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中國高價收糧
國內糧食加工面臨洗牌
2010年10月02日 07:19:53 來源: CCTV經濟信息聯播
————————————————————————
外資中國高價收糧 江西撫州:稻未黃搶購忙 近日,農業部發布消息,今年我國秋糧種植面積,比上年增加1000萬畝以上,秋糧生產呈面積增加、單產提高的趨勢。大部分地區秋糧長勢好于上年,產量有望再獲好收成。這是一個好消息,但是好消息后也有一個隱憂,那就是今年的糧食收購面臨的形勢。 我們的記者近日在產糧大省江西省發現,現在離晚稻收割還有近一個月的時間,但一場空前的收糧大戰卻早已暗流涌動。與夏季時早稻收購觀望心態不同的是,眼下無論是外資、國有糧食企業還是民營糧食企業,都參與到高價收糧的大軍當中。雖然江西省還是碧綠的稻田,但是一場收糧大戰的硝煙已經開始彌漫。來看記者的報道。 臨川區東館鎮農民游春榮:現在很多收購糧食的都來找我買糧食…… 撫州市臨川區糧食購銷總公司經理黃撫州:各地都來搶糧,有國有糧食企業、私企、外企,還有周邊的省份,競爭可謂十分殘酷…… 臨川區東館鎮農民楊福昌:沒有130不賣…… 這里是江西著名的糧倉贛撫平原,撫州市就在這贛撫糧倉的腹地。撫州有耕地面積334萬畝,今年早稻由于收到洪災的影響嚴重減產,當地政府加大了晚稻的投入,眼下晚稻豐收基本上已成定局。 臨川區東館鎮農民楊福昌:我種了15畝晚稻,畝產量900-1000斤沒問題 撫州市糧食局副局長張紹義:中晚稻糧30億斤左右,和往年差不多,商品糧15億-18億斤。 從糧食產量來說撫州在江西的各地市中并不是最高的,但其商品糧率位列前茅,高達50%以上,從而,這里也就成為各地前來搶糧的最前沿陣地之一。 撫州市糧食局副局長張紹義:為什么都來撫州搶糧…… 外資糧企加劇糧價波動 稻米還沒成熟,就有人前來定糧,這確實是少見的景象。在收糧大戰中,無論是哪一路的買家,拼的都是價格。過去參與糧食收購的主題,主要是國有糧食企業和私營糧食企業,但這兩年,特別是今年有的外資機構開始介入,讓今年的糧食收購價格增加了變數。接著看記者的報道。 這是設在撫州金溪縣的外資糧食企業——益海嘉里糧油食品有限公司。2009年,益海嘉里通過收購位于江西糧食主產區撫州市金溪縣的江西和氏米業有限公司,成功南下投資設立米廠,組建了益海嘉里糧油食品有限公司。今年早稻收購季節,在金溪縣國有糧食購銷公司和中儲糧金溪直屬庫都尚未入市收購的情況下,外資糧商益海嘉里糧油食品有限公司8月1日率先掛牌收購常規早稻。其每百斤98元的出價,既高于今年國家制定每百斤93元的早稻最低收購價,也高出去年同期江西市場早稻收購價6~8元,還高于目前江西市場早稻平均收購價。有糧食競爭對手給益海嘉里的早稻收購價算了一筆賬,益海嘉里收購的常規早稻水分為14.5%、雜質為3%,如果折算成13.5%水分、1.5%雜質的國家等級標準,其98元/百斤的收購價實際上達到105元/百斤。按照目前市場米價,加工100斤稻谷要虧損1~2元。 撫州市糧食局副局長張紹義:外資介入糧食收購增加了變數…… 我們記者特意來到益海嘉里糧油食品有限公司,想了解一下他們高價收購早稻的盈利情況,以及今年的晚稻收購計劃,但被公司拒絕了。 益海嘉里糧油食品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我們不接受任何采訪 與撫州同稱為贛撫糧倉的南昌,益海嘉里公司今年在南昌縣新建一個日加工大米600噸的大米加工廠,年加工大米20萬噸,預計在11月份投入生產,主要收購和加工中晚秈稻,項目遠期要達到40萬噸大米的年加工能力。而與此相反,國有糧食企業卻是舉步維艱。 撫州市臨川區糧食購銷總公司經理黃撫州:我們空出了大量的倉容,卻收不到糧食,現在工資都發不出來…… 業內人士關注到,以益海嘉里進入南方秈稻加工和收購市場為標志,外資糧油機構從大豆、小麥次第推進,按照從北向南、由次到主的順序,已經參與加工最主要的糧食消費品水稻,全面進入我國糧食收購市場。 江西糧食加工面臨洗牌 據我們記者了解,在我國米、面、食用油三大糧油市場中,只剩下大米市場還是處于較為松散的競爭狀態,其它領域外資都已經進入。如今,外資機構終于來了!大型外資糧食企業的大舉進入,通過價格競爭來搶奪市場,這不僅讓國內糧食收購企業面臨生存困境,糧食加工業也將重新洗牌。接著來看記者的報道。 記者采訪發現,今年以來,江西市場的外資糧食巨頭益海嘉里、國有企業的中糧和中儲糧,以及一些農業龍頭企業都紛紛上大米加工項目。而一些缺乏競爭力的民營中小糧企則只有倒閉或成為兼并的對象。 張小英是撫州一家不大的糧食加工企業的老板,我們到達時看到,她的米廠已停工一段時間了。 私營糧食加工企業主張小英:糧價太高,只有停了…… 目前,在撫州市,有糧食加工許可證的糧食加工企業就有213家,年加工量能力有50-60億斤,這個加工能力已經超過了全撫州的糧食產量,但這些企業都和張小英的米廠一樣吃不飽。現在工廠每斤優質早稻加工成大米有3.7分錢利潤,但普通大米則要虧損0.3分錢。 撫州市糧食局副局長張紹義:外資企業無論設備、管理、資金都十分雄厚,這些中小企業如不改進的話將面臨淘汰…… 由于稻強米弱,不僅在撫州市,在整個江西,現有超過2000家的大米加工企業大部分將倒閉或停產。這種激烈的競爭態勢持續下去,小的加工企業顯然難以維持,而外資機構將有可能最終取得更多的市場份額。 外資搶入稻麥收購量大幅下跌 外資機構進入糧食加工,不只是導致糧食加工行業洗牌,據國家糧油交易中心的統計,截至9月5日,河北、河南、浙江、安徽等小麥和稻谷主產區,糧食經營企業累計收購量比去年明顯減少,減少幅度達到四成,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收購量減少呢,我們來看記者的報道。 據了解,浙江、安徽、福建等8個早秈稻主產省各類糧食經營企業累計收購2010年新產早秈稻507.8萬噸,比上年同期減少175.3萬噸。其中國有糧食企業收購324.1萬噸,占收購總量的64%,比上年同期減少173.7萬噸。 河北、山西、江蘇等11個小麥主產省各類糧食企業累計收購2010年新產小麥4896.1萬噸,比上年同期減少972.7萬噸。有關專家認為,之所以今年會出現稻麥收購量減少的原因,除了農民看到糧食價格上漲,對收購糧食惜售外,很多外資糧食加工企業的大量收購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翔:由于預期價格上漲,大量的收購商急于到市場上去收購小麥和稻谷,所以,整個的收購的跟過去不一樣的局面。它的利潤空間總體上是處于擴大的趨勢,很多的加工企業現在都看準了整個中國的地段,糧食的產業鏈和產業環節,所以紛紛的進入 李國翔告訴記者,由于外資加工企業資金勢力比較雄厚,他們的經營機制比較靈活,他們的競爭力要高于國內民營和國有加工企業,如果這一種趨勢延續下去的話,無疑對整個國家的糧食安全會構成一定的影響。 有關專家也呼吁加強對糧食的立法,保證一些大型加工企業在市場上的份額,形成整個企業發展的良好環境。 |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