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際安全問題專家接受《環球時報》專訪
不要夸大俄外交政策的轉向
俄國際安全問題專家葉夫謝耶夫
本報駐俄羅斯特派記者 譚武軍
俄羅斯最近在外交和軍事上的一系列動作顯得十分搶眼。參與韓國“天安”號沉沒調查、與伊朗關系惡化傳聞、購買法國軍艦引發的國內外爭議、俄新軍事變革,以及前不久傳出的外交政策“向西看”,幾乎每一個動作都會引來世界對俄政治走向的猜測。俄羅斯科學院世界經濟和國際關系研究所國際安全中心高級研究員弗拉基米爾·葉夫謝耶夫近日在接受《環球時報》專訪時對這些話題都做了解讀。曾先后在軍隊服役5年、在國家杜馬國防委員會工作5年的葉夫謝耶夫認為,沒有必要夸大俄羅斯外交政策的轉向,莫斯科只是在新的條件下捍衛自己的國家利益,而“疾風驟雨式的”軍事改革會讓俄軍面貌一新,只是尚需一個磨合的過程。
俄想改變在亞太的影響力
環球時報:韓國的“天安”號事件前不久引發了很大風波,俄羅斯也介入了對事件真相的調查。你認為,在維護東北亞地區安全問題上,俄羅斯起什么作用?
葉夫謝耶夫:俄羅斯對“天安”號事件一直進行調停的態度表明,俄羅斯已經不再是東北亞地區安全問題消極的看客。在與首爾保持良好關系的同時,俄羅斯也在一定程度上修復與平壤的關系。與北京和華盛頓不同,莫斯科與朝韓兩國中的任何一方都沒有同盟關系,因此俄方可以客觀地評價事態,并在必要時緩和過度的對抗。
環球時報:伊朗最近一直抱怨俄羅斯在伊朗核問題上的態度,你怎么看俄伊之間的關系?
葉夫謝耶夫:當前俄羅斯與伊朗的關系可以稱為建立在有限的政治經濟聯系之上的“戒備的伙伴關系”。自從2009年在伊朗城市庫姆附近發現新的鈾濃縮設施后,莫斯科徹底不再信任德黑蘭。在遭到西方更為嚴厲的經濟和政治制裁后,伊朗將莫斯科定為新的目標,在伊朗看來,俄羅斯是最為薄弱的一個環節。伊朗曾希望將俄羅斯拉入其反西方陣營,但未能成功。于是,伊朗對俄表現強硬,但這反而將莫斯科進一步推向西方?,F在已經談不上俄伊關系的改善,重要的是阻止雙方關系的進一步惡化。在伊核危機不斷加劇的情況下,這已經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環球時報:最近一段時間,美國介入亞太事務的表現很明顯,對此,你怎么評價?
葉夫謝耶夫:美國一直積極介入亞太事務。美國與日本、韓國、澳大利亞都建有同盟關系。近年來,美國與印度的關系也得到實質性改善。亞太地區各國都能感受到美國太平洋艦隊的影響力。相比之下,俄羅斯在該地區的影響還很微弱,盡管有2000萬俄羅斯人生活在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但當地居民向歐洲遷移的趨勢仍在持續。當然,俄羅斯希望加強其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也試圖向俄遠東地區轉移工業生產和吸引投資,但都面臨著很大挑戰。
不要夸大俄外交政策轉向
環球時報:法國向俄出售“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的消息曾被看成是北約國家對俄的示好,但最近俄海軍司令表示,只有在法國同意技術轉讓的情況下才進行這筆軍購。你怎么看法俄軍購陷入僵局的問題?
葉夫謝耶夫:2010年初,法國國防采購局同意向俄出售一艘“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并確認收到俄方關于獲得建造3艘兩棲艦許可證的詢價。俄法相關談判正式開始后,俄法兩國元首曾舉行會晤。法方建議俄方購買兩艘軍艦,而不是一艘,并且不提向俄方提供許可證的事情。可以看出,法方受到來自北約盟國的壓力,其中波羅的海國家反應最為強烈。因此,法方被迫同意只出售不帶武器系統的“西北風”級兩棲艦,并且不轉讓技術。
俄法在“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交易問題上如何走出僵局,目前還不得而知。一方面,法方明白向俄出售武器可以拓展俄與北約的合作,另一方面,俄羅斯希望獲得西方先進的武器技術,以彌補自己的不足。對俄羅斯來說,“西北風”級兩棲艦的技術至關重要,因為俄方計劃將該艦作為指揮艦使用,用于實施登陸戰役、攻擊潛艇等。
值得注意的是,俄國防技術公司領導人切梅佐夫及其他俄國防工業負責人反對購買法國軍艦。這些人具有很強的游說能力,甚至可以在對俄有利的情況下封殺這筆交易。綜上所述,俄法當前還無法打破談判僵局,合同的正式簽署將無限期推遲。只有當俄羅斯與西方的關系達到新的高度,這筆交易方有可能實施。
環球時報:最近一段時間,國際輿論對俄外交政策的轉向評論非常多,認為俄正在向美國靠攏。你怎么評價俄目前的外交政策及走向?
葉夫謝耶夫:當前俄美關系的改善還帶有不確定性,這是因為雙方的經濟聯系還很薄弱。今后,俄美雙方還有在和平利用核能、航天、石油天然氣以及信息技術領域拓展合作的潛力。但這無法從根本上突破冷戰時期美國《杰克遜-瓦尼克修正案》對雙方貿易的限制,盡管這一法案當前已沒有任何合理之處。
與俄美關系最冷淡時的2008年相比,現在俄美關系取得相當的進展,但實際上雙方關系只是回到危機前的水平。我認為,不要夸大俄羅斯外交政策的轉向。莫斯科只是在新的條件下捍衛自己的國家利益,客觀地與華盛頓接近。無論是在莫斯科還是華盛頓,都有相當一批精英更喜歡對抗,而不是現實的合作。
環球時報:你怎么看美國在東歐的軍事部署?
葉夫謝耶夫:隨著俄羅斯與波蘭關系的改善,美國在東歐部署“愛國者”導彈系統不會有什么影響力,盡管俄方將此次問題過于政治化。
俄軍想短時間內解決20年積存的問題
環球時報:俄羅斯最近做出了將現有的6個軍區合并為4個軍區,并相應成立4個聯合戰略司令部等軍事改革,請問俄軍新階段軍事改革的動機是什么?
葉夫謝耶夫:2008年俄羅斯與格魯吉亞的沖突成為俄羅斯此輪軍事改革的導火索。當時俄軍武器裝備落后和組織體系不完善等問題暴露無遺。而按照西方標準建設的格軍對俄觸動很大。此后,俄軍決定大幅裁減軍官,徹底取消了14萬人的準尉軍銜,恢復義務兵役制,將陸軍轉為以旅為建制和合并軍區。盡管有人認為這些改革并不都是合理的,改革也過于急切,但俄軍面貌正在發生變化,武器裝備也在逐步更新。
環球時報:你如何評價俄軍事改革?重塑俄軍面貌還面臨哪些問題?
葉夫謝耶夫:俄軍隊新階段的軍事改革無疑將給軍隊建設帶來諸多積極變化。比如,原有的11個指揮層級將只剩下3個,這將提高部隊指揮命令傳達的準確性和時效性。大刀闊斧的軍事改革將使俄羅斯軍隊面貌一新,但是俄羅斯要建設一支編制體制合理、機動性強、武器裝備先進、待遇優良的職業化軍隊仍然任重道遠。俄軍高層希望在短時間內快速解決俄軍20年來積存的問題,這種大膽激進的改革又可能導致新問題的產生。疾風驟雨式的改革后,軍隊新的指揮體系尚需磨合。部隊大幅裁員使得軍事教育體系面臨嚴重沖擊。俄羅斯嚴峻的人口形勢也使得優質兵源的補充面臨挑戰。今后,俄羅斯或將進一步壓縮兵力人數和提高軍人待遇,以吸引和保留軍隊人才。▲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