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經濟 > 經濟視點

中國已及時決定二次覺醒

思極則仁 · 2010-09-24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中國已及時決定二次覺醒  

——論中國迅速和諧富民強國終極方略和原理  

   

文章概要:美元霸權本質輪廓及對中國的經濟侵略、與外強合流的既得利益者對民富國強的損毀、只要變一種分配方式中國就能實現共同富裕,國人都清楚。關鍵是沒有翻轉困局切實方法。或說是面對強勢利益階層沒有以非動亂革命方式迅速破局的切入點。本文以“新貨幣本質”為基創生“紙幣時代貨幣商品經濟客觀規律”基礎理論。依此提出一種全新的方法,是身處改革十字路口的中國能夠擺脫外部干預、避免動亂革命、即時團結極少數主動賣國者之外的全體中國人形成合力,迅速以和諧方式富民強國現實阻力最小、經濟社會秩序無波動、付出社會零成本,唯一確定可行的關鍵性舉措。相信這是99%國人由衷的愿望,也知道99%的理論人士確信這不可能。但是基于100%的世人堅信真理唯一自在,愿99%國人如愿。  

   

我們中國:  

先人們自感為天下地上中央之國,自然生出王治大同理想。  

1840年外強入侵刺痛第一次覺醒,面對現實孜求民富國強。  

主權獨立完整是基礎,實現現代化是手段,社會財富增長是條件。  

經國人百余年奮爭努力,基礎、手段、條件具備。但現狀是錯位——民不富國富,國富難言強。并且富民強國的對立面“與外強合流的既得利益勢力”暗中滋長。  

現狀要改變,國人有共識。但辦法有兩種:漸進改良,基礎不動;徹底變革,基礎要動。基礎就是——市場經濟模式。  

部分國人認為輔以配套的政治改革,通過縮減公有制經濟成分比重、產權清晰化、政府逐漸退出市場、加大市場自由度繼續完善市場經濟模式的改革就能實現民富國強。理據是自由市場經濟能自動合理配置資源實現公共利益最大化而民富。在經濟全球化國際環境中通過民主政治與自由市場經濟的良性互激壯大經濟而國強。故,基礎不動。動基礎的徹底變革一是打亂社會秩序毀掉改革成果,二是計劃經濟模式最終必因無法合理配置資源、生產效率低下而導致民窮國窮而國弱。  

部分國人認為正是市場經濟模式自身造成了錯位的現狀,理據是生產關系決定分配關系,解決分配問題只能通過完善公有制主導的生產關系的改革。市場經濟是資本剝削的載體,其主導的價值分配必導致兩極分化而民不能富。全球化市場經濟因是當代強國對第三世界國家進行高端經濟掠奪的工具而不能使國強。故,基礎要動。不動基礎一是市場經濟模式根本無法實現共同富裕,二是漸進改良和為之進行政治改革將導致與外強合流的既得利益勢力不斷做大而損毀民富國強的基礎。   

分歧基本起點是:對“市場經濟模式客觀機理屬性”的客觀認定。  

因為雙方對中國目前正在應用的“成體系的西方市場經濟理論”與中國現實相矛盾的因果關系誰都不能從“基礎理論層面”系統性徹底說清楚,說不清市場經濟“能”或“不能”自動實現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客觀機理,即,以貨幣為載體“按勞”或“按資”進行價值分配的機理。所以均是以“己是人非的經驗、現象”為據反駁否定對方。對“不改旗易幟、不走回頭路,堅持走有管理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道路”的中央政府出臺的任何具體政策雙方均會作出截然相反的解讀。  

更為嚴重的是:雙方各執一端、固守己見,反實際達成了另一個共識:第三條道路沒有,中國迅速和諧富民強國的方式不存在。進而,一方欲一意前行,一方勢全面圍堵。由經濟、而政治、而哲學,雙方進行著多領域、多層次、多視角混亂無序的、無休無止的相互指責,各自義憤焦慮茫然的、無確定結果的相互制衡,不斷逐外強和既得利益者不斷制造的“焦點之域”行鷸蚌之爭,分散著社會整體注意力、撕扯著國家行為整體統一性,而他們一直在享受過程。甚至是西方漁人已經一步一步走來,還在爭!  

這不是聳人聽聞。市場商品經濟就是貨幣經濟,但是相異于金銀貨幣,“紙幣”是因國家統一權力賦予的“公認性”而成為了國家貨幣。紙幣時代的貨幣發行屬“國家創生發行”。當代西方私有央行利用金屬貨幣時代的“銀行是以金銀為抵押負債發行貨幣(銀行券),政府發幣會導致通貨膨脹只能發債”傳統觀念,以移用“央行獨立發行貨幣制度、政府財政發債付息制度”方式盜取了國家的紙幣發行權,使紙幣一降生就成為逐利資本。由此,在現代商品經濟社會中,因為國債、稅收、勞動者工資整體上只是作為總資本獲利手段的“社會總商品”成本之部分,皆為總資本滲漏之物,所以在社會經濟層面從邏輯上金權就覆蓋政權、社會(民主)力量從根本處就無法節制資本貪婪的自由。【歐美日占GDP總額84%、100%、200%的國債,合并趨近或超GDP增長率的國債利率,使資本主義“國家體系”淪為了總資本的契約奴、“財政調節經濟的職能”是在為金權維護秩序】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踐行市場商品經濟的社會主義中國因接受了西方“央行負債發行”貨幣理論。95年《央行法》“中國人民銀行不得對政府財政透支,不得直接認購、包銷國債和其他政府債券條款”使政府喪失了新增人民幣基礎貨幣的“使用權”,央行雖為國有,但因持續貿易順差的存在“所有權”被置換成了美元債權。合并“商業銀行信用放貸制度”使社會主義中國的新增貨幣直接轉化為了資本貨幣。再合并“聯系匯率和結售匯制度”形成的綜合效應是:全中國,個人能夠同時擁有所有權、使用權的“雙權貨幣”即誠實貨幣(M1)總額22萬億,而外匯占款16萬億和外資多年獲利人民幣的“雙權”在外國人手中。以貨幣經濟整體視角看,中國總規模60萬億(M2)經濟的直接控制權近一半不在中國人自己手里;中央和地方政府財政收入總額扣減總債務后,相對于中國境內中外總資本政府管理現實經濟的“直接控制權”整體性空無;政府的總債務付息,最終都是憑空加給全體中國人的納稅負擔。盡管銀行國有似乎肉爛在鍋里,但契約性的持續“鍋漏”都是入股中國商業銀行外資“近零風險”凈獲利。  

更為嚴重的是:如果中國“這種貨幣金融制度”不變,則其自身就是“迫使中國商業銀行捆綁中國政府的無解繩索”。即便是目前國人所關注的:外強通過匯率升值、定向通脹、沽空貶值等金融技術手段“由債務人變成債權人、制造中國經濟大崩潰、直接控股中國銀行金融機構”等狀況都不發生,中國經濟依然穩步發展。但是,只要通過“外匯占款、貿易順差、資金外逃、出口退稅、股市轉移、土地商品化、政府債務增加、GDP與工資比增大、溫和通脹縮減、擴大信貸消費規模”這些間接或直接的市場手段,以漸進形式“整體式、實質性”耗凈中國廣大勞動階層持有的“雙權貨幣”。即:7億農民現金消費率接近100%,個人購房貸款總額度與城市底層居民存款額度對沖后的“真正有錢”的中國人難有創造真實物質財富的勞動者。如果“06年波士頓全球財富報告所述中國150萬個家庭占有社會總財富的70%。《瞭望》09年所載 82.5萬富豪擁有的金融資產占儲蓄額的40.37%”狀態為真。外強即憑借“貨幣武器”通過中國既得利益階層基本實現了超越中國政治主權的對中國整體經濟的“契約式、實質性”征服。“要買東西的人沒有錢,而有錢的人不需要買東西”已成為中國啟動內需的致命傷,它自然性鎖死了中國的外匯的使用權,“寧與外鬼,不舍家人”被契約化,做為平等的貿易伙伴,中國便永遠是“潛在的消費大國”。中國每天新增數“十億”計人民幣的順差量就是中國因內需不足而每天外溢的物質財富量。而這正是“紙幣時代擁有無限量貨幣的外強”所孜求的開放宏觀經濟學一般原理“儲蓄減去投資等于凈出口”的理想狀態。因為使第三世界保持有龐大的窮人階級是其實現“變相掠奪資源、獲取真實利益這一終極目的”的充分條件。這是不同和超越于貨幣投機套利的國際金融大鱷的現代外強“整體、長遠、國策性”對中國的主攻底線,其余多領域、多層次奪人耳目的威脅、施壓、挑釁以及掩人耳目的滲透、扶植、演變,現階段均屬“嘗試性求最優”的“穩底線”外圍策應手段。而中國社會在“現行貨幣金融制度”之下,感性民眾的抗爭徒增慘烈、理性個體的呼號如泥牛撞海、政治上再強大的黨和政府客觀上也無力無法接近市場經濟的主線進行回擊。中國則國人皆奴,枉談民富國強。這是今日中國實際面臨的最大、最現實的危險,或是問題。  

從國家整體看,自1840年以來,中國為民富國強實現現代化的主調是向外強及西方學習自然科學和現代經濟理論。政治、軍事強大的新中國發展經濟學蘇聯施行計劃經濟主要讀的是馬克思的經濟理論。后認為民不富而改革學歐美施行市場經濟主要讀的是斯密的經濟理論,結果還是民不富。別人的學說經驗已用盡,但始終也沒能從理論上弄通弄透。正因為對貨幣商品經濟的本質缺乏認知,經濟全球化的今天,當自己的榜樣變成對手,盡管國人都知道外匯儲備陷入陷阱、國內經濟是一個被大量侵入貨幣支撐資產膨脹的局面,但因沒有自己的貨幣基礎理論,進而沒有有效分析工具和對策,感覺到危險辨不清,明知道吃虧不會躲。  

如果將視野放寬遠:中國的現代化如果按照西方新古典經濟學理論邏輯下正在把人類引向絕路的歐美式現代化思路發展,內部沖突或外部戰爭很難避免。但是在現實國際關系背景下,似乎不向他們學習危險來的可能更快。一個兩難。如果將視野聚于現實深處:中國共產黨為人民領導政府、管理國家,而直接面對的問題,一是社會分配不公,但現實又不可能廢除商品市場經濟回頭重新以產品計劃經濟形式探尋社會分配公平的方法。二是為了國家大局穩定又必須顧及因控制了國家整體貨幣而處于社會強勢的既得利益階層“己之財勝國之運”視角下的容忍底線。兩個兩難。  

 面對三個根本性兩難,做為世界大國的社會主義中國發展現代經濟,必須自己從根本處探求現代貨幣商品經濟客觀原理。新理論應具如下功能:  

一是具現實性,要涵蓋超越現有經濟理論,解釋得清計劃經濟模式整體陷入困境和市場經濟模式及經濟危機形成的客觀機理,能夠真正解決現實經濟問題。二是具真理性,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且最終必須遵從的自在自為的“人類社會現代貨幣商品經濟客觀規律”,要能夠讓同以民富國強為目標的兩派相信“不能違背”而各自修正主張形成改革合力,能夠讓外強和既得利益者相信為了長遠利己之目的“不能違背”而減少改革阻力。三是要能夠為“國家整體長遠需求和人類客觀正義”制之而用,應當苛求突破洪荒光照未來的恒久性意義。  

新理論讓人感到陌生且可能出錯,古來如此。但“真理唯一自在”這一邏輯不會錯,天地作證。西方社會先是神管人,異教滅絕;后是錢管人,殖民殺戮。而中國自古就是人管神、人管錢,雖遭現代西方人“無信仰、輕商、人治”非議,但正是這種以人為本的傳統理念保證了地球上的人類唯有中華民族薪火相傳五千年。(其原理的客觀性論證屬哲學、政治范疇。)目前,西方金權欲實現世界范圍內的錢管人。中國正處于“人管好錢”的摸索、試錯、找辦法階段,但是存在鑄成“錢管人”定局的危險。盡管三十年相對五千年如白馬過隙而顯不必太急,但是因國內外因“錢”而生的“致大亂”因素在躁動沉浮,形勢逼人應爭朝夕。  

所以下文(《哲政經通論》二稿之經濟篇節選)旨在:寫給“當代的理性國人思考、糾錯后”,中國現在就按人類現代貨幣商品經濟客觀規律辦事,基礎不動但免去動亂式革命,改良但不是熬人且危險的漸進,而是以“真正的貨幣客觀本質”為理論基礎依據,建立社會主義新型公有制和涵蓋市場經濟的高級計劃經濟模式,人管錢。獨立自主的以和諧方式迅速糾正錯位,讓全體中國人馬上共同富裕,使中國以和平方式走向強盛。以“人類正義”與“金錢資本”終極博弈之勝利垂范世界,促進人類實現持久和平。  

【文章前半部是基礎原理:貨幣本質、價值本質、貨幣商品經濟客觀規律、資本主義必然因紙幣而被社會主義所取代的客觀原理,都是新東西。后半部是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整體方案,附藍圖構想概述。同志們:體系文章,求短猶長,但是五萬字需通讀。請不要一看到“理論”就頭痛,這是個農民的農閑作,大家一定比我強。批評著看,看三遍,提意見。】  

   

簡述現代人類社會貨幣經濟的整體輪廓。  

人類是由社會連成的人類、社會是由經濟連成的社會、經濟是由貨幣連成的經濟、貨幣是由人類使用的貨幣。  

人類是由社會連成的人類:有的人認為上帝創造了有靈魂的人之后有了社會;有的人認為有了社會(群體)才促使一種動物進化成具有理性的人。人類這一世界觀分歧源自人類的認識論,屬哲學范疇。但是,以群體方式生存的人類的現實存在以“社會的存在”在為基礎。  

社會是由經濟連成的社會:有的人認為以民族、宗教為界生活在同一地域的人類個體為了確保自己符合人類正義的基本權利(個人自由、私有財產、追求幸福)通過訂立契約構成統一秩序形成了社會;有的人認為自然存在的人類群體因共通的良知、道德為了確保實現群體正義(個體公平占有群體共有的財富和權力,平等擁有自由)通過維護沿襲傳統的統一秩序形成了社會。人類這一社會正義觀的分歧源自人類世界觀及對客觀人性的客觀判定,屬政治范疇。但是,當代人類社會的存在以“現代經濟活動”為基礎。  

經濟是由貨幣連成的經濟:有的人認為現代經濟是通過個體充分自由的商品市場的貨幣交換,提高效率、合理配置資源自動實現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生產關系形式;有的人認為現代經濟是通過個人服從集體的產品計劃生產和輔以貨幣的行政分配實現社會公平公正的生產關系形式。人類這一對現代生產關系形式分歧源自人類對貨幣屬性和社會財富交換客觀規律與社會正義目標客觀統一性的客觀判定。屬經濟范疇。國家間以貨幣量衡量“不同經濟形式”創生或占有的財富量,進而比較國家生存能力。但是,國家內部判斷社會經濟正義程度的基礎性標志是“社會成員間實際占有社會貨幣份額量差距程度”。貨幣是現代人類商品經濟的運動神經。  

貨幣是由人類使用的貨幣:不論是自然界存在的金銀還是人類創生的紙幣(電子符號);不管是需求價值論下的商品經濟中直接代表社會財富價值總量的貨幣,還是勞動價值論下的產品經濟中代表勞動價值差異量(等級工資)的貨幣,都是人類在“綜合現有哲、政、經觀念所產生的既定目的”支配下用于分配社會(群體)現實共有財富的所有權、使用權份額代表符號的載體。  

   

經濟是人類社會現實存在的基礎。但不同于自然科學知識,人類經濟學中所有“本質”都是“因人的具體經濟行為而存在”的東西,沒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高深的經濟理論是因為人無知或故意把簡單弄復雜了。最最核心的東西永遠都是常識——窗戶紙外的自家院子。  

 “經濟” 的核心是“交換”,因“以群體方式生存的人類”個體分工合作的生產方式而存在。如果個體能夠生產出自己所需的所有東西就無需交換,也就不存在商品和經濟。商品的交換就是價值的交換,經濟早已不是物物交換,貨幣是交換的媒介。故現代經濟的本質是:以貨幣為媒介的價值交換。至于配置資源提高效率的價值創造,市場經濟或計劃經濟的價值分配,都是由“交換”而派生出的經濟的具體形式。  

“價值形成”與“價格實現”是經濟學的核心問題。而“貨幣”和“價值”是“核心”的兩個基點。故,認清“貨幣客觀本質”和“價值客觀本質”是認知現代人類貨幣商品經濟客觀規律的前提基礎。   

   

論貨幣的客觀本質。

自古貨幣就與國家安全、戰爭聯系在一起。現代貨幣金融體系是一個國家組織協作能力的象征、是一個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商品經濟社會,人類衷心希望有一個匯率和幣值穩定、能夠避免經濟危機、有利經濟發展和均衡勞資報酬的貨幣制度體系。  

當今中國,有錢。金融資產80多萬億元人民幣,外匯儲備2萬多億美元。但是卻出現了廣大勞動人民沒錢消費的內需不足和大量房奴。作為公有制社會主義國家,使用貨幣的方法肯定有問題。  

當今世界,美元最值錢,美國最強大,但卻沒有錢。以至08危機中奧巴馬曾說“把美國推向空前的經濟危機的,不是哪一屆政府,不是哪一項具體的政策,而是一套完整的、根深蒂固的‘經濟哲學’,這套經濟哲學最荒謬之處是聲稱:一個人、一個國家可以通過負債和透支未來而變得無比強大。而正是這樣一套經濟哲學摧毀了美國。”   

如果金屬貨幣時代面對人類因爭奪貨幣而產生的罪惡人們還有理由責怪上帝在自然界給人類的金銀太少,那么在貨幣增量無自然上限的紙幣時代,面對貨幣導致的人類經濟社會問題人類就只能問自己:危機絕對人禍非天災,那么先人們留給當代的“經濟哲學”中人們習以為常、用之不察最核心的概念到底合理不合理——貨幣到底是什么?  

基于常識的兩個假設:  

假設現在市場上的商品突然全部消失。那么:貨幣就不是貨幣,只是它自身。黃金只是黃色的金屬、美元只是綠色的紙片。  

假設現在社會上的貨幣突然全部消失。那么:商品雖還是商品,富貴者將得不到飲食而饑渴,勞動者將自食其力保障生活。  

    故,貨幣的客觀本質抽象講是:現有商品價值對等對應物。具體講是:對等對應著現有商品所有權、使用權代表符號的載體。  

這就是真正貨幣理論的基點,人類現代貨幣商品經濟學的第一原理。  

【本文通篇均可謂“貨幣是現有商品價值對等對應物”的注解。將一句“提神”的話放在這里:現在地球上的人類現實真正需要的東西如果窮根溯源呈三位一體——自在當空的太陽、自在人心的正義、這里的貨幣本質。】   

   

貨幣構成三要素:  

第一要素:脫離自身使用價值。   

貨幣是人類經濟交換活動發生、發展過程中的產物。最初的商品是人們生存自足后的少量剩余產品,以物對物的形式交換。商品價值量由完成交換的商品數量相互對等對應直接決定。隨著市場上商品種類的增多,出于交換便利的目的,人們對市場上幾種易被多人接受(公認)的商品產生了占有的需求。這幾種不以其自身使用價值(效用)而是以市場現有商品所有權、使用權“代表符號載體”的功能滿足人的需求的商品就是最早的“貨幣”。谷別吃、帛別穿、金別做飾品,則貨幣存在,否則貨幣不存在。貨幣的載體源于商品,但“貨幣存在”商品又必須“脫離自身使用價值”,表現為符號性。【這就是銀行信用貨幣和當代電子貨幣以“符號”形式存在的客觀機理。】  

第二要素:獲得交換主體的公認性。   

歷史上谷物、牲畜、布帛、貝殼、玉石、金屬等物都曾因獲得交換主體的公認而充當過貨幣(盧布驟貶時萬寶路香煙曾為貨幣)。最終金銀因同時具有“自然稀缺性能夠使商品的貨幣價值保持穩定而移時、異地交換公平;不變質、易貯藏、易分割、易攜帶、易隱藏更便利于交換”的特性,經自然篩選獲得了人類統一的“公認性”而成了市場上所有種類商品相互交換的媒介和價值尺度,而成為了世界性貨幣。【現代主權國家中紙幣及特定電子符號因國家統一權力賦予的“公認性”而成為了國家貨幣。(法幣)】  

自此,貨幣成了“現有商品價值的對等對應物”。   

“現有商品”就是說貨幣只對等對應“現有”商品的價值,代表“現有”商品的所有權使用權。從本質上講,貨幣的貯藏購買力功能最終所對應代表的商品所有權、使用權,只是人的一種心理預期,以“人類不間斷勞動產出的現有商品和正常社會秩序保證市場的現實存在”為得以實現的客觀保證。“勞動者不間斷的勞動;正常的社會秩序”是貨幣能夠是貨幣但人們習而不察的前提條件。沒有這一客觀基礎,未來國家稅收對國債價值擔保、養老基金對養老所作擔保均是“實質無保”之保;個體為“一夕暴富終生享受”而對貨幣財富的理性追求、金融理財產品以智慧繁復數學模型為依據的“確保具有多重避險功能”必然合成人類社會最大的整體荒謬。【故,在現代貨幣商品經濟時代:“誠實勞動”感性社會傳襲其卑微,理性社會賦予其榮光;“和諧理念”感性社會奚落輕視,理性社會務實孜求。】   

“對等對應”是說商品與貨幣的價值量相互通過對方的數量顯示出來:現有商品價值總量總是等于貨幣總數量,貨幣價值總量總是等于商品總數量。雙方是互為基礎的變量關系,沒有固定基點。【殖民時代從美洲短期掠來的大量金銀曾致使歐洲產生金銀貶值的價格革命。紙幣美元與石油掛鉤,石油的價格無從預測;美元無度擴張,世界通脹。戰亂時期商品總量驟減,貨幣貶值。這是真正宏觀經濟學的真正起點。】  

貨幣總量既定,商品總量增減決定幣值大小;商品總量既定,貨幣總量增減決定物價漲落。在一時間段內,市場貨幣總量與貨幣流通速度的乘積必然和此時段商品及勞務貨幣交易總價值量相等(這是乘數效應的實質基礎,其表象根源是銀行重復抵押衍生放貸)。貨幣總量和商品總量各自獨立變動的方向、速度的匹配程度決定了幣值和物價的變化及穩定程度。【這是現實經濟中各種商品、資產邊際效用(名義報酬率)遞增或遞減(邊際效用理論)核心機理的外因要素(內因人的需求強度)】  

盡管現實中購買商品多表現為即時比較價格和粘性價格,但以整體視角看:市場中某單一商品總量與市場中所有對這一商品產生需求的人可支付的貨幣總量之間總是對等對應。在一個統一貨幣經濟體內,貨幣在多種單一商品市場間自由流動決定著多種商品的即時價格,共同形成整個市場的即時價格水平。【在現代經濟中“金融產品、生產資料、最終消費品”構成了社會商品總量,M0的量決定最終消費市場即時價格水平;M1大體決定M2的量,M2的量決定生產資料市場即時價格水平;M2影響M3的量,M3的量決定金融產品市場即時價格水平。(中國目前M3量較小,M2兼職M3)通過價格傳導M3、M2、M1、M0之間依次相互轉換彌散,最終決定整體市場價格水平。現行貨幣制度下的“社會新增貨幣直接轉化為資本、資本滲漏構成最終需求貨幣的貨幣循環模式”使貨幣總量增長推動金融商品資產價格上升,導致資源現貨價格上升,導致最終消費品價格(CPI)上升。盡管短期中,因鏈條長、信息不對稱,貨幣流動梯級沉淀、彌散,價格傳導存在滯后性,貨幣總量變化值與CPI值表現為風馬牛不相及。但在中長期:整體市場中的總貨幣與總商品之間總是因資本趨利自動“趨向”相互對等對應。中期:股價、房價隨M2總量的增長而上漲。長期:這一“趨向”是現行貨幣循環模式下凱恩斯沒有回答的“前期投資過量引致以后生產過剩、經濟收縮和失業”成為“經濟周期運動核心因素”的內在邏輯。是經濟危機形成的核心軌跡。這是現代真正宏觀經濟學的邏輯主線。盡管勞動人口增長和技術進步是經濟增長的根本性基礎,但紙幣時代,“通過按實際GDP增量預期控制貨幣總增量,總體確保貨幣總量與現有商品恒久保持對等對應關系(穩定的價格粘性)”是超越并涵蓋熊彼特“長波理論”確保現代貨幣商品經濟長期平衡穩定增長的基礎性必要條件。】  

這種“對等對應”的關系就如同把市場比做鍋,商品是鍋里的米,貨幣是鍋里的水。水和米的量獨自增加或減少只改變了粥的稀稠度(價格高低、幣值大小),但兩者關系總是對等對應的。  

商品經濟社會中,最終消費產品(米)聚集到市場(鍋),人們用貨幣(水)換回等量自己所需商品(粥)消費,完成了社會價值分配。【其過程構成了“貨幣循環”,貨幣循環順暢是商品經濟穩定運行的充分必要條件。紙幣時代,因商品總量相對既定,貨幣增量無限,經濟循環可謂水帶流沙轉。資本過剩是沙沉水浮、生產過剩是沙淤水阻、經濟危機是河床干涸或泛堤決壩。皆因沙水混合不均勻“對等對應”關系遭破壞。】  

第三要素:具有與商品總量同比增長的能力。  

1750年工業革命后,社會商品規模、數量高速增長,而金屬貨幣總量增速具有自然性上限。受貨幣是現有商品價值對等對應物本質決定,貨幣升值。資本只能獲得貨幣數量無增長的“潛性”利潤,這是追求最大化“顯性”貨幣利潤的資本天性所不能接受的。交換無法進行,貨幣循環停止運轉。自1825年以社會商品大降價方式為資本再創獲顯利空間的經濟危機周期性重復發生。1929年經濟危機實質是金屬貨幣時代貨幣短缺與經濟發展客觀需求之間矛盾的大爆發。于是,增量無自然上限性、靠“國家統一權力”賦予的“公認性”的紙幣醞釀誕生了,1971年布雷頓森林世界貨幣體系解體,人類經濟整體性進入了紙幣時代。【自此,人類貨幣由銀行憑金銀或價值抵押物及自身信用的“負債發行”質變為央行靠國家統一權力賦予的公認性的“創生發行”。國家主權在民。故,紙幣時代無成本的鑄幣權益應由國民共享。這是現代貨幣商品經濟社會“民主政治”的核心、真基礎。】   

   

自此,人類的商品經濟活動中出現了六種形態的貨幣:  

按存在形式區分:誠實貨幣、信用貨幣。  

誠實貨幣:稱基礎貨幣、高能貨幣。就是包括M0的M1貨幣。來源于國家統一權力賦予其公認性而替代金銀貨幣的央行紙質(電子)貨幣發行。   

信用貨幣:就是包括M2的M3扣減M1部分的貨幣。來源于以M1扣減M0部分的貨幣為基礎的商業銀行的多級信用放貸。信用貨幣是商業銀行憑借自身信用創生出“無本金貨幣使用權”貸出收息最終賺取誠實貨幣的手段。  

誠實貨幣和信用貨幣共同構成了社會貨幣總量,對等對應著包括資本、生產、流通、消費諸領域市場上所有現有商品的總價值量。通過價格傳導,M3、M2、M1、M0所有者之間的依次相互轉換的貨幣循環,梯級彌散、均衡,決定著資本市場、生產資料市場、最終消費市場的價格水平。最終決定著資本資產、生產資料、最終消費品的即時價格。   

按權力歸屬區分:雙權貨幣、單權貨幣。  

雙權貨幣:就是人們能夠同時對其擁有所有權、使用權的M0貨幣。以雙權貨幣為主體,合并消費信貸單權貨幣共同構成了最終消費商品市場的有效需求貨幣量。  

單權貨幣:就是人們只對其擁有所有權或是使用權的貨幣。M1貨幣儲戶只對其擁有所有權、商業銀行只對其擁有使用權。M3扣減M1部分的貨幣只是商業銀行的信用符號,無本金,所有權空置,只存在使用權。以M3扣減M0部分的單權貨幣為主體,合并少量雙權貨幣(現金)共同構成資本市場、生產資料市場的有效需求貨幣量。【公有制國企利潤雙權貨幣國民只擁有其名義所有權】  

在現行貨幣制度下的現代經濟中:雙權貨幣和單權貨幣具有的貨幣“使用權總匯”對等對應著由“金融產品、生產資料、最終消費資料”構成的現有社會總商品的所有權和使用權。社會個體成員擁有“社會貨幣總使用權”的份額比例決定了其實際占有社會財富量的比例。雙權貨幣的使用權大體對等對應著最終消費資料的所有權和使用權,決定著人們的生活質量。單權貨幣的使用權大體對等對應著金融產品、生產資料的所有權和使用權,決定著人們的社會經濟權力和社會地位。  

按職能范圍區分:清醒貨幣、休眠貨幣。  

清醒貨幣:就是完成與實物商品價值對等對應關系的實體經濟所占用的誠實貨幣和信用貨幣。清醒貨幣構成了現代實體經濟的貨幣循環,現行貨幣循環模式下其主動力來自投資貨幣。  

休眠貨幣:就是暫時脫離與實物商品價值對等對應關系的虛擬經濟所占用的誠實貨幣和信用貨幣。休眠貨幣構成了現代金融商品(證券)經濟的貨幣循環,現行貨幣循環模式下其主動力來自銀行(杠桿化)擴張的信用貨幣。   

清醒貨幣和休眠貨幣共同構成了現代商品經濟的“貨幣總循環”。其起點是:實物商品經濟中商品數量增加、實際GDP增長,但被最終消費有效需求貨幣量剛性決定的實體經濟“貨幣循環”排除在外的過剩貨幣資本形成了現代虛擬經濟,虛擬經濟貨幣循環主動力源自商業銀行擴張單權貨幣。而商業銀行創生單權貨幣的唯一目的是賺取雙權貨幣。而在“因存款付息,社會貨幣資本化”的現代經濟中,雙權貨幣只有M0貨幣。而現行貨幣循環模式下:發幣(國債)收息,新增發的雙權貨幣以資本的形式注入經濟圈,通過國家支出、投資滲漏而成為工資、稅收截流的形式轉化為M1貨幣后,再分流,形成實物商品經濟中的最終消費支出M0雙權貨幣。  

基于此,這種貨幣金融制度下的貨幣總循環中,因為總資本的利潤是其自身(社會商品成本)之部分,總資本利潤源不存在。故,現代商品經濟的這種貨幣總循環模式實質上自我否定,是反邏輯的。這個“反邏輯的貨幣總循環”之所以能夠現實存在,是因為“以不斷加大國債、投資規模方式增加資本滲漏量”的“貨幣貶值通脹經濟”短期中給總資本提供了“名義利潤”。但長期中一旦總資本獲利速度高于貨幣貶值速度,勞動得酬速度低于貨幣貶值速度而導致實物商品經濟中的M0雙權貨幣實質性枯竭,即:個人消費借貸總額超過個人存款總額,則表示:社會貨幣達到了全額資本狀態,總資本利潤源徹底枯竭。現代貨幣商品經濟“貨幣總循環”隨即停止運轉,金融、經濟危機爆發。只能以“社會商品大降價或央行新增雙權紙幣為內核”的方式為資本再創獲顯利空間、重啟貨幣循環。  

   

貨幣的六種形態是其“現有商品價值對等對應物”核心本質的派生狀態。反映到現實世界中就是:  

黃金世界幣之后,美國憑借軍事政治、科學技術、經濟規模、石油美元等綜合實力而使“美元紙幣”半自然、半強制,半直接、半間接獲取了全球“公認性”,成為了超國界的硬通貨——世界幣。  

在以美元計價結算的國際貿易市場這個由“貨幣市場”和“實物市場”構成的“雙層總鍋”中,美元是水。全球實物商品在“實物市場層”是米,世界實物商品價格是粥的稀稠度;其他各國貨幣在“貨幣市場層”是米,匯率是粥的稀稠度。擁有美元基礎貨幣發行權的美聯儲和其所屬擁有美元信用貨幣發行權的商業銀行組成的美元金融體系是水井。具有無限的“加水換粥”客觀能力。  

美元雙權紙幣和單權信用貨幣的持續近四十年全球超速擴張催生的大量“美元休眠貨幣”聚集的華爾街國際金融市場與國際實物市場相連。貨幣是現有商品價值對等對應物客觀屬性使美元休眠貨幣和清醒貨幣具有隨時換位,在“總鍋的雙層之間任意放水或吸水”稀釋或濃縮各國貨幣價值(浮動匯率)和國際實物市場商品價值”的客觀能力。  

當代國際金融資本集團正是利用紙幣時代貨幣可無限放量特性、固守貨幣發行權、制“貨幣是現有商品價值對等對應物”客觀屬性而用:以經濟全球化為平臺;以美元世界幣、利率匯率為工具;以增發雙權紙幣縮減他國所持雙權美元儲備占美元總量的比例、任意調控美元基礎利率任意擴張或收縮單權美元量使美元雙權貨幣貶值或升值通過浮動匯率(滯后反應過程中的差值交換)超越國家主權界線稀釋轉移最終占有全世界人民用勞動換得貨幣的“雙權”為手段——占有巨量人類財富的所有權、使用權。現實制造著“用世界經濟整體持續過剩條件下創造財富的廣大勞動人民的長期貧困和危機中的苦難來換得自己最大化的財富占有欲和滿足感”這一背離了人類客觀正義的“資本主義觀念和經濟理性”之惡。  

為了擺脫金屬貨幣時代“因貨幣量少”引發的生產過剩經濟危機之惡人類進入紙幣時代,但又“因貨幣量多”產生生產過剩經濟危機之惡,其客觀性核心根源是:紙幣時代“央行獨立發行貨幣制度”和“銀行信用貨幣發行制度”。前者是根魂,后者是魔杖。  

“央行獨立發行貨幣制度”是資本主義國家私有央行家利用“金銀貨幣的雙權自然在民”的金屬貨幣時代形成的“銀行是憑金銀價值物抵押負債發行貨幣(銀行券),政府發會券導致通貨膨脹只能發債”的傳統觀念移用于紙幣時代的貨幣發行制度。這一制度使私有央行家能夠:通過國債形式直接占有紙幣的所有權,將紙幣使用權先讓渡給國家,再利用國債付息制度遠期收回方式,盜取憑國家統一權力創生應國有民享的紙幣的雙權。【長期中,國與民,兩手空空,不債不生】央行獨立而無度發行雙權貨幣是商行單權信用貨幣超量供給引致通脹的客觀基礎。央行私有而發幣(國債)收息是“總資本利潤源枯竭”這一現代經濟危機總根源的核心根源。  

“銀行信用貨幣發行制度”之下產生的信用貨幣是商業銀行以雙權貨幣為基數,以商業票據質押貼現、金融證券重復質押再派生形式,憑借“自身信用”創生出“無本金貨幣使用權”的單權貨幣,貸出收息賺取雙權貨幣的手段。“重復質押”形成的“商業銀行創造貨幣效應”客觀上加倍放大了現有貨幣總量。貨幣是“現有商品價值對等對應物”本質自在,信用貨幣放量必然整體稀釋社會總商品價值量。  

在金屬貨幣時代因商品總量增速快于金銀總量增速。銀行信用貨幣因增大貨幣總量,滿足了粘性價格下資本獲取顯性貨幣利潤需求而延緩了經濟危機的爆發。但超商品總量增速發行則使勞動者擁有的金銀貶值。銀行信用貨幣發行制度之惡初顯。  

貨幣由金銀本位演進到紙質(電子符號)時代后,雙權貨幣量可近乎無成本無限放大,單權信用貨幣相對“整體經濟真實客觀需求”已不必要。但受“憑空獲取巨額利息收益”驅使,這一制度以“銀行慣例”形式延續保留下來。因為實質上是以“信用創生貨幣的使用權”方式挪占了紙幣時代本應國有民享的紙幣鑄幣權益的單權信用貨幣是以金融和實業資本形式注入經濟貨幣循環,合并總量增加對現有商品的價值稀釋使雙權貨幣貶值,直接形成了“資本對勞動的雙向放大式剝削”。同時,加劇了過剩資本增長,催生出虛擬經濟和大量游資熱錢。  

在為阻止股市泡沫破裂而創生金融衍生產品過程中,商行十幾倍、投行幾十倍的杠桿化單權信用貨幣投放合并“資金供求關系決定利率”而銀行業壟斷“貨幣商品供給”產生的趨近或高于GDP實際增長率的貸款利率,使銀行家成倍獲取了雙權貨幣利潤。貸出信用貨幣被少數人獲得左右虛擬經濟市場投機套利。虛擬泡沫破裂廣大民眾真實貨幣財富損失的額度就是:最終需求雙權貨幣脫離實體經濟貨幣循環直接轉化為資本貨幣的總額度。  

信用貨幣置換出的大量游資熱錢在金融市場和大宗原料、期貨、房地產這些需求剛性大的實物商品市場間自由流動,再加上銀行信用放貸制度鼎力支持“聚資抬價、套利撤資”。打亂實體經濟正常運轉所必需的價格體系穩定性和資金供給系統穩定性,致使包括財政赤字擴張的系列宏觀經濟管理貨幣政策在傳導過程中產生梗阻、彌散消融。無法直接有效的作用于實體經濟。不能迅速啟動和復蘇危機中的經濟。  

總之,盡管單權信用貨幣使即時的社會商品交換順暢、資本逐利暢快、經濟虛華繁榮。但是,“銀行信用貨幣發行制度”整體導致了互為循環彼此加強的“真實經濟與虛擬經濟嚴重背離”和“勞資間真實收入分配的兩極分化”。即:資本利潤增長速度大于貨幣貶值速度、勞動收入增長速度小于貨幣貶值速度的經濟狀態。而這種狀態的持續最終必然是:最終消費市場雙權貨幣枯竭,總資本利潤源枯竭,貨幣總循環終止,經濟社會危機爆發。  

“被動調節生產過剩”是現代經濟學理論給予經濟危機的合理性理由。但是如果說金屬貨幣時代發生生產過剩危機是“天作孽”。那么紙幣時代出現生產過剩危機則是人類在“自作孽”。在當代所謂的“發達金融體系”下“銀行股市籌集自有準備金”金融制度形成的“互激無限創造貨幣效應”使單權信用貨幣催生經濟泡沫、引發金融危機、最終導致生產過剩型經濟危機乃至導致戰爭終極調節的直接性危害,比雙權基礎貨幣的超發大得多,可謂施惡的魔杖。銀行信用貨幣發行制度之惡盡顯。【二戰以來西方國家GDP增長率3%,基礎貨幣超15%遞增,目前全球貨幣存量比GDP高16倍,但是07年金融市場交易量是世界GDP的67倍。1945--1971年全球共發生38次規模較小的金融危機,而紙幣時代的1973--1997年是139次。】  

【弗里德曼正是因為不明貨幣客觀本質,認不清銀行信用貨幣的性質屬性及其與雙權貨幣、貨幣總量的真實關系和貨幣資本內循環的虛擬經濟機理,而使其“貨幣數量論”論不通、單一控制基礎幣的“單一規則貨幣政策”失效。08后美國瘋狂發行雙權美元但通漲沒有如期而至,而現在天量發行了貨幣總資產卻不斷萎縮、經濟增長放緩的美國通縮之“困”,弗氏經濟學均無法解釋。自泰初真理和事實二仙家一直閉目——無視大師。】  

故,在紙幣時代的商品社會,“央行獨立發行貨幣制度”以確保總資本利潤源存在為唯一的存在理據,以保證貨幣增量等于GDP增量為基本原則;“銀行信用貨幣發行制度”必須鏟除,貨幣誠實化。這是貨幣商品經濟客觀規律的自在規定,是人類現代經濟恒久穩定運行的客觀需求,是大趨勢。  

經濟全球化的紙幣時代,在美元貨幣體系下:美國以貿易逆差的形式注入世界經濟的美元,相當于封閉經濟體央行注入的雙權貨幣。跨國金融機構高杠桿率交易和貿易順差國儲備回流美國,猶如商業銀行體系通過存貸款放大的貨幣創造過程。由此,除美國以外的國家,想遵從國際金融慣例發展好本國的經濟如刻舟求劍,應對金融危機加強監管之策屬抽刀斷水之舉,讓金融服務于實體經濟是真實的謊言。金融資產達200多萬億美元、借錢消費占GDP量70%的美國經濟是經典的“貨幣GDP主義”經濟。直接反映人類真實物質財富量的造業產值 09年中國 1.6萬億美元,美國1.7萬億美元,而美國的GDP是15萬億美元,3倍于中國。認知貨幣是“現有商品價值對等對應物”客觀本質后,便可看清總債務50多萬億產不抵息,但企業部門賬面盈利、股價堅挺,整體呈現穩定增長趨勢世界第一的美國經濟的純底蘊,退潮前就應當知道其在裸泳。由此,便可認清當代全球75160億美元規模(紙幣時代之始的1971年僅451億美元)同時成為各主權紙幣發行基礎的“美元紙幣外匯儲備體系”實質上是“極度的荒唐”。而現有國際貨幣金融制度及主流理論就是在竭力維護這個荒唐的體系。這是“借美元金權天下”和“美國通過負債和透支未來而變得無比強大”的機理。  

然而,貨幣是現有商品價值對等對應物的客觀本質自在。經濟危機中真實物質財富總量減少最終必然導致貨幣貶值、金融危機中單權信用貨幣量收縮直接導致資產價格暴跌及虛擬金融衍生品價值湮滅,沒有真實的現有商品再多的資本貨幣對等對應的再多的權力終究是虛妄。同時,失去雙權貨幣必然失去對現有商品的所有權使用權,“虛擬財富增長誘使美國民眾雙權美元耗盡”就是“正是這樣一套經濟哲學摧毀了美國”的機理。   

但是,一物兩面。紙幣時代,貨幣的客觀本質屬性也給人本公有制社會通過“控制可以完全控制”的統一紙幣“使貨幣增量與實物商品增量保持大體對等貨幣誠實化、逆變貨幣循環方式自動均衡勞資雙方占有社會貨幣比例、發揮利用市場機制自動配置資源確保經濟均衡社會物質財富穩定性增長、平衡社會成員權益維護人類公平正義”預設了客觀條件。  

   

論價值的客觀本質。   

新貨幣本質由“現有商品”“價值”“對等對應物”三組概念構成,其中價值是核心。但人類對“價值”的定義至今沒有共識。  

價值構成三要素:  

一、     需求:價值是主體對客體的需求。需求產生價值 。  

二、     效用:滿足主體需求的客體屬性。一物因主體需求目的不         同而具有多種價值。  

三、     權力:主體享受客體效用的保證。主體對客體擁有的所有權、使用權。  

需求產生價值。天空對魚兒沒有價值,大海對駱駝沒有價值,無聲電影對盲人沒有價值。一人對一物沒有產生需求則此物對此人沒有價值,一物不能滿足所有人的任何需求則此物對人類沒有價值。具體到人類經濟學中的價值,就是做為主體的人出于“生存和過美好生活的不同客觀需求層次目的”【即,現實經濟中杰文斯的邊際效用運動核心機理的內因要素(外因是商品量貨幣量變化),邊際效用理論之源頭;馬歇爾的消費者需求等級、欲望彈性和薩繆爾森的消費者偏好之客觀性根基。另文《哲政經通論》政治篇之人性泥土律章詳論。】而對某一商品具有的效用產生的需求。   

人類所有有價值的東西統稱為財富。分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精神財富是能滿足人類生存和過美好生活目的需求的意識、情感、思想、權責、法度、技藝等。物質財富是能滿足人類生存和過美好生活目的需求的自然存在和經人類勞動生產而存在的物質。  

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以自身屬性產生的“效用”直接滿足人的需求,真實具體。以此為基礎,派生出的“人們對未來預期”因自信能滿足未來需求而同樣產生價值。但屬間接需求,虛擬價值,表現為符號性。(如代表能滿足人未來需求之物所有權、使用權的憑證的儲蓄貨幣、期貨單據)。說其價值虛擬是因為真實財富與真實需求還沒有發生聯系。(其間存在否定聯系的可能性)。在這種派生基礎上的再派生、虛擬基礎上的再虛擬(股票、金融衍生品),只要“有人需求”就可以無限延展。其中關鍵是人們對預期得以實現的“信心”。盡管信心的真實基礎是真實財富的真實存在,但是只要信心在,不管真實價值物還是虛擬價值載體都是“擁有信心者”的財富。【這就是:價值形成。】  

能夠進行交換的財富叫商品。陽光、空氣、正義、道德、友誼、愛情都是人類的財富,但因無需或無法交換而不能成為商品。公權力因有辦法交換不應是商品而成為了商品【權力資本化、錢權交易】。  

商品的價值因交換而顯現。完成交換的商品價值量由對方的數量相互決定,沒有固定基點。1把或2把斧子的價值量可以等于2張或1張羊皮,1斤或5斤黃瓜的價值量可以等于5元或1元錢,1股或10股股票的價值量可以等于10元或1元錢——只要交換完成。  

商品永遠是交換決定價值量。交換價格永遠是商品真實價值單位量。   

交換價格由“市場上商品的稀缺程度、市場有效需求貨幣總量、供需雙方交換意愿強度”共同決定。  

市場上商品的稀缺程度取決于生產商品所需自然資源的稀缺性、現實生產技術的限制和人為的市場壟斷程度。  

市場有效需求貨幣總量取決于一個貨幣經濟體內的貨幣總量和貨幣 的社會分配制度、方式。  

供需雙方交換意愿強度取決于人類自然屬性中緣于對“生存和過美好生活目的”而產生的不同需求層次。生存層需求屬剛性,強度大。向上層需求具彈性,強度小。  

一人對一商品具有的效用(馬克思稱使用價值)需求強度越大,愿意支付的貨幣量就越多。多人對同一商品產生同等強度的需求時,擁有貨幣量越多的人愿意支付的貨幣量就越多。  

需求強度和可支付貨幣量最終完成了商品的“需方定價”。  

生產者在已支付貨幣量決定的商品成本基礎上,根據商品效用在市場中的稀缺程度對需方定價決定作用的預期判斷,決定商品的“供方定價”。  

“需方定價”與“供方定價”在市場上的均衡點就是商品的交換價格。【這就是:價格實現。】  

稀缺程度高、需求強度大、有效需求貨幣數量多,則此商品的價格高、價值大。反之則低、則小。這就是人類社會貨幣商品經濟的客觀價值規律。【印第安人曾用一塊金子換歐洲人的一盒火柴、美國曾千萬美元買個洲、萬元買件衫、億萬買個官,都符合商品經濟客觀價值規律】。  

但是,受貨幣是現有商品價值對等對應物本質客觀決定:相異于社會貨幣總增量有限的金屬貨幣時代“馬歇爾均衡價格論”所述——“價格實現短期中決定于基于商品邊際效用的需方定價、長期中決定于基于生產費用的供方定價”。在社會貨幣總增量無限的紙幣時代——“價格實現短期中決定于即時有效需求貨幣量、長期中決定于社會基礎貨幣總增量”。  

價格實現,即商品價值量決定,即商品邊際效用的顯現,即使具有多種用途的社會商品“效用最大化”的市場價格配置主動力——已經由貨幣總量相對既定的金屬貨幣時代的“社會成員的需求強度”演變為商品總量相對既定的紙幣時代的“社會成員的可支付貨幣量”。  

貨幣由“被動對等對應代表商品價值”質變為“主動對等對應決定商品價值”。  

由此,“紙幣”因增量無限而牢牢決定著增量相對有限的商品價值量的變化,進而“主宰紙幣發行、決定社會貨幣總量者”具有了居于商品經濟的頂層通過主宰社會總商品的占有權、定價權而居于商品社會的頂層根據個人目的意愿:馴服勞動價值、馴養公共權力、馴化社會風尚的客觀能力。現實表現為:經濟統計方式,關注貨幣流的SNA普遍取代了關注實物流的MPS。貨幣資本做為“剝削載體”的作用相對于生產資料在強化。貨幣自身的“社會權力”(金權)在擴張。“貧乏奢侈常態并存、權力資本互激交易”這種“群體社會之惡”以及符合市場價值規律的“毀田建爾球場、救命藥不救命、乃至人命標價”這種“人類自絕形式之至惡”在滋生。  

基于此:社會紙幣的社會分配的社會價值(因人類社會對公平正義的需求而產生)在增長。人類“正義理性”這一唯一能夠凌駕于貨幣商品經濟需求價值體系(金權)之上的“人類至主”的責任在加大。  

   

有價值的東西不都是商品,但一切物質商品都是人們付出了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勞動的產物。是勞動使一物顯現或產生能滿足人的某一需求的效用而使其能夠成為商品。“無勞動則無人類存活所必需的物質商品”。勞動價值論依此客觀質樸的理性抽象原理蔑斥需求價值論為“庸俗價值論”。   

但是,在商品經濟條件下,“勞動價值”因組織物質商品生產的資本所有者的“謀顯性貨幣利潤需求”而產生。“勞動價值”內涵于“需求價值”,其價值量(工資)盡管現實中多表現為比較價格、工資標準,但其實質是由:資方對所生產商品稀缺度決定的利潤量預期和對勞動者生產商品的能力素質的需求強度共同決定的“資方勞動力定價”,與勞動者根據自身能力素質的稀缺程度和對貨幣收入的需求強度共同決定的“勞動者自身定價”在勞動力市場上的均衡點決定的。而“按包括勞動力在內構成商品成本的生產要素的稀缺度分配商品的貨幣價值”是商品經濟模式存在的充分必要條件。實業資本家為了獲取最大化貨幣利潤必然盡量降低商品貨幣成本。這就是勞動在商品經濟社會中的客觀位置。  

所以,紙幣時代,勞動者在商品經濟社會中“以貨幣為載體被剝削”的本質性三根源是:社會新增貨幣資本直接占有方式;生產資料稀缺或壟斷產生稀缺;勞動力無稀缺或無壟斷產生稀缺。“雇傭勞動”是形式。  

不過,實體經濟這種形式的價值剝削對當代金融資本家而言已屬低級的原始形式。“獲取最大化顯現貨幣利潤”是資本主義觀念的靈魂,但相異于金屬貨幣時代資本原始積累的血腥與“艱難”,紙幣時代主宰現代經濟貨幣總循環的金融集團調動籌集單權資本貨幣非常容易,進而獲取雙權貨幣利潤“數目”的最大化增長是其最高需求、終極“價值”。勞動者恐慌的上漲的“物價”、實業資本家恐慌的貨幣的“貶值”、甚至于股民恐慌的蒸發的“市值”相對他們而言皆不屬“價值”范疇。馬克思所述的“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分別成了其實現“數目價值”的載體和工具,剝削形式已演化升級。當代人類經濟中現實存在著由人的不同需求層次產生的表現為相互分離又糅合滲透在一起的“實物商品”與“貨幣商品”兩套價值體系,但其“最終歸一于雙權紙幣”。  

價值內涵限定于滿足人的生存直接需求的實物商品使用價值范疇的“勞動價值論”是人類理性的正義者為解除“金屬貨幣時代必然產生的貨幣短缺型周期性經濟危機”中廣大勞動者遭受的無盡苦難,通過“剔除、隔斷貨幣與商品價值對等對應關系方式”實現社會價值公平分配的方式。是劈向整體性罩住了人類良知的“金錢之網”這一資本主義觀念的利劍。只可惜它不是植根于資本主義觀念賴以存在的、基于人類大眾客觀的感性需求的、按需求價值規律運行的商品經濟之中。不能自在自為。而是握在理性的正義者手中,隨正義者對社會“經濟內核”的控制力的強弱及社會成員行為意識的普遍性理性及正義程度的變化而變化、存在而存在。【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高度概括講就是:在尋求勞動價值論與需求價值論的有機統一。受“貨幣是現有商品價值對等對應物”客觀本質決定:社會貨幣總量相對既定的金屬貨幣時代商品經濟的內核是“生產資料所有權”,社會商品總量相對既定的紙幣時代商品經濟的內核是“社會貨幣發行權”。】  

當代人類整體經濟,表現為一個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國家為賺取貨幣而從事物質商品生產,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創生和控制貨幣并進行商品消費的市場。實質是一個“因貨幣組織嚴密并總攬貨幣、深明并利用幣質,通過需求價值規律和經濟理性將商品價值、經濟規則乃至社會政治隔離于人類正義價值體系的階級”對另一個“依靠社會政治、經濟規則和貨幣生存并勞動創造實物價值的一盤散沙的階級”的契約壓迫與價值剝削。  

不過也正是“貨幣是現有商品價值對等對應物”自在自為的客觀本質,已堅定的、不以人的自由意志為轉移的將這個“以貨幣為剝削載體”的剝削階級帶到了其歷史的盡頭;客觀否定了“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經濟能自動實現公共利益最大化”理論;同時擊碎了“經濟理性高于社會道德、人類經濟體系可以獨立自在于人類客觀正義體系之外”的臆想。因為盡管因個體利己需求而生的商品價值的形成表現為與因人類群體需求而生的社會價值物“正義與道德”是兩個層次,但現代人類個體離開實物商品和群體社會無法存活,商品經濟的紐帶是貨幣,群體社會的紐帶是正義,而能夠“將貨幣與正義連在一起”的經濟社會總紐帶客觀上只能是創造實物商品價值的“誠實勞動”。紙幣時代,當今全球化的世界經濟面臨的“再平衡”這一必須解決的現實貨幣政策難題的“真正徹底解決”必然徹底清除掉貨幣的剝削載體功能,全人類必然全面進入對最廣的大勞動者永無經濟壓迫與剝削的正義型社會。資本主義必然因“紙幣”而被社會主義所取代。  

   

   

論貨幣商品市場經濟客觀機理  

兼論資本主義必然因紙幣而被社會主義所取代客觀原理。  

人類經濟由做為主體的“人”和做為客體的“物”構成。  

做為主體的人由統治者和被統治者構成。  

做為客體的物由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構成。  

統治者組織被統治者利用生產資料勞動生產生活資料并進行社會分配是以群體方式生存的人類存在的具體形式。其過程就是人類的經濟活動。  

受人類駕馭自然的生產能力限制:  

統治者和被統治者共同利用生產資料共同勞動生產生活資料并進行平等的社會分配,是原始社會公有制經濟。  

統治者占有生產資料,暴力強制和以契約形式組織被統治者利用生產資料勞動生產生活資料并進行等級式社會分配,是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私有制經濟。  

統治者和被統治者訂立平等契約,為獲取利潤個體以自由購買商品形式占有“做為客體‘物’的生產資料和做為主體‘人’的勞動力”組織生產生活資料商品通過市場貨幣交換完成社會分配,是資本主義私有制經濟。  

由此,資本主義市場商品經濟將人類經濟中的主體由統治者和被統治者構成“人”變為“逐利資本”【資本人格化(錢管人)】;將人類經濟中的客體由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構成“物”變為由物和沒有貨幣資本的人的勞動力共同構成的“商品”【勞動力商品化(勞動外在于勞動者)】,對于人類經濟形式的這種變化馬克思稱其為“異化”。另曰“拜物教”。  

資產階級面對主張“計劃經濟”的馬克思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對資本主義經濟方式“異化”人類社會的指責,以“多個利己的個體自由獲取私有財富的行為通過在市場中貨幣與商品的自由交換能夠自動實現公共利益最大化”理論對峙和反駁社會主義社會制度、計劃經濟模式,并證明“能給個體以充分自由的資本主義經濟社會制度的正義完美性”。   

但是,對于市場經濟中“貨幣循環”帶動商品生產交換的同時完成社會價值分配,即“自動實現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客觀過程機理,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經濟理論用“看不見的手”神秘化、玄虛化。并無視具體經濟環境的變遷至今奉之為“經濟學王冠上的寶石”頂禮膜拜,視為“不證自明的公理”。現實經濟出現“否定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危機時由此反推找原因。邏輯是:經濟出問題必然是市場不自由,或是政府管的多、或是私有化不徹底。辦法是:小政府、服務型,國家干預最小化;明產權、搞界定,私有程度最大化。口號是:人間正道私有化,市場經濟帶來的問題只能靠完善市場經濟方法解決。反正是:反對的理由誰都講不清,我們永遠處于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經濟理論成了凌駕于現實之上,任何經濟危機現實都無法否定的“變形金剛”。  

“按住變形金剛、看清它的原形”,對今日中國尤為重要。辨清“資本主義市場經濟能自動實現公共利益最大化”是否為真、“好的市場經濟”怎樣才能好,關系到中國經濟改革的大方向及政治改革的明確定位。為此,我們必須對“市場經濟模式客觀機理屬性”這個“西方政治經濟學之核,當代中國改革之基”給予徹底的、客觀的、理性的剖解:  

先概括講:  

經濟的核心是“交換”。    

市場就是“以己所有,換己所需”的場所。  

隨著人類社會三次大分工“所有”和“所需”的形式發生了變化。  

早期農獵漁社會,物換物,剝張獸皮換五斤米、十斤米只要我愿意,交換成功,市場存在。  

中期手工業社會,物換錢,織匹棉布換五兩銀、十兩銀只要我愿意,交換成功,市場存在。  

現代商品化社會,錢換錢,一百元資本換一百一十元我愿意,換九十九元絕對不行,無利潤則商品交換不成功,市場出問題、鬧危機。  

如果把商品供給方的總資本看做一個主體,則市場中的錢必須一天比一天多,構成資本利潤源。而且必須以資本以外的形式出現,否則市場商品經濟無法存在。  

自然界存在的金銀量具自然極限,不可能一天比一天多,故,危機加蕭條,一陣折騰后,金屬貨幣被增量無自然上限的紙幣取代了。  

但是資本主義國家銀行私有,好不容易弄到手了紙幣發行權,如果印出錢來不以資本的形式出現,就得給最終消費的主體最廣大的勞動人民。  

以工資形式?不行。工資是成本,屬資本范疇。  

“啥叫不行?按凱恩斯說的辦!稅收抵押,借給國家,讓它去花,試試看。” 資本主義觀念說。于是,國家支出、以工代賑、投資拉就業,靠投資滲漏的工資增加最終消費需求貨幣量,還真走出蕭條。  

但是,資本家“借國家”形成壟斷利潤。相對最終消費有效需求的巨額過剩資本出現了。跨國公司境外投資。可是飛機輪船加足馬力滿世界轉還是比印錢慢。凱恩斯滯漲了,里根開始革命了,格老出山了,錢生錢蛋生蛋,虛擬再虛擬,衍生再衍生。人人都炒股,不吵二百五。各國都賺錢,賺完買美元。全世界都喜悅,公共利益最大化來了,福山說歷史已終結。  

突然有一天報告:美國人借的錢比存的錢多了,我們這是在白白給他們印錢花。掐斷!讓雷曼兄弟去辦。于是,金融海嘯了、世界經濟出危機了、公共利益最大化走了、世界經濟必須“再平衡”了。   

只能是:按GDP實際增長預期量印出貨幣后直接發給廣大勞動人民。  

絕對不行!資本主義觀念在吶喊,但喊歸喊,那是主觀意愿,客觀經濟規律的邏輯可不聽你那套。不服?再折騰一萬年只要你沒把人類折騰絕,還得照辦。我想用不了多少年。  

注意!照辦后還能叫資本主義嗎?那叫社會主義!  

故,資本主義觀念已經腐朽了,社會主義必將代替資本主義。  

資本主義觀念是為找金子而生的。資本家組織生產商品換金子,本應多生產多少就多換多少,這樣資本主義觀念還能多活個百八十年。可它沒那個定力,用盡一切辦法制造壟斷漲價多換金子,甚至不惜殺人、殖民、開戰索賠,當資本家們把全世界的金子都弄到手數過一遍變成資本之后,資本主義觀念就壽終正寢了。死而不僵為腐朽。  

有人會說:金子是貨幣,紙幣也是貨幣,同是貨幣自然同樣能發展資本主義。不對。雖然都是貨幣,金子是由分散于民間向集中聚集,其過程創生并發展了資本主義商品經濟。而紙幣民間無法創生,只能由國家統一權力創生發行,是由集中變為分散,而且又必須是脫離作為社會商品總成本的資本的分散。其過程就是社會主義社會的——集體分配。  

紙幣的誕生是資本主義走向滅亡,社會主義走向勝利的自然標識。  

老子,真圣哲。《道德經》有言:物極必反。天之道,不爭而善勝。  

再具體講:  

要講清道理,經啟蒙脫神諭而尚理性邏輯的西方人老說中國人重感悟直覺講的道理無確定性,不如他們講經濟學道理必先做一個基本原理模型明確無誤的擺在那里,然后添減條件解釋具體經濟現象。  

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基本原理是:“市場機制可以自動使經濟達到均衡。市場機制就是:能夠在市場上自動實現資源配置帕累托最優的價格機制。價格由供求關系所決定,又可以自動調整供求關系。國際收支決定匯率,匯率又調節國際收支。資金供求決定利率,利率又調節資金供求關系。物價高了,自然會跌回來;低了,自然會漲回來。市場自身的缺點是存在的,如信息不對稱,外部性和壟斷,需要政府來補充。但是,市場機制在本質上是均衡的,政府不能干預”。  

許諾簡單誘人:只要將財產權交給私人,將決策權交給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私人業主,將政府干預減至最低程度,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就會源源不斷地創造出無盡的財富,“下溢效應”最終會讓所有人受益,自動實現公共利益最大化。  

至于原理模型那就多了去了,圖表、曲線、方程式、數學模型,天花亂墜加科學嚴謹。【但是,就是面對總是無法擺脫的經濟危機,依然不知道,或故意不知道:因為什么?合理的細節構成了荒謬的整體。】  

現在我們也來學一個:先說基本原理、再做原理模型,然后解釋現象。  

基本原理:  

顧名思義:  

“資本主義”就是人們將“用資本貨幣去獲取最大化利潤貨幣”(用錢去賺更多的錢)做為主要行為目的的觀念。  

 “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就是:整個資產階級將獲取利潤作為主要行為目的,通過“實體經濟市場用資本貨幣購買原料設備和勞動力組織生產銷售最終消費商品或通過虛擬經濟市場用資本貨幣購買金融產品交易”換回超過資本貨幣數量的貨幣的行為活動。  

虛擬經濟是實體經濟的派生物,商品社會沒有實體經濟人就都餓死了,就不會有虛擬經濟的存在。那么我們就從“用資本貨幣購買原料設備和勞動力組織生產銷售最終消費商品換回超過資本貨幣數量的貨幣的行為活動”構成的實體市場經濟開始說:  

因為全部資本構成的社會商品生產鏈終結于最終消費商品,所以全部資本收回成本同時獲取利潤所需的貨幣總量,就是最終消費商品市場有效需求貨幣總量。【市場經濟首先將“無貨幣者”排除出經濟社會。】  

經濟發展(投資放大經濟規模)后,全部資本收回成本同時獲取利潤所增加的貨幣總量就是最終消費商品市場有效需求貨幣的新增總量。  

因為GDP是年度已售出最終消費商品統計總貨幣量,所以,年度全部資本收回成本同時獲取利潤所增加的貨幣總量=GDP增量。(恒等式)。  

因為商業銀行“向存款付息”而使手持現金(M0)外的全社會的貨幣都變成了資本,儲蓄=投資,社會貨幣資本化,基礎利率=社會總資本最低利潤率。資產占款(資本形成)影響市場價格水平,但不能減少社會逐利貨幣資本總量。由此,社會總資本利潤的唯一來源就是——社會新增貨幣。  

故,“年度新增貨幣發行量=年度總資本利潤量=GDP增量=最終消費商品市場有效需求貨幣的新增總量”(恒等式)。進而,“年度貨幣增長率=年度資本利潤率=GDP增長率=最終消費增長率”(恒等式)。這是現代貨幣商品經濟一般性原理。  

受“貨幣是現有商品價值對等對應物”客觀本質決定,在現代貨幣商品經濟中:  

年度新增貨幣總量=本年度GDP增張實際量,則:市場價格水平穩定、總資本利潤率穩定、幣值穩定。表現為經濟均衡。  

年度新增貨幣總量>本年度GDP增張實際量,則:市場價格水平上漲、總資本利潤率上漲、貨幣貶值。表現為經濟繁榮。  

年度新增貨幣總量<年本度GDP增張實際量,則:市場價格水平下降、總資本利潤率下降、貨幣升值。表現為經濟蕭條。  

這是現代市場商品經濟的本質核心點。  

由此,紙幣時代只有在宏觀層面做到“社會新增貨幣總量以GDP客觀增量為基本準則”,進而強制社會資本總利潤量=GDP客觀增量,進而強制資本平均利潤率+銀行貸款利率=GDP實際增長率。即:通過控制貨幣總量強制銀行利率與企業利潤率在GDP增長率范圍之內相互制約自動均衡。才能確保實現“市場價格水平穩定、資本利潤率穩定、幣值穩定”的經濟均衡運行、健康發展目標。  

具體到現實商品經濟中,產業鏈中除了最終消費者的支付外,推動每一個環節交易的都是資本逐利動機。進而主宰帶動商品生產消費循環運動的“貨幣循環”穩定順暢運行的客觀基礎是“能給資本獲取顯性貨幣利潤空間的最終消費市場有效需求貨幣量”,其等于“基年價格下的新耗原始生產資料價值與生產、流通、銷售諸環節總增加值之合”。則供需間占有貨幣數量比例整體性均衡。盡管消費結構、產業結構、科技變革等因素都會導致失衡,但“以GDP實際增量預期為基準的社會新增貨幣直接成為最終消費市場有效需求貨幣,構成資本利潤源,確保貨幣循環”是實現社會總供求長期穩定均衡的基礎性先決條件。【財政均衡屬局部性均衡,不能確保總資本利潤源存在;信貸均衡屬相對價格下的均衡,不能確保物價穩定。】  

最終消費市場有效需求貨幣就是“不能回收的支出貨幣”,包括浪費、天災乃至戰爭損失。但不包含中間市場的有效需求貨幣,因為不管是本年度還是跨年度,最后總是“要回收的支出貨幣”,它們屬商品成本范疇,是投資。而耐用消費品與跨年度投資大體對沖不應計作投資。【將耐用消費品計作投資的斯通的國民經濟統計法不能反映長期經濟中的供需貨幣失衡。】  

投資商品的需求實質是由最終消費商品需求派生的,不計入投資的GDP才是“純(人本)GDP”。 與耐用消費品換位將投資計入的 GDP是遮蔽通脹率的相對價格下只準確反應年度資本形成增加量的“名義(資本)GDP”。  

如果去除借貸、透支消費量(亦為逐利的銀行資本量),最終消費市場有效需求即時貨幣量就是M0。在一國之內:M0與貨幣流通速度之積+財政消費性支出+貿易順差=純GDP的量。  

純GDP增量=價格穩定條件下的總資本年度總利潤量=下年度追加投資量;而下年度總資本年度總利潤量=下年度社會新增貨幣量=下年度最終需求新增貨幣量。這是貨幣商品經濟真正宏觀經濟管理的一般性總則。  

最終需求貨幣量取決于對最終消費商品的需求,而消費最終商品的主體是廣大勞動人民。不管是早期英國資本家的紡織品還是當代美國資本家的IT產業,社會大宗商品的利潤最終都來自廣大勞動者的可支出貨幣,它是M0的構成主體。如果社會新增貨幣全部以付息債務方式用于國家消費,難與整體性長期需求結構匹配而導致結構性失衡。并且如果超過GDP實際增量,雖構成了即時總資本利潤源,但長期中,即便不考慮現代虛擬新經濟對勞酬雙權貨幣(最終需求貨幣)的直接轉移和超GDP實際增長率的實體經濟壟斷性利潤,僅就發幣(國債)收息,求取貨幣經濟整體均衡也是邏輯悖反,所以綜合反映必然是產生大量過剩資本而使經濟貨幣循環受阻。  

故:“以GDP實際增量預期為基準的社會新增貨幣直接平均發給全體國民成為最終消費市場有效需求貨幣,構成資本利潤源,確保貨幣循環” 是現代貨幣商品市場經濟的基本原理。這是金屬貨幣時代無法擺脫周期性經濟危機的客觀機理,是紙幣時代徹底根除貨幣致導型經濟危機的基本原理。  

違背這一基本原理,在一個統一貨幣現代經濟體內,超純GDP增量的增發貨幣“投資拉動經濟增長、資本滲漏形成資本利潤源”經濟發展模式,雖然即時表現為流動性充裕交換順暢、資本興奮經濟繁榮,但最終結局:或是市場價格水平上升【通貨膨脹】或是貨幣循環系統受阻【相對過剩】或是兩種狀況同時發生【經濟滯漲】。或是無通脹、無過剩、無滯漲狀況下的:或是財政赤字、消費信貸方式的供需貨幣間暫時換位【債務危機】或是資產價格上漲暫時吸納過剩資本【經濟泡沫】或是商行在央行的超額準備金增加【通縮蕭條】或是國際貿易外幣順差持續增加【輸出失衡】。總之,雖然可美其名曰“非均衡增長”。但實質均為供需貨幣總量失衡導致的病態經濟。是經濟危機之母。極致——以戰爭毀滅消耗的輪回方式調整。  

【凱恩斯因不明貨幣客觀本質,雖然其持貨幣數量論、國民收入決定論、關注有效需求與就業,但其“國家支出型宏觀經濟理論”不宏觀,以真正宏觀經濟視角看:消費傾向率不大于1總資本即無利潤,其與經濟現象匹配的乘數效應理論是誤論,實質是國家支出使銀行重復抵押放貸的基礎增大后投資擴張資本滲漏總量即時性大于最終消費商品價值總量而構成了即時性總資本利潤。長期中:必然導致資本相對過剩、實體經濟貨幣循環受阻的經濟滯漲,其辨不清貨幣循環機理又捋不清基礎幣、信用幣、貨幣總量、商品總量之間相互關系下的“利息與就業論”注定是“以驢唇論馬嘴”。凱恩斯實際沒弄通的《通論》經濟學界至今齊稱讀不懂是“通的”,明幣質的私有央行寡頭主導的經濟社會也不會存在弄通《通論》的凱恩斯】  

基于此,紙幣時代應廢除商業銀行信用單權貨幣,將央行以GDP實際增量預期為基準新增發的雙權貨幣直接平均發給全體國民,通過廣大勞動者最終消費構成不竭的資本利潤源。勞動者通過銀行儲蓄將消費剩余雙權貨幣的“所有權”做為自己未來生存和幸福的確定性信心保障,“使用權”讓渡給擴大社會再生產的商品生產組織者做為借貸資本用于投資賺取雙權貨幣利潤。使社會流通貨幣量與發行量間自動維持平衡、動態的現實經濟的供需間占有貨幣數量比例自動實現靜態般穩定的內部均衡、自洽,進而使幣值和物價保持恒久性穩定。  

這是紙幣時代商品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貨幣社會分配理想狀態。是實現經濟長期穩定均衡增長唯一路徑。   

原理模型:  

假設即時:經濟體內社會總商品300件;貨幣總量3000元。  

生產領域,即:初級商品市場商品待組成最終商品100件,占有貨幣總量1000元。  

流通領域,即:中間商品市場運輸、倉儲最終商品100件,占有貨幣總量1000元。  

消費領域,即:最終商品市場正在交易中最終商品100件,占有貨幣總量1000元。  

即:充分表現出貨幣是現有商品價值對等對應物客觀本質的理想狀態。我們把此時的商品價格稱為“基點價格”,為10元。  

取年GDP增長10%值,如果此時最終商品市場商品增加10%,達110件,按基點價格貨幣總量應為3100元。  

新增貨幣100元直接發給廣大勞動者用于購買最終商品,則這100元便會變成基點價格水平不變條件下從原料到加工到商品流通諸環節構成的商品供給鏈中資本的利潤總合。這是現代貨幣商品市場經濟正常運行的理想狀態的基本模型。  

否則,這種新增貨幣注入經濟循環圈的方式只要稍有改變,必然是以投資形式出現。不管你投在商品供給鏈的任何一個點上它都將轉化為商品成本。投入點以上至原料市場諸環節構成的區域內因需求貨幣放量會或是保持基點價格不變產出增加或產出不變價格上漲,資本利潤得以實現。但是,投入點以下至最終消費市場諸環節構成的區域整體不存在利潤總量增長空間,實現利潤增長的唯一途徑就是“成本推動型通脹”。而整體經濟最終的結局必然是相對最終消費需求貨幣量的生產過剩。貨幣循環受阻。   

 總之,是工資總量、城鎮居民家庭全部年收入、農村居民家庭現金收入之總額扣減個人預防性儲蓄總額后的貨幣總量(M0)構成了最終消費市場即時有效需求貨幣總量,它應該等于市場上現有最終消費商品成本與利潤的貨幣總量。但是,企業工資是商品成本貨幣量扣除所含生產資料(土地礦產、設備折舊等)價值貨幣量之后的貨幣量;城鎮居民家庭全部年收入中事業人員工資和國家財政轉移部分均為稅收、少量財產性收入屬總資本融資成本;農村居民家庭現金收入來自初級產品出售。三者均是“社會總商品成本”構成。故,整體經濟長期中,個人儲蓄為零總資本亦無利潤空間。  

簡言之,存款付息使社會貨幣資本化,資本即成本。現實經濟中現有的貨幣中只要沒有央行印出后直接給最終消費者的貨幣,社會總資本就不存在利潤空間。即,要求資本滲漏之量大于資本自身量,邏輯性悖反。  

由此可以得出結論:紙幣時代,缺少“以GDP實際增量預期為基準的社會新增貨幣直接平均發給全體國民成為最終消費市場有效需求貨幣,構成資本利潤源,確保貨幣循環”這一基礎條件,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理論自身在基礎層面存在反邏輯的悖論性缺陷,它自己預設了“有效需求貨幣不足”進而“資本利潤源最終枯竭”進而“貨幣循環中斷爆發經濟危機”的必然結局。同時,新增貨幣直接轉化為資本,總量貨幣不能與包括最終商品的現有商品對等對應,整體市場不能產生始于最終消費市場以貨幣為載體依次向中間市場、初級市場層層上傳的需求信息,市場價格機制整體性功效無從發揮,“市場自動合理配置資源、優化產業結構、市場機制可以自動使經濟達到均衡”根本不存在客觀基礎。   

解釋現象:  

有人會說:如果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自身存在這樣大的缺陷,那么資本主義幾百年來,尤其是近幾十年來取得的成就如何解釋?  

從頭說起: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形成之初,社會上(民間)分散存在著千萬年間人類積攢的金銀,只要新奇的工業商品能生產出來就能賣出去,此階段:經濟處于“彈性充分就業”時期,不會出現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密斯的“看不見的手”、薩伊的“供給自己創造需求”及“自由市場經濟自動實現公共利益最大化理論”正確。隨著供需貨幣的反向加速運動,金銀貨幣以資本形式的集中,社會貨幣資本化,總資本利潤日趨源枯竭,市場缺金少銀,殺人掠奪、殖民搜刮、頻發社會商品大降價為資本再創獲利空間重啟貨幣循環的經濟危機,此階段馬克思以剔除貨幣“現有商品價值對等對應物”屬性功能、社會財富去商品化方式實現社會價值公平分配的計劃經濟理論正確。1929年經濟危機預示著商品經濟金屬貨幣時代的終結,作為金屬貨幣向紙幣時代的過渡階段,凱恩斯關注有效需求貨幣量的“廉價貨幣政策”理論適時、治標。美國暫時放棄金本位,美元相對黃金貶值40.94%的大幅增發紙幣,但由于新增貨幣不能直接發給廣大勞動人民而是以國家付息借貸投資以工代賑方式注入貨幣循環,而追求最大化顯性貨幣利潤的資本天性將雇傭勞動工資量牢牢壓在底線,產生了被最終消費商品有效需求貨幣量剛性決定的實體經濟貨幣循環排除在外的“大量過剩紙幣資本”。【因貨幣是現有商品價值對等對應物,在“社會貨幣資本化一體經濟”中以貨幣為載體的社會價值分配是零和博弈。所以自此:這種廣大商品生產者對整體社會中的一部分貨幣都不能進行自動均衡配置的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經濟“能自動實現公共利益最大化”就成為了一句騙人的謊話。】  

最終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搭乘二戰軍需擺脫了大蕭條,并且戰后拯救歐洲計劃吸納了大量過剩資本。但海外市場的擴展及45年布雷頓森林世界貨幣體系的建立使美元紙幣無度濫發,戴高樂65年批評說“美國享受著美元所創造的超級特權和不流眼淚的赤字。它用一錢不值的廢紙去掠奪其他民族的資源和工廠”。71年美元信任危機使“以黃金為總底錨”的布雷頓森林世界貨幣體系解體,人類現代貨幣徹底完成了“從有錨時代向無錨時代”的飛躍,全球主要貨幣匯率相互浮動。人類經濟進入了“真正的紙幣時代”。美聯儲破天荒獲得了“脫線風箏式”絕對自由,在美國軍事力量和中東石油的托舉下將“金融協調整個市場的職責”留在了云彩下面,從云中撒下來的“凱恩斯紙幣”越來越多,擴展海外市場資本的輪船飛機是追不上了。剩余資本不斷放大,最終形成了經濟滯漲。  

時勢造英雄,為應對滯漲里根革命(或受人以諭):美國乃上帝之寵民、地球之老大,為錢多犯愁,傻!一個字,花!美元乃世界幣、紙幣不愁還,多花!借著花!美國從80年代起建立的現行賬戶赤字日益增長,迅速由最大債權國變為最大債務國,雙赤字使美元紙幣價值虛擬了。同時放大的過剩資本使證券市場規模放大形成了虛擬金融市場,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使美國工人實際工資下降(1973年至2003年美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增73%,而小時工資平均數只提高13%)為維持原有生活水平多數家庭不得不大量借債,居民借貸消費開始流行,成了拉動美國GDP增長的主力。這種狀態似乎本可無止境地延續,因為日本、中國、沙特為加強自己美元儲備先后支持了美國赤字,廉價出口壓低穩定了美國最終消費商品市場價格水平。但是,因金融虛擬經濟運轉客觀先決條件是“以超過實體經濟平均利潤率比率持續不斷的注入貨幣”,在歐洲儲備美元因歐元誕生而回流和幾乎零利率的日元提供的龐大資金催生的新經濟科技泡沫2000年破裂后,住房次貸金融衍生品在銀行杠桿化信用貨幣支撐下又使金融虛擬經濟規模急劇放大。人人都學會借錢炒股、買房進行投資的美國民眾虛擬財富量增長,最后消費者們“增值”提現,信心十足瘋狂消費,最終因家庭總借貸超總存款需方雙權貨幣整體耗盡,僵冷無情的“總資本資產負債表”終止了美國人不勞而獲的荒唐洪福。世界經濟失衡至臨界點,08世界金融經濟危機爆發。  

   

自從1825年爆發普遍性生產過剩經濟危機以來,資本主義社會就千方百計地想熨平經濟周期。馬克思“排除貨幣現有商品價值對等對應物屬性功能”的計劃經濟理論對資本主義是一種“另類”對策。資本主義經濟學家們也早就意識到了資本投入報酬遞減、利潤源萎縮現象。自由市場經濟理論在邏輯上有三條出路:靠增發貨幣提供利潤;向海外謀求新的利潤空間;造個虛擬市場將過剩資本裝起來。如今三條路都走到了盡頭。  

問題的癥結在于商品經濟的“運動神經”系統“貨幣循環”  

癥結的根源在于:紙幣時代,資本主義觀念下“一切皆是逐利手段”的“盎格魯—薩克遜貨幣金融模式”的“經濟理性”對整體社會貨幣的支配使用方式內生性與“以GDP實際增量預期為基準的社會新增貨幣直接平均發給全體國民成為最終消費市場有效需求貨幣,構成資本利潤源,確保貨幣循環”這一貨幣商品經濟客觀原理相悖。  

對經濟的直接起效點是:脫離GDP實際增長率的銀行基礎利率。  

利息,表現為是對資本節制的報酬,但其本質是自愿用“失去本金所有權的風險”換取的貨幣財富。利率,表現為貨幣商品在供求關系中產生的價格,但其本質是“失去本金所有權的風險程度的值”。  

在金銀貨幣分散于民的商品經濟初期,供方商品少、需方貨幣多、資本利潤源充足、社會違約風險大,20~30%高利貸有存在的客觀基礎。隨著商品增長、資本聚集、需方貨幣減少、經濟制度逐步健全,1694年利率定為4~6%的英格蘭現代銀行的誕生是經濟發展的客觀需求。隨著財富商品化、商品貨幣化、貨幣資本化的現代法制化社會形成和紙幣時代的到來:同央行無成本發行國債一樣,“銀行體系壟斷貨幣供給”產生的整體性低風險或無風險獲取“雙權貨幣高息”就是在強行索掠他人的貨幣財富或勞動。  

紙幣民享、零基礎利率——是人類現代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  

在這一過程中,因基礎利率是總資本利潤率底線,貸款利率+企業純利潤率=總資本利潤率,而總資本利潤率=實際GDP增長率。故“企業平均利潤率+市場借貸利率=GDP實際增長率”是“銀行市場利率形成”的基礎性原則,是保持現代貨幣商品經濟恒久均衡健康發展必須遵從的客觀性底線。  

現實經濟社會中,“利潤率太低資本失去投資動力,利潤率太高導致高通脹社會難以承受”這一經濟現象實質性根源是:央行基礎利率水平長期趨近或高于GDP實際增長率,商業銀行市場利率(銀行系統的貨幣商品壟斷價格)使信貸資本整體上不存在“非通脹經濟”獲利空間。由此導致的“資本逐利沖撞”導致的“貨幣需求函數不穩定”現象導致“央行無法確定合理的貨幣發行量指標,控制貨幣數量是不可能的。”成為了當代國際主流經濟學理論界的共識。【私有央行家喜歡、贊同、支持的共識】  

進而,紙幣時代,本應遵從貨幣是現有商品價值對等對應物客觀本質,以“GDP實際增量為準控制貨幣總量進而強制銀行利率與企業平均利潤率在GDP實際增長率范圍內相互制約自動均衡”方式引導經濟體平穩運行的當代各國央行均放松或放棄了貨幣總量控制。企圖讓“物價和產出水平決定貨幣供給量”,但貨幣客觀本質自在,“新增貨幣直接轉化為資本、資本滲漏構成最終需求貨幣的現行貨幣循環模式”在邏輯上就決定了必然是:基礎貨幣和信用貨幣總增量持續的高于“包括技術進步、效率提高因素推動的GDP實際增量”擴張,合并高利率使金融資本整體稀釋轉移了實體經濟創造的大部分價值。持續的結果是:在最終需求貨幣量剛性作用下巨量過剩金融資本使本是為實體經濟商品交換而產生的“貨幣循環”逐步遠離實體經濟,“異化”出內含實體經濟貨幣循環體系的龐大虛擬金融經濟體系。  

【美國二戰后GDP從2223億美元擴張到今天的14萬億美元,股市規模曾達170萬億美元,銀行賬面金融衍生資產達210萬億美元。貨幣流通中與物質生產有關的部分1970年占80%,里根時代降為20%,現在僅為0.7%】  

而在這一過程中,負有調節管理經濟職能、職責的央行普遍接受了認為“真實利率是唯一能和實際產出以及價格水平保持長期穩定關系的變量”的現象描述型“泰勒規則”,根據通脹率和總產出實際值(計入了投資和服務業的名義GDP值)自逐己影式以完全擺脫實物商品(純GDP)增長率限制“調利率”控制“流動性”方式遏通脹、穩就業。其客觀機理是:紙幣時代持續超純GDP 實際增量的貨幣發行導致的“必然性持續通脹”過程中,用低于虛擬金融經濟即時利潤率或高于實體經濟即時利潤率的利息率將“休眠貨幣”從金融經濟市場驅趕或引誘回來的方式調控“清醒貨幣量”,使實體經濟中貨幣與現有商品價值對等對應關系(實物商品價格)保持“即時性”穩定。而其實質是:流動性不足時,美聯儲購進國債補充流動性是在讓渡貸出雙權貨幣的“貨幣使用權”;流動性過剩后美聯儲提高基準利率是在加速收回“貨幣使用權”,進而完成“增發雙權紙幣、占有社會新增財富雙權、持續擴張金權”之全過程。【為遏制通脹81年美聯儲曾把基準利率提高到的21.5%,04-06年把存貸款利率提高到10%以上,數倍于3%左右的名義GDP增長率,理性的荒唐。因美元的準世界幣地位,美聯儲荒唐的理性隨機調控的利率通過浮動匯率制度傳導,左右了世界各國的銀行利率、資本平均利潤率、貨幣總量增長率,世界經濟的中樞神經錯亂失常。】  

當代人類經濟舞臺上:凱恩斯們滯漲著站到了一邊;銀行家們繼續高臺注水撒錢;弗里德曼們蹬船標示水位進行即時性通脹管理;薩繆爾森們坐在菲利普斯曲線上畫菲利普斯曲線;哈耶克們奮力揮舞著斯密的頭像助興吶喊。而實質上在整體長期經濟中:解決通脹之根是社會貨幣總量源頭控制,解決就業之根是整體縮減單位勞動時間。但是,兩者均是:“斯密的脊梁背”——市場之手摸不到;“凱恩斯的后腦勺”——宏觀視野沒看著。  

由此,在長期經濟中完全擺脫純GDP實際“增長量”和“增長率”限制的“貨幣總量無度增長”與“銀行利率無度調控”互激加強循環推動著紙幣貶值。同時因銀行體系私有,商業銀行可破產、央行不負責終極兌付,個人紙幣財富價值和安全均無確定性保障,制度性強迫社會貨幣以“刺激無度消費、金融無度創新”形式全力投資逐利保值。人類經濟活動的生產、消費、積累三種形式實質上變為生產(實物、金融產品)與消費兩種形式。實體經濟實質上變為在最大化耗費自然資源基礎上的合理配置資源,戰爭損耗皆為“消費形式”選項,警世的《寂寞的春天》注定寂寞;紙幣時代,全球金融資產與GDP之比1980年109%  2010年 338%,而世界GDP增長率從1950—1973年的4.91%降至3.01%,以貨幣數量衡量的經濟效率增長實質上是長期通脹過程中的“相對價格的懸浮式”帕累托最優。社會貨幣總量持續增長、過剩金融資本持續過剩、虛擬經濟規模持續放大。新自由主義市場經濟整體上實際逐漸形成了完全脫離實物價值體系(純GDP)、在“商品貨幣化”基礎上再衍生出“貨幣商品化”的紙幣時代特有的“資本主義最后的瘋狂與荒唐版”——“貨幣GDP主義”經濟形式。   

貨幣資本內循環的虛擬經濟形成之初,過剩資本利潤實現和價值體現的載體是股票和房地產,但股票有市盈率、房產有建筑成本客觀價值尺度,地產有客觀存在的比較對象(日本地產曾可買下半個美國)。資產價值虛擬程度,即泡沫經濟的荒唐度外露,不可持續。之后,所謂華爾街金融創新,本質就是:為過剩資本利潤實現和價值體現尋找新載體。“證券化”金融產品的衍生價值體系將“脫離物質財富價值體系之荒唐”內斂,并曾一度認為“證券化衍生品”這一新型價值載體可以無限吸納過剩資本并滿足其利潤實現的需求,美其名曰“新經濟”,經濟周期被格林斯潘馴服,資本自由逐利不會再導致經濟危機,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模式達到了完美。貨幣及經濟因素不會再導致人類戰爭災難,以致因受感于社會主義的蘇東劇變福山說:自由民主和自由資本主義經濟是現代社會的唯一選擇——歷史已終結。  

但是,福山恰恰不懂“資本”的歷史。人類現有真實物質財富量客觀自在、經濟體中雙權貨幣總量客觀自在、“貨幣是現有商品價值對等對應物”本質客觀自在。“證券化”新經濟盡管即時吸納了過剩資本、隱封了金融機構壞賬、滿足了金融資本逐利需求、隔離了實體經濟的通脹;盡管以股票、證券、期權、掉期、股指、信用、利率、匯率等金融工具為基礎的金融衍生工具體系設計極為精心:將實物價值與貨幣價值分割為兩個體系又將其糅合在一起,表現為幾乎無人能懂的復雜多變。但是,萬變不離其宗:資本進入虛擬還是實體經濟唯一原則是最大化獲取雙權貨幣利潤,總資本的利潤實現就是社會總雙權貨幣向資方轉移。而所謂的“發達的金融經濟創造價值促進消費增長”其實質是:由企業部門利潤和外國投資者(美元儲備)的雙權貨幣因填充了巨額信用單權貨幣構成的“虛財富球”被美國民眾當做雙權貨幣構成的“實財富球”來計算自己的財富總量后,資產“增值”提現,增加雙權貨幣的支出用于即時消費。由此,長期中,客觀存在著一個與資本主義觀念產生無法調和矛盾的極限狀態:當銀行賬面家庭儲蓄率整體為零=最終需求雙權貨幣整體性枯竭=資本下溢清零=社會整體貨幣達到全額資本化=總資本利潤源徹底枯竭。此時:銀行業信用放貸=白扔錢,資本主義資本絕不干。盜亦有道,自身還負有以衍生品為質押的天量“純”債務的“總資本資產負債表”必然掐斷資金鏈,金融危機爆發。進而“貨幣總循環”受阻傳導引發實體經濟危機。【美國個人債務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1971年65%、1994年91%、2005年131%。儲蓄率1994年-0.7%、2005年的-10.6%。金融行業自身債務20年上升了755%,達15萬億美元】  

在現行貨幣發行制度和貨幣循環模式下,因為財政稅收和付息國債均“內含于”逐利總資本(冰島GDP都不夠所欠債務付息),所以靠公共支出有著完備的公共福利的歐洲國家主權債務危機同美國私人部門債務危機盡管具體形式不同,但“國內消費大于國內儲蓄,總資本利潤源徹底枯竭”這一本質相同、原始根源相同。紙幣時代國家沒有貨幣發行權,一切經濟政策都是舍本逐末。【私有制“貨幣非國家化”是民主社會主義(社會民主黨)的“死穴”、 歐洲新古典主義經濟模式的“堅坎”、英美新自由主義經濟模式的“持仗”。由此,反襯出中國的社會主義優勢、市場經濟潛力。】  

社會新增貨幣直接轉化成資本就是在制造經濟整體失衡、釀生經濟危機。所謂“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自激平衡、相互促進”和“完善加強金融監管避免經濟危機” 均是反貨幣經濟自身邏輯的臆想。08危機即便是金融集團策劃實施,那也是:肥豬被飼養員謀害,省了屠夫的“邏輯之刀”。  

盡管08危機后美國政府多次表示:債臺高筑的美國人民不會再用“借錢消費”的模式振興美國經濟,應對危機的救銀行策略從即時局部看,沖銷了銀行呆壞賬、刺激新投資重啟了貨幣循環。從長期、整體看,即便是美國重振制造業、新能源碳經濟政策見效、甚至輪回歷史以策劃戰爭消耗方式再創資本獲利空間,通過提高真實收入來彌補借貸消費的資金缺口實現了經濟軟著陸。但是,因為美國難舍美元霸權利益,危機后金融制度改革只限于“限制銀行自營交易、監督大金融機構、衍生品交易納入監管”根本沒有觸及“解決資本利潤源遠期枯竭”這個孕生金融經濟危機的核心問題的核心——貨幣的發行及循環。故,只是下一次世界經濟危機的開始。  

盡管經驗上有很多理由支持“資本主義是暫時遇到困難、自由市場經濟能夠自我修復”論點,但經驗只能說明過去。客觀理論上:在紙幣時代的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經濟發展到了自身邏輯的上止點。  

   

在計劃經濟“入另冊”的人類現代經濟中——貨幣商品經濟客觀原理“以GDP實際增量預期為基準的社會新增貨幣直接平均發給全體國民成為最終消費市場有效需求貨幣,構成資本利潤源,確保貨幣循環”客觀自在;包括處于經濟高端金融家的人們“將用資本貨幣去獲取最大化利潤貨幣做為主要行為目的這一資本主義觀念”客觀自在。自由市場經濟理論“自由市場就像有一雙看不見的手自動實現公共利益最大化”承諾自在。  

金屬貨幣時代,早期資本主義市場條件充分滿足了自由市場經濟理論要求,但“貨幣總量既定”條件下的追求最大化顯性貨幣利潤的資本主義觀念使自由市場經濟不能自動實現均衡,最終爆發了1929年的總危機、大蕭條。迫于兌現“公共利益最大化”承諾原教旨自由市場經濟理論做出理論讓步、實業資本家做出資本主義觀念向人類客觀正義的讓步,被動糾正了“市場經濟排除沒有貨幣的窮人”的弊端,紙幣時代剛起步資本主義社會就以“發行國債、高稅收轉為全民福利”形式開始了“初級的將貨幣直接平均發給全體國民”,拉長了經濟周期。但貨幣循環模式不變,凱恩斯“赤字財政”的國債付息合并壟斷利潤催生出了大量過剩資本,加入國家干預調節的市場經濟依然無法使經濟實現穩定均衡,形成了經濟滯漲。新自由主義市場經濟理論以創生虛擬新經濟分流過剩資本方式解決了經濟滯漲并限制國家干預經濟,市場條件再次充分滿足了自由市場經濟理論要求,但持貨幣數量論、求“持久性收入”的弗里德曼“單一規則貨幣政策”因不清除信用貨幣、不能讓貨幣總增量與GDP實際增量相匹配,使無限增長的天量單權貨幣資本通過“新經濟”平臺快速吸干了需方的雙權貨幣這一總資本利潤源。新自由主義市場經濟在紙幣時代以“金融危機”形式收場。  

歷史等待著:迫于兌現“公共利益最大化”承諾自由主義市場經濟理論做出第二次理論讓步,市場與計劃在高層次融合“以GDP實際增量預期為基準的社會新增貨幣直接平均發給全體國民成為最終消費市場有效需求貨幣,構成資本利潤源,確保貨幣循環”。從制度上構建“整體貨幣與現有真實商品價值的對等對應關系”,在實現“市場機制通過供求關系自動使經濟達到均衡”理論與現實經濟相統一的同時完成人類歷史的自然變遷——資本主義社會自然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  

貨幣商品經濟一般性原理是“GDP實際增量=年度總資本利潤量=年度新增貨幣發行量”。但在資本主義貨幣發行制度和貨幣循環模式下“年度新增貨幣發行=量年度總資本利潤量>GDP實際增量”致使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非危機時段的經濟均衡是以自動配置出大量過剩資本形式實現的。而“大量過剩資本如何獲取利潤或保值”是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在紙幣時代的核心問題。如果剔除以哲學信仰為根的政治考量因素,以純經濟視角:必須面對和承認“金融證券化虛擬新經濟方法”失敗的客觀必然性,必須反省和確認“策劃戰爭轉嫁”是治標輪回之法。必須重新找辦法徹底解決,無法逃避。  

反映在現實世界經濟中的具體表現就是:發達國家因資本家大量過剩資本靠金融市場逐利、民眾靠在虛擬泡沫經濟中增值提現消費,金融市場如果垮塌隱性壞賬外顯,將形成資產負債表衰退與虛增就業消失互激強化的惡性循環,而怕通縮;新興國家因資本家大量過剩資本靠擴大實業商品出口換外幣逐利、民眾靠勞動報酬消費,如果本幣升值出口減少外幣利潤源萎縮、本幣資本放量催生成本推動型物價上漲引爆社會矛盾發生動亂,而怕通脹。維持“新興國家用實物商品換發達國家紙幣”現狀,但發達國家的最終消費雙權貨幣已經耗盡,變相發錢的增加公共福利支出,央行私有國家受制于國家債務危機,美國則兼受制于美元信任危機。世界經濟又必須“再平衡”。人類這一現實貨幣經濟政策難題必須解決。  

僅以純粹的世界貨幣經濟視角,現行國際貨幣制度體制下——如果美國憑借獨大的絕對實力兜底而不忌諱美元信任危機繼續增發美元世界幣,或是以強迫新興國家的貨幣升值發達國家貨幣相對貶值方式擺脫通縮“再平衡”世界經濟,發達國家貨幣環境寬松,新興國家就會出現貸款狂潮和資產泡沫,待蕭條。故,這只是世界貨幣經濟整體失衡的時空置換。  

如果其主觀目的就是:在置換過程中稀釋抹平債務騙取真實財富價值,可有誰會愿意第二次被騙? 以軍事霸權強制執行美元霸權?但如果這一邏輯成立,那么人類現在應該還處于奴隸社會階段。  

生產力客觀決定生產關系推動社會變遷,那是歷史視距主線,是宿命百年現實人行為的理性北斗,人類存在之基礎是:主動實現可實現之目的。這是馬克思又反經濟決定論提出反作用力,主張革命改變世界的原理。人多目的多,但多人一社會,一社會一個總目的。同為商品經濟社會,反作用力資本與人本的分歧源自對人類終極總目的認識,歸一于人類客觀正義。  

人類等待著:真正的普世價值——人類客觀正義【另文《哲政經通論》哲政篇詳論】能讓西方世界二次啟蒙,金融資本家做出資本主義觀念的第二次讓步。150年前,關注人類終極目標的劍橋學派創始人馬歇爾就規勸:金錢完全可能是用于高尚目的的一種手段。(高尚代表文明與進步。動物,虎毒不食子叫天性。人,同類不相殘叫天理,是人類文明的基點。奴隸主憑鞭劍不勞而獲不文明,那資本家用貨幣圈欄不勞而獲的社會何稱進步?)就期盼:所有人初入世界都應有過文明生活的公平機會,不受貧窮的痛苦和過度機械勞動的呆板影響,這真是不可能的嗎?  

當代人類經濟是過剩經濟,但普羅大眾、最廣大勞動者為了買最終商品過美好生活的錢望著實業資本家,實業資本家為了融資組織生產商品獲取雙權貨幣利潤望著商業銀行家,大商業銀行家和央行家是一家。人類的央行家們為什么不愿意主動舍棄“貨幣GDP 主義”,以“廢除信用貨幣使紙幣誠實化、逆變現行貨幣循環模式,按GDP實際增量預期為基準的社會新增貨幣直接平均發給全體國民成為最終消費市場有效需求貨幣,構成資本利潤源,確保貨幣循環”方式“從根源處徹底永久性”解決了現代經濟核心問題,構筑一個模型完美、自洽,永遠健康運轉的人類經濟循環呢?  

紙幣時代,怕自己的紙幣財富失去稅收形式的國家權力價值擔保嗎?想一想,貨幣價值客觀存在的真實基礎是什么?是普羅大眾的勞動。此理世人皆心知,那么是怕失去私有紙幣發行權?因為我是我,我不是圣人、我不是上帝、我不是國家,我只要上帝之自由、我只要超國家之至尊?  

誰管央行家?以什么理由管他?以什么客觀務實的方式管他?這些問題已超出經濟范疇,屬人類社會政治領域和哲學(神學)領域的問題。  

如果誰都不知道為什么要管他、怎么樣去管他,或者是誰都管不了他。規律比人強、時間不滄桑。讓經濟客觀規律和時間去管他——即便國際金融集團依托美元霸權通過自由經濟、浮動匯率、金融開放、區域合并多層次梯進方式對各國作有限解體最終超越國家主權界線實現了紙幣一統、金權天下;即便能夠策動人類戰爭、凌駕于世界經濟危機之上的金融寡頭們:只要圣人之不仁,視天下百姓為芻狗,以“經濟理性”能夠固守金權。但長期中,金權至尊們或是在制度性逼迫社會貨幣去投資拉動的周期性無度瘋狂消費而致的人類爭奪資源大戰核武失控、環境污染生態惡化中與天下蒼生一同絕無改過機會的滅絕。或是人民覺醒后,同金屬貨幣時代工人后來不再砸毀機器而是形成“共產主義國際運動”迫使資本主義社會施行福利制一樣,紙幣時代廣大勞動者不再反經濟全球化而是形成“紙幣民享國際運動”,迫使后央行家們回歸“正義理性”,遵從貨幣商品經濟客觀規律,直接向廣大勞動者發紙幣,全人類全面進入全面和諧發展的社會主義社會。  

這就是西方人所說的邏輯,中國人所說的道理。理論基礎“貨幣是現有商品價值對等對應物”。忍不住再向重邏輯的西方人說兩句中國人的道理《德道經》有言:不知常,妄作,兇。《尚書》有言:福禍無門,皆人自招。  

論公有制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到底應該怎么辦。  

資本主義商品市場經濟將人類經濟中的主體由統治者和被統治者構成的“人”變為“逐利資本”;將人類經濟中的客體由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構成“物”變為由物和沒有貨幣資本的人的勞動力共同構成的“商品”,馬克思稱其為“異化”了人類社會。但是,人類現代經濟是“社會分工生產生產資料集中使用”這一點誰也無法改變。而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之間矛盾的核心點是“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這是當代“除國際金融集團之外”包括馬克思主義者、廣大勞動者、實業資本家、乃至西方真誠的人權斗士在內全人類共同的觀點。  

我們先來辨一辨當今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黨和人民合力拱衛的社會主義生產資料公有制。  

在計劃產品經濟時期,基于馬克思“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最終決定生活資料的分配方式消費關系和人在社會中的地位及關系”的論斷,為“保證人類社會不被異化,廣大勞動人民公平獲得物質利益和擁有平等的經濟主體“人”的地位”實行計劃經濟,生產資料公有制,絕大多數生活資料以行政級別和勞動時間為標準分配(供給制)。由于勞動者素質差異而形成的生產效率差異客觀存在,與之相應的是八級工資制,具體表現形式就是貨幣量的區分。生活資料總量減去供給部分剩余產品以貨幣為媒介進行全民再分配。但產品價格國家統一制定,貨幣與產品價值決定無關,只是既定價格下產品數量的標志。排除了人民幣“以現有商品價值對等對應物客觀本質在市場上自動決定商品價格和對等對應代表現有商品所有權使用權符號載體”的功能。總之,產品計劃經濟無貨幣循環,由行政系統主導產品生產循環和社會分配。  

僅就人類經濟視角:無論什么朝代,是科技創新推動了人類社會最終消費品的生產、交換、消費手段的進步,表現為經濟發展。基本生活品短缺時期“生產”處于重要地位。在基本生活品充裕基礎上轉為向上享受品生產時期,多樣化和選擇化的“交換”就處在了重要的地位。這是中國由計劃產品經濟逐漸轉變為了市場商品經濟的客觀性內在邏輯。  

在今天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統治者和被統治者訂立平等契約,為獲取利潤個體以自由購買商品形式占有做為客體‘物’的生產資料和做為主體‘人’的勞動力組織生產生活資料商品,通過市場貨幣交換完成社會分配”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屬性”中國除“生產資料公有、公有經濟占主體”外已基本具備。人民幣恢復了以現有商品價值對等對應物客觀本質在市場上自動決定商品價格功能,整體人民幣對等對應代表著整個中國社會全部(存量增量)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及金融產品)的所有權使用權,以利潤為原則的貨幣循環主導著商品生產循環和社會分配。  

由此,只涵蓋社會商品總價值之部分的“生產資料公有制形式”已不能決定“生活資料(最終消費商品)的分配方式消費關系和人在社會中的地位及關系”。故,中國實現“保證廣大勞動人民公平獲得物質利益和擁有平等的經濟主體‘人’的地位”這一社會主義目標的方法必須相應改變。  

   

民富國強是自1840年以來中華民族不懈的追求。實現全體國民共同富裕和社會地位平等是我們社會主義總目標。年初,胡主席指出“綜合判斷國際國內經濟形勢,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已刻不容緩”。故,今日中國真正務實理性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者面對的問題是——廢除商品市場經濟形式回頭重新以產品計劃經濟形式探尋社會分配公平的方法不現實;資本主義和民社主義的私有制自由市場經濟從理論和實踐上都證明不能達到我們的目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生產資料公有制形式從理論和實踐上都證明很難達到我們的目的。我們的目的一定要實現!怎么辦?  

先概括講:  

中國是共產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國家。  

共產黨奪得政權后的最基本任務就是要消滅私有制。  

為什么要消滅私有制?  

為了建立公有制。  

為什么要建立公有制?  

為了消滅剝削。  

為什么要消滅剝削?  

為了保護最廣大勞動人民的切身利益和平等的社會地位。  

但不同于計劃經濟的產品社會,在“只要沒有貨幣連基本生存都無保障”的商品社會條件下,旨在保障全體國民共同富裕和平等社會地位的社會主義公有制第一著力點理應是——國家統一貨幣。  

中國貨幣發行權國有,1948年12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成立就徹底拋棄了黃金本位直接進入了“紙幣時代”。計劃經濟時期,向國企以財政撥款形式的貨幣發行,直接完成了紙幣鑄幣收益的全民分配。改革開放施行市場經濟后撥改貸,政府通過財政從中央銀行透支相對減少稅收形式的貨幣發行,間接完成了紙幣鑄幣收益的全民分配。但95年《央行法》“中國人民銀行不得對政府財政透支,不得直接認購、包銷國債和其他政府債券”條款損毀了“人民幣發行權國有紙幣鑄幣收益民享體系”。中國新增人民幣直接轉化為了資本貨幣,僅就邏輯講,國家的社會主義性質就受到了嚴峻挑戰。新增16萬億外匯占款及外資利潤人民幣所有權在外國資本家手中,使國內人民幣資本急速過剩,催生股市樓市泡沫,08年中國股民幾十年積蓄的貨幣財富被套走一半及社會主義制度下房奴的出現已是一種現實反映。  

當今,經典社會主義認為生產關系決定分配關系,只要保證生產資料公有制的主導地位就不會有分配不公問題,注重的是:促進經濟和產業增長。世界及我國經濟學主流信奉的“新古典主義”認為市場會自動均衡分配,注重的是:加大私有化清晰產權基礎上的提高生產要素效率。而新自由主義已越過實體經濟注重的是:如何通過“貨幣GDP”的增長把貨幣拿到手。金融資本的高速積累已不是通過直接壓低工人工資,而是靠銀行超額貨幣發行,通過左右“貨幣商品”的價格(利率、匯率、股指)變化套利方式近乎直接完成。以貨幣經濟整體視角看——以社會貨幣為載體的社會價值分配事實上已經主體脫離了生產關系。  

但是,貨幣是現有商品價值對等對應物本質自在,當代剝削者以貨幣為手段的剝削本質未變。只是剝削的后果隱蔽、顯現出現了滯后性。馬克思對資本主義性質論斷的真理性未變,只是時代變遷,情況起變化,剝削者已變異,剝削形式已升級,對策需改變。  

今日中國真正的“必須”是——從“人類終極目標哲學思想、人類客觀正義政治理念、現代經濟客觀原理”全方位、諸層次入手,結合歷史與現實“哲政經通論”,以真正普適人類的理念、話語體系全面解構和超越資本主義商品經濟關系產生出的法權觀念下形成的西方貨幣金融管理模式。自己建立一整套能與社會主義性質及目的有機統一的現代商品經濟貨幣金融管理模式。同時,必須使貨幣能夠反映產品價值、傳遞價格信息、調節供求均衡,能使市場機制發揮出合理配置生產資料、社會資源的優勢。經受得起現代貨幣商品市場經濟實踐的檢驗,既適用于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也因中國式社會主義理念與人類客觀正義的同一性而適用于全世界。  

然后具體講:  

今日中國社會大量物質財富真實存在、廣大勞動人民對之真實需求真實存在、黨和政府讓廣大勞動人民共享改革成果的決心真實存在。民富條件充足,但人民就是不能富。誰都覺得不對勁兒,錯位。可這中間到底卡在哪里?   

正本清源,從頭開始,好好擺一擺:  

中國是勞動人民當家作主的公有制為主體的社會主義國家。  

是中國廣大勞動人民付出勞動生產出中國的全部社會商品。  

那么擺在市場上的消費商品勞動人民為什么無權拿回家來?  

因為沒錢所以沒權。  

那錢是從哪里來的?  

現在的錢不是金、不是銀,是國家印出來的。  

為什么國家能印錢而不許別人也自己印點錢?  

國家有統一權力。瞎印會亂套。  

國家的統一權力是從哪里來的?  

中國最廣大勞動人民共同給的。  

轉了一圈怎么這么別扭?  

國家是我們自己的,商品是我們自己生產的,錢是我們自己讓國家印的,我們自己怎么可能會沒錢買商品?  

別別扭,這是因為有經濟契約。  

契約都是人定的,那就改一改!  

借債還錢的經濟契約和殺人償命的社會契約一樣是社會關系的核心部分,從古至今更改既有契約談何容易,上帝不管、佛祖不管。人類歷史上窮苦人只能靠自己“反同類不相殘的天性”棄生求生抗爭改契約,人類正義稱“澤眾留名者”為英雄:斯巴達克和陳勝、李自成列寧毛澤東。不過改契約的過程幾乎都是好人壞人均不得安生的血雨腥風。  

我們社會主義中國今天不同,盡管改革的方案欠一統、外強環視存險情,但是廣大勞動人民擁有自己獨立自主的政府,擁有領導政府和軍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中央,改經濟契約不必血雨腥風,可在社會和諧的氛圍中討論、爭辯、實踐、完善、定案。  

2009年12月末的中國:  

廣義貨幣供應量(M2)余額為60.62萬億元。  

狹義貨幣供應量(M1)余額為22.00萬億元。  

粗略計:根據貨幣是現有商品價值對等對應物客觀本質可知:我們國家銀行存款總余額60萬億元,它對等對應著全中國現有商品的價值總量,進而對等對應著全中國資產、生產資料、最終消費品,不管存量的還是增量的全部現有商品的所有權、使用權。   

個人存款20萬億元。也就是說:如果現在中國用外匯儲備將外國人手中的人民幣全部換回、全部中國人再把自己全部的錢以現在的價格從市場上買回商品,花光后,你會發現:中國有40萬億元的商品的所有權、使用權不歸屬于任何一個中國人。  

荒唐!不可思議!荒唐是荒唐,但是不是不可思議。M2大于 M1這部分銀行信用貨幣對等對應著這40萬億元的商品的所有權、使用權。這40萬億信用貨幣的存在形式是:國企利潤存款和各種企業貸款。  

國企利潤存款貨幣全國人民對它具有名義所有權,沒有使用權。(所有權虛置,使用權歸國企經理人)。  

各種企業貸款貨幣全國人民對它既沒有所有權,也沒有使用權。(所有權空置,使用權歸企業貸款人)  

所有權與使用權是可以分離的。  

所有權:是保證個人行使使用權的權力。其保障是契約、法律。  

使用權:是個人享受一物效用的權力。其保障是此物的真實存在。  

商品經濟,貨幣的“使用權”直接對應社會商品的“所有權、使用權”。擁有貨幣使用權是商品社會中個人最具體、最真實的權力。【寓:虎蚊于地球,雙祖同雙權。尊王困于園,賤弱飛滿天。不為所有權,只因使用權。】  

現代社會財富高度商品化、商品高度貨幣化,商品市場經濟具體表現為:貨幣經濟。而貨幣經濟的核心,必然是貨幣的“雙權”。  

堅持社會主義的中國,從計劃經濟模式轉變為市場經濟模式后,公有制下如何重建商品市場沒有現成的經驗和理論。因不明貨幣客觀本質而弄不清貨幣商品經濟的運轉機理,進而弄不清市場經濟模式客觀屬性。沒能做出與社會主義目標相匹配的改變,而是相信了許諾“能自動實現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理論體系。要害是包裹其中的“貨幣理論”。  

要清醒:是先有資本者,后有資本主義經濟,再有資本主義經濟學。  

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理論實質上是“明幣質、隱真形、控全局、謀顯利”腳踏“世界貿易和原材料市場”的國際貨幣金融集團選擇性喂養的理論。最為嚴重的是,這套理論經幾百年的沉淀,以國際慣例、通行規則、獲獎學說形式牢牢禁錮了現代人的思維范圍:政權被視為金權主導的經濟要素加以配置,政府財政淪為金權發行國債擴張權力和整體控制社會總財富秩序所需的工具;經濟危機被視為具有自在客觀規律的應然之物,金融危機的發展過程被當作創造財富的新經濟形式加以研究;導致經濟危機的單權信用貨幣、匯率、利率被當作不可割舍質疑之物加以細化分析,萬千經濟學人在“為道日損而抱一”的國際金融寡頭的“諾貝爾牌掌篩”之上脫離經濟社會宏觀現實沉浸于條塊微觀層面的經濟模型進行邏輯推演“為學日益”無休止“科學論證、接近真理”。殊不知真理總是隨時被篩落:寫了《道德情操論》主張市場機制一定要用“利他”調控“自利”的斯密和認為“通脹禍害源自紙幣發行過多是因為給了銀行一種危險的權力”的李嘉圖是“勞動價值”的始創者,而使其揚名的是服務于按需求價值運行自由市場經濟的“看不見的手”和“國際貿易比較優勢”理論;對歐洲和東亞經濟發展的影響比斯密要大的李斯特經濟理論因反對超越國家界線的“自由貿易原則”而長期受到忽視;認為金融市場是經濟危機根源的凱恩斯因“擴張紙幣的廉價貨幣觀點”其經濟理論被奉為“主義”,而當代薩繆爾森主流凱恩斯主義理論卻將金融市場摒棄在危機模型之外;反對凱恩斯赤字財政理論的哈耶克因主張“貨幣非國家化”的貨幣中性論其新自由主義經濟學說倍受推崇;而08金融危機余波未平,封頂限于“加強金融監管是未來金融市場穩定必由之路”就“被全球共識”。大視角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史就是一部貨幣金融業在社會商品財富分配中趨向占據絕對地位的歷史;當代西式三權分立的民主制度傲稱是理性制造關統治者的籠子,但是,不同于馬克思所處金屬貨幣時代,紙幣時代的商品社會“貨幣發行權”是托放籠子的大盤子,沒有貨幣發行權的國家,統治者被統治者不管誰在籠子里都是在大盤子主人的手里,包括令人炫目的科技、浩瀚的大師級各種經典主義、政治軍事英豪的謀略與決斷。當代人類經濟社會主流洶涌的一體化進程的背面是“一統金權在擴張”。存在就有道理,窮盡此“理”,源于——貨幣是現有商品價值對等對應物。這就是人類近代、現代、當代貨幣商品經濟社會的X光骨架片。【歌德曾經朦朧性描述為:如果金錢是上帝,那么羅斯柴爾德就是先知。高盛高管則真情告白:在做上帝的工作。】  

紙幣時代,國際金融集團頂層掌控力推的全球化新自由主義市場經濟整體輪廓是:自動實現公共利益最大化理論賦予正義合理性的“最大化貨幣供給與最大化市場投資”的“貨幣GDP主義”經濟——國家向銀行體系負債化、稀缺自然資源浪費化、經濟虛擬化、積累投資化、投資加速化。  

受貨幣是現有商品價值對等對應物客觀本質決定,市場商品平均價格與貨幣總量互為基礎,水漲船高相對浮動。MPS統計核算體系以實物商品流為基最終決定社會貨幣供給增量,而SNA統計核算體系下“計入GDP的投資”使“自逐己影的相對價格”決定貨幣供給總量(未計入GDP的金融資產及地下經濟占款皆取決于銀行利率價格),形成了貨幣需求與貨幣供給互激加強的機制。導致貨幣增長量持續超純GDP實際增長量增長,虛擬經濟規模越來越大;導致宏觀經濟數據GDP只是準確反映了一國之內“幣值變化后”財富的貨幣價值總量(名義GDP量),成了純粹的資本形成和資本逐利的總成績單、銀行家擴張貨幣數目的總統計單。不能反映經濟的真實成本、效率、總積累,遮蔽了經濟整體性的內耗和浪費,遮蔽了社會貨幣的社會分配公平度及早期經濟失衡,在開放經濟中遮蔽了本國與外國間清晰的資本及利潤所有權歸屬界限。新增貨幣直接轉化為投資,將廣大勞動者牢牢置于貨幣經濟的被動地位、商品社會的最底層。經濟是人類社會生活的基礎,潛移默化中“追求貨幣財富數目增長”置換異化了人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個體良知、社會正義被“貨幣GDP經濟”擠壓沖擊邊緣化。  

盡管通過經濟全球化的物質商品供給、虛擬經濟的高端貨幣轉移方式對第三世界國家的盤剝食利,使“貨幣GDP經濟”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范圍內實現了即時性“不勞而獲式公共利益最大化”。但是,作為“工具性經濟理論”,以“貨幣GDP主義”為內核的西方現代市場經濟理論體系移用于自身就是最大的第三世界國家的中國,資本主義市場經濟許諾的“自動實現公共利益最大化”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追求的“社會公平正義,為廣大人民謀真實利益、整體長遠福祉”這一對語義趨同經濟總目標之間的真實距離必然因“社會貨幣的社會分配”越來越大。   

當代“中國問題”的根源即始于此:經濟改革使人民幣突然獲取社會財富所有權使用權代表符號的資格后,貨幣自身的所有權和使用權逐漸分離,而在資本主義市場經濟貨幣理論誤導下,國家對社會貨幣所有權、使用權的分配方法導致形成了相對社會主義目標而言的“目的不斷固化為手段”總格局。貨幣在放量,GDP在增長,先富富無界,共富富無期。  

一、利改稅后,國企稅后利潤貨幣的所有權使用權與廣大勞動人民相分離,所有權名以上歸全民,實際不能落實到具體人身上,屬:所有權虛置。國企利潤貨幣脫離國民分配體系形成“投資、獲利、再投資”的內循環,被實際擁有使用權的部分官僚恣意揮霍,并以先占有使用權,后通過壯大GDP過程中投資的“權力與資本分利”或制定新規則改變所有權性質形式鯨吞全民貨幣財富。(國企利潤年度量占GDP的6%,總資產21萬億)   

二、撥改貸后,國家銀行移用了資本主義私有銀行的信用貸款制度。信用貸款是銀行創生出“貨幣使用權”做為獲取雙權貨幣(利息)的一種手段。因其無本金,只是銀行的信用符號,屬:所有權空置。銀行信用貨幣稀釋誠實貨幣價值、挪占本應國有民享的紙幣鑄幣權益,對廣大社會主義勞動者構成“雙向放大式”剝削。同時信用貨幣被實際擁有使用權的資本階層恣意揮霍,并以先占有使用權,后以釀生國有銀行“不良資產、爛賬”轉移置換為己有雙權貨幣形式鯨吞全民貨幣財富。(90年代中期銀行爛賬增加1萬多億,本世紀初再增加到3萬多億。)  

三、國家宏觀貨幣政策相信了以“貨幣體系獨立于財政體系,央行結售匯發幣、放松總量控制且新增貨幣直接轉化為資本”為核心的自由市場經濟貨幣理論體系。放任資本直接性主導經濟,形成了“長期靠高于GDP實際增長量近2倍多的投資拉動經濟增長和以資本滲漏方式進行社會貨幣分配”的商品經濟貨幣循環模式,導致“資本形成最大化”GDP總量遠小于貨幣投放量的貨幣迷失(M2增量與GDP增量比2009年達181%);導致“勞動報酬最小化”工資總量占GDP總量遞減狀態(工資占企業運營成本10%左右,勞動者報酬占GDP的比例從1990的53.4%降至2007年的35.4%)。最終導致:在以貨幣為載體的社會財富價值分配中勞資差距與貨幣總量增長同比放大的馬太效應。(基尼系數攀升至0.48或更甚)。  

綜上三點,堅持公有制的社會主義中國在貨幣商品經濟條件下,勞動者整體喪失了國家整體60萬億元貨幣2/3的所有權、使用權。在此大錯位格局下,20多萬億家庭儲蓄貨幣的實際分布再呈倒二八或更甚的錯位格局,廣大勞動人民因缺錢不能、不敢消費,可支出貨幣總量小于“社會貨幣總量中與最終消費商品對等對應部分”國民個人消費總量只占30萬億GDP的1/3,內需不足產品外溢。匯率錯位下的價格反差不計凈出口亦占國民消費總額1/4。相應的巨額貿易順差又落入“價值保證喪失、使用權受限”的美元陷阱。國內大量過剩資本催生股市泡沫、炒高土地樓市價格,最終內外資本又洗劫了中國民眾多年積攢的貨幣財富。勞動者社會地位因之而相應降低,國內出現了房奴。社會弱勢群體擴張,由孱弱而農而工而大學生。  

同時,“資本滲漏型稅收財政”致使中央和地方政府債務遞增。(總量達10萬億左右)人民政府對國家經濟的“直接控制權”整體性淪空;服務于擴展“貨幣GDP主義”的市場經濟超國界的“客觀中性、比較優勢”理論已被中西公司在對方國家現實遭遇的反差和人均稀缺的中國自然資源反大量外流、科技自主創新力被整體滯封的現實所否定。  

誰都不能否認這就是西方自由市場經濟系統理論下“能自動實現公共利益最大化”市場價值分配方式在中國的實際表現,及其與社會主義社會性質、國家根本利益的相悖性。  

而作為對策,因踐行貨幣商品經濟但不明貨幣客觀本質,尊重市場法則的政府沒有“紙幣時代的貨幣經濟”整體性視角,國家宏觀經濟管理“身陷廬山之中”,宏觀貨幣政策糾纏于細節層面。  

(一)、對現行經濟發展方式不能做出突破性全局改變。盡管因開放經濟條件下表現為美元變動影響貨幣政策,但是不能獨立決策的根本原因是“自己不知道應該必須怎么做”。繼續惡化整體經濟狀態的積極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貨幣政策因恐于銀行的呆帳及GDP下降財富信心喪失而不敢變。決心實施“出口轉向內需,廉價勞力和能源資源投入轉向技術創新和知識投資,依賴第二產業轉向重視服務業”三大經濟轉型思路方向清晰正確,但因沒有切實有效的手段方法而將調整局部性經濟要素結構作為宏觀經濟管理的著力點。解決“增就業、擴內需”這一現實經濟難題,按照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理論辦法就只能是:增發貨幣投資和加大資本滲漏。只有保8才能保就業和社會穩定,為保8投資就要占GDP的55%。但現行外匯占款貨幣發行體制和資本滲漏貨幣循環模式下,整體經濟的結局必然是:世界的中國中國農民化,中國農民世界的中國化。中國的整體損失、國內的貧富差距與美元和人民幣增發量同比放大。現實表現是匯率與實際購買力加速背離。在國外國家多年積攢的巨額美元貨幣財富使用權被鎖,面臨美國以強迫人民幣升值形式的“階段性清剿所有權”戰略收網總攻。在國內最終需求貨幣量與過剩資本量同向增長過程中差距不斷加大,過剩資本使資產價格上漲進而形成成本推動型通脹,且其真實速度高于勞動報酬增速,導致中國投資占GDP比例、名義GDP增長率全球最高而居民消費占GDP比重世界最低。試圖以美國式股市虛擬財富誘導個人消費增長其結局必然是過剩資本吞噬“準最終需求貨幣”,完善社會保障的“做足個人賬戶”方式又是在縮減即時最終需求貨幣。而財政調節:稅收轉移(包括降低壟斷性國企工資)實質上是最終有效需求貨幣內部換位,國債轉移最終是通過付息增加過剩資本總量。總之“現行貨幣發行制度合并現行貨幣循環模式”之下的擴大內需經濟手段實質上是南轅北轍路上的加速。現實形成:內需嚴重不足,靠不斷進入的外資對應發行人民幣支撐“GDP”增長率和總資本利潤率,進而制造業產能嚴重過剩,收縮產能失業增加并使消費再收縮,而為維持就業和消費而不惜消耗稀缺資源、惡化環境維持生產,外需充足則無價值保障的順差增加,外需不足則無效供給生成企業財務危機孕育金融危機。經濟增長、發展、運行面對著環環相扣的多層次疊加式兩難。  

(二)、對現行社會貨幣分配方式不能做出突破性全局改變。多個邏輯合理、理由充分為實現共同富裕而努力的具體經濟政策合成了貧富差距不斷放大的整體結局。吸引外資發展國內經濟的政策使國家因缺少針對龐大資本的課稅能力,國際金融資本及60萬家外企在中國經濟高端獲取的超額利潤對應著中國的工人工資很低,社會保障不到位。而這又是國外對中國政府的指責之詞,沉重的滑稽、無奈的生氣。在刻舟求劍式期待“庫茲涅茨曲線”式經濟社會自動成功轉型的西方經驗印證的同時,應對解決社會焦點的分配不公問題因計劃經濟時期的按勞分配理論與現實生產關系不匹配,但又缺失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匹配分配理論,進而只能部分參照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國家通行的辦法,將“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大財政、稅收在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的調節作用。”做為基礎性手段。但以真正宏觀貨幣經濟視角看:因稅收工資皆內含于逐利總資本,在總資本外生利潤源不增加條件下“增加勞動報酬和稅收”就是在直接增加生產成本、削減實業資本利潤,必然遭“推高物價或資本抵制”形式的市場拒斥。而增加居民資產性收入、壯大中產階級必然加大城鄉間相對差距,而以土地商品化方式解決城鄉差距問題“紙幣快速貶值”使之為飲鴆止渴之法。為弱化貧富分化惡效應而控制通脹的市場手段“加息”整體上又是在增加過剩資本額度加大貧富差距。設想轉移國企利潤全民分紅則終止國企“利潤轉投資”的貨幣內循環,又直接表現為在消弱社會主義公有制的總基礎。總之社會分配:局部與整體頂牛、當前與長遠對立。  

(三)、因無明確的“客觀原理性”市場經濟理論指導,面對“按市場經濟理論體系邏輯中國便只能通過企業大量倒閉、失業率和政府債務不斷上升來消滅高儲蓄、高投資產生的過剩產能方式恢復經濟平衡,國家經濟必然付出極大代價、社會也將面臨動蕩”的困境被迫從經濟領域外部找原因和對策。這里不議中國試圖建立西式民主制度解困者權衡政治利弊所作判斷的客觀性、目的純潔性;不議西方世界形如中國道統的繼神統之后的金統與西式民主制度穩固存在的內在關系;不議西式民主面對紙幣時代的經濟危機(絕對人禍)無力根除只能接受的原因本質。僅就經濟繁榮時期的西式民主而言:其現實存在的客觀基礎——“社會福利制度”實質就是通過“發行國債和對資本課稅后公共支出轉移為全民基本生活需求消費”形式“反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現行貨幣循環模式的初級全民直接發錢制度”。正是這個“初級”消除了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頻發性、拉長經濟繁榮期。但是中國根本就沒有意識到這一關鍵點:90后期為抵御GDP增長減速反將教育、醫療等公共品納入了市場化運作。今天的政改思路聚于以“制度私有”置換“公權腐敗”或說促使在經濟領域以“自由資本主義經濟形式” 置換所謂“權貴資本主義經濟形式”。盡管在現代貨幣商品經濟社會中市場自由競爭、民主監管權力均有其層次合理性和必要性,但是,在“非金權的政權”主導(資本主義稱之為專制型)的國家,反制乃至徹底清除維系著國家整體統一性的權貴階層(中國甘愿冒由清腐敗權貴而牽扯損毀黨的領導而使國家喪失整體統一性而使國家被外強肢解控制的風險)也觸及不到商品經濟社會問題的總根源——貨幣的發行及循環,以“私企資本逐顯利”置換“國企官僚逐政績”或說以“土地商品化和發展貨幣資本內循環虛擬經濟吸納過剩資本”置換“國企盈利投資內循環的產能過剩”不是徹底解決中國當前投資、結構、分配問題進而實現經濟均衡的根本,是舍本逐末。是在邯鄲學步,并且是在學走資本主義經濟實質正在被迫離棄的錯路 (況且,西方資本主義社會在政治經濟學層面實質上正在:以“一統金權蓋政權”另類形式踐行著老子的“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以掩蓋“一統金權之不仁”的自由市場經濟能自動實現“公共利益最大化”形式施行著孔子的“仁政”;以國際貨幣金融領域冷酷的理性博弈形式倒行著毛主席的“斗爭哲學”邏輯。其內在不統一性表現出來就是“經濟危機和美國霸權”,現實對峙著胡主席的“以人為本,和諧世界”理念)。故,這種改革是在“盲目”擴大試錯范圍。【財政收入占GDP比西方國家是40%至50%,中國是20%;社會保障支出占財政支出比德國54.3%、加拿大45.4%,中國是10.9%。即,由政府分配給全民的社會總財富份額西方國家是20%,中國是3%。】   

   

盡管人類基于不同的政治信仰、層次、方略的社會變革均表現為復雜紛亂,但是當一切塵埃落定,最終歸一于“面對如何有效利用資源、公平分配社會商品價值、使整個經濟平穩運轉”,實質歸一于“自在唯一的經濟客觀規律”。最典型的實踐方法是“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所謂“計劃經濟”就是由行政系統主導產品循環和分配,所謂“市場經濟”則是由貨幣交易主導產品循環和分配。自由主義市場經濟者以“個體在市場上分散、多樣、易變”經濟微觀表象抽象出“沒有哪一個頭腦或一個機構能夠真正隨時了解全部的供求信息”。并依此認定——計劃經濟不可能。  

但是,因為“人是目的性動物,人類擁有理性”除了傻子都在計劃!人類所有“經濟”實質上都是“計劃”的。重要的是:由什么人計劃?出于什么目的計劃?在什么范圍和層面計劃?以什么客觀手段實現計劃?  

沒有計劃哪來的見尾不見首的金融帝國?哪來的力保知識產權的制造業全球性壟斷?英向日貸款、甲午英鎊賠款、中國關稅抵押無涉于計劃?指導修改央行法、激增的外儲投資衍生品保值、兩房摘牌退市無涉于計劃?同樣是不可再生的稀缺的石油與稀土的市場價格變化的反差無涉于計劃?  

當代西方新自由主義市場經濟整體實質上是:深明貨幣客觀本質的國際金融寡頭在計劃。出于金權天下目的在計劃。在全球范圍內的經濟高端金融層面計劃。以遵循并利用紙幣客觀屬性絕對控制美元世界幣發行權和國際金融規則制定權,輔以通過巨型跨國公司全球加大壟斷程度、規模對沖掉“對市場需求信息的需求”、內部調控配置資源優化產業結構控制世界原料支配權、定價權的手段在實現計劃。 08危機,或是其以精致合理的經濟細節包裹“整體的紙幣經濟荒謬”系統工程計劃的失敗,或是其擴張壯大金權的蛻皮更新計劃。  

引致以蘇聯和中國為代表的計劃經濟整體結局與現狀的表面性原因是“政治領域的修正主義(為實現標準不一的正義)、官僚主義(利用公權獲取超越他人的愉悅滿足感),經濟領域的生產效率低下”。而其實質性根源是:經濟生活中“社會財富去貨幣化”凹顯“效率低下、普遍貧窮”凸顯官僚主義。進而普遍感性拒斥了計劃經濟。進而中國進行了以“解放發展生產力、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為具體表現形式、以“社會財富貨幣化為實際內核”的社會主義商品化市場經濟改革。進而經濟領域的“瞎指揮型”官僚主義演變成了“權力資本化或曰權力尋租錢權交易型”官僚主義,民眾整體上的貨幣財富數目的增長反向于幸福感,國家以美元債權額度增長衡量的強盛同向于受制于人。蘇聯則是退回到了資本主義,經濟寡頭快速置換了官僚階層,民眾在盧布快速貶值的窘困中品味民主與自由,國家在國際金融集團的無形圍欄中奮力左右沖撞尋找迷失的自主與強大。  

一切的起點、根源、核心均指“貨幣”。而紙幣時代,國家主權獨立、擁有貨幣發行權、曾經最善于計劃的中國,只因“不明貨幣客觀本質認不清紙幣”進而合并主觀忌諱和拒斥計劃,面對以社會主義目標為方向駕馭市場經濟過程中出現的內外經濟亂象,所采取措施的整體狀態如同是——翻山越嶺追風箏,忘了手里攥著繩。危險費力追不上,只待路人喊一聲。  

今日中國,真正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必須要解決的經濟層面根本性現實矛盾是:  

一、社會主義生產的目的是滿足社會需求而不是攫取利潤,但商品經濟條件下企業無利潤便不能生存。兩者必須有機統一。  

二、社會強勢階層擁有的過剩資本貨幣需要安全的保值增值,但其又趨向背離共同富裕。兩者必須有機統一。(內含擺脫外強惡意干預)  

三、貨幣商品經濟無法擺脫周期性經濟危機的總弊端要徹底根除,當前與長遠兩者必須有機統一。  

綜合前文所述貨幣客觀本質、貨幣商品市場經濟客觀規律,合并中國“總根基”穩固的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這三個看似無解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兩難,其實不難。社會貧富兩極分化“積重”但不是“難返”;政府可支配的“真正資源”不是“已經非常有限”而是“基本未動”。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總原則是:  

以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結合紙幣時代貨幣特性,建立由“以商品經濟核心要素貨幣為基礎要素的新型公有制形式”和“國家新增貨幣直給全體國民方式注入商品交換圈的新型市場經濟貨幣循環模式”構成的“高級計劃經濟模式”。徹底鏟除以貨幣為載體的經濟剝削的基礎、制度迫使攀附于舊式計劃的官僚主義臣服于高級計劃。用國家法律和經濟制度確保——廣大社會主義勞動者永做市場逐利資本的上帝、永做商品經濟社會的主人。  

大方向是:(西方“奧爾多”理想經濟秩序的真正現實化)  

國家對自然資源和社會全部貨幣擁有終極所有權、處置權。國家擁有貨幣發行權和新增貨幣所有權使用權的分配權,并以此做為新型公有制形式。(通過貨幣理順國家、國企、國有商業銀行間的關系)  

在土地、礦產等自然資源國家整體規劃利用、初級收入國有民享基礎上,生產資料貨幣化、商品化、市場化。  

建立高級計劃經濟模式:(明確厘清政府與市場的界線)  

黨和政府依法管貨幣,備以“超量增發貨幣價值稀釋轉移終極手段”絕對確保社會價值分配總結果不背離國家社會主義性質。  

制定保護環境和勞動、反內耗和壟斷的基礎性經濟法規。  

遵從貨幣商品經濟客觀規律,貨幣誠實化,以GDP實際增量預期為基準的社會新增貨幣直接平均發給全體國民成為最終消費市場有效需求貨幣,構成資本利潤源,確保貨幣循環。  

讓貨幣資本自由主導市場,發揮和利用市場機制有效配置社會資源、提高生產要素效率功能,使個人在社會經濟生活中享有平等的充分自由。  

基于此,針對中國經濟、社會中存在的現實問題和維護社會穩定大局客觀需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當今首先應該采取的具體措施是:  

國家增發雙權貨幣對等對沖掉銀行信用貨幣,合并國企稅后利潤儲蓄貨幣直接分給全體國民。貨幣的所有權、使用權分離。以居民身份證為載體建立全國統一的人民幣體系下不論財產來源的“個人財金終身卡”法律制度,貨幣所有權落實到人頭,使用權暫由央行代管。   

此舉可:   

確保現有經濟契約結構關系、市場規則、價格體系不變,使經濟秩序無波動保持平穩。  

確保全體國人現實擁有的貨幣數量,不會少,只會多。使社會秩序無波動、保持穩定。  

之后,國家視經濟宏觀狀態,通過法律程序調控,下放貨幣使用權。即兌現條件:  

一,     醫療費用全額兌現,即時效果等同于實行全民免費醫療。  

二,     上學費用全額兌現,即時效果等同于實行全民免費教育。  

三,     個人住房還貸視具體經濟環境分期兌現,盡快解放房奴。  

以上措施可:  

一,迅速、高效的解決貧富兩極分化、化解社會根本性矛盾。  

二,依舊作為生產領域資本的新增的40萬億個人存款和新型貨幣循環模式將夯實全體國民對未來生活確定性的信心,即時釋放出大量最終消費貨幣趨近GDP值,徹底解決內需不足問題,促使對外貿易平衡。  

三,以最終消費市場價格依次上傳方式,真正發揮市場機制功效,以內需自動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同時,人民基本生活需求有了確定性保障自會催生放大服務性第三產業發展規模,進而增加社會就業。  

隨之而生的通脹擔憂。  

理論上講:消化過剩產能、內需對沖順差,現有物價、幣值是穩定的。退一步講:即便發生通脹,但它不是最終消費品總量減少或成本反推式“惡性通脹”(不同于88年民眾持幣量不變的價格闖關)。而是是民眾持幣量普遍增加對未來生活信心充足、經濟交換順暢、企業能夠實現利潤、社會就業普遍增加狀態下國家可調控貨幣使用權下放速度的可控通脹。是與人類經濟史中所有通脹性質不同的“良性通脹”。同為紙幣注水經濟:惡性通脹如水澤田林——量大有淹;良性通脹如水澤池魚——量大皆喜。另外,與俄羅斯那種“向國民分配股票”的經濟改革方法性質不同,它不會產生社會財富快速向少數人手里集中貧富差距迅速拉大的后果,而是恰恰相反。   

總之,M2變成M1,現實問題一招齊。深層次問題也好辦,關鍵是國人的觀念,而關鍵的觀念是——貨幣觀念。  

先想一想:為何和平時期美國能夠控制全球資源?富人資金不棄國外逃?負債累累卻總有花不完的錢?這是因為有私人央行美聯儲借用美國軍事強權為支點、以人類商品經濟為平臺、利用貨幣是“現有商品價值對等對應物”客觀本質形成的“美元紙幣自我循環全球擴張機理”而形成的“不斷自我強化”的美元霸權;這是因為美國政府用“認錢不認人、容量無限國債池”完全取得了新增美元紙幣及美元貨幣體系下市場多余的儲蓄美元紙幣的“使用權”(中國萬億)。即,美國利用“紙幣增量無限特性”制“貨幣是現有商品價值對等對應物本質”而用“以貨幣經濟整體長遠視角”將“個體即時視角下的債變成了錢”而“極富至尊”而——成固其霸。  

霸存即正失。為何王道中國巨額美元債權無奈于美元霸權,難張正義?  

再看一看:紙幣時代的中國近在2007年5月由國家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總計30多萬冊,適用于高等院校經濟類、管理類學生使用的《財政與金融》一書中關于“貨幣”和“紙幣”的講授——貨幣是商品是理解貨幣本質的起點,如果充當貨幣的實物或金屬不是商品,那么它就不可能與其它商品相交換,也不可能在價值的質和量兩個方面同其它商品相比較。紙幣會貶值,黃金不會貶值。紙幣的實質是金的符號或貨幣符號。發行公債彌補財政赤字比增發貨幣好。基礎貨幣是中央銀行的負債。紙幣發行一般通過信貸程序進行。紙幣發行量應當決定于流通中所必需的金屬貨幣量,超過,單位紙幣就會貶值,物價就會上漲。  

這一組誠如本書所言“經濟學中最精粹、是一國經濟活動的中樞”的概念,上推出處,有哪一點點是中國人獨立思維的產物?不是自大不學人,而是:“有量無質”的現代虛擬經濟“貨幣實物商品論”無法解釋,歐洲“價格革命”早就用事實否定了“黃金不會貶值論”。同時,應當決定現實經濟中紙幣發行量的“流通中所必需的金屬貨幣量”是一個任何人永遠也說不清的東西。這么一個由“說不清的東西做基礎的紙幣理論”對于中國經濟今天面對由“紙幣數量變化”構成的“美元霸權、匯率利率、資本收益率、債券收益率、資產價格形成及其相互關系”這些具體問題有何指導作用?對“內需嚴重不足、社會分配差距、政府總債務遞增、國家外匯風險”這些現實困局的化解有何實際意義?  

請“堅守經濟理性”的真正的中國經濟學人捫心自問:以這種貨幣本質觀反觀歷史和面對現實經濟,真的達到了符合自己理性邏輯的統一?  

反觀歷史:即便棄春秋時期管仲強國之精髓、1023年北宋“官交子”到500年后明放棄紙幣發行期間映對的中國超級大國史、尤其南宋“會子”映對的經濟繁榮史不顧,也先不去想馬可波羅嘆服于中國帝王的點金術與800年后王震部長被英國門童的八倍工資震住是不是因不明貨幣客觀本質而認不清紙幣所致。僅就美國1930年160億美元的國債激變至今天的13萬億美元;一戰后的希特勒德國之變;二戰后的德、日“國力民生”的冰火之變以及其與中國三十年劇變綜合結局的現狀反差。如果剔除或否認“明幣質”的國際金融集團通過“紙幣數量變化和價值稀釋轉移”人為運作因素,僅以“紙幣實質是金的符號、勞動價值或生產力效率提高”為基礎原理的任何經濟理論均無法解釋、不能解釋、解釋也是瞎解釋!  

面對現實:紙幣時代,中國以價值物質押為基礎的貨幣負債發行觀念導致“新增人民幣所有權使用權先被置換,然后價值被稀釋轉移”這是在遭受外強契約型盤剝!國有大型銀行境外上市引入戰略投資者讓渡出部分經濟主權但卻不能換回金屬貨幣時代金銀那種“絕對超越購股國經濟主權”的對等權力,這是國家主權的迷失!一個有貨幣發行權的主權國家,有資源和生產能力,說因為沒有錢自己的資源求別人來利用,其理由怎么說怎么錯!一個國家自產的實物商品因為國民缺少本國紙幣購買而低價去換“幣值大小由外國人惡意自由調控”的外國紙幣,其理由怎么說怎么錯!  

高級的理論可能讓人弄不明白,但不是自己弄不明白的理論就高級。將西方經濟學理論混同于自然科學理論舶來就用,為何屢試屢敗屢吃虧,卻屢不徹底反省、自己分析?  

1840年炮聲中驚醒的中國,今天不能被其余音蕩蒙!  

說金融人才歐美培養了四百多年,中國才二十年。這不是理由!歐美人也活不了四百多歲,何況,四十年前還不是真正的紙幣時代、二十年前還都沒有真正的全球化經濟。  

中國必須及時二次覺醒!當下的中國人,彰揚自身理性吧!  

貨幣絕對不能決定現代經濟社會的一切,但貨幣絕對是現代經濟社會一切的基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貨幣金融大國大事!紙幣侵入經濟殖民!  

紙幣時代,實行市場經濟并融入了世界貨幣商品經濟大潮的社會主義中國,只有自我覺醒,擺脫他人的蓄意蒙騙欺瞞,徹底拋棄金屬貨幣時代的貨幣觀念,沖出央行私有制下的西方現代資本主義市場經濟“貨幣理論體系”束縛,才能在經濟領域真正站穩腳跟,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昂首前行!  

貨幣客觀本質:不是金、不是銀,不是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不是人們普遍接受的用于支付商品勞務清還債務的物品,就是“現有商品價值對等對應物”。  

紙幣時代的貨幣:就是國家憑統一權力強制賦予其“代表自己所轄范圍內所有現有商品所有權、使用權”公認性的紙片或電子符號。  

國家貨幣發行基礎:不是貴金屬儲備、不是商業票據、不是外國貨幣、不是稅收擔保的國債憑證,就是“國家現有商品基礎上的國家統一權力”。或者說就是“強制產生紙幣公認性的國家統一權力”。即,規定“人民幣是我國的法定貨幣,以人民幣支付我國境內一切公私債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的現行法律。紙幣是“民賦權成國,國憑權定法”的法幣。  

紙幣發行不是央行“負債發行”,是國家“創生發行”。 新增的紙幣就是應由國有民享的對等對應社會新增財富所有權、使用權的符號載體。  

我們中國是社會主義公有制,貨幣發行權國有,鑄幣權益民享。紙幣特性合并信息網絡功能使支持新型公有制的技術條件也已經客觀具備。遵從代貨幣商品經濟基本原理“以GDP實際增量預期為基準的社會新增貨幣直接平均發給全體國民(以國家供養孩子、老人方式直給為佳)成為最終消費市場有效需求貨幣,構成資本利潤源,確保貨幣循環”完全超越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模式,確保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自身基礎完善穩固已呈水到渠成之勢。且順理成章,與社會主義國家性質自然匹配。  

我們是以人為本的社會主義國家,經濟活動是使廣大勞動人民生活幸福的手段,為使貨幣循環順暢,社會新增貨幣量國家可在GDP實際增量預期基礎上超發2個百分點。(目前M2投放超GDP實際增量達10-20%)   

根據貨幣是現有商品價值對等對應物客觀本質可知,國家為拉經濟增長故意多發的2個百分點就是長期中物價溫和上漲、實際通脹、人民幣貶值的百分點。國家以此設定基準利率對沖,(即,實際利率實現了“零基礎利率”。)利用現代電子信息網絡技術,通過全國統一的“個人財金終身卡”存款一律入央行。央行負責支付基準利息和有絕對保障的終極兌付。這一“新型貨幣制度”可使國家確保國民存款恒久保值和絕對安全。只要勞動者的勞動在、只要國家的統一權力在,則紙幣財富價值永在。人民幣變成“紙黃金”。這是紙幣時代我們社會主義公有央行相對資本主義私有央行的本質區別和特有優勢。【西方貨幣發行機制和利率機制邏輯上決定了紙幣是貶值貨幣。但是,銀行體系私有,商業銀行可破產、央行不負責終極兌付,個人紙幣財富價值和安全均無確定性保障。】  

紙幣時代,雙權誠實貨幣可無成本無限創生,能夠滿足商品經濟增長(利潤實現)的客觀需求,單權信用貨幣的屬性及逐利方式與國家性質及社會目標相悖。故,中國應廢除商業銀行信用貸款制度,國家貨幣誠實化,進而市場誠實化,使實體企業能夠對盈利及發展有一個真實穩定的預期。自此因每一分人民幣都有了它明確的主人,以貨幣為載體的社會財富(資產)產權高度清晰。最大化根除“產生國有銀行大量壞賬”的邪念滋生源。  

建立“商業銀行向央行以基準利率貸款后向企業再放貸,賺取利差。”的新型金融制度。讓“銀行市場利率”無涉貨幣資產價值決定,只調節“資本貨幣商品”的供求關系,使經濟徹底回歸實物商品價值體系。  

新型貨幣金融制度必連根拔掉“蓄意以單權貨幣任意稀釋或濃縮商品價值方式投機套利”這一現代經濟的毒瘤,使市場機制免遭“惡意貨幣因素”的價格干擾破壞,在資源配置過程中發揮基礎性作用。市場經濟模式雖然因此會表現為失去了周期性的投資擴張帶來的奪目的經濟繁榮與貨幣GDP主義經濟的浮華,但實質上自此:絕危機、去蕭條、入正道。  

總之,新型貨幣金融制度將徹底切斷國內、國外、公有、私有一切商業銀行與國家貨幣發行權的一切聯系。M2變成M1,廢了為惡人的武功,絕了不義者的奢念。使國家和人民擁有了絕對完整的貨幣主權,絕對完整擁有中國財富的支配權、所有權、使用權。  

國家設定商業銀行再貸款利率水平上限,確保銀行與實企在GDP實際增長率內博弈均衡,進而整體長遠確保物價穩定、幣值穩定、實體企業整體上擁有獲利空間,經濟持久健康發展。國家應建立“獨立的國家級資產評估定價體系”,同時可利用對商業銀行免除基準利息或集中基準利息為商業銀行建立專項保險方式為能夠靈活市場、創造更多就業崗位、整體上資金使用效率較高的民營小企業融資便利創造條件。  

央行負責審批商業銀行經營資格,監管商業銀行壞賬與其自有資金比率,促使商業銀行督導企業經營。使金融真正服務于實體經濟。  

   

商業銀行貸款后,央行存款余額就是自動暫時退出貨幣循環、脫離與實物商品價值對等對應關系、國家“新型貨幣金融制度”確保恒久性保值和絕對安全的“休眠人民幣蓄儲池”,其容量無限。它是融入了全球化經濟大潮的中國經濟“可獨立性穩定健康發展”的中流基石。  

一、“休眠人民幣蓄儲池”可使中國多年積聚的房地產和地方政府投資構成的泡沫經濟整體上一次性“特降”軟著陸。可使中國政府即時整體封存“銀行信用貨幣在整體經濟中層次、位置的錯配”的表現形式——“巨額爛賬”這一始終置于中國人民頭上的“特質炸彈”,并通過“M2變成M1”貨幣制度變革生成的“支撐現有經濟規模的貨幣量的不可收縮性”一舉拆除其“引信”。因為在現行貨幣金融體制下,一旦發生“股份銀行”惡意“收縮信用”引致“欠賬企業會計破產,資不抵債一個個倒下去”。雖然中國實體經濟基礎面依舊,“還是那么多餡”,但是其表現為貨幣金融領域核裂變。“壞賬外顯加蕭條”必然會擊穿國人內心的道德承受底線,社會、政治領域有可能暴發空前的大動蕩。即便趁亂“肢解中國”為假,對中國的整體打擊程度也將是無法估量的。  

二、由于“新型貨幣金融制度國家確保幣值,人民幣變成紙黃金”能使富人和普通民眾對未來生存擁有同樣明晰的、與貨幣財富量差脫鉤的大體相同的信心。治國不怕富人富,就怕窮人窮,但在金屬貨幣時代貨幣總量不足使社會貨幣資本化;紙幣時代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中的休眠貨幣(過剩資本)在逐利欲望和紙幣持續貶值雙重作用下“不休眠”而使社會貨幣資本化,以貨幣為載體的社會財富分配屬零和博弈。所以,貧富間是此消彼長的串連關系,個體占有貨幣量定貧富、關生死。請注意!紙幣時代“新型貨幣發行制度確保了幣值的休眠人民幣蓄儲池”可讓市場多余貨幣“真休眠”,徹底改變“社會貨幣資本化”,消除成本推動型通脹根源。讓穩定的消費函數值確保最終消費商品市場價格恒久性穩定,進而可將窮富間此消彼長的串連關系“質變”為各自增長的并連關系,個體占有貨幣量定名義貧富,但不關民眾正常性物質享受水平。貨幣商品市場經濟,資本者關心利潤和幣值穩定,勞動者關心收入和物價平穩,而“休眠人民幣蓄儲池”自身恰恰就是物價和幣值穩定的最大客觀保障。民眾不可能沒有私心,所謂圣人治天下在于“合大家之私而成為公”。休眠人民幣蓄儲池雖不能直接合大家之私而成為公,但能直接使“大家之私不相損、不損公”。  

三、由于“新型貨幣金融制度國家確保幣值,人民幣變成紙黃金”使休眠人民幣蓄儲池能給中國的過剩資本一個不同于“整體上最終注定在泡沫破裂中價值蒸發的美國虛擬金融市場”的、能與實體經濟健康發展共同富裕社會目標相容的、恒久安全保值的棲身地。同時結合確保資本利潤源永不竭的新型貨幣循環模式,能夠最大化消除國內擁有過剩資本的社會強勢階層投資惡攪實體經濟、力推土地資本化和虛擬衍生經濟、過濾掣肘國家富民強國經濟政策的原始動機。伏華夏撒旦真魂。  

四、“休眠人民幣蓄儲池”合并新型貨幣循環模式可使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率先擺脫將人類引向絕路的“主動刺激無度消費”制度魔咒。消除面對不可再生能源日趨枯竭“節儉非美德”、面對產能過剩“老齡化社會擔憂”這些“現代荒唐”之源。使投資與消費自動整體性平衡,最大化穩定消費函數和貨幣需求函數,使動態經濟達靜態般均衡,確保經濟循環自洽完美。   

五、“休眠人民幣蓄儲池”蓄儲的是政府調動國家資源支配社會財富的能力,是直接有效調控中國經濟的“總平衡閥”。是政府擁有“使用權”可自由支配且永不枯竭的“活錢”,徹底擺脫紙幣時代本不應有的“缺乏資金、外資依賴”。進而可消除“國家繁榮過后就要走向滅亡”歷史周期律的外因之源(北宋至明中期500年間中國實為紙幣時代,但因技術手段的時代局限總量無法統計控制,合并財政開支膨脹稅收不敷使用當局超額濫發而致紙幣貶值經濟混亂社會崩潰,北宋、南宋、金、元及“國民政府”皆然。廢紙幣后,明王朝又因崇禎惜金“鎮庫金積年不用者三千七百萬錠,錠皆五百(十)兩”導致軍隊缺餉嚴重魏忠賢行“縱兵搶掠財政”而亡;大清天朝康乾鑄基物產豐溢,剩茶余瓷納囤天下白銀,虛財招實禍而亡)。【這是美國現代貨幣制度的精要。國債是表象,經濟全球化是其貶值緩沖場。】  

 六、“休眠人民幣蓄儲池”可使社會主義中國不做西方資本主義社會“國家用取之于全民的稅收向銀行家付利息借法幣辦國事”這一紙幣時代“天底下地球上最大的荒唐事”。鑄——貨幣商品社會真民主的真基礎。   

從理論邏輯上講:有“新型貨幣循環模式保利潤與收入、休眠人民幣蓄儲池保幣值與物價”這兩個基礎性經濟制度的反制與調和,市場經濟模式會自動促進經濟健康發展并保持與社會主義性質的統一。“政府活錢隨機調經濟;增發紙幣價值稀釋轉移終極手段兜底保公平”屬“戰略儲備性”制度安排。但因存在技術換代、消費升級、國際價格干擾等外生經濟變動因素,當最終需求貨幣總量減少市場疲軟時,國家便可將活錢用于國家大型建設、公共需求支出;央行可用“個人財金終身卡”為質押,利用活錢為個人提供“基息零利”耐用消費品貸款。進而穩定市場價格水平,確保企業獲取顯性貨幣利潤,使經濟整體平穩運轉的基礎牢靠。并順利跨過個人消費升級這個經濟發展的結構性坎阻。  

總之,現在是紙幣時代,社會主義公有制國家的政府千萬不要被金屬貨幣時代貨幣觀念及個體視角負債觀念羈絆束縛和財富觀誘導“入戲”,你是國家體、你有發行權、貨幣對你不是財富是手段。國家絕內債,央行余款國家大膽用,視情況可考慮以活錢置換縮小稅收的規模范圍,相應縮減行政支出。盡管目前地方政府已經被“現行貨幣金融制度”債務鏈套住,但是中國政府只要握有貨幣發行權、正用紙幣便可迅速解困,雖與美國對美元紙幣債務“技術型弊利轉換”目的、效用不同,但基本原理相同。  

   

另一種思路下的——選擇與決斷,或曰智慧。  

基于在金錢無祖國的國際金融寡頭主導、發達國家貨幣隨金融商品的膨脹高速增長的全球化經濟現實環境中,單個國家經濟體長期調控貨幣增長與實物增長保持一致“難度大”的客觀性。如果僅就“貨幣經濟國家整體視角”,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完全可務實順勢反用資本主義市場經濟“貨幣GDP主義”運作方式的“簡捷性”——社會主義的特質是“人本”,總目標是“確保群體中的人永久和諧幸福生存”而“恒久由即時構成”。因為即時的人民滿意度和市場價格水平都取決于構成最終消費市場有效需求貨幣量的廣大民眾可支出貨幣。所以只要國內貧富差距、國際貿易順差超過既定限度就相應增加國民平均發錢的量,簡捷有效。在國際上匯率暗戰基本失蹤,只管掙錢的外國資本家們如果想掙“人民幣這種錢”只管掙;在國內群體事件基本失蹤,擁有永久性經濟順暢發展、社會和諧安寧。而所有副作用相互傳導匯集凝聚到一起,也就是休眠人民幣“蓄水池”水位線有點上升,但因水池容量“無限大”,上升又質同于不動、歸零。【這是成在此,敗在資本主義私有銀行體系實質荒唐自我逐利行為的美國現代金融模式精要。寓:有鼠母通十鼠糧穴于一,鼠皆感十足而絕竊人鼠相安,盡道。然鼠母復奇技縱性,水浸穴糧脹其量而致窩堵田裂,人怒。】    

如此,盡管表現為與“人民幣紙黃金體系”相悖,但其實質上將通過國際市場上的“劣幣逐良幣,良幣就是世界儲藏貨幣”機理,迫使國家間進行基于“現有實物商品產出量”的“比拼國家道德信譽”的人類社會良性競爭,中國人的勤勞質樸與善良必然使“人民幣紙黃金體系”光耀五洲。  

以上是:紙幣時代社會主義中國在國內的正用貨幣法。  

   

當代是經濟全球化的時代,這是人類自身應對自然能力進步發展的必然結果。以國家利己視角,不管喜不喜歡它,都必須面對它。  

但是,相異于金屬貨幣時代起步的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紙幣時代“劉易斯拐點”是偽命題。中國發展商品經濟伊始就已經自然跨越了“資本原始積累階段”。所以國際經濟合作引外企主旨在技術或互惠,不在資金。市場經濟本質是資本追求最大化顯性貨幣利潤動機主導的商品交換,以中國人口地域規模,商品交換量巨大、資本獲利空間巨大。這本是中國改革開放施行市場經濟的優勢,但是,只因“陳腐的金屬貨幣時代的貨幣觀念”反而成了劣勢。自有資源、經濟主權“規模巨大的”與外國紙幣的進入同比流失、受損。明幣質、回頭看“因資金短缺引外資、為保利潤源壓低匯率掙外幣,為增加國家實力無限攢美元”是中國經濟最大失誤,是中國實現現代化付出的最大一筆學費或代價。并衍生出實質荒謬的“美元外儲保值和人民幣匯率之爭”現實國際化經濟難題、糾紛。   

關于2萬億美元外儲問題。  

黃金和美元都是世界性貨幣,但它們只是“貨幣”(包括歐元、日元),它變成真實財富是以“你需要時有真實商品存在”為條件。不要被業已存在的、來之不易(實為國民福利負債置換的對外債權)的2萬多億美元外儲(及600噸黃金)鎖住手腳自動被囚。美國今天的、明天的財富在哪里?武器?中國對武器產生需求正因為武器在美國手里。高科技?美國已明確表態向中國技術出口限于保持30年差距的二代技術。“中國美元”對應的美國真實商品被限定于:轉基因有毒型大豆、壟斷價格且暗含風險的軟件、削弱國防制造業實力的大飛機、排擠中醫的西醫產品,而這些皆與大中國長遠基本利益相悖。美元是世界幣可以用來買其他國家的東西,但是物以類聚,資本主義國家成一體,中國這個“異類大塊頭”你換美元出口(煤炭、稀土)他們聯手把價錢壓低,你花美元進口(石油、礦石)他們就合伙把價錢哄高。這就是美國主導的“公平、中性”的全球化市場經濟中的“中國美元世界幣”所現實面對的“市場機制、價值規律”。  

現代國際社會秩序的根基依然是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和平時期表現為貨幣經濟博弈,而博弈勝敗的關鍵是“知道并銘記:己與彼的行為邏輯”。西方人終極目標是“天國永生”,其俗世正義文明準則“自由主義”的基礎是:西方力霸為尊的個人英雄主義傳統和移用于人類社會的自由競爭適者生存動物進化理論。美國沒有甚至難以理解“人之厚德”,對“王道之盛”亦生無名恐懼。升值協議貨幣互換的套期保值不出意外必是“城下之盟的掉期”,現階段的國家儲備海外金融投資整體看屬“省吃儉用攢本錢去賭王家里抽老千”。中國“持中守正”但勿太厚道,三思:恐無求有將愈陷愈深,視有為無則絕損制無。面對已經認清的“窮”騙子,暫把無法兌現的借據收好,釋然超然,擇機買資源、技術、黃金、回購股權。相信自在的人類正義之規定“出來混終歸要還”,放寬心態,去做自己該做的事:  

首先向美國講清:美元應以“遵從貨幣是現有商品價值對等對應物客觀本質,在廢除銀行信用貨幣發行制度同時按美元體系下,即美國國內GDP增量和以美元計價結算國際貿易增量之合為準則,嚴格控制雙權美元貨幣年度發行量。美國正當獲取具有客觀額度的世界幣鑄幣稅收益。保證準世界幣美元與世界實體經濟發展保持匹配,世界幣誠實化。”方式消除所謂的“特里芬兩難”,真正履行其世界貨幣職責。  

若利欲熏心而正言逆耳,不聽。那就先按古圣人老子說的辦,順自然。  

但此后,中國國家儲備應以黃金為主,輔以美元或他國紙幣以即時兌現性為旨。因為盡管黃金與美元比價變化實質上不能反映美元相對實物商品的幣值變化,但世界黃金自然增長率1.3%,世界GDP平均增長率5%左右,雙權紙幣世界平均增長率15%以上,受貨幣是現有商品價值對等對應物本質決定:黃金年度實際升值率3%,紙幣年度實際貶值率10%以上,以紙幣價值衡量,儲備黃金實際利潤率在13%以上。人類黃金總量僅16萬噸左右(各國官方儲備總量32700噸,美聯儲占8000噸)與現在60萬億美元世界GDP總額比價應為每盎司11600美元,這是上帝定價。故,以中國的美元儲備規模吞吐黃金是反制美元霸權的利器、是鉗制國際金融集團的穿鼻繩。但在不可能逆轉的紙幣時代,以中國的經濟規模及遠景看黃金貨幣屬心理學范疇,儲備增至相應程度即可。基于鴉片戰爭及次貸教訓和貨幣是“現有”商品價值對等對應物本質客觀決定:持續存在的實物商品和正常的國際秩序是國家儲備的真基礎。國家儲備整體規模應與國家綜合實力增長幅度成反比。【這是明幣質的“里根經濟學”的精要,減稅、赤字是表象。同理,明幣質的歐盟在歐元誕生后,區內的外匯貯備美元隨即縮減70%】  

紙幣時代,國家間的金融交易活動是國家財富被轉移的最主要形式,國家儲備紙幣外匯數量與受制于人程度成正比。美元紙幣就是貶值貨幣,不然它不需要霸權。故,國際貿易老掉牙的互通有無是本分,貿易平衡是宗旨,中國不能再無額度控制式強制結匯。央行應履行好維護國家金融安全之要職,并負責統一協調國家現實經濟發展和長遠整體性布局。  

關于人民幣匯率問題。  

紙幣時代,匯率之爭是主權國家間以物質商品價值為基礎、以紙幣幣值稀釋與反稀釋為核心、表現為“貨幣商品”供求關系中壟斷與反壟斷能力的博弈。實質上是對國際社會現有或明天的物質財富歸屬權份額之爭。  

中國應遵從貨幣客觀本質重塑人民幣,在獨立確保國家糧食、能源能夠自足底線的基礎上,憑靠國家規模龐大的真實財富生產實力,主動跳出美國人劃定的“上吊、喝藥、用刀的韓信式”國際金融規則博弈圈、WTO圈去為人類找回世界貨幣之錨。因為即便不考慮外貿盈余外儲紙幣被價值稀釋危險和主動補貼出口的損失,僅就無錨的“浮動匯率制度”實質上是“強勢國之為強勢國”的重要經濟倚仗、是他與人交易時手中伸縮由己的價值標桿,弱勢國的真實商品交易規模越大受其盤剝量就越大,大而無形。  

當代開放經濟體如無外部金融因素惡意干擾,現行貨幣循環模式盡管長期中必然釀成經濟危機,但在短期中國家調控經濟:固定匯率財政政策有效,浮動匯率貨幣政策有效。而開放的中國經濟因自身規模和非經濟因素實質上難以擺脫外部金融因素惡意干擾,合并現行的“聯系匯率制度”致使兩種政策短期中也均難有效——貨幣被動發行總量失控,進而國家宏觀經濟決策受制于人、國內資產整體定價權和大宗商品定價受制于人,外匯儲備價值大小由人。對外貿易因匯率吃虧卻又因匯率不占明理。  

匯率,涉及“你、我、買、賣、錢、物”六個相互關聯概念,因主體目的和實力不同,不同組合產生不同結果,相同組合也會產生不同結果。如同過秤去皮,容易算擰帳。可以形左實右,容易出讒言。  

國內目前有兩種貌似合理(或說層次性合理)的匯率觀點:  

主張升值:以為人民幣升值了就變得更加富有。首先,美國沒有、也不會愿意讓你用同樣金額的人民幣從美國或國際市場進口到更多實物商品,況且中國自身還困于嚴重的內需不足。其次,實際上央行擁有的2.4萬億美元外匯并不完全屬于中國的凈儲蓄,外資在華資產07年已達2.11萬億美元。雖然累計的1萬億美元投資是不需要“還”的,但相應16萬億新增人民幣合并外資多年獲取的人民幣利潤貨幣的“雙權”屬于外國人,熱錢量基數巨大,而中國雙權貨幣(M1)總計22萬億。同樣中國的2.4萬億是雙權美元(盡管大部分使用權已被鎖,所有權用次貸鎖死近4千億)而美國雙權貨幣M1總量07年統計為1.4萬美元,他能不琢磨?“無實物可賣的買者要求賣者提高價格”其意必不在實物商品而在貨幣商品。中國在現行貨幣金融制度下,如果按美國要求人民幣升值40%,生成3萬億美元債務均是邏輯認可狀態。其甚至是圖謀——讓人民幣先升值后貶值,先吐后吞,一個回合由債務人變成“超級債權人”進而窺視中國整個金融系統的直接控制權。【真實的災難來自邏輯成立的危險。】  

希望貶值:先不議現行貨幣循環模式下國內房地產業希望貶值的動因和即便是人民幣貶值想在國內花掉外貿盈余美元,由于必須轉換成人民幣而這些人民幣對應的財富已被轉移到了國外,是不是只會造成惡性通脹。僅就那種認為中國經濟外貿依存度達60%,因生產結構轉向、工人失業問題,短時間內很難轉身,為保就業不惜退稅促出口,為保出口而主張的貶值論,似乎邏輯合理、理由充分。但是匯率錯位下的中國對外貿易簡單說就是:低價出口、高價進口,從國家民族整體視角看:中國人沒有靠貿易換取生活資料!我們是在拿著西方人1/30的工資、滯封著科技獨立創新、消耗自己的不可再生資源、破壞自己國家生態壓價供給西方人生活資料,賺取美元白條!極端講:停止出口中國人照樣生活;讓出口工廠失業工人呆在家里國家照發人民幣工資,都是在減少國家損失,增加民族后勁,造福子孫。經濟政治全球化是人類發展總潮流,但今日的世界經濟潮流中國逆之求生、順之趨亡。紙幣時代中國經濟應該、也具備客觀條件以“逆變國內經濟貨幣循環模式”形式暫且度勢轉身。【中國毅然轉身日,美國哭喊學乖時】  

人民幣匯率問題直接來源表現為外貿順差太多。而順差較多是因內需不足導致的國內資本利潤源萎縮導致的物質產品外溢。而內需不足的原因就是:最廣大的勞動人民擁有的人民幣總額占人民幣總量的比例太低。  

綜上所述,中國現實具體唯一可行的匯率策略應是:按住現有匯率趨升但不動,逆變貨幣循環模式,給全體人民人民幣,通過控制下放貨幣使用權速度方式主動實施“調控式良性通脹”,以內需增長消化過剩產能、自動優化產業結構,增加進口、平衡貿易、削減過度外儲,直至匯率誠實化。也就是說:匯率過去是怎么弄低的,現在對內叫“反哺或還債”對外叫“返還或輸出通脹”再沿原路弄起來。這是他人無理、無法干預的國家經濟主權行為,但其過程中反鎖國際熱錢,變被動為主動,最大化減少中國的損失。否則,在“現行貨幣循環模式”下,一旦人民幣升值后熱錢套利撤離,置換出的天量人民幣過剩資本將使中國經濟即便不被外強反身絞殺,“最優”也必然是陷入長期滯漲,或是急速放大虛擬經濟泡沫。待危機與蕭條。   

當代中美兩大主權經濟構成了全球化經濟框架,市場化的現代經濟乃至世界和平客觀需要統一的誠實世界紙幣。不明幣質,中國將繼續遭受契約性盤剝。明幣質,中美將在金融領域正面博弈。弈局是紙幣發行和匯率。  

紙幣時代,人民幣匯率最終總原則應是:  

果斷甩開因數量額度及增速具自然極限的黃金為錨制度構想。黃金為錨錨繩長度固定,商品之水上漲則漫船鬧危機。且因總量分布差額巨大和美元霸權對黃金貨幣職能的蓄意囚禁,客觀上不現實。  

果斷甩開超主權貨幣SDR構想,因為其它根基性因素不變,現階段超主權貨幣SDR最優也只能、也必然是“穿制服的今日美元”。  

果斷甩開完全脫離了實物商品價值體系,數量額度和價格(利率)人為隨機操控的“貨幣商品”銀行間外匯市場供求關系決定匯率機制。【美元紙幣憑世界儲備貨幣優勢在供求關系中居自然壟斷地位,美國持有外國資產與外國持有的美國資產回報率1952—1973年相差0.26個百分點1973—2004年放大到3.32個百分點。且,美國M1在07年統計1.4萬億,而僅商行共持有200多萬億的金融資產;現在利率是0—0.25%,而81年曾達21.5%。依此,“美元貨幣商品”供給的“流量、流速、落差”別人根本無基可循,“渴死、淹死”全由美國人;依此,美元價值標簽“美元指數”在“以美聯儲為共主的一籃子貨幣體系”內部,完全可以人為的調定。】  

盡管美元流動性收放現實中確實如反陰謀論者所述,表現為是一種調控經濟的被動的收放。但實質上,在現行國際貨幣金融制度、體系之內:稍具規模的主權經濟體不管是多么智慧的上兵伐謀貨幣政策、金融戰略布局、投資機遇技巧,均宛如諸葛亮“走出去”在戴紅外鏡的現代人地盤上摸黑排兵布陣設機關,對深明貨幣客觀本質的美聯儲的主人而言均是徒增笑料耳。因為,紙幣時代經濟全球化使一籃子貨幣共主擁有“只要主觀上認為必要,談笑間讓你的貨幣財富灰飛煙滅”的客觀實力和手段。  

中國必須固守實物商品價值體系,堅定的永遠以“現實存在的物質商品即時價格”為錨,就認準“鴨蛋不換雞蛋”這一質樸的道理,換粥數米,視水為無。堅持以“國際大宗原料即時價格和主要貿易國居民基本生活消費品即時價格為參數的權重相加值,與國內對應數據值產生的真實比價”為基準,獨立采集數據,自主設定“趨近長期中自然匯率路徑”的短缺固定、長期浮動的“擇期調整固定匯率”之基本原則,兼顧其它。可施行此匯率機制下與貿易伙伴國央行平等對換額度下的自由兌換和對外貿易人民幣計價結算。你鬧騰你的,我干我的,你有千條金融妙計,我守價值之根。告訴世界:這就是中國經濟領域擂打不動的底線。使人心明,去其奢念。這是符合人類正義的國家最大經濟利益,這是和平時期最大的國家主權。這是在為人類“紙幣時代公平經濟”大廈放穩第一塊基石。  

上述樸實、保守型匯率制度與“自由浮動、自由兌換”的世界潮流顯得格格不入,但這是因為與貨幣體系“共主”的美元、英鎊、歐元、日元一籃子貨幣內部匯率博弈不同,是中國所“特有”的國際地位客觀決定的,它緣于美國【“擁有全球貨幣結算系統控制權而欲租用超級武力保證永造世界幣永享金權至尊的猶太人”與“因無全球貨幣結算系統控制權而欲憑靠超級武力保證永借世界幣永享不勞而獲的美利堅”歪妙聯合體】對中國經濟融入其主導的世界經濟的真實心態與中國所求的“公平正義”格格不入。盡管現實表現為美國對“中國具有的挑戰其霸權地位的整體客觀潛力”的防范,但究其源:是神本與人本的分野。在人類哲學意識形態領域沒有終極統一,即,西方的“上帝”與老子的“常道”未合一之前,“異教徒國度、非白人世界、民族人口龐大”的中國即便全盤西化:政治領域不存在主義之爭、經濟領域完全開放真心依附,都不能真融入。因為即便不看歷史上的持強凌辱和現實中的包圍施壓,只看未來——雖然05年美、英、法共濟會旨在用核戰、生物戰將華人總人口降至7億以下的第三次世界大戰《盎格魯·撒克遜計劃》傳聞無法證實,但“費爾蒙特飯店會議”已然暗示,奧巴馬已然直言“如果中國也要達到美國或澳大利亞的生活水平那將是全人類的災難,地球根本承受不了”。這是英美利益共同體比“反對共產主義”的自由主義政治理念和“損毀俄歐聯盟”地緣戰略思維更基礎的“神、種、族”潛意識思維(統馭萬物不是異教徒的事、有色人種是白人的負擔)西方以人權指責中國計劃生育而蓋茨提出用疫苗減少第三世界人口增長,自由包裹著金權與神諭,西方的人權民主與中國的厚德王道“形同質異”。這一判斷不是唯心是唯實、不是極端是尋根。知其白、守其黑,這是當代中國不管做為政治基礎還是手段的“經濟改革”所需最大視角、最基礎層面的實事求是。他國經驗、互生表象、交往直感、雙贏愿望均駁斥這一層面的“求是”,但理性告知——現階段的“公平”及“G2”理念客觀基礎是:中國的自然資源還沒有耗凈,廉價汗水還能向美提供廉價商品,直取中國的“美元外匯占款貨幣發行制度”還在,進而還需要通過中國出口經濟規模巨大的生產需求拉抬國際原料市場價格保持美元強勢、穩固美元霸權。  

直面現實,“民主政治、市場經濟、科學技術是現代化社會三要素”已被致力實現現代化的中國認同,但“非經濟因素”迫使與“個人本位”這一西式民主政治基礎相斥的“共同體為本位”支撐的“獨立自主”依舊是當代中國生存的主根。故,中國經濟基礎領域自然資源必須整體計劃利用,貨幣發行必須完整獨立。盡管中國期望通過匯率自由浮動、人民幣自由兌換而自由平等的利用國際市場原料,但同期盼真正平等的超國界人權一樣,客觀上不現實。中國的匯率政策制定無參照、無借鑒、無機巧。中國必須堅持用規模巨大的實物商品一律平等的與各國進行等價交換,倚仗“持中守正重誠信”這一普眾的人類正義逐漸使人民幣獲得超國界的公認性。以營建“公正人民幣匯率體系”主動終止“全球產業鏈底層各國‘爭相獻血’強壯頂層美元霸權的惡性循環”方式反制、脫離霸權美元體系,促使誠實統一的世界紙幣體系早日誕生。其過程必然相伴外部壓力,但心里要清楚:承受的壓力與國家民族避免的損失成正比,堅持就是勝利!這是正在頂壓美國霸權的七寸,是正在一步一步接近“紙幣時代人類公平經濟”的拐點,這是中國“特有”的歷史使命——中國是人類的正義之都、希望之鄉。  

180年前李斯特說:“美國人終于認識了一個真理,作為一個大國絕不能只求眼前的物質利益和享受,文化的力量比單純的物質財富更重要,一個國家如果認為自己在世界上強大的各國中有資格占一席之地,那么遇到任何犧牲時都不可退縮,只有這樣才能為自己守住資產。”而今天的美國憑靠軍事實力和國際結算體系“兜底確保”美元與世界能源掛鉤和全世界流通,并打壓他國貨幣:策制歐洲動蕩使歐元不穩、捏拿日本控制日元、蒙騙中國綁架人民幣,在國際貨幣金融垂直分配體系上無度獲取的霸權利益。美國之外所有國家的人們都期盼能有公正的超主權貨幣(SDR),但現實國際社會真正能夠超越國家主權的東西除了霸權就只有人類客觀正義【限制過度自由拒斥絕對平等,使“個體追求利己向上的自由”與“群體生存方式需求的平等”這一人類內生基本矛盾處于均衡和諧狀態,是確保整個人類自身存在的根本保障和發展進步的基礎動力。是人類客觀正義的核心點。(另文《哲政經通論》之哲學篇詳論唯物唯心、一元二元及二元、辨證、中庸認識論思維成因及其與人類客觀正義的關系)】正義絕不是當代弱者的吶喊,而是在彰顯人類真正理性。“真正的人類理性與正義”在幫助資產階級終止了西方神權君權的“專制型過度自由”后,08危機已促使其站在了躲在“真正民主自由”背后資本主義觀念的“金權型過度自由”的對立面【中國人稱之為惡,馬克思否認之為人性的資產階級法權觀念實質是商品社會通過貨幣:人類個體或放大體種族、國家放任自由,謀求獲取突破“群體公平正義限度”(另文《哲政經通論》之政治篇詳論)的最大化生存安全確定性及現實物質享受和超越其他個體或放大體種族、國家后產生的精神快慰和滿足的行為意識】。霸權與正義相對而顯現存在。悠遠的人類歷史中絕對拒斥正義的霸權總是彈指一揮間,既然霸權者時刻擔心失去霸權,那么正義者就不能總是認為正義可望不可及。今天美國“軟實力外交”實質上就是在向正義讓步。中國應堅持秉承傳統、伸張正義,對美哲政俯視之、經濟平視之、科工仰視奮進。因為經濟全球化、信息互聯化使人類總群體、全球社會已日趨成型、核武時代地緣對國家存亡的作用在縮減,人類客觀正義相應得以擴張,亞歐如歸一于正,則美元霸權必臣服于人類正義。正如歐元的存在可使歐洲遠離內部戰爭沖突一樣,“誠實統一的世界紙幣誕生”是人類真正實現持久和平的真正基石。雖然這是與現實存在距離易招感性的現實主義者奚落嘲諷的理性預案,但只要是基因生物武器繞不過核武器,這就是“核武與紙幣”聯合強制“不確信存在天國又逃不出地球”的群生人類必須選擇的終極之路!  

另外,如果自然生成人民幣國際鑄幣稅原則性返還,否則就變成了自己所一直反對的東西。真正之人類:自勝者強、澤眾者王、正大者光明。  

以上是:紙幣時代主權獨立的中國在世界范圍內的正用貨幣法。   

   

最后,世界是人的世界、社會是人的社會,經濟是人的經濟,貨幣是人的貨幣。人性相通、趨同。人與人的關系比經濟關系更原始、更基本。  

人類“利己”屬性是動物性原始趨利避害本能以及人類特有理性基于趨利避害本能產生的高級行為意識,客觀自在。是市場經濟模式理論的人性根基,現實中人類個體表現出的“追求幸福、自由、對自有企業經營的關切”是佐證,與之相應是“清晰產權”、是“私有制”。  

人類“利他、利群”屬性是進化形成的良知本能以及人類特有理性基于良知本能產生的高級行為意識,客觀自在。是計劃經濟模式理論的人性根基,現實中人類個體表現出的“舍己為人、追求公平正義、克己奉公盡職責”是佐證,與之相應是“社會責任”、是“公有制”。  

趨利避害本能是人類個體行為意識的原始性基礎,故“利己”皆為主動。“主動”的基礎是自由,“利己”依“自由”而存在。  

良知本能是“群體結構”存在的基礎,進而是以群體方式生存的人類個體存在的基礎。故,是人類正義的核心基礎。趨利避害利己本能與利他利群良知本能“相斥共存”于個體意識中,構成“善惡兼有的客觀人性”,所以個體做出“利他、利群”行為有主動、被動兩種形式。  

主動利他利群因“教育感化彰顯理性、群體氛圍誘發良知而生的克己自律戰勝趨利避害本能的狀態下獲取的與利他利群統一的自由”生成。這是人類進化總方向。但客觀存在戰敗狀態。故,無客觀確定性。  

被動利他利群因“良知理性先行預設確保群體正義的個體行為底線,定制‘損失大于所得、直至剝奪生命’的制度法律限制個體趨利避害行為的放任自由”而強制其行為利他利群。故,具客觀確定性。但存在合成荒謬狀態(資本主義制度下的經濟金融危機、社會主義制度下的貧富分化)。  

社會主義為求“社會公正這一群體結構存在的基礎”的客觀確定性,制定“以貨幣為基礎要素的新型公有制法律”可宏觀強制利己的理性經濟人的整體行為結果被動與社會公正相統一。根除合成荒謬。  

但在微觀層面,建立“使政府公務員和國企管理者被動以利他利群意識對社會管理、企業經營有較高關切度”的制度,是保證高級計劃經濟穩定發展的基礎性必要條件。  

新制度的基礎框架就是:以居民身份證為載體建立不問財產來源對個人保密的全國統一的人民幣體系下的“個人財金終身卡制度”,確保所有謀公職者在國家層面“被動無私”而奉公【古圣先賢治國不具備的客觀條件】但相應:其正當性最大私利(財富安全、晚年幸福)獲取國家級終極保障。  

監督權力的現代民主、誘導以利群置換利己(獎勵、競賽)方式和主動奉公均應是——在此基礎上的求最優。  

之所以“跑題”說這些,是因為“走社會主義道路”客觀上依然是中國基礎穩固的國家意志,美元霸權的本質輪廓及對中國的經濟侵略、與外強合流的既得利益者對富民強國的損毀、只要變一種分配方式中國就能實現共同富裕”國人都清楚,關鍵是沒有化解危險、解決問題、翻轉困局切實方法,或說是黨中央與最廣大民眾的齊心合力之手沒有保器除鼠的藝技勁道,或說是今日中國基于“利他、利群、求至善”的傳統正義觀,面對現實中“利己”的強勢的集團沒有以非動亂革命方式迅速破局的切入點。  

外強環視——中國不能自亂,革命輪回——依然面對利己。  

務實面對現實,如果我們把:迅速實現“窮人都得錢、國內物質財富國人公平分享;富人不賣國、國家貨幣財富不外流”做為“富民強國目標”的現實具體內容。那么——施行“以居民身份證為載體建立不問財產來源對個人保密的全國統一的人民幣體系下的個人財金終身卡制度;國家增發貨幣對等對沖掉銀行信用貨幣,合并國企稅后利潤儲蓄貨幣直接通過個人財金終身卡分給全體國民;新型貨幣發行、循環制度下央行確保幣值恒久穩定的休眠人民幣蓄儲池制度”貨幣政策改革之綜合舉措,就是中國以非動亂革命方式迅速翻轉困局切實可行的破局切入點。  

相對“富民”而言,此舉立竿見影,并以放量內需方式自動大幅減少中國真實物質財富的流失;相對“強國”而言“政治團結統一、經濟自主強大、科技創新領先”是外強無法干涉、中國和平富民強國的三要素。政經交融,但作為基礎的經濟現實是——“己之財勝國之運”的社會強勢利益階層為了斂于中國之財的安全藏富于美國、受制于美國,第五縱隊后備役客觀基礎(裸官)不斷壯大。而此舉,加寄人籬下的感受、加祖墳血緣親情鄉戀、加內心深處正義與良知的招呼、加勤勞國人實際上超出美國創造真實物質商品的實力、加國家立法和中國政府道德信譽保證的不問財產來源的存款安全和幣值保障,反襯美元8%的貶值速率(自02 年到09 年美元已經貶值41%)。定能留住極其少數主動賣國者之外的國內富人心,大幅減少中國以貨幣形式的財富流失。要清醒:嚇人也提氣的“秋后算賬”的前提是“秋后有糧”。總之,就是果斷主動用經濟制度迅速終止中美間損己利人、政經相纏、不斷加劇的惡性循環,消除當代國家民族的這一超級隱患。并反向不斷加強國家民族的凝聚力和國家整體性經濟金融實力。中國的“道統、法統”均容不得“取之無道、非法所得”的“暴富”,但它又強勢存在,并在急切以“與中國時、勢不宜”的西方國家社會制度為樣本,尋求己有財富的安全和自己正當的社會位置。這是漸進經濟改革沉淀積聚的紛繁的現實社會矛盾之核。中國如不能主動務實設法化解這一矛盾,則是被動等待自生或外擲的星火引燃燎原之勢的動亂。這一矛盾的存在、激化乃至國破最符合外強即時和遠期利益。【億萬年進化生存歷程鑄就的民族血脈十年、百年割不斷!相信亡國屠族之狀即便漢奸買辦眼不流淚,心也流血。】維護保持國家穩定并主動消除化解掉這一核心基礎矛盾——“團結左中右,重塑中國魂”是中國和平強國富民最為關鍵的第一步。品一品:目的高于手段。品一品:實事求是、與時具進、科學發展。  

再深一層,如果說資本主義因“技術進步快速、產生了無比巨大的生產力、制造了驚人的經濟效率、組建了龐大的物質生產體系”而優于歷史上一切其他制度的原因是“資本主義徹底解放了思想,解放了手腳,也解放了一切資源,無禁忌無極限、不斷進取。”那么這個“原因的原因”則是:1929年之前散落于世界各處的金銀總量和2008年之前美聯儲印發的雙權美元紙幣總量給了逐利者提供了兩次放任自由的空間。但是,紙幣時代“支撐空間”的美聯儲貨幣金融家在資本主義觀念作用下也加入到“放任自由之列”而使“空間垮塌”,爆發了世界性經濟危機。中國要想利用商品市場經濟模式實現社會主義經濟大發展,就必須構筑紙幣時代“休眠人民幣蓄儲池”,確保“社會主義的最大化經濟自由者”所獲利潤貨幣的安全和保值。而人類經濟要想得到“永不垮塌逐利空間”唯一的出路就是將“社會主義觀念為外殼的新型紙幣發行制度、新型貨幣循環模式、休眠貨幣蓄儲池模式”放大至全世界。這是“紙幣”對人類現代商品“經濟”的客觀規定。  

再再深一層,現實人類社會,不同哲學(神學)信仰、不同政治見解的人共同生活在相同的現代經濟之中,共同“撈錢”。經濟融合順暢則政治、哲學領域矛盾潛伏緩和,表現為世界和平。靠人類自身理性、道德升華、科學教育徹底化解各種矛盾是一個人類整體性自然進化的緩慢過程。而在這一過程中一旦現實經濟領域分錢不公至難以調和,則隨即激活政治矛盾。一旦政治領域矛盾發展至難以調和,則隨即上升至哲學(神學)信仰領域,人類便會失去理性,人同形而異類。“人本王道”的中國則要面對洪水猛獸般根本無法與之溝通回旋的“神本自由”。有天國的上帝給撐腰,寵民們手中的核按鈕都可能按叢林動物的邏輯使用,無極之大的整個宇宙都可能在“嗚呼”與“阿門”聲平靜后失去解覺。【忠誠的信徒不能證偽:上帝是外置人心的思想存在物,人類如果自我滅絕,不是上帝拯救寵民而是寵民殺了上帝,人類的靈與肉均將不復存在。(另文《哲政經通論》之哲學篇詳論)】故,促使現代世界經濟恒久融合順暢是現代人生活幸福的基礎同時也是確保“人類之存在”的基礎。而這一基礎的起點就是——人類正用紙幣。  

總之就是:社會主義中國黨和政府政治團結、強大統一與經濟領域“正用紙幣”良性互激,建立“高級計劃經濟”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本質性理論四主導“公有制、按勞分配、國家調節、自力更生”明晰化、制度化。確保社會公正,勞動者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確保國家經濟安全,戰勝外強的經濟入侵。實現民富、走向國強。“哲政經一體”堅守“核武紙幣時代”人類經濟社會客觀正義,以己正人、垂范世界。  

   

附:新型公有制下高級計劃經濟藍圖概況——中華兒女盡歡顏。  

1、人大制憲控制貨幣發行權,黨和政府依法管貨幣。在經濟宏觀層面高效準確反制市場價值分配,使之整體結果符合國家社會主義性質。國家整體性規劃利用土地、礦產等可窮盡的自然資源,初級收入國有民享。在經濟微觀層面發揮利用市場機制,生產資料貨幣化、商品化,貨幣資本自由主導市場,使之自動合理配置社會資源、提高生產要素效率。以人類厚德王道的正義理性包容并反制自由自利的經濟理性。【剝削三根源去其一】  

2、國家絕對控制國家生存安全及長遠發展戰略性產業、負責制定保護環境、反內耗、反壟斷經濟法規。鼓勵指導真正的黨員、正直人士辦國家或集體所有的公企,踐行鞍鋼憲法;允許所有人辦私企,為“技術或互惠”引外企。以商品市場為平臺,各種企業同一經濟規則公平競爭。以建立“混合式經濟”方式給全體國民以平等的最大化實現自我價值的自由。使同源于客觀人性的利己、利群這兩種社會發展動力——相輔相成。  

3、國家根據經濟總量和勞動力總量設定全國統一規范的“最低工資”和“最高工時”數值,做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的基礎性法律。強力執行確保落實,成為市場不得干預拒絕,必須遵從的底線邊界。避免技術推動生產、交換效率成倍提高條件下,而分散的勞動者因勞動力供給彈性和整體性供給相對過剩而產生“囚徒效應”。確保穩定的社會充分就業。彰顯“以人為本,尊重勞動”這一社會主義的基礎性理念。【剝削三根源去其二】  

4、勞動者就業可基于:求穩定、愛群體、求自由、喜試新等不同的個人愿意,自由與公企、私企進行雙向選擇。黨負責工會組織工作,工人擁有罷工自由。以勞方罷工權力促使資方逐利自律——制度抑惡。  

5、國家新增貨幣全部用于對老人和孩子的供養,在確保新增貨幣順利轉化為最終消費有效需求貨幣,構成資本利潤源,確保貨幣循環,進而制度性確保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恒久健康發展的同時,真正體現“社會大家庭”的社會主義本質特征。促進尊老愛幼傳統美德社會氛圍的強化,增進國民對國家的認同感、歸屬感,進而增強國家和民族凝聚力。【剝削三根源盡去】  

6、對在齡勞動者施以基本生存線保障(可考慮通過社區網絡對國民基本生存消費品需求信息采集及分配),使社會生產力大發展,已相對過剩現實條件下,確保市場活力和整個社會積極向上的基礎主動力不是來自個體因無紙幣而基本生存需求匱乏的制度性困迫強制,而是來自個體對美好向上生活的自由追求。使人類現代社會——真文明、真進步。  

7、國家結合“個人財金終身卡”制,以適當“GDP全民平均額度與10%或20%最‘窮’國民平均消費額度比率”(和諧指數)入憲,利用現代電子網絡技術國家統一數據監控,超限度自動進入調正糾偏法律程序。稅收轉移調節,直至啟動“增發貨幣進行價值稀釋轉移”這一和諧改良的終極手段。以法制鑄就和諧社會——絕對穩固的基礎。  

8、國家結合“個人財金終身卡制”設立“中華正義與道德總會”,接受個人捐款(高級個稅形式)用于正義與道德性社會再分配。授予并公布捐款人與其捐款額度匹配的“中華正義與道德等級榮譽”,載入史冊惠及其子孫。聚商品經濟時代中華民族之正氣,推動中國正義與道德事業大發展。  

凡是藍圖——均美。但屬預設方案,實現的步驟就是解決一個個現實社會問題。社會由人組成,社會問題因人而存在,對于商品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中國社會問題而言就是:貪官、房奴、股民、農民。  

關于貪官:貪官,腐敗者。腐敗就是濫用公權謀私利,人神共憤。“私利”是核心。商品社會集中表現是“撈錢”。資本主義社會私人合法占公產,腐敗少,但從社會整體看,金權蓋政權,惡不減。在中國孔夫子“求至善、求至善”,苦苦勸了兩千年。朱皇帝剝皮添草,毛主席揮淚問斬。德是事前勸,法是事后辦。但看現實,腐敗生命力頑強且能力無邊,已跳出善德、峻法二界。怎么辦?布三界!將腐敗的主食“錢”溶進務實的制度,鑄成腐敗撈錢者無法自由穿越的鐵面隔欄——施行“錢權分離制度”。總則:當官不發財,國家保晚年;發財別當官,自己擔風險。個人自由決斷。以居民身份證為載體建立不論財產來源、對個人保密的全國統一的人民幣體系下的“個人財金終身卡制度”是關鍵。以新公有制體系為基,個人財金終身卡與電子政務相結合,根據國民收入平均值以適度倍數額度設“錢權分離線”。當官者個人財產超線自動失去擁有權力的資格。富有者放棄個人占有貨幣量達此線自動擁有當官的基本資格。雖不能一招取完勝,但“必能連根重創千年官場潛規則”。使在貨幣商品市場經濟時代,不想隨波為惡的有良知公務員、真正的黨員干部,能夠有站住腳跟的基礎條件。   

有人會說,你有終身卡他就藏現錢,但從經濟全局看這是在為減輕通脹做貢獻。給孩子老婆?直系監管。但他們不是官,多也理當然,不過幾年多了上億上千萬,自會入檢察院視線,大貪不能貪自會管小貪。給遠房表叔?但有終身卡表叔可以不還,且從社會整體看是在為國家調整收入分配做貢獻。腐敗者對策可能還很多,但只要用心管,正不懼邪、明不怕暗。兩個“貢獻”貌似戲言不是戲言,是好制度可使壞人作惡有邊,被動為善。  

錢權分離是社會主義政治與市場商品經濟結合的“應然”之物。盡管從惡如崩,從善如登,但以此為支點,讓對改變現狀不抱希望的人看到希望,憑中國傳統文化底蘊,社會主義道德風尚一定會好轉、再好轉。  

關于房奴:都市房奴比農民吃喝要好,但心境異然,因為連斯密都說“還有誰比一個身體健康、沒有債務和問心無愧的人更快樂?”所以他們離真幸福遙遠。在逐利資本運籌的社會潮流中,盡管以個體視角都有“后者推盤房產升值賺錢”的希望幌在眼前,但從整體視角看,資本暴利高息使“為奴”的性質已然。或看破玄機但已無力回天。只能盼望黨和政府早日睜慧眼,揮利劍,斬斷囚籠,救自己訣心艱、見晴天。  

關于股民:股民因股市而生。現代股市存在的基礎性理由是:融資、分散風險、價格發現。但從整體視角看:紙幣時代貨幣不具稀缺性,“存款付息”使社會貨幣資本化,股市融資實質是個人資本與銀行資本之間零和博弈的逐利競爭行為。而為此,不創造真實物質財富的股市卻要占有大量社會人才和智力資源,現代股市融資屬社會內耗。股市融資與銀行貸款同是融資,但股民實際上沒有能力向銀行一樣對企業經營進行督導監管從而降低風險。并且,沒有以實體經濟平均利潤率強制市盈率限度的現代股市繁榮期實際就是經濟泡沫形成、增大并聚集風險的過程。至于價格發現,脫離了實物商品價值體系的現代股市對實體經濟而言是在反向推高價格,而其自身是在創造泡沫價格。經濟“晴雨表”實質上是“即時社會過剩資本總額度”的晴雨表,是“泡沫破裂后散戶損失,即資本獲利總額度”的明細表。屬:賭博合法化。所謂“金融創新”的股指期權、掉期交易等金融衍生品市場,實質上是泡沫上再生泡沫,屬:抽老千合法化。其最終結局是整個國家貨幣金融體系的全局性危機。基于紙幣時代社會付出現代股市這些副作用成本已無價值,新型貨幣金融制度下股市已無存在客觀必要。如保留,也應以自愿冒險資本支持科技創新型企業發展為主旨,或強化市盈率指標管理杜絕投機套利。以往散戶為貨幣保值而被迫入市投資的經濟繁榮從貨幣經濟整體視角看是“囚徒混戰的壯觀”。國家應規勸解放無知、無奈、無助的中國股民,讓這些社會主義勞動者裝上央行負責保值的個人財金終身卡,工作之余或教子敬老、或楚河漢界邊打打太極拳、或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關于農民:數千年面朝黃土背朝天,只相信多流汗水換甘甜。然而當今貨幣商品經濟條件下,入口之物的農產品你產再多,人家吃不下,無法多換錢。聯合壟斷提價是下策,但也需要貨幣資本介入,可“資本”決不會與“均富”聯合。打工掙錢,人多活少自相殘,越想多賺錢命就越顯賤。盡管時代已變遷,但賣地換錢不愁明天愁后天。扶犁望天,盼國家早日理順貨幣經濟,使做工的人個個有余錢,農民再不惜汗水發展服務業三產,城、鄉、工、農,你好、我好、他也好,中華兒女盡歡顏。  

這才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的中國今天應該出現,也是有客觀條件能夠迅速實現的和諧景觀。  

王治天下的中華始祖堯帝看到吃飽飯的老人拍著肚子唱歌,說放心了。兩千余年后,天下亂,孔子作春秋,倡仁政,求至善。又過兩千余年,中國人知道了天有多大,西人來犯,對他們無法施仁政求至善,毛主席倡斗爭,為中華民族打下江山,并向人類為惡的自私觀念開戰。未過百年核武、轉基因自然終結了老子的“順自然”,然西人依舊持強偏執過度之自由致天下硝煙不斷、逐利資本幾百年就欲耗盡人類生存所依自然資源、生態惡變,為此,胡主席彰中華之圣德,提出“以人為本、和諧世界”理念。  

西方人主導的神權天下、金權天下同樣的與人類客觀正義殊源,暴虐兇殘。蒼天不死、人類不滅,就只能是等中國主導的王治天下。沒有中國存在建立在人類內部均衡上的當代正義將缺失支點。失去了中國理念人類整體自然進化歷程將至少倒退六千年。故,為圓先祖之愿、為澤天下蒼生,中華民族今天理應、也必須務實以經濟為基點,正用紙幣,率先垂范。  

   

集思廣益完善理論,旨在有益國家和人民,望國人不吝賜教。  

郵箱:[email protected]  

作者聲明:此文為繼《道盡道不盡的貨幣經濟》之征求意見稿,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下載。  

李久生

2010年5至9月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反抗吧,我的人民,反抗吧
  2. 毛主席,為什么反不得?
  3. 為什么總有人把毛主席放在后四十年的對立面?
  4. 劉繼明|隨想錄(20)
  5. 吃飽了才會有道德嗎?
  6. 美化軍閥是嚴重錯誤,整改批判應一視同仁
  7. 孫錫良 | 圓圈里的天才
  8. 由“高考狀元”想到了毛主席教育革命
  9. 從‘10塊’到‘400塊’:新農合背后的沉重與希望——請對農民好一點
  10. 子午:請珍惜我們的社會主義傳統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到底誰“封建”?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9. 掩耳盜鈴及其他
  10. 小崗村分田單干“合同書”之謎及其它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