保持艱苦奮斗的政治本色。在“兩彈一星”事業的起步階段,國家經濟基礎薄弱,人才奇缺,物資匱乏。在極端艱苦的環境和條件下,科技人員和干部群眾發揚艱苦奮斗精神,以昂揚的斗志戰勝各種困難,創造出令世界矚目的巨大成就。“兩彈一星”的成功,進一步昭示了艱苦奮斗永遠是我們戰勝一切困難、奪取事業勝利的重要法寶。與研制“兩彈一星”所處的時代相比,今天我國具有了較為雄厚的經濟與科技實力,國防科研生產條件獲得很大改善,艱苦奮斗也有了新的時代內涵。但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改革發展的任務依然十分艱巨。我們必須充分估計前進道路上可能遇到的種種挑戰,牢固樹立長期艱苦奮斗的思想,任何時候都不能丟掉這一寶貴的傳統和精神。
繼續發揚勇于探索、勇于超越的創新精神。“兩彈一星”的研制,是不斷登攀、不斷突破、不斷創新的過程,是我國科技事業發展中的一次歷史性跨越。在當時的國際條件下,“兩彈一星”事業只能依靠我們自己的力量來進行。廣大研制工作者充分發揮聰明才智,知難而進,勇于創新,保證了我國獨立掌握國防尖端技術。實踐證明,自力更生、自主創新是我們在世界高科技領域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途徑。在建設先進的國防科技工業的征程中,我們依然要發揚勇于探索、勇于超越的精神,瞄準長遠發展需要,瞄準世界軍工先進水平,以不斷增強科技發展與應用的首創能力為目標,切實推進先進的軍工核心能力建設。
始終秉持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兩彈一星”事業技術密集,系統復雜,綜合性強。廣大研制工作者秉持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廣泛運用現代管理理論與方法,建立協調、高效的組織指揮和調度系統,從而提高了整體效益,走出了一條投入少、效益高的發展尖端科技的路子。在國家大力提倡科學發展的今天,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重要性、緊迫性和艱巨性,自覺堅持科學精神、樹立科學觀點、運用科學方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不斷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就國防科技工業而言,戰線長、攤子大,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仍比較突出。建設先進的國防科技工業,要求我們把思想統一到中央對形勢的科學判斷上來,把行動統一到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圍繞調結構、強能力、上水平,轉變軍工發展方式,努力推動國防科技工業轉型升級。
充分發揮大力協同、相互支持的社會主義政治優勢。“兩彈一星”作為新中國高科技的宏大工程,在黨中央的統一領導下,全國“一盤棋”,大力協同,集體攻關,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財力集中起來,形成了干事創業的強大合力。“兩彈一星”及后來的載人航天、探月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組織實施表明,具有戰略意義的國家重大經濟、科技建設項目,必須加強黨的統一領導,充分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勢。在建設先進的國防科技工業的過程中,仍然需要發揮大力協同、相互支持的社會主義政治優勢,廣泛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地集中人力和社會資源,群策群力,眾志成城,將方方面面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激發出來,形成統一的決心、統一的意志、統一的目標和統一的行動。
努力培養和造就一支優秀的人才隊伍。“兩彈一星”事業匯集了來自各個方面的科技專家,培養和造就了年輕一代科技人才。“兩彈一星”事業的成功,與這支優秀的人才隊伍緊密相關。今天,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必須大力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努力造就宏大的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建設先進的國防科技工業,更離不開一大批處于世界科技前沿、勇于開拓創新的高素質人才。應大力加強軍工核心人才隊伍建設,優化人才結構,促進人才成長,著力培養各領域領軍人才、創新型人才和高級管理人才,造就一支能夠站在世界國防科技前沿、政治素質高、創新能力強、善于攻關、敢打硬仗、作風優良的高層次人才隊伍。
(責任編輯:趙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