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如果隕落,不是鯨落,不會有萬物生。
房地產如果隕落,將對經濟造成巨大沖擊。
自恒大悅龍臺事件以來,房地產全行業出險已經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
為了控制風險調節經濟,我們出臺了諸多政策,僅僅是房地產領域,我國中央+地方,在2023年就出臺了近千條刺激政策,但房市并未明顯轉暖。
我們看看幾個網紅開發商的裁員情況。下圖從上到下分別是恒大、碧桂園、融創、世貿、新城控股。五個出險的開發商,2020年員工合計約32萬,2023年底僅剩下23萬左右。
這種情況下,我們不得不思考一個問題,如果房企全面出險,到底會對哪些群體造成多大沖擊呢?
我以2021年房企出險時數據為例,大致分析房企出險可能造成的危機。
一、房企都欠誰的錢
下表是五家A股上市公司的財務數據,最低負債4171億元,最多的負債15459億元。我們可以把負債大致分成三大類:
(1)欠購房者的(你支付了放款,他還沒有交付房屋,因此形成了合同負債),就是第一子欄的合同負債。
(2)欠金融機構的,包括短期借款(期限少于一年的),長期借款(總期限大于一年且剩余期限也大于一年),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總期限大于一年但剩余期限小于一年的),應付債券。
(3)欠供應商的,也就是應付賬款。
這三項加起來占總體負債的比例大致在8成左右(最少的一家65.17%,最多的一家83.05%)。
另外,其他應付款里面,大部分是與自己子公司或大股東的往來(找子公司或大股東借款,屬于公司資金調用),但也有一部分屬于欠款。
下表中合作方往來款就屬于欠款,即房地產公司找合作方拆借的錢。另外,招商蛇口的其他應付款中,有一項是保理款,我估計是ABS融資的錢,也是要還的。
二、如果出險會沖擊哪些方面
如果這五家房地產公司鯨落了,會造成什么影響呢。
首先,會出現大規模爛尾。
這里面涉及到1.5萬億的購房款。按每套房100萬計,涉及150萬戶購房者。極端情況下如恒大,這150萬購房者多數可能都會被波及。
這里面的問題非常多,有些也不好說,在此不展開了。
其次,金融機構將面臨巨額違約。
上述五家公司欠金融機構的有息債務,整體金額超過一萬億。金融機構為了對沖損失,可能拍賣抵押的房產和土地,這又將進一步沖擊市場,引發更多的房地產企業出現回款危機,進而資金鏈斷裂。
實際上,現在已經到了這樣的程度:金融機構不愿房貸,而開發商又無力拿貸。
先說金融機構不愿房貸。國家三令五申,不斷強調對正常經營的房企不能抽貸、惜貸,對民企國企要一視同仁。但是問題在于,如果真的給房企放貸,甚至給民企放貸,出了風險誰擔?
《財新》采訪某銀行高層,該高層認為國家喊話作用不大,“再直白點說,就是現在剩下的房企未來是不是都能活?以后如果再出不良貸款,誰來負責?這些都環環相扣。”
再說開發商無力拿貸。房價不斷下滑,開發商銷售也不斷下滑,二者合計導致現金流大量萎縮。開發商沒錢了,拿地就會大幅度減少。而房地產開發貸是需要土地/項目抵押的,沒有土地就沒有新的開發貸,開發商融資又會進一步下滑。
再次,上下游供應商和合作方將面臨巨額資金損失。
上述五家公司對應大致有8500億賬款。這些供應商的錢會不會打水漂呢?很可能。
金融結構是爸爸,特別是公開市場債務,能保必須保。
當前壓力下,保交樓是重要任務。
這兩者的優先級都遠遠高于對供應商的債務。
因此,如果有一個債能賴掉,首先要賴掉的,就是供應商的債。
舉個例子來說。據財新此前了解,”金地集團希望力保公開債務……2023年11月,為籌措當月必須兌付的20多億元公開債資金,該公司已將萬元以上的供應商付款全部叫停。”
財新引用某房企人員發言稱,“地產行業歷來存在‘潛規則’,即項目的建安、材料等費用通常先由施工方與供應商墊資,開發商再按照施工進度和節點付款。”
也就是說,房企出險后,大量上下游供應商將首先受到沖擊。時至今日,“大部分開發商幾乎無法以大額現金支付工程款及材料款等,基本或多或少都得用工抵房等實物資產代替。”
大家上新聞搜搜,你會發現,最近幾個月建筑工人討薪的報道,明顯增多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