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卡拉市長嚼口香糖送別薩科齊,薩科齊重申反對土耳其加入歐盟》,法新社安卡拉2月26日電,路透社安卡拉2月25日電。執政以來首次訪問土耳其的法國總統難道只是為了千里迢迢地到土耳其來表達一個他已經重復過很多遍的反對土耳其加入歐盟的立場嗎?顯然不是。按薩科齊自己在記者招待會上的言論來看,他此行的目的是為了達到“既不會導致歐洲變得不穩定,也不會讓現代化的土耳其社會臉上無光。”言下之意,這兩者之間已經對立起來了。也就是說,如果歐洲要穩定的話,那么就必須損害土耳其的利益,反之,如果照顧到了土耳其的利益的話,那么歐盟就不可能穩定。
我們相信,薩科齊現在一定是為了“穩定”一事忙的焦頭爛額,不僅法國政府自己很不穩定,而且,在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依然沒有解決的狀況下,北非和中東的動蕩已經對歐盟的社會政治局勢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作為歐盟的核心國家,法國自然需要在此時去盡可能團結已經組織在一起的歐盟諸國,否則恐怕就會出現歐盟在沒有擴大之前就要先瓦解掉的問題了。從比利時的問題可以看出,歐盟的“基督教俱樂部”的定位實際上也很難實現,因此,如果再加上土耳其這個伊斯蘭國家的話,那么恐怕歐盟內部就沒有安寧之日了。當然,在此問題上,德國與法國的立場是不同的,德國是非常希望把土耳其拉入歐盟的,這樣就可以使得歐盟的觸角直接與中東接壤了,實際上是使歐盟擴張到了亞洲,也就是擴張到了理論上的極限位置。
我們知道,歐盟內部各個資本既得利益集團相互割據的狀況導致了目前歐盟在克服經濟金融危機時難以形成合力的問題,而由資本割據所導致的歐盟諸國政治既得利益集團的相互對峙也是歐盟內部整合進程久拖不決的原因。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歐盟為什么會誕生呢?就是因為歐盟諸國各自日益感到越來越難以單獨克服內外一系列的矛盾了,因此需要聯合起來,使用合力來克服這些矛盾。可是,目前歐盟所碰到的問題恰恰是這一用來克服矛盾的手段——整合本身——成為了歐盟諸國當前所面臨的最難以克服的矛盾,因為哪個既得利益集團都不可能輕易放棄自己手中的權利呀。既然整合本身已經成為了問題,那么為了順利完成整合大業,最容易想到的辦法自然就是盡可能地從共同利益最多的方面入手進行整合。由于歐盟內部山頭林立,因此,在這個整合過程中,原本應該是歐盟的一致行動轉變為了一系列的歐盟內部諸國的雙邊行動,比如英法和法德分別在軍事上進行整合一事本身就表現出歐盟內部是多么地難以整合,而歐元區國家企圖在經濟金融上進一步整合的多邊行動則遭到了歐盟的非歐元區國家的反對。從這些已經存在的困難中可以知道,導致歐盟整合困難的最大原因就是歐盟這個攤子鋪得太大了,就是因為當初只重視規模而不重視質量,所以才導致現在的問題。
因此,歐盟現在所面臨的,或者說,作為歐盟核心國家的法、徳等國所考慮的問題已經不是什么擴張問題了,而是如何能夠收縮戰線的問題了。從政治的角度來講,法國通過與英徳兩國的軍事合作試圖將歐盟的最高權力進一步向以法國為核心的英法徳三國手里,與此同時,法國不僅要停止歐盟的擴張計劃,而且還要將那些可能對歐盟整合產生障礙的因素剔除出去,比如伊斯蘭移民問題,法國親猶反伊的動作正是為了能夠盡快完成建立在基督教文化上的整合運動(可問題在于,基督教俱樂部內部本身就存在嚴重的對抗狀況,實際上,在每一輪資本主義危機過程中,都會出現資本主義進一步瓦解封建主義因素的運動,相應的,殘存下來的封建主義因素——無論它們曾經是多么不被人在乎——也會越來越成為資本主義自身發展的最嚴重、也是最棘手的障礙)。
從經濟的角度來講,德國正在試圖進一步整合歐元區,而且已經開始散播要把希臘從歐元區踢出去的言論,當然,散出這種風聲的目的恐怕是為了逼迫希臘政府在政治上進一步做出讓步,不過,這種風聲對其他歐元區國家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而且,就算希臘在政治上進一步做出讓步,但也未必就能確保希臘的經濟能夠復蘇。這主要是因為歐元區的問題并不是由歐元區國家自己引發的,而是由美國這個世界霸主一手制造的,美國高盛幫助希臘偽造數據騙取歐元區國家資格在前,美國信用評級機構引爆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在后,這些都是歐元區自身嚴重依賴美國的特征所導致的后果。換言之,在德國自身都在向美國做進一步的妥協,從而使得歐元區乃至歐盟的經濟金融獨立性進一步喪失的情況下,歐元區乃至歐盟想在目前的這個基礎上完成經濟金融的整合計劃,那是根本不可能的辦到的。
最后,回到第一段,我們要問,就算歐盟不再照顧土耳其的利益要求了,那么歐盟自己就能獲得穩定嗎?經過之前的分析可以知道,歐盟自身依然難以穩定,因為導致歐盟不穩定的并不是某個未來的外來因素(比如說,土耳其),而是在歐盟成立之前就存在的處于支配地位的因素——美國。因此,我們進一步分析薩科齊那番話的意思,薩科齊之所以在決絕土耳其入盟的前提下還提到要給土耳其“臉上有光”,那只能理解為土耳其對歐盟而言還是有用的,因此,法國總統打算賞臉給土耳其的內容恐怕就是要求土耳其繼續為歐盟做一些貢獻,薩科齊的話說白了就是“大爺拿你的東西是看得起你!”。而沒有獲得任何回報,反而還被要求繼續進貢的土耳其當然會大光其火。然而,土耳其之所以敢如此回敬法國總統,那就是因為在北非、中東發生動蕩后,歐盟經蘇伊士運河的那條進出口線的安全已經受到嚴重的威脅了,因此,土耳其作為連接歐亞的咽喉要道的戰略地位進一步提高了,無論是歐盟的進出口貿易還是能源供給,都會隨著北非、中東局勢的進一步動蕩而越來越依賴土耳其這條線。土耳其當然會感到自己的身價已經倍增了,不過面對舊殖民主義勢力的傲慢態度,土耳其的“外交失禮”也就情有可原了。
《俄同意美經其領空向阿運兵》,俄塔社莫斯科2月25日電。俄羅斯國家杜馬今天(25日)批準俄美關于經俄領空向阿富汗軍用物資和人員的政府間協定。俄副外長里亞布科夫指出,自2009年9月5日該協議正式生效以來,美機已完成飛行780多次,運送了11.5萬名軍人和1.9萬噸軍用物資,這占了美國運輸量的16%,俄政府通過提供過境運輸得到美方的資金回報共計70萬美元,該協定允許美國飛機每年過境飛行4500次,俄預算為此撥款1.9億盧布(1美元約合29盧布)用于導航服務,徳、法、西班牙的軍用物資過境運輸的類似協定早先已得到批準。
很明顯,美國必然在其他方面向俄羅斯提供了回報(維持高油價和市場準入等等),否則,單是導航服務,俄羅斯就會虧本很多。當然,在這個問題上,幾十萬美元還是次要的,關鍵是俄羅斯掌握了一條美國阿富汗戰爭的生命線,這對俄羅斯能否從戰略上來牽制美國是有著重大意義的。當然,空運總不及海運來的方便高效,因此,美國實際上還是要嚴重依賴巴基斯坦這條線的,因此,非美世界對巴基斯坦的控制能力決定了它們在戰略上對美國的牽制能力。
《穆迪下調塞浦路斯債務評級》,美聯社倫敦2月24日電。穆迪對塞浦路斯政府債券的評級從Aa3降為A2。這是美國打擊歐元的最新舉措,而且十分典型,就是從歐元區的小國下手,通過這種手段,逐步拉長法德的經濟戰線,而且又是在地中海地區,真是經濟危機加社會政治危機的雙重打擊。實際上,如果法德沒有壯士斷腕的決心,將歐盟推倒重來的話,那么法德就會在歐盟的框架下被美國凌遲。
2011年2月28日參考消息
《美韓“關鍵決斷”軍演今日打響》,韓聯社首爾2月27日電,美聯社首爾2月27日電,合眾國際社首爾2月27日。韓國和美國于2月28日至3月10日舉行代號為“關鍵決心”的年度例行聯合軍事演習。韓國媒體報道稱,美國航空母艦將參加此次演習。就在同一天,日美聯合軍演也在日本的橫須賀基地展開,這是日美兩國的宙斯盾艦首次聯網實施彈道導彈攔截模擬演習,演習時間為28日至 3月3日。隨著北非、中東的亂局已定,特別是歐盟進一步被動蕩的局勢所拖累,美國又可以在東亞集中兵力來逼迫中國等國向美進一步輸送利益了,除了境外敵對勢力企圖以直接的方式在中國國內從事顛覆破壞活動外,境內的敵對勢力也已經開始明目張膽地為向美國進一步輸送利益而搖旗吶喊了。
當然,朝鮮半島真正的危險還是來自于美韓的軍事挑釁行動,特別是韓國李明博政府的甘做美國走狗的既定政策,使得朝鮮半島的政治軍事形勢始終處于高度緊張的狀態。換言之,只要李明博不下臺,朝鮮半島的局勢就不可能得到些許的喘息之機。從東北亞的長遠利益來看,盡管要剔除美國這個邪惡源的干擾是非常難的,但是,剔除李明博政府這個美國走狗則相對容易,這也就是說,如果要避免朝鮮半島引爆大戰的話,那么首先就應該考慮打倒李明博政府的這個選項,通過破壞美韓聯盟的現實組織內容來架空美國搞亂東北亞的戰略計劃。
《安理會通過對卡扎菲制裁決議》,美聯社聯合國2月27日電,美聯社華盛頓2月26日電,法新社華盛頓2月26日電,德新社布魯塞爾2月27日電,路透社巴黎2月26日電,法新社利比亞班加西2月27日電,美聯社華盛頓2月27日電。安理會在經過長達一天的討論之后,一致投票同意凍結卡扎菲及其4個兒子和1個女兒的資產,并對卡扎菲整個家庭及10名與其關系密切的官員實行旅行禁令。此外,安理會還一致通過對卡扎菲政權是否犯有反人類罪的調查決議。不過,安理會成員沒有考慮在利比亞上空設禁飛區,也沒有計劃采取經聯合國批準的軍事行動。
當然,在諸多國家中,歐盟比其他任何國家都希望利比亞等北非國家的動蕩局勢能夠早日獲得平息,卡扎菲及其支持著的抵抗越頑強,利比亞的動蕩時間也就會拖得越長,而由此產生的對歐盟的社會政治形勢的沖擊也就會越猛烈。然而,值得注意的,制裁決議的內容等于是把卡扎菲及其支持者逼上了一條絕路,因此,反過來也就等于是在逼迫卡扎菲政權做最后的殊死反抗,換言之,制裁決議本身所能起到的效果不是盡快結束對抗,反而是在逼卡扎菲政權將對抗進行到底,而這個結果與歐盟想盡快結束動蕩的意愿正好背道而馳。此外,美國在支持制裁決議的同時,想的更多的則是如何能夠在接下來的階段里獲得對利比亞政局的控制權,而且已經相中了一個可以代理美國意志的人選(阿布徳-賈利勒),不過,問題在于,其他反對卡扎菲政權的人或組織是否就愿意團結在美國的這個意中人的周圍組成新的政府,相反,美國過早的表態恐怕反而不利于其中意的人選獲得執政權。
《埃及抗議者與軍警發生沖突,巴林國王改組內閣安撫民眾》,美國《華盛頓郵報》2月26日報道,美聯社開羅2月26日電,法新社麥納麥2月26日電,美國《華爾街日報》2月26日報道。同樣是暴力鎮壓,利比亞的問題就被西方輿論大肆抨擊,而埃及的問題則只是被“客觀描述”了一番,聯合國對此也沒有任何反應。由此可見,雙重標準正是美國主導下的國際秩序的一個重要特征。在美國認為形勢對它有利的地方,只要行動本身有利于美國繼續獲得這種形勢,那么美國就不會在乎行動本身的性質和問題,反之,如果行動本身將不利于美國繼續獲得有利于它的形勢的話,那么美國就會很在乎這一行動本身的性質和問題。具體到巴林問題上,無論巴林國王如何改組,都改變不了其封建專制的統治本質,然而,正是因為巴林王室的存在對美國控制霍爾姆斯海峽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美國對巴林王室的專制統治根本不在意,反而卻非常在意巴林造反派的什葉派背景,因為這可能會涉及到伊朗。
《阿政府指責北約殺害65名平民》,法新社喀布爾2月27日電。阿總統辦公室在一份聲明中說,這些喪生的平民包括21名男孩、19名女孩、10名婦女和15名成年男子。北約對此的回應只不過是“表示遺憾”,同時對死亡人數提出異議。真是無恥到了極點!聯合國安理會之前對卡扎菲政權的暴行提出了一項反人類罪的調查決議,然而,聯合國卻從來沒有對北約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等地的暴行提出過任何反人類罪的調查意向。而這就是國際社會的現實狀況,所謂的公平正義完全就是騙人的鬼話。
《白宮首次任命男性社交秘書》,美國《華盛頓郵報》2月26日報道。奧巴馬任命一個同性戀,而且是男性,作為白宮的社交秘書。白宮社交秘書負責掌管美國最令人羨慕、含金量最高的邀請函(希望以后拿到白宮邀請函的人不會感到惡心)。一些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說,伯納德擔任這一職務傳遞出了一個訊號,即白宮準備向倍感冷落的富有支持者們敞開大門。換言之,奧巴馬為了籌集競選連任的資金已經把戰線擴大到了同性戀者那里,從這里或許反應了美國社會的一個現實問題,就是存在很多富得流油的同性戀者(對異己物的追求反過來導致自己的心理也異己了,從人本身的角度而言,資本主義在人類自我繁殖的層面上的滅亡或許就是滅亡在同性戀上,換言之,同性戀者更有可能成為壟斷資本家)。
《中國動漫產業為何“大而不強”》,新加坡《海峽時報》2月27日文章。在我看來,中國動漫產業大而不強的根本原因就是中國動漫越來越沒有中國本土文化的特征了,反過來,正是因為中國的動漫作品越來越傾向于在外國文化的邏輯上演繹,因此,它們在國際上參賽時也就不可能有任何吸引力。《喜羊羊與灰太狼》不過是矮子里面的長子而已,從文化層面上來說,根本就沒有多少中國文化因素,且不要說和《大鬧天宮》、《小蝌蚪找媽媽》這樣的經典動漫相比,就是與《黑貓警長》這樣的作品相比也差和很多。而且,《喜羊羊與灰太狼》所傳達出來的潛意識是有害的,是不利于兒童身心健康成長的,居然把兇殘狡猾的狼刻畫得如此可愛、愚蠢,這本身就給兒童傳遞了一個錯誤的信息,對兒童的世界觀會產生嚴重的誤導。說到底,現在那些把兇殘動物“可愛化”動漫作品都是成人的臆想之作,其根本缺陷是作者本人沒有意識到成人自身是有著比兒童強得多的價值判斷能力的,說白了,成人比兒童在面對這些作品時有著更強的抗毒性,因此不會因為作品本身所傳達出來的歪曲事實的內容而改變成人自身對世界的客觀認識,但是,兒童們并不具備這一前提,因此,兒童們在觀看這些動漫時就會以假當真,從而在現實生活中不僅平增困擾,而且還可能產生危險。比如就有小朋友學動漫里把陽傘當降落傘的做法來玩,這如果沒有大人看著的話,肯定是要出人命的。因此,中國動漫不僅不是大而不強的問題,而是這個“大”里面本身就存在很多嚴重錯誤的內容和導向,而且,這個錯誤內容和導向就是從美國的《貓和老鼠》等動漫作品中傳遞過來的,這些作品不是教人正常的是非曲直,反而是培養兒童的不切實際的意淫能力,這是典型的愚民行為。
2011年3月1日參考消息
《聯合國稱科特迪瓦危機加劇》,美聯社阿比讓2月28日電。在被“遺忘”了個把月后,科特迪瓦的危機再次被美國媒體關心了。盡管白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否認了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辦公室的指責,但是,潘辦對白俄羅斯指責的這件事本身就顯示出了科特迪瓦危機可能存在的復雜變化態勢。
首先,對照科特迪瓦危機和北非危機之間的異同就可以明顯感受到西方列強在這兩件事上所奉行的雙重標準。從性質上來看,科特迪瓦危機源自競選雙方對選舉結果存在嚴重的爭議,而被西方判定落選的科特迪瓦前總統巴博“賴”在位置上不肯走的行為顯然是一種“反民主”的行為,關鍵問題在于,巴博是“反民主”的“現行犯”。相對而言,北非各國政府在這一時間并沒有任何“反民主”的行為,最多不過是具有潛在的“反民主”的打算,比如埃及就存在借民主的形式搞世襲制的問題,但關鍵一點,它們都不是“現行”而只是可能,換言之,并不存在立刻就需要清算的必要,相反,科特迪瓦危機卻是有立刻解決的必要。然而,西方列強在支持北非動蕩時的理由恰恰就是把北非政府作為嚴重的現行犯來對待的,而對于真正的現行——關鍵這個“現行”是西方列強自己認定的——卻不那么著急了,反而還千方百計地組織人馬進行談判。同樣的民主危機,西非和北非所受到的待遇竟然如此不同,可見,真正的問題并不在于“民主”二字,而是西非與北非對西方列強的意義存在根本性的不同(這一點對美國而言尤其如此)。
其次,潘辦的指責除了說明聯合國至今也沒有任何可以解決科特迪瓦危機的辦法之外就沒有其他更有價值的內容了。也正是因為科特迪瓦危機遲遲得不到解決,因此才會造成兩個麻煩,一方面,國際社會對科特迪瓦政局的走向越來越困惑,特別是在對照北非,尤其是在對照利比亞的政局走向后,更是無法確定科特迪瓦的政局會向哪個方向走,因此,也就不可避免地產生眾多騎墻、搖擺的事情,總之,隨之科特迪瓦危機時間的拉長,國際社會在科特迪瓦危機上的態度也會越來越分化,特別是科特迪瓦危機本身的原先沒有被人們充分認識到的意義會在北非危機后越來越被人們充分的認識到,由此就可能產生一系列的國際社會的反應,從而使得科特迪瓦危機的解決更加復雜化,特別是可能向整個西非的危機演變。另一方面,無論白俄羅斯是否真的在支持巴博,都反映出這么一個現實問題,就是巴博集團并不是孤立無援的,或者說,西方列強在面對一個不肯服輸的巴博時,最擔心的就是有其他外部勢力插手科特迪瓦政局,并且以支持巴博集團的方式延長科特迪瓦危機,乃至最終使科特迪瓦危機擴大化,而一旦由西方之外的勢力插手科特迪瓦危機的解決的話,那么很有可能會使得西非作為美歐能源供給地的地位發生動搖,最壞的結果就是有可能因此粉碎所謂的大大西洋共同體的組織計劃,從而迫使美歐(特別是美國)不得不恢復對中東石油的依賴,當然,由此也可能促使社會政治危機向拉美地區擴散,因為,如果美國決心擺脫對中東石油的依賴而又無法從西非獲得足夠的補充的話,那么就必然會加大對拉美能源的掠奪速度和力度。
最后,科特迪瓦危機之所以遲遲得不到解決,就是因為西非的穩定關系到大西洋兩岸的列強們的石油供給安全,因此,盡可能地和平解決此事就成為了西方列強的一個行動準則,而和平解決危機的可能性又比較小,因為沒有辦法讓巴博集團和平放棄既得利益。只不過,在國際經濟金融危機的沖擊下,西方列強對世界各地的控制力都有所下降,反過來說,其他大國插手世界事務的能力正在增強,因此,科特迪瓦危機是否真能最后獲得和平解決,關鍵問題還不在科特迪瓦境內,而在境外,尤其是要考慮俄羅斯的態度(從俄國的立場上來看,世界其他石油供給地越亂越好,俄羅斯就能憑著這場危機給自己的再次復興籌得足夠資本了)。
《印度軍費猛增11.6%》,路透社新德里2月28日電。從印度猛增軍費的動作來看,似乎印度真的如英國媒體所宣傳的那樣——因為缺乏安全感,所以才大幅度增加軍費。然而,同樣是英國媒體制造的輿論環境,就是之前連續多日指稱巴基斯坦的核威懾能力大幅度提高了,而且可能超過了印度云云,當然還把中國對印度的軍事威脅再炒作了一番。將兩者聯系起來一看,似乎是英國媒體在為印度猛增軍費找到了一個很好的理由。那么,英國媒體為什么要這么賣力地為印度窮兵黷武的行為開脫呢?我們仔細一分析印度的軍費用途就明白了,原來,印度的軍費大部分都用于購買外國武器了,尤其是要從英國——這個印度的舊殖民主子——那里購買相當數量的武器,因此,印度如此增加軍費當然是有利于英國自己的經濟復蘇的,試想,如果印度的武器研制大都依靠自己的力量的話,那么印度的這種猛增軍費開支的預算肯定是要受到路透社這樣的西方媒體的抨擊的,就如中國現在所享受的那種待遇一樣。
《“泵破裂”致布什爾核電站停擺》,路透社維也納2月28日電。美以當然是非常希望看到伊朗核研發進程受到如此重大的打擊的,這不僅能夠讓美以關系獲得鞏固以及提高以色列的安全感,而且還能在國際市場上對西門子的工控設備以沉重的打擊——這對美國在國際核電市場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是極其有利的。由于美國已經放話出來說“震網”病毒正在整個互聯網上傳播,因此,這對世界上其他使用以及打算使用西門子的工控設備的國家而言都是一種非常嚴重的威脅和警告。而伊朗核研發進程的受挫反過來又會增加伊朗自身的危險,因為,伊朗成為核大國的步伐越慢,美以對伊朗發動侵略戰爭的膽子也就會越大。
《阿拉伯世界動蕩沒有贏家》,俄羅斯《專家》周刊2月28日一期文章。該文分析得不錯,不過,《專家》把俄羅斯自己給忘了,而俄羅斯恰恰是這場動蕩的最大贏家,相較于武器出口的那點損失,俄羅斯在國際石油市場上的受益是巨大的,而且,動蕩本身也為俄羅斯武器的出口創造了條件,只要俄羅斯肯有所作為的話。
《外界對中國核武庫擔憂過度》,香港《南華早報》網站2月28日文章,澳大利亞《悉尼先驅晨報》2月28日文章,新加坡《海峽時報》2月28日報道。《南華早報》一文的標題是《對中國核政策的過多擔憂》,如果不知道《南華早報》的一貫立場的話,或許會誤以為這是一篇外國人為中國核政策辯護的文章。然而,實際情況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我們僅從文章自己給出的為中國核政策辯護的證據來看,把中國的核武器數目“最準確的估計”為120件,并且言明這一數量“并不比巴基斯坦多多少”。這個結論的確非常不合常理,一個1964年就進行核爆的國家的核武器數量居然不比一個1998年才進行核爆的國家的核武器數量要多多少。這究竟是為了說明中國的核武器數量少呢,還是為了暗示巴基斯坦的核武器數量多呢?如果是為了后者,那么這倒是很符合英國媒體最近一貫的輿論導向的,而如果是為了前者的話,那么就會產生一個問題,因為按巴基斯坦的經濟實力,根本就不可能擁有那么多的核武器,也就是說,該文所指出的巴基斯坦核武的數量根本就不靠譜,相應的,我們就有足夠的理由懷疑那個“用巴基斯坦核武數量來衡量的中國核武”數量的真實性。同時,由于該文舉巴基斯坦核武數量的目的是為了說明中國核武數量之少,因此,反過來,我們就有理由懷疑該文言中國核武數量之少的真實意圖不是(表面上的)為了緩解國際反華勢力對中國核武的擔憂,而是通過排解國際反華勢力對中國核武的憂慮——讓他們放心大膽地繼續從事反華運動,尤其是直接針對中國的軍事行動。
《悉尼先驅晨報》一文的標題是《中國決心說自己的核武庫規模與美國相當》,這是一篇觀點和前文截然相反的文章,當然,也只是表面如此。事實上,澳洲的媒體近來一直在鼓吹中國軍事威脅論,而鼓吹中國軍事威脅論的目的則是為了澳政府能夠擴大軍費開支,而澳政府的軍費開支中的大部分都被用于向美國購買武器了。因此,很明顯,該文的真實意圖只是為了讓美國能夠向澳大利亞出售更多的軍事裝備,而與中國究竟有多少核武器沒有任何關系。實際上,中國即使有再多的核武器,按中國的核武政策,也不可能對澳大利亞產生任何的影響,只不過澳大利亞政府實在找不到可以增加軍費的理由(其實美國對它的軍事威脅更大,但問題在于,它鼓噪外部軍事威脅的目的恰恰是為了向美國購買武器——實際上是美國為了向澳大利亞兜售武器,因此,美國這個龐然大物就“被忽視”了),所以就拿中國的核武來說事。
《海峽時報》一文的標題是《看穿中國的核面紗》,在此,中國的核武數量忽然被翻了一番,達到了240件。然而,該文卻指責中國的核武不透明——不是號稱已經看穿中國的核面紗了么?還要怎么透明呢?!新加坡近來極力充當美國的走狗,原因無他,因為它害怕出現埃及那樣的危機,而美國也正是用此牽著新加坡來到處咬人的。新報不過是重復了美國人的老話而已,就是要中國增加對它們的核武透明度,好讓美國完全掌握中國的底牌,從而可以讓美國從容實施它鯨吞中國的計劃。
從這些媒體的觀點來看,它們越是關心中國的核武情況,越是說明它們所代言的勢力正在圖謀針對中國的軍事行動。而這種來自中國外部的軍事威脅又與中國內部的漢奸買辦勢力的賣國行動緊密地結合在了一起,而且,這種外部的軍事威脅在某一時期內成為了內部漢奸買辦勢力賣國時轉移民眾視線的工具。
2011年3月2日參考消息
《亞洲以補貼抗通脹或適得其反》,美國《華爾街日報》2月28日文章。美國自己不僅長期對農產品進行巨額的補貼,而且,去年12月出臺的財政赤字削減計劃報告中最大的變化就在于稅收體制的變革,其核心是降低稅率、擴大補貼,尤其是降低中產和以上家庭的減稅額度,但加大對低收入階層的補貼。由此可見,巨額補貼不僅是美國政府的現行政策,而且還有著強化該政策的意圖。然而,美國卻指責其他國家的補貼問題,并且以此為借口來制裁他國。
對于補貼是否會導致通脹這個問題,首先要知道通脹是怎么產生的。在目前這個國際金融體系下,由于美元是國際貿易的結算貨幣,因此,當美元貶值后,世界商品的價格必然上漲,在匯率自由浮動的體制下,非美貨幣對美元的匯率因此就上升了,由于兌換同額美元所需要的本幣數量減少了,因此就會出現非美世界在市場上投放本幣過多的問題(所以才會有各國央行回收流動性的問題),由此產生非美世界的通脹問題,與此同時,由于市場中本幣價格總額超過了商品價格總額,因此,本幣就等于是貶值了,于是就同時出現了在對美元的匯率上升值和在現實交易中貶值的狀況。從整個過程來看,完全與補貼無關,當然,更不可能與貿易順差或逆差有關。因此,所謂的補貼會導致通脹這個命題根本就是一個偽命題。
相反,補貼卻是由通脹這個問題引起的,更準確的說,補貼是由通脹所導致的本幣貶值的問題引起的。由于各國民眾和企業不可能自己印鈔或回籠鈔票,因此也就無法克服本幣貶值或升值所產生的問題。而各國政府為了幫助民眾和企業克服這一問題,至少是部分緩解這一困難,因此才出臺了相應的補貼措施。因此,補貼措施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減少民眾和企業在本幣價值變動時所受到的損失,更重要的是為了穩定社會生活和企業經營狀況。事實上,我們從美國自己不斷擴大補貼規模的動作中就可以看出這一點,正是在危機不斷深化的過程中,美國才提出了擴大補貼規模的要求,如果不是為了能夠穩定社會的話,美國政府又有什么必要白白送出那么多錢去呢?要知道美國資本集團正在讓美國政府做瘦身運動呢!由此可知,美國抨擊其他國家的補貼政策的用心是十分險惡的,就是要使得它們在匯率操縱上所釋放出來通脹壓力能夠完全施加到非美世界的民眾的頭上,從而將非美世界的民眾逼入絕境,轉而引爆社會動蕩,從而逼走非美世界的流動性,最后為美國將自己的危機轉嫁到非美世界的頭上奠定勝利的基礎。
至于所謂改善供應能夠應對通脹的說法實在是太牽強,因為無論是鐵礦石、石油還是糧食,它們的價格都操縱在美國手里,換言之,無論全球鐵礦石、石油還是糧食的供應量有多大,都不可能由此來決定這些商品的價格,因此,也就無法解決美元貶值所引發的通脹問題。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