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還剩最后一天,不過歐洲使用廉價俄羅斯天然氣的好日子,也只剩下最后一天了。明年1月1日起,烏克蘭將正式關閘斷氣,停止俄羅斯天然氣的過境運輸。
這一“斷氣”的噩耗已經讓歐盟各國倒吸了一口涼氣。
2019年年底,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與烏克蘭簽訂了為期5年的天然氣過境協議,俄羅斯的天然氣經烏克蘭到達斯洛伐克,再由斯洛伐克輸送到奧地利、匈牙利、意大利等多個歐洲國家。
烏克蘭的這條輸氣管道,也成為歐洲多國使用俄天然氣的主要通道,據統計,俄羅斯2023年輸送到歐洲的天然氣總量為283億立方米,其中約150億立方米都要過境烏克蘭才能到達歐洲。
然而,俄羅斯與烏克蘭的天然氣過境協議即將于12月31日到期。這也就意味著,再過一天,如果該協議不能續簽,那么大半個歐洲就會面臨“斷氣”的尷尬局面,歐洲無疑將會再次爆發能源危機。
那么,該項天然氣過境協議能夠續簽嗎?這條歐洲的能源“大動脈”又能否保住呢?
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怕是懸了。
現在,延續近3年的俄烏沖突還沒有緩和的跡象。因此,在12月20日,烏克蘭總理什梅加爾向該國最高拉達(議會)宣告,俄羅斯天然氣的過境運輸將于明年1月1日中斷,由于協議到期,過境運輸將于當天早上7點停止。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也在前一天發表同樣的聲明,他宣稱,“我們不會允許他們用我們的鮮血再賺取數十億的資金”。
看來烏克蘭方面算是明確表態了,堅決表示要“關閘”,不可能和俄羅斯續簽天然氣過境協議,想以此來打擊俄羅斯的經濟貿易,給普京“下絆子”。
但讓人感到意外的是,烏克蘭拒絕俄羅斯的天然氣過境,先著急的不是俄羅斯,而是歐洲。
位于北半球的大多數歐洲國家,本來在冬天就寒冷刺骨,天然氣供應一旦中斷,取暖、發電和工業生產全都成了問題。
首先,受“拉閘”直接影響的就是匈牙利、斯洛伐克這些高度依賴俄羅斯天然氣的國家,匈牙利的電力和能源供應很大一部分都靠這條管道維持,斯洛伐克不僅每年從該管道進口3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滿足其國內大部分需求,而且每年還可以從該管道賺取5億歐元的中轉費。
其次像德國、意大利這些工業大國,更是對天然氣的需求量巨大。雖然近年來歐洲在努力推進綠色能源替代傳統能源,但想在短期之內完全擺脫對俄羅斯的天然氣依賴,也是不可能實現的事。
因此,這第一個跳出來反對烏克蘭“拉閘”的就是斯洛伐克總理羅伯特·菲佐。
為了能夠保住這條“大動脈”,讓自己“續氣”,就在烏克蘭宣布“拉閘”的第二天,菲佐就坐不住了,緊急訪問了俄羅斯,成為俄烏沖突爆發以來罕見訪問俄羅斯的歐洲領導人之一。12月27日,菲佐還隔空喊話澤連斯基,表示如果烏克蘭要中斷俄羅斯天然氣過境協議,那么自己就將限制對烏克蘭的電力供應。
看來菲佐是真的急了,反正烏克蘭還在打仗呢,這電力沒了保障還得了?畢竟斯洛伐克目前占烏克蘭電力進口的近20%,是烏克蘭電力的重要來源。
于是,澤連斯基又站出來指責菲佐是在訪問俄羅斯、接受了普京的指示后,開辟針對烏克蘭的“第二能源戰場”,雙方你來我往,吵得是不可開交。
除此之外,菲佐還不忘在歐盟對烏克蘭“參了一本”。12月29日,隨著烏克蘭和斯洛伐克之間的能源爭端持續升級,菲佐專門寫了一封公開信給歐盟理事會和歐盟委員會,痛批烏克蘭“拉閘”的決定,他表示烏克蘭沒有與歐盟或受影響國家就此事進行磋商,就單方面宣布這個決定是錯誤和極端不負責任的行為,會在未來兩年給歐盟造成1200億歐元的損失,歐盟以往對烏克蘭的支持完全是建立在“自我毀滅和對歐盟造成極大損害”的基礎之上。
澤連斯基意圖對俄羅斯的天然氣重拳出擊,普京都還沒喊疼,烏克蘭反倒是和自己的歐洲“盟友”先內訌了。
既然烏克蘭認為“拉閘”會對俄羅斯經濟造成重大打擊,那么俄烏沖突已經持續了近三年,為什么到現在才想起來要“拉閘”呢?澤連斯基早干嘛去了?
其實,這條“能源大動脈”對大家都有好處。
對俄羅斯來說,每年能通過這條輸氣管道將天然氣賣到歐洲,賺到幾十億美元的收入,對烏克蘭來說,每年也有8億美元的天然氣過境費進賬,對歐洲來說,也通過獲取俄羅斯廉價天然氣,讓自己不必在寒冷的冬天挨餓受凍。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雖然俄烏沖突延續至今,但是這條輸氣管道在各方的“默契”之下,也在戰火中保存完好,沒有受到波及。
既然對大家都有好處,為何烏克蘭現在又不愿意與俄羅斯續簽協議,突然宣布要“拉閘”呢?
最主要的是烏克蘭自己的想法,可能澤連斯基早就想“拉閘”了,畢竟中斷天然氣過境,俄羅斯方面的損失肯定要大于自己,只是考慮到歐盟之前對烏克蘭的大量援助,為了顧及歐盟的立場,降低對歐洲經濟造成的壓力,所以才一直沒有“斷氣”,但是現在協議已經到期,澤連斯基貌似有了一個合理的中斷天然氣過境的借口。
其次就是烏克蘭也想給“親俄”的歐洲國家一點“顏色”看看。俄烏沖突爆發以來,匈牙利、斯洛伐克等歐洲國家因為自身的經濟很大程度上依賴俄羅斯,因此一直維持著與俄羅斯的貿易聯系,從而時不時站出來反對歐盟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烏克蘭就是希望以此來逼迫這些國家徹底與俄羅斯切斷貿易往來,不要藕斷絲連。
但是,僅僅是為了打擊俄羅斯的天然氣貿易就讓烏克蘭“拉閘”,不僅得罪了歐洲還讓自己每年損失8億美元的過境費,這理由顯然還不夠充分。
其實,澤連斯基有更加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為了迎合美國,烏克蘭的“拉閘”之舉,正是獻給美國的“投名狀”。
為什么這么說?因為烏克蘭停止俄羅斯的天然氣過境,歐洲沒了俄羅斯的天然氣,受益最大的不是別人,正是美國。
就在烏克蘭20日宣布要“拉閘”的當天,特朗普就在社交媒體上“威脅”歐盟,要求其大規模購買美國的天然氣來縮小美國對歐洲的貿易逆差,否則就要對歐盟加征關稅。
看來作為商人出身的特朗普,已經聞到了這其中的商機,又想趁機撈一大筆了。
實際上,美國在俄烏沖突爆發之初、北溪-2輸氣管道被炸毀之后,就已經利用歐洲的能源危機乘虛而入,通過提高自己出口到歐洲的液化天然氣的價格,讓歐洲的企業和居民不得不承受更高的天然氣使用成本,同時也讓自己賺得盆滿缽滿。
據相關數據統計,2023年歐盟從美國進口的LNG(液化天然氣)占其進口總量的46%,較俄烏沖突爆發之前,增長了近一倍,尤其是歐洲第一工業國德國,其90%的LNG都來自美國,這也使美國取代了澳大利亞和卡塔爾,一躍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氣出口國。
不僅如此,美國還利用本土和歐洲天然氣的價格差,打起了歐洲企業的主意,號召這些不堪天然氣成本重負的企業搬往美國,想以此讓歐洲的經濟實體空心化,從而重振美國的制造業。
現在,隨著澤連斯基宣布“拉閘”,歐洲即將再次面臨能源危機,身后那個“吃人不吐骨頭”的美國也在虎視眈眈。
但不可避免的是,在2025年的新年里,大半個歐洲會因缺少天然氣而“顫抖”,度過一個沒有“底氣”的冬天。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