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下臺凸顯出一個“撕裂的日本”
郭海強
當人們一不留神之時,歷史往往就會上演“驚人相似的一幕”。 9月1日晚,日本首相福田康夫“突然”宣布辭職,引致日本朝野上下一片嘩然。不論出于何種理由,福田此舉與一年前安倍晉三因“健康原因”突然辭職可謂如出一轍。由于這是一年之內日本政府第二次首相突然辭職,致使日本民眾對于自民黨政權的不信任感大幅增加,而在野黨自然群起攻擊福田辭職是“不負責任”之舉。原本對福田內閣抱有較大期望的日本工商界也感到“茫然若失”,歷來偏向自民黨的部分工商領袖開始發生動搖。一位大型企業高管甚至認為,“政權不更迭一次,改革就無法推進”。國際社會對于福田突然辭職大多“感到震驚”,美國、韓國與朝鮮均“懷著不安的心態”密切關注著日本政局的未來動向。最有意思的是中國,官方媒體與專家學者對于福田辭職表露出同情和惋惜之意,一致認為福田為改善中日關系作出了重要貢獻,外交部發言人表示,“我們對此予以高度評價”。換言之,福田這位日本首相的政績在日本國內大多遭人詬病,卻反而在中國獲得了“最高的”政治評價。相信不久之后,福田就會以“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的政治身份繼續為“維護中日友好大局”作出新的貢獻。
筆者在8月13日所寫的《“麻生回歸”或使福田政權走上末路》一文里,即已明確指出福田的相位即使經過所謂“實現安心內閣改組”亦難以長久,不料僅半個月過后居然應驗。有道是“知己知彼”,只有從實際出發,深入了解有關國家的國內政治動向,在制定對外政策方面才能避免產生一廂情愿的錯誤。因此,筆者并非“能掐會算”的算命先生,只是根據日本政壇的歷史發展以及現實形勢,作出了一個合乎客觀規律和內在邏輯的正常判斷。那么福田為何在已經完成內閣改組并頒布緊急經濟對策后“突然”作出辭職決定呢?日本媒體認為,民眾支持率低迷、政權運作困難重重是福田辭職的主要原因。在新聞發布會上,當被記者追問選擇辭職的最大原因時,福田忍不住有感而發,“執政以來,我感到最難受的是無法如期運營國會”,“我期待的是反對黨民主黨能加以合作,凡事都當以民眾的利益為先”。福田此番“憂國憂民”的感慨,無意中卻明確無誤地暴露出一幅“撕裂的日本”的現實圖景,反映出當今日本政治正陷于日趨對立與分裂的嚴重困境。
1945年戰敗投降后,日本在美軍刺刀下搖身一變成為所謂“民主國家”。然而自1955年至今的半個世紀里,除了93年8月至96年1月的兩年多時間外,日本政壇歷來都是自民黨把持政權(即所謂‘55年體制’),法律上的多黨制為實際上的一黨制所取代(學界稱為‘一黨優位制’)。自民黨長期以來的一黨獨大、一黨獨裁以及一黨專政,導致派閥政治盛行,金權賄賂猖獗,官員丑聞迭出,黨內體制僵化,領導人才凋零,使得自民黨政權本身越來越難以解決當代日本所面臨的各種內外政經危機,亦難以駕馭仍處于冷戰后動蕩期和調整期的日本政治及社會發展方向。1993年時任自民黨干事長的小澤一郎以倒戈、出走的方式導致自民黨喪失政權,結束了自民黨近四十年連續執政的歷史,第一次分裂了自民黨。2001年打出“毀掉自民黨”旗號上臺的小泉純一郎,其所實施的改革措施雖然旨在促使自民黨振衰起弊,但在客觀上卻進一步沖擊了自民黨的政黨架構,加劇了黨內的深層矛盾以及分裂趨勢。正是這種歷史所造成的政治不穩定性,導致背負“小泉改革負資產”的自民黨內少壯派代表安倍與穩健派代表福田,這一老一少都無法找到解決國內諸多政經困難的有效辦法,不得不以“突然辭職”的不體面、不負責的形式黯然下臺。另一方面,戰后日本政壇曾經形成了自民黨和社會黨所謂“左右翼”對峙(又稱‘保革對立’)的政治格局;但在美國的強力干預下,右翼勢力不斷膨脹,左翼力量日漸式微,“保守與革新對立”格局開始向“溫和保守與激進保守對立”格局轉化,形成類似英美式的兩大保守政黨體制。近年來,日本政治生態已經演變為執政自民黨與在野民主黨兩大右翼政治集團“對著干”的政治對立局面。去年參議院選舉后,在野的民主黨史無前例地控制了參議院,形成了所謂“07年體制”。民主黨方面近乎偏執地在參議院逢法必反,拚命給自民黨制造麻煩或設置障礙,導致國會無法正常運作,首相難以有效施政,成為福田此番下臺的一大主因。
福田辭職后,自民黨內部自然要展開新一輪的總裁競選及首相角逐。據悉,自民黨方面已決定在9月10日公布參選人名單,22日進行新任總裁選舉。日本媒體開列的候選人名單有現任自民黨干事長麻生太郎、現任內閣官房長官町村信孝、政調會長谷垣禎一,還有前防衛大臣小池百合子以及“山崎派”議員石原伸晃(極右政客石原慎太郎的兒子),其中最被看好的自然是具有“超人氣”的麻生。麻生本人率先于福田宣布辭職的次日即公開表明有意參與角逐總裁選舉,此前屢戰屢敗的他在新聞發布會上自信滿滿地表示,自己有資格參加總裁選舉,“我希望推行自己的想法”。日本共同社于2日傍晚針對日本下任首相人選進行的全國民意調查結果顯示,麻生以贏得35%的支持率排名首位,遙遙領先位居第二、得到15%支持的前首相小泉。據《讀賣新聞》9月6日報道,自民黨內消息人士透露自民黨與公明黨執政聯盟有可能在新首相上任后的10月上旬解散眾議院并提前舉行大選,企圖借助新首相正處于高位的民意支持率贏得大選,以此延續自公兩黨繼續執政的政治生命。如此一來,顯示麻生當選自民黨新總裁并出任首相已成定局。只不過,令人懷疑的是,自民黨真的能夠打贏提前舉行的大選嗎?
自去年安倍下臺后,以民主黨為首的日本各在野黨就已極力爭取解散眾議院提前舉行大選,希望能夠藉此推翻自民黨政權。民主黨原本力求在人氣低迷的福田在任期間迎接眾議院選舉,會有較大的勝選把握。福田辭職后,各在野黨齊聲譴責福田此舉為“不負責任”并一致要求提前大選。民主黨干事長鳩山由紀夫表示,“(福田)突然宣布辭職是極其不負責任的表現,這明顯暴露出自民黨已無執政能力,立即解散眾議院并實施大選是國民的心聲”。共產黨委員長志位和夫譴責說,“自公兩執政黨的政治走到盡頭了。福田辭職的理由毫無說服力。若健康沒有問題,那他比前首相安倍更不負責任”。社民黨黨首福島瑞穗則指出,“首相在國民生活陷入困境、臨時國會召集在即的關鍵時刻突然棄政權于不顧是非常過分的。無法允許自民黨內部繼續將政權私相授受下去了”。國民新黨干事長龜井久興表示,“自民黨似乎已對度過臨時國會困境失去信心,希望盡快解散眾議院,實施大選”。這些表態顯示各在野黨早已做好了提前大選的準備,現在自民黨方面終于被迫決定提前舉行大選,而在野黨方面也終于等來了這個能夠“改變乾坤”的歷史機會。
按照日本國會法令,本屆眾議院至明年秋季才任滿改選。自民黨方面鑒于福田政權身陷嚴重困境,若提前選舉必然遭遇大敗,因此自民黨的策略本來是盡量延遲選舉。但執政聯盟中的公明黨,發現如果明年秋季同時舉行眾議院與東京都議會選舉,可能會在兩大選舉中成為自民黨的殉葬品。由于東京都議會選舉是公明黨的生命線,因此公明黨極力主張錯開兩場選舉,催促自民黨于本年底或明年初提前舉行大選。筆者認為,自民黨既擔心失去公明黨的支持,對于下一任首相能否支撐到明年秋季又實在缺乏信心,于是只好硬著頭皮倚仗麻生“冒險一搏”提前舉行大選。雖然麻生的“超人氣支持”可能會有些作用,但民意支持率絕非等同于實際選舉結果,《讀賣新聞》即直指自民黨此次提前大選無異于“一次大的賭博”。因此,在野黨方面應高度重視此次大選,將之視為推翻自民黨政權的絕好時機,以破釜沉舟的必勝心態投入大選。在具體策略上可以緊緊抓住安倍、福田兩任首相“突然辭職”的政治弊端,引導國民強烈質疑自民黨政權及其領導人的執政能力和政治誠信,促使選民對自民黨投下不信任票。同時各在野黨之間應加強協調與團結,可考慮達成勝選后實行聯合執政的選前協議,以此緊密合作力求一舉成功。民主黨黨魁小澤一郎作為日本“普通國家論”的始作俑者,為了早日實現處心積慮的“改造日本”的政治理想,必然要好好把握這個實現政權更替的大好時機。對于現年 66歲的小澤而言,很可能是“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
此外,日本國內政治另一個值得我們關注的現象是日本共產黨近年來的日漸復興。日共成立于1922年,在二戰后成為日本合法政黨,為推翻專制主義天皇制、廢除封建主義所有制、反對侵略戰爭、爭取人民民主進行了長期斗爭。日共現有約41萬黨員,在國會參眾兩院共有16個議席。現行黨章規定日共黨的性質為“工人階級政黨”和“全體日本國民的政黨”,主張建設社會主義社會乃至共產主義社會;廢除日美安保條約,將日本建成獨立、民主、和平的自由國家。近年來,日共頻頻成為日本主流媒體的報道對象。今年5、6月間,日共領導人和國會議員在六大電視頻道的時政節目中的出鏡率平均每月約25次。從07年9月至今,日共黨員數量增加了9000人,平均每月增加新黨員1000人。日共還將其有關政策通過互聯網加以宣傳推廣,吸引了眾多年輕人的關注和支持,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其中“停止勞動派遣制度”的主張獲得勞工階層的強烈共鳴,在這方面與主要支持基礎為工會組織的民主黨應能進行良好的溝通與合作;還有關于農業再生問題的議案,促使本來是自民黨票倉的日本農業團體也開始關注日共的政見。這些動向表明,日共的發展開始出現復興勢頭,今后若能加強團結日本國內廣大反戰和平力量,著重推行務實親民的政治舉措,就會成為日本國內代言弱勢群體、監督政府言行、維護和平憲法、牽制右翼勢力的重要政治力量,成為日共委員長志位和夫所期望的“能在選舉中獲勝的、強有力的政黨”。
總而言之,當前處于“撕裂”狀態的日本社會再度面臨“何去何從”的政治抉擇,即將到來的眾議院提前選舉將會讓日本國民作出選擇“保守”還是“變革”的決定。積弊深重的自民黨能否再次涉險過關?志在必得的民主黨又能否首嘗勝利果實?筆者認為,日本政壇不久就會發生翻天覆地的歷史性變化。
08、09、08、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