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為何要辦“五七”干校
霞飛
2009年05月26日08:26
原文地址:http://dangshi.people.com.cn/GB/9363078.html
“五七”干校是“文革”時“改造”干部的場所。那么,“五七”干校到底是怎么來的呢?
自從20世紀50年代末毛澤東認為蘇聯共產黨已經變質,赫魯曉夫是修正主義的代表人物以來,他就一直在研究蘇聯是怎么變質的,一直考慮在中國如何防止出現修正主義的問題。他通過對各種材料的分析發現,蘇聯的干部是不勞動的,他們高高在上,脫離人民。不僅如此,在蘇聯,黨員、干部,也是要由干部子女來當的,普通勞動人民的子女不能或很少當黨員、干部。
毛澤東經過觀察和思考后,得出了一個初步的認識:干部搞特殊化,脫離勞動,脫離人民,是產生修正主義的重要原因。為了避免中國的干部腐化變質,毛澤東形成了一個干部要參加勞動,通過勞動,與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的思路。但是,在當時,毛澤東還沒有找到一個統一組織干部參加勞動的好形式。
正當毛澤東認真考慮這一問題時,林彪給毛澤東寄來一份報告。林彪寄給毛澤東的是1966年5月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關于進一步搞好部隊農副業生產給中央軍委的報告。這份報告說,從幾年的情況來看,軍隊搞生產確實是一件大事,具有重大的政治意義和經濟意義:(一)恢復了我軍的老傳統;(二)可以為國家開墾一批農田;(三)可以為國家提供一批糧食;(四)全生產的部隊仍可進行一定的政治教育和軍事訓練;(五)邊疆部隊搞生產,可以同發展邊疆經濟、建設國防結合起來,具有特殊意義。
這份報告對毛澤東的啟發很大。他由軍隊搞生產,聯想到辦一種“大學校”的問題。這種“大學校”,各行各業都要辦。在“大學校”里,可以學政治、學軍事、學文化,又能從事生產,由此形成一個體系。這個體系,正好與他1958年所設想的辦人民公社的初期思路相吻合。
基于這一考慮,毛澤東于5月7日給林彪寫了一封信。毛澤東寫道:
軍隊應該是一個大學校,除打仗以外,還可做各種工作……能從事農副業生產,能辦一些中小工廠……
商業、服務行業、黨政機關工作人員,凡有條件的,也要這樣做……
這就是“五七”指示。
從毛澤東的“五七”指示中可以看出,毛澤東此時已經把辦軍隊式的“大學校”與“黨政機關工作人員”聯系起來。但具體怎么辦,他還沒有考慮好。不久,中央發出“五一六”通知,毛澤東就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搞“文化大革命”之上了。
毛澤東早在成立“革委會”之前,就對國家各級政權的機構臃腫、人浮于事很不滿意,他早就想要精簡機構。
1970年6月22日,中共中央批準的國務院《關于國務院各部門設立黨的核心小組和革委會的請示報告》中確定:國務院各部委機構,由原來的90個精簡為27個,各部委的干部編制總數壓掉82%。各部委均建立“革委會”。在建立“革委會”的過程中,除一些仍保留的部委外,有一些部委合并,成立一個新的部級機構,建立“革委會”。這樣,一并一撤,在中央機關里,富余出來的干部的數量,就更多了。
中央國家機關干部的精簡,直接帶動了各省、市、自治區機關及其下屬的地、縣一級干部的精簡。接著,各企業、學校、群眾團體的干部也大量精簡。精簡之后,多出來的干部的數量,當時雖然沒有統計,但肯定是一個龐大的數字。這樣,精簡出來的干部的安置,就成了一個大問題。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被打倒的干部的安置問題。“文化大革命”中批斗干部的熱潮過去之后,有大批干部被關進了“牛棚”。但是,當各造反派之間把主要注意力轉向爭奪本單位、本地區領導權時,大家誰也顧不上管“牛棚”了。
一時間,中國出現了一大批被精簡的干部等待安排、一大批被關進“牛棚”的干部也等待安置的讓人撓頭的問題。
正當中央高層領導人,包括毛澤東在內,都為安置上述干部發愁之時,遠處邊陲的黑龍江,突然冒出了一個柳河“五七”干校。
原來,“黑龍江省革委會”也一直在為安排精簡下來的干部和“牛棚”里的干部發愁。一開始,“革委會”負責人只是安排這些干部打掃衛生,清理街道的垃圾,干一些雜活。但這些活畢竟有限,干完這些活,這些干部仍然閑著無事可做。當時“革委會”負責人考慮來考慮去,想出一個辦法:把這些干部集中安排到農村,辦一個農場,保留工資待遇,讓他們在體力勞動中“改造”自己。“革委會”負責人派人經過專門考察選址,最后選定了慶安縣的柳河,作為辦這種農場的試點,并以毛澤東的“五七”指示為名,將農場命名為“五七”干校。
柳河“五七”干校初辦時還算順利。到達那里的干部,與當地農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們的生活和勞動也得到了當地農民的幫助。這些干部在這里種了不少地,又新開了一些荒地,蓋了不少新房子,還種樹,搞副業生產。“黑龍江省革委會”把辦柳河“五七”干校的經驗介紹材料上報。
毛澤東看到這個材料后,于1968年9月30日寫了一則批語。毛澤東寫道:“此件可在《人民日報》發表。廣大干部下放勞動,這對干部是一種重新學習的極好機會,除老弱病殘者外都應這樣做。在職干部也應分批下放勞動。”
這樣,柳河“五七”干校,便成了受到毛澤東肯定的典型。各地紛紛仿效柳河“五七”干校,辦起了許多干校。中央各機關,包括中辦,也都在外地尋找地點,分別辦起了各自的“五七”干校。一時間,“五七”干校在全國到處“開花”。
來源:《文史博覽》
(責任編輯:孫琳(實習))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