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亞戰爭——對“和平崛起”的無情嘲弄
當前在利比亞發生的沖突,實質上是北約以空中打擊為主、扶植利用利比亞反政府勢力為輔的一場帝國主義侵略戰爭。是八國聯軍式的帝國主義侵略戰爭,時代不同了形式略有不同罷了。是否公開出動地面部隊,不是判斷戰爭性質的主要條件。自上世紀末所謂“冷戰結束”以來,在科索沃、阿富汗和伊拉克,帝國主義勢力確立了想打誰就打誰的霸權模式,將其稱作什么“禁飛”之類,不過為了掩蓋事件的本質。
先賢謂,一之為甚,豈可在乎?如今,已是再而三、三而四了,中國人也該從戰略角度反思反思了。
利比亞戰爭給中國的“和平崛起”敲響了警鐘。
一,“帝國主義就是戰爭”,論斷并未過時
蘇東崩塌中國轉型,社會主義低潮,但歷史并未“終結”,這連福山本人也承認了。
1,我們依然處于“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時代”。
帝國主義依然是金融資本主義和寄生資本主義,金融資本的寄生性較以往更加突出,跨國壟斷資本依恃霸權以虛擬經濟掠奪世界,在 “中美國”模式中表現的最為典型。
拉美左轉,尼泊爾革命,被壓迫民族反帝斗爭并沒有停息。被稱為“恐怖主義” 的自殺式襲擊方式,實際上是反抗帝國主義霸權掠奪的一種扭曲方式。舉世列強聯合起來用最先進的武器進行屠殺,阿拉伯人難道只有任人宰割?馬克思主義歷來反對暗殺式的個人襲擊方式,但不能因此否定這一斗爭的大方向,正如當年中國的義和團反帝斗爭也有落后和盲目色彩一樣。 至于中國的“東突”,不過是歷史事變復雜性的表現。
這一波世界性的金融危機,無可置疑地說明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依然未變,它自身克服不了,即使中國的3萬億都搭上去也救不了,也解決不了這一矛盾。
蘇東崩塌,給世界資本主義注射了一陣強心針,雖然紅光煥發,但殺不滅癌細胞。“轉型”的美妙泡沫早已失去了當年的魅力,它不斷萎縮、鬼魅似地閃爍著茉莉花般的陰影,離破滅為時不遠了。
跨國資本可以一時得勢,但資本主義的固有矛盾不斷深化誰也改變不了。
為了維持這一掠奪方式,美國和老歐洲,不斷強化自己的軍事力量,并不斷肆無忌憚地發動侵略戰爭,比“冷戰時期”猖獗的多。
囂張并不意味著強大,不過是階級矛盾民族矛盾激化的表現罷了。
有壓迫就有反抗,被壓迫人們的反抗斗爭一旦與馬克思主義結合,就會敲響資本主義的喪鐘。
2,北約東擴現象最有說服力。
北約是應對華約、抵制“共產主義擴張”的產物,當年蘇聯解體前,他們也曾信誓旦旦保證不擴一步,而華約解散之后,人們看到的是他無限東擴,如今的“北大西洋”已經“約”到中亞腹地了。
面目越來越露出猙獰,想打誰就打誰,轟炸南聯盟,入侵阿富汗,侵略伊拉克,威脅朝鮮,圍堵中國,直到反動今天的利比亞戰爭,扎人家的元首官邸。
不折不扣,帝國主義列強侵略世界的工具,21世紀的“八國聯軍”。
面對這“圖窮匕見”,中國買辦精英集體失語。
“冷戰結束”、“柏林墻倒塌”,是“自由知識分子”詠唱不盡的母題,可惜,對以色列式的“隔離墻”,他們不敢一視同仁,諱莫如深,好像根本就沒有這回事。
利比亞、埃及“不人道”,他們大聲疾呼;而沙特和巴林的“不人道”,他們就視而不見。
這就叫無恥。
這就叫霸權。
3,世界何曾一日“和平發展”。
“和平與發展”云云,對“冷戰結束”后的時代估價,不是幼稚,就是欺騙。
所謂“全球化”就是資本主義的“全球化”,是社會主義進入空前低潮,民族解放運動遭受嚴重挫折,資本主義不可一世,美國霸權主義空前囂張的“全球化”。看不到或者回避這一點,無異于解除被壓迫人民和被壓迫民族的精神武裝,要他們逆來順受受,心甘情愿地接受奴役和掠奪。
當年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欽自廢武功、搞垮東歐解散華約,都是出自這一新思維。葉利欽下臺后,俄國人痛定思痛回頭重整山河,歷普梅三任,北極熊依然難振當年雄風,不過靠賣賣資源和武器以強軍,這武器還是“專制年代”的遺產呢。
套上枷鎖,心甘情愿,還要高聲禮贊,說是“和平發展”了,“和諧世界”了!
4,帝國主義最懂政治。
買辦精英顛覆“傳統”最愛嘲弄毛澤東時代“突出政治”,實際上,帝國主義最懂政治,最講政治。
政治,是最高的經濟,代表著總體的、根本的、長遠的、最大化的利益。
“冷戰結束”,美國還要保留北約,保持相當于其他國家總和軍事預算,就是政治。是壟斷資本最大利益的根本保證。
反共,是資本的最大政治。
二戰甫終,美國就把“防止共產主義擴張”放到戰略高度,扶植日本、扶植國民黨打內戰、朝鮮戰爭、越南戰爭,不吝千萬億美元,造成力不能支的財政赤字,其最終戰略目的,還是要維持壟斷資本的霸權。失去這一霸權,壟斷資本也無從“崛起”。這是硬實力。
帝國主義極為重視軟實力,用意識形態反共。希特勒舉整個歐洲之力,幾百萬大軍沒搞垮蘇聯,美國人一個“和平演變”,輕輕地,將蘇聯和社會主義陣營搞掂了——這筆賬會算嗎?
“自由歐洲”、“自由亞洲”、“能貝爾和平獎”、“福特基金會”、扶植達賴、熱比婭、民運、輪子,滔滔者皆是也。這就是“政治”, 這就叫精神變物質,效益最大化。
看看我們的“軟實力”,通過妖魔化毛澤東實際上是自廢軟實力,按中情局十項誡令行事,一破一立,隨使買辦遍地開花,漢奸輿論滄海橫流。
憑這這樣的“軟件”,能夠與霸權抗衡,“和平崛起”嗎?
二,利比亞博弈與“和平崛起”
1, “和平崛起”透視
就事論事,“和平崛起”自然無可置疑——難道誰還主張“戰爭崛起”嗎?
正如“先進生產力”,說起來也無可置疑,但一看實際,“先進”云云,不過是以美國為法式、“產權明晰”“私有化”“股份制”的“現代企業制度”,“深化”、“攻堅”、“殺開一條血路”等等,不就是“接軌”這“先進”嗎?而且還加上“大國崛起”時代原始積累的瘋狂和無恥,“只能做,不能說”罷了。
透過字面看看:
“和平崛起”話題,是央視“大國崛起”話語的派生物,這一話語隱含著如下內容:
(一)它是對毛澤東時代“中國人民站起來了”的真正的空前的“崛起”的貶低和否定,意味著毛澤東時代不是“崛起”,是“貧窮社會主義”,“閉關鎖國”,“到了崩潰邊緣”。
毛澤東時代“崛起”的內涵,諸如堅持社會主義、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反帝反殖、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等等,都是“和平崛起”否定的對象。
(二)對“大國崛起”中資本主義血腥野蠻掠奪的掩飾和辯護。
(三)“和平崛起”是皈依融入式的“崛起”,“韜光養晦”式的“崛起”,“轉型接軌”“外向型經濟”“為洋人打工”“中美國”式的“崛起”,在其現實性上,不過是自我殖民式的“崛起”。
作為一個口號,“和平崛起”有其合理性的一面,然也不必看得太重。美國并未承諾不對無核國家使用核武器,小布什“先發制人戰略”咄咄逼人,窮兵黷武四處耀武揚威,奧巴馬照樣得“和平獎”,絲毫不減中國精英“做一夜美國人”的興頭。從另一面看,蘇聯垮了,中國“不當頭”了,氣勢洶洶的“做負責任大國”,才有向心力和凝聚力,盟友靠他,多數傍它,怕他又得趨奉它。如果像中國對朝鮮和尼泊爾一樣“負責任”,世界霸主就當不成了。正如中國普世后,“二進宮”“三進宮”成為資本,紋身乃顯示身份標志,到哪人都得讓三分。叢林世界弱肉強食,這就叫規則。
我們搞點軍備,動輒怕美國人指手畫腳,低頭彎腰指天畫地解釋不已,那神經過敏,其實是寵美綜合癥并發的恐美強迫癥。當年毛澤東高舉反帝反殖旗幟,尼克斯不是照樣上門“和諧”嗎?
2,利比亞戰爭是北約與主權國家的較量,是帝國主義與第三世界被壓迫民族的較量,也是跨國霸權資本與中國的較量。
這次北約如果一帆風順如愿以償,那跨國資本的氣焰會囂張十倍,以后只要是他們感到需要,“反恐”、“人道”、“邪惡” 、“大規模殺傷武器”、“人權大于主權”、“制裁”、“禁飛”、“斬首”等等大棒,隨時都可掄到你的頭上。
北約遲遲未敢輕易出動地面部隊,因為他們害怕重蹈覆轍陷入伊拉克和阿富汗式的泥潭,不是“和平與發展”“人道主義”等等感化的結果。
利比亞是中國所需石油的重要來源之一,中國在利比亞有300多億的投資,在東部地區有50個大型投資項目。利比亞鬧騰的結果如論如何,對中國都不是好事。
曾任里根政府財政部助理部長的保羅·克雷格·羅伯茨說得十分明白:
“因為他妨礙了美國在非洲設司令部,他控制了地中海部分地區,還讓中國進入利比亞尋找未來所需能源。美國試圖通過切斷油路,打瘸主要對手——中國,這才是美國反應的真實動機。”
美國在中東發動戰爭,目的是石油和霸權,它的控制權不允許挑戰的。
問題不止于此。
美國人創造這個“利比亞模式”,還想在中國如法炮制,也給買辦漢奸階層樹立一個搞掂中國的樣板。諸如:
利用國內矛盾,煽動社會動蕩。
啟動漢奸別動隊扮演“反對派”上街。
適當時機利用互聯網拋出爆炸新聞,諸如中國高層國外存款之類,以激動社會情緒火上澆油。
發動“顏色革命”,啟動反對勢力煽動群眾走上街頭,釀成嚴重沖突。
開動媒體在世界范圍狂轟濫炸,用道德輿論的滔天洪水將中國淹沒。
啟動達賴、熱比婭鬧事,打出“獨”旗,推波助瀾,逐次承認。臺獨亮旗,海峽“禁飛”。
以制裁、禁飛形式實施經濟軍事干預。這時中國再想大國否決權為時已晚,北約行動早已不受聯合國的約束。
凍結中國外匯資產和高層私人存款,正好賴賬,同時以扶助動亂勢力,幫助臺獨、疆獨、藏獨,制造內戰,然后分別予以承認……
在這一“顏色”風波面前,航母、殲20之類統統失去作用。看看當年蘇聯的前車之鑒可知。
這不是什么危言聳聽。希拉里就曾坦言:眼下的中東北非就是中國的寫照。
3,沒有“政治”保障,談不上“和平崛起”。
利比亞、蘇丹、伊拉克和伊朗,在經濟上都是中國的“戰略伙伴”。
他們是中國“外向型經濟”棋盤上的車馬炮。美歐是高端,“再為洋人打工二十年”模式中,他們是資源,也在低端。在這個意義上,中國在海外開發石油,目的不過是為歐美“打工”的保障。
這人家也很清楚,可跨國資本對依附者的氣量,從來都是得寸進尺——像美國人一樣生活,美得你!你就老老實實“中華邦聯”像伊拉克一樣“民主憲政”吧!
自己投資開發,減少跨國資本控制,轉變發展模式,更是想入非非,為美國人所不能容忍的了。
你真“崛起”了,我怎么過日子!
現實世界只給“崛起”留下兩條路:要么是帝國主義式的強盜崛起,要么是毛澤東時代社會主義社會主義崛起。
前一條,先生來遲了,此路業已封閉。不見兩次世界大戰,列強之間且殺得血頭血臉乎?時下只有我一超獨霸,想什么“和平崛起”,笑話!
新加坡和香港港口式的城市,算不算“崛起”且作別論,至少沒有普遍意義。南韓和臺灣“崛起”,精英們打造的神話,處處仰承美國鼻息,依賴美國售武,傍著主子頻頻軍演,更談不上什么“和平”。
“四小龍”神話,“外向型”神話,也該“終結”了。
中國在海外的投資開發靠什么保障?有過政治軍事應對的戰略思考沒有?
靠“打某某給美國人消氣”?靠“韜光養晦不當頭”?靠一廂情愿的“戰略伙伴關系”“不斷增持美元”和“中美國”模式?靠“普世”“轉型接軌融入世界”?
中國走向非洲西亞,是以“經濟人”身份,“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而不是政治家的身份。
海外開發,不光是做生意,更是政治軍事博弈。
貓論市儈式小聰明,糊弄糊弄百姓還湊乎;大國博弈,還是毛澤東式的膽識管用。
巴掌扇到臉上,委屈咕噥一陣,過后沒事人一大堆,依舊欣欣然攜著大禮包前去親善,美滋滋的。韜光養晦,越養越晦。
美帝向來吃硬不吃軟。
在朝鮮打敗了,“聯合國軍”也就乖乖簽字言和;否則,你就是“反人類罪”,得上海牙國際法庭。有朝鮮教訓,美國人在越南就不敢越過17度線雷池一步,不敢“護航”了,更不要說“誤炸大使館”了。毛澤東時代,西方政要從來無人敢于接見達賴。
炸科索沃,打伊拉克,制裁伊朗,利比亞禁飛,甚至連制裁朝鮮,只會投贊成和棄權票——就憑這膽氣去博弈、崛起?
利比亞剛要動蕩,就夾起皮包走路。興師動眾撤僑,媒體大造輿論,抓的是面子,“里子”呢?
不能只有“普世”思維,只有“棄權”思維和“禁飛”思維。
利比亞戰爭固然可以減輕東亞的壓力,但那是暫時的,靠這個解決不了黃海軍演問題,解決不了釣魚島問題和南海問題。那是李鴻章式的“以夷制夷”思維,是南宋聯蒙滅金思維。
利比亞戰爭的結局無論怎樣,對中國都不是好事。盡管對西方也未必是好事,但那是另一回事。
“和平崛起”式的海外投資的結果,在伊拉克是過去時,在利比亞和蘇丹等是現在時,在伊朗是未來時。
就像做小買賣的與黑老大大亨打官司,像農民工與富士康老板,像鄧玉嬌、趙東民、張妙與李剛藥家鑫們打官司。
博弈結局,并無懸念。
說利比亞戰爭是對中國“和平崛起”的嘲弄,未必是夸大吧?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