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是唯一的科學社會學理論
——兼評西方經濟學
迎 春
理論是說明事物的區別與聯系的系統思想,科學的理論是揭露事實內在聯系的系統思想,馬克思主義,包括發展了的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主義,則是唯一揭示社會現象內在聯系的科學社會學理論。
一,歷史唯物主義是科學社會學的哲學基礎
馬克思主義是研究社會現象發展變化的社會學,是唯一的科學社會學理論,最重要的原因是它以歷史唯物主義哲學為基礎。
社會現象與自然現象不同,社會活動都有人們的意識起作用。例如,商品買賣,買賣雙方都是有思想的人,所以,意識在這個過程中發揮作用;又如法院要進行調解、判決人與人發生糾紛,法官的意識發揮作用等。
正因為社會現象的這種特點,歷史唯心主義者認為,一切社會活動的根源是人們的社會意識,特別是長官意志,中國社會的發展,就是由帝皇將相等少數英雄人物的意識決定的。
人類社會進入資本主義社會,社會關系日益簡單化,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對立和斗爭非常鮮明。在這種條件下,馬克思、恩格斯重新研究了人類社會的發展歷史,揭示了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是廣大勞動群眾,是物質的生產力,生產力最終決定生產關系,而生產關系又是其他一切社會關系包括政治關系、思想意識關系的基礎。馬克思創建了歷史唯物主義,為社會學變成為科學提供了前提條件。所以,恩格斯說馬克思有兩大發現,其中第一大發現就是歷史唯物主義。
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揭示了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間的區別和聯系;揭示了生產關系(經濟關系)與政治關系、社會意識關系等社會關系之間的區別與聯系,揭示了生產關系是決定其它社會關系的基礎關系,揭示了這些關系之間的內在聯系,這才使社會學有可能成為科學。
列寧對于歷史唯物主義有一段精辟的論述:“在此以前(指發現歷史唯物主義——引者注),社會學家不善于往下探究象生產關系這樣簡單和這樣原始的關系,而徑直著手探討和研究政治法律形式,一碰到這些形式是由當時人類某種思想產生的事實就停留下來;結果似乎社會關系是由人們自覺地建立起來的-------唯物主義繼續深入分析,發現了人的這些社會思想本身的起源,也就消除了這個矛盾-------唯物主義提供了一個完全客觀的標準,它把‘生產關系’劃為社會結構,使我們有可能把主觀主義者認為不能應用到社會學上來的一般科學的重復率應用到這些關系上來。”“馬克思也推翻了那種把社會看做可按長官的意志(或者說按社會意志和政府意志,都是一樣)隨便改變的、偶然產生和變化的、機械的個人結合體的觀點,第一次把社會學置于科學的基礎之上”,“唯物主義歷史觀始終是社會科學的別名。”(《列寧選集》第一卷 第7—8、10頁)
西方社會學不是科學的社會學,首要的原因就在于它運用唯心主義說明社會現象。
以經濟危機為例。資本主義社會不斷爆發經濟危機,西方經濟學不從事實出發,探詢經濟危機的根源,而是要想用人們制定的政策,如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制止危機的爆發,千方百計地想“熨平”經濟周期,想保持經濟“持續、平穩”發展,不承認周期性經濟危機的客觀必然性,是唯心主義的典型表現。類似的事例很多,不一一列舉。
當然,僅僅具有歷史唯物主義的知識,知道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之間的區別與聯系,還不能科學地說明任何的一個具體的社會變革:俄國的十月革命、中國革命的勝利、蘇聯復辟資本主義和我國的“改革開放”等,要說明這些具體事件,還必須了解俄國、中國當時的具體的經濟、政治、文化以及歷史情況等。因為歷史唯物主義是一種抽象,而十月革命等事件則是具體的歷史變革,任何具體的歷史事件都是經濟、政治、文化等的綜合。但是,沒有歷史唯物主義做指導,則根本就不可能科學地說明任何具體的歷史事件,更不可能正確地指導社會變革了。
二,馬克思的經濟學是最嚴密的社會科學理論
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經濟關系做出了最詳盡、嚴密的分析,揭示了商品經濟、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等的內在聯系。
資本主義經濟是從簡單商品經濟發展來的,也是商品經濟的最高階段。馬克思揭示了商品與交換價值之間的區別與聯系;揭示了商品與貨幣、貨幣與資本、資本與剩余價值、絕對剩余價值與相當剩余價值之間的區別與聯系等,把資本運動全過程的區別與聯系,進行了細致入微的分析,而且揭示的是內在聯系。因此,列寧說:“馬克思的經濟學說是馬克思理論最深刻、最全面、最詳盡的證明和運用。”(《列寧選集》第二卷 588頁)
西方經濟學解釋經濟現象,往往就經濟現象講經濟現象,不能揭示現象背后的本質,不能揭示經濟現象之間的內在聯系。
以通貨膨脹為例。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揭示了通貨膨脹現象的內在聯系,是紙幣發行超過流通中貨幣的需要量。這里揭示了商品流通與貨幣的關系,紙幣與貨幣的關系等;而西方經濟學根本不懂貨幣與紙幣的區別與聯系,不懂得通貨膨脹是紙幣條件下的經濟現象,竟把它分為“成本推動型”和“需求拉動型”等,就是胡亂解釋經濟現象之間聯系的典型。
“西方學者認為,成本推動通貨膨脹主要是由工資的提高造成的。他們把這種成本推動通貨膨脹叫做工資推動通貨膨脹,以區別于利潤提高造成的成本推動通貨膨脹。”(《西方經濟學》下冊 750頁 高鴻業主編)
西方經濟學對商品就沒有認識價格與價值之間的內在聯系,價格就完全是一種供求關系的產物;資本主義商品的價格包括成本和利潤兩部分,工資和原材料構成成本,工資的提高,原材料價格的上漲,造成成本增加,直接聯系的應該是利潤,怎么能夠“推動”價格上漲呢?扣除原材料的成本,工資與利潤是對立的。增加工資,就減少利潤;反過來,利潤增加,就壓低工資,怎么會有“利潤提高造成的成本推動通貨膨脹”?這不僅不符合實際,在邏輯上也不通。為什么工資提高不減少利潤,而是“推動”物價上漲?難道利潤就不能或不會變動?西方經濟學不能客觀地反映經濟現象之間的內在聯系,任意解釋經濟現象,當然不可能成為科學。
西方經濟學也沒有搞清楚貨幣與紙幣之間的區別與聯系。通貨膨脹是紙幣流通條件下才出現的現象,在金屬貨幣的條件下,一般不會出現通貨膨脹,因為貨幣本身具備價值,當流通中貨幣超過需要量時,金屬貨幣就會退出流通領域;而紙幣本身沒有價值,當紙幣發行量超過流通中的貨幣需要量時,紙幣就必然貶值,這就是通貨膨脹。西方經濟學的所謂“需求拉動型”通貨膨脹,則更為荒唐,把超額發行紙幣稱之為“需求拉動”,把美國聯邦儲備署的“量化寬松”也看作為增加“需求”。這種理論當然不可能是科學的理論。
我們這里不是要探討通貨膨脹的原因,只是揭示西方經濟的混亂,揭露西方經濟學不探究經濟現象之間的內在聯系,胡亂解釋經濟現象之間的聯系。這種所謂的經濟理論,居然在我國大行其道?!
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是科學的經濟學,只有認真學習這種科學的經濟學理論,批判西方經濟學,才可能科學地揭示經濟運動的內在聯系,才指導我國經濟的健康發展。
三,《資本論》是社會科學理論的典范
前面說過,理論是系統揭示事物之間的區別與聯系的思想;科學的理論揭示的是事物內在聯系。馬克思的《資本論》是系統揭示資本主義經濟現象內在聯系的典范。
《資本論》是研究資本主義社會經濟運動的理論著作。馬克思在研究經濟運動時,抽象了人們的意識的反作用,這樣才可能揭示經濟現象運動的內在聯系。正像他所說的:“我的觀點是:社會經濟形態的發展是一種自然歷史過程。”“本書的最終目的就是揭示現代社會的經濟運動規律。”(《資本論》一卷序言 第12、11頁)正因為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抽象了人們的能動作用,才可能揭示出經濟現象的內在聯系。
列寧說馬克思的《資本論》時指出:“這個分析僅限于社會成員間的生產關系。馬克思一次也沒有利用這些生產關系以外的什么因素來說明問題,但他使我們有可能看出商品生產的社會經濟組織怎樣發展,怎樣變成資本主義組織而造成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這兩個對抗的(這已經是在生產關系范圍內)階級------”(《列寧選集》第一卷 第9頁)
《資本論》從商品經濟發展的歷史過程中,揭示了人類社會由簡單商品經濟發展到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歷史進程,把這樣一個歷史進程的內在聯系,在理論上再現出來,這樣的理論是唯一的科學理論。
馬克思把商品交換的歷史發展過程,概括為價值形式的不同階段:簡單的價值形式;擴大的價值形式;一般價值形式和貨幣形式,把商品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的區別與聯系揭示出來,是人類社會商品經濟發展過程在理論上的再現;馬克思用商品——貨幣——商品和貨幣——商品——貨幣’揭示出簡單商品經濟與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本質區別與聯系,揭示了兩種不同性質經濟運動規律的區別與聯系。《資本論》的論述,由經濟現象到本質,再由本質回到經濟現象;由一種經濟現象轉變為另一種經濟現象,揭示出經濟規律的發展變化。這種經濟理論不僅內容科學;理論研究的方法也是科學的。馬克思主義者不僅要學習《資本論》的內容,運用這些理論認識和考察現實社會現象之間的區別與聯系,而且還要學習科學的研究方法,用來觀察、研究社會的發展變化。
西方經濟學中卻充滿了政策、社會意識等非經濟的因素,也不反映經濟發展的歷史,只有對幾種“模式”的優劣比較,最后的結論當然是“市場經濟”是最好的“經濟模式”,實際上是為了美化雇傭勞動經濟關系,掩蓋資本主義經濟制度必然滅亡的客觀趨勢,根本就不是科學的理論,完全暴露了這些學者資本主義辯護士的真面目,哪里有什么科學可言!
我們社會科學理論工作者一定要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掌握和運用馬克思主義這種科學的理論和方法,才可能批倒修正主義,并且戰勝不科學但仍然強大的資產階級社會學理論。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