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開歷史的謎團:中國人民是靠小崗村吃飽飯的嗎(第二部分草稿)?談談毛澤東時代的功績
糧食生產自古就是靠天吃飯,在古代中國的小農經(jīng)濟時代,年景好則大家有飯吃,若碰到災年就只好餓肚子。而對當前中國如此巨大的人口數(shù)量,要保證吃飽飯,就必須保證糧食生產的高產穩(wěn)產。
而毛澤東時代通過把一家一戶的農民組織起來,艱苦奮斗,為糧食生產提供高產穩(wěn)產的物質條件,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前面說到糧食生產的‘土肥水種’四項條件,毛澤東時代對這四項條件都進行了巨大的改善。
(請見第一部分草稿:中國人民是靠小崗村吃飽飯的嗎?(第一部分草稿)
比如說改良土壤,我們都知道焦育祿,帶領蘭考人民與‘沙澇堿’三害作斗爭,為改善農業(yè)生產條件獻出了生命。‘農業(yè)學大寨’,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口號,但知道陳永貴領著大寨人三戰(zhàn)‘狼窩掌’故事的人,恐怕就不多了。這只是大寨人改造天地的一個典型事例,通過組織起來的農民,大寨人硬是把水土流失嚴重的坡地,改造成了能夠高產穩(wěn)產的‘海綿田’。
為什么需要搞大規(guī)模的農田水利建設,它對農業(yè)生產有什么重要作用,這不該是我這個城里人來告訴大家的,各位不妨用農田水利基礎建設這幾個字到網(wǎng)上查查,相信會明白一些道理。而毛澤東時代正是這樣一個建設時代。下面是我在網(wǎng)上搜到的幾個事例:
比如(www.kpworld.com/xb/news/pn45320.html):河北省成安縣商城公社何橫城大隊,集中勞力經(jīng)過十多年艱苦奮斗,動土70多萬方,平整了80多個沙丘和200多處溝洼坑,把沙堿地變成良田。再比如(http://www.cxagri.gov.cn/cxny/index_1.HTM):長興縣1963-1965年掀起了轟轟烈烈的以改造汀煞白土田為主的改造低產田運動,農技人員進駐樣板方,推行以磷增氮,增施有機肥提高土壤肥力,通過3年奮斗改造了18萬畝低產汀煞白土田,使產量從畝產200來斤增至600余斤。再比如(http://qdsq-lx.qingdao.gov.cn/shizhi/laixishizhi.nsf/8441323bd3cf67fc48256d1b00064d1c/68115907ae7cf90f48256d95000e5ec9?OpenDocument):董格莊人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勇于探索實踐,不斷改革發(fā)展,成績顯著。農業(yè)生產飛躍發(fā)展。解放前一家一戶從事農業(yè)生產,靠天吃飯,產量低而不穩(wěn);解放后,1953年成立了初級社,1957年成立了高級社,1958年成立了人民公社。自60年代開始,全村開展了大規(guī)模的農田水利基礎建設,整地改土650畝,修揚水站兩座,全村近80%的耕地變成了旱澇保豐收的豐產田。而那個年代這樣的事例舉不勝舉。
至于說到水利設施的建設,那就更是可觀了。水利建設并不只是建造大大小小的水庫,更重要的是完善的農田灌溉系統(tǒng)。林縣的‘紅旗渠’大家大概也都知道,它使得多少土地擺脫了干旱的威脅,從而為糧食生產的豐收提供了可靠保證。我說的可以有人不信,但按照杰出的農業(yè)科學家袁隆平的說法,“從長遠來看,我們要保證農業(yè)增產、農民增收,既要靠科學技術,也要靠完善的農田水利基礎設施?!薄霸谖业挠∠笾?,農村水利建設的黃金時期是上世紀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那時農村興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有的現(xiàn)在還發(fā)揮著很大的作用”。實際上,袁隆平指出,“雜交水稻科研成果要大面積推廣,完善的灌溉體系是保證。”
說到袁隆平,不妨提一下他的‘超級稻’。這個高產稻種是1973年培育成功的,而大規(guī)模的推廣顯然是需要時間的。
在毛澤東時代,由于工業(yè)化水平不高,國家經(jīng)濟水平也不高,因此這些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主要就是靠農民的人力投入(當然也有城里人的支援),是非常艱苦的。而如果沒有把農民組織起來,這種大規(guī)模的改天換地是不能想象的,中國幾千年的小農經(jīng)濟發(fā)展史就證明了這一點。毛澤東時代的奮斗結果是我國農業(yè)的有效灌溉面積從1952年的1995.9萬公頃,增加到1962年的3054.5萬公頃,再增加到1978年的4496.5萬公頃,此后在整個1980年代只是保持在這個數(shù)字水平而沒有增加,一直到1990年才開始重新增加。從1962到1978,16年灌溉面積增加1442萬公頃,而從1989到2004,15年增加956萬公頃。
解決了水利問題,能夠保證穩(wěn)產但仍然不能夠保證高產。今天去農村問問老農民,恐怕沒有不知道化肥的增產作用的。但化肥的生產有賴于原料,有賴于技術,有賴于工業(yè)。我們是在60年代后才逐漸發(fā)現(xiàn)了一些大油田,而1972年毛澤東決策打開了中美關系的大門,解除了西方對中國的封鎖,隨后在1973年三五年內從西方引進43億美元的成套設備。其中包括:13套大化肥、4套大化纖、3套石油化工、43套綜合采煤機組、三個大電站等項目。這個方案被通稱為“四三方案”,是繼50年代的156項引進項目后的第二次大規(guī)模引進計劃。如果能去農村調查,我們一定可以聽到很多當年化肥廠建設的故事。從1962年到1978年,見證了中國化肥產量的突飛猛進,使用量增長了14倍!但是,因為底數(shù)太低,所以盡管有了如此大的增長,1978年的化肥使用量也才884萬噸;而從1978年到1994年,盡管使用量的增長不到4倍,但卻達到了3318萬噸。考慮到農田總數(shù)的不斷減少趨勢,今天的化肥施用量是人民公社年代無法想象的,而這一點卻不能不主要地歸功于毛澤東時代的建設。
除了這些,毛澤東時代推廣農業(yè)技術的努力也不能不提出來說一說?!茖W種田’在今天已經(jīng)是農民的共識了,但在當年,對科技的作用很多農民還根本缺乏了解,同時也不會應用。因此毛澤東時代下大力廣泛建設了農業(yè)科技推廣站,來給農民推廣農業(yè)科技,比如農田薄膜技術,比如為防治病蟲害提供支持,比如普及化肥的知識,等等。
此外,毛澤東時代開創(chuàng)的農墾事業(yè)也是不能夠忘記的。
所以說,今天我們能吃飽飯,和毛澤東時代的建設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是典型的前人栽樹、后人乘涼。那些‘端起飯碗吃肉、放下筷子罵毛’的人,應該拍拍自己的胸脯,看看良心還在不在;那些受無良文人誤導的年輕人也應該用自己腦子去重新發(fā)現(xiàn)真實的毛澤東時代。
[NextPage]
解開歷史的謎團:中國人民是靠小崗村吃飽飯的嗎(第三部分草稿)?談談鄧小平時代的功勞
我們說,白癡才認為吃飽飯是因為那第七個燒餅,前六個都不算數(shù);但我們也并不能否認第七個燒餅的功勞,認為有了前六個燒餅,不吃第七個燒餅,一樣算吃飽了。不管怎樣,中國人民是在鄧小平時代吃飽飯且飯碗豐盛的,因此鄧小平時代的功勞也不能抹煞,也應該給以正確的總結。
傳統(tǒng)的主流看法認為,鄧小平時代搞了‘包產到戶’,因此‘包產到戶’功不可沒;而我認為沒有分田單干,中國人民一樣可以吃飽飯,鄧小平的功勞根本不是什么推廣‘包產到戶’(其實分田單干恰恰是鄧小平最大的敗筆,這要另行闡述),下面將逐一闡述。
在毛澤東時代,起碼城里人是吃飽飯了的,而農村的情況則不能一概而論,但不管怎么說,農民比較窮,則是大多數(shù)人公認的。而正是這個‘窮’字才是影響生產積極性的關鍵因素,和集體經(jīng)濟制度關系不大。我們都知道,那時的農民拼死拼活干上一年,除了留下吃飯的口糧外,其余的糧食基本都要交公,一是為城里人提供糧食,二是為國家調撥(解決糧食欠產地區(qū)吃飯問題)提供糧食,則手中的余糧就不多;而那時的工業(yè)還不發(fā)達,生產出來的消費品有限,因此一年到頭工分掙了不少,但能交換到的工業(yè)品卻不多,于是工分貶值,并且干的越多實際上工分貶值越大,那么當然導致人們的積極性不高。比如當年經(jīng)常開展水利大會戰(zhàn),按照現(xiàn)在的做法,干一天就要給一天工錢,但那時國家底子還薄拿不出錢來,于是農民只能掙工分,還要常常自帶干糧,而工分不過就是數(shù)字而已,換不來什么東西。雖說這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yè),但畢竟眼前利益少得可憐。
鄧小平等領導人可能并沒有認識到窮和發(fā)揮積極性之間的關系,但如何迅速挖掉窮根則成為了他們考慮的頭等大事。因此當時采取了多種早日讓農民脫貧的措施。比如提高農產品收購價;比如減輕農民交公糧的負擔,大量進口糧食,讓農民手里有更多的余糧;比如減免各種農業(yè)稅和社隊企業(yè)稅,等等,國家統(tǒng)計局的數(shù)字告訴我們,文革中糧食凈進口在1974年才450萬噸,結束文革后1977年也才560萬噸,而到了1979年卻急速上升到1000萬噸以上,此后多年都維持在1100萬噸以上。翻開那些年的國務院報告和黨的政策文件,減輕農民負擔始終是農業(yè)政策的大事。此外,國家大力發(fā)展輕工業(yè),生產更多的工業(yè)消費品,讓農民把獲得的收入可以用來切實提高生活水平。
所有這些都有力地改善了貧窮面貌,使農村走上了一條脫貧致富的道路;因為農民看到了致富的前景,因此導致積極性大漲。而我們卻錯誤地用馬克思主義‘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的死板教條來總結經(jīng)驗,以為分田到戶才是關鍵因素,這不能說不是個錯誤。是今天的實踐才讓我們看清了事情的本來面目:盡管已經(jīng)分了田,但這些年來農民毫無生產積極性,選擇擱荒的大有人在;而只有中央出臺了‘一號文件’為農民大力地減負,才促進農民的種田積極性。當年的農民早就說過,糧食豐收的原因是‘政策好,天幫忙’,可惜的是,我們對什么是政策好,到今天才得到了正確的認識--要讓農民得到看得見的實惠;什么小崗村分田到戶促進了生產積極性,離事實相差何止千里萬里!
在鄧小平時代,對文革政策的一個更正就是鼓勵發(fā)展家庭副業(yè)。雖然說文革期間并沒有禁止社員進行家庭副業(yè)生產,但那時候這是相當于走資本主義道路的,因此各方面都有很多限制,人們總是小心翼翼,生怕犯了政治錯誤。而我們說,公和私,集體和個人之間存在矛盾沖突,但在那個時候尤其需要兼顧兩者,如果過分地強調了公和集體,過分地抑制了私和個人,看似維護了集體,實際是最終傷害了集體。我們那時總強調擺‘正’,發(fā)現(xiàn)一點偏向就要批判,就要糾‘正’,所謂‘大批資本主義,大干社會主義’,批得社員積極性降低。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注意擺‘平’,可以向個人偏一偏,但老偏就不‘平’了,那么要求向集體偏一偏就理所當然,社員就容易接受,這種偏一偏平一平的辦法就可以保護社員的兩方面積極性。而鄧小平就是把長期以來的偏向擺平,還大力恢復和發(fā)展農村集市貿易,使得農民將收獲化為實實在在的享受,這當然大大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
此外,在毛澤東時代,農業(yè)上的口號是‘以糧為綱,全面發(fā)展’,但實際上很強調糧食生產,有時甚至上升到兩條道路的高度來抓,因此全面發(fā)展并沒有得到落實,這反過來對糧食生產帶來了消極影響。而鄧小平時代則狠抓農林牧副漁全面發(fā)展,大力調整農業(yè)生產結構,促進了農業(yè)生產結構的合理分布,有利于農民脫貧致富,對糧食生產也起到了促進作用。
做為城里人,我們大概都不關心近些年的糧食生產了,不知道這幾年糧食生產一路下滑,2003年甚至跌到了1990年的水平以下,但我們從飯碗里卻根本感覺不到!為什么呢?因為我們的飲食結構已經(jīng)變了,從毛澤東時代的吃糧為主,到今天的吃肉為主了!時任中共總書記的趙紫陽,曾在某年的人代會上對代表大談特談吃肉問題,因為要解決中國人民的吃飯問題,靠吃糧有很大困難,最終必須靠吃肉來解決!而鄧小平時代正是一個肉類產品生產大發(fā)展的時代:從1982年到1997年,水產品(包括海水和淡水產品)的產量基本以10%以上的年增長速度發(fā)展,而豬牛羊的生產雖然沒有這么高的速度,但產量也從1978年的856萬噸增長到2003年的6933萬噸,平均年增長也離10%不遠。這里還沒有列舉禽蛋類以及奶制品的生產情況(因為找不到數(shù)據(jù)),但我們都清楚兩個時代存在巨大差別。
可以說,正是這一方面的巨大差別導致了我們的飯碗比毛澤東時代有了天大的分別,這個應該算是鄧小平時代最大的功勞。
還要提到一點,就是鄧小平時代注意到了生產隊自主經(jīng)營權的落實。在1962年的人民公社條例中明確規(guī)定,要實行三級所有、隊為基礎的制度,生產隊應該擁有很大的生產經(jīng)營及分配自主權。但另一方面,毛澤東時代實行的是計劃經(jīng)濟,具體的做法則是以指令性計劃為主,中央下達命令,下面層層分解指標;不幸的是這種模式也影響了公社的生產管理,很多地方也是公社下達指標,層層分解到生產隊,不僅有糧食產量指標,有時甚至由公社指定要種多少畝糧食,更甚的是還有指定哪塊地必須種糧食的命令,這也影響了生產隊的分配自主權,由此限制了基層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導致群眾積極性降低。
綜上所述,鄧小平時代的改革并不僅僅是分田單干,它的政策效力也不以分田單干為基礎才能發(fā)揮作用,在人民公社體制下也照樣能產生積極作用;反過來說,如果沒有上述種種政策調整,即便是大包干也不會發(fā)揮多大效力。1978、1979年的糧食大增產是一個有力證據(jù)(參見我以前的文章: ),近年來的糧食生產狀況是另一個有力證據(jù)。然而,令人極其遺憾的是,有人將分田單干奉若神明,出于不為人知的目的,將一個創(chuàng)新的極有前途的社會主義制度扼殺了,思之令人痛惜!!
歡迎訪問我的個人日志 http://blog.sina.com.cn/u/1494911135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