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學經濟的,對金融是外行,且還有些“偏見”。因為金融總的來講,是個“分蛋糕”的游戲,不是“造蛋糕”的游戲。金融研究的是怎么把別人創造的財富撈到自己的兜里來,這是最簡單的概括,所以我覺得學習金融,是對社會財富和個人才華的巨大浪費。下面我來講講我對金融、新自由主義和經濟危機的理解。
什么是金融資本呢?金融資本就是在實現剩余商品到貨幣的轉換以后,在如何分配這些貨幣資本的問題上糾纏不休的資本。也就是金融資本是在工業資本完成了由貨幣到商品(即購買生產資料和雇工)和再由商品到貨幣(即產品市場出賣)的兩個轉換以后,在蛋糕造好了以后,就如何分蛋糕的搶奪中,通過貸款利息、股權和期貨交易等等手段大顯身手的資本。金融資本本身和商品價值的創造毫無關系,因而它是寄生性的。
美國之所以有了霸權,是因為他的工業資本。在八十年代以前,金融資本還不是美國資本主義的太上皇。美國資本主義的崛起依靠的是制造業,而非金融。大蕭條期間美國工業資本勢力對蕭條期大肆興風作浪胡作非為的金融資本可以說是痛恨惡絕,因為金融資本,在經濟危機的時候,胡作非為,興風作浪,把很多好端端的企業給弄破產了。所以工業資本特別恨金融資本,對金融資本立了很多的“緊箍咒”,嚴重地管制著金融資本的活動范圍。比如銀行不能跨州去開門戶,投行不能和零售銀行合到一起,以及其它各種各樣的限制。當時美國的工業資本確實最強大,美元的強大是建立在這個條件下的。
二戰以后美國的制造業達到了頂峰,表現在這一句口號上:“凡是對通用汽車好的,就是對美國好。”但是,隨著美國世界霸權的確立和戰后德日等帝國經濟的復蘇,在壟斷資本集中化所必然產生的金融化趨勢和美元霸權的推動下,美國的金融業迅速擴張,而制造業的壟斷地位卻受到越來越嚴重的挑戰,美國資本主義走向腐朽,金融業逐步替代制造業成為美國資本主義的“太上皇”,進而影響了美國的財政和貨幣政策。
八十年代可以說是一個轉折點。美元的強大對金融業在世界的擴張有利,但卻嚴重地危害了美國當地制造業的利益。里根上臺后美聯署主動制造的深度危機可以說是“金融資本”最后戰勝“工業資本”的標記性事件。從此以后,美國的制造業日落千丈,空心化日益嚴重,美國資本主義從制造業壟斷的腐朽轉向金融業的寄生。美國是靠“造蛋糕”起家的,現在他是靠“搶蛋糕”生存的。美國工業的嚴重空心化是其工業資本沒落的表現,其實也是帝國主義走向寄生的一個典型標志。
這是新自由主義興起的背景,它反映了金融資本在二戰后的利益。他們一再地向禁錮金融資本的管制發起進攻,一步步地甩掉那些30年代套在他們頭上的緊箍咒。其直接的后果就是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市場萬能的新自由主義迎來了史上最大的救市措施。不光是華爾街的投行被拯救,連通用汽車也一度被國有化,以防破產。金融資本的雙重標準是對新自由主義的一記響亮的耳光。
工業資本賺了錢以后,他不一定會馬上把這些資金重新投入到自己原有的企業,他總是逐利的,他會把錢通過金融機構,投到其他行業。所以一個一個企業,一個一個行業,慢慢的都金融化了。什么意思呢?就是哪怕福特家族的錢,在福特公司里面只占很少一部分。在福特汽車公司里,福特家族的股權只占百分之幾,比如3%,5%。但是那個家族的錢,主要的不在哪個公司里面。美國所有有錢人,他的錢幾乎都是分散地投在股市里面了。所以大家對具體一個行業是否發達,國家政策對某個行業好不好,不太在乎,都在乎股市好不好。政府這個政策是對股市有利,還是對股市沒利,對金融資本有利,還是對金融資本沒利,所以金融資本成為美國資本的太上皇。他才能一步步把過去工業資本套在自己頭上的緊箍咒一個一個地扔掉,才造成了2008年的經濟危機。
美元是應該升值還是降?就看升值對工業好,還是對金融好,降對工業好,還是對金融好。美元要是便宜,那么美國進口的商品就少,出口就多。但是美元要是不值錢,到全世界購買資產,投資就值不了那么多。所以強美元是符合金融資本利益的東西,但是違背了工業資本的利益,倆打架,造成通脹的困局。
下面我們通俗地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從宏觀和微觀兩個不同的層次分別地分析一下為什么生產過剩是資本主義經濟危機不可避免的根本起因。
簡言之,宏觀上,任何一個社會的所有產出,就其使用價值來講,最終都是要被消費掉的。另外,一個資本主義社會(假設只有勞資兩個階級)的總產出,刨除折舊和兩大階級的消費以外,是會有一部分剩余。這些剩余越多,資產階級的利潤就可能會越大。
在這里,使用價值和利潤是對立的。一方面,沒有被工人階級消費掉了的剩余越多資產階級的利潤就有可能越高。另一方面,所有的生產最終還是要為消費服務的,消費不了的剩余遲早就會變成過剩而被浪費掉。
要使剩余不變成浪費,資產階級必須想方設法把它統統地變成新的投資去擴大生產。只有生產規模不斷地擴大,不斷地去投資才能避免那些剩余變成過剩而被浪費掉。但是擴大了的產出最終還是要被消費掉了的,消費不了的就是過剩,且工人階級消費的越多,或無人消費的剩余即浪費越多,資產階級能夠獲得的利潤就越少。
微觀上也確實如此。通俗地講,資本家各自為戰的競相逐利,在競爭中不斷地用生產規模增大來降低成本,壓垮競爭對手。他們這樣做的結果使得生產的產品總量超過了人們的購買力,因而形成生產過剩。
使用價值和利潤的矛盾是資本主義經濟的一個根本性的矛盾。資產階級本能的利潤最大化動機就意味著工人階級的消費必須少于他的產出,但是產出最終不被消費掉就是過剩。
要想不過剩,工人階級的消費就必須和生產的擴張同步進行,也就是資本不能追求利潤最大化。是利潤的最大化必然使得消費滯后于生產的擴張,正是這種滯后的堆積造成了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
由而可見,資本主義的經濟很矛盾。剩余越多應該是利潤越高。但是剩余的商品僅僅是價值的載體。要實現商品到貨幣的轉換,即實現資本的增值,剩余越多反而使得這一轉換越困難。
如果資本主義制度能夠有計劃、按比例地協調產出和消費的同步增長,它就有可能避免生產過剩的危機,實現可持續剝削。但是這種宏觀計劃調控在各自為政的市場經濟里是很難達到的。它只有在資本被迫放棄追求利潤最大化的條件下才有可能實現。因此,為資產階級服務的資本主義宏觀經濟學基本上也不會去研究這個問題。
由此可見,微觀上,生產過剩是資本競爭的核心手段。宏觀上,生產過剩會造成威脅資本主義制度的經濟危機。因此,單個資本集團在行業內部的這種“理性”行為成為資本主義整體的“非理性”行為。為了生存,每個單個資本集團都拼命地擴張其生產規模,因而造成資本主義總體生產規模的擴張和總產出的迅速增長。但是這一總產出的增長只有在高于工人階級總消費的增長時,也就是總的剩余不斷地擴大的時候才會有資本總體利潤的增長。但這生產規模的擴大將使得往后的生產過剩危機就更加嚴重。
一旦資本對將來那些過剩產品到利潤的轉換失去信心,也就是對產能泡沫式的不斷擴張失去信心,經濟危機就必不可免。這就是資本主義生產的社會性和生產的無政府狀態之間的根本矛盾,也是資本主義危機的根源。
要緩解生產過剩危機不外乎以下幾個辦法:要么通過資本輸出去開拓新的市場來消化過剩產能(如發現新大陸或拉中國加入世界資本體系),要么通過新科技對原有固定資本的強行淘汰來緩解產能過剩(如電視有一段時間幾乎淘汰了電影,手機幾乎淘汰了座機,數碼相機基本上淘汰了膠卷相機,或汽車和飛機在美國基本上淘汰了火車等等),要么通過自然災害(直接破壞產能),或通過戰爭(二戰后的日本和德國是一片廢墟)來破壞過剩產能。作為超級大國的美帝還有一招:通過購買大量軍火物資來消耗過剩產能。沒有新市場,沒有新技術,沒有自然災害或戰爭,那么產能的過剩就只有通過經濟的危機來解決。實力弱的資本集團在經濟危機期間不得不破產,這樣就有可能淘汰大量的過剩產能,使得產能與市場重新恢復平衡。
埋葬資本主義的,是生產過剩危機、資源危機、還是生態危機呢?資源和生態危機拯救資本主義,因為它們給資本家的投資創造了新的環境。石油危機使得石油集團破產,但是不會埋葬資本主義,它會為其他新能源行業創造很多非常有利的投資條件。資本主義從來不會被稀缺所制約。稀缺是壟斷的條件,稀缺是投資的前提。所以,資源危機雖然威脅了個別資本家,但它威脅不了整個資本主義制度。生產過剩是資本主義不可逾越的危機。
在自然科學形形色色的理論中,只有能夠成果預測實驗結果的理論才有價值;而在社會科學中,歷史就是實驗,我們必須從歷史的過程中找出其客觀規律,我們分析問題時不能從愿望出發,要從歷史的過程中出發,只有和實踐相符的,才有可能是真理。要理解新自由主義的出現,我們不能單單地從愿望出發來思考問題,而是要考慮資本主義的主要矛盾。馬列主義
既能解釋世界,又能改造世界,并且它還在外界的不斷批判反駁中一次又一次地證明了它的理論堅固性和強大的生命力。我們要在分析實際問題時主動地有意識地運用馬克思主義的方法,這才是我們學習它的目的。
以上內容由陽和平于2017年6月11日在由中國勞動關系學院馬克思主義協會承辦的“紀念《資本論》發表150周年與《資本論》當代意義專題研討會”上的講座整理而成。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