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流派之一:新古典綜合派
新古典綜合派,又稱后凱恩斯主流派,是產生于美國的現代凱恩斯主義的一個重要學派。該學派試圖在凱恩斯的總量經濟理論基礎上,結合新古典的微觀經濟分析理論,來構造一個和諧統一的經濟理論大廈。盡管從現在來看,這種努力并不成功,但是在二戰以后的二十多年里,新古典綜合派對凱恩斯理論和新古典理論二者所做的綜合,使西方經濟學渡過了一段相對平靜和意見一致的時期。當時西方經濟學界眾多的經濟學家都是“新古典綜合學派”的信徒,他們對許多重大的經濟問題也取得了相當一致的看法。該學派的理論和政策主張,不僅對當時的美國有著重要的影響,而且對實際其他國家也都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新古典綜合派的名聲和被接受程度遠遠超過其他學派,從而成為了西方經濟學界的主流經濟學。
從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由于實際經驗與理論解釋上的困境,新古典綜合派的正統主流經濟學的地位開始動搖,它的逐步衰微標志著經濟學共識時代的結束。新古典綜合派在綜合凱恩斯主義與新古典經濟理論的時候,未能注意到兩者的不同點與缺陷之處,這就鑄就了該學派理論本身的不足,為它的衰落埋下了內部的隱憂。新古典主義的最大弱點是在于把市場看得至善至美,認為市場是完全可以自我趨于均衡的,而凱恩斯主義則認為市場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存在有效需求不足問題,需要政府的需求管理政策。新古典綜合派在對兩者進行綜合的時候,并沒有仔細地理順這內在邏輯矛盾,而是簡單地將宏觀的凱恩斯主義嫁接到微觀的新古典經濟理論身上,甚至弄出了兩套邏輯不一致的經濟理論,一套是宏觀經濟學,一套是微觀經濟學,各說各話,由此可見,新古典綜合理論本身就存在極大的不完善之處,這也是它以后遭遇尷尬困境的主要原因。結果,在20世紀70年代左右,新古典綜合派既無力詮釋“經濟滯脹”現象,又提不出有效的治理對策,從而使得該學派備受指責,跌落正統主流經濟學的寶座。從此之后,西方經濟學失去了共識,各個學派揭竿而起,派別林立,各領風騷。貨幣學派、理性預期學派、供給學派等諸多經濟學派在“反凱恩斯主義”的大旗下聚集,它們破除了人們對于凱恩斯主義的迷信和盲從,并在西方經濟學界和政治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但是經濟學的天下并為歸于哪個學派的麾下,這些學派中也沒有一個能像新古典綜合派一樣,取得大多數經濟學的共識。就目前狀況而言,一個能夠完全取得新古典綜合派,并占據主流經濟學地位的經濟學流派的出現,尚需時日。
一、凱恩斯革命
1929年-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爆發了一場空前嚴重的經濟危機,各國都陷入經濟的長期蕭條之中,史稱“西方經濟大蕭條”。當時所有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生產急劇下降,工商企業大批破產,銀行紛紛倒閉,失業激增,到1933年,美國的失業率高達24.9%,英國的失業率也達到了21.3%。在經濟危機期間,整個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生產下降了37.2%,倒退到20世紀初甚至19世紀末的水平;失業人數高達3000萬以上,加上半失業者,總失業人數將近5000萬人;對外貿易總額下降了66%,倒退到了1913年的水平。
西方經濟大危機造成了空前嚴重的災難,美國經濟學家福克納在《美國經濟史》一書中寫道:“蕭條的年月所引起人們的消沉、不滿和懷疑是廣泛而深刻的。”面對這場史無前例的經濟危機,大量的失業人員和嚴重的生產過剩,傳統的新古典經濟學卻顯得無能為力,這就是西方經濟學所稱的“經濟學的第一次危機”。
20世紀30年代經濟大蕭條之前,在歐美等資本主義國家占據主流地位的經濟理論是以馬歇爾、庇古為代表的新古典經濟學。新古典經濟學從瓦爾拉的“一般均衡理論”和馬歇爾的“局部均衡理論”出發,把市場經濟描繪成一部可自行調節的完美機器,認為自由競爭的市場機制自身是趨于充分就業的均衡狀態,它能夠保證全社會包括土地、勞動力、資本在內的經濟資源得以充分的利用和合理的配置,保證每個社會成員都能得到最大的滿足。
美國經濟學家雷諾茲曾把新古典經濟學的基本理論歸納為以下幾個命題:
1,“供給創造自身的需求”的薩伊定律,也就是說產品生產的同時也提供了產品的購買手段,社會總供給總是等于總需求,市場經濟不會發生總需求不足或生產普遍過剩的經濟危機。
2,市場經濟有自然趨于充分就業均衡的傾向,當市場一旦處于不均衡狀態時,市場的各種內在力量會使它很快恢復均衡。
3,利息率是調節經濟生活中儲蓄等于投資的機制。
4,勞動工資是調節勞動力市場中勞動供求均衡的機制。
5,市場經濟不要政府的干預,但是允許有一個例外,政府可以對貨幣供給進行管制。
但是,正如經濟學家瓊.羅伯遜所說的,新古典經濟學“那種保持充分就業均衡的自然趨勢的學說,未能經受住1930年代市場經濟完全崩潰的考驗。”。在這樣一種經濟蕭條和學術困境的情況下,凱恩斯出版了《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一書,在批判新古典經濟學的基礎上,提出了“有效需求理論”,對西方經濟學進行了重大的修正。
凱恩斯認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總需求并不是必定等于社會總供給的,總需求不足是經常存在的現象,因此,經濟完全有可能出于非充分就業的均衡狀態。
凱恩斯認為總就業量決定于總需求量,失業就是由于總需求不足造成的,由于總需求不足,商品滯銷,存貨過多,投資下降,引起生產縮減,解雇工人,造成失業大量增加。而所謂有效需求,是指總供給和總需求相等從而處于均衡狀態的社會總需求,它包括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由于邊際消費遞減傾向造成消費需求不足,資本效率遞減傾向造成投資需求不足,因此有效需求容易發生不足現象,從而導致社會總就業量的不足和經濟蕭條的產生。
凱恩斯認為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是由于三個基本心理規律決定的。
1,邊際消費傾向遞減規律,凱恩斯認為因為人們有天生喜好儲蓄的習慣,在人們收入增加的時候,消費支出也隨之增加,但是消費額增加的比例不如收入增加的比例大,從而邊際消費傾向會隨著收入的增加而發生遞減,收入和消費之間的缺口會越來越大,這毫無疑問必然會引起消費需求的不足。
凱恩斯寫道:“無論從先驗的人性看,或從經驗中之具體事實看,有一個基本的心理法則,我們可以確信不移。一般而論,當所得增加時,人們將增加消費,但消費之增加,不若其所得增加之甚。”
2,資本邊際效率遞減,所謂資本邊際效率遞減規律是指人們預期從投資中獲得的利潤率(即預期利潤率)將因增添的資產設備成本提高和生產出來的資本數量的擴大而趨于下降。
凱恩斯在用邊際消費傾向規律說明消費不足之后,接著用資本邊際效率崩潰去說明投資不足。凱恩斯認為隨著資本的不斷增加,資本邊際收入同樣會出現下降趨勢,因此資本邊際效率的遞減會極大地抑制企業投資的積極性,從而會造成投資需求的不足。凱恩斯詳細描述了對資本邊際效率,即資本未來收益的預期,是如何引致了經濟周期的。
凱恩斯寫道:“繁榮期之特征,乃一般人對資本之未來收益作樂觀預期,故即使資本品逐漸增多,其生產成本逐漸增大,或利率上漲,俱不足阻礙投資增加。但在有組織的投資市場上,大部分購買者都茫然不知所購為何物,投機者所注意的,亦不在對資本資產之未來收益作合理的估計,而在推測市場情緒在最近未來有什么變動,故在樂觀過度,購買過多之市場,當失望來臨時,來勢驟而奇烈。不僅如此,資本之邊際效率宣布崩潰時,人們對未來之看法,亦隨之黯淡,不放心,于是靈活偏好大增,利率仍上漲,這一點可以使得投資量減退得非常厲害:但是事態之重心,仍在資本之邊際效率之前崩潰——尤其是以前被人非常垂青的資本品。至于靈活偏好,則除了由于業務增加或投機增加所引起的以外,須在資本之邊際效率崩潰以后才增加”。
3,流動性偏好,又稱靈活偏好,靈活偏好規律是指人們愿意保持更多的貨幣,而不愿意保持其他的資本形態的心理法規。凱恩斯認為,靈活偏好是對消費不足和投資不足的反映,具體而言是由以下的動機決定的:
①交易動機,指為了日常生活的方便所產生的持有貨幣的愿望;
②謹慎動機,指應付各種不測所產生的持有現金的愿望;
③投機動機,指由于利息率的前途不確定,人們愿意持有現金尋找更好的獲利機會。這三種動機,尤其是謹慎動機,說明面對諸多不確定性時,人們通常不敢輕易使用自己的存款。
凱恩斯以他內在邏輯一致的三大心理規律,否定了新古典經濟學信奉的“薩伊定律”和“市場充分就業均衡論”,對于經濟危機作了全新的說明,并在此基礎上形成擺脫危機,走出蕭條的全新思路。凱恩斯認為,經濟危機不應該被視為自然的現象,也不應該被視為資本主義的本質缺陷,而只是市場經濟制度的某些缺陷造成的。
既然經濟危機發生的原因是在于有效需求不足,那么為了解決經濟危機,凱恩斯提出自己的藥方:擴大投資,增加消費,從而增加有效需求,刺激就業和經濟增長。凱恩斯得出的政策觀點是:放棄自由放任原則,實行國家對經濟生活的干預和調節原則;政府應當負擔其調節社會總需求的責任,運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刺激消費,增加投資,以保證社會有足夠的有效需求來實現充分就業。
由于凱恩斯對20世紀西方經濟大蕭條給予了與傳統的新古典經濟學完全不同的分析,他的有效需求理論為西方經濟學的發展開辟了新的方向,他的經濟政策觀點也為資本主義國家擺脫經濟危機提供了一種現實合乎邏輯的途徑。因此,凱恩斯被眾多西方經濟學家視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經濟學家之一,正如美國經濟學家布倫納教授所說的:“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和期間實行的凱恩斯主義的充分就業政策,拯救了30年代的資本主義。”
二、新古典綜合派的形成
二戰以后,在西方世界享受長時期經濟繁榮的環境下,凱恩斯主義與新古典經濟學開始由對立逐漸轉向了共存和相互融合,在這一基礎上產生了“新古典綜合派”,該名詞是美國經濟學家薩繆爾森首創的,在1961年出版的《經濟學》第五版一書中,他把自己的力量體系命名為“新古典綜合”,以說明該理論體系特色和理論淵源,因此“新古典綜合派”的經濟理論也就以最完整、最嚴密的方式體現在薩繆爾森的那本異常暢銷的《經濟學》一書中。
雖然新古典綜合派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形成的,但是對凱恩斯主義和新古典經濟學的綜合實際上在戰前就開始了。美國經濟學家希克斯在1937年發表的《凱恩斯先生與古典學派經濟家》一文中,以三個方程式和IS-LM模型概括了凱恩斯的理論。希克斯撰寫此文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說明《通論》和新古典經濟學之間的聯系,他當時的結論是,凱恩斯的三個方程式不過是“向馬歇爾的正統經濟學跨回了一大步,以致他的理論很難與經過修訂和限定范圍內的馬歇爾理論相區別。”所以,希克斯的這篇重要文獻可謂是新古典綜合派的開始,它把凱恩斯主義綜合為宏觀一般均衡理論,并將它開始與新古典經濟學聯系在一起。
漢森也有類似的看法,他認為IS曲線可以根據新古典學派的可貸資金學說推導出來。根據可貸資金學說,利息率決定于可貸資金需求表和供給表的交點,可貸資金表是由個人和企業儲蓄、因貨幣增加而增加的可貸資金部分及退出窖藏狀態的那部分貨幣余額組成。由于儲蓄水平隨收入水平而變,因而可貸資金的供應表也隨收入水平而變。這樣,就會得到不同收入水平的一系列可貸資金表,它們可以可貸資金需求表中投資需求表相結合,就形成了IS曲線。
經濟學家帕廷金根據希克斯的一般均衡論,更深入地進行了結合凱恩斯主義和新古典經濟學的工作,他于1956年出版了《貨幣、利息和價格》一書,在書中,他在保留新古典貨幣數量學說的同時,運用了凱恩斯的收入支出法分析經濟。
薩繆爾森可謂是新古典綜合派的集大成者和代表人物,同時也是他首創“新古典綜合派”一詞,用以表示凱恩斯主義和新古典經濟學結合的理論體系。1948年,薩繆爾森出版《經濟學》第一版,以教科書的形式對凱恩斯主義和新古典經濟學進行了全面的綜合,這本書的出版標志著新古典綜合派的正式形成。
所謂“新古典綜合派”實質上將以馬歇爾為代表的新古典經濟學與凱恩斯主義經濟學這兩者糅合在一起,把新古典經濟學微觀的價值論、均衡論、分配論同凱恩斯宏觀的國民收入決定論綜合為一體,從而組成一個集這兩者之大成的經濟理論體系。其核心思想是:采用凱恩斯主義的宏觀經濟政策來調節市場經濟活動,使得現代社會經濟能夠避免過度的繁榮或蕭條的損害,趨于穩定的增長,并實現充分就業,則在這種經濟環境下,新古典經濟學的主要理論將再度適用。在1964年出版的《經濟學》第六版中,薩繆爾森認為,新古典綜合就是總收入決定論與微觀經濟學經典理論的結合,因為“在管理完善的體系中,運用貨幣和財政政策,使得古典理論所提出的充分就業的假定得到實現時,經典理論就恢復了原有的地位。”
薩繆爾森提出的新古典綜合理論,廣泛地流行于二戰之后的西方經濟學界,在20實際60年代中期以前,新古典綜合派事實上成為了二戰后西方的正統經濟學,并成為各資本主義國家政府干預經濟的理論依據。
美國經濟學家托賓認為,新古典綜合派既是凱恩斯主義和新古典經濟學在理論上的結合,又是兩者在政策上的融合。早期的凱恩斯主義者一般強調財政政策的重要性,認為它是緩和危機、減少失業的有力工具。而主張市場調節的新古典學派,則一貫強調貨幣政策的重要作用。托賓強調指出,新古典綜合派,就是將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按照不同比例結合在一起,使之成為資本主義國家制定經濟政策的依據。
正當以薩繆爾森為代表的新古典綜合派自鳴得意的時候,20世紀60年代后期,美國社會出現的經濟停滯和通貨膨脹同時并存的“滯脹”現象,給了新古典綜合派以沉重的打擊。按照新古典綜合派的理論,當失業存在,貨幣數量增長的情況下,價格水平應當保持不變或小幅度上漲,只有在失業消除,達到充分就業狀態之后,價格才會真正大幅度的上漲,從而導致通貨膨脹。即新古典綜合派認為失業與通脹是不能并存的,是不可能在存在失業的情況下爆發通貨膨脹的,但是這種觀點無疑是直接違背“滯脹”事實的。新古典綜合派不僅在理論無法解釋經濟滯脹現象,同時也不能提出有效的治理對策,因為按照它的理論,在失業和通貨膨脹并存的情況下,會產生自相矛盾的后果。如果擴大赤字,刺激消費和投資來解決失業,那么有效需求的增加將會抬高物價,從而惡化通貨膨脹;反之,要是政府減少財政支出和收緊貨幣政策,試圖以此控制通貨膨脹,那么有效需求的降低將會使得失業率上升,從而惡化失業問題。簡而言之,新古典宗派的政策選擇處于尷尬的兩難境地之中。
理論上的無力和政策上的兩難,這極大地動搖了新古典綜合派的統治地位,新劍橋學派、貨幣主義、理性預期學派和供給學派等新的經濟流派對它爭相展開批判,并發表自己獨有的經濟理論,力爭推翻新古典綜合派的統治地位。
在這種經濟背景和理論環境下,新古典綜合派無法再保持自己對經濟學的統治地位,不得不對新的經濟學派作出讓步,部分地吸收新學派的理論觀點。1972年,薩繆爾森在《經濟學》第8版中,悄悄收起了“新古典綜合派”的旗幟,以“后凱恩斯主流經濟學”一詞代替了“新古典綜合派”,借以突出其理論的凱恩斯色彩,以及它在當代西方經濟學各流派中的主流地位。在薩繆爾森的《經濟學》第12版中,在原有的新古典綜合派的基礎上,薩繆爾森對貨幣主義、理性預期學派、供給學派等三個學派的理論內容加以新的綜合,形成了所謂的“現代主流經濟學的新綜合”
三、新古典綜合派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著作
新古典綜合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漢森、希克斯、薩繆爾森、托賓、索洛、莫迪利安尼、奧肯等。
1,阿爾文.漢森(1887-1975年)
新古典綜合派的先驅,美國著名的凱恩斯主義者,被譽為美國凱恩斯主義的建筑設計師。漢森1887年生于美國的南達科他州,1916年獲美股威斯 康辛大學 博士學位,隨后曾任明尼蘇達大學、斯坦福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學府的教授。1937年起任哈佛大學教授,直到1956年退休。漢森教授在哈佛大學培養了不少優秀的經濟學家,薩繆爾森即為其弟子之一。1938年,漢森被選為美國經濟學會會長,還擔任過羅斯福政府的經濟顧問、美國國務院經濟專家、美國聯邦儲備局經濟顧問等職。
漢森原來是新古典經濟理論的信奉者,對凱恩斯主義曾持有強烈的異議。但自1937年起,在他到哈佛大學任教后便轉向信奉凱恩斯主義,并在美國積極鼓吹和傳播凱恩斯主義理論,還寫了一系列著作使得凱恩斯理論“通俗化”、“美國化”。漢森的代表作主要有《充分復蘇,還是停滯》(1938年)、《財政政策與經濟周期》(1941年),《經濟政策和充分就業》(1947年),《貨幣理論與財政政策》(1953年),《凱恩斯學說指南》(1953年),《美國的經濟》(1957年),《20世紀60年代的經濟學》(1960年)等。
2,約翰.希克斯(1904年-1989年)
約翰.希克斯1904年生于英格蘭的瓦爾維克郡,17歲獲得獎學金進入牛津大學學習數學,1923年,希克斯以優異的成績通過數學學位的考試后,轉入對“哲學、政治學和經濟學”的學習,1925年畢業于牛津大學,獲碩士學位。1926年——1935年,希克斯到倫敦經濟學院任助教,后來又任講師,期間于1932年獲得倫敦大學博士學位。此后希克斯任曼徹斯特大學教授直到1946年。從1946起到1952年,希克斯任牛津大學納菲爾德學院的高級研究員,直到1965年退休,并于1972年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希克斯一生發表的論著甚多,所涉及的理論范圍也較為廣泛,他在價值、資本、工資、貨幣、利息、經濟周期、福利經濟學和經濟發展等理論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洞見,這在當代西方經濟學家中是較為罕見的。希克斯引進一般均衡和序數效用分析構成其價值理論,從而使西方正統經濟學大為完善。他在評論凱恩斯《通論》時所提出的IS-LM模型,在現代經濟學中廣泛運用。希克斯的代表作有:《價值與資本》(1939年),《消費者剩余理論的重建》(1941年),《對經濟周期理論的貢獻》(1950年),《需求理論的修正》(1956年),《資本與成長》(1965年)等等。
3,保羅.薩繆爾森(1915——2009年)
薩繆爾森是當代新古典綜合派的集大成者,他于1915年出生于美國印第安納州的一個波蘭裔猶太移民家庭,1923年,其家搬到芝加哥居住,1935年他獲芝加哥大學文學學士學位,1936年獲芝加哥文學碩士學位,1941年獲哈佛大學博士學位。在哈佛大學就讀期間,師從熊彼特、列昂惕夫、哈勃勒和漢森研究經濟學。1940年即受聘為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助理教授,以后提升為副教授,1947年起 任 教授。1960年,他被美國總統肯尼迪任命為總統調查咨詢顧問和美國國家計劃局經濟顧問。1970年,因發展了靜態和動態經濟理論,提高了經濟科學的定量分析水平而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也是第一個獲得此獎的美國人。
薩繆爾森的研究涉及經濟學的諸多領域,幾乎在西方經濟學的各國方面均有自己的改正、補充、精練或發展,被譽為經濟學界的最后一個通才,而且他還運用數學工具對各種經濟理論進行了較為全面的分析,為數理經濟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開創性貢獻。薩繆爾森的《經濟學》一書,不僅融合了宏觀微觀分析,而且理論內容涉及面之廣泛也多為以往同類著作所不及,該書以四十多種語言在全球銷售超過四百萬冊,影響了整整一代人的思想觀念。薩繆爾森的主要著作有《經濟分析的基礎》(1947年)、《經濟學》(1948),《線性規劃和經濟分析》(與索洛、多夫曼合著,1958年)。主要論文有:《乘數分析和加速原理的聯合作用》(1939年)、《國際貿易和生產價格的均衡》(1948年)、《資本理論的寓言和現實性:代用的生產函數》(1962年),《處于困境的自由主義者》(1972年)等等。
4、詹姆士.托賓(1918-2002年)
詹姆士.托賓,1918年出生于美國的伊利諾斯州,1935年,托賓進入哈佛大學學習,四年后獲得經濟學學士學位,1940年又獲得經濟學碩士學位。在哈佛大學的六年時間里,托賓受到熊彼特、張伯倫、列昂惕夫等著名經濟學家的指導。1941年,美國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托賓以經濟學家的身份在政府任職,后應征入美國海軍服役。1946年,托賓離開海軍返回哈佛大學經濟系,繼續攻讀經濟學博士學位。1947年,獲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1950年任耶魯大學副教授,1955年 任 教授。1961年托賓擔任肯尼迪總統的經濟顧問,1971年被選為美國經濟學會會長,1981年,因為在經濟學方法、風險理論等方面均卓有建樹,而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托賓最為主要的貢獻就是資產組合理論,它建立在以各個家庭和企業怎樣確定他們的資產構成的基礎上,主要討論如何進行金融資產的組合以分散投資風險,并實現收益的最大化。托賓的代表作有:《國民經濟政策》(1963年),《經濟學論文集:宏觀經濟學》(1947年)、《十年來的新經濟學》(1974年)、《計量經濟學論文集:消費和經濟計量學(1975年)等
5,羅伯特.索洛
羅伯特.索洛,美國經濟學家,1924年出生于美國紐約市,1947年獲哈佛大學經濟學學士學位,1949年獲哈佛大學碩士學位,1951年獲哈佛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54-1958年任麻省理工學院統 計學副 教授,1958-1973年任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教授,1973年起任麻省理工學院客座教授。1961年被美國經濟學會授予有“小諾貝爾經濟學獎”之稱的“克拉克獎”,1980年任美國經濟學會會長,1987年因在研究經濟增長與福利增加理論方面所作出的特殊貢獻,而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索洛的經濟學貢獻主要表現在經濟增長理論方面,他提出的新古典經濟增長模型,強調了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決定性作用,該模型是新古典經濟增長理論中不可或缺的理論內容。
索洛的代表作有:《對經濟增長理論的一個貢獻》(1956年)、《技術變化與總生產函數》(1957年)、《線性規劃與經濟分析》(與多夫曼、薩繆爾森合著,1958年)、《增長理論:一個說明》(1969年)、《資本理論與收益率》(1963年)、《美國失業的性質與原因》(1964年)、《增長理論評注》(1969年)。
6,弗蘭科.莫迪利安尼(1918-2003年)
莫迪利安尼出生于1918年意大利的羅馬,1939年在羅馬大學畢業并獲得法學博士學位。1939年,莫迪利安尼移居美國,1942年任哥倫比亞大學巴德學院統計學講師。1944年獲紐約社會研究學院社會學博士學位。1949年任伊利諾斯大學副教授,而后任伊利諾斯大學、卡內基理工學院、西北大學教授。1963年起任麻省理工學院教授。1967年獲芝加哥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76年任美國經濟學會會長,1981年任美國金融學會會長,1985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莫迪利安尼在經濟理論上的重要貢獻是提出了儲蓄的生命周期假說和公司資本成本定理,即“莫迪利安尼-米勒定理”,儲蓄的生命周期假說以消費者行為理論為基礎,提出人的消費是為了一生的效用最大化,公司資本成本定理提出了在不確定條件下分析資本結構和資本成本之間關系的新見解,并在此基礎上發展了投資決策理論。
莫迪利安尼的代表作有:《國民收入和國際貿易》(1953年)《宏觀經濟學論》(1980年)、《儲蓄的生命周期假定》(1980年)、《財政理論及其他論文集》(1980年)等。
7,阿瑟.奧肯(1928-1980年)
奧肯1928年生于美國新澤西州,1949年畢業于哥倫比亞大學,1956年獲該校的經濟學博士學位。1961年任耶魯大學副教授,1963年起任耶 魯大學 教授。1961年,奧肯被邀請擔任肯尼迪總統的經濟顧問委員會成員,1964年,他又被邀任為約翰遜總統的經濟顧問委員會成員,1968年被任命為該委員的主席,1969年任布魯金斯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奧肯在理論上的主要貢獻是分析了平等與效率的替換關系,提出了估算潛在產出的“奧肯定理”,所謂潛在產出是指一國經濟產出的最大值,即充分就業狀態下的產出。奧肯發現了經濟波動中經濟增長率和失業率之間的經驗關系,即實際GDP增長相對于潛在GDP增長下降2%時,失業率上升約1%;當實際GDP增長相對于潛在GDP增長上升2%時,失業率下降大約1%。
奧肯的代表作有:《繁榮政治經濟學》(1971年)、《平等與效率》(1975年)、《不公平的市場:如何解決市場經濟中的不平等》(1983年)等
四、新古典綜合派的主要理論內容
下面逐一介紹新古典綜合派的主要理論內容
(一)、國民收入決定論
國民收入決定論是新古典綜合派宏觀理論的核心內容,該學派把凱恩斯的宏觀理論和新古典的均衡論綜合為一體,建立了一個新的國民收入決定理論體系,并據此提出相關的政策主張。
新古典綜合派根據凱恩斯的總收入-總支出的理論,建立了相關的NI-AE的宏觀經濟模型。NI是指總收入,從供給角度看,它等于消費C與儲蓄S之和;AE是指總支出,從需求角度看,它等于消費支出C與投資支出I之和。
如果社會經濟中的總收入等于總支出,即:
NI=AE,C+S=C+I
也就是說,當S=I,儲蓄等于投資時,則總需求與總供給將達到均衡。
新古典綜合派認為,國民收入的決定主要取決于總支出AE的水平,總支出水平AE,特別是投資支出I的數額如何,直接決定了國民收入的水平。
社會經濟并非永遠處于總供求均衡的狀態,因為總支出水平不總是等于總收入水平的。當C+I>C+S時,這意味著社會有效需求增加,總需求大于總供給,產出和就業量都會趨于上升,失業減少,國民收入增加,在總需求超過充分就業狀態下的總供給時,過度需求將會引發通貨膨脹;當C+I<C+S時,有效需求不足,總需求小于總供給,產出和就業量都會趨于下降,失業增加,國民收入減少。
為了避免經濟生活中的有效需求不足與過度需求問題,新古典綜合派引入了政府干預因素。在NI-AE模型中,引入了政府支出G與政府稅收T,這樣總供求均衡的條件就改變為:
C+S+T=C+I+G
由于在NI-AE模型中引入了政府因素,因此就可以通過政府的收支活動來調節社會經濟中總需求與總供給的關系,當總供求不一致時,政府就可以通過改變收支使得總供求趨于均衡狀態。
當C+S+T>C+I+G時,出現總需求小于總供給,即有效需求不足局面,這時,政府應當通過擴大開支,或減少稅收,刺激需求,增加C、I和G,使總供求趨向于充分就業均衡狀態。
當C+S+T<C+I+G時,出現總需求大于總供給的過度需求,將會引發通貨膨脹,政府可以采取緊縮開支,或者增加稅收,降低總需求,減少C、I和G,使總需求下降與總供給相等的地步,抑制過度需求,使總供求趨于無通貨膨脹的充分就業均衡。
正如薩繆爾森所指出的:“在分析政府開支和財政政策時,C+I法具有極大的優點,它可以非常容易地轉變為完全相似的C+I+G的方法。”
新古典綜合派的國民收入決定論是對凱恩斯“有效需求原理”的進一步拓展,該理論表明,只要政府通過運用相關的經濟政策,適當地擴大或減少政府的開支,就能通過需求管理政策,有效應對經濟衰退或者經濟過度繁榮問題,以熨平經濟波動,從而使得資本主義經濟保持充分就業的均衡狀態,
(二)、IS-LM模型
IS-LM模型又被稱為希克斯-漢森模型,1937年,希克斯第一次提出了IS-LL模型,當時他提出此一模型,并未考慮創立一個獨立的理論,而只是借此模型說明凱恩斯主義和新古典的就業理論一樣,僅是一種“特例”而不是說明“通論”。十幾年后,漢森重新提出了這一分析工具,并將LL曲線改稱為LM曲線,并于1953年在《凱恩斯學說指南》一書中予以宣揚,于是IS-LM模型開始成為新古典綜合派的核心內容,并被用來作為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一般性分析工具,從而得到了普遍接受和廣泛流傳,盡管這個模型存在不少的缺點,但至今經濟學家們仍然在使用它。
根據凱恩斯的理論,利率是聯系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紐帶,凱恩斯的收入決定論描述的是產品市場,而貨幣利息理論描述的是貨幣市場,實際上這兩個市場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在產品市場中,總產量決定于有效需求,有效需求由消費和投資組成,而投資作為利率的函數,當利率變動的時候,投資顯然也會相應變動,從而對有效需求造成影響。當有效需求變動的時候,毫無疑問就會影響均衡的總產量,即實際國民收入,而實際國民收入的變化又會影響交易的貨幣需求,從而對貨幣市場的均衡狀態造成新的影響。由此可見,利率與國民收入水平之間是相互聯系、密不可分的,IS-LM模型正是對這種關系的一種具體描述。
然而,凱恩斯有關利息率的理論有兩個缺陷:
一是利率的不確定性,漢森首先指出凱恩斯的利息論中的利率是不確定的,他認為凱恩斯所提及的與貨幣需求有關的三個因素中,只有滿足投機動機所需要的貨幣量與收入水平無關。而滿足交易和謹慎動機的貨幣需求,卻與收入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對應于每一個收入水平,都有一特定的貨幣總需求量,不同的收入水平對應著不同的貨幣需求曲線。當貨幣供給既定時,貨幣市場上就會出現一系列的均衡利息率。不同的收入水平有不同的均衡利息率,但是除非知道收入水平,不然無法確定均衡利息率。所以,凱恩斯的利息率具有不確定性。
二是貨幣市場均衡無法保證產品市場也達到均衡,而兩個市場相互作用,同時達到均衡是資本主義經濟體系實現均衡的必要條件。在貨幣供給既定的情況下,利息率決定于貨幣總需求,貨幣總需求有取決于收入水平。在消費已定的情況下,投資水平決定了收入水平,但是,如果不知道利息率的話,也就無法確定投資水平。所有這些變量都是相互聯系的,必須按照一般均衡的概念,同時確定均衡收入與均衡利率,而凱恩斯未同時考慮兩個市場,而是避開上述問題,在討論產品市場均衡時,假定貨幣市場已經達到均衡,在分析貨幣市場均衡時,假定產品市場已經處于均衡狀態。
希克斯、漢森的IS-LM模型修補凱恩斯理論中這一缺陷,把凱恩斯的收入決定論和貨幣理論結合了起來,并建立起了一般的兩市場均衡模型。
在產品市場中,投資I是利率r的函數,I隨r的遞增而減少;儲蓄S是收入Y的函數,S隨收入Y的遞增而遞增。希克斯認為,將I=I(r)和S=S(Y)合在一起,就得到了收入與利息率的另一種關系,形成了IS曲線,下列等式決定了均衡收入:
I(r)=S(Y)
在產品市場上,由投資與儲蓄相等的點構成的軌跡形成了IS曲線,這條曲線描述了在產品市場上處于均衡狀態時所對應的收入和利息率的各種組合,IS曲線的斜率為負,即高利息率和低收入水平相對應,低利息率和高收入水平相配對。因此,IS曲線是一條向右下方傾斜的曲線,位于IS曲線右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組合都是投資小于儲蓄的非均衡組合,位于IS曲線左方的收入和利息率組合,都是投資大于儲蓄的非均衡組合。
在貨幣市場上,名義貨幣供給量為M,貨幣需求量為L=L(r,Y),貨幣供給由政府決定,是個既定的量,貨幣的需求量是利息率和收入的函數,當下式成立時,貨幣市場達到均衡:
M=L(r,Y)
貨幣供求相等點的軌跡形成了LM曲線。它表示在貨幣供給既定時,貨幣市場處于各種均衡時所對應的收入和利息率的組合,LM曲線是一條向右上方傾斜的曲線,高利息率和高收入水平相對應,低利息率和低收入水平相對應。這是因為貨幣需求量和收入水平呈同方向變動,和利息率成反方向變動。在低收入水平時,交易所需要貨幣量較小,而滿足投機所需的貨幣量增加,利息率趨于下降。在高收入時,交易中所需的貨幣量增加,滿足投機所需的貨幣量減少,利息率就會提高。
在利息率非常低的時候,LM曲線變為水平線,即當利息率下降到一定程度時,人們對貨幣的投機性需求就會變得無限大,此時,所有人都預期利息率不會再下降,從而都愿意拋出債券而持有貨幣,這種情況被稱為“流動偏好陷阱”或“凱恩斯陷阱”。一般來說,在LM曲線右方的收入和利率組合,都是貨幣需求大于貨幣供給的非均衡組合,處于LM曲線左方的收入和利率組合,都是貨幣需求小于貨幣供給的非均衡組合。
將下列方程式聯立:
I(r)=S(Y)
M=L(r,Y)
可求得未知數(r,Y)的解,這解就是IS曲線和LM曲線的交點E(見下圖),這個交點就代表了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共同均衡時的利息率和收入的組合,當利息率和收入水平處于此點位置時候,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都達到供求相等的狀態,經濟體系也就因此達到一般的均衡穩定狀態,因此我們就可得到一個關于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雙重均衡的宏觀經濟模型——“IS-LM模型”。
現在我們來分析IS-LM模型的穩定性問題,即當利息率和收入水平的組合不在E點時,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雙重均衡不能同時實現,經濟體系處于非均衡狀態時,它會在產品市場的供求壓力或貨幣市場的供求壓力等內生變量的調整作用下,由非均衡狀態向均衡狀態運動,最后達到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雙重均衡狀態。
比如以圖中的A點為例,我們來看一下非均衡狀態向均衡狀態過渡的調整過程。在A點,在產品市場上,由于投資大于儲蓄,將使收入水平上升,在貨幣市場上,此時的貨幣需求大于貨幣供給,將會使利息率上升,在這兩種力量的作用下,A點將會逐步右上方調整,顯然這個過程會趨于唯一的均衡點E,只有在這一點上,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才能保持其穩定的均衡狀態。
在IS-LM模型中,IS曲線表示可以使產品市場達到均衡的利息率和收入水平的組合點,LM曲線則表示可以使得貨幣市場均衡的利息率和收入水平的組合點,而IS-LM曲線的交點所確定的收入和利息率的均衡組合,會隨著兩條曲線中的任一條曲線形的變動而變動。因此,我們可以通過改變某些外生變量來使得IS或LM曲線發生移動,從而得到一個新的雙重市場均衡組合,即我們可以采取一些經濟政策來影響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均衡狀態,從而讓經濟可以趨向于更合乎人類愿望的狀態。
IS曲線的移動源于總需求的變動,特別是投資需求的改變。當投資增加時,IS曲線會向右移動,在LM曲線不變的情況下,向右移動的IS曲線同它會相交于,一個較高的收入和較高的利息率的均衡點上,也就是投資需求的增加會導致國民收入的增加和利息率的提高;反之當投資需求減少時候,IS曲線會左移動,情況正好會相反。
LM曲線的移動主要來源于貨幣供給的變動。當貨幣供給增加時,LM曲線向右移動,在IS曲線不變的情況下,向右移動的LM曲線會同它相交于,一個較高的收入和較低利率的均衡點上,也就意味著貨幣供給的增加會導致國民收入的增加和利息率的降低;而當貨幣供給減少時,情況正好相反,在IS曲線不變的情況下,顯然IS-LM曲線會相交于更低的收入和更高的利息率的均衡點上。
在實際的經濟運行中,經濟外生變量很少單獨起作用,它們總是相互結合在一起共同對經濟起作用,為了在IS-LM模型中考察這些外生變量相互影響、共同起作用的機制,所以接下來我們分析,IS曲線和LM曲線同時移動對市場均衡的影響。
當政府采用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擴張性的貨幣政策時,擴張性的財政政策會導致IS曲線的右移,擴張性的貨幣政策也會導致LM曲線的右移,結果IS曲線和LM曲線會相交于一個新的均衡點,在這點上,收入有著較高的水平,利息率有較小的變動,也就是說當一個政府采用擴張性的財政貨幣政策時,結果會導致國民收入的提高和較小變動的利息率;當政府采用緊縮性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時候,情況正好相反,IS和LM曲線的同時左移,會導致出現收入水平的下降和較小變動的利息率。
當一個政府采用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緊縮性的貨幣政策時,擴張性的財政政策會導致IS曲線的右移,而緊縮性的貨幣政策會讓LM曲線向左移動,IS曲線的右移和LM曲線的左移,結果利息率會上升,但收入水平不確定。那么當政府采用緊縮性的財政政策和擴張性的貨幣政策時,情況正好相反,會導致IS曲線的左移和LM曲線的右移,結果出現了利息率的下降,但收入水平不確定。
在LM曲線成為水平的部分,擴張性的貨幣政策顯然既不能提高收入水平也不能降低利息率,因此在這稱之為“凱恩斯陷阱”或“流動偏好陷阱”的區域內,貨幣政策是無效的。但是在這個區域內,擴張性的財政依然會起作用,使得IS曲線右移,結果會提高收入水平,而利息率卻沒有變化。也就是說在“凱恩斯陷阱”的這個區域 ,貨幣政策是失效的,發生作用的只是財政政策。凱恩斯認為20世紀30年代西方經濟大蕭條時期的經濟正是處于這樣一個情況之中。
IS-LM模型反映了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同時均衡條件下,國民收入和利息率之間的關系,描述了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之間的密切聯系,構成了一個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之間相互作用如何共同決定國民收入與利息率的理論框架,因此可以說是宏觀經濟分析的一個相當重要的工具。根據IS-LM模型,我們可以分析政府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改變,對經濟體國民收入和利息率所起的作用,也可以了解包括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在內的一般均衡經濟狀態是如何變化的。新古典綜合派的經濟政策分析正是依據IS-LM模型而展開的,因此,它毫無疑問地被普遍認為是新古典綜合派宏觀經濟學中一個核心內容。
(三)、經濟增長理論
這里我們介紹其中最有理論代表的兩種新古典綜合派的經濟增長模型,即哈羅德-多馬模型和索洛的新古典模型。
1、 哈羅德-多馬模型
哈羅德-多馬模型,是在20世紀40年代分別由英國經濟學家哈羅德和美國經濟學家多馬提出來的,因為他們分別提出的經濟增長模型基本相似,故經濟學界稱之為哈羅德-多馬模型。
該模型假設生產中只用資本和勞動這兩種生產要素,而且這兩種生產要素的配合比率是基本不變的,此外該模型還假設技術是不變的,即不考慮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哈羅德-多馬模型的增長公式是:
G=S/C
在上式中,G代表的是國民所入增長率,S代表的儲蓄率,即儲蓄量在國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C代表的是資本-產出比率。根據該模型的假設條件,資本與勞動的配合比例是基本不變的,這樣資本-產出比率也就保持不變,因此根據該增長方程式,經濟增長率實際上就是取決于儲蓄率了。
例如,我們假定一國的資本-產出C比率為4,儲蓄率S為12%,則根據哈羅德-多馬增長公式,可得經濟增長率G=12%4=3%,而要是該國的儲蓄率為20%的話,那么該國的經濟增長率則為G=20%/4=5%。因此,根據哈羅德-多馬模型,我們可以很容易發現一國的經濟增長率直接取決于儲蓄率,儲蓄率越高,則經濟增長率也就越高,儲蓄率越低,則經濟增長率也就越低。
哈羅德-多馬模型還用實際增長率,有保證的增長率和自然增長率這三個概念來分析經濟長期穩定增長的條件和增長波動的原因。所謂實際增長率是指實際上所發生的增長率,它由實際儲蓄率和資本-產出比率所決定,即
G=S/C
而有保證的增長率G(w),又稱之謂合意的增長率,是指長期中理想的增長率,它由合意的儲蓄率S(d)和合意的資本-產出比率C(r)決定,即
G(w)=S(d)/C(r )
最后所謂的自然增長率(G(n))是指長期中人口增長和技術進步所允許達到的最大增長率,它由最適宜的儲蓄率S(O)和合意的資本-產出比率C(r)決定,即
G(n)=S(o)/C(r)
哈羅德-多馬模型認為,在長期中實現經濟穩定增長的條件是實際增長率,有保證的增長率和自然增長率這三者相一致,即
G=G(w)=G(o)
如果這三種增長率不一致,則會引起經濟的波動。具體來說,實際增長率與有保證增長率的背離,會引起經濟中的短期波動,當實際增長率大于有保證的增長率時,就會引起累積性的經濟擴張,這是因為實際的資本-產出比率小于合意的資本-產出所致,企業就會增加投資,使得這兩者趨于一致,從而就刺激了經濟的擴張。相反,在實際的增長率小于合意的增長率時, 會引起經濟的收縮,因為這個時候的實際資本-產出比率大于合意的資本-產出比率,企業就會減少投資,使得這兩者趨于一致,從而就引發了經濟的收縮現象。
而在長期經濟增長中,有保證的增長率與自然增長率的背離也會引起經濟波動,當有保證的增長率大于自然增長率的時候,由于有保證的增長率超過了人口增長和技術進步所能允許的增長率,因此經濟將會出現長期收縮,反之當有保證的增長率小于自然增長率的時候,由于有保證的增長率沒有超過人口增長和技術進步所允許的程度,那么經濟就會出現長期繁榮。所以因為減少經濟波動,實現經濟長期穩定增長,應該使這三種增長率相一致。
哈羅德-多馬模型是西方經濟理論中最早的經濟增長模型,它雖然比較簡單,也有著很多的缺陷,但是該模型的建立卻大大刺激了西方經濟學家對經濟增長模型的研究興趣,以后的西方經濟增長模型大多是在該模型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從另一種意義上說,可以看作是對該經濟增長模型的繼承、發展和改進。
2、 新古典模型
新古典經濟增長模型是由美國經濟學家索洛提出來的,該模型認為,哈羅德-多馬模型所指出的經濟增長途徑是很難實現的,這也就是說,在現實生活中,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實際增長率,有保證的增長率和自然增長率這三者很難達到一致,索洛把哈羅德-多馬模型所指出的經濟增長途徑稱之為“刀鋒”,意指該經濟增長途徑的非現實性。而索洛的新古典增長模型則通過假定可變的資本-勞動比率和考慮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作用,來使得增長模型更能符合實際經濟的情況。
新古典增長模型的方程式是:
G=a(⊿K/K)+b(⊿L/L)+⊿A/A
在上式中,G代表的是產出的增長率,⊿K/K代表的是資本的增長率,⊿L/L代表的是勞動的增長率,⊿A/A代表的是技術進步率,a代表的是經濟增長中資本所作的貢獻份額,b代表的經濟增長中勞動所作的貢獻份額, a與b的比率就是資本-勞動比率。
新古典模型從一個簡化的假設開始,首先該模型假定沒有技術進步,這意味經濟最終會達到一個長期穩定的產出水平和資本水平,這種狀態被稱之為穩態均衡,因此所謂的經濟穩態均衡也就是指人均產出和人均資本達到靜止狀態之處,即⊿y=0且⊿k=0。新古典模型先從經濟如何從當時的狀態向穩定均衡狀態的轉變研究開始,然后作為最后一步再將技術進步加入模型中來。
人均產出和人均資本的關系可以用以下函數關系來表示
y=f(k)
其中y代表的是人均產出,k代表的人均資本,也即資本-勞動比率,隨著人均資本的增加,人均產業也會逐漸增長,但是由于資本的邊際收益遞減規律,每一單位資本增加所帶來的產出的增加額將會越來越小,因此人均資本和人均產出最終將會趨于一個穩定數值,此時經濟就處于了前面所說的穩定均衡狀態了。我們分別用y*和k*來代表穩定均衡狀態中的人均產出和人均資本的數值。
很明顯,要保持給定的人均資本水平k所必需的投資,它取決于人口增長率和資本折舊率這兩個因素。首先假定人口增長率n是恒定的,n=⊿N/N,因此經濟體就需要為投資nk來為新工人提供資本,其次假定資本折舊率是資本存量的一個固定比率d,這就使得經濟每年對新資本的需求量增加了dk。因此,根據以上的假定條件,要想保持給定的人均資本水平所需要的投資則是(n+d)k。
接下來新古典模型又考察了儲蓄和資本增長之間的關系。再假定沒有政府部門、對外貿易、國際資本流動,也假定儲蓄是國民所入的一個固定比率s,因此人均儲蓄率便是sy,即可得
sy=sf(k)
人均資本的凈變化⊿k是儲蓄超過必需的投資部分
即
⊿k=sy-(n+d)k
因為穩定均衡狀態定義為⊿k=0,并且在y*,k*滿足
sy*=sf(k*)=(n+d)k* 時才會出現。
新古典增長模型研究經濟從某種初始的資本-勞動比率如何隨時間的推移而轉變到穩態的調整過程。在這個轉變過程中最為關鍵的因素是儲蓄率、投資、折舊率和人口增長率等。新古典模型認為,當儲蓄sy超過必需的投資水平時,人均資本k就會出現增長,人均產出也會出現增長,這樣的經濟增長狀態一直會持續到實際投資和必需的投資恰好一致的時候,此時 ⊿k=0,資本-產出比率處于即不會上升也不會下降的穩定狀態之中。
因此新古典模型的一個重要含義在于,在有著相同的儲蓄率,人口增長率和技術進步率的國家中,最終的人均收入水平將會趨于一致,達到同樣的穩定均衡狀態。在該穩態中,k和y都是固定不變的,由于人均收入固定不變,那么總收入便以相同于人口增長率的速度而增長,即增值率為n,由此可見,穩態增長率不受儲蓄率的影響,這是新古典模型的一個關鍵結論。
為什么長期經濟增長率會獨立于儲蓄率呢?不是有很多人一直認為日本比美國經濟增長更快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日本的儲蓄率大大高于美國嗎?一個將收入的20%儲蓄起來用來增加資本投資的國家,其產出增長難道不會比一個只把收入的5%儲蓄起來的國家要更快一些嗎?但是根據新古典模型,這些結論是無法成立的,因為儲蓄率并不影響長期的經濟增長率。
前面新古典模型的分析,忽視了技術進步的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現在在來考慮容納了技術進步后的新古典模型,在考慮了技術進步之后,長期的經濟增長率顯然等于人口增長率和技術進步率這二者之和,即⊿Y=n+⊿A/A。西方經濟學家通常把技術進步的代表字母放在函數的開頭,即Y=AF(K,N),這樣做的理由是因為技術進步的影響是所有的生產要素的,此時的A又被稱之為全要素生產率,索洛得出了g=(⊿y/y-Θ*⊿k/k)的關系式,以這種方式表示的g則被稱為索洛剩余,它意指全要素生產率實際度量的是,不能為投入要素變化所解釋的全部產出增長。
最后西方的新古典模型得出了幾個關鍵性的結論
(1)、決定經濟增長的是勞動的增加、資本的增加和技術進步
(2)、長期的經濟增長率是外生的,它獨立于儲蓄率s ,等于人口增長率n
(3)、雖然儲蓄率并不影響長期增長率,但是通過提高資本-勞動比率可以提高穩態收入水平。
(4)、若允許技術進步,那么可得出長期的經濟增長率依然是外生的,長期的人均收入增長率由技術進步率決定,總經濟增長率則是人口增長率和技術進步率二者之和。
(5)、資本-勞動比率是可變的,從而資本-產量比率也是可變的,這是對哈羅德-多馬模型的重要修正。
(6)、人口增長率,雖然增加了經濟的長期增長率,但是卻降低了人均資本和人均收入的穩態水平,因此發展中國家應該加強對人口問題的重視程度,降低人口的增長率。
(7)、人均收入趨同是新古典模型的最后判斷。如果兩個國家的人口增長率、儲蓄率和生產函數相同,那么它們最終將會達到相同的收入水平。根據新古典模型的解釋,窮國之所以窮,是因為資本的缺少,但如果它們與富國的儲蓄率一樣,并有機會獲得與富國一樣的技術,那么在人均收入水平上,它們最終會趕上富國。而且要是國與國之間的儲蓄率不同的話,那么根據新古典模型,它們在穩態中將達到不同的收入水平,但如果它們的人口增長率和技術進步率相同,它們的穩態經濟增長率也就相同。
(四)經濟周期理論——乘數-加速原理
乘數-加速原理相互作用理論:是把投資水平和國民收入變化率聯系起來解釋國民收入周期波動的一種理論,是最具影響的內生經濟周期理論。乘數原理說明了投資變動對國民收入變動的影響,投資變動給國民收入帶來的影響,要比投資變動更大,這種變動往往是投資的變動的倍數。由于經濟各部門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系,某一個部門的一筆投資不僅會使本部門的產出增加,而且還會對其他部門產生連鎖反應,引起這些部門投資與產出的增加。而加速原理要說明國民收入變動對投資變動的影響,國民收入的變動能夠引起更大數額投資的變動。薩繆爾森便用這種乘數-加速原理來解釋經濟的周期性波動。
乘數理論
乘數理論原來是英國經濟學家卡恩于1931年6月在《經濟學雜志》上發表的“國內投資與失業的關系”一文中首先提出的,主要目的是闡述國家用于公共工程的支出和總就業量之間的關系,凱恩斯在《通論》一書中沿襲了卡恩的這一觀點,并通過引入邊際消費傾向這一概念,系統地闡述了乘數理論。
根據凱恩斯的國民收入決定論,則有下列等式:
Y=C+I
因而可得ΔY=ΔC+ΔI
經整理可得
ΔY=ΔI*1/[1-(ΔC/ΔY)]
其中ΔC/ΔY即是邊際消費傾向,1-ΔC/ΔY即是邊際儲蓄傾向,其倒數1/[1-(ΔC/ΔY)]即是乘數,如果以K表示乘數,則可得下式
ΔY=K*ΔI
以上分析表明,邊際消費傾向越高,投資乘數也就越大,投資變動對國民收入的影響也就越劇烈,反之亦然。假如邊際消費傾向為0.8,則乘數K=1/0.2=5,也就是說,政府增加一億美元的投資額,國民總收入將會增加五億美元。
加速理論
加速理論最早是由法國經濟學家阿夫塔里昂在1913年發表的《生產過剩的周期性危機》一書中提出來的。美國經濟學家克拉克在1917年發表的《商業的加速和需求規律》一文中葉提出同樣的理論。該理論認為國民收入的變動或消費需求的變動,將會引起數倍的投資變動。例如假設生產某價值一百萬美元的消費品,需要投資價值三百萬美元的機器設備,即資本產出比率為3:1,。在這樣的情況下,若消費支出增加一百萬美元,則需要相應增加三百萬美元的投資支出。
經濟學家阿夫坦利翁的經濟周期觀點也是建立此原理基礎上的,他認為繁榮之所以會走向崩潰,并不是資本不足,而是由于在消費品產量迅速增長的情況下需求不足所造成的。因為經濟繁榮促進了對消費品的需求,由此帶來了資本品生產的增長,但是現代資本品從投資到完成是需要一定時間的,并不能立即向社會提供相應的消費品。因此在消費品需求無法被充分滿足的時間內,消費品價格會持續堅挺,利潤率會長時間保持在一個豐厚的水平上,這就給相應的資本品生產部門不斷發出刺激的信號,大量的資本蜂擁而入,投資額可能因此會遠超正常的社會需求水平。
“正是這樣的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正是這種在消費品產量獲得增長以前,必須經過一個漫長時期的情況,使得繁榮時期得以延長,也使得資本品的創建受到了過度刺激,終于打亂了經濟平衡。”
當漫長的資本品生產程序終于完成,可以向社會提供消費品的時候,當該種消費品大量涌入市場,水漫金山一樣淹沒社會需求的時候,人們才會發現,該種產品已經供過于求,生產嚴重過剩,再也無法以原先的價格出清手中的產品了,大家爭先恐后地低價出售產品,價格下跌,利潤急劇減少,企業開始虧損,破產倒閉現象增多,經濟崩潰局面由此產生了。
阿夫坦利翁對此過程做了非常形象的說明:“如果有人想把屋子烘得暖和些,他在壁爐里生起火,但是肯定得等上一會兒,他才能獲得所需要的溫度。當處于這一時間間隔內,屋里仍然覺得寒冷,溫度計上的記錄仍然沒有動,如果他沒有經驗,就會再添加些煤,盡管爐子里的已經有了足夠的燃料,等到全部燒著的時候,將會使他熱得難以忍受,可是他還在不斷地加煤。他以當時感覺到的寒冷和溫度計上的記錄為依據,結果就必然要使他獲得超過他所需要的溫度。”
經濟周期中繁榮階段的持續時間長短,取決于建立新的生產程度時期的長短。這一見解得到了不少經濟學家的贊同,經濟學家庇古和羅伯遜也認為資本創建時期在決定經濟高漲時期的長短方面,起著非常重要作用。熊彼特也持有類似觀點,認為當新的生產程序完成,新的產品開始在市場上大量出現時,經濟繁榮也就走到了盡頭。
乘數原理與加速原理所要說明的問題各不相同,乘數原理說明的是投資的變動何以會導致出現收入的巨大變動,而加速原理說明的是收入或消費的變動何以會導致投資發生巨大的變動。但這兩者所說明的經濟運動又是相互影響、相互補充的。新古典綜合派宏觀經濟學正是利用“乘數——加速數模型”來解釋經濟的周期性波動。
乘數——加速數模型
薩繆爾森認為凱恩斯的乘數理論只是說明了一定的投資變動如何引起收入和就業的變動,而沒有說明收入的變動又如何反過來引起投資的變動。此外,凱恩斯的理論運用的是比較靜態均衡的分析方法,沒有考慮到從原先的均衡狀態到新的均衡狀態的動態調整過程。他認為只有將加速數原理和乘數原理結合起來,才能解釋經濟周期的累積性擴張或者收縮的過程。在1939年發表的《乘數分析與加速數原理的相互作用》一文中,薩繆爾森提出了“乘數——加速數模型”,以解釋資本主義經濟的周期性波動。
這一模型的表述為這樣一個公式:
Yt = Ct + It + Gt 公式(1)
上式中Yt為現期收入,Ct為現期消費,It為現期投資,Gt為現期政府支出。這個公式說明了,根據凱恩斯主義的國民收入決定理論,現期收入等于現期消費、現期投資與現期政府支出之和(不考慮開放經濟中的凈出口)。
現期消費取決于邊際消費傾向c和前期收入Yt − 1;
Ct = cYt − 1 公式(2)
現期投資取決于加速系數(a)和消費的變動(Ct − Ct − 1);
It = a(Ct − Ct − 1) = a(cYt − 1 − cYt − 2) = ac(Yt − 1 − Yt − 2) 公式(3)
(3)式說明了在考慮消費時,投資最終仍取決于收入的變動,即加速原理說明的關系。
設現期政府支出為即定的,即:Ct = Gt 公式(4)
把(2)、(3)、(4)式代入(1)式則得出:
Yt = cYt − 1 + ac(Yt − 1 − Yt − 2) + Gt 公式(5)
可以通過對c,a,Gt,進行設值計算 ,就可以得到一個周期性波動的動態經濟模型。
據此可得到薩繆爾森乘數—加速模型的完整含義
(1)在經濟中投資、國民收入、消費相互影響,相互調節。如果政府支出為既定,只靠經濟本身的力量自發調節,那么就會形成經濟周期。周期中各階段的出現,正是乘數與加速原理相互作用的結果。而在這種自發調節中,投資是關鍵的,經濟周期主要是投資引起的。
(2)乘數與加速原理相互作用引起經濟周期的具體過程是:投資增加引起產量的更大增加,產量的更大增加又引起投資的更大增加,這樣,經濟就會出現繁榮。然而,產量達到一定水平后由于社會需求與資源的限制無法再增加,這時就會由于加速原理的作用使投資減少,投資的減少又會由于乘數的作用使產量繼續減少,這兩者的共同作用又會使經濟進入蕭條。蕭條持續一定時期后由于產量回升又使投資增加、產量再增加,從而經濟進入另一次繁榮。正是由于乘數與加速原理的共同作用,經濟中就形成了由繁榮到蕭條,又由蕭條到繁榮的周期性運動過程。
(3) 乘數-加速原理表明,國內生產總值的變化會通過加速數對投資產生加速作用,而投資的變化又會通過投資乘數使國內生產總值成倍變化,加速數和投資乘數的這種交織作用,便導致國內生產總值周而復始的上下波動。因此政府可以通過干預經濟的政策來影響經濟周期的波動。即利用政府的干預(比如政府投資變動)就可以影響減輕經濟周期的破壞性,甚至消除周期,實現國民經濟持續穩定的增長。
(五)、失業與通貨膨脹理論
凱恩斯主義認為,失業是由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的,而通貨膨脹則是過度需求產生的。如果一個社會中由于有效需求不足而存在著閑置的生產資源和勞動力,則為了刺激有效需求所采用的增加財政支出和擴張性貨幣政策,其效果會使得價格保持不變或小幅上漲的情況下,失業減少,生產擴大,并不會導致通貨膨脹。只有有效需求增加到了使得經濟處于充分就業的時候,生產資源和勞動力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此時繼續采用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刺激經濟,造成需求過度才會引起價格水平的大幅度的上漲,從而出現真正的通貨膨脹問題。按照這一理論,凱恩斯主義者普遍認為,通貨膨脹和失業是不會同時發生的,只要調節好總需求就可以消除失業和通貨膨脹,新古典綜合派也是毫無疑義、全盤接受凱恩斯主義的這種看法。
但是20世紀60年后期,美國社會出現的通貨膨脹和失業并存的“經濟滯脹”現象,這讓傳統的凱恩斯主義無力解釋,于是新古典綜合在反思傳統凱恩斯主義對失業和通貨膨脹解釋的基礎上,對需求拉動的通貨膨脹論做出了一些修正,同時提出了一些新的觀點和理論,在新古典綜合派中出現了“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的新解釋,并把經濟滯脹解釋成菲利普斯曲線的右移。
菲利普斯曲線
1958年,英國經濟學家菲利普斯在《經濟學報》上發表了《1861-1957年英國的失業和貨幣工資變動率之間的關系》一文,指出了貨幣工資變動率與失業率之間存在著一種此消彼長、相互替代的關系。最初菲利普斯曲線并不是反映通貨膨脹與失業關系的曲線,但是新古典綜合派很快將它納入了自己的理論體系中,由于單位工資成本占單位生產成本的比例較大,所以工資的上升可以轉化為價格的上升。因此,新古典綜合派將菲利普斯曲線轉化為反映通貨膨脹與失業率之間關系的圖形,認為這兩者之間同樣也存在著此消彼長、相互替代的關系。也就是說,要想降低通貨膨脹率,那么失業率就會提高;而要想降低失業率,那么通貨膨脹率也會上升。
在整個20世紀60年代,新古典綜合派對菲利普斯曲線所描繪的這種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的關系,都是深信不疑的。根據這一理論,新古典綜合派建議政府可以采取相關經濟政策,在一定范圍內選擇社會可以接受的通貨膨脹率與失業率的組合。但是20世紀70年代,美國經濟的滯脹現象,高通貨膨脹和高失業率并存的局面,打破了菲利普斯曲線所描繪的這二者之間存在替代關系的美妙預言,也極大的動搖新古典綜合派經濟學家原本對它所持有的堅定信念,連薩繆爾森也不得不改變腔調,對當時的總統福特建議:“不要聽顧問說的那些話,說什么失業率提高到6%,并保持這樣的失業率兩年,就能使美國的通貨膨脹率在1970年代余下的年份中不超過3%或4%。”
但是新古典綜合派并為完全拋棄菲利普斯曲線,而是開始另辟巧徑,開始用菲利普斯曲線的右上移動來解釋通貨膨脹和失業之間的關系,以此來作為對經濟滯脹的解釋。新古典綜合派認為不完全的市場結構和錯誤的宏觀經濟政策,會導致菲利普斯曲線的右上移動,使得社會只能選擇更高水平的通貨膨脹和失業組合。
需求拉動的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是指物價的普遍上漲現象,薩繆爾森認為通貨膨脹意味著一般物價水平的上漲,通貨膨脹往往用物價指數來表示,即成千上萬種產品的加權平均價格來計算通貨膨脹率。薩繆爾森將通貨膨脹區分為三種類型:
1, 溫和的通貨膨脹,價格上漲緩慢且可以預測,人們對貨幣比較信任
2, 急劇的通貨膨脹,總價格水平每年以平均幾十個百分點或上百個點上漲,貨幣幣值貶值迅速,經濟出現嚴重扭曲
3, 惡性通貨膨脹,總價格水平每年以數十倍乃至數百倍上漲,貨幣急劇貶值,人們瘋狂拋出,經濟嚴重混亂
傳統的凱恩斯主義認為通貨膨脹主要是由需求拉動引起的,而薩繆爾森認為通貨膨脹的根源并非只有一個,認為通貨膨脹是由諸多因素造成的,有些通貨膨脹是由于需求方面的原因引起的,而另一些則由供給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但是薩繆爾森也認為現代社會的通貨膨脹,都有一個重要特征,它們都需要在內部積累能量,一旦爆發,便很難平息下去。薩繆爾森將通貨膨脹的成因主要區分為兩大類型,需求拉動型通貨膨脹和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
薩繆爾森認為總需求是影響通貨膨脹的主要因素之一,只要總需求的增長速度超出了經濟的潛在生產能力,那么就會發生需求拉動型通貨膨脹,以使物價上升平衡總供給和總需求。總需求的增長通常是沒有限制的,它可以年增長10%,或者20%,但是總產量的增長卻是受到生產力水平的限制,因此只要總需求的增長超過了總產量的增長速度,通貨膨脹就會發生。這是由于需求方的過量貨幣追逐有限的商品供給,從而將價格拉起,由于失業率降低,勞動力變得更加稀缺,工資也被相應抬高,所以通貨膨脹會加速到來。這一點與傳統的凱恩斯主義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傳統凱恩斯主義認為只有在經濟已經處于充分就業狀態下,而總需求卻繼續擴大,才會引發“需求拉動的通貨膨脹”,但在經濟沒有達到充分就業狀態之前,刺激有效需求,并不會導致通貨膨脹,新古典綜合派顯然對這個傳統觀點進行了一些修正和拓展。
同時新古典綜合派也汲取了貨幣主義對通貨膨脹的一些認識,比如薩繆爾森認為,需求拉動型通貨膨脹背后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貨幣供給的快速增加,長期的總需求過度,主要原因就在于貨幣供給增長率超過了總產量的增長率。貨幣供給的快速增加使得名義需求快速增長,而后者又使得名義價格水平快速上漲。德國中央銀行在1922-1923年曾印刷數十億的馬克紙幣,這些紙幣瘋狂涌入市場尋求面包和住房,從而造成德國當時的物價水平數萬倍的上漲。
因此,新古典綜合派認為,美國20世紀70年代的經濟滯脹,有一部分原因就是經濟衰退時期需求增長過快,使得產量無法跟上造成的,他們指出美國在1965-1969,1971-1974年,1975-1979年期間,都曾經歷了需求拉動的通貨膨脹。
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
需求拉動型的通貨膨脹,固然可以解釋經濟從衰退狀態轉向繁榮狀態過程中的某些通貨膨脹現象,但是卻無法解釋20世紀70年代美國經濟所面臨的長期的經濟滯脹問題。在經典凱恩斯宏觀經濟理論之中,通貨膨脹必然發生在充分就業狀態,總需求超過總供給的情況下,可是20世紀70年代美國的經濟滯脹現象,卻對這個理論給與了毀滅性的打擊,因為當時的美國經濟中,在有20%的生產能力閑置,10%的勞動力處于失業狀態的情況下,物價水平還是處于繼續上漲之中。對于這一點,傳統的凱恩斯理論是無法解釋的,后來一些新凱恩斯主義者,也包括薩繆爾森,創造性提出了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來解釋傳統凱恩斯理論所不能解釋的“經濟滯脹”現象。
薩繆爾森認為通貨膨脹除了需求拉動型之外還有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他將之定義為,在失業率很高而資源利用不足時,由于成本上升所造成的通貨膨脹類型。新古典綜合派認為,導致滯脹的最根本原因是總供給水平的下降,也就是總供給曲線的向左上移動,這會導致更低的總產量水平和更高的價格水平。而引起這種情況的的原因是生產成本的提高和生產要素供給量的減少,在過快的經濟增長過程中,要素的供給量會越來越少,這使生產要素的稀缺程度增大,從而導致生產要素價格的上升,使總供給曲線向左移動,從而引發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也就是說,只要生產要素的供給跟不上經濟增長的要求,使得生產要素的稀缺水平大為提高,就會引發成本推動型的通貨膨脹。
新古典綜合派認為石油輸出國組織在1973-1974年和1979-1980年的兩次石油禁運和提價行為,就是這種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的典型例子。石油的緊缺和油價的大幅度上漲,造成了總供給曲線往左上方向移動,導致總產量的減少和物價水平的普遍上漲,從而引發了經濟滯脹問題。
當然也有一些新古典綜合派的經濟學家認為,20世紀70年代的經濟滯脹是由于市場的不完全造成的,提出了結構性通貨膨脹的概念。他們認為,經濟滯脹在很大程度上市由于個別市場的結構不完全造成的,這種市場結構的不完全造成了工資剛性和產品價格剛性,它們只能上升而不能下降。在經濟衰退時期,適度的總需求提高本不會引發通貨膨脹,但是局部市場的價格剛性使得市場機制遭到破壞,市場結構不再是完全的。當市場需求下降時候,工資和產品價格的剛性造成總供給曲線的左上移動,使得總產量減少,價格進一步上漲,從而出現了滯脹。
通貨膨脹的危害
新古典綜合派認為,通貨膨脹的危害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
(一)、對收入和財富分配的影響。通貨膨脹對收入和財富的影響主要是由于人們所持有的資產和負債的種類差別造成的。假如你是個債務人,那么通貨膨脹對你來說會比較有益些,因為你要償還給別人債務的實際價值要比你原先借來的要少,但如果你是個債權人,那么情況會相反,通貨膨脹使得你的債權相對貶值了。一般來說通貨膨脹有利于債務人,不利于債權人,而且也不利于那些依靠固定退休年金者,但更多的時候,新古典綜合認為通貨膨脹只是將眾多的收入和財富攪合在一起,并隨機地在全體居民中進行分配,而不會只單單沖擊某些群體,從而讓整個社會都變得怒氣沖沖。
(二)、對經濟效率的影響。新古典綜合派認為通貨膨脹之所以損害經濟效率,是因為它會扭曲價格信號,在一個高通貨膨脹的社會里,人們很難區分相對的價格變化與整體的價格變化,以至于價格體系變得混亂無序,令人無所適從。通貨膨脹還會扭曲貨幣的正常使用,人們為了避免手中的貨幣貶值,總是試圖更愿意持有實際資源,而減少貨幣擁有量,使得整個貨幣體系關系混亂。
(三)、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新古典綜合派為,經濟增長與通貨膨脹并不存在正相關的關系,反而存在一些負相關的研究數據,相關的研究結果表明,低通貨膨脹率國家的經濟增長最為強勁,而高通貨膨脹率的國家的增長則較為緩慢。
控制通貨膨脹的政策
新古典綜合派認為控制通貨膨脹的政策總是處于兩難的困境之中,因為一個國家要想降低通貨膨脹率,主要通過采取減少產出、控制需求、緊縮貨幣和信用的政策來實現。薩繆爾森曾嚴肅認真地考慮,降低通貨膨脹政策要付出多大代價的問題,即降低一個百分點的通貨膨脹率,會使GDP減少幾個百分點及會使失業率上升幾個百分點。薩繆爾森認為控制通貨膨脹的努力,恰恰是造成二戰后美國最大程度經濟衰退的主要原因,也是造成20世紀90年代西歐經濟大滑坡的主要原因。
因此薩繆爾森試圖找到一種代價較低的反通貨膨脹的政策,他認為用損失產出和提高失業率的辦法來控制通貨膨脹,國家和社會都要付出巨大的代價,往往會產生經濟衰退、大量勞動者失業等等負面作用。薩繆爾森還認真考慮其他形式的反通貨膨脹政策,其中包括收入和工資管制政策、物價直接控制政策、鼓勵更加自由的市場政策和新的稅收政策等等。最后薩繆爾森認為,如何找到一種可以避免以高失業率、產出損失為代價來遏制通貨膨脹擺脫兩難困境的辦法,仍是現代宏觀經濟學最需要關注和解決的問題之一。
失業理論與奧肯定理
新古典綜合派認為就業水平是有總供求關系決定的,失業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導致的,總需求不足造成總供給沒有達到充分就業狀態下的生產量,從而造成失業。
總供給基本取決于兩個因素,一是潛在產出,所謂潛在產出是指不會引發或增大通貨膨脹壓力條件下的一個經濟體所能持續生產的最大產量,它取決于一個經濟體中可利用的勞動力、資本和自然資源等投入的數量,以及使用這些生產因素的技術水平和效率水平。二是投入成本,比如工資水平、能源、原材料價格等等,新古典綜合派認為總供給曲線不僅受到潛在產出的影響,而且也受生產成本變動的影響。生產成本上升時,只有在較高的價格水平上,企業才愿意提供一定數量的產出。
新古典學派認為,價格和工資是有彈性的,任何偏離均衡的供給或需求都能很快得到糾正,并且在總供給或總需求受到沖擊之后,能夠重新回到充分就業的均衡狀態。但是新古典綜合認為,短期內,由于存在像勞資協議這類剛性合同,因此價格和工資都是粘性的。在這種經濟中,由于總供給曲線相對平坦,當總需求水平上升時,產出也會隨著上升,特別是當產出處于較低的水平時更是如此。長期內,由于工資和價格有充分的時間來對市場的沖擊做出充分的調整,總供給曲線被認為是垂直的,因此長期產出是由一國的潛在產出決定的,總需求水平變化更多影響的是價格而不是產量。
經驗表明,在經濟生活中,失業率通常會伴隨著產出的變動而變動,新古典綜合派經濟學家奧肯首先發現了產出變動與失業變動之間在數量上存在著顯著的密切聯系,即當實際GDP增長相對于潛在GDP增長下降2%時,失業率上升約1%,當實際GDP增長相對于潛在GDP增長上升2%時,失業率約下降1%,這就是著名的奧肯定理,也是新古典派失業理論中的重要內容。
奧肯定理揭示了產出市場與勞動力市場之間極為重要的聯系,描述了實際GDP變動與失業率變動之間的經驗關系。由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重要結論,為防止失業率的上升,實際GDP增長必須保持與潛在GPD同樣速度的增長率,而如果想要使失業率下降,那么就必須使實際GDP的增長率快于潛在GDP的增長率。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