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主要談戰術運籌方面的原因,不談政治和后勤方面的原因。換句話說,就是分析雙方對弈雙方落子得失。
主要的原因是解放軍趁國民黨部署沒有到位的時候,搶先發動行動,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國民黨各兵團。從第一步開始,國民黨軍就開始陷入被動,每一步都被解放軍牽著鼻子走。
國民黨主要的計劃就是先把徐州周圍的大兵團全都收縮到徐州。徐州是津浦路和隴海路兩條鐵路的交匯點。國民黨軍在徐州可以依托自己機械化程度高,對交通線控制力度強的優勢,機動靈活對抗解放軍。
將兵力集中到徐州,其中就包括將東面海州的黃百韜兵團能夠撤到徐州。但華東野戰軍主力搶先一步切斷海州到徐州的道路,在蹍莊包圍了黃百韜兵團。此舉將國民黨依托徐州和兩條鐵路與解放軍決戰的計劃徹底打亂。隨著黃百韜兵團被圍,國民黨接下來的行動全都圍繞著如何給黃百韜解圍來進行了。
首先是國民黨軍邱清泉、李彌兩個兵團從徐州出發,向東進攻,試圖給黃百韜兵團解圍。但是遭到華野頑強阻擊,難以前進。國民黨又將希望寄托在從南面東進的黃維兵團身上,希望黃維兵團能夠幫黃百韜兵團解圍。但是劉伯承鄧小平的中原野戰軍主力(加上華野一部),隨著黃維兵團一起進入了淮海戰場,并在雙堆集包圍了黃維兵團。
接下來黃百韜兵團因為援兵遲遲不到,被華東野戰軍全部殲滅。蔣介石灰心喪氣,決定放棄徐州,讓邱清泉、李彌孫元良三個兵團全體南撤,同時順便解黃維兵團之圍。但是三個兵團有很多徐州市民一起走,前進速度很慢,被華東野戰軍主力追上,包圍在陳官莊。因國民黨軍有三個兵團,華東野戰軍難以全殲之,只能暫時阻止其逃跑。對此,解放軍決定先殲滅黃維兵團,讓中原野戰軍騰出手來,與華東野戰軍合兵一處,圍殲邱清泉、李彌、孫元良兵團。于是中原野戰軍對黃維兵團發起總攻,在雙堆集將其全殲。最后,華東野戰軍和中原野戰軍共同圍殲邱清泉李彌孫元良三個兵團。這三個兵團在陳官莊全軍覆沒。至此,淮海戰役以國民黨軍參戰兵團幾乎全都被殲滅而告終。
整個戰役過程中可以看出,盡管參戰解放軍總兵力不如國民黨軍,但是每次解放軍都能集中一整個野戰軍(大約相當于國民黨軍3-4個兵團)圍殲國民黨的一個兵團。如黃百韜兵團面臨的就是幾乎整個華東野戰軍;黃維兵團面臨的就是幾乎整個中原野戰軍。最后的邱清泉李明孫元良三個兵團面臨的則是中原野戰軍加上華東野戰軍。
所以總體兵力上解放軍是以寡擊眾,但是每次戰役解放軍都是以多打少,充分體現了“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戰術。而做到這一點的原因是解放軍搶先行動,步步爭先,爭取主動,在國民黨重兵集團集結完畢之前,將其各個擊破。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