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在行動 ——《2009年3月》之三
馬也
(2009-06-05)
http://blog.sina.com.cn/mayezhuye
奧巴馬在危機中受命,接手布什留下的爛攤子,成為美國的新總統。2009年3月中旬以來,他和他的新政府,馬不停蹄、緊鑼密鼓,釋放一系列信號,采取一連串重大動作。
先有奧巴馬帶頭喊話,呼吁包括中國在內的投資者對美國投資安全保持“絕對信心”。
其后是3月15日,伯南克打破美聯儲主席多年不接受媒體采訪的傳統,在“非常時刻”和美國人民“直接對話”,宣布美國不會再有大銀行倒閉,經濟將于明年復蘇。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任克里斯蒂娜·羅默也表示,美國經濟“基本面”是“扎實的”。
17日,《基督教科學箴言報》載文,認為美國經濟下滑放緩,“如果確實如此,這就意味著美國歷史上最長的衰退開始見底”。
18日,美聯儲公布,將購入總額超過1萬億美元的國債與抵押債券。
22日,奧巴馬在電視臺演講,說美國經濟已經露出“曙光”。
23日,美國財長蓋特納在財政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公布“公私合營”收購銀行“毒資產”的新計劃,鼓勵私人投資機構加入。政府預計,收購能力約為5000億美元,如果計劃實施成功,規模將最終達到1萬億美元。同一天,奧巴馬在記者招待會宣稱美元“異常堅挺”。
24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包括利雅得、香港、新德里和芝加哥在內地全球33家報紙發表社論,“試圖在下月舉行的全球經濟峰會上保住美國穩固的領導地位”。輿論普遍認為,這是在力阻中國、俄羅斯提出的“全球貨幣”的建議,回答23日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關于逐步取消美元儲備貨幣地位、代之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行的一種貨幣的建議和上周俄羅斯關于建立新的全球儲備貨幣的建議。
這一番演出,延續到4月初倫敦的二十國會議。會議閉幕,全球股市大漲。
這真是好日子。但是好日子能夠持續多久呢?
一系列重大危機正在向美國迫近。
比如信用卡危機。美國金融系統信用卡貸款余額約1萬億美元,1.73億信用卡用戶,家庭平均負債1.2萬美元。隨著失業率一路攀升,樓市震蕩下調,居民財務狀況持續惡化,信用卡資產風險顯著增加。信用卡撇脹率2006年第一季度為3.1%,2008年第三季度為5.6%,2009年第一季度為7.1%,預計2009年全年將達到9%至10%。信用卡違約率升至最壞的狀況尚未出現。一方面是還不起錢,另一方面是信用卡公司、包括接受政府救助的信用卡公司紛紛提高利率。拖欠比率在繼續上升。政府救市計劃并不包括挽救信用卡債務。由此導致消費信貸危機,再次沖擊美國的核心金融機構,幾乎無法避免。
比如實體經濟繼續惡化的危機。資本為使過剩產品得以消耗,已經走到強迫貧困者舉債消費,把成千上萬的勞動者、退休者、失業者一概變為債務人的地步。這是一種追求低收入、高剝削、破壞環境資源和踐踏道義、推行極端私有化的實體經濟,一種淪為賭博籌碼的實體經濟。它只能通過擴大泡沫得以生存和得到緩解。然而這種泡沫,又正制造著引發危機的原因。美國破產的上市公司,2008年較2007年增加七成四,2009年頭兩個月又從上年同期的17家增加到36家,破產公司總市值也從上年同期的106億美元增加到665億美元。倒是破產律師大發破產財,破產顧問費高達每小時1100美元。三大汽車廠家仍然在凄風苦雨中看不到一縷陽光。1月間汽車產量下降60%。也是2009年3月,去年全球市值第二的美國通用電氣(GE),由于資本嚴重不足、投資受損和最高信貸評級不保等因素,股價一度跌破6美元,為1991年以來首見。一些人已經在為它擔憂,會不會走上美國國際集團和花旗的老路,成為又一個破滅的“百年神話”和新危機的爆發點。
比如債務泡沫破裂導致的危機。美國1989年在紐約時代廣場懸掛一口“國債鐘”,原設計為13位數。當時的美國國債為2.7萬億?,F在,美國解決金融危機問題的基本辦法之一,是大量發行國債。按照2009年2月間的數據,美國政府債務總額65.5萬億美元,超過世界一年的國民生產總值,而且每天還在平均以34.8億美元的速度增長。同時出現的是,二戰以來規模最大、本財政年度將激增到1.75萬億美元的財政赤字。美國軟硬兼施推行自己的國債,但是這種海外需求增長不可持續,何況國債價格上升與孳息成反比,國債價格已經升至歷史最高水平,市場已經出現投機和泡沫。下一個泡沫在哪里呢?——“現在可能要輪到美國債券了”,“美聯儲在欺騙投資者,將它們帶進歷史上最大的泡沫中”,“對美國國債的需求已經進入泡沫階段,就像2000年的科技泡沫和2006年的房地產泡沫時期一樣”。[i]
比如高科技神話的破產。美國的高科技直接創造的利潤不大——制造業中2/3不屬于高科技,制造業占GDP比例不過11.7%;信息產業占GDP的4.2%,比例較大的是出版、廣播電視,可以直接看作屬于高科技的信息與數據處理行業的產值不足GDP的0.5%;專業服務中的程序設計、科技服務,約占GDP的5.8%。但是事實上這種不大的比例,卻被金融杠桿“資本化”放大幾十倍甚至幾百倍,成為巨額金融資產。高科技企業的利潤,絕大多數成為資本市場的炒作題材,成為創造股票、債券、期貨等虛擬資本的原材料。微軟公司2008財政年度凈利潤177.65億美元,這一財政年度的市值則達到2277.62億美元——此即虛擬經濟“利潤創造能力”的市場價值。虛擬經濟活動利用高科技題材創造貨幣財富,被說成靠科技直接創造財富。隨著金融危機的深化,這種高科技創造巨額財富神化的破滅,只是時間問題。
比如金融衍生品危機。美國和西歐國家流行的“金融創新”,使金融衍生品規模達到600多萬億美元,11倍于全球的國內生產總值。據美國《貨幣與市場》2009年1月22日文章,花旗銀行所持各種金融衍生品金額高達39萬億美元,相當于它擁有的200億美元總資產的2000倍。摩根大通銀行所持金融衍生品,相當于花旗的233%。如果金融衍生品出現百分之幾或者千分之幾的損失,足以導致這些金融機構的破產和整個金融業的巨大災難。
截至目前,美國當局主要的舉措都是,政府出面,圍繞救助金融業旋轉,最終辦法歸結為“定量寬松”和大量發行國債。
“定量寬松”,即開動印鈔機,就是弗里德曼所說的:“只要美聯儲坐直升機撒錢,就可以解決經濟衰退和通脹的問題?!泵涝@一世界基礎貨幣供應持續上升,只不過在悄然醞釀新一輪惡性通貨膨脹——僅僅2009年1月,基礎貨幣結余(MO)就增長107%,達到1908年有記錄以來首次出現三三位數增幅。用通脹救通脹,用泡沫救泡沫,正在成為美國經濟的新神話。等待世界的,不僅是嚴酷的經濟寒冬,而且漫長的滯脹冰河歲月。
新政府上臺,3月18日美聯儲宣布斥資3000億美元購買美國長期債務,導致美國長期國債收益率下跌。希拉里出訪亞洲,奧巴馬出席二十國峰會,都扮演國債推銷員的角色。美國制造一種國際儲備體制,就是使他國的外匯投資舍美元而別無選擇。美元儲備被認為是最安全的國際貨幣儲備。但是不停地借貸,依賴他國購買外債為其巨額財政預算和貿易赤字提供資金,正表現著債務國政府的疲軟和經濟前景的渺茫,它既不會為自己的經濟復蘇和發展建筑堅實的基礎,也將損害債權國利益。英國《星期日電訊報》一篇文章說得不錯:在整個西方,危機四伏的政府將發行越來越多的債券,“但是,當債權國家最終拒絕購買債券時,西方世界將如何應對?美國將作何反應——是順從、理解還是挑釁?這是世界在今后三至五年內面對的關鍵問題”[ii]。
兩位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得者,簡直英雄所見略同。
約瑟夫·施蒂格利茨說,向銀行注資,不過是“助長銀行家過度冒險”,導致“虧損社會化而利益私有化”[iii]。他在南京大學演講,認為美國政府注資銀行,是在“救僵尸”,“這是政府治理的很壞的例子”。[iv]他把奧巴馬拯救銀行的新計劃,稱作“兩贏一輸”的計劃:“銀行和投資者是贏家,納稅人則是輸家”。[v]
保羅·克魯格曼說,奧巴馬雖然尚未全盤皆輸,但是他的“金錢換垃圾”的金融戲法,卻幾乎確定會失敗。它不僅直接剝奪美國普通人們即所謂“納稅人”的利益,而且通過各國美元資產的大幅縮水,使全球為之埋單?!笆聦嵣?,我感到非常絕望。”[vi]
美國國會監督小組4月7日承認,政府金融業救助計劃實施效果憂喜參半,“納稅人面臨巨大風險”。香港《東方日報》的評論是:“未來的投入,無疑將輾轉由全球來付鈔,吃虧的并不僅是英美兩國的納稅人”。[vii]
--------------------------------------------------------------------------------
[i] 《金融界預測將爆發新的泡沫》,西班牙《起義報》2009年2月3日。
[ii] 《如果中國對西方債務失去興趣,將沒有多少好處》,英國《星期日電訊報》2009年2月22日。
[iii] 《為何未能恢復經濟活力》,英國《衛報》網絡版2009年3月8日。
[iv] 《諾獎得主辣評AIG“獎金門”,救“僵尸”銀行錯了》,《揚子晚報》2009年3月19日。
[v] 約瑟夫·斯蒂格利茨《奧巴馬的偽資本主義》,美國《紐約時報》2009年4月2日。
[vi] 包羅·克魯格曼《令人失望的金融政策》,美國《國際先驅論壇報》2009年3月23日。
[vii] 《剝離“毒資產”,華府再賭一把》,香港《東方日報》2009年3月24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