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望﹕日本心靈反思文明發展模式
2008年1月17日
【明報專訊】07年12月31日,日本《朝日新聞》刊登一篇評論。文章作者引用中國古典《莊子》中的這么一個故事。
一個農夫挖了一口井灌田。孔子的徒弟子貢路過,看見農夫用一個桶從井中提水,非常不解,問道:「你為什么不用吊桿?那會比較省力,而且能夠做更多的工作」。農夫答道,「我知道它省力,正是為了這個原因我才不用它。我怕用了這個機關,人心就會變得像機械」。
人是目的,還是工具。過去一年來,面對結構改革和經濟全球化的陣痛,日本社會正逐漸逼進這一問題。
其實日本也很左
不少人常說日本右傾化。從外交防衛的角度來看,這樣的解讀或許有點道理。但如果說是社會民生,日本其實很左。
眾所周知,傳統日本式的組織文化以「人本主義」為特色,強調「年功序列」、「終生雇用」和「集團主義」。這一理念注重對人本身的磨練和培養。個人為了所屬組織的共同目標齊心協力,勤奮工作。同時,企業也在財政乃至生活上關心員工,保障下屬,在感情上相互依賴。工作本身成為了生活的目的,而非手段。公司遇到經濟困難就裁員,在日本人看來是拋棄弱者、沒有人性的做法。
「人本主義」,被認為是戰后日本高速經濟發展和社會整體保持穩定的基石。但在西方看來,這種方式是封閉、養懶人,壓制創意,效率低下的保護主義。2001年小泉純一郎上臺,在日本展開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構造改革」,改的就是這一體制。小泉陣營的基本理念是,未來日本要想在全球競爭下生存,就必須改革過去那種建基在「感情」上的僵化政治經濟體制,走「小政府」和「自由競爭路線」,釋放個人創造力和資金,提升日本的競爭力。
過去5年,感性且富有同情弱者傾向的日本民眾支持了小泉。然而,小泉退任后,「格差問題」浮出水面,成為了當前日本國民最為擔憂的問題。所謂「格差」,在中文里就是貧富懸殊問題。根據日本厚生省的統計,近年來終生雇用性質的「正社員」人數持續下降,而合約性質的「派遣社員」人數正不斷上升。「網吧難民」,在2007年成為了日本貧困問題的代名詞。
走進書店,有關「格差問題」的書籍鋪天蓋地,被排在最顯眼的位置。三浦展的《下流社會》出了續集,這次開講貧富擴大下的男女關系;近期在日本最熱銷的是一本叫《沒有家的中學生》。作者田中裕是位搞笑藝人,在書中講述了自己中學時代在公園的露宿經歷,短短幾個月就賣了150萬本,排名暢銷書榜首。
反思現今人類發展模式
日本正在經歷一場深刻的變化,以圖和經濟全球化的國際主流接軌。然而,不少日本人發現和國際接軌反而令社會不穩,人心恐慌,看不到未來。有人質疑,沒有基本的生活保障,沒有對未來的憧憬和希望,人們何來創意,經濟何以發展。《朝日新聞》的年末反思文章,就是在這一背景下出現的。
工業革命是人類文明最近250多年的事。科學的進步,技術的發展,使人類的物質生活在百年間得到驚人改善,但也造成了人心物質欲望的無限擴張以及隨之而來的全球規模的環境破壞。甘地說,地球能夠滿足每個人的需要,但卻無法滿足每個人的欲望。面對世界范圍的經濟自由主義全球化,日本社會質疑當前以利益和效率為中心的社會經濟發展模式,重提人的主體性和個人心靈發展的重要性,值得深思。
作者是日本早稻田大學亞太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