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出現新動向 須防發達國家“移禍”
來源:解放日報
2007年以來,美國次級貸款問題引起金融市場價格的波折,對世界經濟沖擊的擔憂擴大,引起人們對一些敏感問題的爭論和困惑。尤其是此次以美元貶值為特征的國際金融資產可能調整成為焦點,不僅導致政策應對的嚴峻,而且也成為國際政治乃至國際關系的困惑,價格迷失、前景迷失以及政策迷失擴散和擴大了金融市場的不安、恐慌以及不確定因素。因此,對于當前以及未來國際金融形勢的判斷顯得格外重要。
首先,國際金融有三個新動向:價格風險已經逐漸轉變為制度風險———由美國房地產市場連接次貸的金融衍生品信用風險,就是將金融市場風險轉化為金融監管制度風險,是從價格表現的風險轉變為金融信用風險,市場恐慌導致金融機構的信用失控;金融產品風險轉為資源價格風險———由于美元利率、美元匯率以及美國股市引起的美元資產價值發生了恐慌和悲觀,避險心理自然轉為資源價格的大幅度上漲,特別是黃金價格被推向28年來新高,但資源戰略應對將擴大甚至導致金融風險轉為資源價格風險,最終演變為危機;經濟全球化轉為投資全球化———經濟全球化已經不可避免、也難以擺脫地將全球各個經濟體連接得愈加緊密,經濟全球化導致的資本流動速度與效益,使得投資板塊的關聯更加密切,價格連接收益、收益連接區域、區域連接政策使得流動性過剩形成投資全球化的新格局。
上述三種新動向未來有可能引起三種趨勢:即發達國家有可能通過戰略和戰術籌劃和自然態勢,將其壓力和困難轉移至發展中國家快速發展的金融體系,達到制造發展中國家金融危機、解決發達國家問題的結構目的或需求,“替罪羊”代名詞就是這種可能性的貼切解析。同時主要發達國家的經濟問題也可能以戰爭方式解決,或借用全球通貨膨脹的金融微觀惡化局面轉移經濟乃至政治風險壓力,達到符合自身經濟金融利益需求的全球化布局和設計。
上述趨勢則將產生三種可能性:伊朗戰爭爆發轉移美國經濟壓力;石油價格暴漲沖擊世界經濟環境并加劇通貨膨脹上漲;美元貨幣政策引起金融資產多元化組合混亂的美元霸權強化。
與此同時,國際資本市場當前的發展特點是同步高漲、收益有別、風險各異。
隨著世界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局面的出現,全球資本市場特別是股票市場價格高漲成為國際金融市場亮麗的風景線。2007年以來,盡管全球資本市場經歷了美國次級抵押貸款風暴的席卷,但股票市場的上升指標依然不可阻擋。美歐股市都取得了較大的上漲水平,日本股市也反轉經濟衰退時期的價格低迷。亞洲、非洲以及東歐發展中國家的股市高漲局面更強于發達國家。
但是表面的發展中國家資本價格優勢并不能代表資本實質作用,發達國家依然是資本流入的主要國家和地區,全球資本市場格局主流依然由發達國家掌控。
國際資本市場發展的根源在于全球金融風險與戰略的本質差別,即市場經濟發展背景與發展階段的巨大差異與區別。這也決定了發展中國家表象樂觀中孕育較大風險,發達國家表象艱難中潛藏深刻戰略機遇和遠見,發達國家資本規模、資本優勢、資本質量與資本主導難以改變。
對當前國際資本市場影響最大的不確定因素來自匯率變化。從匯率預期因素看,無論美國經濟還是美元匯率,依然都處于突出重要的位置,進而導致市場心理預期強化了美元主導的地位與作用。貨幣匯率穩定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基礎,目前日本和歐洲經濟的停滯不前,美國經濟呈現利好局面,與貨幣匯率政策具有直接關聯。(中國銀行高級研究員 譚雅玲)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