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銀河巨星
“彈道導彈打航母”的構想大約是出自1996年臺海危機。當時,美國派2個航母戰斗群部署在臺海周圍以軍事嚇阻我們處理“兩國論”引發的臺海危機的軍事演習。
在當時,由于我們裝備的差異、尤其是海上作戰,在裝備上有差距的情況下,如何對付極具威脅的美國航母戰斗群似乎就是我們必須要考慮的問題。盡管我們的陸軍是最強大的、也曾經給美帝在兩個戰略方向上造成很大的損失。但那是在陸地上。現在情況不同了,我們也要善變來應對。
有的網友可能問:你銀河不是反對“唯武器論”嗎?不是還發《再剝“唯武器論”者的畫皮看F-22的缺陷》等文章了嗎?
不錯, 我不否認武器的重要性,但軍力的優劣不僅僅等同于幾種武器的對比。在銀河巨星看來,唯武器論,是在給中國下套子,是美日等國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另類手法。剝“唯武器論”者的畫皮,我反對“唯武器論”,注意是“唯”;并不是反對發展自己的先進裝備,而是強調不能“唯武器論”,目的就是要說明——正確看待武器的問題。而是怕在持續的夸大宣傳的灌輸下,加上一些形形色色的鼓手正反兩方面的配合攻勢下,使我們一部分同志對敵高性能裝備產生了畏怯心理。這是未來作戰最忌諱的!
接著上面話題,因為當時我們擁有的是大量的殲-6、殲-7和殲-8等二代戰機;盡管從1992年6月開始,從俄羅斯進口了第一批蘇-27,但總共才有26架(24架合同份額、2架為送的);直至95年達成采購第二批協議,共24架。交付時間是96年4月10架、7月交付其余14架。而96年的臺海危機是在三月八日至十三日在試射導彈開始的,那時我們全部的三代機僅僅有26架。何況,從引進戰機到開始訓練、形成戰斗力最少需要2-3年時間。
而美軍航母上即使按中等威脅區實施威懾的態勢,其F-14A“雄貓”戰斗機(現在已經退役,被F-18E/F取代)24架組成2個中隊、F/A-18A“大黃蜂”戰斗/攻擊隊24架,加起來也有近50架三代戰機。就是說一艘航母的三代戰機已經是當時我們所有三代戰機總和的2倍!可見當時的力量對比的形勢的險惡。
可以說,美國人悍然的調集了兩個航母編隊,極大地刺激了改革開放以來一直讓“軍隊要忍耐”的中國政府,因為自朝鮮戰爭以后,我們已經“結束了西方殖民者在船上架幾門炮就能控制一個國家的時代”;而現在,美軍卻用武器又讓中國人不得不改變政策。
當然,我們當時面對的更嚴重的是美國和日本(很可能還有對岸的部分不肖子孫們)的武力干涉!在中國和美日的對抗中,無論是科技還是國力我們都處于劣勢。所以,中國發展出了一套新的理論,這就是99年的超限戰理論。
“彈道導彈打航母”便是其中之一。
關于“彈道導彈打航母”的構想,我們廣大愛國軍迷大都是網絡上看到的,軍方到底是否有這個打算,我們不能猜測、也不要去判斷——因為這個涉及到國家軍事機密的問題。今天我就這幾年來看到的、軍迷們津津樂道的方法上的“進展”,談談我自己的看法,僅供與軍迷討論而已。
一、美軍構建“全導海軍”對全球穩定的影響
銀河巨星認為,美國近期的什么“全核海軍”、“千艦海軍”、“313造艦計劃”……反映了雄心勃勃的美國海軍并沒有停下擴張的腳步;而最近又拋出建設“全反導型海軍”的龐大計劃,已經不是發展美國自己海軍的問題那么簡單了,是美國在全球戰略平衡層面上,對世界的極大挑戰!值得我們重視和研究。
我們知道,在“冷戰”時期的美蘇核對抗階段,美蘇之間的核力量形成了“相互確保摧毀”的戰略均勢,而雙方在1972年達成的《反彈道導彈條約》,試圖通過限制導彈防御系統使雙方核戰略平衡態勢穩定下來。既“我有權利打死你、而我也有責任讓你打死”的恐怖的核平衡。雖然說有點恐怖,但畢竟各自都要顧忌一旦挑起核戰爭,就有被對手毀滅的危險,反而維持了全球的均勢和相對穩定。
先來看幾個月前的一則報道:據美國《海軍時報》報道,美國海軍計劃對所有裝備“宙斯盾”系統的62艘驅逐艦和22艘巡洋艦進行升級,使其具備彈道導彈防御能力。根據早先的計劃,到2009年美國海軍將擁有18艘裝備“彈道導彈防御型宙斯盾”系統的戰艦,其中包括15艘驅逐艦和3艘巡洋艦。五角大樓水面戰委員會主席維克托•吉爾羅伊少將15日表示,18艘反導宙斯盾艦遠不夠用,因此計劃首先對所有的“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進行升級,使其具備攔截彈道導彈的能力。隨后22艘導彈巡洋艦的升級也將被列上日程。
銀河巨星評論:雖然美國尋求海外反導基地的理由是為了“防止朝鮮和伊朗的導彈襲擊”,但明眼人一看,其現有的部署格局完全是針對俄羅斯和中國的導彈攻擊軌跡的。
1.美國建立導彈防御系統的目的是多重的,但這一系統率先在抵近俄羅斯和中國的戰略地緣區部署,其指向昭然若揭,破壞了大國間業已存在的戰略穩定態勢。雖然俄、中都無意對美發動戰略性攻擊,也無意與美展開新一輪的軍備競賽,但美國追求“能打別人而不能被打”的絕對安全,其結果是增加了別國的不安全感。
2.短期看,對地區和平、尤其是東亞和臺海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
雖然美國的導彈防御系統是以本土為中心,東亞和歐洲為兩翼,雖然是針對中俄兩國的,但聯系到前不久日本海軍的海上反導演習、再加上美國要建“全反導型海軍” 重點關照亞太地區的舉動看,對中國的影響似乎正在超越對俄羅斯的影響,至少我們可以看出這種趨勢的苗頭。
原因是:
①從理論上說,如果美國全部宙斯盾戰艦作戰系統都升級為“導彈防御型宙斯盾”,這樣一支反導艦隊集中部署在一個方向,將可以同時攔截500枚以上的中程彈道導彈。
②從攔截區域上看,海基攔截系統覆蓋面積是“愛國者-3”反導系統的100倍;從技術成熟度上來看,目前海基攔截系統是美國所有能攔截中程彈道導彈的反導系統中攔截成功率最高的一種。
③美國天然的地理優勢,使潛在對手向它發動導彈襲擊時都必須經過遼闊的海洋。美國完全可以依靠具備反導能力的大批宙斯盾戰艦,在短時間內抵達熱點地區,在對手導彈的必經路上形成多道防御鏈,從而保護美國本土的安全。與部署在阿拉斯加等地的陸基反導系統相比,美國海軍可以靈活的根據需要全球部署,而且不會受到政治因素的影響,也不會出現如同在東歐部署反導系統帶來的爭論。
④在我們的軍事力量和美國的對比中,目前唯一拿得出手的也只有我們的二炮部隊了,一旦美軍完成“全導海軍”的部署,這極大地抵消我們在任何未來的沖突中,是否可能根本不必出去飛機就打贏對臺灣的空戰、靠著精確制導的彈道導彈,我們就可破壞跑道、癱瘓臺灣的八座軍用機場、防止臺灣的空軍集結對抗中國的海軍封鎖的能力。
二、我們的核力量的使用
我們知道,從擁有核武器的那一天起,中國就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原則,而且聲明僅保持最低的威懾力。此外,與美國的核武庫相比,中國的核武器在數量上和性能上都處于劣勢。
而網友最近幾年有關于“彈道導彈打航母”的構想中,如果從彈頭上分有小當量核彈、中子彈、電磁脈沖彈等核彈;也有子母彈等常規彈頭。
那么,問題就顯而易見了,也是本文的中心:“彈道導彈打航母”的構想中,戰術核武器應用是有很大局限性、或者是暫時一個時期內,不可動用的。原因如下:
1.我們的核武器在數量上和性能上都處于劣勢的情況下,是否可以或者敢于首先向擁有世界最強大核武庫的美國首先發動核攻擊?
盡管中子彈、電磁脈沖彈都屬于“可以使用”的核武器,但要看作戰對象和條件是什么。這是問題之一;其二,我們的“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原則,就是在不被卷入核軍備競賽的前提下,保證我們的核反擊作戰、核攻擊后的報復水準為首要目標。而核生存能力和打擊力的保證、核指揮和控制則是我們應該練就的內功。
我們的戰略力量僅僅能夠維持在:當與霸權主義發生了不可控制的戰爭規模、我們的常規力量遭受重大損失時,作為與強大的對手最后同歸于盡的終極的“相對平衡”狀態(這要感謝60-70年代的“兩彈一星”的成果)的手段。但在低激烈度戰爭或美軍有限干預或干涉我們統一祖國的情形下,作為戰略核力量相對美國還十分弱小的態勢下,我們沒有必要、也不可能有主動使用核力量進行“先發制人”式的打擊。何況,我國奉行的是“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防御性核戰略。只有在隨著美帝干涉的方式的升級,直至發生了常規力量遭受到美日同盟的深度介入后,產生不利于我們戰局的情形下,為了民族的生存,而背水一戰時,才有可能使用。
而這種情況是我們不愿意、或不希望看到的。至少在新世紀,核戰爭、甚至是大規模核戰爭的的可能不是在增加,而是在減少或降低!
2.客觀分析美國不放棄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心態
我認為這個問題可以從兩方面來說明:一是美國自身核武器水準和數量上的 絕對優勢,導致的對其他有核國家的天然優勢;二是“西方強者為尊”的規律所決定的——美國自二戰后成為超級霸權也有自身原因,不只是戰火沒有燒到美國和發戰爭財那么簡單。
我們知道,在冷戰時期,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相互對峙,面對前蘇聯的3萬多枚核彈,已經鍛煉了山姆大叔的膽子。任何輕視對手的態度是要不得的!
現在有種觀點就是怕死的美國人“不敢冒著與中國全面戰爭的風險擴大戰爭規模”,而中國則因為臺灣問題牽扯到直接的利益而可以承擔較大的犧牲。但是有這個觀點的人應該說對美國人的了解還不夠充分。美國軍人在戰爭開始前會怕死,反戰甚至逃避兵役的事都會出現,但是戰爭中的軍人在勇氣和犧牲精神方面并不比其他國家的軍人差。中途島戰役中魚雷機飛行員自殺式的慷慨赴死為打開了通道,硫磺島上為保護戰友而撲到手榴彈上的美國軍人也不是少數的特例。美國敢于為了消除古巴的導彈威脅準備和當時的蘇聯進行全面核戰爭,這就說明美國對于“本土安全的保障”和“維護美國在全球的戰略利益”兩條,才是國家核軍事政策和全球前沿部署軍事力量的底線。
三、我們的對策
一個偉人曾經說過:在戰略上要藐視敵人、在戰術上要重視敵人。美國打壓任何威脅它霸權地位的國家的戰略是不會改變的。我們怎么辦?孫子也說:無恃敵不來,恃吾有以待也。
1.戰略上聯合俄羅斯
當前,俄羅斯和中國倍受美國全球霸權的打壓,北約東擴、東歐部署反導系統、中亞“顏色革命”......,對俄羅斯的戰略空間擠壓很厲害;美日軍事同盟、澳,印和美日的“四國聯盟”、加上臺灣小丑們的挑釁、南海領海領土之爭......,也對我們的生存和發展帶來很大損害!在我們面臨危險局面時、在我們實力和強大敵人有比較大的差距時,和俄羅斯結為實質上的聯盟是目前我們的最佳選擇!
當然,也要注意:一個強大的俄羅斯對中國并非“福音”;反之,一個相對貧弱的俄羅斯,對中國也并非是好事——如果俄羅斯陷入國內動蕩,回對我們有相當的影響,畢竟我們是鄰國,而且具有世界上最長的邊境線。還有就是削弱了世界反對霸權主義的力量。
2.立足于“第三世界領袖”地位的確立;除和俄羅斯結成戰略聯盟外,聯歐和分化歐洲,抗霸權;打擊美國的走狗倭寇;鞏固東南亞;發展非洲朋友;挺進美國后院。
3.軍事上的準備是必不可少的——這個最為關鍵,因為國家強盛,只能依靠自力更生!其他的僅僅作為輔助手段。
①大力發展超限戰理論,發展超限戰思想
比如互盲戰,就是很好的想法。其核心就是說:你有科技優勢,我沒有;我不是追上你的科技優勢,而是消除你的科技優勢。
美軍在海灣戰爭及其后體現的戰法,非常講究高科技,衛星定位,海陸空三位一體,預警、隱身技術發展,在這樣的科技優勢下,即時中國人力物力再多,也不過是義和團對抗八國聯軍,增加傷亡人數而已。所以,中國就要求在戰場上進行無線干擾,大家都不要電子設備了,那就只好拼數量和火力了,而這方面對我們恰好是長項!就是我們已經退役的六爺(發展為無人機)和大家一直看不上的八爺,就夠增援的美軍航母喝一壺的——數量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抵消質量差距的。這還不算我們的10爺和蘇系列戰機、豹子等三代機。
說白了就是用爭奪“制資訊權”,給敵人十分依賴的偵察、通訊、指揮、控制的能力給予打擊,使敵人變成“聾子”和“瞎子”,在短時間內遮斷敵人的數據鏈,這樣,敵人的信息化優勢就不復存在。當然,致盲、致聾是對雙方的,對我們也有影響;但我軍對此的依賴絕對沒有美軍大,而且回歸以往的“傳統戰爭”,我們更有把握戰勝敵人!
這樣,我們投入的成本就不是很大了。
②戰略有效嚇阻能力——盡管不能首先使用,但也要有可靠的威懾。
根據核武專家分析,如果一個國家擁有的“有效投射”的核彈頭超過600枚,就足以讓任何潛在國家感受到嚴峻的壓力和挑戰!
一般每枚洲際戰略核導彈攜帶3-6枚彈頭,按4枚計算,需要150棵洲際導彈,就具備這樣的威嚇標準!所以國外、尤其是美國猜測我們只有24枚洲際導彈核彈頭;現在又報道說到2009年,是70枚。
如果按照平可夫所說的我們有2400個核彈頭,我看沒必要!因為我們還是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國家戰略(當然我們不能像俄美那樣儲存大量的核彈頭,以增加我們的負擔,好節省經費,投入到其他“不對稱戰”武器的研制中)。
所以,目前的DF-31(包括以094為平臺的潛基的巨浪2)、DF-41(射程在12000-14000)公里、和少量的、傳說中能攜帶21枚子彈頭的“北極之光”(射程在20000公里),就可以對美國進行最大限度的戰略威嚇,而避免被拖入軍備競賽的泥潭。
這里,還是首先要感謝兩彈一星給我們撐起幾十年的安全。
③戰區精準打擊能力。
戰區戰術導彈和巡航導彈,是構成我軍的精準打擊的第一波力量,使用戰區戰術導彈和巡航導彈對敵人進行打擊,可以對敵人產生震撼效果。為增強效果,除了傳統的高爆彈頭,還要發展專門攻擊機場、港口、防空陣地的“子母彈”、專門攻擊地下指揮中心、導彈發射井、彈藥庫等“強化鉆地彈”、類似炸彈之母、炸彈之父的具有倍增效果的“油氣彈”......
當然,為了防他人,能產生高能微波的“電子儀表殺手”的電磁脈沖彈也應該具備,是否使用、對誰使用,當然軍委說了算。
通過多種彈頭、多軸飽和攻擊,就能突破TMD的攔截。摧毀我們選定的精準打擊目標。
④攻防兼備的海空軍,是維護大國地位的必然選擇。
大力發展我們的航母,對海軍來說,航空母艦不但是現代高科技的產物,也是海上實力統合與投射的重要工具。其主要作用除了可以奪取制海權、控制海上交通線,艦載機更可以有效地控制海上制空權,并對敵方水面艦艇或是岸上目標實施有力突襲。
簡單的說,飛機在現代化戰爭中的作用不可替代。我們主要的威脅來自空中!要打擊敵人,就要有與敵人爭奪天空的能力。所以,想要建設強大的海軍,就必須擁有航母。擁有艦載機。擁有能夠不依靠岸基航空兵獨立作戰的航母艦隊。可以毫不夸張的說,在現代化高科技作戰中航母上每一架艦載機都要比普通驅逐艦對敵人更有威脅。
自一次大戰以來,沒有制空權或失去了制空權的一方,帶來的都是失敗;而進攻的一方,沒有強大的空軍對地的支援,要取得勝利是不可能的。
長期以來,中國空軍實際上是“防空軍”,這使得我們長期缺乏對地對海攻擊能力,也從而失去了空軍存在的真正意義——戰略轟炸。空中作戰力量目前已經成為現代化戰爭中最靈活和最有威力的常規作戰力量,其根源就是各型先進的對地攻擊機。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現在的作戰思想和裝備建設已經開始向攻勢防御方向發展,具備滿足縱深攻擊的作戰半徑和全天候精確打擊能力的現代化對地攻擊機,就成為其航空武器裝備發展的重點。
⑤“彈道導彈打航母”仍然是必選方式之一,但要在彈頭對目標攻擊精度和突防上下工夫。
彈道導彈的天然優勢很多,破襲敵人主要的機場、軍事基地和軍械庫、補給站、政治中心、經濟中心、指揮中心、主要的部隊集合地,是拿手好戲。
我們一貫的原則是:“集中火力”打擊關鍵目標。“從火力、空中轟炸、火炮以及制導導彈的角度看,必須集中力量才能達到最大的遠距離破壞和殺傷效果”。
在空、天、海、陸乃至水下戰力全面發展的基礎上,針對美國TMD、NMD的特點,形成多點、多批次、大范圍發射地點和多種手段,也就是堅持現代戰爭條件下的“人民戰爭”和“游擊戰”的原則,我看,美國的全導海軍為基礎的TMD系統并非就是不可戰勝的!
比如,東風-21彈道導彈,可以運載一個重返大氣層的“高速飛行體”,這個飛行體內裝有彈頭和被動紅外導引裝置。飛行體重返大氣層后,可以進行機動以精確對準目標。
由于飛行體是在航母戰斗群的前置點(50—100公里)重返大氣層,美軍最新的標準—3(SM—3)艦空導彈連攔截的理論可能性都沒有。因為飛行體重返大氣層的速度在7倍音速左右,又在前置點重返,SM—3導彈改進自SM—2,其發動機直徑小推力不足,無法及時飛到有效攔截點。
就是將來,美軍攔截彈還有飛躍,那么我們還可以發展火箭技術——況且,我們的神州飛船經過神六,馬上到神七了,這個技術的發展還是居于世界的領先水準的。
最后,需要強調的是:我們的決心和意志,是消除任何形式戰爭的保障!
銀河巨星認為:戰爭的勝負在很大程度上雙方戰爭謀略的運用結果。武器是畫家手里的一枝筆,善用者才會畫出最新最美的圖畫。什么樣的武器打什么樣的仗,對什么樣的敵人運用什么樣的戰術,在什么樣的地形運用什么樣的戰術,在什么樣的天候運用什么樣的戰術,所謂天時、地利、人和這些都是戰爭的致勝因素,是我們老祖宗遺留下來的法寶。
回想當年跟蘇美兩強的戰爭,中國之所以能夠最終取得戰爭的勝利,與當時的黨中央敢打必勝的政治勇氣、政治意志是分不開的。過去幾十年,中國把國防的戰備定位于“打核戰爭、打世界大戰”的基點,因而才有幾十年的和平環境。孫子說:無恃敵不來,恃吾有以待也。武器裝備的準備僅僅是戰爭準備過程中一個環節。關鍵是在你的潛意識里,你有敢于直面一場殘酷戰爭的勇氣和心理準嗎?
銀河巨星 2008年7月31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