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吃飽飯的歷史
在某些精英鼓噪和吹捧小崗村道路讓中國人民吃飽飯的今天,回顧一下歷史也許是有必要的。只是除了一點個人生活外對歷史我并不熟悉,需要更多的網友來補充。
小農經濟在我國也已經兩三千年了,史家們對吃飽飯是如何記載的,好像并不清楚,但給人們的大致印象是,盛世的時候基本上是吃飽飯的,而亂世就不好說了。但古代人口并不是很多,到了清朝人口劇增,吃飯問題才開始變得嚴重起來,但直到清王朝被推翻,也并沒有發生因饑餓問題導致的大規模農民起義。這么說來,依靠小農經濟來解決中國人民的吃飯問題,歷史上好像也沒有太大困難。
不過,什么叫吃飽恐怕也沒什么公認的看法,可能對下層老百姓來說,只要還能生存也就算是吃飽飯了。
而毛澤東時代與歷史相比很大的不同是,它完全推翻了小農經濟道路,建立了一種嶄新的農村集體經濟制度,通過這套制度來解決中國人民的吃飯問題。它的成績如何?作為一個城里人,我認為并不存在吃不飽飯的問題,沒有這種經歷和回憶,只是存在營養問題,也就是怎么吃得好的問題;至于農村,和城市由國家統一安排(因而各地的城市情況區別不會很大)不同,情況應該是千差萬別的,有吃飽的也有吃得不太飽的。也許對廣大的農民來說,這個制度還沒有顯示出遠超小農經濟的優越性,但至少也達到了小農經濟的水平,而實際情況還略好一些。
三年饑餓時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有人總拿這幾年來攻擊毛澤東,攻擊人民公社,說什么挨餓等等,但這幾年的人口出生率大降而人口死亡率大漲,仿佛回到解放前的情景,說明吃飯問題和人口問題密切相關。而渡過這三年之后,人口猛增并且一直延續到毛澤東時代后期,從側面揭示了當時吃飯情況的真相。如果能夠有當時人口體質情況的調查資料,相信更能進一步說明情況。
當然有人肯定會拿我們今天吃得如何如何好來說事。但事實是1978年后,人民公社制度逐漸被廢棄,所以我們并不知道如果把這一制度堅持下來并加以完善(改革出了這么多問題,精英們非但不認錯,還叫囂進一步‘攻堅’,愛憎何其分明!),今天會是什么情景。所以實踐否定了毛澤東提倡的人民公社制度是沒有充分根據的,相反,按照毛澤東時代的情況和發展速度,我們今天一定能解決吃飽飯問題,這個推測是相當合理的。
二、糧食生產的要素分析
在更進一步地分析吃飽飯問題之前,應該先來分析一下糧食生產的問題。誓死捍衛小農經濟的人所持的理由,無非就是人的積極性而已,但在糧食生產過程中,人的積極性究竟占多大分量,怎么能夠不加分析地胡說八道呢,這豈不成了‘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的翻版了嗎?
我沒當過農民,也沒有什么感性經驗,只能從理性上談談我的看法,說的不對的地方,還清網友多加指點。
農業生產,即便在科技有了很大進步的今天,也仍然沒有脫離靠天吃飯的地步。記得毛澤東時代總結了農業八字憲法,其中前四項是‘土肥水種’。
種地種地,你那個地力究竟如何顯然是首要的。比如如果是堿性土地那就沒辦法種莊稼了,一定要改良土壤才行。而增加地力就要靠肥料,一種是農家肥,一種是化肥,農家肥肥力有限但能改良土壤,化肥增產力強但有傷土壤。水對人是寶貴的,對莊稼也同樣如此,我還記得一句農謠:有收無收在與水,多收少收在于肥。沒有水甚至會絕收,但水多成澇也不行。說到種,大家都知道袁隆平,我就不必說了。
其他幾項我也不懂,這里就沒法說了。
如果說水、土和人的積極性有關的話,那么化肥、種子和人的積極性就毫無關系了,只和國家的工業化程度(或者數學講的石油)和科技能力有關。
和科技有關的并不只這兩項,除了天氣災害影響糧食生產之外,還有蟲災,我們熟知的是蝗災,但并不是只這一種,比如棉鈴蟲就能把棉花吃光,等等。此外植物也會‘生病’,也得‘找大夫治療’。消滅和減輕病蟲害,主要的還是靠科技力量。
此外,農業機械化的作用也是不能忽視的。它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提高農業抗災能力。如果說抗旱還可以運用人工的話,那么抗澇排澇就非得依靠機械力量了。此外,機耕、機播、機收的增產作用也不容忽視。機耕比畜耕可使小麥、水稻增產10%以上,機播可使小麥增產30%。人的積極性恐怕是很難與此相比的。
除了科技之外,還要考慮政策因素。人們都說大鍋飯挫傷人的積極性,但這并不是制度問題,而是政策問題。比如今年黨中央出臺了一號文件,于是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大漲,但其中并沒有對農村基本制度做什么變更,原因在于政策不同了。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