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無遮攔的特朗普最近揚言要“收回”巴拿馬運河,買下格陵蘭島,還數次把加拿大稱為美國的第51個州。
絕大多數人聽特朗普這樣說,大都不會當一回事,畢竟特朗普這些言論太過于離譜。
不過,《紐約郵報》報道稱,熟悉內情的消息人士稱,特朗普對獲取格陵蘭島和巴拿馬運河,態度是百分之百嚴肅,特朗普認為自己的國家是帝國,必須擴張。
另有一名消息人士說,特朗普相信“那些不長進的帝國都會開始崩塌”,“賞識”美國那些在大陸開疆拓土的總統們。
對特朗普近期這些言論,本文會來做一個詳細分析。
(1)加拿大第51個州
特朗普近期對于領土擴張的一系列言論,首先始于他和加拿大特魯多的一次見面。
11月25日,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表示,將對墨西哥和加拿大進入美國的所有產品征收25%關稅,理由是這兩個國家未能遏制非法移民和毒品流入美國。
于是,在11月30日,特魯多“突訪”美國佛羅里達州的海湖莊園,與特朗普會面。
特朗普事后稱這次會晤“非常有成效”,特魯多則表示“期待再次合作”。
然后關于這次會晤的很多細節,也被媒體給爆料出來。
特朗普說,如果加拿大不能解決邊境問題和貿易逆差,他將在上任第一天對所有加拿大商品征收25%的關稅。
特魯多則表示,如果施加這一關稅將會徹底扼殺加拿大經濟。
特朗普反駁稱,“如果不從美國榨取1000億美元,你的國家就不能生存了?”
緊接著,特朗普就跟特魯多建議讓加拿大“成為美國第51個州”,而特魯多可以成為第51個州的州長。
當時在場的人,都覺得特朗普只是在開玩笑,傳出一陣尷尬的笑聲。
但是,12月18日,特朗普再次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加拿大可以成為美國的第51個州,稱這種可能性是一個“很妙的主意”。
相比跟特魯多見面時的“戲言”,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發文,顯得要正式得多,畢竟特朗普一直有推特治國的稱號,而且這是公開場合發言,跟特魯多那種非公開見面時不一樣的。
不過總體來說,加拿大的體量畢竟擺在那,特朗普所謂讓加拿大成為美國第51個州的說法,更多只是特朗普搞極限施壓的套路,特朗普顯然是想從加拿大身上榨取更多的利益,對加拿大加征25%關稅的威脅,也同樣是搞極限施壓的套路。
而且,特朗普對加拿大的關稅威脅,現在都還沒有開始施行,僅僅只是停留在口頭威脅,就引發加拿大政壇一片動蕩混亂。
16日,加拿大副總理兼財政部長克里斯蒂婭·弗里蘭通過社交媒體宣布,她決定辭去內閣職務。
原因跟特朗普的關稅威脅有關。
弗里蘭表示,加拿大目前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政府正在推行激進的經濟民族主義政策,包括加征25%的關稅。她稱,加拿大需要認真對待這一威脅。
為了應對特朗普的關稅威脅,弗里蘭主張管理財政政策,力圖控制支出增長,保持財政彈性。
也就是弗里蘭是主張跟特朗普正面硬剛。
她在辭職信中指出,政府需要為應對貿易威脅保留財政儲備,做好應對關稅戰的準備。
但是特魯多跟她是有明顯分歧,特魯多顯然是不打算跟美國搞貿易戰,大概率就是特朗普要怎么割加拿大,特魯多都會認慫的意思。
弗里蘭之所以辭職,就是不滿特魯多對特朗普發出25%關稅威脅后的軟弱態度。
特魯多這個軟弱態度也引發國內廣泛不滿。
據悉,加拿大執政黨自由黨的數十名議員已經同意,領導該黨的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必須辭職。
所以,特魯多的執政前景堪憂。
(2)巴拿馬運河
12月21日,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通過其個人社交媒體平臺表示,巴拿馬運河是“美國重要國家資產”,威脅美國將“收回”巴拿馬運河。
12月22日,特朗普在亞利桑那州舉行的首次勝選選后集會上抱怨稱,美國人在巴拿馬運河受到了不公平對待。
特朗普威脅稱,如果巴拿馬在他就任前不能確保運河“安全、高效、可靠地運行”,那么巴拿馬應該將運河“歸還”給美國。
特朗普這些言論是相當離譜,因為他赤裸裸的就宣稱巴拿馬運河是“美國重要國家資產”,而且直接用的是“收回”這樣的詞匯,絲毫沒把巴拿馬的國家主權放在眼里。
對此,巴拿馬總統回應稱,他希望與特朗普政府建立“良好且互相尊重的關系”,但強調巴拿馬運河及其周邊的每一寸土地都屬于巴拿馬。
然后,特朗普就在社交憑條上發了一張美國國旗飄揚在巴拿馬運河上的圖片,并稱“我們走著瞧”。
巴拿馬運河最早是美國修建的,于1914年建成,在隨后的60余年間,巴拿馬運河的過路費大部分都被運營巴拿馬運河的美國政府收入囊中,并且美國也直接控制占領著巴拿馬運河。
巴拿馬人民為收回運河主權,曾進行了半個多世紀的艱苦斗爭。
最終,在1977年,時任美國總統吉米·卡特與巴拿馬政府簽署了《托里霍斯-卡特條約》。該條約包含兩部分,其中一條是《巴拿馬運河條約》,即美國要在1999年12月31日將運河全權移交給巴拿馬。
所以,特朗普所謂“收回”之說是站不住腳。
當然,對特朗普這種人來說,撕毀條約也是家常便飯,不過畢竟是美國國會通過的條約,特朗普想要撕毀,也需要找一些借口。
1977年的《托里霍斯-卡特條約》,還有一條是《永久中立條約》,就是要求巴拿馬保持永久中立,并賦予美國采取行動確保運河暢通和安全的權利。
特朗普大概率是想從這個條約里去做文章。
法新社報道,特朗普還暗示,中國在巴拿馬運河周圍的影響力日增,這對美國利益而言是令人擔憂的趨勢。
很顯然,特朗普是想要繼續造謠污蔑我們深度影響巴拿馬運河,從而讓美國單方面指責巴拿馬運河沒有保持中立,這有可能是特朗普想要入侵巴拿馬運河,所尋找的借口。
入侵巴拿馬運河,是特朗普唯一能占領巴拿馬運河的方法。
雖然特朗普大概率只是為了搞極限施壓的套路,來對巴拿馬施壓,要求巴拿馬運河只對美國船只降低運費。
但也不排除特朗普搞帝國擴張的可能性,因為特朗普是有可能這樣做的人。
美國歷史上也不是沒有入侵過巴拿馬。
1989年,美國總統老布什就曾經下令入侵巴拿馬,推翻當地政府。
(3)買下格陵蘭島
巴拿馬運河跟美國還算是有一些歷史淵源,所以特朗普用的是“收回”。
但格陵蘭島就跟美國沒有半毛線關系,所以特朗普用的是“買下”。
12月22日,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發文,宣布提名肯·豪里為美國駐丹麥大使。他同時稱,“為了國家安全和全世界的自由,美國認為擁有和控制格陵蘭島是絕對必要的”。
特朗普這次給的理由是“為了國家安全和全世界的自由”,這完全就是隨便找個理由,按照特朗普的強盜邏輯,美國可以入侵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但這也要看美國有沒有這個本事。
格陵蘭島是丹麥的自治領地,享有高度自治權,但軍事和外交是在丹麥手里。
格陵蘭島自治政府總理埃格德23日在一份聲明中對此回應稱,“格陵蘭島是我們的。我們是非賣品,也永遠不會出售”。
隨后,丹麥首相辦公室表示,除埃格德的聲明外,丹麥首相弗雷澤里克森“沒有其他評論”。
丹麥國防部長波爾森24日宣布,丹麥將大幅增加格陵蘭島的國防開支。
丹麥國防部將購買至少兩艘特蒂斯級海洋巡邏艦、兩架遠程無人機,增添兩支狗拉雪橇巡邏隊,并為負責法羅群島和格陵蘭島安全的聯合北極司令部招募軍事人員。
同時,國防部還計劃對格陵蘭島的一座主要民用機場進行升級,以容納更多的F-35戰機。
特朗普對格陵蘭島的覬覦是由來已久。
據報道,在特朗普上一個總統任期內,美國媒體曾披露他多次向顧問咨詢美國能否購買格陵蘭島。2019年8月,特朗普本人向媒體證實有購島意向,丹麥首相弗雷澤里克森隨即表示美國的想法是“荒謬的”。格陵蘭島自治政府外交部也在社交媒體上發文,明確表示格陵蘭島“不對外出售”。
所以,這并不是特朗普第一次說想要購買格陵蘭島。
特朗普之所以對格陵蘭島念念不忘,一方面是看中格陵蘭島的位置,其次就是覬覦格陵蘭島上豐富的稀土資源。
特別是美國現在被我們稀土卡脖子的情況下,特朗普對格陵蘭島的貪婪程度,會高于五年前那次。
但這同樣也大概率還是特朗普搞極限施壓的套路,特朗普目的是為了開發格陵蘭島的稀土資源,那么特朗普是有可能通過巧取豪奪的方式,來逼迫格陵蘭島方面對美國資本開放稀土資源。
另外,格陵蘭島作為世界第一大島,也是深入北極的島嶼,對于北極航線和開發北極資源來說,是很重要的位置。
我們從地圖來看,特朗普這次拋出的三個領土窺探對象,巴拿馬、加拿大、格陵蘭島,從南往北,是囊括了整個北美洲。
這背后反應的是特朗普深重的孤立主義思維。
不管特朗普只是想搞極限施壓的套路,或者真的想搞帝國領土擴張,但背后真正要搞的是孤立主義。
(4)孤立主義
美國的地理、資源優勢確實太過于得天獨厚,再加上美國有從英國一脈相承下來的島國思維,就喜歡搞離岸制衡,這使得美國一直都有很濃厚的孤立主義基礎。一直到二戰中,被日本搞偷襲珍珠港后,美國才徹底轉向擴張路線,結束孤立主義。
但現在,隨著美國國力開始走下坡路,美國的軍事實力也已經不足以維持全球擴張,這種情況下,從2017年特朗普上任開始,美國已經是有孤立主義抬頭的風向。
美國過去幾年搞的所謂戰略收縮,只是重回孤立主義的鋪墊而已。
本質上就是美國不再是全球化最大得益者的時候,美國有重回孤立主義的傾向。
我在2022年4月9日的這篇文章里,就明確分析過“兩年后特朗普是很有可能卷土重來,到時候美國大概率會徹底重回孤立主義。”
但不要覺得美國重回孤立主義,就是關起門來不管天下事了。
這里要首先了解一下,英國臭名昭著的離岸制衡思維。
所謂離岸制衡,就是坐山觀虎斗的意思,也就是待在遠處的霸權國家,通過搞亂地區,來實現制衡的效果,其實就是不讓地區發展起來,從而避免威脅到自己。
英國過去幾百年,都是通過離岸制衡思維,去搞亂歐洲大陸,避免歐洲大陸出現一個大一統的帝國,從而威脅到英國。
而美國跟英國一脈相傳,但美國的體量遠超英國,美國的離岸制衡思維,是擴大到世界其他國家,包括整個歐亞大陸。
我兩年前那篇文章就分析過,美國想要重回孤立主義,但又不想亞歐大陸在我們主導下凝聚在一塊,因為那樣可能未來一兩百年都沒有美國什么事了。
所以,美國在徹底回到孤立主義之前,必然會無所不用其極的去搞亂亞歐大陸。
美國想要搞亂亞歐大陸有三個關鍵抓手。
一個是通過烏克蘭搞亂歐洲。
一個是通過以色列搞亂中東。
一個是通過對岸搞亂亞洲。
美國的強盜邏輯思維,就是自己爛了,也見不得別人好的心態。
所以,特朗普任內,美國也仍將滿世界拱火,制造危機。
特朗普越是想重回孤立主義,就越想要搞亂外部,對此我們需要有清醒認知。
今天文章就到這里,另附資訊短評。
以后我會直接把每天的資訊短評,附在文末,省得大家跳轉閱讀。
資訊(1)
美國杠桿貸款違約率飆升至四年新高
許多違約涉及所謂“不良貸款交換”,即更改貸款條款,延后到期日,以使借款人能夠避免破產,但投資者獲得的回報減少了。
美國企業正以四年來最快速度在垃圾貸款上違約,因為它們難以為新冠疫情爆發后進行的一波廉價借款安排再融資。
穆迪(Moody’s)的一份報告顯示,隨著高利率對負債累累的企業造成打擊,全球杠桿貸款(leveraged loan)市場(其中大部分在美國)的違約率在截至10月的12個月里上升至7.2%。這是自2020年底以來的最高水平。
個人短評:
美國2020年無限印鈔大放水,讓很多企業在疫情危機里,通過超低息貸款得以度過危機。
不過,4年前的低息貸款,很多已經開始到期。而且美國企業很多現在面對高利率環境,很難進行再融資,來借新還舊。
資訊(2)
豐田據稱計劃在上海獨資建廠。
日經新聞報道稱豐田擬在上海建廠,生產雷克薩斯電動車并獨立運營。此外,為應對來自中國電動車的激烈挑戰,日產與本田宣布啟動合并磋商。
個人短評:
感覺沒啥用,太晚了點,反射弧太長。
資訊(3)
華爾街日報稱,限制美國對華投資法案條款被刪與馬斯克有關?
民主黨人指責馬斯克為保護自身在華投資而推動刪除了撥款法案的主要條款。特斯拉CEO可能對特朗普政府的對華立場產生腐蝕性影響,是外界一直以來的擔憂。
國內媒體轉發標題《涉華條款全被刪,與馬斯克有關?》
個人短評:
這個新聞,實際上是美國民主黨方面,為了攻擊馬斯克“通中”,來進行片面的報道。
事情真相是:馬斯克和特朗普反對是約翰遜一開始提出的1547頁的撥款法案。
然后提出的是116頁的精簡版法案。
這個精簡幅度是超過90%;
特朗普和馬斯克砍掉的支出內容,涵蓋范圍非常廣,其中主要是為了防止民主黨方面突擊花錢。
所以,最后通過的精簡版法案,只保留一小部分必要的剛性支出,來維持美國政府運作,其他基本全部都砍掉,這其中自然也包括涉華條款。
但問題是,特朗普和馬斯克,并不是為了砍掉對華限制的支出,才去反對一開始那個臃腫的撥款法案,他們的核心目的是為了防止民主黨突擊花錢撈取利益。
民主黨方面借題發揮,試圖把馬斯克反對臃腫撥款法案的目的,移花接木成是為了砍掉對華限制的支出,這是為了攻擊馬斯克“通中”,背后反應的是美國政壇當前扭曲的對華敵視氛圍。
而國內一些媒體轉發這個標題,則只是為了迎合國內一部分幻想派,我看這些新聞底下的評論,大都是對美國充滿幻想,覺得有馬斯克在,中美關系要改善了。
把特朗普和馬斯克反對法案的核心目的忽略,附和美國媒體避重就輕去轉發報道,只會誤導國內民眾而已。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