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有化是當前我國經濟領域的主要錯誤傾向
劉國光
堅持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是維系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前提條件,既不搞私有化,也不能搞單一公有制。當前主要的錯誤傾向不是單一公有制,而是私有化。對私有化和單一公有制兩種傾向各打五十大板,不中要害,實際上是把私有化的錯誤傾向輕輕放過。
馬克思主義評價所有制的標準,并不只看所有制成分的比重,但馬克思主義也不主張不看比重。公有制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不斷降低,降得很低,以趨于零,那就不算是社會主義。這些年來,我國經濟宏觀總體上一直是公降私升、“國退民進”。有學者估計,公有制已不再占主體地位。這種判斷如果屬實,那么憲法規定的基本經濟制度已岌岌可危,需要盡快扭轉。
基本經濟制度不但要求公有制經濟占主體地位,而且要求國有經濟起主導作用。國家應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國有經濟的控制力、影響力和競爭力要得到增強。在社會主義經濟中,國有經濟的作用不是像資本主義制度那樣,只能從事私有企業不愿意經營的部門,補充私人企業和市場機制的不足,而是為了實現國民經濟的持續穩定協調發展,鞏固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國有經濟應主要集中于能源、交通、通訊、金融、基礎設施和支柱產業等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在這些行業和領域有“絕對的控制力”、“較強的控制力”,“保持獨資或絕對控股”或“有條件的相對控股”。
國有經濟還有另一項任務,即保障社會正義和公平的經濟基礎。對那些對于政府調控經濟不重要,但對于保障正義和公平非常重要的競爭性領域的國有資產,也應該視同“重要”和“關鍵”領域,力爭搞好。所以,不但要保持國有經濟在具有自然壟斷性的關系經濟命脈部門領域的控制力,而且同時要保障國有經濟在競爭性領域的發展,發揮它們在穩定和增加就業、保障社會福利和提供公共服務的作用,增強國家轉移支付和實行公平再分配的經濟能力和實力。
國有經濟絕不能像一些新自由主義的精英們和體制內的某些追隨者喋喋不休叫嚷的那樣,“完全退出”競爭性領域。私有化的主張者不僅要求國有經濟完全退出競爭領域,還要求國有經濟退出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有人主張壟斷行業改革措施之一就是創造條件鼓勵私有企業進入這些“壟斷行業”,這正是私有化主張者夢寐以求的。因為這些壟斷行業一般都是高額利潤行業。應當明確,在有關國家安全和經濟命脈的戰略性部門及自然壟斷產業,問題的關鍵不在于有沒有控制和壟斷,而是在于誰來控制和壟斷。一般說來,這些特殊部門和行業,由公有制企業經營要比私有制企業能更好地體現國家的戰略利益和社會公眾利益。
私營經濟具有兩面性,除了有利于發展生產力的積極一面外,還具有剝削性消極的一面,應當受到社會的約束。由于剝削和追逐私利這一本質所帶來的一系列社會后果如勞資糾紛、兩極分化等,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經濟學不可不察,不可不研究。對私營經濟和私營企業,除了引導它們在適當的行業合法經營、健康發展外,還要對其不合法、不健康經營的行為進行限制,對其經營的領域進行節制,如不允許控制命脈重要部門、不允許進入壟斷部門,這些部門天然是高利潤部門,而且關系國家和公眾利益,應當由公有制經濟來承擔,不能讓私人資本來發財,擴大貧富差距。
(《環球視野globalview.cn》第371期,摘自《社會科學報》2011年1月6日,原文標題為《鞏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制度基礎——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