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美國《洛杉磯時報》、《每日郵報?、《環球時報》等多家媒體報道,11月27日,威爾·羅斯柴爾德在家中死于一場火災。
洛杉磯消防局稱,大火發生于當天下午4點40分左右。
被燒毀的住宅位于洛杉磯好萊塢的勞雷爾峽谷(LaurelCanyon)山坡上,面積約76.65平方米,有兩間臥室,磚房一部分建于1937年。
房屋價值約100萬美元,這對羅斯柴爾德家族來說根本算不上“豪宅”,房子里被燒毀的名畫恐怕都夠買3套這種房子了。
一些鄰居甚至從未見過房子的主人。羅斯柴爾德在對面不遠處還有一處房子,專門用來收藏老爺車和名畫。
這起火災有很多疑點,美國記者從選民登記處記錄里發現,房子所有人是87歲的威廉 A·De·羅斯柴爾德(William A. De Rothschild)
另一個數據庫則顯示,房產擁有者為另一個姓羅斯柴爾德的人,年紀77歲。
但是死者卻是不滿70歲的威爾·羅斯柴爾德。
他的公開資料極少,目前只知道他是法猶,在法國普羅旺斯出生,畢業于馬賽大學,后到了美國哈佛大學。
他長住于華盛頓,幾年前曾公開過家族聚會照片,但他的Ins賬號自2020年初以來就不再更新。
他在洛杉磯擁有多處房產,但他不住在洛杉磯。
2022年,他在世界銀行任擔高級職務。
同時,他還是印度一家大型NGO機構的“人權指導家”。
他回到洛杉磯的時間,大約是在美國大選結束不久。
房子主人信息混亂,可能是有意為之,不想讓外界掌握他的居住地。
另一個可疑之處是,他的保鏢、秘書、助理、司機、廚師在火災當天都不在他身邊。
而且那天是感恩節,難道他是故意一個人到這里過節,自己生火做飯?
他應當是在這里等人,而感恩節的客人不能被他的隨從看到。
他從華盛頓回到加州,或許是謀劃什么重大事件。
美國網友各種陰謀論層出不窮,不少人認為這是盎格魯-撒克遜集團對“深層政府”的一次警告,用一具羅斯柴爾德家族成員的尸體是最有效的警告。
民主黨敗選后,以羅斯柴爾德家族為代表的猶太人集團在美國失去了強有力的保護,盎格魯-撒克遜集團要奪回對國家的控制權。
美國網友還列舉了2021年以來死去的該家族成員,稱歐洲也在這么干。
鏟除美國的“深層政府”,馬斯克也說過。
羅斯柴爾德家族的神秘傳說更是人們茶余飯后的豐富談資,相關書籍和網絡文章到處都是。
真真假假,難以辨識。
不過,美國盎格魯-撒克遜集團與猶太集團的斗爭卻由來已久。
雙方圍繞著貨幣發行權和控制權已經斗了200多年。
200年的恩怨
先從特朗普與拜登的會面時油畫說起吧。
11月14日,拜登邀請特朗普到橢圓型辦公室會面。
墻上掛著五幅油畫,拜登當總統后,就將小羅斯福擺在中間(四連任,美國戰后霸業的奠基人)
其余四位分別是:
左上角的華盛頓
左下角的林肯
右上角的漢密爾頓
右下角的杰斐遜
比較意外的是漢密爾頓,因為只有他不是總統,他是美國第一屆內閣的財政部長。
10美元紙幣上的頭像就是漢密爾頓。
拜登將他與偉大的總統們并列,是有深意的。因為民主黨認為他拯救了美國經濟--創立美國第一銀行,也就是“中央銀行”。
美國第一銀行,就是英國的羅斯柴爾德家族通過漢密爾頓力勸華盛頓而建立的。
拜登是掛給猶太集團看的,表示自己對漢密爾頓與猶太資本合作思想的支持。
這不可能是隨便掛的,比如,左下角的人頭塑像,就是黑人領袖馬丁.路德.金,拜登以此表示對“黑命貴”的支持。
等明年特朗普坐了辦公室,他會換上別的油畫,表達不同的涵意。
1770年左右,從法蘭克福發跡的梅耶.阿姆謝爾(羅斯柴爾德家族創建者)逐漸變成了歐洲銀行業的控制者。
187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
這場革命給羅斯柴爾德家族帶來了雙重作用:
一、阻礙其金融勢力擴張的封建貴族和天主教勢力受到沉重打擊。
二、中東歐掀起的反猶浪潮導致其法蘭克福老巢被德國人燒毀。
因此,羅斯柴爾德需要找到了一個能滿足其既要又要愿望的“安全之地”,而北美爆發的獨立戰爭讓他看到了希望。
羅斯柴爾德派人到北美找到了華盛頓的左膀右臂亞歷山大·漢密爾頓。
漢密爾頓是唯一有可能跟羅斯柴爾德合作的“反英集團”領袖,當時,獨立戰爭的主要人物都是“反英分子”,除了漢密爾頓。
漢密爾頓是個孤兒,1755年或1757年出生在英屬西印度群島的尼維斯島(Nevis),父親是沒落英國貴族,母親是法國移民。
13歲父母雙亡,漢密爾頓前往維京群島打工,4年后去紐約當店員,勤奮好學。
1773年,老板資助漢密爾頓進入紐約國王學院(現哥倫比亞大學)
由于他擅長寫政論文章,文筆犀利,開始出名。
1776年,獨立戰爭爆發,漢密爾頓在紐約參軍,當了上尉炮兵連長。
不久,他被諾克斯將軍(美國首任戰爭部長)發現,并推薦給了華盛頓。
華盛頓授予他上校軍銜,將所有文件幾乎都交給了漢密爾頓起草,包括與大陸會議來往信函。
1781年,戰爭結束。
1782年,漢密爾頓脫離軍職,在紐約當律師謀生。
29歲時,哈密爾頓與來到美國的猶太人合作,創辦了紐約銀行(現為美國四大信托銀行之一)
猶太人看上他,與財富無關,而是在于他對華盛頓的影響力。
1787年,漢密爾頓成為美國憲法起草委員會成員,他曾建議華盛頓當國王或終身總統。
但在法國大革命爆發前夕,這些想法都煙消云散。
1789年4月30日,華盛頓宣誓就任總統,組建美國內閣。
當時只有五個部:財政部長漢密爾頓、外交部長杰斐遜(后改稱國務卿)、戰爭部長諾克斯、司法部長倫道夫、郵政部長奧斯古德。
再加上華盛頓和副總統亞當斯,美國內閣總共7個人。
漢密爾頓集結了一股政治勢力,被稱為聯邦黨人。
他的死對頭是杰斐遜,杰斐遜組織了民主共和黨(Democratic-Republican Party),后來演化為民主黨。
漢密爾頓主張建立中央銀行,但遭到杰斐遜極力反對。因為這個中央銀行是一個私人銀行,相當于將美國的金融體系交給了羅斯柴爾德銀行承包,政府無法管理。
但沒有中央銀行,剛剛建立的美國政府又無法建立有效的稅收系統。
華盛頓權衡兩派主張后,做了一個折中的決定,
1791年2月25日,美國第一銀行(First Bank of the United States)成立,但運營期限為20年。
以羅斯柴爾德為代表的猶太勢力就將手伸入了美國銀行體系。
杰斐遜這幫人就要整垮漢密爾頓。
當時,漢密爾頓有個23歲的情婦瑪麗婭(Maria Reynold),這個女人來自紐約,她的丈夫叫詹姆斯,有一個兩歲的女兒。
瑪麗婭到首都主動勾引34歲的漢密爾頓,說自己被丈夫拋棄,想得到一些錢,幫助她和女兒回到紐約。
漢密爾頓就包養了她,期間她聲稱已經與丈夫離婚。
詹姆斯卻以漢密爾頓包養自己老婆為由,多次向漢密爾頓勒索錢財,胃口越來越大,有時索要1000美元。這在當時是一筆巨款,漢密爾頓無力支付,好心的猶太朋友幫他渡過了難關。
詹姆斯后因偽造文件罪被捕,負責此案的人是門羅(后來的美國總統)
門羅在審訊時得知了漢密爾頓的性丑聞。
門羅知道此事會毀掉漢密爾頓的政治生涯,但如果確實,他又不能不上報。
為此,門羅去找漢密爾頓了解情況,漢密爾頓承認此事,還把女方寫給他的一批情書交給了門羅。
門羅斷定是這對夫婦在合謀敲詐漢密爾頓,但背后有人在指使這對夫婦,而且涉及到了從英國來紐約的重要人士。
簡單說,這就是一個局,否則瑪麗婭這種地位的女人不可能接觸到財政部長。有人想用性丑聞要挾漢密爾頓,這根本1000美元的事。
由于涉及英國,門羅將情書交給了杰斐遜,杰斐遜迅速用性丑聞作為武器打垮了漢密爾頓。
1795年,漢密爾頓被迫辭職。
1797年,杰斐遜又挖出了漢密爾頓腐敗的問題,他接受了“英國人”(猶太人)的賄賂。
漢密爾頓寫了一份95頁的文件進行辯白,雖然華盛頓等大佬原諒了漢密爾頓,但這件事給聯邦黨人造成了重大傷害。
1798年,美國與法國翻臉,亞當斯總統邀請華盛頓再次出任總司令(Lieutenant general ),準備對法國和西班牙開戰。
華盛頓又把漢密爾頓帶了回來。
1799年12月14日,華盛頓去世,漢密爾頓失去了靠山。
1800年,杰斐遜當選美國總統,1804年連任。
漢密爾頓則因為與侮辱他的政敵伯爾(杰斐遜第一任期的副總統)決斗,身受重傷去世。
漢密爾頓的死,客觀上限制了羅斯柴爾德家族在美國的擴張。
1811年,“美國第一銀行”許可狀到期,麥迪遜總統(他跟杰斐遜屬同一陣營)拒絕批準續簽,國會也反對續簽。
在倫敦的內森.羅斯柴爾德(梅耶的五個兒子之一,這一家族分支掌握英國金融)大怒,他派出信使到美國,威脅稱,“要么批準羅斯柴爾德銀行繼續成為美國央行的續簽申請,要不,美國將面臨一場災難性的戰爭。”
麥迪遜沒有答復。
1812年,英國從加拿大出兵攻打美國,理由是美國想吞并加拿大殖民地。
1814年,白宮被燒,麥迪遜跑路。
美國一沒有強大的軍隊、二沒有充足的后勤保障、三沒有強大的財政體系,不得不敗下陣來。
后來,這場戰爭被稱為“無用的戰爭”,因為英國人也沒有目標,開始和結束都有些莫名其妙。
戰爭唯一收獲是:1815年,被打怕了的麥迪遜批準成立美國第二銀行(Second Bank of the United States),期限20年。
羅斯柴爾德的手又一次伸入了美國,猶太人在紐約也重新活躍。
“美國第二銀行”主要股東來自歐洲猶太人,引起美國人的普遍不滿。
而且猶太人通過金融力量制造了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將美國這幫土老帽搞得口袋空空。
當時美國經濟非常困難,一度發行過麥迪遜頭像的5000面額美元。
1828年,美國來了個狠人--總統杰克遜(Andrew Jackson)
他的競選口號就是廢除“美國第二銀行”,把猶太人趕走。
因為這家私人銀行已經支配了美國那脆弱的金融體系,杰克遜的一系列措施,史稱“銀行戰爭”(Bank War)
他首先在政府內發動了“打掃奧吉亞斯牛圈”運動。
奧吉亞斯(Augeas)是古希臘的一個國王,有一個極大的牛圈,30年來未清掃,牛糞堆積如山,十分骯臟。
杰克遜將政府里所有跟羅斯柴爾德銀行有關的人員都開除掉,“清理牛糞”,用新人取代。
他準備提前結束“美國第二銀行”許可狀(1835年到期)
羅斯柴爾德家族進行了瘋狂反撲,通過“美國第二銀行”收縮美國貨幣供應量,使美國經濟陷入蕭條。
美國國會頂不住羅斯柴爾德的攻勢,于1832年7月3日通過法案,要給“美國第二銀行”發放長期許可狀。
杰克遜斷然否決了這項法案,并宣布該法案是對州權的侵犯和壟斷行為。
杰克遜譴責“美國第二銀行”是為猶太人謀利益,它的利潤來自“美國人民的收入”。
這一年是大選年,美國工人和農民絕大多數都選擇支持杰克遜,大家都想將作威作福的“美國第二銀行”消滅掉,因為它是社會貧困和弊端的罪魁禍首。
杰克遜成功連任后,就以硬對硬 ,“你們是盜賊毒蛇,我要以永恒之神的名義將你們擊潰。”
1833年10月1日,他下令取出了聯邦存放在“美國第二銀行”里的所有存款,這得到了美國中小型商業銀行的支持。
在執行命令時,連續兩位財政部長拒絕執行,直到他任命了第三位部長。
猶太人報紙稱這些是“寵兒銀行”,指責杰克遜歧視猶太人。
本質上來說,杰克遜從不反對資本主義。
他只是在捍衛資本階級的另一派-盎格魯-撒克遜集團的利益。
但是,誰阻礙猶太金融資本的擴張,誰就必須從物理意義上被移走。
1835年1月30日,刺客理查德·勞倫斯暗殺了杰克遜,但他的兩支手槍全部卡殼,軍人出身的杰克遜用手仗反擊了刺客。
大難不死的杰克遜事后聲稱羅斯柴爾德家族應對暗殺事件負責。
這是美國總統首次遇刺,但刺客以患有“精神病”為由被法院釋放。
雖然“美國第二銀行”被干掉,但馬丁·范布倫執政時,1837年的恐慌(Panic of 1837),導致了一場長達五年的金融危機,美國出現了大蕭條和高失業率。
范布倫直到離任,也沒有答應稱羅斯柴爾德再開“美國第三銀行”的要求。
1841年,美國總統約翰·泰勒也否決了類似法案,他收到了數百封的暗殺恐嚇信。
1845年,安德魯·杰克遜去世,他要求在墓碑上寫下:“我殺死了銀行”
此后,羅斯柴爾德家族甚至想聯合猶太人勢力將美國劈成兩半,支持“中央銀行”的和反對“中央銀行”的。
1860年11月,新成立不久的共和黨候選人林肯當選總統。
南方奴隸主勢力決定脫離美國,而在南北對峙時,北方一些銀行家卻跟奴隸主勾結,共同對付林肯。
這些來自紐約的叛徒被稱為“銅頭蛇”,大多是猶太銀行家。
1861年4月12日,叛軍炮轟北卡的查爾斯頓炮臺,南北戰爭爆發。
4月15日,林肯發布緊急征兵文告。
主動參軍的,20人一個中隊獎金100百美元,但林肯實際上根本無力支付龐大的軍事開支。
他向紐約銀行家貸款,但羅斯柴爾德控制的商業銀行要求的利率為24%-36%。
聯邦政府不得不發行綠幣(可以流通的政府債券),在戰爭第一年,北方小銀行紛紛倒閉,成了羅斯柴爾德的獵物。
但到了1862年夏天,北方經濟恐慌結束,因為軍工集團因戰爭而發展迅速,帶來了經濟繁榮。
這也給盎撒系金融家帶來了暴利,庫克家族僅僅替林肯推銷綠幣就獲利2000萬美元。
內戰結束后,盎撒集團誕生了一批百萬富翁,生產領域包括軍工、鐵路、運輸、鋼鐵、機器……
猶太集團損失慘重,除了3億多美元的南方債務無法收回,“銅頭蛇”的財產也被沒收。
1864年,林肯成功連任。
1865年,林肯在國會演講中指出:
“我有兩個大敵,前面是南方叛軍,后面是銀行家。比起前者,后者才是我最大的敵人。”
1865年4月9日,南軍總司令投降。
1865年4月14日夜,林肯去劇院看戲,被演員約翰·布斯在包廂開槍殺害。
林肯再也沒有機會收拾“最大的敵人”
當時,在美國流通的綠幣為4億3千多萬,美元為2千6百多萬。
林肯死后,安德魯·約翰遜接任,他想進行金融改革。
聯邦的金融政策理論來自于凱洛格所寫的《新貨幣制度》,凱洛格是紐約珍珠街的布匹商,1857年就已經去世。
他是1837年經濟恐慌的受害人,破產后,他專門研究美國銀行制度的弊端,發現是羅斯柴爾德家族這些猶太銀行勢力吸干了美國中小資產階級的血。
他的金融計劃:
一、設立國家安全基金委員會,各州設立分會。
二、由聯邦政府發行貨幣。
三、銀行借出利率不得超過1%。
四、禁止一切高利貸行為。
五、企業、中產階級、工人、農民都可以向國家借貸。
1861年,林肯看到了這本書的價值,《新貨幣制度》再度出版。
1865年,美國經濟學家坎貝爾根據凱洛格理論,在芝加哥出版了《真正的美國財政制度》
隨后美國出現了“綠幣黨”,要將凱洛格理論變成了政策,并參加總統大選,曾一度威脅到兩大黨。
但羅斯柴爾德勢力已滲透到美國國會,這場金融改革斗爭一直持續到了1875年。
1878年5月,“綠幣黨”(此時叫“綠幣--勞工黨”)分裂,在共和黨和民主黨的聯手絞殺下,1880年,“綠幣黨”解散。
1913年,美聯儲成立,其實就是“美國第三銀行”。
羅斯柴爾德第三次將手伸進了美國金融體系,并牢牢掌握了貨幣發行權。
美聯儲成了美國聯邦政府的最大債權人。
美聯儲沒有許可狀的限制,也不需要國會撥款。政府對它的管理,只是走一下形式。名為“中央銀行”,它卻完全獨立運轉。
盎撒與猶太“和解”后,雙方共贏。
但到了今天,盎撒集團已越來越受不了“深層政府”的控制。雙方的利益點并不相同,盎撒集團的利益(制造業、能源業、農業)被一步步侵蝕。
漢密爾頓的子孫現在遍布于美國政府和國會,而杰克遜呢?
杰克遜或許已經出現,或許還要等一等。
威爾·羅斯柴爾德葬身火海,最多算是一個警告。
但盎撒與猶太雙方真正的殊死搏斗,正在一步步走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