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著名私人監獄公司CCA宣布投入2.5億美元收購各州監獄,并在48個州進行市場宣傳,游說州政府許諾他們一份長達20年、對各監獄控股90%合同。這一決定遭到了包括聯邦政府地方監獄工會、州政府和人權NGO等諸多機構的強烈反對。
私人監獄企業是監獄私有化的最大受益者。目前,作為監獄企業領頭羊的CCA雇傭員工達53萬之多,在19個州與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設立了65個監獄,關押了75000名服刑人員,曾位居《福布斯》排行榜全美最大公司行列。而和CCA并稱為美國監獄寡頭的Wackenhut2007年收入高達10.24億美元,凈利潤為4185萬美元。
CCA和Wackenhut均為美國立法交流委員會(ALEC)的主要捐助者。ALEC是一家公共政策組織,其成員包括了40%的各州議員。私人監獄公司向ALEC提供了大量資金,影響了有關政治議程和公共政策措施。私人監獄的經理們總是試圖運用政治關系和游說力量影響立法者的思維,說服國會議員支持監獄私有化。
而在各州政府看來,引資投入私人監獄也是為自己謀求政治資本的一個不錯選擇。建造一座私人監獄能創造數百個建筑工作機會,經營一座監獄能提供200-500個穩定的就業機會,急于提升就業率和公共收入的地區,總愿意設法推薦監獄建設,這也是“投機性監獄”現象產生的原因。2008年,賓州兩名地方法官為了收取回扣,故意給未成年被告加重判決并把他們交給一個私人經營的監獄關押,兩個人一共收了260萬美元回扣。
私人監獄公司、說客、監獄立法者以及監獄地方官組成了一個資金和政治的集市。他們都在爭奪罪犯,最后增加他們的“廉價勞動力”,難怪有評論說這是“模仿納粹集中營的一項奴役制度”。
(《環球視野globalview.cn》第465期,摘自《世界博覽》)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