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可以這樣改寫嗎?評所謂"陳伯達拋出'血統論'"
·余 樵·
第一次看到"陳伯達拋出'血統論'"這個說法,是在《中華兒女》(國內版)2002年第2期發表的劉西堯的回憶文章《"文革"中我給周恩來當聯絡員》里,劉西堯回憶說:他剛被派到中國科學院作周恩來的聯絡員時,碰上兩派群眾在吵鬧,有人扭住一個"出身不好"的造反派揪打起來。他接著寫道:"這也和陳伯達的'德政'有關。因為他拋出了'血統論'的名言:'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打地洞。'"這一段回憶的小標題也就十分突出地用了這樣一句話:"陳伯達拋出'血統論'"。最初看到這個說法,筆者沒怎么在意,只覺得是劉老先生年紀太大了,記憶上出了問題。不然,明明是陳伯達在"文化大革命"初期為了毛澤東"戰略部署"的需要,代表"無產階級司令部"首先批判了"血統論",包括"血統論"提倡者宣揚的"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打地洞"之類說法,怎么現在會寫成了"陳伯達拋出'血統論'"呢?然而,無獨有偶,過了沒多久,筆者又在另一部有關"文化大革命"的紀實著作里讀到了類似的說法。那是范碩先生寫的《葉劍英在非常時期1966-1976》,上、下兩集,華文出版社2002年6月第一版。作者在書中寫到1966年10月中央工作會議上陳伯達的報告時,列舉了報告中的一系列"謬論",其中寫道:"他蓄意破壞青年團結,制造'剝削階級的反動血統論',什么'老子英雄兒好漢',什么'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打地洞'等謬論"。作者把"剝削階級的反動血統論"、"老子英雄兒好漢"、"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打地洞"統統說成是陳伯達"制造"的"謬論"了。如果說劉西堯的回憶是記憶錯誤,那么范碩的書就不應有這樣的問題了,因為作者在書中許多地方都強調了對某一事情調查了多少人,查閱了多少資料,應該是很嚴肅的記載。怎么也會出現與劉西堯回憶同樣的錯誤呢?
對那段歷史的真相,許多人應該都還留有記憶。1966年10月9日至28日,中共中央召開工作會議,著重批判"資產階級反動路線",為"文化大革命"掃清障礙。16日,陳伯達在全體會議上作了題為《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的兩條路線》(又名《兩個月運動總結》)的長篇報告。10月24日,毛澤東對陳伯達這個報告批示:"改稿看過,很好。抓革命、促生產兩句,是否在什么地方加進去,請考慮。印成小本,大量發行,每個支部,每個紅衛兵小隊,至少有一本。"(王年一《大動亂的年代》105頁,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12月版)此后,陳伯達這個報告便在全國各地廣泛流傳開來,不僅官方大量翻印,各地群眾組織也競相翻印,鉛印本、油印本隨處可見,許多地方還將報告全文抄成大字報張貼公布,因此,其中的內容可謂家喻戶曉,特別是其中對"血統論"的批判。更是讓廣大因"家庭出身"問題長期遭受壓制的青少年以及持有"血統論"觀點的干部子女們銘心難忘。
陳伯達報告中對"血統論"說了些什么呢?他說:最近一個時期,有人"用血統論來代替階級論,企圖混淆階級陣線,孤立無產階級的革命隊伍。""他們利用工農出身青少年的階級感情,利用一部份年輕人天真提出的'老子英雄兒好漢',來蠱惑一批學生。實際上,這是剝削階級的反動的血統論。封建地主階級宣揚什么'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打地洞'。就是這樣的血統論。這是徹頭徹尾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反毛澤東思想的,是徹頭徹尾的反動的歷史唯心主義,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階級分析根本對立的。""現在有一些學生接受什么'自來紅'、'自來黑'的觀點,接受什么要在學生中劃分'紅五類'、'非紅五類'或者什么'黑幾類'的觀點。制造這類觀點的人,是要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制造混亂,蒙蔽青年。我們勸青年們不要接受這種血統論的錯誤觀點,而要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階級論來武裝自己的頭腦。"
重讀一下這些文字,就可以明白無誤地知道,到底是陳伯達拋出了"血統論","制造"了那些"謬論",還是批判了"血統論"和那些謬論。不久,陳伯達批判"血統論"的這些內容,作為"無產階級司令部"的重要指示精神,在《人民日報》、《紅旗》雜志1967年元旦社論《把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進行到底》中得到了轉述,社論中說:"正當我們按照毛主席的階級路線,組織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隊伍的時候,極少數堅持資產階級反動路線的人,卻利用'老子英雄兒好漢,老子反動兒混蛋'這個口號,蠱惑一批學生,制造宗派,攪亂階級陣線。這個口號,開始是一些天真的青年人提出來的,他們由于思想方法上的某些片面性,從反對黨內一小撮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排斥和打擊革命干部子女、工農子女這個正確前提出發,走到了另一個極端。""頑固堅持資產階級反動路線的人,卻別有用心地利用這個口號,欺騙極少數學生(其中有些是沒有教育好的干部子女),要把他們引上邪路,來同另一部份學生鬧對立。這樣一來,'老子英雄兒好漢,老子反動兒混蛋'這個口號,就成了對抗無產階級革命路線的東西。應當指出,別有用心的人,利用這口號,實際上是宣揚剝削階級的反動的血統論。封建地主階級宣揚什么'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打地洞',就是這樣的血統論。它是徹頭徹尾反動的歷史唯心主義。"這個元旦社論,在當時也是各大報甚至紅衛兵、造反派小報都爭相刊登,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反復廣播因而家喻戶曉的。如果說,是陳伯達"拋出"了"血統論","制造"了那些"謬論",那么,豈不是說,在"文化大革命"初期的1967年元旦,就在中央文革小組控制的《人民日報》和《紅旗》雜志的社論中,對中央文革小組組長陳伯達提出公開批判了?這可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歷史就是歷史,不論陳伯達當年那個報告有些什么問題,也不論他批判"血統論"的目的何在,他當年的的確確是率先提出了批判"血統論"。這是數億人都清楚的史實。剛剛過去不久的,還有億萬親歷者、見證人活著并保存著自己鮮活記憶的歷史,能夠被人白紙黑字地改寫成另一個樣子嗎?若按正常的思維,這似乎不太可能。然而這樣的事居然就發生了。這能不引起我們深思嗎?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