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近日在歐洲議會選舉中一舉戰勝法國左、右翼兩大傳統政黨社會黨和人民運動聯盟(UMP),從而成為法國在歐洲議會中的第一大黨,隨之而來的是UMP的大丑聞“畢格馬利翁假發票”事件,該黨主席讓-弗朗索瓦·科佩因此宣布辭職。國民陣線之所以能夠在這次歐洲議會選舉中突飛猛進,除了其反移民和排外主義受到部分法國選民的支持外,傳統政黨接連不斷的腐敗丑聞,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國民陣線從來沒有在任何國家級別的機構執政過,因而可以理直氣壯地攻擊幾十年來基本上輪流坐莊的傳統左右翼政黨。事實上傳統兩黨也確實丑聞不斷,這次的假發票事件只是諸多政治腐敗中最新的一樁而已。
法國一般有三類腐?。赫胃瘮 ⒔洕瘮『凸珓諉T腐敗。后兩者一般都屬于“大、小蒼蠅級”,而政治腐敗則屬于明顯的“大老虎級”,很少有真正被追究到底的。法國社會黨在上世紀90年代初執政時期,曾曝出售臺武器回扣案大丑聞。司法調查證明,有高達5億美元的“回扣返款”從法國人手中支付給臺灣人,然后又從臺灣重新返還給法國做出售臺武器決策的相關人員。這一大丑聞死了很多人(謀殺、“事故”、車禍……),但最終因法國國防部拒絕將有關文件解密而不了了之,全部涉案人員均未獲罪。
用假發票隱瞞競選開支
這次的“畢格馬利翁假發票”丑聞與售臺武器案一樣,是一種政治腐敗。政治腐敗既涉及政黨利益,也涉及個人利益。“畢格馬利翁”是一家公關公司,其負責人“恰好”是UMP黨主席科佩的親信,他們分別是科佩在莫城任市長和在政府任財長時的兩位辦公室主任。調查發現,該公司曾向UMP開出上千萬歐元的發票,用于該公司為UMP召開各類政治集會的開支。然而這些發票上所列明的會議,有的根本就沒有開過;有的被邀請人雖然名字在演講人名單上,但卻根本沒有出席過會議。比如2012年5月30日“畢格馬利翁公司”向UMP開出了一張29.9萬歐元的發票,用于一場會議的開支。然而這場所謂的會議從來就沒有召開過……總之,這些發票是假造的。而之所以要制造這些假發票,是因為UMP的總統候選人、前總統薩科齊在2012年爭取連選連任時,其競選資金支出超出了憲法規定的數額2250萬歐元的上限。而一旦支出超過了這個規定的限額,候選人就將拿不到國家給候選人的競選支出47.5%的補貼。于是就有人想出用假發票的方式,將競選開支變成“政黨開支”。這與法國前總統希拉克利用巴黎市政府機構人員虛設職位、而實際上卻為右翼政黨服務的丑聞如出一轍。
這一丑聞實際上有三重含義:一是薩科齊競選總統如果真的經費超支的話,是對選民的一種欺騙。法國之所以不像美國那樣不設競選支出上限的規定,是為了削弱金錢對選舉過大的作用和影響。美國選舉史上除了個別案例,基本上是籌集競選經費最多者當選。法國人為了避免這種“金錢決定一切”的選舉現象,對競選支出上限做出了規定。二是利用假發票,將薩科齊競選開支轉移至政黨開支上,以騙取國家的競選補貼,這是對國家進行欺騙。三是開出假發票的是黨主席科佩的兩名親信,很難令人相信他們這樣做是“無私的”、“無償的”。有關政治家究竟會以何種方式、在何種時機向其做出何種回報,正是法國司法部門正在調查和了解的。
政治腐敗永遠“查無實據”
法國式腐敗有兩大特點,一是真正的政治腐敗永遠“查無實據”,最終不了了之。很多案件在初審時被判有罪,但一旦上訴,總是無罪。法國前外長迪馬、前司法部長巴斯瓜等都有類似的經歷。法國民眾盡管無權質疑上訴法庭的判決,但案案如此,難免會給人一種“刑不上大夫”的感覺。二是法國對一般性的公務員腐敗和經濟腐敗打擊非常迅速、有力、有效。一般性的“蒼蠅級”腐敗基本上已經被消滅干凈。在與腐敗作斗爭的問題上,民眾的“感覺”是非常重要的。法國之所以往往被認為非常“干凈”,其一就是其高官很少被卷入“腐敗案件”(問題是,那售臺武器的5億美元回扣返款究竟到哪里去了呢?);其二就是“蒼蠅”已被打盡,當民眾辦任何事情不再需要行賄時,腐敗的感覺就會減弱、消失。
此外,法國相當一部分有腐敗“嫌疑”的做法,卻被制度化、合法化。比如國民議會議員收入中有一筆約9000歐元的津貼,是國家付給當選議員用于其雇傭秘書或顧問的薪水。然而15%的國民議會議員和30%的參議員都直接聘用自己的老婆或子女,而這種做法居然也是合法的!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又比如,一位卸任法國高官的夫人被一家著名奢侈品大公司聘為“顧問”,年薪高達40萬歐元!無論從哪個角度看,一位年過七旬、從來沒有在奢侈品行業就業的政治家夫人,怎么可能能夠勝任這樣一個職務呢?只有一個合理的解釋,這一高薪顧問是對這位法國高官在位時所做事務的某種回報……
美國最大的腐敗就是將腐敗制度化、合法化
位于美國中北部的伊利諾伊州不僅“盛產”總統,更因“盛產”腐敗州長而著稱。據統計,過去40多年來,該州9任州長中有5人曾因涉嫌腐敗案件被起訴,其中4位州長最終鋃鐺入獄?,F任州長帕特里克·奎恩又在接受聯邦司法調查,該州再度陷入嚴重的誠信危機。
今年3月,美國司法部針對伊利諾伊州政府一項打擊城市暴力工程的腐敗案對奎恩發起調查,指控他涉嫌濫用職權及公共經費。此前,該州審計署已對奎恩進行審計調查,目標對準2010年奎恩為贏得競選而推出的“社區重振工程”。該工程總預算5500萬美元,被懷疑存在不少管理和經費使用上的漏洞??魃嫦油ㄟ^設置多個預算賬戶繞開議會監管,并籌措行賄基金,違反了聯邦反腐敗法律。
截至5月17日,奎恩已根據要求向有關部門提供了上千頁的法律文件,極力為自己洗脫罪名。但除了挪用經費和行賄問題外,司法部門還認為奎恩涉嫌安排下屬將上述工程中近15萬美元的項目資金“中飽私囊”。盡管奎恩多次出面澄清與此事無關,但調查中的一些蛛絲馬跡仍令此案撲朔迷離。5月28日,一個由12名司法人士組成的審計委員會將就調查結果進行審議。無論結果如何,奎恩連任州長一事已生變數。
現年65歲的奎恩素有“政壇牛虻”之稱,其政治生涯始于民間草根組織,被視為“草根改革者”。2009年,時任伊利諾伊州州長羅德·布拉戈耶維奇“賣官案”東窗事發,副州長奎恩被“扶正”,此后成功連任??魃吓_后曾誓言反腐,簽署的第一項行政命令就是“給州政府消消毒”,發誓決不重蹈前兩任“腐敗州長”覆轍。
然而,“反腐州長”卻也難逃遭受司法調查的命運。關于奎恩的腐敗丑聞一經披露,不少當地媒體紛紛感嘆,“腐敗仍似病毒一樣無孔不入,侵蝕著美國政府的肌體”。在美國,從聯邦、州到地方各級權力機關,都存在腐敗現象。上至國會議員、下至普通公職人員,都可能與腐敗扯上關系。美國司法部公布的數據顯示,過去20年內,共有兩萬多人因腐敗被判有罪,其中后10年比前10年案件增加了3.2%。另據蓋洛普公司最新民調顯示,半數以上美國受訪者認為,腐敗是聯邦政府首要應該解決的問題,降低聯邦赤字、就業、醫保等熱門議題則位列其后。
近年來,美國的腐敗現象屢禁不止,案件頻發。究其原因,美國華盛頓美利堅大學歷史學教授利希特曼認為,“一般而言都是因為錢,另一方面可能源自一種‘權力的傲慢’,即政客們都相信自己能凌駕于法律之上”。
美國有一套相對成熟的廉政法規體系,比如《政府陽光法案》用于規范行政行為和公務人員日常行為,《政府廉政法案》用于規范反腐機構職能和權限,《聯邦反腐敗行為法》則對懲治腐敗作出具體規定。可以說,對政府官員的腐敗監管是嚴苛和全方位的。但這套監督制度并不能治本。
具體分析而言,首先是美國的政治選舉制度客觀上為官員腐敗創造了條件。在美國政治發展進程中,一些曾被看作是腐敗的行為逐漸演化成政治過程中的正常部分,比如利益集團可以向競選者提供巨額競選資金,甚至進行權錢交易。其次,法律懲治力度不夠。許多政府官員都有自己的法律顧問幫助他們出謀劃策,將懲罰降至最低,同時受指控的官員多以辭職了事,以逃避進一步的調查。此外,與政黨政治息息相關的官官相護和裙帶關系,都成為腐敗滋生的土壤。
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政治管理學副教授布朗對記者表示,從政治賄選到教育領域的貪污,從立法腐敗到醫療衛生領域黑幕,腐敗已蔓延滲透到美國社會的各個行業,“美國最大的腐敗就是將腐敗制度化、合法化”。
http://oisum.com/Article/guoji/2014/06/321087.html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