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徐揚,原文載于中文核心期刊《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問題》2008年第3期(總第97期)第47-56頁。
摘要:尼泊爾共產主義運動(1949-)與尼泊爾當代歷史并行發展,目前已成為該國最為重要的政治力量;盡管出現較晚,但卻異軍突起,成為冷戰后國際共運最為成功的經驗之一。本文以一個全新的角度闡述了尼泊爾共產主義運動的產生、發展和現狀。作者通過分析指出,宗派主義和功利主義是尼泊爾共運的兩大傳統,前者導致了分歧與分裂,而后者導致了聯合與合并,但大趨勢是,從宗派主義到功利主義,從分裂到整合。
尼泊爾共產主義運動是20世紀40年代印度獨立運動和尼泊爾舊民主革命的直接產物。1949年,尼泊爾共產黨誕生于反對拉納(Rana)家族封建統治的民主運動之中;此后,尼泊爾共運與尼泊爾當代歷史【注1】并行發展。與眾不同的是,在冷戰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處于低潮之際,尼共(毛)逆歷史潮流而上,于1996年發動“人民戰爭”;在經歷了10年艱苦的武裝斗爭后又回歸主流政治,并在2008年4月制憲會議選舉中令人吃驚地贏得了601個席位中的220個,一躍而成為該國第一大政黨,而且比緊隨其后的大會黨多出了整整一倍的席位;同時,尼共各黨派共占據了立憲會議一半以上的席位,成為該國政壇上最為重要的政治力量,因此制憲會議在5月28日宣布尼泊爾為“聯邦民主共和國”,正式推翻了延續了240年的沙阿王朝。值得注意的是,最初,尼泊爾只有一個共產黨,而當前,除尼共(毛)外,尼泊爾政治舞臺上還活躍著尼共(聯合馬列)、工農黨等大大小小十幾個共產主義黨派。原因在于,尼共自20世紀60年代以后就一分再分,最多時竟有二十多個"共產黨"同時存在,但尼共各黨派也時常合并。這是尼泊爾國內政治以及國際共運中一個非常奇特的現象。因此,弄清尼共各黨派的來龍去脈,找出其發生分裂及合并的緣由,對研究尼泊爾國內政治以及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都是很有意義的。
一、尼共的誕生與早期活動
1949年4月22日,斯雷斯塔【注2】等幾位尼泊爾共產主義先驅者在印度加爾各答召開了一次建黨籌備會議,尼共(聯合馬列)、尼共(毛)等就以4月22日作為黨的生日;同年9月15日,又有一些共產主義者在加德滿都召開了一次會議,宣布尼泊爾共產黨成立,故又有以1949年9月15日或其后某一天作為尼共成立日期的提法。自1949年“籌備”、“宣布”至1954年尼共“一大”召開前,尼共早期其實只是知識分子中一個松散的思想運動,并沒有統一的綱領、組織和行動。因此,盡管尼共各黨派均以1949年中的不同日期作為黨的生日,但嚴格來說,這一年只是尼泊爾共運的開始之年。1952年1月,特里布文國王以反對君主制、支持農民運動為由取締了尼共,黨被迫轉入地下;1955年,在黨的主要領導人承諾只進行和平運動后,尼共才得以恢復合法身份。
1954年1月30日,尼共“一大”在加德滿都附近的帕坦(Patan)秘密召開,標志著黨在組織上的正式創立。斯雷斯塔當選為主席,阿迪卡里【注3】當選為總書記。“一大”確立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作為黨的綱領,當前任務是“通過選舉出的立憲會議來建立共和制度”。【注4】前者是毛澤東所倡導的殖民地、半殖民地革命綱領,而后者是毛澤東所反對的“議會道路”,由此可見,尼共從一開始意識形態上就具有多樣性。1957年5月8日,尼共“二大”在加德滿都召開,這是尼共第一次公開召開大會,雷亞瑪吉【注5】當選為總書記。在尼共分裂前的20世紀50年代,黨的直接目標是實現共和與建立新民主主義社會,主要政治任務是反對大會黨政府,反對印度干涉,恢復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外交關系等。
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尼泊爾國內外政治環境急劇變化。在國內,1960年12月15日馬亨德拉國王發動“皇家政變”奪權,解散民選議會和政府,取締一切政黨,建立所謂“無黨派評議會制度”(Partyless Panchayat System),尼泊爾從此進入長達30年的事實上的君主專制時期。在國外,隨著中蘇兩黨間分歧與爭論的逐漸公開,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隨之分裂,許多國家的共產主義黨派因此一分為二。國內外復雜的政治環境,同樣也造成了尼共黨內思想上的分歧與混亂,開始形成以雷亞瑪吉為首的“親蘇派”和以阿迪卡里為首的“親中派”。
此外,尼共在其早期的發展中嚴重脫離群眾,主要是在城市精英階層中活動,而當時占人口97%的廣大農村地區卻基本沒有受到尼共的影響。據估計,20世紀50年代后期尼共大約有5000名黨員,在1959年的大選中表現微弱,只獲得了大約7%的選票和4個議席(總席位為109);在以后的日子里也發展緩慢,到20世紀80年代尼共各黨派加起來總共才約有1萬名黨員。【注6】二、分裂與整合
尼泊爾共運史上先后出現過幾十個共產主義黨派,它們的源流與歷史一直眾說紛紜,至今沒有一個可信的定論。筆者所搜集到的大量文獻對這方面介紹都彼此矛盾,不但研究文獻互相矛盾,就是尼共各黨派自己也搞不清楚。筆者查閱比較了大量文獻后,提出了一種全新的范式,用以說明尼共各黨派形成與發展的歷史,即“三大分裂”形成“四大集團”,并在此基礎上簡單介紹了尼歷史上二十多個共產主義黨派的來龍去脈及其血緣關系。
1.第一次大分裂與“保皇派”的出現
如上所述,20世紀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原尼共黨內就已經開始形成“親蘇派”與“親中派”兩大陣營,但組織上仍保持統一。1960年“皇家政變”導致了尼共的第一次大分裂,1962年從“親蘇派”中正式分裂出去一個“保皇派”。
1960年“皇家政變”后,阿迪卡里等領導人被捕入獄,斯雷斯塔等一批共產黨人流亡印度,尼共在組織上基本處于癱瘓狀態。但以總書記雷亞瑪吉為首的“親蘇派“中的少數人士竟向馬亨德拉國王表示忠心及合作意向,并決定以個人身份參加評議會選舉。【注7】為解決黨內分歧,1961年在印度達爾班加(Darbhanga)召開了一次中央全會,大會持續了一個月。黨內出現了三條路線:雷亞瑪吉主張與國王合作、改良立憲君主制;斯雷斯塔主張發動群眾運動以恢復議會;而辛格(MBS)【注8】則主張通過立憲會議來實現共和。盡管黨在思想上很不統一,黨內出現了許多派別,但在組織上還沒有正式分裂。大會撤銷了雷亞瑪吉的總書記職務,成立了由一個由斯雷斯塔、阿迪卡里和沙穆布·拉穆(ShambuRam)組成的三人指導委員會臨時領導黨的工作。
1962年4月,阿瑪提亞【注9】、斯雷斯塔等流亡印度的尼共部分領導成員在瓦蘭西(Varansi)召開尼共“三大”,大會嚴厲譴責了雷亞瑪吉并將他開除出黨。阿瑪提亞當選為總書記,并由阿瑪提亞和斯雷斯塔共同負責黨的領導工作。親蘇的阿瑪提亞主張“民族民主革命”,此主張得以通過并作為總綱領寫入了新黨章,而親中的斯雷斯塔則主張“新民主主義革命”,這為尼共日后的第二次大分裂埋下了伏筆。然而,控制尼共原中央委員會的雷亞瑪吉一派不承認這次“三大”,1966年該派又召開了另一次“三大”,雷亞瑪吉被選為總書記,“保皇派”在組織上得以整合,被稱為“尼共(雷亞瑪吉)”[1966-1985]。這樣,尼共在組織上正式發生第一次大分裂。1962-1966年期間,兩派都使用“尼泊爾共產黨”的名稱并以正統自居。不過,后來的尼共各黨派一般都承認1962年的“三大”,并以當時阿瑪提亞領導的尼共為正統。
尼共“保皇派”雖然只有雷亞瑪吉等極少數人,但卻是尼國內及國際共運中最為奇特的一派政治勢力。雷亞瑪吉與王室一直保持著密切關系,長期擔任國王咨詢機構――皇家委員會(Raj Sabha)顧問或內閣大臣,并于1985年宣布解散尼共(雷亞瑪吉)。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位著名的保皇派同時還打著共產主義旗號直到1990年。1990年恢復民主后,雷亞瑪吉成為過渡政府中由國王任命的大臣之一,這個過渡政府一直工作到1991年5月大選結束。1991年大選前,雷亞瑪吉及其追隨者又組織了一個“尼泊爾人民黨(社會民主主義)”[1991-1991],但在選舉中慘敗,他本人也未獲議員資格,該黨隨即解散,尼共“保皇派”在組織上從此不復存在。雷亞瑪吉本人則在賈南德拉統治期間還曾擔任過國王咨詢機構――皇家國務委員會(Raj Parishad)主席,最后成為一個鐵桿保皇分子。總之,從雷亞瑪吉等人幾十年的政治生涯來看,一個人或黨派可以打著“共產主義”旗號同時又是“保皇派”,他們甚至比大會黨那樣的資產階級政黨更為保守,由此可見尼泊爾共運的“多樣性”。
2.第二次大分裂:“親蘇派”與“親中派”分道揚鑣
中蘇決裂導致20世紀60年代后期原黨內“親蘇派”與“親中派”最終分道揚鑣,并各自建黨,這是尼共的第二次大分裂。
“親蘇派”的形成與發展。1962年“保皇派”分離出去后,阿瑪提亞領導的尼共盡管反對與國王合作,但內部在如何恢復民主以及中蘇問題上分歧很大,以阿瑪提亞為首的“親蘇派”與以斯雷斯塔為首“親中派”逐漸分道揚鑣,占多數的“親中派”成員先后分離出去,占少數的“親蘇派”黨員繼續留在黨內追隨阿瑪提亞,最后成為一個小黨,被稱為“尼共(阿瑪提亞”[1962-1991]。該黨盡管屬于“親蘇派”集團,但比較偏“左”,并與莫斯科保持一定距離,后來日益式微。1990年恢復民主后,該黨參加了1991年大選但未獲得議席。屬于“親蘇派”集團的黨派還有:“尼共(布爾瑪)”[?-1991]成立時間不詳,是以布爾瑪(Krishna Raj Burma)【注10】為首的一個松散小黨;“尼共(馬南達爾)”[1979-1991]是由馬南達爾(Bishnu Bahadur Manandhar)在1979年成立的一個松散小黨,1991年改名為“尼共(民主)”[1991-1991]參加大選,獲得兩個議席。1991年大選后,尼共(阿瑪提亞)、尼共(布爾瑪)、尼共(民主)等三個“親蘇派”共產黨合并成“尼共(聯合)”[1991-1993],由馬南達爾擔任總書記。尼共(聯合)在1993年參選失敗后又一分為三:原阿瑪提亞派在徘徊了一段時間后于1994年加入了“親中派”集團的尼共(聯合馬列);原布爾瑪派當年就加入了尼共(聯合馬列);原馬南達爾派則繼續使用“尼共(聯合)”[1993-2005]之名,但已幾無影響。從這三個黨先合后分的過程來看,尼共黨際合并一般只是在組織層面上,而在思想上遠未統一,原來的舊黨派在新黨內依然涇渭分明;一旦不合,立即又分裂為原先的黨派。
“親中派”的形成與發展。那些從1962年開始就追隨斯雷斯塔先后脫離尼共的“親中派”成員,1968年在印度的高拉克普爾(Gorakhpur)召集了一次大會,成立了“尼共(PL)”[1968-1978],斯雷斯塔當選為總書記。這標志著“親蘇派”與“親中派”的正式決裂,以及“親中派”在組織上的整合。該黨政治上比較激進,主張與大會黨合作來反對君主專制。1972年尼共(PL)在召開自己的“四大”后,黨內在革命道路問題上發生分歧,一些派別以及地方黨組織先后分離出去。該黨在1978年斯雷斯塔去世后基本處于渙散狀態,80年代中期又在斯雷斯塔的遺孀薩哈娜·普拉丹【注11】的領導下得以復興,又被稱為“尼共(薩哈娜)”[?-1987]。另外,阿迪卡里出獄后于1979年成立了“尼共(曼莫漢)”[1979-1987],也被稱為“尼共(阿迪卡里)”。1987年,尼共(薩哈娜)與尼共(曼莫漢)聯合組成了“尼共(馬)”[1987-1991],該黨在政治上漸變溫和并與印共(馬)關系密切。
20世紀70年代初,印度西孟加拉邦爆發納薩爾(Naxalite)農民武裝運動,相鄰的尼泊爾東南部賈帕(Jhapa)縣受到其影響與滲透。1972年,尼共(PL)賈帕縣委的麥納里(CP)【注12】等激進的年輕領導人不顧上級反對,斷然發動武裝斗爭,但很快被警察鎮壓下去,其余部繼續在賈帕農民中間從事地下工作。這場短暫的武裝斗爭被稱為“賈帕運動”。“賈帕運動”不僅影響到整個東部地區,還將全國各地的共產主義激進分子吸引到一起,共同行動,在此基礎上成立了“全尼泊爾共產主義革命協調委員會(馬列)”[1975-1978],并于1978年改名為尼共(馬列)[1978-1991]。20世紀80年代,在國內堅持斗爭的尼共(馬列)無疑是尼泊爾最為活躍的共產黨。該黨在斗爭中發展壯大,成為尼泊爾當時最大的、組織得最好的共產黨。盡管尼共(馬列)一直以毛澤東思想為指導,但這個曾經最激進的尼共黨派后來卻變得越來越溫和了。【注13】
1991年1月6日,大選前夕,尼共(馬)與尼共(馬列)合并組成“尼共(聯合馬列)”[1991- ]。該黨在1991年5月的大選中一度獲得28%的選票、69個議席(總席位為205)而成為議會中第二大政黨。聯合馬列“五大”于1993年1月在加德滿都召開,大會通過以“多黨人民民主”作為其政治綱領,就是“接受多黨政治、多元社會,繼續斗爭以反對封建主義、壟斷資本主義以及各種形式的壓迫與剝削”【注14】阿迪卡里當選主席,班達里【注15】當選總書記。同年5月16日,班達里在一次神秘的車禍中遇難,隨后尼帕爾【注16】接任總書記。1994年11月,尼共(聯合馬列)在大選中獲簡單多數議席(88/205),11月30日阿迪卡里受命組閣,但七個月后由議會不信任案投票而下臺。1998年3月,以高湯姆(Bam Dev Gautam)和CP為首的原尼共(馬列)的成員因反對“馬哈卡利條約”【注17】而從聯合馬列中分裂出去,重建了“尼共(馬列)”[1998-2002],2002年3月又回歸聯合馬列。尼共(聯合馬列)與中國政府聯系密切,是中共外聯部在尼泊爾的主要黨際交往對象。
親中派集團中還有一支較大的黨派――尼泊爾工農黨。1971年,年輕領導人“羅希特同志”【注18】因反對斯雷斯塔支持印度干涉東巴,帶領一部分激進派從尼共(PL)分離出來,被稱為“羅希特派”。1976年,羅希特派與其他幾個小黨派聯合成立“尼泊爾工農組織”[1976-1991]。該組織1990年曾參與組建“毛派”領導的合法政黨“聯合人民陣線”(UPF),1991年大選前退出并改名“尼泊爾工農黨”[1991- ]。該黨后來獨立參加競選,并在議會中一直擁有席位,是后來“七黨聯盟”(SPA)成員之一。該黨勢力主要集中在加都附近的巴克德普爾(Bhaktapur),帶有明顯的地域性。
3.第三次大分裂與“毛派”的誕生
毛澤東思想國際化以及“文化大革命”的影響導致了尼共的第三次大分裂,20世紀70年代初從原黨內“親中派”中又分裂出了”毛派”。
1974年9月,以辛格(MBS)、拉瑪為首的原尼共黨內“親中派”中的激進分子在印度召開了一次“尼共四大”,辛格(MBS)當選為總書記。這次“四大”以尼共正統自居,確立以毛澤東思想為指導,以人民戰爭為革命道路,這標志著尼泊爾“毛派”(Maoist)的正式誕生,這次大會所成立的黨被稱為“尼共(四大)”[1974-1990]。1983年,以辛格(MBS)為首的多數“左派”分裂出去,成立“尼共(火炬)”[CPN(Marsal),1974-2002];尼共(四大)余部則由拉瑪繼續領導并沿用原名。1985年,尼共(火炬)中多數人由于不滿辛格(MBS)的領導作風,又分裂出去成立了“尼共(新火炬)”[CPN(Mashal),1985-1990],【注19】由“基蘭同志”(Com. Kiran,真名Mohan Vaidya)擔任總書記,1986年后由“普拉昌德同志”【注20】擔任總書記。
1990年“人民運動”勝利后,尼共(新火炬)、尼共(四大)以及另外兩個名不見經傳的“毛派”小黨合并組成“尼共(團結中心)”[1990-1994],由普拉昌德擔任總書記。該黨以“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主義”為指導思想,并走“持久人民戰爭”道路,建立新民主或人民民主政權。由于該黨為準備戰爭而處于地下狀態,則另外組織了一個公開的“聯合人民陣線”[1990-1994]從事合法斗爭,由巴特拉伊博士【注21】擔任主席,該陣線在1991年的大選中獲得了九個議席位(總205)。1994年,在是否馬上發動“人民戰爭”等問題上產生分歧,尼共(團結中心)一分為二成兩個同名黨:以拉瑪為首的“機會主義”一派認為,武裝斗爭時機尚不成熟,繼續從事合法活動;而以普拉昌德為首的“教條主義”一派,主張馬上發動“人民戰爭”,并開始積極準備【注22】。后來,拉瑪領導的“團結中心”與MBS領導的“火炬”合并成“尼共(團結中心-火炬)”[2002-2006],但已幾無影響。
1995年3月,普拉昌德領導的團結中心召開“第三次中央全會”,將黨名改為“尼泊爾共產黨(毛主義)”[1995- ]。大會最終決定發動“人民戰爭”,并制訂出初步的戰略戰術。黨再次明確了其革命道路:“通過奪取地方政權建立根據地的戰略,粉碎封建的、官僚買辦資產階級的國家機器,最后建立中央一級的新民主主義政權。因此,必須走持久人民戰爭的路線,并采取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注23】1996年2月4日,巴特拉伊以聯合人民陣線主席名義向德烏帕首相遞交了一份《四十點要求》【注24】的最后通牒。這其實是尼共(毛)發動“人民戰爭”前夕的公開宣言,系統表達了尼共(毛)關于民族、民主、民生等三個方面的政治主張。1996年2月13日,一份歷史性傳單《尼共(毛主義)告人民書》在全國各散發,號召人民“為粉碎反動政權、建立新民主主義政權,沿著人民戰爭道路前進!”【注25】這一天,尼共(毛)宣布其“人民戰爭”正式開始。此后,“人民戰爭”或“尼泊爾內戰”在打打停停中持續了10年,沖突雙方共造成1.3萬多人死亡。【注26】2005年,賈南德拉國王發動第二次“皇家政變”奪權,此舉將作為中間力量的各政黨推向了尼共(毛)一方,于是便形成反對國王的統一戰線:毛派在戰場、政黨在街頭。此時,尼共(毛)已控制了尼泊爾80%的領土和40%的人口,并已在其控制區建立了各級“人民政府”。2006年4月,一場由尼共(毛)與各政黨聯合發動的“民主運動”迫使賈南德拉國王交出了政權;尼共(毛)大舉入城并參與和平進程,從而回歸了主流政治。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將尼共黨派分成“保皇派”、”親蘇派”、”親中派”、”毛派”四大集團,如此稱呼,只是代表他們一開始的政治傾向,表明其黨派的歷史淵源,并非指其政治立場貫徹始終。三、宗派主義與功利主義
宗派主義是尼泊爾共產主義運動的一大傳統,它使尼共在組織上一分再分。有學者認為尼泊爾“貧困以及社會經濟嚴重不公平,地理上鄰近共產主義中國,印度對尼泊爾社會經濟生活的影響日益增長,使得尼泊爾成為共產主義運動的沃土;但另一方面,這些因素也導致了宗派主義的產生”。【注27】筆者以為,尼泊爾共運的宗派主義傳統的成因是多方面、錯綜復雜的,但我們可以從國際、國內、黨內三個層次來分析。
國際因素,就是地區國際政治的復雜性。首先,從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來看,尼泊爾共運深受中蘇關系的影響。20世紀60年代初,中蘇兩黨之間的爭論逐漸公開化,兩國關系惡化,國際共運也隨之一分為二,這同樣折射到了尼共黨內,是造成尼共第二次大分裂的直接原因。后來蘇聯因素漸弱,中國因素漸強,特別是20世紀70年代,在中國“文化大革命”的世界影響下,毛澤東思想或毛主義在國際共運中異軍突起,這又引起了“親中派”的兩極分化:激進派以毛澤東思想或毛主義為指導思想,堅持武裝斗爭道路,變得更加激進;而溫和派在中國“改革開放”運動的影響下,變得更加溫和、務實。其次,從地緣國際政治上看,尼泊爾地處中印之間,深受中印尼三角國際關系的影響,其中印度對其影響最大。對印度的態度、對尼印關系的看法,通常是一個重要的分歧因素。例如,1962年中印之間爆發邊界戰爭,“親蘇派”支持印度,而“親中派”支持中國,這進一步加深了兩派之間的分歧;又如,后來的尼印“馬哈卡利條約”造成了聯合馬列1998年的分裂。稍晚出現的“毛派”更是將印度看成是殖民主義、帝國主義的“走狗”,其反帝任務就具體化為反對“印度擴張主義”。21世紀初尼共(毛)兩位主要領導人在印度問題上也曾出現分歧,普拉昌德堅持傳統反印立場、與印度的“擴張主義”勢不兩立,而巴特拉伊則主張與印度建立正常的國家關系,這差一點造成尼共(毛)的分裂,但后來兩人在這個問題上達成了折衷調和。
國內因素,就是尼泊爾國內地理、經濟、文化、政治的多樣性。這些方面的多樣性折射到尼泊爾共運中,一定程度上也促成了尼共的分歧與分裂。在尼共(毛)武裝斗爭期間,許多民族或地域組織加入了尼共(毛)的隊伍,但后來這些民族或地域集團由于其自己的要求不能完全滿足而出現分離傾向。比如,2004年代表特賴(Terai)平原印度裔居民的“民主特賴解放陣線”由于其民族自治要求沒有得到尼共(毛)的同意而分裂出去,并一直與政府和尼共(毛)沖突。
黨內因素有三個方面,但尼共(毛)例外。首先,各黨缺少強有力的領導,當主要領導人之間出現不可調和的權力之爭時,黨就發生分裂。尼共(毛)后來充分認識到這一點,提出一個并無多少特色內容的“普拉昌德道路”,并以一定程度的個人崇拜來強化普拉昌德個人的領袖地位,這在歷次黨內大爭論中避免了黨的分裂。其次,各黨缺少明確的目標和戰略,當兩派對黨的目標和戰略發生嚴重分歧時,就立即分道揚鑣。尼共(毛)后來也避免了這種傾向,自其1995年成立以來就明確了黨的目標和戰略,在其后十余年的斗爭歷程中基本保持了黨的團結與統一;反之,和平進程開始后,尼共(毛)的目標和戰略曾一度模糊,分裂傾向也隨之出現。【注28】第三,黨內領導人之間的“代溝”以及階級、種姓、地區差異,也是一個引起分裂的內在因素。
功利主義是尼泊爾共產主義運動的另一大傳統,其表現為個人功利主義與集體功利主義兩種形式。個人功利主義是最為赤裸的功利主義,就是完全追求個人地位與權力,而將黨僅僅作為實現這一目標的工具。其代表人物就是“保皇派”的雷亞瑪吉:他早年或許還有共產主義信仰,但1960年“皇家政變”后,他以對國王的效忠換取了皇家委員會顧問、內閣大臣等職位,完全放棄了共產主義事業;1990恢復民主后又建黨參選,失敗后立即解散其黨;賈南德拉逐步奪權時期,他又投靠國王一度當上皇家國務委員會主席。集體功利主義主要表現為放棄自己的原則,與其他政見不同的共產主義政黨聯合或合并,以贏得更多的選票,這在1990恢復民主后尤為明顯。【注29】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在不斷“聯合”中發展壯大的尼共(聯合馬列):1991年,相對激進的尼共(馬列)與相對溫和的尼共(馬)合并成聯合馬列,而在大選中一躍而成為第二大黨;1997年,左翼的聯合馬列竟然與右翼的民族民主黨聯手,共同對付中間派的大會黨,從而組成一個“左翼+右翼聯合政府”,這是功利主義的極端表現。對于黨的原則,已故的聯合馬列領導人阿迪卡里曾公開表示,其黨之所以保留“共產主義”之名是因為這是個“商標”。他說:“僅僅根據卡爾·馬克思在一個世紀前的文字來行動將一事無成。但人民認可這個名字。我個人認為改個其他名字也沒什么問題,如果在其他國家的話,我們可能就是社會民主黨了。”【注30】顯然,尼共黨派之間的合并往往是為了選舉的政治目的,組織上合并了,但思想并未統一,政治分歧在黨內仍然存在,所以1998年原尼共(馬列)成員從聯合馬列再次分裂出去就毫不奇怪了。
因此,尼共(毛)更加強調黨內兩條路線的斗爭,反對妥協聯合,正如普拉昌德所說:“修正主義者強調建立一個松散而廣泛的政黨,為此與形形色色的非無產階級分子聯合,從而終結了黨作為無產階級領導的角色。…...由于修正主義者需要更多的支持和選票,他們毫無顧忌地拿他們的原則來做交易以避免黨的分裂;而革命的馬克思主義者,如果需要,寧可分裂許多次以捍衛自己的原則。"【注31】所以,尼共(毛)自誕生十余年來,只有少數幾個小黨派前來“加入”,而沒有與其他較大的黨派“合并”。
總之,與尼共的其他黨派相比,防范宗派主義、杜絕功利主義是尼共(毛)在不利的環境中異軍突起,成為議會第一大黨的成功法寶。但從整體來看,宗派主義和功利主義是尼泊爾共產主義運動的兩大傳統,前者導致了黨派內部的分歧與分裂,而后者導致了黨派之間的聯合與合并。縱觀尼泊爾共產主義運動近六十年的發展歷程,就是一個不斷分裂、不斷整合的過程;但大趨勢是,從宗派主義到功利主義,從分裂到整合。
【作者簡介】徐揚,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87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 [email protected]
【注釋】(原文為每頁重新編號的腳注,網絡版全部轉為尾注。)
[注1]尼泊爾近現代主要大事如下: * 1846年至1951年,拉納家族以世襲首相身份統治尼泊爾,國王僅是禮儀角色。* 1950年,反拉納統治的起義爆發。* 1951年,君主立憲、多黨民主制度建立。* 1955年,特里布文國王去世,馬亨德拉繼位。* 1960年,馬亨德拉國王發動"皇家政變"奪權,開始"無黨派評議會制度"(1960-1990)。* 1972年,馬亨德拉國王去世,比蘭德拉繼位。* 1990年,"人民運動"(Jana Andolan)爆發,君主立憲、多黨民主制度得以恢復。 1996年,尼共(毛)發動"人民戰爭"(尼泊爾內戰,1996-2006)。* 2001年,王宮血案發生,比蘭德拉國王全家遇害,賈南德拉繼位。* 2005年,賈南德拉國王發動"皇家政變"奪權。* 2006年,"民主運動"(Loktantra Andolan)爆發,國王被迫還政于民;內戰結束,和平進程開始。* 2008年,制憲會議廢除君主制、宣布共和。
[注2]斯雷斯塔(Pushpa Lal Shrestha代號"PL同志",1924-1978),尼共主要創始人和首任主席。他對尼共早期的發展起著最為重要的作用,后來成為"親中派"主要代表人物。1960年"皇家政變"后流亡印度,其后繼續從事共產主義事業直至去世。
[注3]阿迪卡里(Man Mohan Adhikari,1920-1999)尼共主要創始人和首任總書記。在印度上大學期間,他曾參加"退出印度"運動并被捕,在獄中加入了印共。他后來參與創立尼共并擔任主要領導人,是"親中派"主要代表人物。1960年"皇家政變"后被長期監禁。他也是尼共(聯合馬列)主要創始人,并曾擔任政府首相(1994-1995)。
[注4]L. E. Rose, "Communism Under High Atmospheric Conditions: The Party in Nepal", in Robert A. Scalapino (ed.), The Communist Revolution in Asia,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1965, pp.348.
[注5]雷亞瑪吉(Keshar Jung Rayamajhi, 1926- ),早年曾是尼共主要領導人、"親蘇派"主要代表人物。1960年"皇家政變"后成為"保皇派"主要代表人物,并長期與國王合作。
[注6]R. Andrew Nickson, "Democratisation and the Growth of Communism in Nepal: a Peruvian Scenario in the Making?", Journal of Commonwealth and Comparative Politics, Vol.30, No.3 (Nov. 1992).
[注7]"無黨派評議會制度"不允許任何政黨存在,即使保皇分子也不能以政黨名義公開活動。所以,在此后30年間尼所有黨派其實都是處于地下狀態,政客只能以個人名義參與國家政治。
[注8]辛格(Mohan Bikram Singh,通常簡稱MBS,1935- ),尼共"毛派"主要創始人,被稱為"尼泊爾教條主義之父"。早年曾加入尼泊爾大會黨并參加了1950年的反拉納起義。1953年加入尼共,在"親中派"中都算是激進分子。1960年"皇家政變"后曾被監禁多年,1971年釋放后流亡印度直到1990年。
[注9]阿瑪提亞(Tulsi Lal Amatya,1916-1997),尼共早期領導人,"親蘇派"主要代表人物。
[注10]Burma 有時也寫為Verma或Varma。
[注11]薩哈娜·普拉丹(Sahana Pradhan, 1932- ),尼共老資格黨員,早年曾參加反拉納民主運動和女權運動,先后是尼共(PL)、尼共(馬)、尼共(聯合馬列)主要領導人之一,2007-2008年曾出任過渡政府外交大臣。
[注12]麥納里(Chandra Prakash Mainali,代號"CP同志",1951- ),早年曾是學生運動領袖,1970加入尼共(PL)。他是"賈帕運動"主要發起人之一,尼共(馬列)主要創始人和領導人。
[注13]"賈帕-馬列系"諸黨派盡管曾以毛澤東思想為指導,但其源于"親中派"的尼共(PL)最后并于"親中派"的聯合馬列,而且與后來的"毛派"沒有直接關系,所以筆者將這一系在組織上劃歸"親中派"集團。
[注14]參見The Rising Nepal (Kathmandu), February 4, 1993.
[注15]班達里(Madan Kumar Bhandari,1952-1993),20世紀70年代尼共(PL)領導下的學生運動領袖,后為尼共(馬列)主要創始人。1993年,在擔任尼共(聯合馬列)總書記后不久因車禍遇難,這次車禍被普遍懷疑為政治謀殺。
[注16]尼帕爾(Madhav Kumar Nepal,1953- )早年曾參加賈帕運動并創建尼泊爾革命組織(馬列),曾長期擔任尼共(聯合馬列)總書記(1993-2008)。
[注17]"馬哈卡利河綜合開發"(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Mahakali River)條約由尼印兩國于1996年2月簽署,旨在合作開發尼印邊界上的馬哈卡利河,尼民族主義者認為該條約出賣了國家的水資源。
[注18]羅希特同志(Com. Rohit,真名 Narayan Man Bijukchhe,1939- ),早年曾是尼共(PL)領導下的學生運動領袖,后創立工農黨并一直擔任該黨總書記至今。
[注19]Masal和Mashal在尼泊爾語中都是"火炬"的意思,只是發音稍有不同。這兩種稱謂在文獻(包括黨的文件)中經常被混用,因此這兩個"火炬"黨經常被人們混淆。以下是文獻中對兩黨正確的不同稱謂:* 尼共(火炬) CPN(Masal) Mashal-COC* 尼共(新火炬) CPN(Mashal) Mashal-CC
[注20]普拉昌德同志(Com. Prachanda真名Pushpa Kamal Dahal,1952- ),尼共(毛)主要創始人和最高領袖。他出生于一個婆羅門中農家庭,中學時代在一位左翼老師的影響下開始接受共產主義思想,并逐步成為一名共產主義者。他從蘭普爾農牧學院畢業后,曾在一所中學任教兩年多。20世紀80年代初,他成為尼共(火炬)全職干部并轉入地下。他曾先后參與創立尼共(新火炬)、尼共(團結中心)并擔任總書記。現任尼共(毛)主席,2008年8月出任尼泊爾首任總理。
[注21]巴特拉伊博士(Dr. Baburam Bhattarai,1954- ),尼共(毛)二號領袖。他出生于一個婆羅門家庭,據說從小就聰明過人。1977年領導成立"全印度尼泊爾學生聯合會"并擔任主席;1986年畢業于著名的尼赫魯大學,獲博士學位。他曾參與創立"毛派"合法政黨"聯合人民陣線"(UPF)并擔任主席。
[注22]Li Onesto, "Preparing the Ground in the West", in Dispatches from the people's war in Nepal, Pluto Press & Insight Press, 2005, Chapter 9.
[注23]CPN (United Centre), "Political Line of CPN (Unity Center)", The Worker, No.1 (Feb. 1993)
[注24]Baburam Bhattarai, "40 Point Demand", in Deepak Thapa (ed.), Understanding the Maoist Movement of Nepal, Kathmandu: Martin Chautari, 2003, pp.391.
[注25]Central Committee of CPN (Maoist), "Appeal of the C.P.N. (Maoist) to the People", The Worker, No.2 (Jun. 1996).
[注26]尼泊爾內戰死亡人年度數統計參見人權組織 INSEC 的報告"No. of Victims Killed by State and Maoist in Connection with the 'People's War'(13 Feb 1996 - 31 Dec 2006)",2007年12月1日訪問http://inseconline.org。
[注27]Narayan Khadka, "Factionalism in the Communist Movement in Nepal", Pacific Affairs, Vol.68, Iss.1 (Spring 1995).
[注28]Rabi Dhami, "Breakaway Maoist Faction Holding Conclave in Kailali", The Himalayan Times (Kathmandu), November 19, 2007.
[注29]尼泊爾憲法(1990)規定:一個政黨必須確保至少3%的大選選票才能注冊,而這是政黨參加議會及地方選舉的前提條件。參見《Constitution of the Kingdom of Nepal (1990)》第113條第2款。
[注30]參見The Newsweek (Kathmandu), August 9, 1993, pp.20.
[注31]Prachanda, "Marxism-Leninism-Maoism or Revisionism?", in Problem & Prospect of Revolution in Nepal, Nepal: Janadisha Publications, 2004, Ch.3.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