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鳳凰臺“文化大觀園”訪談樊建川的兩期節(jié)目,一期是樊的“抗戰(zhàn)館”,很受教育,并認為樊是一名愛國主義者;一期是樊的“文革館”,十分遺憾,并認為樊是一名非毛主義者,還包括主持人。正如節(jié)目中說的,“以什么樣的立場和態(tài)度來建文革館?事實上意味著我們能否正確對待自己的歷史”。盡管樊的陳列品都是真的,立場決定思想,思想決定歷史觀。不信清看:(因為沒有圖象,文字
又是說明文稿,不能完全反映節(jié)目現(xiàn)場)。(也希望有識、有力之士前往四川參觀后用自己的立場寫出評判文章)。
以下摘自鳳凰臺“文化大觀園”節(jié)目文稿:
樊建川使巴金想建“文革博物館”的遺愿得以實現(xiàn)
一代文壇巨匠巴金老人在辭世前,曾經(jīng)留下過一段打動了無數(shù)人的懺悔。他說:“那時,在文革,為了活命,我不得不胡言亂語,甚至對朋友落井下石。其實,何止朋友,當自己的妻兒遭到侮辱,我也只能選擇沉默,躲在廁所里悄悄流淚。那時,我唯一響亮的聲音,就是當紅衛(wèi)兵高呼:‘打倒巴金’!我也跟著喊到:‘打倒巴金’。文革,這就是文革。它使我荒唐,使我錯亂,使我忘記起碼的人格和尊嚴。所以,我說,悲劇不要重演。所以,我說,我們要說真話。所以,我說,建一個文革博物館吧”。
巴老的懺悔將我們帶回了那一段噩夢般的歲月。對于文革這場浩劫,直到現(xiàn)在,還有很多人不愿提起。但是,我相信,在每個人的內(nèi)心深處,都會像巴老一樣,有著對那段歲月、對自己的一份懺悔和救贖。一個人是否懦弱和強大,就看他能否直面自己的歷史。同樣地,一個民族是勇敢還是懦弱,就看這個民族是否敢于面對過去的歷史。巴老晚年,曾奔走呼吁建立“文革博物館”,為的就是讓后人記住這段歷史,并從中汲取教訓。
如今,斯人已逝,遺愿猶在。令我們欣慰的是,老先生的遺志終于找到了歸宿,他的四川老鄉(xiāng),全國抗戰(zhàn)文物、同時也是文革文物收藏的第一人樊建川先生,勇敢地站出來,還了巴老一個心愿。對“文革”的性質(zhì),盡管中央早已有了明確的結論,但是作為將巴金的“呼吁”付諸實踐的第一人,樊建川仍然遇到了不少阻力。館名用“文革”二字有些敏感,他就改名“新中國瓷器”與“紅色年代生活用品”陳列館,終于將自己多年的藏品擺了進去,讓它們展示在世人面前。他的這些陳列館,雖然不是巴老希望的真正意義上的“文革博物館”,但是,這種不那么尖銳的方式,仍然開啟了正視和記錄那段歷史的先河。
王魯湘:這一個門進去,就是一個很空曠的,一個圓形的空間,這有點兒像回音壁,噢,這個聲音就變了。
樊建川:但是這兒雖然很空曠,但是我們腳底下踩的東西很嚇人啊,四萬八千枚當年的公章。
王魯湘:都是當時候的權力的象征啊。
樊建川:權柄權柄,“糞土當年萬戶候”啊。
“紅色年代瓷器館”記錄著精神扭曲的荒誕年代
要不要給文革建館?以什么樣的立場和態(tài)度來建文革館?事實上意味著我們能否正確對待自己的歷史。樊建川沒有哭,也沒有笑,他只是把那些離我們還并不遙遠的物件排列起來,在它們幾乎是無限的重復和單調(diào)中,讓參觀者切身感受到一個物質(zhì)匱乏和精神扭曲的荒誕年代,任何一個神智健全的人從文革館走出來都會長舒一口氣,我們終于從文革中走出來了,這是多么幸運的事!
紅色年代瓷器陳列館,這是樊建川有關十年浩劫推出的第一個展館,里面存放著他精選出的2000多件新中國瓷器。
紀實:其實我們這個館里邊內(nèi)容很豐富,但是,我故意把這個門做得比較小,就像一個人家,一個普通人家的門一樣,而且這個門是廣東那邊買回來的一個老門。
王魯湘:這是部隊的門嘛。這應該當時肯定是個軍營的,或者,
樊建川:可能是軍官宿舍,軍官家屬,那種隨軍家屬的那種門,然后這還打鈴才能進去。這站了一尊當年做的毛主席像,他在給我們指路,他角度偏了一點,故意偏了一點,他意思是你們往這邊走,實際上這是中國最大的交通警察了。
王魯湘:站在所有的城市的這個交通路口。
紅色年代瓷器館中,陳列了從新中國成立到文革結束這段歷史中生產(chǎn)的瓷器。它們記錄了那個狂熱而又壓抑、喧囂而又無知的時代的氣息和聲音。可以想象,在多年之后,人們回顧中國瓷器歷史的時候,這個短暫年代的作品也應該算是空前絕后的。樊建川說,它們是一個狂熱的頂峰,一個紅色的絕響。
這有一個花瓶挺有意思,這個花瓶其實,當時這個鴨子吃了人民公社的公糧,你看嘛,這是當時的,原來的大字報,某某某,私迷心竅,放出鴨來吃公糧,這種思想不改造,到底要走哪條道,這個就很搞笑。
王魯湘:把鴨子吊到樹上頭批。
樊建川:對,批。最后的結果是什么呢,那個主人說我的鴨子沒吃公糧,說吃了,怎么辦呢?把鴨子給殺掉,把肚子給剖開,打開一看,里面有很多谷子,果然吃了公社的公糧,這是壞分子,思想落后的人物做的事,好了,張賢亮看了以后,他給我后來寫的字,用那個細筆寫的,笑出眼淚,這是笑出眼淚,這是張賢亮第一個寫的,好了,馮驥才后來看見了說,別笑,這是我們一代的真實,這是馮驥才寫的了,然后鄧賢寫的是什么呢,我如其鴨,鄧先生說,樊建川,我當知青的時候肚子餓的不得了了,我去偷老百姓的東西,被老百姓追,差點被逮住,逮住以后也要被吊起來打的,我如其鴨。
將當時各種極端思想和行為以簡單漫畫的形式,或者將政治口號原封不動地表現(xiàn)在各類瓷品上,這便是文革瓷器的鮮明個性。現(xiàn)在,當它們進入博物館,便成了那段歷史的見證,也成了警示后人的重要符號。
有資料顯示,文革開始后,全國各地瓷廠為了表達對毛主席的忠心,紛紛生產(chǎn)主席塑像。這同佩戴主席像章、唱語錄歌、跳忠字舞一樣,成為了熱愛領袖的時尚。盡管毛澤東本人在第二年就明確要求制止這種現(xiàn)象,但是,僅僅一年的生產(chǎn),已經(jīng)讓各種主席的塑象多得無法統(tǒng)計。
這兒體現(xiàn)的是為一個人,為當年的我們的那個毛主席,毛澤東做的這個各種各樣的姿勢,你看,你看這兒就很清楚,就是他青年時代,學生時代,書生意氣,這兒是拿著雨傘參加革命了,就業(yè)了,那兒是新中國成立了,然后又巡視大江南北啊,招手的啊,拿帽子的啊,各種各樣的坐姿啊,站姿啊,和其他人在一起啊,這么多塑像,其實我這可能也是不完整的,也是不完全的,但是你應該看到在全世界任何一個領袖人物用瓷器給他做塑像,這可能是最多的
由于博物館空間和陳列設計的關系,樊建川所收藏的瓷器和主席塑像根本無法全部展出。來到他的倉庫,可以發(fā)現(xiàn),這里的場面也相當?shù)貕延^。
樊建川:這是真的老東西,現(xiàn)在新做的那種毛澤東像,這個臉就開不到這么好,怎么都開不出這個臉來,當時我不知道為什么,他是用虔誠開的臉。當時那個情況就像釋迦牟尼一樣,他是一個神,他是有標準的,他是一個大神,每個人對他都很熟悉很熟悉,很熟悉,對。他的線條,他的痣應該在什么地方,
他的笑容應該是什么笑容,他揮手應該是這樣的。
王魯湘:對對對,有標準的。
樊建川:一個人的生活,總是要接觸很多很多器皿和這種生活用品,但是被一個什么東西所包圍著,被一個,就是在這個年代的這種政治訴求,這種說教,政治訴求,和一種左的,包括一些個人崇拜的,甚至一些封建因素,達到登峰造極,包括“萬歲萬歲萬萬歲”,跳忠字舞,它被這個整個所籠罩。
由于種種原因,樊建川的紅色年代陳列館系列現(xiàn)在只開放了瓷器館、鐘章印館和生活用品陳列館,大部分與那個年代的人民物質(zhì)生活相關的物品都被擺放進了這里的展柜。但是,在他的庫房中,還靜靜地躺著另外一部分藏品,它們是那個年代里人們的日記、書信、檢討以及各種文件和文稿。與那些生活必需品相比,這部分文字記錄可以說是深入了當時人們的精神世界,更直白、更樸素,也更慘烈,讓人不忍卒讀
樊建川:這是剛才提到的日記本,還有一些書信,我跟你說吧,今后隨著時間推移,這批東西是非常寶貴的,它太寶貴了。
王魯湘:以后做歷史研究的人都要到你這地方來,你應該給他們也開放。
樊建川:我收書信最多的一個人,從十三歲記日記,記到他去世八十多歲,記了七十多本,每年一本,我收到的時候就是一麻袋,后來,我說你們搞文學的,你們就把這七十多本日記讀完以后,你們就可以受到很多啟發(fā)了,
我親手整理的資料,我覺得上噸,因為我要自己一般要堅持整理一百斤,有的實在是讓你不忍往下整理,比如說一些自殺的,受迫害自殺的遺書,右派,或者是所謂的走資派,所謂的黑五類,黑五類這樣自殺的遺書,你沒發(fā)往下,你會非常痛苦。
樊建川與我同齡,這意味著我們對那段紅色年代有著共同的記憶,該經(jīng)歷的我們都經(jīng)歷了。比如在嬰兒時期大煉鋼鐵,大躍進;在幼兒時期飽受饑餓的煎熬;在“向雷鋒同志學習”的口號中上小學,沒上幾年開始了文化大革命,忠心耿耿地背語錄,跳忠字舞;到了青春期,又從城鎮(zhèn)來到農(nóng)村廣闊的天地,在那里大有作為地修理地球,卻發(fā)現(xiàn)肚子經(jīng)常咕咕地叫。
走進那個“工人階級生活最好的年代”
今天,當我們這一代人看完他的博物館后,不可能不為之動容,因為他在收藏我們的共同記憶。這些記憶由于某些原因被有意遮蔽,刻意遺忘,甚或故意歪曲,而樊建川要做的,就是把我們帶回。他通過一種物質(zhì)的重建,讓那個其實離我們并不遙遠的時空局部復活。這些復活的局部是充滿質(zhì)感的,是有著歷史肌理的,可以用手去觸摸。正因為如此,我想,其實不止是我們,每一個來到這里的參觀者,都會經(jīng)歷一場靈魂的顫栗。
走進紅色年代生活用品館,首先看到的是一條地面為紅色的走廊。走廊盡頭,一個當年的大喇叭嘈雜地廣播著仿佛永遠也無法聽清的音調(diào)。玻璃地面由十塊構成,起點為公元一九六六年,終點則是公元一九七六年,頗有寓意的是,地面的紅色由原本的鮮紅逐塊變淡,而盡頭的臺階,則用了潔白的大理石。
在做陳列設計時,樊建川在紅色之外,刻意突出了白色,他想借此寓意這一年代純潔而樸素的人民。
他們雖然生活艱苦,精神風貌卻依舊激情豪邁。他們是真誠的、干勁十足的,同時,也是盲目的、無知的。
樊建川:你看到我們那個生活用品館,你會看到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就是,工人階級當時是生活最好的。
王魯湘:對
樊建川:工人階級生活比公務員好,
王魯湘:對
樊建川:為什么呢?我吃的比你多,你吃26斤,27斤,我吃35斤,甚至我是電焊工的話,我是搬運工的話,我吃40多斤,那不得了啊,
王魯湘:對
樊建川:我每個月肉比你多,每個月吃的雞蛋比你多,我每年還發(fā)工作服,那開玩笑,工作服不得了啊,我每個月還發(fā)一塊肥皂。我太太,我妻子跟我是一個生產(chǎn)隊,當知青的時候,當時招工,三個名額,她們?nèi)齻€女知青,三個名額,一個是到船廠,造船廠當電焊工,一個是到建筑公司當鋼筋工,一個是到稅務局當收稅的,這三個工作。現(xiàn)在傻瓜都知道稅務局最好,船廠其次,建筑工最差,鋼筋工最差。但是當時是,另外兩個人就是拼,腦袋削尖了以后就去當那個軋鋼筋的。
樊建川說,由于特殊的歷史原因,現(xiàn)在的年輕人對“文革”缺乏了解,甚至難以去想象。所以,年屆50的他,依然保持著他們那代人特有的激情和干勁。他也知道,任何歷史,最終都是要留給后人來評述的,所以現(xiàn)在能做的,就是盡可能為后人保留住更多、更真實的歷史細節(jié)。
在樊建川的下一步計劃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修建一個“新中國60周年文物博物館”。與先前的所有博物館不同,它會被分成60個展廳,每個展廳代表了共和國歷程中的一年,仿佛就是一座時空的隧道。它的開放日期,早早就被定在了2009年。
樊建川:這60年其實就是個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的問題,前三十年后三十年,我覺得前三十年擺動大一點,劇烈一點,后三十年也有擺動,這里邊有一些波折,有擺動,但是擺動的幅度要小一點兒,方向感強了。
樊建川:我這里有兩塊瓷版,一個是開始,一個是結束,很有意味,為什么呢?開始的時候千軍萬馬,豪情萬丈,你看這個姿勢多豪情萬丈,托舉這個,然后這個顏色特別地光明,這種黃,黃得很可怕的,現(xiàn)在不敢用這種黃,然后是豎起來,結束的時候,橫著了,然后呢,千軍萬馬變成兩個人了,你辦事我放心,我還有另外一個瓷板,就是結束。
樊建川在收藏我們這一代人共同的記憶,他的收藏超越了傳統(tǒng)收藏的概念,確切地說,傳統(tǒng)收藏是對祖父以上的歷史記憶的收藏,而樊建川只收藏20世紀,也就是說,他只收藏自己父輩的歷史和自己的青春歲月,因為,它們讓他有一種切膚之痛,嚴格地說,它們雖已逝去,但還沒有成為歷史的背影,在我們還能看清它們的五官和神情的時候,留住它們,不是為了忘卻的紀念,僅僅是為了民族和人的自尊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