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人追捧私校,一是不差錢,二是舍得投資孩子教育
在陰晴不定的倫敦生活了一年半,我發現這里的人們——特別是中國人圈子——認識之后總是喜歡打聽 " 你住哪里?" 如果你還有孩子,那么緊跟著就會問 " 孩子讀哪所學校(私校)?"
時間久了,我意識到輕描淡寫的打聽背后,隱藏著一種勢利的試探。
如果聽說你住 Elephant castle ——以有色人種聚居和雜亂為底色,一般人的反應經常是驚訝," 那種地方你也敢住?" 而如果住 Dulwich ——本區多深宅大院且有幾家知名的私校,對方則會說," 哇,好區!"
好比在北京,住某明星別墅區意味是富裕階層。住燕郊,幾乎可以確定屬于北漂上班族。
富人區、精英教育,以及考究的皮鞋和低調的談吐,都是判斷一個英國人的階級成分的指標。這些階級觀廣泛存在但是不易察覺。那些含蓄的英國紳士淑女深信自己就是精英,言談間就能嗅出彼此屬于哪個階層,無需打探。
倒是在日趨活躍的華人圈子里,大家來自天南地北,無法簡單探測出對方的來頭," 你住在哪里?"" 孩子讀哪所私校?" 就成為慣常的開場白。大家深諳此道且都樂此不疲。
最近正在給要讀小學的女兒選擇學校。英國學制跟中國不同,小學從 4 歲開始(包含了一年學前班教育),提前一年開始報名注冊。今年滿 3 歲的女兒,現在就要找學校了。擇校過程中,認識了很多生活在英國的中國家長,發現大家對 " 擇校 " 都很有心得。中國家庭重視孩子教育,對教育投入很大,這個優良傳統帶到了英國。" 擇校 " 這件事,本質上屬于教育范疇,最終又衍生出檢驗你的階級成分的功能,卻令人無奈。
讀公校自然簡單,劃片、就近入學。英國跟中國類似,實行中小學免費義務教育。非公民孩子三歲起就能享受免費教育(三歲每周 15 小時幼兒園補貼)。
相比免費公校,私校每年一兩萬鎊的學費(還不包括課外活動費用或者寄宿費用),對于大多數英國家庭也是不菲的支出。
之前我對公校私校沒有清晰的概念,得到的信息五花八門,大概不做一次親身體驗,永遠不得其門而入。
9、10 月份是英國中小學的開放日時間,很多學校會選擇在周六接待家長參觀,幫助擇校。離我家不遠,有一所口碑不錯的私校,在幾種主要的排名系統中,均名列 20 到 30 名之間。有幾回我經過那里,看到維多利亞式的校園,有一個龐大的天然草坪運動場,孩子們在玩足球或曲棍球。這家私校成為我們考察的第一個目標。
周六早上 9 點半,我牽著女兒向學校走去。學校離我家步行用不了 10 分鐘。從便利角度,非常適合我這種晚上不睡早上起不來的家長。在早高峰殺出一條血路送孩子上學畢竟不會是美好的體驗。
本區有四所私校——兩所男校、一所女校、以及我們考察的這所混合學校(我們有幸住在這名校區的邊緣),此外還有兩所公校,但是公校似乎有意無意被忽略掉了,不在首選的考察清單上。大概除了 " 公校 " 的身份,還因為這兩所公校的評分是 "good(好)",而不是最高的 "outstanding(優異)"。
我咨詢過一位孩子讀公校的家長。她說," 完全沒有學習壓力,也沒家庭作業,我就是擔心孩子太輕松了。" 最近聽說,她抱怨老師不稱職,把女兒轉學去了另一家公校。
另一個中國媽媽則總結出她心目中的好學校排序:最理想的是需要考試才能入學的私立學校、其次是需要考試入學的公立學校、然后是不需要考試的私立學校、最后才是免試的公立學校。我覺得這體現出典型的中國式思維:便宜無好貨。
許多華人移民到英國就是沖著這里的精英教育來的。很多中國家庭對英式私校教育抱有極大信任。一位從浙江來的先生,住在倫敦東部的狗島,孩子考上了我家附近的一所私校,為了方便上學,專門在附近新買了一套 85 萬鎊的房子。
另一位媽媽每天開車半小時送孩子上私校,她準備堅持送一個學期,如果太累,也準備就近買房。
類似 " 孟母三遷 " 為了孩子上私校而拼家長財力和體力的事例在身邊有很多。中國人青睞私校,首先當然是這些家長不差錢。另一方面,從中國出來的家長還是相信;好的環境可以激發孩子的潛能。家長都沒有太多的時間,花錢把孩子交給靠譜的學校,似乎是一個好選項。既然私校教育已經被證明是成功的,何樂不為呢?
我的困惑是,私校和公校的教育模式有哪些不同?是否花了錢把孩子送進私校就萬事大吉?
(2) 只招 18 個孩子,來了 100 個家庭咨詢,還有大量沒來現場的
很巧,我們走到學校門口,迎面碰到了鄰居:一位干練熱情的上海女士。她的一對混血雙胞胎兒子就在這所私校上六年級。當天開放日,學校安排六年級學生給參觀者做向導。送完孩子鄰居正準備回家。
她講,進這所私校需要考試,競爭激烈。這家學校在學前班、三年級和五年級分別有三次招生,名額有限。她的兩個兒子 4 歲時沒考上,上了一所教會學校。在上私校的問題上,這位媽媽表現出堅毅的決心。她擔心等到初中的時候兩個兒子不能同時考進這所私校,所以在三年級的時候就選擇第二次報考。很幸運,雙胞胎一起考上了。
現在,雙胞胎學業出色,一個擅長鋼琴,當天為參觀的家長表演,另一個是副班長。這是私校三年來教育的成果。為了實現更好的教育目標,家長付出了很多。看到這位年紀相仿的媽媽的白發,就說明了一切。
這位媽媽又很懷念在教會學校的那段時光。" 家長之間的關系很好,彼此關心。" 到了私校,感覺家長之間生分了不少。也許這是跨入冷漠的精英階層付出的必要代價。比起孩子的進步,這種失落又算不了什么。她提起兒子總是流露出幸福。
鄰居讓我們做好心理準備,別強求第一次就能被錄取,可以考慮在三年級的時候再考。
她安慰說," 沒關系!這所學校平時不對外開放,進去看看里面的老建筑也蠻好。"
我的心情愈加沉重了。如果孩子沒讀到名校,聽說爸爸只是帶她進去溜了一圈看建筑,將來會不會抱怨?
接近 10 點,家長帶著孩子陸續走進學校。我觀察到大部分人是步行來的,說明都住附近,都會是競爭對手。英國家長也蠻拼的,有的抱著襁褓中的嬰兒就來了。人生不要輸在起跑線上,而不是尿不濕階段,你們是不是太心急了?
會場坐滿了聽校長演講的家長,目測近 100 個家庭、至少 200 多人。估計當天還有大量的家庭沒來到現場。而第一年的學前班只收 18 名孩子,競爭之慘烈可想而知。其中發現了很多華人面孔,有些爺爺奶奶也來了。相信一般私校對于國際學生比例會有名額限制,這些華人孩子都將是我們的競爭對手。聽口音,有一些是久居此地的香港和東南亞華人,有些是中國新移民,有幾個年輕父母粗聲粗氣講著北京話,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們是哪兒來的。
我逃避北京,就是覺得那地方太擁擠,過度競爭讓人厭倦(雖然很少輸)。想到在異國還要跟同胞展開殘酷的人生賽跑,感覺壓力好大。
(3)私校特色:小班制和興趣班
10 點,演講開始。小學校長有著英國式的風趣。他開宗明義:" 給孩子選擇學校是一個重要的決定。決定了孩子的將來和他們是否幸福。" ——看,英國教育工作者也不否認擇校的重要性。
" 時常有人問我,這是所什么樣的學校," 校長繼續說," 我要說,這所學校可以讓孩子成為孩子自己,學校是安全的,給予孩子充分的空間、信心、挑戰、支持。簡言之,讓他們成為自己最好的版本。"
很好的開場白。這所私校的校徽上寫著 " 上帝的禮物 " ——等同于國人熟悉的 " 祖國的花朵 " ——表明了對于孩子最大的重視。
校長重點介紹了這所學校的特點:小班制。小學總共只有 240 個學生。學前班、一、二年級都只有一個班,三到六年級各兩個班。" 這樣的小班制,保證了我們每一名員工可以叫得出每一個學生的名字,并且熟悉他們的性格。"
我認為這是私校能夠取得成功的關鍵之一:小班制保證學校可以充分了解每個孩子的特點和需求,從而能采取針對性的教育措施。這正是我們時常提及卻又很難做到的 " 因材施教 "。
接著中學部的校長講話。他說,本校的 GCSE(英國的中考)成績,92% 的學生考到 A 或 A+。A-Level(英國的高考)成績,40% 學生考到 A。" 即便全國也沒有幾所學校達到這個成績,因此我們是尖子里面的尖子。" 他說。
兩位校長都強調,他們重視學業,但是更重要的宗旨和工作,是幫助孩子發現 " 自己是誰 " 以及 " 想要做什么 "。這所學校的畢業生,大部分考取了英國的名牌大學,有個女孩考取了美國斯坦福大學的獎學金,一個男孩考到了阿姆斯特丹研究人類學,還有一個居然成了職業足球選手。校長舉這些例子意在說明:他們鼓勵學生追求自己的目標。
校長強調,他們培養領袖精神,把每一個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對待,重視學業,但是不強迫學習,特別重視和尊重不同的個性。這話令人振奮。
我想起了自己可怕的童年和青少年時代。我有一個小學老師擅長扔粉筆頭,不管你坐在哪個角落,走神或者說話的時候,她的粉筆總會準確砸到祖國的花朵身上。我的中學老師喜歡讓成績差的學生集體坐在最后一排。這種公開羞辱在我的學生時代是家常便飯。
聯想到一位上海大媽對我講過,她感覺在英國讀小學的外孫,比起同齡的中國孩子情商高。這就是教育方式和環境的影響。
中國的教育系統以考試成績作為教育的最終目標。為了實現這個集體目標,學生被要求服從和守規矩——太多的個性會被認為影響集體目標的完成,因而往往不尊重個體的獨特性。
演講結束,在一名 6 年級學生的引領下,我們參觀了學校的內部設施。小學部的空間有點擁擠,硬件設施跟國內的很多學校比,實在一般。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豐富多彩的各種興趣班及其背后倡導的教育理念。
校長說過,他們學校的特色是學業、體育、藝術。以音樂為例,每周至少有兩節音樂課,從二年級開始每個學生都要學習小提琴和大提琴,五年級再多學習一個弦樂器,六年級所有學生都要加入合唱團。
此外,學校每學期都有超過 60 個課外俱樂部。比如演講班、曲棍球、爵士樂、芭蕾、表演。
帶我們參觀的這個學生,父親是西班牙人,母親是臺灣人。他會講西班牙語、英語、法語,但是不會講中文。他報名參加了辯論班,正在自薦做學校圖書館的管理員。去年學校帶他們去了懷特島露營,明年要去諾曼底露營,男孩已經對這趟旅行迫不接待。
這些課外活動,有一些是需要家長單獨支付費用的。我沒問具體價格,估計小學和中學讀完,匯總起來不是小數目。
(4) 這一切說白了,都是 " 考家長 " 和 " 拼爹 "
一個小時的參觀,感覺老師熱情、學生見多識廣。校長許諾在 11 月報名截止前,家長有疑問可以預約跟他面談。他并向家長們發出了邀請," 讓我們一起度過 14 年的旅程。"
如果進了這所學校,意味從 4 歲到 18 歲,14 年的光陰都將在同一所學校度過,這條從小就為孩子規劃的精英之路很誘人,但是這條路也一眼就看到了結果。
我女兒出生在美國,3 個月大回到中國住了 8 個月,又在馬來西亞生活了半年。現在倫敦生活了一年半。她讀了一年幼兒園,可以講中文和英文。問她是哪里人,她會說 " 我家在倫敦 "。這種在性格形成期沒有生活在父母祖國的兒童,有一個專用名詞叫 " 第三文化兒童 "。
我們希望她適應不同的成長環境。未來數年我們會繼續生活在倫敦。更遠的將來,則不打算限制住腳步。
在科技發展迅速的年代,誰知道幾年以后傳統教育模式會發生什么不可思議的變數?
私校教育已經被證實是符合當今社會發展和精英培養的一種體系,但是畢竟也只是 " 這一種 ",生命還有很多多樣性,應該還有更多的追求喜悅的標準。
精英教育畢竟針對的只是金字塔尖的一小部分家長、一小部分孩子。一道私校的大門,隔開了兩個世界。高昂的學費已經把大部分孩子拒之門外。據說父母讀過私校的家庭,其子女讀私校的概率也很大。英國曾經拍過一部紀錄片,跟蹤拍攝了不同家庭長大的孩子,揭示了階級分化的現象。一個普通家庭的孩子可能比有錢人的孩子智商高,但是可能沒機會享受精英教育。英國的公校也有優劣之分,如果你沒有財力在好學區買房子,就只好讓孩子就讀家門口的公校,富貴天注定。私校通過入學考試,也在考察和選擇符合自身教育特點的孩子和家庭,以保證成才率。這一切說白了,都是 " 考家長 " 和 " 拼爹 "。
打個比方,精英教育類似于奧運金牌戰略,背后是高投入。14 年的打磨,多對一的教學模式,保證了每一個孩子的特長不被埋沒,不成功都難。與這種精英教育不同,公校的目標是保證大多數孩子的基礎教育,就像是群眾運動和廣場舞。這種不平等從擇校的第一天就鑄就了。
我開始說服自己接受這樣一個現實:英國人假裝階級社會早就不存在了,實際上階級無處不在。
畢竟現在只是走馬觀花,在注冊報名截止前,我們還有時間對英國的學校做更多的了解。
什么是好的教育?如果精英教育簡化為身份的符號,成為另一種成功學,是否和初衷背道而馳?
如果有可能,我想把這些疑惑拋給那位信心滿滿的小學校長," 中國教育有一個現象叫拼爹,以我的看法,在英國也需要拼爹,校長先生怎么看?"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