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美國對巴基斯坦實施“民主改造”
郭海強
通過軍事政變上臺而執政長達九年的穆沙拉夫,在飽受政敵圍攻而幾經掙扎后終于在8月18日辭職下臺。9月6日,已故前總理貝·布托女士的丈夫、人稱“10%先生”的現任人民黨聯合主席扎爾達里以絕對優勢當選巴基斯坦第11任總統。有國際評論指出,這代表著獨裁的“穆沙拉夫時代”的結束,巴國從此進入了民主的“扎爾達里時代”。筆者認為,巴基斯坦內有各個黨派、宗教、社團、部落之間錯綜復雜的利益斗爭,外與印度處于長期軍事對峙,再加上日益猖獗的恐怖暴力活動和阿富汗國內北約與塔利班之戰爭,以及美國政治軍事力量的介入,如此“國情”決定了文官政府若不能獲得軍方的有力支持,恐怕無力掌控日益動亂的巴國政局而只能淪為過渡政權。在此我們要關注的是,在當前這個政權更替的背后,美國因素的全面介入及其戰略意圖已經不容忽視。
在歷史上,巴基斯坦于建國后向來與中國和西方國家均保持著良好的盟友關系。從1955年至1979年,巴曾是由美國操縱的有英國、土耳其、伊拉克等參加的“巴格達條約組織”(后改為‘中央條約組織’)成員。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尼克松之所以能夠實現歷史性訪華,端賴當時的巴政府在中美之間“穿針引線”,基辛格還是從巴首都伊斯蘭堡“偷渡”進入了“紅色中國”。八十年代蘇聯入侵阿富汗,中美兩國利用巴基斯坦作為支援阿富汗抗蘇游擊隊的戰略橋頭堡和后勤補給站,成功地阻止了蘇聯占領阿富汗、南下印度洋的戰略企圖。進入九十年代,由于蘇聯已經敗退阿富汗,美國即認為巴國的戰略價值大為下降,遂于90年10月以巴堅持核發展計劃為由停止了對巴的軍事和經濟援助(由此可見美國深入骨髓的功利心態),加上此后忙于打擊薩達姆,美巴關系趨于冷淡,98年5月巴國核試成功更招致美國對其實施全面制裁。但在9·11事件后,由于穆沙拉夫政府積極參與美國主導的“反恐戰爭”,兩國關系再度升溫。自2001年以來,美國對巴基斯坦提供多達100億美元的援助,其中軍事援助每年高達15億美元,所占比重竟然高于以色列。2004年6月,布什政府給予巴國“非北約主要盟國”地位,對其進行政治拉攏。此舉點明了美國寧愿違背“民主原則”也要支持穆沙拉夫政權的戰略意圖:利用巴基斯坦作為一個重要的地緣戰略支點,進而實施其南亞戰略布局。一面企圖控制巴基斯坦作為戰略威懾工具,以此迫使印度加入美國主導的旨在遏制中俄的西方集團陣營;另一面企圖隔絕中國與伊朗之間的戰略通道,持續進行孤立、削弱伊朗的戰略準備,為日后拿下伊朗實現“大中東民主計劃”奠定基礎。以往促使巴國政府支持“反恐戰爭”可視為美國意圖全面操控巴國政局的第一階段,目前已經進入對巴實施“民主改造”的第二階段?! ?/p>
近年來,美國看到俄羅斯因油氣能源貿易而重新崛起,中國亦隨著經濟快速發展而不斷壯大,因而開始著手調整其全球戰略,即同時將中俄列為主要遏制目標,力求控制及打壓世界多極化潮流的發展,以繼續確保美國的全球霸權。南亞地區是中東的側翼和中亞的重要門戶,若能控制印度就等于掐住了亞太各國石油進口的咽喉,控制巴基斯坦就能扼守中亞石油進入波斯灣的出口,但印巴次大陸一直是美國全球戰略格局中的一個薄弱環節。因此,克林頓政府于1997年底開始加強南亞外交,其戰略意圖在于進一步遏制俄羅斯南下印度洋和堵截中國經濟發展及能源需求的西進。由于美國將中國視為未來挑戰其霸主地位的潛在對手,故其南亞戰略的首要目標旨在對中國形成地緣戰略制衡。印度是南亞地區的“超級大國”,且因邊界爭端素與中國不睦,“拉印遏中”自然成為美國南亞戰略的重點所在。另一方面,出于遏制印度的共同戰略利益,中國與巴基斯坦之間長期保持著牢固的戰略同盟關系,在軍事、經貿、交通、能源等領域的雙邊合作不斷發展和加強。美國因此作出了“厚印薄巴”的戰略選擇,主要表現在核武試驗及民用核協議上采取雙重標準,一面不惜破壞現行的核不擴散體制為印度非法“核武裝”大開綠燈,另一面則對巴國的核試橫加指責甚至實施制裁,更沒有給予巴國與印度對等的核協議,而只是一味通過軍援督促巴國為美國“反恐”賣命。
巴基斯坦自立國以來,軍隊一直在其國內及國際政治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過去的半個世紀里就曾發生過三次軍事政變及產生了四屆軍人政府,其中有25年時間由軍人當政。剛退休的美軍中央司令部總司令法倫曾經表示,“在巴基斯坦這樣的國家,軍隊的力量貫穿了整個社會,是社會穩定的基礎”。這個說法無疑具有相當的代表性。而經由民主選舉的文官政府卻大多因為腐敗丑聞或治國無方而被迫下臺,如曾兩度出任總理的貝·布托,均因其時任政府投資部部長的丈夫(即現任總統扎爾達里)貪婪成性的腐敗而被解職。另外,著名的巴基斯坦三軍情報局(ISI)除了負責情報工作外,歷史上還被賦予監督政治反對派、維持軍人統治的政治職能,甚至一度惡性演變為“國中之國”,既不對陸軍領導人負責也不對總統或總理負責,這種尾大不掉的失控狀態進一步使得巴國政治形勢復雜化。因此,巴基斯坦政局始終無法擺脫“文官腐?。娙藢U钡膼盒匝h,加上“9·11”后國內外伊斯蘭激進勢力及恐怖組織的冒升和沖擊,導致巴國內部矛盾加劇、危機四伏?! ?/p>
美國方面對于巴國局勢變化有著深刻的認識和敏銳的反應,同時對于穆沙拉夫未能完全貫徹美國“反恐”意志反與伊朗日益接近而大為不滿,加上需要瓦解中巴同盟關系的戰略目的,于是決定對巴實施“民主改造”戰略。巴基斯坦國內的“民主力量”以及穆沙拉夫的反對派主要是由人民黨、穆斯林聯盟(謝里夫派)以及一些強硬派的伊斯蘭宗教社團所組成的“恢復民主運動聯盟”(RDA)。出于歷史原因,這些民主派別向來與英美等西方國家的關系十分密切,其領導階層大多曾在西方留學或經商。在美國需要穆沙拉夫支持“反恐戰爭”期間,美國自覺地抑制了“民主力量”的倒穆行動,極力維護穆沙拉夫政權(巴國民眾的對穆支持也是一大原因)。但隨著形勢變化,美國開始物色替代穆沙拉夫的合適人選,并于07年里鼓動巴基斯坦國內外的“民主力量”相繼發難,流亡海外的反對派領導人謝里夫和貝·布托陸續返國。去年下半年,切尼、賴斯、蓋茨等多位美政府高官相繼訪巴,嚴辭要求穆沙拉夫不得姑息遷就塔利班,并“建議”穆按時交出軍權,甚至秘密安排穆與貝·布托磋商“分權”事宜。美國還通過各種非政府組織和各類援助渠道對巴社會各界施加影響,營造要求穆實施民主改革的民間輿論??梢哉f,近年來巴政局發展的每一步都能隱約看到美國的“幕后黑手”。07年底布托遇刺身亡后,“民主力量”憑借“哀兵”姿態聲勢大增,于今年2月成功控制國會并組成了執政聯盟。而穆沙拉夫自去年11月解除軍權后,即因國內外要求巴基斯坦恢復民主的聲浪越來越大而步步為艱,最后更因為美國態度從支持轉為“中立”(即默許反對派倒穆),不得不選擇“體面地”辭職下臺。由此可見,美國對巴基斯坦的現行政策是控制、利用和改造,通過采取一系列漸進的政權修正方法促使巴國推行“美式民主”,意圖使巴仿效“土耳其模式”成為一個更加溫和、透明和聽話的伊斯蘭國家。
然而,“后穆時代”的巴國政局絕不會就此風平浪靜,以往的動亂與危機依然存在,甚至極有可能迅速惡化。因為伊斯蘭極端勢力歷來仇恨穆沙拉夫跟隨美國“反恐”而將穆視作“眼中釘”,如今穆已經下臺,自然大為鼓舞了極端勢力的斗志,從而加劇巴國的國內動亂。但這種動亂局面也是美國所樂見的,一個動蕩不安的巴基斯坦更利于美國渾水摸魚,以各種名目進行全面干預。今后美國必將聯同英國、北約進一步介入巴國政局,采取各種政治軍事手段謀求進一步弱化及操控巴國政府,一方面可以隔絕中國與伊朗之間的戰略通道,并逐步削弱以至徹底瓦解中巴兩國的戰略同盟關系,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巴基斯坦作為鉗制印度的戰略工具,通過對印作出各種挑釁及威懾行動,從而實現掌控印度并將其綁上美國遏制中俄的戰車的戰略目標。但美國的對巴政策已經激起了巴基斯坦民眾強烈的反美情緒,06年3月布什訪問巴基斯坦,巴國內多個城市的民眾同時舉行罷工、罷市、罷課以抗議美國的南亞政策。巴新任總理吉拉尼于今年3月向布什表示,在反恐問題上需要綜合方案,特別需要采取政治和經濟手段,不能一味打打殺殺。前總理謝里夫在會見來訪的美國副國務卿內格羅蓬特時直截了當地表示,巴基斯坦不能在給世界帶來和平的同時讓自己的國家變成一個殺人的戰場。此外,穆沙拉夫下臺后并未如外界猜測那樣流亡海外而是留在國內過上“退休生活”,似有以退為進、靜觀待變之態。面對巴國當前的政治局勢及反美傾向,美國自然地將目光再度投向巴基斯坦軍隊?! ?/p>
事實上,美國早已認為只有軍隊才能左右巴國的政局,過去與其說美國是在支持穆沙拉夫,不如說是在支持巴國軍隊。在巴基斯坦現行政治架構中,陸軍參謀長掌握實際軍權,是巴國最有權力的職位之一。去年11月底穆沙拉夫放棄陸軍參謀長一職,由其親信副手及忠實盟友阿什法克·基亞尼上將繼任?,F年56歲的基亞尼出生于旁遮普省一個農村士兵家庭,1971年參軍,曾擔任聲名顯赫的拉瓦爾品第營營長及第10集團軍軍長(巴國歷史上一直由第10集團軍發動軍事政變)?;鶃喣岷髞磉M入美國喬治亞州班寧堡步兵學校受訓,并畢業于堪薩斯州利文沃斯堡的指揮參謀學院,與美國淵源遠較穆沙拉夫為深,因此美國頗為看重基亞尼。1988~90年間,基亞尼在貝·布托首個總理任期內擔任其軍事秘書,與人民黨亦有政治淵源。穆沙拉夫于2004年任命基亞尼出任更為重要的三軍情報局局長,基亞尼在任職期間與美國中央情報局和國防部高官進行了密切合作,對于“基地”組織情況可謂了如指掌。在07年一年之內,一連串的美國高官及將軍相繼訪問了基亞尼,其中包括常務副國務卿內格羅蓬特、中央情報局局長海登、國家情報總監麥康奈爾與中央司令部總司令法倫等人。8月19日,在穆沙拉夫宣布辭職后僅24小時,基亞尼突然訪問阿富汗,期間可能秘密會晤北約駐阿聯軍指揮官、美國將軍麥克尼爾,其“機密”程度連阿政府高層領導人事先亦毫不知情。據外媒報道基亞尼平時行事低調謹慎,為人平和不喜張揚,處處避免介入政治,似乎是一名典型的職業軍人。但不難看出,美國早已為應對“后穆時代”實施了積極的戰略部署。
巴基斯坦作為伊斯蘭世界里僅次于印尼的第二人口大國(1.6億),也是唯一擁有核武和中程導彈的地區軍事大國,若其政局失控而導致整個國家和社會發生動亂,其波及范圍必將超出巴國及周邊地區,從而對其他伊斯蘭國家和國際社會產生直接或間接的不利影響,同時更會嚴重沖擊國際核安全機制以及核不擴散體系的穩定。對于中國而言,維護印巴次大陸的戰略平衡和區域安全至關重要,巴基斯坦這個極具地緣政治意義的“能源走廊”及“戰略走廊”不容有失。面對當前美國對于巴國同樣玩弄類似在獨聯體國家屢屢上演的“民主改造”把戲,中國有必要如同俄羅斯果斷處理格魯吉亞危機那樣作出堅決有力的戰略反擊。
08、09、13、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