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理工科思維分析中國在朝鮮“苦難行軍”期間給予朝鮮的援助力度以及其他一些情況
關于中國給予朝鮮的大量援助,確實在不少新聞和報道中提及,但基本上都沒有提到具體的數量。
本網友猜測,這可能是由于關于朝鮮的此類報道基本上都出自我國媒體,而我國媒體記者大多是文科出身,對于數字缺乏敏感性的緣故。
經本網友搜索,找到今年的一篇報道,其中具體地提到了中國給予朝鮮的大量援助的具體數量。
這篇報道的標題是解密中朝邊境往來者:生死穿越,中新網6月30日首發,此后又有多家媒體轉載。
文章首先介紹了朝鮮早期的經濟情況:
“朝鮮戰爭之后,朝鮮人民民主共和國成立。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就使經濟得到迅速恢復。“這歸功于兩方面,朝鮮一面推進經濟建設計劃,一面獲得了許多社會主義國家的援助?!苯饛娨徽f。
根據朝鮮經濟統計,1967年,該國的GNP(國民生產總值)比1953年增長8.6倍達到26億美元;人均GNP達到了218美元。
直到20世紀70年代中期,金強一在延邊的副食店買的大米都是朝鮮運進來的。”
根據文章介紹,朝鮮經濟開始出現困難是從80年代初期:
“直到20世紀80年代初,李在赫的父母帶著他,辦了探親手續去朝鮮探望爺爺和大表哥一家人。朝鮮親戚到邊防提供近親證明,李在赫一家人可以進朝鮮呆3個月。
那時候,國內已經開始改革開放,經濟突飛猛進,GDP年均增長9.67%。李在赫在月晴鎮“頓頓有米飯”。而朝鮮的經濟在因為外國援助變少,開始下滑。李在赫的父母在朝鮮的市場上,已經很難買到花樣繁多的食品?!?/p>
但是,真正的困難始于90年代初因中韓建交而引發的“中朝冷凍期”:
“1992年中韓建交,結束了兩國長期互不承認的歷史。在這前后一年多內,中朝沒有重要互訪,而在此前的十年中,中朝重要官員互訪80多次。
中朝冷凍期,也正是朝鮮在經歷蘇聯解體和接連4年自然災害、經濟開始衰退的時期。這個只有2300萬人口的半島國家,對外部市場的依存度相當高,蘇聯的解體,使得朝鮮的外貿額度急劇下降,從1992年的2.92億美元減少到1996年的0.9億美元,減少幅度達到近70%?!?/p>
外貿額的急劇下滑,使朝鮮開始陷入困境:“開始有延吉人運來電視、收音機,到邊境上往朝鮮賣——這是10年前朝鮮邊境百姓做的事?!?BR>也就是說,以往(80年代初)是朝鮮百姓往中國賣電視、收音機的。。。
不過,“中朝冷凍期”的持續時間并不長,只有一年多左右,到1993年開始緩解:
“1993年3月,朝鮮以國家安全為由,宣布退出它于1985年底加入的《不擴散核武器條約》,朝美關系進一步惡化。中國一邊反對朝鮮進行核開發,一邊對朝鮮給予外交聲援。在朝鮮孤立無援時,中國的幫助使得兩國關系從冷卻進入緩解?!?/p>
而到了1995年,朝鮮發動了“苦難行軍”:
“到1995年,朝鮮自己承認經濟很差,發動全國范圍內的‘苦難的行軍’運動?!苯饛娨徽f。這個時候,朝鮮人的口糧每人每天100克。每到晚上,越來越多的朝鮮人趟著河水過來找飯吃。李英姬回憶。”
朝鮮的“苦難行軍”從1995年開始,一直持續到經濟逐漸好轉的1999年。在這四年左右的時間里,中國給予了大力援助,文章給出了具體的援助數量:
“從1995年到1999年10月,中國向朝鮮提供了3000萬元人民幣的無償援助,又無償支援了52萬噸糧食。新華社、《人民日報》報道稱“由于自然災害等原因,近來朝鮮糧食生產減少,糧食供應遇到很大困難。有關國際組織和一些國家已向朝鮮提供了一定數量的人道主義援助。””
下面就簡單估算一下此援助的力度:
按照四年時間和朝鮮2200萬人口計算,3000萬元人民幣大約是人均每年0.34元,52萬噸糧食大約是人均每年12斤糧食。
看起來這援助的人均數量不大。
不過,根據報道“朝鮮人的口糧每人每天100克”,而人均每年12斤的糧食援助相當于人均每天16克左右,占了人均口糧的16%,也算是不少了。
當然,這個援助數量,與“無限期無限制”還是有一定的距離的。
由于“苦難行軍”是朝鮮最困難的時候,因此可以推測:此前和此后的無償援助應該更少。
需要指出的是:上面的報道中給出的只是“無償援助”,有償援助是不包括在內的。
例如,中朝的以貨易貨的貿易就屬于有償援助。
大概是因為援助性質的貿易混雜在正常貿易之中,難以區分,不容易統計,所以沒法給出數據。
不過,可以根據其他報道介紹的中朝貿易合作情況,對這種有償援助的額度進行估算:
“八十年代朝中貿易額停留在5億美元左右。九十年代上半期,朝中貿易額出現上升趨勢,1990年朝中貿易額為4.8274億美元,1991年朝中貿易額為6.1045億美元,1992年.朝中貿易額為6.9657億美元,1993年朝中貿易額為8.99億美元,九十年代下半期起,朝中貿易額又趨下降,1996年朝中貿易額為5.66億美元,1997年朝中貿易額為6.56億美元,1998年朝中貿易額為4.13億美元,1999年朝中貿易額為3.295億美元?!?/p>
也就是說,在朝鮮1995——1999的“苦難行軍”期間,中朝貿易額是波動下降的,平均大約每年5億美元即人民幣40億左右。
不妨假設這貿易中有一半屬于援助性質,換算成人民幣為每年20億,仍按2200萬人計算,相當于每人每年90元左右。
當然,實際的有償援助比例應該比50%小,這里不過做一個數量級上的估算。
而朝鮮同期的人均GDP大約在每年200美元左右(相關數據見 http://www.9ask.cn/blog/user/zjzwp/archives/2006/5044.html 韓國與朝鮮GDP比較表),合人民幣1600元左右。
因此,按照以上估算,這種有償援助占朝鮮人均GDP的比例有5.625%,雖然比糧食援助占口糧的比例少,但超過了5%,按照概率論的基本假設,其產生的影響是不可忽略的。
當然,這與“無限期無限制”相比,仍然還是有一定的距離的。
上述報道中還詳細介紹了中朝貿易的交換內容:“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朝鮮向中國出口的產品以鋼材、木材、各種礦產品和海產品為主,朝鮮從中國進口的主要產品為原油、糧食、化工制品、種子、藥品及汽車等。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朝鮮向中國出口的產品以鋼材、木材、各種礦產品和海產品為主,朝鮮從中國進口的主要產品為原油、糧食、化工制品、種子、藥品及汽車等。
從1991年到1997年,朝鮮從中國進口的糧食由30萬噸增加到86.7萬噸,朝鮮從中國進口的石油從110萬噸降至50.6萬噸。
1999年,朝鮮向中國出口的商品最多的是木材,占向中國出口總額的33.7%,其次是鋼材,占向中國出口總額的26.8%,再次是魚類和礦產品,占向中國出口總額的11.6%。
1999年,朝鮮從中國進口的商品最多的是礦物性燃料,占從中國進口總額的24.6%,其次是糧食,占從中國進口總額的13.6%,再次是鋼材,占從中國防大學進口總額的5.8%?!?/p>
也就是說,在“苦難行軍”時期,朝鮮每年從中國得到的糧食,主要是以貿易形式獲得的,無償援助大約占四分之一不到。
報道還回顧了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中國對朝鮮的援助: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后,中國同朝鮮簽訂了《1971年---1976年相互供應重要貨物協議》。中國每年向朝鮮提供50萬噸石油。1976年1月,中朝兩國共同建設的中朝友誼輸油管開通,1976年至1979年間,中國每年以優惠價格向朝鮮提供100—150噸石油,占朝鮮石油需求量的30%。與此同時,中國免除了五十至六十年代中國向朝鮮提供的貸款中尚未償還的部分。
八十年代后,中國除繼續向朝鮮提供優惠價格的石油外,每年還向朝鮮提供價值達4000萬美元的焦炭和100噸以上的食品援助,并且提供以輕工業為主的經濟援助。1984年中國向朝鮮提供了4億美元的貸款。中國援助朝鮮改裝鴨綠江上三座水力發電廠的輸電線路,1982年,中國幫助朝鮮興建了發電量為19萬千瓦的太平灣電站,幫助朝鮮在新義州建設了煉油廠(年處理量為200萬噸,由中國提供原油),幫助朝鮮建設熙川五一燃料廠、平壤齒輪廠、計量器廠。1988年,中國幫助朝鮮建設海州造紙廠、新義州纖維廠、咸興鋼筆廠、收音機零件廠,并擴建平壤市電網。”
并且給出了“苦難行軍”期間給予的具體援助:
“1996年朝鮮和中國簽訂《中朝經濟技術交流協定》。1996年中國無償支援朝鮮12萬噸糧食,1997年中國無償支援朝鮮20.7萬噸糧食,1998年中國無償支援朝鮮10萬噸糧食和2萬噸化肥,1999年中國無償支援朝鮮15萬噸糧食和40萬噸焦炭?!?BR>
順便說兩句:這篇報道還澄清了關于“遣返脫北者”和關于中朝邊境的一些謠言。
例如:
1)“隨著兩國人的走動頻繁,程序也變得越來越簡單,開始有非法越境者跑到江對面。1986年,中國和朝鮮簽署《邊境地區業務協議》,規定“根據情況向對方提供非法越境者的名單和相關數據。””
這說明:至少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非法越境者”實際上是中朝雙方都有的,并不是只朝一個方向“非法越境”。
2)“2002年的沈陽日本領事館被“脫北者”沖擊,也是中朝兩國開始嚴格控制“脫北者”的節點。吉林省的公安人員開始挨家走訪調查登記,這一段時間,許多“脫北者”被送回了朝鮮?!?BR>這段話澄清了:“遣返脫北者”實際上是中方實施的,并不是朝鮮實施的,所以不存在所謂越境抓人的事情。
3)“中朝軍方隨后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國防委員會人民武裝力量部邊防合作協議》。協議規定:“為統一全國陸地邊界管理模式,理順邊防管理體制,中國政府于2003年9月上旬起將中朝邊界防衛任務移交中國人民解放軍邊防部隊”。
從2005年開始,月晴鎮的邊防公安換成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邊防部隊駐守,這意味著守衛開始正式化。邊境拉起鐵絲網,密布攝像頭,夏天少有人再去圖們江游泳,也沒有朝鮮小孩來月晴鎮看電影?!?BR>這段澄清了:在邊境拉鐵絲網、密布攝像頭這些行動,也都是中方實施的,而不是朝方實施的。
前天的媒體報道了中國送給朝鮮的大禮包:“其規模僅向外界公開的就超過2億美元,其中包括無償經濟援助;技術、教育領域的支援協定;旅游相關協定以及由中方承擔費用的新鴨綠江大橋建設項目等?!?BR>該報道援引韓聯社的分析說:“中國從數年前開始就提議再建一座新鴨綠江大橋,以滿足每年達27億美元的兩國貿易規模。而朝鮮同意建設新鴨綠江大橋,是因為這座橋可以成為朝鮮從2006年開始推進的鴨綠江下游“緋緞島自由貿易地帶”項目的基礎設施?!?/p>
看起來這確實是個從天而降的大禮包。
不過,首先本網友要指出:這個“大禮包”其實是“雙贏”。
我國目前“內需”不足,主要是產能過剩而消費能力不足,尤其是建筑行業的一些企業正在因開工不足而面臨資金困難。
這個“大禮包”的很多基建項目,雖然不是什么大項目,但是正好能夠救一些企業的急。
其次,本網友要問:
1)為什么朝鮮在沒有搞核試驗、發射導彈、發射衛星的“苦難行軍”時期,沒有得到這個大禮包呢?
2)為什么朝鮮做出了搞核試驗、發射導彈、發射衛星、宣布退出“停戰協定”、無視聯合國和國際原子能機構的警告、對抗安理會制裁等等這一系列“悍然”行為之后,最終卻不但得到了美朝直接會談的機會,而且還得到了這么一個從天而降的大禮包呢?
3)如果朝鮮的“苦難行軍”失敗了,或者雖然經濟好轉了但是扛不住制裁而最終放棄了維護國家安全的核計劃,美國還會與朝鮮直接會談么?朝鮮現在還可能有機會得到這個大禮包么?
本網友認為,如果上述問題的答案都是否定的,那么,一個國家遇上了困難,還是得主要靠自己“苦難行軍”,不能寄托在盟友的援助和禮包上,哪怕這援助真的是“無限制無限量”的雪中送炭,而不是有限制有限量的錦上添花。
當然,有人可能會說:文明的美國和國際社會輸給了流氓無賴的朝鮮。
從歷史上看,文明輸給流氓,這不僅確實是鐵的事實,而且還有可能是鐵的規律呢。
薩達姆一開始的時候耍流氓無賴,國際社會拿他沒辦法;后來變文明了,允許核查了,結果卻被國際社會抓起來殺掉了。
卡扎菲以前一直耍流氓無賴,國際社會也拿他沒辦法;后來變文明了,希望加入國際社會了,結果反而被國際輿論在他與他兒子之間挑撥。
蘇聯以前也很流氓無賴,國際社會也拿他沒辦法;后來搞了新思維,只不過想變文明一點,結果國際社會還沒動手就自行解體了。
可見,文明不如流氓,或許就是現代國際社會的運作規則也說不定。
那么,既然是鐵的規律,就像市場經濟一樣,無論你愿意與否,只要不想白白吃虧,都得遵守,不僅小國必須遵守,大國也不得不遵守這條規則。
附文:
解密中朝邊境往來者:生死穿越
以圖們江為中軸,生活被劈為兩半。
載賀(音)開著拖拉機,拉著妻子趕往江邊的田地。這個32歲的男子是吉林省圖們市月晴鎮的一個農民,全家的生計都維系在這10畝水稻田上。
大江對面傳來的鮮族歌曲已經灌進了李在赫的耳朵,那是一種曾經熟悉的“與天奮斗,其樂無窮”的感覺。和30年前李在赫的父輩們一樣,天未亮,朝鮮人民公社的社員們就開始集體種地干活。
在圖們市長約60公里的邊境線上,朝鮮的廣播歌曲幾乎都能聽見。這個中國的邊境城市與朝鮮咸境北道穩城郡隔江相望——“道”相當于中國的“省”。咸境北道,也正是2009年5月25日核爆的所在地。
而李在赫所在的月晴鎮馬牌村,是距離朝鮮最近的邊境村落之一。
融合
圖們江窄的地方不過幾十米,這就是月晴鎮與朝鮮的距離。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教授張璉瑰20世紀70年代大學畢業時,曾在圖們邊防工作。
“那個時候越境很容易,一抬腳就過來。”張璉瑰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雙邊關系好時,朝鮮人和中國人一起在圖們江里游泳或滑冰。當月晴鎮放映電影時,朝鮮小孩會趟過江來觀看。
江兩岸的都是一口朝鮮語,連語音語調都沒有區別。圖們市13.5萬人,朝鮮族超過了半數;李在赫所在的月晴鎮,約80%是朝鮮族人。許多老人迄今不會說漢語。每戶人家都有朝鮮親戚,在中朝邊境出入方便時,探親是時常的,雖然他們已經落戶中國。
李在赫的祖輩和所有馬牌村人一樣,清末從朝鮮潛入中國開荒謀生。1885年,清政府劃出圖們江以北長350公里,寬20至25公里的地域為“移民專墾區”——相當于現在8個圖們市的面積,給朝鮮族移民解決居住和土地使用。直到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東北的朝鮮民族移民共有216萬人。
所以在今天的月晴鎮馬牌村,房子修葺得和對岸并無分別——藍白兩色是主色調,窗子很低,窗戶明亮而又寬敞。屋子里沒有椅子,進門席地。院子里擺放著醬缸,大醬是朝鮮族人不可或缺的食品。
20世紀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初,中蘇兩國之間的關系逐步惡化,同處社會主義陣營的朝鮮處于夾縫中,很難協調好與兩大鄰國的關系,也讓中朝關系搖擺不定。
到了60年代中期,蘇共采取措施改善和朝鮮的關系。而這影響了中朝關系,中朝兩國邊境爭端屢見不鮮,有關圖們江、鴨綠江江心島的劃分都存在爭議。
李在赫聽父輩們說,當時的中朝兩國漁民在圖們江打漁,除了盯著魚,更要注意兩邊駐防官兵的狀況。
但1959年至1961年“三年自然災害”期間,還是有中國人去了朝鮮。月晴鎮的許多老人們都是在那個時候的夜晚,趟過圖們江去朝鮮“淘金”。
“那時,朝鮮戰爭剛結束,百廢待興,急需人力,容易找到職業?!毖舆叴髮W東北亞研究所所長金強一告訴《中國新聞周刊》。
朝鮮戰爭之后,朝鮮人民民主共和國成立。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就使經濟得到迅速恢復?!斑@歸功于兩方面,朝鮮一面推進經濟建設計劃,一面獲得了許多社會主義國家的援助。”金強一說。
根據朝鮮經濟統計,1967年,該國的GNP(國民生產總值)比1953年增長8.6倍達到26億美元;人均GNP達到了218美元。
直到20世紀70年代中期,金強一在延邊的副食店買的大米都是朝鮮運進來的。
1969年7月,吉林省將原延吉縣的月晴人民公社行政區域劃歸圖們市。這個時候,李英姬(音)作為知青下鄉,從圖們市到了月晴鎮馬牌村,一呆就是10年。
這段日子里,李英姬每天都跟著大隊去地里干活。馬牌村的水稻田緊挨著朝鮮的田地,圖們江在旱期幾乎沒有水,村子里幾乎隔一段時間就有人渡江到朝鮮去生活。
《中國與朝鮮半島國家關系文件資料匯編》一書中稱,1966年到1968年,朝鮮報刊發表了一系列文章批評左傾機會主義、教條主義、大國主義,影射中國。中國一度在1968年關閉了中朝邊界的中方信道,朝方一度召回駐華大使。兩國關系處于僵持狀態。
李在赫的爺爺就在這個時候帶著家里人到了朝鮮,“爺爺是地主,在文革時期被批斗,后來就跑了?!崩钤诤崭嬖V《中國新聞周刊》。
直到20世紀80年代初,李在赫的父母帶著他,辦了探親手續去朝鮮探望爺爺和大表哥一家人。朝鮮親戚到邊防提供近親證明,李在赫一家人可以進朝鮮呆3個月。
那時候,國內已經開始改革開放,經濟突飛猛進,GDP年均增長9.67%。李在赫在月晴鎮“頓頓有米飯”。而朝鮮的經濟在因為外國援助變少,開始下滑。李在赫的父母在朝鮮的市場上,已經很難買到花樣繁多的食品。
隨著兩國人的走動頻繁,程序也變得越來越簡單,開始有非法越境者跑到江對面。1986年,中國和朝鮮簽署《邊境地區業務協議》,規定“根據情況向對方提供非法越境者的名單和相關數據。”
變遷
1990年,美國提出朝鮮核問題之后,中國除了發表原則性聲明表示堅持朝鮮半島無核化的一貫態度之外,反對朝核問題國際化。中國同時強調,朝核問題應通過和平方式解決,并反對采取經濟制裁和施加軍事壓力。
中央高層的字斟句酌在延邊中朝邊境,并沒有太多反應。李在赫已經開始跟著父母下地干活,隔江對望的是朝鮮溫城郡水口浦村的30公頃水稻田。干完活,兩國人會一起到圖們江兩岸洗腳戲水。
那時候對月晴鎮的人來說,還不知道什么叫“核”。
1992年中韓建交,結束了兩國長期互不承認的歷史。在這前后一年多內,中朝沒有重要互訪,而在此前的十年中,中朝重要官員互訪80多次。
中朝冷凍期,也正是朝鮮在經歷蘇聯解體和接連4年自然災害、經濟開始衰退的時期。這個只有2300萬人口的半島國家,對外部市場的依存度相當高,蘇聯的解體,使得朝鮮的外貿額度急劇下降,從1992年的2.92億美元減少到1996年的0.9億美元,減少幅度達到近70%。
開始有延吉人運來電視、收音機,到邊境上往朝鮮賣——這是10年前朝鮮邊境百姓做的事。更重要的買賣是糧食,朝鮮洪澇災害下,糧食產量嚴重下滑,糧食分派又是公社制,一名朝鮮人告訴李在赫,在他們那“普通百姓每天定量只有450克,青黃不接時,許多平民連‘苞米碴子’都吃不上?!?/p>
而對岸的中國月晴鎮是個“貢米之鄉”。李在赫經??匆姶謇锶嗽趫D們江滑冰時,開始和朝鮮人竊竊私語,約好改天拎著一小袋大米,私下交易。需求量大時,朝鮮人會在晚上趟著圖們江過來取貨。
這些交易在邊境已經成為潛規則。李在赫和身邊的村民們認為,接濟是因為他們“太可憐了”。他們愿意幫助朝鮮人是因為:月晴鎮人也同樣經歷過中國的三年自然災害,那時,接濟他們的就是圖們江對岸的朝鮮人。
1993年3月,朝鮮以國家安全為由,宣布退出它于1985年底加入的《不擴散核武器條約》,朝美關系進一步惡化。中國一邊反對朝鮮進行核開發,一邊對朝鮮給予外交聲援。在朝鮮孤立無援時,中國的幫助使得兩國關系從冷卻進入緩解。
“到1995年,朝鮮自己承認經濟很差,發動全國范圍內的‘苦難的行軍’運動。”金強一說。這個時候,朝鮮人的口糧每人每天100克。每到晚上,越來越多的朝鮮人趟著河水過來找飯吃。李英姬回憶。
馬牌村人對朝鮮鄰居很友好。李在赫的家里,每晚都會有陌生的朝鮮客人。朝鮮人進屋,李在赫會把門窗鎖好,給他們當天家里剩下的食物,也打聽很多朝鮮的情況。李在赫知道大表哥這個時候已經去了平壤,但是水口浦的朝鮮人根本無法了解到平壤的災情。
從1995年到1999年10月,中國向朝鮮提供了3000萬元人民幣的無償援助,又無償支援了52萬噸糧食。新華社、《人民日報》報道稱“由于自然災害等原因,近來朝鮮糧食生產減少,糧食供應遇到很大困難。有關國際組織和一些國家已向朝鮮提供了一定數量的人道主義援助?!?/p>
但饑餓使得從1996年開始,朝鮮人越境來到中國,外界稱他們為“脫北者”。
越境
“1997年是脫北者最多的一年,一直到1999年。2000中國政府就開始抓得嚴,這和朝鮮政府的要求相關?!?金強一說。朝鮮稱“脫北者”為“叛國者”。圖們江朝鮮岸邊,匍匐著朝鮮邊防兵,除了防止有人越境,也是防范出逃的朝鮮人。
他們趁著天黑,冒著生命危險越過的圖們江,到月晴鎮邊防邊的教堂換身衣服,吃頓飽飯,休息一天再投奔親戚借錢。但他們中許多人在中國并沒有親朋,他們會主動聯系各種機構幫助,金強一在這段時期內,調查訪問過許多“脫北者”的生活狀況。
圖們市的司機李天南就拉過“朝鮮跑來的人”,當時,他還是一個摩的司機,拉著兩個女客從中朝邊境往圖們市區走。
有人在邊上喊說:“是北朝鮮人?!崩钐炷限D頭一看,兩個女客“面黃肌瘦,明顯就是餓了很久營養不良;而且光著腳,腳底板在淌血。”一看就是踩著圖們江的冰碴子逃過來的。
李天南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這活就算白拉了,她們身上一分錢都沒有,都是過來投靠親戚的。那時候,我一星期要遇見好幾回這樣的事情。”
1998年,朝鮮國家安全保衛部和中國公安部簽署了《關于在邊境地區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秩序而進行合作的協議》,協議中再次重申“將越境者的名單和相關資料立即通報給對方”,對非法越境開始嚴格控制。
2002年的沈陽日本領事館被“脫北者”沖擊,也是中朝兩國開始嚴格控制“脫北者”的節點。吉林省的公安人員開始挨家走訪調查登記,這一段時間,許多“脫北者”被送回了朝鮮。
“2000年后,朝鮮對脫北者的懲罰減弱了。”金強一在月晴鎮探訪了多年。2000年后,“脫北者”被遣送回去需要關兩周,被問及兩個問題“見過韓國人沒?”“進過教會沒?”回答是“否”很快就能被釋放。
核爆
2003年1月,朝鮮第二次宣布退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4月份,北京會談無果而終。這一次中國開始采取措施介入,因為認識到了朝鮮核問題對中國的國家地區安全的威脅,也可能導致周邊國家核競賽。
中朝軍方隨后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國防委員會人民武裝力量部邊防合作協議》。協議規定:“為統一全國陸地邊界管理模式,理順邊防管理體制,中國政府于2003年9月上旬起將中朝邊界防衛任務移交中國人民解放軍邊防部隊”。
從2005年開始,月晴鎮的邊防公安換成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邊防部隊駐守,這意味著守衛開始正式化。邊境拉起鐵絲網,密布攝像頭,夏天少有人再去圖們江游泳,也沒有朝鮮小孩來月晴鎮看電影。
這個村子的氛圍開始改變,他們排斥外來人,尤其是試圖了解“朝鮮人”的外來者。李在赫說:“沒人認同朝鮮的方式,但是朝鮮人真可憐?!彼诩铱吹亩际琼n國電視臺,了解到朝鮮時事。
也從這時開始,朝鮮過來的人在中國親戚的幫助下,開始從邊境紛紛轉移到關內或國外。
2006年第一次朝鮮核爆。這一年,老知青李英姬退休后又回到了月晴鎮,馬牌村還是一樣的景色,“但體制和管理已經和上山下鄉時期完全不一樣?!崩钣⒓вX得還是月晴鎮的空氣好,就在鎮里張羅起燒烤店。
還能讓李英姬回憶起那段插隊日子的,是每天早上從圖們江對岸傳來的廣播歌聲,“他們比我們還革命?!崩钫f。
李英姬在2000年之后就再沒去朝鮮看過親戚,因為“每到一個村子就要開一張通行證,又不能到市場里隨意走動”。而普通的游客進入朝鮮,必須在指定的區域內活動,不能隨意拍照,不能隨便接觸朝鮮百姓。
2009年5月25日8點54分,第二次朝鮮核爆。地點就在馬牌村望過去的山背后。
李英姬在燒烤店里,感覺頭一陣暈,沒反應過來。隔了一天看韓國電視臺才知道,發生了4.7級地震,是核爆引起的?!半x月晴鎮大約120公里。”延邊大學東北亞研究所所長金強一說。
和往常一樣起早貪黑到水稻田干活的李在赫從韓國新聞中了解到,“問題出在朝韓邊境上,和我們沒關系。”李在赫從來沒聽說過“核污染”三個字。
張璉瑰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以前過多關注朝鮮核問題的政治影響,覺得朝鮮核武器很原始,沒有多大威力,這是單純從軍事角度來看問題。這兩次朝鮮核試驗,對中國除了有地區安全威脅,還有可能就是對中國的環境威脅。”
金強一也同樣認為,環境威脅是對邊境地區的最致命的傷害。但他通過各種渠道也無法了解到,中國相關政府機構是否已經監測到環境問題。
“即便朝鮮這一次的核試驗不出事故,也可能會造成地下污染,地下水的污染是很現實的。這個我們以前是估計不足的。” 張璉瑰補充說。
金強一的想法和張璉瑰一樣:“地下水都是相通的,朝鮮地下核試驗,可能造成地下水的污染?!?/p>
6月初,離圖們市50公里外的延邊首府延吉市上空,金強一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一架環保部門派來探測空氣的飛機一直在飛?!?/p>
但延邊的朝鮮族人絲毫沒有發覺。每天晚上城市里的狗肉店依然爆滿,“練歌廣場”門口集結著無數哈韓少年??救獾昀锓諉T們圍坐著觀看韓國娛樂節目。而月晴鎮馬牌村人依然起早貪黑“為自己”干農活。
只有在靠近圖們江邊,村民們變得更警覺。2009年3月17日,兩名美國女記者,華裔的勞拉·凌和韓裔的尤娜·李在馬牌村采訪時,因為跨入擱淺的圖們江拍攝,被朝鮮潛伏江邊的邊防軍逮捕。
這在月晴鎮是個家喻戶曉的新聞。從這之后,李在赫在月晴鎮遇見外地人,都會提醒:“離壩上遠點。”
6月8日,朝鮮中央裁判所判處兩名美國女記者12年勞動教化徒刑。李在赫說:“這是現在越境的代價?!敝袊侣勚芸浾?/ 陳曉舒 (發自吉林延邊)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